巴拿马离哪个国家最近:历史上的今天(6月28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46:28

历史上6月28日这一天发生了哪些大事?

 

历史时段:1712~1997

 

更新时间:2012-6-28 

 

卢梭

1712年6月28日,卢梭诞生。卢梭是18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大部分时间在法国度过,1778年7月2日病逝于法国。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及自传《忏悔录》等。 

鸦片战争博物馆外景

1840年6月28日,是鸦片战争纪念日。英国借口“保护通商口岸”,派遣40多艘舰船到达广东海面,在美法两国支持下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因林则徐严密设防,英军未能侵入广州。

1902年6月28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参议员斯普纳“应横跨巴拿马地峡开凿运河”的议案。 

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及其夫人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刺死,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 

拒签和约的中国代表顾维钧

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与德国在法国凡尔赛宫签署和平条约《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该条约于1920年1月10日生效。

1974年6月28日,中国与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建交。委内瑞拉玻利瓦尔位于南美洲北端,北临加勒比海,首都加拉加斯。

1990年6月28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国旗法,自199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钱三强在北京中南海以《科学技术发展的简况》为题讲课

1992年6月28日,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著名科学家钱三强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新中国成立后,他从研制原子弹、氢弹,到中国整个高能物理科学的发展,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95年6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正式颁布实施。

1997年6月28日,国务院第五十九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接收原香港政府资产的决定》,全文如下:国务院决定: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自1997年7月1日起接收和负责审核原香港政府的全部资产和债务,并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法律自主地进行管理。(以新华网李晓建资料为基础整理编辑)

附录1:

第一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它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中国从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19世纪初,英、法、美等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家迫切需要掠夺海外殖民地作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于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便成为他们向东方侵略的重要目标。

当时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对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品的入侵,存有顽强的抵御力,英国的商品在中国一时很难获得广泛的销路。于是,英国资产阶级便把鸦片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重要手段。鸦片俗名叫大烟,含有大量吗啡和尼古丁,是一种吸上了瘾就不易戒绝的毒品。

禁烟运动

 

虎门销烟

从18世纪末期,英国就对中国大量输入鸦片。源源输入的鸦片,不仅在生理上、精神上毒害中国人民,而且使白银大量外流,导致中国国敝民穷。面对鸦片泛滥所产生的严重危害,中国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查禁鸦片的斗争。1839年6月,林则徐奉清政府之命到广东查禁鸦片,仅20多天,就没收走私的鸦片230余万斤,并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中国人民的禁烟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为了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英国资产阶级公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导火索

1839年7月,九龙尖沙咀村发生林维喜案。英国水兵在村内醉酒闹事,打死村民林维喜。林维喜案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839年8月初,中国禁烟消息传至英国,英国国会对此进行激烈辩论,在女皇维多利亚的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10月1日,英国内阁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1840年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侵华英军总司令。4月,英国议会正式通过发动战争的决议案,派兵侵略中国。同年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到达中国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也可以说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英国为夺取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推行殖民扩张政策,决意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战争经过

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口岸”,派兵侵略中国,6月,英军舰队到达广州海面,因为广州军民在林则徐领导下防守严密,英军无机可乘;转攻厦门,也被击退。后来英军乘浙江防务空虚,攻占定海,并沿海北上攻占天津海口大沽。清政府被洋枪洋炮吓破了胆,把林则徐革职并派主降派直隶总督琦善代替林则徐任钦差大臣前往广东。1841年2月,英军乘琦善撤除战备,攻陷了广州的虎门,5月又占领了泥城、四方炮台,炮击广州。8月,英国扩大侵略战争,攻陷厦门。第二年,英军沿长江向下游进攻,6月攻陷吴淞,7月攻陷镇江,进犯南京。腐朽的清政府向侵略者屈膝投降,于1842年8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以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侵略、控制和掠夺,使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逐步解体,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中国被迫同英、美、法等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签订了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一、《南京条约》(史称《江宁条约》)

1842年8月29日,耆英、伊里布代表清政府,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同璞鼎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共有13款,主要内容有:

1、五口通商

2、割让香港岛

3、.勒索赔款

4、协定关税

5、干涉司法

6、自由贸易

二、《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

1、领事裁判权

所谓“领事裁判权”,指帝国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管辖的非法特权,按照正当的准则和惯例,居留国有权按照本国的法律管理外侨。《虎门条约》破坏了中国的这项正当的权益,规定英人。中华人的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办理。

2、协定海关税则

收海关税率大大降低(出口的61种货物和进口的48种货物税率比鸦片战前降低50%-90%,其他货物皆定为百值抽五的税率)。

三、《五口通商章程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

1、片面最惠国待遇

《虎门条约》规定,中国将来如“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后来,中美、中法所订条约也都有同样的规定。列强依此互相援引,共享侵略权益。

2、租界权

3、驻军权

四、《望厦条约》

1、扩大领事裁判权

2、协定关税权

3、税则

4、文化

5、修约

五、《黄埔条约》

1844年冬,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黄埔条约》.这个条约使法国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同时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此外葡萄牙强行占领澳门。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国际关系的改变: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之后的南京条约以及其后的一连串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部分主权遭到严重的破坏,鸦片战争开启了之后百年受到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

社会问题的加剧:清中叶自嘉庆、道光年间以后,中国社会已有种种严重问题,包括土地兼并、人口过剩、贪官污吏等,但在川楚教乱之后数十年的太平,使得当时的社会问题隐而不现,鸦片战争虽然直接影响的地区不多,但对于清朝的权威有所打击,许多社会上的问题逐渐浮现,造成较多的民变发生,间接促成了太平天国的兴起。

对知识界的影响:从历史的宏观看来,鸦片战争的胜败反映了当时东西方科技(尤其是军事上)的巨大差距,但当时只有极少数人物如林则徐、魏源等,开始对于西方科技的进步注意,并著书介绍西方事物,但绝大多数的士大夫,并没有因鸦片战争而改变对西方的看法,更不用说对于向来所轻视的“夷人”学习。此外,由于五口通商使得口岸的商人(或被称作买办),反而较一般知识分子更先开始接触学习西方事物。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战前,中国经济上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国家,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有力地排斥着外国的商品侵略。战后,废除“公行”制度,增加通商口岸,丧失关税主权,外国的廉价商品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这种商品“重炮”,逐渐摧毁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使中国日益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鸦片战争后的经世致用社会思潮

经世致用社会思潮的由来

19世纪初叶,中国封建社会已从“康乾盛世”的顶峰上往下跌落,封建传统思想的两大支柱“宋学”与“汉学”也逐渐走向穷途末路。而产生于明末清初由黄宗羲、顾炎武所倡导的经世致用的学风却受到社会的注重。这种经世致用思想的兴起,正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思想变革的主要表现。

鸦片战争前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封建社会危机四伏。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促使一批政治眼光比较敏锐的封建知识分子,进一步去探索和寻找中国社会摆脱困境与危机的良策。他们以传统经学为依托,以匡时救世为己任,对内主张整饬吏治,改革弊政;对外提倡学习西技,抵抗侵略,从而逐渐在地主阶级中形成一股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潮。

经世派的群体与代表

战前——龚自珍;

战间——林则徐;

战后——魏源

对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简要评价

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的经世致用思想,是在中国社会交替时期思想界出现的一大进步。一方面,它针对当时社会的严重弊端和民族危机,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对国计民生具有积极作用,它打破了“万马齐喑”的沉闷风气,初创了“开眼看世界”的全新观念,迈出了向西方国家探寻真理的步伐,充当了中国近代社会思想启蒙的先驱,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它主要是服务于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因此依然有着明显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经世之学提倡学习西方长技,却不能触及封建制度,“其不变者道而已,势则日变而不可复者也。”这种将道势对立起来的观念,没有冲出清初启蒙思想家的封建思想藩篱,也使其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认识处在一个肤浅的初级阶段。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的社会开端

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领土、领海、司法等主权遭破坏。外国侵略者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社会革命任务(革命对象)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战前,中国是一个政治上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可以行使自己的主权而不受外国干涉;战后,中国的领土完整被破坏,主权从多方面被侵害,已经丧失完全独立自主的地位。

战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主的国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着统治地位;战后,外国商品源源不断的涌入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基础开始受到破坏,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失去经济上自立的地位。

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战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变得复杂化了,又增加了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间的一对矛盾,并且这种矛盾地位越来越突出。毛泽东同志说:“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人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这种矛盾的内容和格局,决定了中国人民从鸦片战争就开始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也决定了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开始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一、清朝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经济、科技的落后。清王朝处于封建制度的衰败时期,政治昏暗,各种矛盾加剧,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禁锢,使得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财政拮据,军备废弛,武器低劣,封建统治自身已陷入严重危机,连其本阶级的有识士都感到面临“末世”,在这种情况下,御外必然受到很大限制。

第二、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时代呼唤巨人,上台的却是侏儒。”鸦片战争当中,清政府各级决策者错误频出,上层指挥简单低效,各级官员欺上瞒下,导致不知己不知彼,对战局应变低效。两年的战争过程中,同样的决策错误在各地重复上演。这既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所致,也是清政府腐败的具体表现。正是在清朝统治集团的这种状况下,英国方面的优势才得以显示和发挥出来。(人民网)

附录2:

美国决定开凿巴拿马运河

美国著名的实业界和政界人士几年来一直在争论在中美的什么地方开凿运河的问题。1902年6月28日,国会通过了参议员斯普纳的议案。从而迈出了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这一新的法案规定,应横跨巴拿马地峡开凿运河。这项法案还授权罗斯福总统支付4000万美元以获取开凿巴拿马运河的许可。

在巴拿马开凿运河的决定,是在一些层次非常高的争夺之后作出的。在上一世纪,美国和英国为在尼加拉瓜开凿运河而展开竞争。仅仅在去年,英国才在一个协约中同意不再竞争开凿运河权。当时美国的一个考察团还建议运河应在尼加拉瓜境内开凿。

与此同时,一家在巴拿马拥有特权的法国公司极力到处游说,争取在巴拿马开凿运河。这家法国公司的代表们向白宫施加压力,最后说服了罗斯福购买开凿运河的权力,将运河开凿地定在巴拿马。

附录3:

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遇刺 

刺客普林西普立即被警察逮捕 

到达萨拉热窝,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刚步下列车…… 

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向斐迪南夫妇身射击

大公刚刚探望了在这天的早些时候被几乎夺去他生命的炸弹炸伤的受害者,这时突然从人群中冲出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并向他和他的妻子索菲·冯·霍恩伯格射出两颗致命的子弹 

一家捷克报纸登载了暗杀的新闻 

维也纳报纸喀琅恩·蔡通的标题“萨拉热窝的灾难

1914年6月28日,欧洲到处感到冲击波的压力,因为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暗杀了奥匈帝国的王位继承人大公弗朗西茨·斐迪南德和他的妻子霍恩伯格公爵夫人。当他们的汽车穿过波斯尼亚萨拉热窝的大街时,他们双双中弹身亡。

查明行刺者是个19岁的波斯尼亚学生,叫加夫里洛·普林西普。他从手枪里射出7粒子弹。一位子弹击中公爵夫人的胃部;另一粒子弹击中大公的脖子,几乎是立即身亡。公爵夫人在送住医院途中身亡。

警方报道普林西普对行刺毫无懊悔之意。暗杀者告诉一位法官他要替受压迫的塞尔维亚人报仇。有迹象表明这些暗杀活动是塞尔维亚组织的政治阴谋的一部分。

这天的早些时候,有一次暗杀大公的未遂企图。他和公爵夫人正驱车前往萨拉热窝市政厅参加一个招待会,突然一颗炸弹扔到他们的汽车上。一位目击者说:“由于大公反应迅速和沉着,炸弹没有达到目的。他从汽车座位上拾起炸弹,扔到大街上。我几乎不能相信我的眼睛。”

炸弹爆炸时,8人受伤,包括大公的副官。警察逮捕了一个叫加布里诺维克斯的年轻人。他们说他是一个在黑塞哥维亚当排字工人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据说他也没有懊悔之意。

在第一次事件后,队伍继续前往市政大厅,大公庄那里气愤地宣布:“诸位先生,真是令人不能容忍。我们来到萨拉热窝访问却有人向我们投炸弹。”开始,大厅中的群众不明白大公在谈些什么,后来,当他们得知有一个人试图用炸弹杀害他时。很多人欢呼起来。

有人告诫弗刚西茨-斐迪南德不要到波斯维亚去,但是他没有理睬。一位塞尔维亚部长说巴尔干半岛对奥匈帝国很有反感。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皇室家族中大公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倾向于在这紧张地区做些让步。他曾希望给予斯拉夫人更多的自主权,甚至可能在巴尔干半岛创立第三个君主国。

整个欧洲似乎对这些暗杀活动有一种不祥的反应。从罗马教廷发来的报道说,庇护教皇重病在身,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祈祷。他昏厥过去并不得不由他人护送他回房间。威廉二世中断了在波罗的海的一次赛马,匆忙回到柏林。弗朗兹-约瑟夫皇帝病倒了,他悦,“可怕,太可怕了,我悲伤极了。”在伦敦,每日新闻写道:“这次暗杀对欧洲来说像一次雷鸣。”伦敦泰晤士报说它使世界的良心在发抖。

这次暗杀事件点燃了巴尔干半岛这个火药桶,由此引发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附录4:

中国拒签凡尔赛合约

徐焰

92年前的今天,1919年6月28号,巴黎上空响起阵阵礼炮声,巴黎和会宣告闭幕。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27个战胜国中,最终留下26个国家在和约上的签字,而中国成为了例外的那个。

中国是战胜国之一,但是这款帝国主义条约《凡尔赛合约》却规定将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翻开历史,可以看见中国在拒签《凡尔赛和约》背后的种种呐喊和无奈,看似熟悉的片段却蕴含着复杂且揪心的史实。

1919年,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巴黎和会。会上日本政府要求以战胜国的身份接管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顾维钧为此准备了《山东问题说贴》,力陈中国不能放弃孔夫子的诞生地山东,犹如基督徒不能放弃圣地耶路撒冷,震撼欧美代表,扭转了舆论形勢并博取列强同情。后由于意大利退出和会,英法美害怕日本的退出威胁生效而导致和会流产,于是将德国於山东的本有權益割让给了日本。此时中国代表团团长陸徵祥离开巴黎。因此顾维钧实际上暂摄团长职权,在他的主持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1919年6月28日,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1919年6月28日是世界近现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作为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在巴黎西部的凡尔赛宫签订,当时北洋政府派出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在欧洲进行,为什么中国要派代表参加和会呢?这就要从一次大战前后远东的局势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以德国奥匈帝国为一方的同盟国同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来进行的。

中国的北洋政府也于1917年对德国宣战参加了协约国,一次大战的结果是1918年11月德国向协约国投降,中国也是胜利国,但最终却成为利益受损的国家,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青岛和山东胶济铁路的权益,1898年德国强占青岛,并修筑胶济铁路,强迫清政府把当地租借给自己,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为了抢德国在亚洲的利益,宣布参加英法俄阵营对德国宣战,并要求德国把青岛交给它,当时的德国看着青岛距离本土远隔万里孤立无援,就向中国的北洋政府提出,可以把青岛和胶济铁路交给中国接收,实际上是想保护那里驻军和侨民,日本却强行要求中国不得接收青岛,接着他派兵在胶州半岛登陆,围攻青岛两个月,最后把它占领,这个时候袁世凯政府腐败无能,看着德日两国军队以中国领土为战场完全不敢制止。

1918年11月一次大战结束了,马上就有一个怎么处理德国和奥匈帝国,怎么分配胜利果实的问题,1919年2月协约国的代表集合到法国巴黎开会,中国也受到邀请,1919年的中国可以用一个国家两个政府三个元首四分五裂来概括,当时世界各国承认的中国政府还是北洋老政客徐世昌为总统的北京民国政府,于是北洋政府派出了代表团,巴黎和会开始之后各战胜国争吵不休,争的就是德国的赔款和分配德国的殖民地,吵到最后决定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当年的中国只是想把德国原来的殖民地青岛和胶济铁路收回,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提出这个要求,日本却提出要继承德国对青岛的占领和胶济路,美国当时在太平洋的利益争夺中间同日本有矛盾,美国威尔逊总统一度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权益,那个时候不少中国人对美国抱有希望,五四运动当天,北京学生上街还有不少人高呼威尔逊大总统万岁。可是到了5月初,美国同日本在太平洋上达成妥协,决定在巴黎和会上不再支持中国索回权益了。

1919年5月3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山东的希望落空消息传到了北京,当天晚间北京大学学生就带头倡导组织游行示威,第二天中午就是5月4日,北大学生带头,北京各校三千多名学生涌到天安门广场示威就成为著名的五四运动发起日,接着国内各界也支持学生抗议,北洋政府不得不表示,不能在巴黎和会上签字。1919年6月28日,协约国代表在凡尔赛宫签定合约,中国代表果然拒绝签字,表示抗议对山东问题的处理,不过那个时候的中国只能做抗议的表示却没有对抗日本收回青岛的能力,抗议虽然是必要的,真正要收回国家的权益只能靠实力,这也是被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中国广播网)

中国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经过 

学生在街头散发传单 

群众高举“不承认签字”标语 

驻法公使胡惟德

1919年6月27日晚,在对德和约签字前的最后时刻,顾维钧拟定了最后一个妥协方案。方案提议在和约签字之前,由中国代表发表一个口头声明,声明签约之后,不得妨碍将来重新提议山东问题。

声明如下:“今日在签订对德媾和条约之前,中华民国全权代表因该约第一五六、一五七及一五八款竟使日本继承在山东之德国权利,不使中国恢复其领土主权,实不公道,兹特以其政府之名义声明:彼等之签字于条约,并不妨碍将来于适当之时机,提请重议山东问题。因对中国不公道之结果,将妨碍远东永久和平之利益也。”陆徵祥当即批准了这一声明。

6月28日,举行对德和约签字仪式。6月28日晨,驻法公使胡惟德将中国这一声明带至和会磋商,该会秘书长以函稿送还,仍完全拒绝。中国代表团随即“公同决定,不往签字”。

当日,陆徵祥、王正廷、顾维钧、魏宸组(施肇基早已离法)联名致电政府,报告拒约情况,指出:“此事我国节节退让。最初主张注入约内,不允;改附约后,又不允;改在约外,又不允;改为仅用声明,不用保留字样,又不允;不得已,改为临时分函声明不能因签字而有妨将来之提请重议云云。岂知今午时完全被拒。……大会专横至此,竟不稍顾我国家纤微体面,曷胜愤慨!弱国交涉,始争终让,几成惯例。此次若再隐忍签字,我国前途将更无外交之可言。……不得已,当时不往签字。”

由于拒约决定非政府指示,因此,中国代表团当即备函通知会长,声明保存我政府对于德约最后决定之权等语,姑留余地。最后,四位全权代表以“奉职无状”为由,请政府罢免职务,“交付惩戒”。

附录5:

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 

委内瑞拉地图 

 

委内瑞拉国旗 

委内瑞拉国徽 

委内瑞拉首都  加拉加斯 

委内瑞拉货币  强势玻利瓦尔 

玻利瓦尔广场 

首都加拉加斯夜景

委内瑞拉小佳丽

2007年9月13日,在委首都加拉加斯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委内瑞拉小姐选美比赛上获得前五名的佳丽合影。

  

委内瑞拉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