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可新ad滴剂多少钱:搜寻打响解放战争的第一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16:44

搜寻打响解放战争的第一抢

 



今年是李先念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 李先念同志又是我父亲就学的湖北革命大学的校长,我曾追寻着先烈的足迹,前往大悟县宣化店,去搜寻打响解放战争的那第一抢,去寻找那战争的记忆和硝烟的滋味……


那年,我有幸陪同一位大悟籍干部到宣化店,参观了位于大悟县(原礼山县)宣化镇的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周恩来与美蒋代表谈判旧址、中原军区会场 。感受了周恩来、董必武、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雄才大略,也知道了解放战争的第一枪是从宣化店打响的,从先辈们浴血奋战的事迹中,更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宣化店,原名仙花店,因仙花山而得名,后转音宣化店。距县城50余公里,是鄂豫相交的边界镇。宣化店镇位于大悟县东北部,国土面积265.43平方公里,全镇人口63620人,东邻河南省新县,北望河南省罗山县。这里山清水秀,水陆交通便利,倚大胜、墨斗二关之险,扼南北交通之咽喉,既是南北商品的集散地,又是兵家必争之战略地。宣化店建镇历史悠久,400多年前就形成了集市。1937年以前,宣化店为河南省罗山县县衙所在地,建礼山县时划归湖北管辖。
宣化店每处旧址,都能勾起人们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深情回忆。我们一行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周恩来同志与美蒋代表谈判旧址和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宣化店谈判旧址位于竹竿河西岸,原“湖北会馆”。该馆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座北朝南,2进5间,左右厢房3间,门窗均套格雕花,工艺精细,古色古香。厅外柏翠花红,庄严静谧;厅内陈列着当时三方谈判代表的席位及有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厢房内原样保存着周恩来同志睡过的门板及办公用过的桌、椅、油灯等文物。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是一栋3进3间的民间形式建筑。原为宣化商会公寓,1978年辟有中原军区革命斗争陈列室,现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旧址中陈列的一件件历史文物,将我的思绪带到了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郑新民同志在宣化店地区成立了鄂、豫、皖边区第二个党支部,引来了革命的火种;李先念率领新四军第五师的健儿在宣化店地区坚持长期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战,有效地牵制了敌人的力量,配合了全国革命;周恩来以大无畏的精神在宣化店与美、蒋代表谈判,并精心部署我中原部队成功突围。在历次革命战争时期,宣化店80%以上的群众参加过革命斗争,有1800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思绪随着讲解员的引导,我们仿佛清晰地看到了当年的斗争画面,仿佛置身于当年那场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生死搏杀战斗之中。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16日,苏军总参谋部发表声明指出:“日本天皇8月15日所发表的投降声明,仅仅是无条件投降的一般宣言,并未向武装部队发布停止敌对行动的命令,而且日本军阀仍在继续抵抗,因此,日本尚未实际投降……远东苏军将继续对日攻势作战。”此段时间,由于日军的敢死队出动,导致苏联伤亡颇为惨重。战事直到8 月23日苏军占领旅顺港口才真正结束。

 

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抗日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正式结束了。
此前,由于美国的核武打击与苏联军队的参与,中国内部开始有人感觉到抗日战争终结之日即将到来。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也在美军空运、海运帮助下,迅速占领各大城市,接受日本投降。共产党方面由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最后一战》,将原本分散的抗日根据地一一连通。共产党军队则接收经营许久的中小城市、乡村地区,但是在苏军协助下也收复了一个省会城市张家口。而且八路军、新四军因为长期敌后抗战的缘故,控制了大量铁路干线,增加了远在西南方面对敌正方的国民革命军接收日占领区的难度。
抗日战争结束后,威胁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因素开始减少,抗战中出于共同目标而隐藏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之间的矛盾开始浮现。在东北、华北及中原部分地区,国共两党的军队竞相展开城市管辖权与战略物资的接收。同时,苏联把在东北地区缴获的原日军轻兵器及部分战略物资,转移给由林彪率领的东北解放军;国民党则从美国方面取得了军事援助,由美国海空军负责运送国民革命军前往华北、东北地区,两党在部分地区对政权的控制展开了零星的冲突。

1945年8月,出于已取得战略主动权,蒋介石接受了国民政府文官长吴鼎昌的提议,三次电邀毛泽东前往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8月28日,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在美国大使赫尔利陪同下从延安飞至重庆,代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代表王世杰、张治中、邵力子展开和谈。

  会议召开前,两党公开表示在谈判期间实行停火,但实际上为取得更多的谈判筹码,两党军队对战略要地的占领与反占领,在谈判期间从未中断。

 

  谈判期间,共产党坚持抗日根据地拥有独立主权,但同意交出分布在海南、湖北、浙江、河南一带共13个根据地,由国民党接收,并为两党间意识形态的结合,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构想,淡化两党的意识形态对立。国民党则坚持,除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即为共产党所占有的延安革命根据地保持不变外,其他地区一律收回,并要求将人民解放军纳入由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统一指挥。共产党拒绝把军队交给只有国民党控制的政府,只表示会对军队减员,并要求在建立真正民主的政府后才交出军队。

 

  会谈主要内容:

 

  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以对话方式解决一切争端。

 

  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对国民大会及其他问题进行商讨后再作决定,制定新宪法。

 

中国共产党承认蒋介石及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国的合法领导地位。

 

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国共双十协定)内容如下:

 

  中国国民政府蒋主席于抗战胜利后,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先生,商讨国家大计。毛先生于8月28日应邀来渝,进见蒋主席,曾作多次会谈;同时双方各派出代表,政府方面为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四先生,中共方面为周恩来、王若飞两先生,迭在友好和谐的空气中,进行商谈。已获得下列之结果,并仍将在互信互让之基础上,继续商谈,求得圆满之解决。兹特发表会谈纪要如下:(一)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一致认为中国抗日战争业已胜利结束,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为第一基础,并在蒋主席领导之下,长期合作,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平之新中国,实行三民主义。

 

  双方又同认蒋主席所倡导之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合作,为达成和平建国必由之途径。

 

  (二)关于政治民主化问题:一致认为应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并先采必要之步骤,由国民政府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及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及召开国民大会各项问题。现双方正与各方洽商政治协商会议名额组织及其职权等项问题,双方同意一俟洽商完毕,政治协商会议即应迅速召开。

 

  (三)关于国民大会问题:中共方面提出重选国民大会代表,延缓国民大会召开日期,及修改国民大会组织选举法,和五五宪法草案等三项主张。政府方面表示国民大会已选出之代表应为有效,其名额可使合理增加,和合法的解决,五五宪法草案,原曾发动各界研讨,贡献修改意见。因此双方同意成立协议。但中共方面声明,中共不愿见因此项问题之争论而破坏团结,同时双方均同意将此问题,提交政治协商会议解决。

 

  (四)关于人民自由问题:一致认为政府保证人民享受一切民主国家人民在平时应享受全部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之自由。现行法令,当依此原则分别予以废止或修正。

 

  (五)关于党派合法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皆有平等合法地位。政府方面表示各党派在法律之前平等,本为宪政常轨,今可即行承认。

 

  (六)关于特务机关问题:双方同意政府应严禁司法和警察以外机关有拘捕审讯人民之权。

 

  (七)关于释放政治犯问题:中共方面提出除汉奸以外之政治犯,政府应一律释放。政府方面表示:政府准备自动办理,中共可将应释放之人提出名单。

 

  (八)关于地方自治问题:双方同意应积极推行地方自治,实行由下而上的普选,惟政府希望不以影响国民大会之召开。

 

  (九)关于军队国家化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公平合理地整编全国军队,确定分期实施计划,应重划军区,确定征补制度,以维军令之统一。在此计划下,中共愿将其所领导的抗日军队,由现有数目,缩编为24个师,并表示迅速将其所领导下散布在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皖中、湖南、湖北、河南(豫北不在内)各地之部队,由上述地区,逐次撤退,应整编的军队调至陇海路以北及苏北皖北的解放区集中。

 

  政府方面表示,全国整编计划,正在进行,此次提出商谈之各项问题,果能全盘解决,则中共所领导的抗日军队缩编为20个师的数目,可由中共方面提出方案。中共方面提出中共及地方军人应参加军事委员会及其各部的工作,政府应保障人事制度,任用部队人员为各级官佐,缩编军官佐、应实行分区训练,设立公平合理的补编制度,并确定政治教育计划。

 

  政府方面表示所提各项,均无问题,亦愿商谈详细办法。中共方面提出解放区民兵,应一律编为地方自卫队。政府方面表示,自能视地方情势有必要与可能时,酌量编置。为讨论计划上述各问题起见,双方同意组织三人小组,(军令部军政部及第十八集团军)各派一人进行之。

 

  (十)关于解放区政府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解放区各级政府的合法地位。政府方面表示,解放区名词,在日本无条件投降以后,应成为过去,全国政令,必须统一。中共方面开始提出三方案,为依照现在十八个解放区的情形,重划省区和行政区,并即以原由民选之各级地方政府名单,呈请中央加委,以维政令之统一。政府方面表示,重划省区变动太大,必须通盘筹划,非短时间所能决定。同时政府方面表示:依据蒋主席曾向毛先生表示,在全国军令统一之后,中央可考虑中共推荐之行政人选;收复区内原有抗战行政工作人员,政府可依其工作能力与成绩,酌量使其继续为地方服务,不因为党派关系,而有所差别。于是中共方面,提出第二解决方案,请中央于陕、甘、宁边区,及热、察、山西、山东、河北5省,委任中共推选之人为省府主席及委员;于绥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广东等6省,委任中共推选之人为省府副主席及委员(因以上11省或有广大解放区或有部分解放区);于北平、天津、青岛、上海4市,得委任中共推选之人为副市长。于东北委中共推选之人参加行政。此事讨论多次后,中共方面对上述提议所列推选省府主席及委员者,改为陕、甘、宁边区及热、察、冀、鲁4剩请推选省府副主席及委员者改为晋、绥两剩政府方面表示中共对于其抗战军事著有劳绩,且在政府具有能力之同志,可提请政府决定任用之。倘要由中共推荐某某省主席及委员,某某省副主席等,则即非真诚做到军令之统一。于是中共方面表示可放弃第二种主张,改提第三种解决方案,由解放区各级民选政府重行举行人民普眩在政治协商会议派员监督之下,欢迎各党派各界人士选贤参加举办。凡一县有过半数区乡已举行人民普选,实行民选者,即举行县级民选,一省或一行政区有过半数县,已实行民选者,即举行省级行政区级民选,选出之省区县级政府,一律呈请中央加委,以谋政令之统一。政府方面表示,此省区加委方式,乃非谋政令之统一,惟县级民选加委,可以考虑,而省级民选,须待宪法颁布,省的地位确定以后,方可实施,目前只能由中央任命之省政府,前往各地接管行政,俾即恢复常态。至此中共方面提出第四种解决方案,各解放区,暂维现状不变,留待宪法规定之民选省级政府实施后,再行解决,而目前则规定临时办法,以保证和平秩序之恢复。同时中共方面认为可将此项问题,提交政治协商会议解决。政府方面,则以政令统一必须提前实现,此项问题之悬而不决,虑为和平建设之障碍,仍盼能商得具体解决方案。中共方面亦同意继续商谈。

 

  (十一)关于奸伪问题:中共方面提出严惩汉奸,解散伪军。政府方面表示,此在原则上自无问题,惟惩治汉奸,要依法律行之,解散伪军,亦须妥慎办理,以免影响当地安宁。

 

  (十二)关于受降问题:中共方面提出,重划受降地区,参加受降工作。政府方面表示:参加受降工作,在已接受中央命令之后,自可考虑。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国庆纪念日于重庆

 

  王世杰、张 群、张治中

 

邵力子、周恩来、王若飞

 

然而,国民党政府奉行的是一条假和平、真内战的路线,“双十协定”刚签,蒋介石就下发了军事进攻的密令。国民党政府这种行径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在国民党统治区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内战运动。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重新调整了对华政策。美国政府调回全力支持国民党政府的驻华大使赫尔利,12月15日,任命马歇尔为总统特使,来华“调处”内战。马歇尔来华的使命是:“努力说服中国政府,召开一个包括主要党派代表组成的全国会议,以获致中国的统一”,并借以否定人民军队和人民政权的存在;同时,继续帮助国民党把军队运往东北和华北,以“援助国民党尽可能广大地在中国确立其权力”。同日,杜鲁门发表对华政策声明,赞同中国召开全国主要政党代表的国民会议。12月27日,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会议发表关于中国问题的公报,重申不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并宣称“必须在国民政府领导下实现中国的团结与民主化,广泛地吸收民主分子到国民政府的一切机构中,并且必须停止内争。”在这种背景下,蒋介石不得不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2月16日,周恩来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抵重庆,准备出席政治协商会议;27日正式向国民党政府代表提出先无条件停战,然后再开政协会议的建议。陪都各界反内战联合会和民盟主席张澜先后致电国共双方,呼吁立即停火。31日,国民党政府派出张群、邵力子、王世杰同中国共产党代表进行具体商谈。1946年1月5日,双方达成《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办法的协议》。1月10日双方签署停战令,商定于1月13日午夜停战。
  1946年1月10日至31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共38人。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经过中国共产党和民盟、民主人士以及国民党中坚持民主进步人士的共同努力,经过激烈的讨论,在政府改组问题、军队问题、国民大会问题、宪法草案问题以及施政纲领问题上达成了五项决议,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决议包括:(一)确认建设统一、自由、民主的新中国;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合法,为达到和平建国必由之途径;用政治方法解决政治纠纷,保持国家之和平发展。(二)确定军党分立、军民分治的整军原则,实行以政治军办法;由军事三人小组(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组成)商定中国共产党军队整编办法并进行整编,同时按照国民党政府军令部的计划整编国民党军队。(三)改组国民党政府作为结束国民党“训政”到实施宪政的过渡时期政府,规定政府委员的一半由国民党以外的人士担任,而所涉及施政纲领之变更须有出席委员2/3赞成始得议决。(四)宪法草案规定中央政府实行相当于英国或法国的议会制和内阁制;中央与地方分权,省为地方自治的最高单位,省长民选。(五)限期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
  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积极斗争下,会议最终达成的《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实质上否决了国民党的提案。规定:(一)改组后的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不但有对方针大计的决策之权,并有对高级官员的任免之权。(二)国民政府委员40人,国民党和非国民党人各占半数,各党派的国民政府委员人选亦由各党派自行提名。(三)在议事程序上,提案性质涉及施政纲领之变更者,须有出席人数2/3的赞同,始得议决。这样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就可以行使否决权。(四)取消了主席的紧急处置权,并缩小了主席的相对否决权(即提交复议的案件,如有3/5以上人数坚持原案时,原案即应执行)。
  政治协商会议达成的协议虽然还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但它是对蒋介石独裁政权的一种否定,再一次确认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以及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党派平等合法为和平建国途径;确认了国民党政府必须改组为联合政府,对于解放区民主政权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保证;同时,政协及其协议所体现的党派平等协商精神在人民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不久,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宣告第二次国共合作破灭。

1945
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为独吞胜利果实,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向解放区发动进攻,遭到解放区军民有力反击。由于人民的压力和军事上的实力,国民党不得不和中国共产党于1946年1月10日签订关于停止军事冲突的协定,规定双方军队自1月13日午夜起就各自位置上停止军事行动。中国共产党履行了这一协定。但国民党却在下达停战令前,密令军队“抢占战略要点”,接着不断的调动军队,进攻解放区。1946年1月中旬中原部队恪守国共《停战协定》,转移至湖北省光山、罗山、新县、礼山一带,休整待命。 
《停战协定》内容如下:
中华民国国军及共产党领导下之一切部队,不论正规部队、民团、民兵、非正规部队,或游击队,应实行下列命令:

  (一)一切战斗行动,立即停止。

 

  (二)除另自规定者外,所有中国境内军事调动一律停止,惟对于复员、换防、给养、行政及地方安全必要之军事调动仍属例外。

 

  (三)破坏阻碍一切交通线之行动必须停止,所有阻碍该线交通线之障碍物,应即拆除。

 

  (四)为实现停战协定,应即在北平设一军事调处执行部;该执行部由委员三人组成之,一人代表中国国民政府,一人代表中国共产党,一人代表美国。所有必要训令及命令,应由三人委员一致同意,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名义经军事调处执行部发布之。

 

  双方并声明下开规定,亦经同意,并载入会议纪录内:

 

  (一)上开停止冲突命令第二节,对国民政府在扬子江以南整军计划之继续实施,并不影响。

 

  (二)上开停止冲突命令第二节,对国民政府军队为恢复中国主权而开入东北九省或在东北九省境内调动,并不影响。

 

  (三)上开停止冲突命令第三节内所云之交通线,包括邮政在内。

 

  (四)兹同意国民政府军队在上项规定之下调动,应每日通知军事调处执行部。

 

  双方并声明军事调处执行部一切协定建议及指示,只涉及停止冲突所引起之直接问题。美国参加军事调处执行部,仅为协助中国委员实施停止冲突命令。军事调处执行部内设置执行组,包括若干官兵足敷实地监察详细办法之实行。军事调处执行部各委员得各别设置巩线,足保迅速而无阻碍之通讯。军事调处执行部先设于北平。

 

1946年1月13日,国民党违背《停战协定》,调遣了11个正规军、26个师、30余万兵力,将中原部队层层包围在以宣化店为中心,东西约200华里、南北约50华里的狭小地区。对此,中原局、中原部队一面呼吁社会各界,争取和平;并积极争取“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派调处小组深入现场视察,制止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中原军区由李先念任司令员,郑位三任政治委员,王树声任副司令员,王震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首道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1月23日,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派第九执行小组在罗山与中原军区参谋长王震会面,就中原地区的军事冲突进行商谈,并签订了《罗山协议》。然而,国民党军队仍未停止对中原部队的进攻。为了和平,中原军区以极大耐力再次要求第九执行小组制止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1月29日,军事调处执行部第九小组薛子正上校(
共产党)、福特上校(美方)、邓为仁少将(国民党),由汉口乘车来中原军区,与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会见于禹王城。会谈一夜,达成《禹王城协议》。
  
《禹王城协议》的签订,再次体现了中原局、中原军区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反对内战,争取实现全国和平、民主、统一的诚意。但它并未能阻止国民党军队对中原地区的进攻。为此,中原局、中原军区又曾多次要求第九执行小组到中原地区协商、谈判,先发表了《宣化店会谈公报》,旋签订了《应山协议》,但仍未能制止国民党对中原地区的进攻。
国民党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日甚一日,中原地区军民的处境日益艰难。对此,中共中央给了极大的关怀,特派董必武到宣化店慰问中原军民。
  
3月24日,董必武由重庆飞武汉。因交涉接济中原军民的粮食问题,在武汉停留一个星期,3月30日到达宣化店。董必武此行,一是代表中共中央慰劳中原军民;二是向中原军民解释关于停止冲突的问题;三是带来华北、华东解放区人民节衣缩食省下的2
亿元赠款。
  
3月31日,中原军区举行盛大音乐晚会欢迎董必武。到会干部和群众代表共500
余人。郑位三代表中原地区党政军民致欢迎词。董必武代表党中央慰问了中原军民,传达了党中央的指示,转达了全国各解放区对中原军民的同情和支持。
  
4月3日、4
日两天,民主建国大学全体师生、中原解放区临时参议会驻会代表,分别举行了欢迎董必武的大会。三五九旅从驻地赶到宣化店,在礼山中学球场表演秧歌舞,欢迎董必武。4月7日,董必武离开宣化店,返回武汉。中原局、中原军区将董必武带来的粮款和救济总署调拨来的物资,除留一部分供部队使用外,大部分交给地方民主政府救济农民。

从1946年4月底开始,蒋介石肆意在中原地区发动全面内战的迹象愈来愈明显,并计划于5月5日至9日,一举歼灭李先念部,企图制造新的“皖南事变”。 国民党“围歼”中原部队的部署基本就绪,内战一触即发。

 

1946年3月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参谋长王震受中原军区委派,到延安请示行动方针,聆听了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毛主席要王震告诉李先念同志: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派对待我们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的原则是,“能消灭的则坚决消灭之,现在不能消灭的则准备条件将来消灭之”,我们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毛主席要求中原军区部队,继续完成牵制国民党军队的战略任务,并要准备作出重大的牺牲,即使是全军覆没,也要保障战略全局的胜利。王震于4月9日返回湖北宣化店后,即向先念同志等作了传达。毛主席的这些重要指示,使中原军区当时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保持了清醒头脑,坚定不移地率部继续进行顽强的战略坚持,同时加紧了对付突然袭击与实施武装突围的战略准备。后来突围,都是按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行动的,是有准备有计划的战略牵制和转移。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深刻地指出了中原内战的爆发必将成为全面内战的起点,为迎击国民党军队对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制定了我军南北两线的作战计划,并在拟出和调整南线作战方案与战略方针的前后,对中原军区主力主动作战略转移的方向、时机、终点等也分别作了最后选定,还对主力突围与原地坚持部队的战略牵制任务、分路突围的战略战术等均作了明确指示。
  
在重庆的中共代表周恩来获知国民党的阴谋计划后,感到十分震惊,5月1日,周恩来在重庆就国民党企图“围歼”中原部队之事与国民党代表徐永昌会谈达两小时之久。立即找美、蒋代表会谈,敦促同往宣化店视察,有效地制止这一流血阴谋。同时又致电马歇尔,揭露国民党已预定在5月4日至9日向中原部队大举进攻,企图发动全国性大内战的阴谋。并严正指出,应立即采取有效办法制止这一流血阴谋之实现,制止对停战协定之任意破坏。同时表示愿与徐、马二人同往宣化店视察现场,监督停战。

 

5月3日周恩来从重庆飞抵南京,当晚招待中外记者,一针见血地指出“重重围困我中原部队,显属反动派有计划之阴谋,企图在东北攻占长春之前,突然发动全国性之大内战。”揭露蒋介石集团“假和谈、真内战”的事实真相,呼吁和平,制止内战。并严正指出,应立即采取有效办法制止这一流血阴谋之实现,制止对停战协定之任意破坏。重申:“希望协调停止中原内战”。同时表示愿与徐、马二人同往宣化店视察现场,监督停战。蒋介石集团鉴于阴谋败露,畏于国内外舆论的谴责,不得不暂时放弃围歼计划,接受到宣化店视察的建议。  

 

5月4日,李先念、郑位三接到中共中央的电报,告诉说周恩来、白鲁德与国民党政府代表将到宣化店调查中原部队受围攻情况并解决有关问题,请速准备充分材料,揭露国民党的阴谋,并提出要求合法转移。在未转移前,请求国民党军隔离并供给粮食。
  
5月5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军令部长徐永昌、中共代表周恩来于下午2
时由南京飞抵汉口。北京军调部执行处长白鲁德亦飞汉。当晚,三方会商,决定赴宜化店实地视察。徐永昌托病,派武汉行辕副参谋长王天鸣为代表。
  
5月6日8时,周恩来、白鲁德、王天鸣一行以及记者40
余人由汉出发,循河(口)汉(口)公路赴宣化店。当日大雨,山洪爆发,汽车受阻,夜宿姚家大湾。次日到河口,停留一夜,至8日上午12时左右到达宣化店。早已等候在宣化店街头的李先念、郑位三、陈少敏、任质斌、王震等急忙走上前去,与刚下车的周恩来亲切握手。然后,直接去中原军区司令部附近的“湖北会馆”。

 

  刚安排好住处,周就听取李先念等的汇报。

 

8日下午,在会馆的上屋正厅举行了三方代表出席的军事调处会议。会议厅横摆着一张长条桌,上方中间坐着李先念、周恩来、王震,两边是工作人员;下方与李先念相对的是王天鸣,与周恩来相对的是白鲁德,工作人员也一一对应。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首先历数了国民党军队破坏停战协定的事实;1月至4月,国民党军队先后对中原部队进攻达249次,侵占中原解放区城镇乡村1175处,无理扣押中原部队运粮人员300余人,抢走粮食3000余石。 

 

李先念的讲话,简明透彻,击中要害,引起强烈反响,其中有一个不可泄漏的“天机”,就是当时随团来宣化店采访的记者中,有一位名叫李敦白的美国记者利用其特殊身份,从美方代表白鲁德那里弄到了国民党方面的准确情报。会前,李敦白将国民党决意歼灭中原部队的机密告诉了李先念。因此,李先念的讲话有的放矢,针对性极强。最后,李先念义正严辞地指出:“你们和谈是假,备战是真。你们如果重新挑起内战,中国有句格言,‘玩火者必自焚”!美蒋代表面面相觑。王天鸣只能支吾其词。

 

周恩来坐在李先念旁边,静心听着发言,并翻阅着中原解放区的《七七日报》,随时纠正美方翻译对我方发言的歪曲。最后,周恩来严肃指出:“依我看,四个月的停战和谈应该说是有进展的。但是,中原地区的形势很紧张,中原战争如果爆发,必将宣告和谈结束,成为全面内战的起点。刚才李先念司令员用“玩火者必自焚’的格言,来比喻当前严峻的现实,我认为这对蓄意破坏和平,挑动内战的人来说,是颇有教育意义的。”面对中外记者,周恩来站起来,挥动手中的《七七日报》和前线的报告,揭露了国民党破坏和谈、破坏和平的阴谋。并呼吁:“现在,全国需要和平,内战应无条件停止!这是千百万人的生命所系,如何能拖!又如何忍拖!”周恩来的讲话,击中了对方要害,美蒋代表迫于事实和中外记者及国际舆论的压力,不得不同意签订停止进攻中原的协议。双方确定,回到汉口继续召开军调会议。
  
9
日上午,周恩来同美蒋代表一起离开宣化店,返回汉口。10日,在汉口杨森花园签订了《汉口协议》。
  

宣化店谈判和《汉口协议》的签定,打破了国民党“围歼”中原部队的计划。延缓了内战的爆发,为中原部队赢得了主动。中原部队以合法手段转移了2000余名伤病员、非战斗员和地方干部,精简了部队,为尔后的中原突围创造了有利条件。

 

  根据周恩来、李先念的提议,三十二小组(亦称光山小组)留下继续执行军事调处任务,常驻光山、宣化店一带监督停战。这个小组的代表为中共任士舜中校,国民党陈谦上校,美方哈斯克上校。

 

军事停战三人小组周恩来、徐永昌和白鲁德于5月10日在汉口杨森花园,签订了制止中原内战的《汉口协议》。这就使国民党当局不得不放弃原定5月5日至9日“围歼”中原部队的计划。但是,中原地区已无和平可能,中原部队武装突围已不可避免。
宣化店谈判及《汉口协议》的签定,终久制约不了背信弃义的国民党当局。在协议签定之后,国民党军队对中原部队的包围圈日渐缩小。黄陂、黄安、确山、信阳、桐柏、随县等解放区被逐步蚕食。我方代表多次要求军调部留驻宣化店的第三十二执行小组解决,均无效果。
  
6月26日,国民党第一线部队约10
万人,自信阳、罗山、光山、经扶、黄陂、孝感向中原解放区外线部队进犯,并向解放区区内开炮。仅光山、信阳一线,突增6个师,旋蒋介石以其内战部署就绪,乃令围攻中原解放区的13个军30余师,计30万军队,统一在6月29日至30日,全部进入战备状态,准备7月1日,发起总攻,吹嘘要在“四十八小时”内“全歼”中原主力部队。
  
对国民党的内战阴谋,中原部队早有防备。6月上旬,中原军区已根据周恩来的指示,议定了突围方案,并报请中共中央同意。
  
6月20日,中原局、中原军区具体作出了部队突围的战略部署。决定把向西突围的主力部队分作南北两路:北路由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等率领中原局、中原军区直属机关和二纵队13
旅、15旅45团,自广水与信阳之间突破平汉铁路封锁线,向西挺进,南路山王树声等同志率领—纵队(缺1旅)从孝感、花园之间突破平汉铁路封锁线,向西挺进。同时,由皮定钧率领一纵l旅向东佯攻,造成主力东进的态势,掩护主力突围;张体学率鄂东军区部队,东进大别山腹地,牵制国民党部队;黄林、罗厚福分别率河南军区、江汉军区部队在平汉线西侧,掩护北路和南路主力突围作战;王海山率二纵15旅提前控制宜城一线及襄河渡口,掩护南路部队通过。
  
6月24日,中原军区部队奉令在根据地内秘密集结,向突围方向运动。6月26日黄昏,中原军区司令部离开宣化店,大部队黑夜西移,部分部队白天又故作换防姿态,川流不息地东进,以迷惑国民党军队。突围前的当天下午,李先念司令员在宣化店国际招待所举行宴会,晚上在中原军区大礼堂演戏,“慰问”美蒋谈判代表,当然,宴是“鸿门宴”,戏是“空城计”。在宴会上有人提问说中原部队有所调动,李先念哈哈大笑说:“哪有那种事,我刚从部队回来。”晚上看完戏后,李先念又故意带领三方代表逛宣化店街上的夜市,只见满街灯火通明,买卖热闹非常,使国民党和美方代表对于中原军区主力当晚向西秘密突围毫无觉察。

  
6月29日,北路突围主力抢在国民党总攻击令下达之前,悄然靠拢平汉铁路武胜关至柳林站段东侧。夜晚,经短时激战,突破了铁路封锁线,向西挺进。
  
7月1日,南路突围主力经过鏖战,从王家店越过铁路直指襄河。
皮定钧率一纵1旅,6月29日与国民党军打响,27日在白雀园激战竟日,28日突过鄂豫交界的小界岭,7月1日,进入鄂皖边界,继续东进。
  

突围后的中原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的追堵部队展开一场争时间、抢速度的比赛。尽管蒋介石一面下令追击,一面派兵堵截,又是汽车运兵,又是飞机轰炸,但敌人的汽车轮子在崇山峻岭泥泞小路中怎么也跑不过突围部队。兵贵神速抢渡丹江,当机立断冲出天河口,狭路相逢勇闯紫荆关,最后剩下南化塘,这是中原突围战役中最危急、最壮烈的一场战斗。李先念以“生存第一,胜利第一”鼓舞全体将士,与敌人杀得天昏地暗。三十七团一营教导员薛国斌肠子从伤口流出,还一手捂着腹部,一手提枪带领战士往前冲。二营“夜老虎”排长徐家闰与敌人拼刺刀时身负重伤,最后紧紧抱住敌人,一同滚下悬崖。三五九旅的七一八团、七一九团打得更为惨烈,伤亡数百人,团长、政委、参谋长都牺牲了。部队突出重围后,毛泽东主席发来祝贺电文:“突围彻底胜利,敌人毫无所得!”  至此,中原部队主力均胜利突破国民党30万大军、6000座碉堡的重重包围。于7月下旬,北路、南路主力分别突进到陕南和鄂西北地区;三五九旅于8月下旬返回陕甘宁边区;7月中旬,一纵1旅进入苏皖边区,与新四军主力会师,蒋介石限期全歼中原部队的阴谋彻底破灭。
中央军委电示肯定:“整个突围战役是胜利的……故你们的行动关系全局甚大。”毛泽东高度评价:“中原坚持与突围是成功的。”周恩来说:“同志们在敌人包围进攻有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斗争在宣化店,拖住了三十万蒋匪军,毛主席曾多次表扬过你们,你们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你们都立了大功。”刘伯承、邓小平指出:“没有一年前中原突围,也不会有一年后的千里跃进大别山。”
为了纪念李先念主席诞辰100周年和中原突围63周年,我特记此文,献给敬爱的李爷爷,献给为国捐躯的先辈们。

中原突围神话灭,美蒋阴谋天下揭。

 

卅万强敌锢铁桶,十日寡弱传凯捷。

 

宣化店里谈中打,南化塘前弹穿秸。

 

雄才伟略励后人,和谐社会慰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