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我的星星 绘本:男孩危机:谁在扼杀小小男子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8 23:18:57

不知何时起,曾经的“小小男子汉”们开始变得怯懦、羞涩,说话唯唯诺诺,不喜欢运动,沉迷网络,怕吃苦不愿承担责任,动不动就流泪,学习成绩被女孩全面压制,辍学率、犯罪率比女孩高……对此,教育专家们提出了“男孩危机”的论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所谓的“男孩危机”,从某种程度上更是一种教育危机,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教育危机。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人生起步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开放、更自由的成长环境,观察自己孩子的潜能和优势,并努力将之发掘培养壮大;在完善家庭教育的基础之上,我们的学校教育则应该更多注重多元化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逐步摒弃生产“移动硬盘”的教学模式。
1男生都是“笨小孩”?
关于男孩“落后”的原因,有很多分析,有的甚至追究到男性基因的悲剧宿命。男性拥有Y染色体,与女性的X染色体相比,Y染色体脆弱、不稳定、易变异,且难以修复。有人计算Y染色衰亡的速度,预言男性将最终消失。
这样的解释或许“耸人听闻”,不过从生物学角度看,男性生理上的“落后”,从一出生就已经表现出来。有一项研究认为,一名刚出生的女婴的身体机能,已经与出生6周左右的男婴不相上下。
一些家长能够接受婴幼儿期的男孩比女孩落后的现实,然而,一旦将孩子送进学校,一夜之间,家长们似乎就忘记了男孩女孩之间的差别。
由于大脑结构的不同,女性在语言能力上普遍比男性更强,在偏重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的现代学校教育中,女性很容易表现出优势。在上海市杨浦区某中学理科实验班的面试中,面试老师发现,女生们普遍表达自如、词汇丰富,而男生大多内敛、紧张。面试过后,女生很容易给面试老师留下较好的印象。
男孩的晚熟不仅表现在身体机能上,与同龄女孩相比,男孩的心智发育也更晚,自控能力更差,因此,他们更容易成瘾。A中班主任郑老师告诉记者,他班级里成绩较差的男生,普遍存在沉迷电脑游戏的问题,沉迷游戏的后果,不仅是影响学习成绩,也限制了他们与其他同学沟通的能力。“他们只有在游戏这个话题上能够互相沟通,久而久之,这些男生变得越来越沉默,或者仅仅在一个小圈子里交往。”
不管是家长、学校还是整个社会,似乎都很难接受男孩更加脆弱的现实,通常的观念中,男孩总是被看作更聪明、情感上不那么敏感,因此男孩不需要更多的关注。男生暂时“落后”的现象,很容易被家长和教育者忽略,而层层淘汰的考试制度,很可能让那些“开窍”较晚的男生,错失各种机会。
2男孩危机的表现方面
一.学业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女生的学业优势不断扩展和延伸,几乎在所有学科领域、在各级教育水平上女生的学业表现都赶上或者超过了男生。男生的学业落后现在已经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
“差生”现象更是中国教育的一个顽疾。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贯穿到高中,“差生”的标签成为许多男孩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不少学校甚至在中考、高考前,动员“差生”不参加考试,以保证更高的升学率。据有人测算,按照现行评价标准,我国现有的2亿多中小学生中,有5000万是“差生”,其中80%以上是男孩。
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教育教学主要围绕着考试进行。今天最受重视的科目是语文、数学和外语,实验课、体育课等往往都不受重视,课外活动更是可有可无。在一些学校甚至有两张课表,一张贴在墙上,应付检查,另一张则藏在孩子的文具盒里,那上面,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往往被“语数外”占用了。而体育课、实验课、课外活动等可以动手和探索的项目是男孩最需要、最偏爱和最擅长的。
应试教育把孩子的学习局限在校园,把学习局限于书本,把教学等同于言语灌输。与国外孩子相比,中国孩子更少有动手实践、身体运动和野外探险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下,男孩的长处几乎无处施展。
由于成绩不佳或者调皮捣蛋,男孩常常不受老师喜爱,要么被忽视,要么成为批评和惩罚的对象,这让他们很泄气,难以建立对自己的信心。研究表明,小时候因学业失败记忆所形成的糟糕自我形象往往会保持一生,最可怕的是:这种失败经历可能会慢慢上升为一种失败型的人格,不愿尝试,缺乏改变的勇气,缺乏男子汉气概。
二.体质
1985年开始的全国性儿童青少年体质监测工作表明,20多年来,中国男孩的体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他们比以前更高了,更重了,但在肺活量、速度和力量,以及视力指标上连连下降。男孩的体质危机不仅给自己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给未来的国民素质埋下了隐患,而且直接危及到国家安全和未来竞争力。近年来,征兵工作面临热情高、体质差、合格率低的尴尬现状就是男孩体质危机的具体表现。
1.中国男孩变“矮”了
我们知道,中国人一代比一代高,中国人的身高在不断增长,怎么变“矮”了呢?
1985~2005年二十年间,我国城乡男生的身高有了大幅增长,7~8岁城市男生身高平均增长4.9厘米,乡村男生增长5.8厘米。
其实,单纯从数据来看,与上一辈相比,男孩确实长高了,但如果作跨国比较,结果就很难让人高兴起来了.
有资料显示,与日本同期(1991年)资料相比,我国7~17岁男生平均身高比日本男生矮2.54厘米。
与上一辈相比,中国男孩长高了,但与日本男孩相比,中国男孩就变“矮”了!
2.男孩,身体素质持续下降
在身高和体重增长的同时,中国男孩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却在持续下降,这种现象可以总结为三个字:胖无力。
根据《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我们可以看出,除乡村男生在50米跑上的速度上略有提升以外,其它各个指标上,城市男生和乡村男生均呈下降态势。例如,在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指标上,20年间,城市男生肺活量累计降低304亳升,乡村男生累计降低312毫升。
3.男孩,体质健康不断恶化
根据《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的数据,中国男孩在营养不良、超重、肥胖发生率方面持续走高,即健康持续恶化。例如,1985~2005年,7~22岁城市男生肥胖的比率由0.19%飙升至11.39%。
三.心理
许多男孩身陷心理危机,在各种成长热线、咨询机构、网瘾戒除机构中,需要帮助的男孩往往多于女孩。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8年发布的数据表明,男性青少年比女性青少年更易于沉溺于网络。众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多动症、学习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等儿童青少年阶段常见的心理疾病上,男孩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女孩。
1.男孩,更网络成瘾
如果到网吧看看,我们会发现泡在网吧里的大多是男性,其中还有不少是中小学的男生。作为一个群体,男孩更容易网络成瘾。
除了网络成瘾以外,在其它物质成瘾行为上,男孩的比例也远远高于女孩。
在吸烟成瘾行为上,对北京、上海等18省、自治区、直辖市213253名青少年的调查表明,男生吸烟行为远远高于女生:男生尝试吸烟率是女生的2倍;男生现在吸烟率是女生的5倍;男生重度吸烟率是女生的6倍;男生首次吸烟年龄≤13岁的报告率是女生的3倍。在饮酒成瘾行为上,不管是我们的经验还是调查数据都说明男生的饮酒成瘾行为远远高于女生,如江苏省疾病控制中心2003年对5169名中学生的抽查结果表明,69. 9%男生尝试过饮酒,远远高于女生。
在吸毒等其它危害更大的药物成瘾上,男性的比例也远远高于女性。
2.男孩,更多的情绪问题
一般人认为男性的情感应该是坚强的,但这其实是假像。男孩看似坚强的外表背后,隐藏着脆弱的一面。男孩在情绪、情感上比女孩更脆弱。研究表明,从婴儿时期起,男婴比女婴就更容易烦躁。日常生活中的一点点改变或者妈妈、爸爸稍微严厉一些的口吻,都可能使小男孩变得更烦躁不安。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想知道,在压力情境下,男婴是否更容易不安。她们将六个月大的婴儿与他们的母亲请到实验室,在事先设定的情境中玩耍并进行录像。首先,母亲给婴儿看玩具并与婴儿说话;然后,母亲停止与婴儿玩耍并板起面孔以使婴儿烦躁不安。接下来,母亲要尽可能地安慰婴儿,抚摸婴儿,注视并跟婴儿说话。
实验结束之后,研究人员慢速播放录像带,分析婴儿和母亲的表情及行为变化。结果发现,男婴哭泣和烦躁的次数更多,表现得更为愤怒,他们要么比划着想让母亲抱自己,要么在椅子上动来动去好像要逃走。而且,在母亲试图安慰他们的时候,男婴也表现得更难平静下来,母亲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让男婴高兴起来。
3.男孩,更高的心理疾病发生率
众多心理学研究指出,男孩容易患各种疾病,除了抑郁和焦虑以外,男孩在绝大多数常见心理疾病上的发病率都高于女孩,其中,在儿童青少年阶段最常见的心理病症——多动症、学习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又称孤独症)等疾病上,男孩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女孩。
四.社会适应能力
男孩的社会适应也不容乐观,毋庸讳言,男孩是一个更容易卷入暴力和犯罪的群体。在工读学校、未成年犯管教所中,男孩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女孩。2007年,全国工读学校在校生中,男生比例高达86.30%,是女生的六倍多。对此,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威胁社会秩序的不是暴力和犯罪,而是男人。”
在未来社会,男性将面临更多的挑战。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转型,劳动力市场正逐渐向知识型和服务型社会转变,需要体力劳动的工作将越来越少,其重要性也将日趋下降。男性在就业市场上的先天优势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重要,正如学者所言:“随着以服务和理念为主要内容的网络经济不断崛起,人际关系和完成多重任务的能力成为职场必备,而这些却并非男性的专长。”
3为什么男孩“危机”了?
男孩的学业成就、体质、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所面临的重重危机都与现行教育模式有密切的关系。简言之,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是男孩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并因此加剧了所有危机对于男孩的伤害。
忽视了男孩特点
现行教育模式忽视了男孩与女孩不同的学习方式。与女孩不同,男孩更倾向于以运动、实验操作、使用计算机、参与体验的方式学习。性别教育专家迈克尔·古里安认为,男孩的大脑与女孩大脑相比,更多地依赖动作,更多地依赖空间机械刺激。男孩天生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而不易接受单调的语言刺激。同样面对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男孩的大脑就要比女孩更有可能感到厌烦、分心,他们也更容易表现出瞌睡或坐立不安的行为。
限制了男孩的成长性格
男孩爱冒险、爱挑战、爱争吵、爱跑动,这些行为倾向都与男孩体内更高水平的雄性激素分泌有关。
当男孩体内的每一根神经都催促他去跑去跳时,他却被要求必须坐得端端正正,把手背在后面,听上几个小时的课。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男孩一天至少需要4次较为充足的课外活动,但事实上能得到一次就算不错了,因为有些学校出于安全和安静的考虑,常常禁止学生课间奔跑,甚至拆掉了单杠、双杠等运动器械,春游、秋游或远足之类的野外活动更不敢组织,社会实践也是少而又少。这使得男孩们认为学校是一个和他们作对的场所,他们擅长的方面——运动技能、视觉和空间技能,以及他们的勃勃生机,在学校中未能得到很好的承认。学习不占优势,特长得不到发挥,性格发展得不到引导。
男孩长期在学校得不到正面的反馈,最终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当然,应试教育对男孩和女孩都不利,但与女孩相比,男孩更容易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男孩发育落后
研究证实,从胎儿起,男孩在生理和心理发育上都落后于女孩,直到青少年晚期,男孩才能真正追赶上女孩。
在动作发展上,女孩的精细运动技能走在男孩前面。
在身体发育上,女孩达到成年身高的一半、进入青春期及停止发育的时间都比男孩早。
在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上,男孩的大脑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够走向成熟,有研究指出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域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
在心理发育方面,英国学者GeoffHarman的量化研究指出,在11岁时,男生口语能力、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发育水平分别比女生晚11、12和6个月。
研究还表明,在自制力和言语发展上,男孩的落后尤为突出。
4男孩危机的背后是教育危机?
',1)">
2010年出版的《拯救男孩》一书,第一次在中国公众中引发关于“男孩危机”的讨论。作者在书中指出:男孩危机其实是教育危机。
《拯救男孩》的作者之一李文道解释说,目前的教育对于男孩来说更不利,相比而言,女生更容易适应目前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某重点高中校长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某一年中考试题较难,男生升学人数会多一些,试题简单,则女生多。杨校长解释说,所谓简单的试卷,往往比的就是谁细心,而男生在挑战难题时,容易体现出爆发力。
上海大同中学高一年级组长魏薇指出,高中女生学业强势现象与高中选拔制度有关。毕业考和中考合卷后,为了让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顺利毕业,题目的难易区分度不明显,且依靠记忆内容较多,这方面女生细心刻苦,就占了优势;而男生心理发育晚,自控能力较差,偏文的学科设置又使得他们在创造性领域发挥空间小,因此在这轮筛选中,有潜质的男生便不容易凸显。
李文道解释说,“男孩危机”伤害的不仅是男孩,在男孩危机的背后,是整个社会和教育的急功近利心态,在这样的环境中,男孩显得“落后”,而女孩则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现代教育和社会评价的改变,是世界各国“男孩危机”出现的背景,不过,“男孩危机”在中国还有着独特的原因。中国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结构,使得家长对孩子抱有强烈的期待,不管这个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在家长的眼中,女孩也必须有优秀的学业成绩、强健的体魄、特长和丰富爱好,长大后,她要有一份好工作,要有自己的事业和社会地位。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女孩们必须时时绷紧神经,不能在任何竞争中失败。
岳龙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家长和学校教育所关注和追求的,实质上是要男女学生都向着男性成功的标准和方向去努力。这也意味着,女生必须要做出超强的意志努力,改变自己的自然本性去适应既定的男性规则和标准。”岳龙认为,“男孩危机”背后的实质是,无论当下的教育评价还是社会评价,都无视两性的差别,用同样的标准要求男性和女性。
5改变男孩还是改变教育?
放弃改造男孩的想法并非易事。年轻的教师和父母们相信,男孩和女孩尽管有不同,但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学习,对他们的要求和表现更应该一致。
迈克尔·古里安因自身的成长经历而长期关注男孩教育问题。在小学阶段,他因为经常违反学校纪律被带去看精神科医生,然后开始服用利他林,这是一种中枢兴奋药,常被用来治疗多动症和注意力障碍。到了七年级,他开始逃课。他回忆自己那时在学校的表现是:无法专注于老师要求的事情上;无法按要求长时间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渴望专注地学好一种东西,而不是不停地学这学那;不想一本接一本地读书;很容易感到厌倦;希望从“做”中学,而不是听老师讲;从不确定理解了收到的指令,而且在老师要求的学习方面也一无所成。尽管到中学的最后一年他的学业开始有所好转,但是在学校的麻烦依然不断。
多年以后,迈克尔在研究生院的学习中认识了很多朋友,用这些朋友的话来说,他们都曾经是“学校的失望人群”、“无法挖掘潜力的孩子”、“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等等。一位朋友还复述父亲曾给他的建议:“没有人期望你会喜欢学校或是关心学业。你必须要做的只是挨过中学,考上大学。如果一个孩子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足够了。”
25年后,迈克尔和同事凯西·史蒂文斯,用大量的研究和案例写出了《男孩的脑子想什么》一书。
凯西的儿子卡尔也曾因学校中的行为问题而长期服用利他林。长期服药对卡尔的精神乃至心理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多亏后来卡尔转学到了一所新的高中,并获得了多位老师的耐心帮助和支持,一位优秀的教育顾问还建议他停止服药。卡尔终于又找回了活力和去上学的理由,并盼望日后成为一名教师,去帮助那些曾和他一样有痛苦经历的男孩们。
从迈克尔和卡尔的成长经历中可以看到,男孩成长的危机绝非仅仅是生理发育迟缓所致。可以说,我们目前所信赖的教育体系并不完全适合于男孩的大脑。这种教育体系将男孩中存在的缺陷、失调或难以控制等情况归咎于他们不能学习。它坚持认为男孩应该能够被改变,甚至将男孩的无法改变视为男孩性格中的另一个缺点,并要求他们接受药物治疗。
来自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男孩占违反校规纪律总人数的80%,在被诊断为患有学习障碍的孩子中,男孩占70%,在被诊断有行为失调的孩子中,男孩占80%。服用利他林或类似药物的学生中,男孩占80%。2004年,美国服用利他林的男孩人数达到500万。
特里·舒尔茨,一位有30年工作经验的社会工作者和学校顾问曾提出:我们必须改变课程。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么病理诊断男性患病的人数将持续增加。在我们知道真相之前,1/3的男学生将被列为大脑失调、学习失调或行为失调。我们将造成越来越多的男孩在学业和生活中的失败。
事实上,教育曾经在帮助女孩方面有过非常成功的经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科学家曾针对女孩在语言方面的特有优势,改变了考试的形式,如在数学、科学等学科考试中增加更多解释性说明和论证性文章,结果发现女孩的考试成绩普遍提高。目前该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考试中。另外,在数学和科学课堂加入了更多与语言相关的刺激,训练教师在教授这些科目时运用大量的书写和小组对话形式。
由于认识到了女孩所面临的教育危机,教育作出了最大限度的改变,而且在看待女孩的特殊需要时,教育从未说过“女孩们存在缺陷”。因此,为了拯救痛苦挣扎的男孩们,教育应该有所作为,而且势在必行。
6结语
男孩的学业危机是对未来男性能否在社会分层中占据精英阶层的恐慌,男孩的体质危机是对未来男性能否在社会分工中占有优势地位的忧虑,而男孩的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则是对未来男性能否在社会秩序中巩固“男强女弱”性别结构的焦虑。
由此可见,“男孩危机”与社会分工、社会分层和社会秩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育中的“男孩危机”并不是以性别这个单一面孔出现的,它始终伴随着地域、阶层、和贫富等相关因素,是多种因素共同相互作用带来的复杂结果。
在教育公平中,来自于地域、阶层和特权的因素要远远大于来自性别的影响。其实,教育公平的话题本不该在男女之间形成对比,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批判某些教育体制有违教育公平,但批判的理由不能是这种教育体制更有利于女孩的发展而不利于男孩的发展,这首先就让这种批判陷入性别歧视的困境中。因此,“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男孩,更加需要拯救的,是我们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