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九州阳光影城: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开发报告--随缘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3 18:05:07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开发报告- -

                                      

信息产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开发报告...1
一、前 ...........................................1
二、专业发展现状分析.................................2
三、人才培养规格研究.................................5
四、教学模式改革思路与建议............................7
五、结 ........................................8

一、前   


() 背景简介

为了全面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 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于19998月召开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会议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全面启动《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简称《规划》)

按照《规划》的工作部署,教育部职成教司于19997月下达了首批研究与开发项目,"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研究"为其一项任务。1999年底,根据"全国信息产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安排,由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等单位组成的项目工作组,承担了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研究项目,并于20001月正式开展项目工作。

项目工作历时八个月,分三个阶段开展工作。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主要进行项目背景研究、项目任务分析、子项目分解、人员职责划分、项目进度安排等工作;第二阶段为小组研究阶段,以子项目为目标开展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政策分析、专家咨询、会议研讨、编写文件等;第三阶段为项目总成阶段,在子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项目总成工作,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及其相关研究成果。

() 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项目工作组在教学改革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以《决定》和《行动计划》为指南,提高思想,统一认识;强调在研究工作中体现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

改革方案认真汲取和采用了多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与经验;学习和借鉴了国外职业教育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广泛听取了包括教育界、产业界、政府主管领导等在内的各方面意见。

教学改革方案的制定工作遵循了以下原则:

1. 服务性原则

项目研究工作必须着眼于为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服务。研究工作的思路来源于教学改革实践,研究工作的成果服务于教学改革实践。所以,项目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职业学校迎接21世纪的挑战,提供可资参考的对策与思路。

2. 前瞻性原则

项目研究工作在突出实用性的同时,还应强调其前瞻性。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其变化速度之快常常出乎人们的意料。所以,在产业竞争要素TQCS(速度、质量、成本、服务) 中,快速响应能力被视为21世纪企业最重要的特征。职业教育亦如此,适度的超前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3. 开放性原则

计算机系统的开放性结构被认为是体现计算机系统应用价值的一个特征。对于教学改革方案而言亦如此。教学改革方案的使用价值,还应当体现在其可移植性与可扩展性上。本方案采用开放性结构,目的之一是开展基础性框架构建工作,研究并提出可资参考的思路和建议;目的之二是为使用者留出可扩展的余地,提供创新的空间,以利方案的不断完善和改革的滚动发展。

二、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是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目录确定的计算机类重要专业。1999年国家教育部将其指定为中等职业教育83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是计算机类专业中最为典型、涵盖面最广的一个专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该专业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最为普遍的专业之一,因而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专业之一。

() 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建设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树立了"市场导向"意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是体现职业学校市场应变能力的重要环节。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整体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已经逐步树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意识,在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2.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近年来,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技术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大家早已熟悉的摩尔定律(CPU芯片中的晶体管数目每18个月增长一倍) 便是一个典型例子。所以,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必须跟随技术发展步伐,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整体来看,尽管各地的发展情况不平衡,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在这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 积极探索课程改革

近几年,各地中等职业学校在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业已取得可喜的成果。包括"能力本位"、"宽基础活模块"以及"通用基础平台"等在内的课程改革模式已经形成一定影响;同时,各地中等职业学校积极探索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利用包括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内的技术支持方式,改革传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

() 存在的问题

然而,面对21世纪的挑战,中等职业教育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将严重制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主要问题如下:

1. 专业目标与人才规格问题

这个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目标互斥"问题

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经常面临"目标多元化"问题,例如,改革中的"改革、稳定和发展"的问题;体制转变过程中的"市场化与社会公正"问题;国营企业经营中的"利润与就业"问题,等等,尤其在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今天,多元目标往往是互斥目标。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情况亦如此,在教育目标上,最近的一种提法很有代表性:"就业可上岗,升学有基础,转岗能适应"。"目标互斥"体现出事物的复杂性与需求的多样性。

(2) 缺乏"大科技概念"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个问题,即专业教育目标的指向过于狭窄。它所带来的问题,一是在专业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的关系上,容易导致简单对应的"实用化"处理;二是在课程体系结构上,容易导致浓厚的"学科化"倾向。当今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技术的相互交叉与相互融合,即国际上倡导的"大科技概念"。这一概念的内涵非常丰富,包含了市场、技术、管理及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必须对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专业取向进行改造与重组。

(3) 人才规格定位问题

在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人才规格上,一方面存在不同观点,尤其在原来不同类型的职业学校如中专、职高和技校之间;另一方面,人才规格与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之间缺乏密切联系,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缺乏职业性特征,未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针对性和办学特色。

2. 课程体系结构问题

这个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结构僵化"问题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指出:"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灵活的学习制度"。建立灵活的学习制度,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构建柔性课程体系结构。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呈"刚性"结构,主要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统得较死,结构僵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等职业学校执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采用统编教材甚至组织统一考试,等等。近年来这种情况虽然有所改观,但计划体制烙印犹存,使得教育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存在相当的滞后性。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情况亦如此,在飞速发展的技术和瞬息变化的市场面前,目前的课程体系结构是无法满足其要求的。

"柔性化"是市场化的必然要求。为了应对21世纪全球经济竞争的挑战,发达国家提出了极具柔性化的企业形态新模式——"动态联盟",即若干企业为了共同的目标,在某一产品生命周期内,动态结成企业联盟,进行该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与此同时,在教育领域也出现了"知识供应链"理论,它将教育摆在市场的背景下、摆在整个经济价值链中来研究其定位和价值取向。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学科化"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职业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引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学科化"问题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在人类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按照学科性进行知识传授和学习的教育模式,发挥了重大作用并成为影响巨大的主流模式。应当说学科性教育在今天仍然具有其自身的价值,但也正面临严峻挑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先是在职业教育中提出"非学科化",进而在工程教育领域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科技发展所呈现出的知识爆炸、学科交叉、技术融合的新态势。

在这个问题上,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与许多专业相比,面临的挑战显得更为严峻。首先,计算机技术正在成为技术融合及技术跨越的最为活跃的领域;其次,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面向应用,也是一个相当宽广的技术领域。因此,突破传统的课程设置学科化的束缚,改造和组建新的课程体系结构势在必行。

3. 课程教学模式问题

这个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中心论"问题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在2000年工作会议上指出:"时代的发展,正在促使教育从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为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特征是: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居主导地位,教学以课堂教授为主,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教"重于"学";②教育价值取向不是受社会需求和市场驱动,而是教育系统内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评价;③教学注重理论性、系统性和学科性等,缺乏结合工程实际的背景以及实例,实践能力薄弱。

近二十年来的国际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正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新"中心论"的本质在于体现教育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需求的使命,以及顺应市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生的价值取向。"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重于"教",教育的定义由"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转变为"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及持续的交流活动"。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和伙伴。

(2) 产教结合问题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中反映出的理论脱离实际、教学内容游离于工程背景之外、学生缺乏工程实践、职业能力薄弱等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解决好产教结合问题。

产教结合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其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国际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均验证了这一点,例如"三明治"模式、"仿工厂"模式等。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面向应用层面,必须通过学校与产业界的密切联系,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即插即用"型人才。然而,在目前经济体制转型期内,过去计划体制下的厂校之间支持协作关系已不复存在,而新的产学之间利益互补的合作机制又尚未建立起来。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旧矛盾没有解决,新矛盾更加尖锐。

(3) 教育评价问题

教育评价的标准反映了教育的价值取向。传统的教育评价常常是教育内部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评价,缺乏社会需求和市场驱动的直接作用。

职业教育因其特点,在运行管理上与企业有许多共同之处,在教学内容上,相当一部分应该是产业界成熟的技术与管理规范,因此,教学测量与评估可以直接引入产业界的技术与管理标准,例如在办学质量控制方面引入ISO 9000系列质量认证标准,在技术课程上引入知名计算机跨国公司的技术认证标准等。

与教学模式的改革相适应,还必须改革目前僵化、单一的课程评价与考核方式,积极探索考核方式多样化的改革与创新。

4. 全面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问题

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在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上过于狭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在教学模式上,应试教育烙印很深,过多地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不够紧密,不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在"大科技概念"下的人才培养,其内涵包括市场、技术、管理和环境等,要求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的同时,还必须学习人文、社会、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人心,国际上开始提倡"工程伦理教育",目的在于使人类正视世界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枯竭、能源匮乏、污染加剧、生态失衡等问题,致力于开拓资源节约化、能源与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再生化、环境无害化、农业生态化、社会公平协调等可持续发展生产方式。全面素质培养是21世纪的时代要求。

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职业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它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能力;二是关键能力,指那些与具体的职业和专业无直接关系,但对于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能力,如职业道德、意志品质、学习能力、计划与组织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这些综合职业能力应当在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与落实。

三、人才培养规格研究

着眼于迎接21世纪职业教育的挑战,我们首先对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研究,期望通过科学审慎的研究工作,可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业务领域、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要求等,进而为制定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深化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 专业培养目标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计算机专业知识,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和应用操作人员。他们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基本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养;具有人口、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及相关岗位的职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立业创业能力等。

() 业务领域

根据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计算机相关职业的从业要求,以及计算机技术所涉及的应用领域,可以将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业务工作领域确定为:

1. 计算机公司职员

计算机及相关软硬件产品公司的销售、储运工作;

系统集成工程项目市场人员、技术支持人员、工程实施人员;

软硬件产品的售前、售后客户服务工作;

软硬件产品技术咨询工作;

软件编码工作;

用户初级技术培训、操作培训工作。

2. 制造业技术工人

制造企业中的技术工人,从事计算机操作或计算机控制机器设备的操作、测试、维修工作;

计算机及其相关产品制造企业中的销售人员;

企业生产线技术工人,包括装配工、焊接工、工艺员、质检员、调试员、维护工等。

3.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计算机机房和微机室的操作、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办公室计算机操作岗位,如:报表处理、打字、文印等工作;

具备计算机操作基础的工作岗位,如电算化会计、电脑控制设备操作等工作;

娱乐服务场所的计算机管理与维护工作;

计算机设备及外部设备维修工作;

计算机网络系统维护工作。

() 知识结构及要求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知识结构为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要素,可分为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互补性知识。

1. 文化基础知识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德育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经济与政治、法律、职业道德等;

数学知识:包括数学的原理与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等;

语言知识:包括中外语言知识、文学知识、人文知识以及语言的应用知识等;

健康知识:包括生理知识、心理知识、体育运动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等;

美育知识:包括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2. 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指与专业技术有关的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电工基础知识;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硬件基础知识;软件基础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编程基础知识;多媒体基础知识等。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学生的专业应用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常用应用软件产品应用知识;系统组成应用知识;编程应用知识;信息系统应用知识;软件开发应用知识等。

3. 专业互补性知识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学生的专业互补性知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人口、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法律、社会组织结构、国家就业政策等方面的知识;创业与立业方面的知识;财会原理、成本核算、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计算机工程中有关技术、安全、管理规范等方面知识等。

() 能力结构要求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能力结构为本专业学生胜任职业岗位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要素。按照目前普遍采用的做法,将综合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两个部分组成。

1.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是胜任职业岗位要求并赖以生存的核心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自觉遵循技术规范与标准的职业素养;电子操作基本技能;常用仪器、仪表及操作工具的使用技能;计算机中、英文录入技能;常用应用软件产品应用能力;常用计算机外部设备使用与维护的能力;Internet应用技能以及主页制作能力;数据库系统使用及管理的初步能力;计算机程序应用开发的初步能力;PC机组装与维修能力以及系统常规维护的能力;局域网组网的初步能力等。

2. 关键能力

所谓关键能力是指与学生具体专业和职业并无直接关系,但对学生职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学生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思想品德: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行为能力;

学习能力:包括科学思维方式、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语言与文字表达、创造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合作能力:包括团队精神、协作意识、与人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包括承受挫折、适应新环境、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包括安排工作计划、组织与协调、对事物做出正确判断等方面的能力。

四、教学模式改革思路与建议

1. 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教育部教职成[2000]2号《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要求"贯彻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这是我们设置教学课程和进行教学改革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制定教学指导方案的重要原则。

需要指出的是,学校的教学内容还应体现在教学计划之外的隐形课程之中。因此,必须努力营造文明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良好育人环境。

2. 灵活学习制度

教育部教职成[2000]1号《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应树立服务意识,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教学制度。"要求进一步改革招生和学籍管理制度,放宽入学条件,允许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开展学分制试验等。灵活学习制度是职业教育回应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3. 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代表了近20年来国际职教的主流教育观念。现代教育的使命更多地关注于人的发展,以及适应这种发展的"自主学习"的需求。大家所逐渐熟悉的"CBE理论"、"行为导向理论"等国际职教理论,均突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例如,在"CBE理论"发源地的北美地区,普遍采用"自我培训与评估 (Self-Training and Evaluation ProcessSTEP) 教学法",其主要特点是:"学"重于"教",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进展负责,教师的作用是评估、判断、建议和指导,而不仅仅是信息与知识的传递者,课程的灵活性与个性化,承认学生入学前的经验和技能,学生的自我评估具有重要作用,等等。在欧洲国家盛行的"行为导向理论",强调"创造出师生互动的社会交往的仿真情境",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诸如项目教学法、引导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角色扮演法等。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以学生为中心"(顾客至上) 的思想,对于处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职业教育树立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4.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按照"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要求,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均包括理论与实践内容,且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事实上,计算机专业课程如果不借助上机操作,大部分教学内容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在"学"重于"教"的教学模式中,鼓励教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计算机专业更应走在前列;同时也应注意,先进技术手段运用的重心,与其说是教师,不如说是学生,重要的是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5. 产教结合

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的特征,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熟练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重要保证。

建议学校与产业界建立稳定联系:(1) 聘请产业界专家为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进行咨询指导;(2) 在企业建立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生产实习提供场所与技术支持;(3) 与企业开展培训及技术项目合作,建立面向未来的"双赢"合作机制。

6. 教学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常常是教育内部的标准,教学测量和评估的方式往往也比较单一和僵化,与业界标准和工程实际缺乏直接联系。

职业教育因其特点,在运行管理上与企业有许多共同之处,在教学内容上,相当一部分应该是产业界成熟的技术与管理规范,因此,教学测量与评估可以直接引入产业界的技术与管理标准,例如在办学质量控制方面引入ISO 9000系列质量认证标准,在技术课程上引入知名跨国公司的技术认证标准等。

事实上在进入WTO之前,国内计算机产业已经处于与国际接轨态势。作为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新的教学改革方案,我们没有理由不尽快着手引入国际跨国公司或国内知名大公司的技术认证标准,满足产业界对于"即插即用"型人才的需求。

此外,方案鼓励开展课程评价与考核方式的改革。为了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相适应,应积极探索考核方式多样化的改革与创新。

7. 教师的角色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将"教育"定义由原来的"教育是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修改为"教育被认为是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持续的交流活动"。按照这一新定义,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和伙伴。

但是,这一转变并非意味着教师的地位与价值的弱化,相反教师的作用和责任更加重大。因此,对教师也提出了更加全面和高水准的要求,包括基本素质、专业学识、业务能力、职业道德、人格魅力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教学改革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五、结   

当今世界正处在深刻的变革之中,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变化"是其惟一不变的特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WTO、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已经使得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环境等诸多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的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在办学体制、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评价标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而且,与经济领域的改革相比,教育领域的改革相对滞后。这就使得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进步以及人的发展的需求矛盾日益尖锐。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呼唤全面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们对于中国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全面素质教育呼唤创新精神,教育改革同样需要创新精神。《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工作的开展,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改革与创新的舞台。可以充分相信,通过《规划》工作的实施,必将使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