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可新维生素ad滴事件:做好与教材的对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50:05

做好与教材的对话

         在新课改中, 教师的备课理念应实现三大转变:目标转变,变单一的传授知识目标为“三维目标”;评价转变,变只重知识积累、学习结果的质量评价体系为重过程、重全面素质的综合评价;备课重点转变,变重备“教师教”为重备“学生学”。
        一篇课文摆在案头, 我们除了要做好观念上的转变之外, 还要科学地研读教材、处理教材,实现教学最优化。
        读课文。朗读是钻研教材的重要一环。我们每备一节课,都应该从读开始,或朗读,或默读,在吟咏中促使自己尽快进入作品之中。还记得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老师说:“我在备一课文时,总要先放声诵读,一丝不苟,反复吟咏,口诵心惟。”所以,我们应该“开口备课”。对于一名语文教师来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十分重要。
        读作者。教师备课要与作者对话,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只有教师读懂了作者,心有所动,带着教材走向课堂、走向学生时,才会出现教师、学生、文本的互动,文本作者的情感、思想、智慧、精神,才有可能化为学生心灵的体验和内心的感悟。
         读学生。在我听过的一些公开课上,有时会看到:学生似乎都会了、懂了,但教师为了展现自己详尽的教案, 硬生生地把学生又拉了回来,让学生“假装不懂”。可见,教材中的教学起点不一定是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备课时不能忽视对学生学习现状的正确分析。
        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力求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 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这样才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 我认为应该做到“三定”。
       “定标”:确定科学、简明的教学目标。一篇课文或一堂课的教学, 必须切实解决一两个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切忌蜻蜓点水。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和学段要求。据此,目标就易于做到准确、简明,避免因承载太多使命而把课文教“肿”了的现象。准确、简明的教学目标,要实现“三维”的整合,做到在知识获得、能力形成过程中掌握规律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突出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的个性。
         “定点”: 确定准确、精当的凭借点、支撑点。比如, 在训练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 着重引导应该在哪里读得有感情,在哪里加强理解, 在哪里组织学生探究……每个点都应该为达标服务。
          教师还要把握好各学段教学的重点。低年级段: 字词教学、识字写字是重点。中年级段: 重在通过读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识迁移与应用。高年级段: 重在熟悉课文,学会习作方法, 拓宽思维。
        “定法”: 选择确定科学、管用的教学方法。学字、解词、懂句、读段、学篇过程中, 采用哪些方法、手段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都是“定法” 的内容。科学的教法, 适时地点拨揭示, 持之以恒地潜移默化, 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就自然而然了。
         同时, 一堂好课还需要教师有丰厚的底蕴作支撑。上课看似是教学技术的“度量表”, 实际上却是教师内力的试金石。

         《中国教育报》2011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