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说 豆瓣:转录【佛塔影下】之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0:50:53

烟    蒂

泰国  林太深

    时至今日,吸烟的人大大减少了。惟有我友翁君,仍改不了此陋习;问:“不怕死乎?”“为革命吸烟,死也不怕”“何也?”“你看这包苏烟,一包64元多,光税收就去一半。这不都是支持四化建设吗?况且,吸烟还有后遗症,就是肺部和呼吸道毛病,入院求医,也得花钱,不都是为四化建设送款输浆吗?”“歪理也是理,我服了”。

    老同学之间,谈话总没个主题,天南地北,天上地下,无所不谈,谈得最多的是学生时代的生活,几乎百谈不厌:先谈女生,再说男生,最后谈老师。我记得,梁老师的历史课特别生动,别人讲来死气沉沉,夏日恹恹,令人昏昏欲睡,只有他一讲起来,历史就变得鲜活,更无一人打困,时常引发满堂笑声。只是他是个烟枪,刚一下课,就急忙抽起烟来。有时,同学们挺可怜他的。递上纸条:“我们全体同学邀请梁老师抽烟表演:”可他,一脸的严肃;”谢谢各位,这个坏例不能由我开头”,还是谢绝了同学们的好意。还有,他重视礼仪,对当年大陆流行的敬烟习惯很不以为然,认为甩烟是无教养或不诚心的表现,凡是甩烟给他的

,他一律从地上捡起来,再奉还人家,只说:“谢谢,我不想抽烟。”因此,又得一雅号,叫“绅士’。说起绅士来,就有一段“古”了……。

    上世纪1958、1959年,大陆物质全面紧张:柴米油糖、鱼肉酒烟、手绢肥皂、火柴单车,全都凭票供应,那时候,见物就买,见队就排,有个男生排了四个钟头,结果卖的是女用卫生巾,令他啼笑皆非,平添人家笑谈。

    供应越来越紧张,香烟由每月一条改为每月五包再降为三包:对于烟枪,三包如何解馋?

    幸好,班上同学的父亲是省交际处长,每月特给儿子二条山茶花转送梁老师。梁老师迂之又迂,非要收钱才拿,同学无法,只好告知老子,老子笑道:“这个迂老夫子,活该他!”后来,因为该同学的历史课仍是不及格,他老子一怒之下,烟也不给了,说了句“不识时务,活该!”

    梁老师曾对同学说:“现在的知识是狗屎,甚至比狗屎还不如;但总有一天,知识会变成黄金,不信你们看看。”

    我不知道那位活该的梁老师是怎样挨过来的,只知道他说过:“少给我二斤米,多给我二包烟我也干,烟对我来说是黑米呀!”自此以后,他越来越沉默了,灰谐活跃的他,竟那样沉默寡言,有时见了那位不及格,也显得不自然起来,他对人说:“烟是烟,书是书,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要是我给他及格,我就亵渎了神圣的教育殿堂。”这一来更赢得同学们的尊敬。

    星期天,学生们到城里游玩,为了节省一毫二分钱的车票,走一二十公里的路也无所谓,反正青春活力正愁无处挥洒。走着走着,忽见前面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梁老师,只见他徨颅左右,然后蹲下去,装着整理鞋跟,把地上的烟蒂捡起来,初时很觉诧异,不明白他的行径,偷偷地跟了一程,翁君才确认梁老师是在捡拾地上的烟屁股,这令我们难过,也令我们肃然起敬,只要他把大笔一挥,不及格改为及格,何难之有?何必要如此下作来自贬人格呢?啊,梁老师,你是伟大的,你不愿附随世俗,不愿拗违良心,我们敬重您的人格。

    自此,我们(蔡、不及格、翁和我)自动组成厂捡烟蒂小组,捡了之后,把纸屁股撕开,把烟丝收拢,积成一包,塞进梁老师的抽屉,并附条:梁老师,我们爱你!

    我们不知道第一次吸着我们捡来的烟蒂后他作何感想,但我们猜想:他的眼眶里一定饱含泪花。他是那么爱他的学生,他的学生能不加倍回报吗?我们的捡烟小组坚持了几个月后就改变了方式:凡有条件的男同学都从父兄那里捞点好烟,特别是军区和交际处的同学,他们的父亲总有抽不完的好烟,送送老领导,送送老部下,为什么不拿点来送我们老师呢?于是有一天,不及格告诉父亲:我要一条好烟。父亲问干嘛,儿子说要送给老师,父亲敏感起来,问是给那个“活该”吗,回答“是的!”问为什么?“全班同学都十分尊敬他,我也敬他爱他。”“他不是让你不及格吗?”“要是他吸了我的烟就让我及格,我才会看不起他呢。”

他父亲摇摇头,口中说道:“变了变了,我确实老啰,赶不上形势。”

    梁老师并不惊喜,反而声明在先:不拿钱我就不要。大家拗不过他,只好收了钱。这钱,最后也成了大伙每月的加餐费。

    捡烟蒂的秘密今天方予揭晓:至于梁老师,后来调到某大学任历史系讲师,而副教授,而教授,而至系主任。他的学生中,还有社科院的院士呢。

    梁老师,我们怀念您!无论您在哪里,学生们的爱,永远伴随着您,呵护着您,直至上天,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