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编特工 电影:河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杨丽萍在省直管县文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6:10:03
河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杨丽萍在省直管县文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1-07-01 15:52:25】

同志们: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省直管县的试点工作从6月1日起正式运行,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将对10个县的文化文物工作进行直接指导、管理。根据《河南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我们今天这次会议,是见面会,也是工作通报会,向同志们通报当前全省文化工作的形势和任务,以便我们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共同推进全省文化建设,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应有贡献。围绕会议主题,我讲三个问题。

一、当前全省文化工作面临的基本形势

一是文化工作正面临难得发展机遇。当前,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之间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建设也越来越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着进一步繁荣发展的良好机遇。党的十七大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两大一新”的要求,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文化主题。

二是中原文化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河南是长达3000多年的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中国的古文明以及以此而延伸的中国整个历史文化的代表,中原文化对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2008年省委八次党代会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决策部署,把文化建设置于新的战略高度。在前不久印发的《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中,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华夏文明重要传承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并着力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支撑体系。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中原文化是强大的推动力量,是中原经济区文化品格的体现,是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去年3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与河南人大代表团座谈时,对河南工作提出了四个“大力推动”,第四点就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今年1月份,温家宝总理在听取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专门强调,河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原文化代表中国的古文明以及由此而延伸的中国整个历史文化,十分宝贵。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在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文化;在讲硬实力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发展软实力;在讲经济发展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社会发展;在强调发展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全民素质的提高、社会道德风尚的提高。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也强调指出,河南要牢牢把握国家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重点推进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宝贵机遇,积极推进具有中原文化特质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充足的文化条件。省委书记卢展工明确提出“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并解决了一系列困扰省直院团发展的难题,极大地鼓舞了全省文化工作者,为做好文化工作增添了强大动力。近期,我们正在制定“河南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中原经济区文化建设发展规划”,争取早日实施,推动全省文化事业和中原文化整体快速发展。

三是对全省文化发展的基本现状要有清醒认识。在河南各级党委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下,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全省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关心文化、关注文化的社会氛围已基本形成,文化建设的氛围日益浓厚,文化产业正在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科技与文化融合更加紧密,文化内容和文化样式更加丰富,文化业态和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文化传播能力和传播手段得到进一步提升。截至2010年末的统计,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均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一)全省共有县级公共图书馆125个、文化馆183个,乡镇(街道)文化站2264个,全省50000多个村已有一半以上建起了文化大院,基本实现了“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建立,河南艺术中心、中国文字博物馆、洛阳新博物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投入使用。

(二)全省已登记各类文物点达28168处,有龙门石窟、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3处世界文化遗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198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4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000余处,馆藏文物140多万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个(洛阳、开封、安阳、商丘、南阳、郑州、浚县、濮阳),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8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47个。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拥有4个(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都、全省馆藏文物的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大遗址保护、考古发掘等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和水平。

(三)全省共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2个,国家级传承人66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77个(涉及375个保护单位),省级传承人452名。通过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0.58万处,搜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线索180多万条,其中基本立项近2万个。全省104家博物馆(纪念馆)实现免费开放,年接待观众超过1000万人次。

(四)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5%,高出同期GDP增长速度2.5个百分点以上。全省已发展6家“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52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7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发展迅速,一批文化主题公园正在建设之中。全省动漫企业已发展至60多家。全省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经营单位达9474个。

(五)共有国有文艺院团188个,年演出6万余场。民营文艺表演团体2600余家,年演出60余万场。全省有网吧7600多家,其中网吧连锁企业近60家。年均完成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项目60余项,组织举办和审批对外文化交流项目100余项。

(六)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持续深化,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和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商丘5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市所属院团和部分县属院团已完成转企改制。全省18个省辖市、120个县(市、区)已基本完成综合执法机构改革工作,执法管理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四是对全省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有清醒认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由总体达到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社会主要矛盾,文化工作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就全省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尤其是城市社区和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数量不足,队伍不强,人员老化,与居民“就近、方便、有选择”参与文化活动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基层公共文化单位工作经费保障不足,服务功能发挥不够。二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任务还很重,建设性破坏、文物违法犯罪现象仍然存在,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展示展演任务更为艰巨。特别是随着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更加严峻考验。三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开发不足。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不均衡,发展机制不完善,企业投入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尚未显现。四是队伍素质不高,高层次专业人才、文化科技人才缺乏,基层文化单位人才严重不足。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全省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并由此引发了四个“不相适应”:一是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二是文化投入不足与其他社会事业的飞速发展不相适应;三是文化队伍的思想观念、素质水平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不相适应;四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对于这些问题,必须拿出得力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二、当前全省文化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以及今年的主要工作

去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就文化工作提出了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要求。我们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一要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建设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形成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主体、以基层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保障人民群众就近、便利、有选择地参与文化活动。

二要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丰富多彩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引导群众文化生活方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三要大力推进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并广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公共文化资源利用效率,丰富基本文化内容。

第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华夏历史文明。

一要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大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做好重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大遗址保护开发、重点建设项目文物发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加快中原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完善工作体系和名录体系。

二要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设立相关的专题博物馆、传习所。

第三,繁荣文化作品和文化活动,引领社会精神追求。

一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开发,努力打造以“根”文化为重点的中原文化品牌。

二要利用广场、学校、机关、企业以及节会、庙会、实景演出等,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化项目。

三要繁荣创作,繁荣舞台,建设主流文化,引导社会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用健康易懂、高雅通俗的文化活动占领基层文化阵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一要优化文化市场结构,实现文化市场经营主体的多元化。积极探索文化市场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综合执法能力,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二要以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抓好品牌培育、项目带动、主体建设、平台搭建,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三要搞好假日文化、休闲文化、文物文化的开发,促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有机交融,与教育、体育、旅游等产业相嫁接,与科技创新、工业设计、城市建设等相结合,激发新的文化创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提高文化在区域综合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省委、省政府中原经济区战略部署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尤为重要。要突出抓好的重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好河南省图书馆新馆、河南博物院二期、省直院团剧场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实施省辖市级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建设规划,继续做好县级“两馆”达标工作。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推进基层文化单位设备配置工作。开展村文化活动室、城市社区文化中心设施建设、内容建设和开放工作。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大力推进惠民文化工程,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二是组织好庆祝建党90周年等重大文化活动。重点办好“河南省庆祝建党9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月”、“河南省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舞台艺术演出周”、“河南省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辛亥革命与河南”专题展览等活动。组织对豫剧《苏武牧羊》、《常香玉》、越调《老子》、大型乐舞《风情河之南》、木偶剧《小木头人历险记》和舞剧《水月洛神》等优秀剧目进行加工提高,做好多媒体舞台剧《太极》、豫剧《焦裕禄》、《马青霞》和话剧《红旗渠》等重点剧目的创作。办好“第二届中国豫剧节”、“第十二届河南省戏剧大赛”等文艺赛事和展演活动。

三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推进大运河河南段、丝绸之路河南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加强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研究保护工作,抓好安阳殷墟、隋唐洛阳城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健全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名录体系,基本完成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据库建设,加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示中心、传习所建设,深入开展古籍普查,组织参加《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工作。

四是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做好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郑州嵩山文化产业园区等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工作,支持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郑州信息创意产业园等特色园区项目建设。加大对原创动漫的生产创作、推广传播和人才支持力度,扶持手机动漫、游戏软件、文化制造业等新的文化业态快速发展,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争取金融单位向我省文化企业提供更多贷款和授信服务。

五是强化文化市场管理。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进入演出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文物和艺术品业等领域。推进网吧连锁化进程,使全省连锁网吧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0%。按照游艺娱乐场所总量和布局规划,稳步发展游艺娱乐场所。引导艺术品市场规范有序发展,推进艺术品市场诚信建设。强化文化市场监管,提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水平。指导各地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基本制度。

六是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配合文化部驻首尔文化中心建设,做好“2011中韩文化年”活动。目前这个活动已基本结束,取得了良好效果。办好对非洲等国家文化援助交流活动,积极参与美国“中国文化周”、中欧青年交流年、印度“华夏瑰宝展”等文化交流活动。推进“中原文化海外行”活动。年初我们组织豫剧《程婴救孤》赴美国演出在当地引起了轰动。今年,我们还将举办赴联合国总部“中国文字图片展”、日本“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化珍宝展”等文物交流活动。组织参加第十二届亚洲艺术节。继续实施两岸戏剧人才交流培训计划,抓好赴台湾交流演出。各省管县要对照省文化厅文化交流的统一部署,拿出优质文化资源,作好配合,积极参与。

七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打造一批文化领域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围绕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不断增强活力,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效益。

三、做好当前和“十二五”期间文化工作的几点要求

实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全省发展大局,努力破解四个难题、激发发展活力、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重大举措。按照要求,试点县需请上级审批、核准的事项,改为直接报省审批、核准,省政府各部门在制定规划、安排项目、分配指标和配套资金等方面,将试点县与省辖市统筹考虑,相关改革试点优先在试点县安排,我们也提出了具体的配套政策措施,报省政府批准后很快就要实施。希望同志们一定要有敏锐的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牢牢把握住这一难得机遇,乘势而上,锐意进取,坚定不移地把加快文化发展作为各地社会事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坚定不移地把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方向,坚定不移地把打好基础加快发展作为提升文化工作水平的着力点,坚定不移地把重在运作作为提高文化建设能力的立足点,坚定不移地把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支撑点,努力实现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文化系统实际,提四点要求共勉:

一是抓学习加强队伍建设。文化战线的同志首先要有文化,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是提高干部素质、提升业务能力、适应工作需要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工作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的前提下,更需要加强学习。各试点县更要把加强学习、抓紧学习作为尽快适应工作要求、增强工作本领、提升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切实把学习制度化、常态化,采取措施、拿出办法、形成机制,通过学习开拓视野、拓展思路、创新思维,迅速跟上全省文化建设的步伐。

队伍建设是做好工作的根本。各试点县一要积极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抓好文化部门公务员队伍素质的提高。二要加强文化馆业务人员、乡镇(街道)、社区文化专干(指导员)、村文化协管员等基层文化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建设稳定、高效的基层文化服务队伍,尤其要认真抓好农村“六大员”中的文化协管员的培训工作。坚持在“十二五”期间组织好对干部队伍进行大规模培训的工作。省文化厅今年已经先后在文化部举办了市局和省直院团两期培训班。各试点县也要按照一级抓一级的原则,切实做好培训工作。三是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硬、作风正的文化执法干部队伍,提升整体素质,提高工作水平,提高整体形象。四是要抓好文化企业队伍建设,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大力培养文化管理和经营人才,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五是要积极推进群众文化队伍和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努力形成全社会参与、全民参与的文化建设氛围。

二是抓基础加快事业发展。一要大力推进文化场馆建设,积极开展公共文化馆和图书馆达标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及设施配备等工作。同时,要充分利用好文化设施,私分发挥其文化工作主阵地功能。二要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和服务功能提升、舞台艺术送农民、流动舞台车配送等。三要大力推进文化活动建设,积极谋划,善于协调,不断丰富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四要大力推进基本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符合实际、约束有力、规范完善的行政审批、人员管理等制度体系,争取以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提高效率和水平。

三是抓管理促进文化繁荣。抓管理首先是要抓好审批事项的管理。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和规定,做到严格执法、按程序执法、不徇情枉法。二要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不断提高机关管理和服务水平。三要加强行风建设,加强对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和人员等的培训、考核和奖惩,杜绝“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四要切实加强对文化惠民工程、专项文化工作、基本工程建设等的管理和领导,并加强监督和检查,为各项重点文化工作稳步推进提供保障。

四是抓落实力争全省创先。“空谈兴国,实干兴邦”,本次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力度大,省委、省政府决心大,希望也很殷切。为牢牢把握住这一难得机遇,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各试点县(市)文化系统要有敏锐的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乘势而上,锐意进取。要认真研究这次改革政策,把精神吃透,并逐项加以分解和细化,从而明确今后工作着力点,及早实现角色转变。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迅速开展与文化厅各处室、省直文化系统有关单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认真组织落实全省文化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和活动,同时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汇报,争取支持,落到实处。要抓好工作落实,积极主动,勇于担当,争取各项工作走在其它县市前列。

同志们,本次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给文化建设带来了新课题、新机遇,也带来了新任务、新要求。让我们以更加认真负责的工作理念、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围绕中心,提升站位,服务大局,为加快全省文化建设步伐,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