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谚语:也说禅宗“第一公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59:54

也说禅宗“第一公案”

我把《学修扎偈》的初稿放到网上,有博友声称读佛经要“不求甚解”。我说这样读会误人慧命。修学要“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学佛,正思维非常重要。所以,提倡只是读经而“不求甚解”就是见地有问题。这位博友还在留言里说:“六祖传法第一公案:不思善、不思恶,当下就是本来面目!这个故事哪个人不知道?但做到的如凤毛麟角!《六祖坛经》里能做到这一句,根本就不用看后面的。”我答复他说:“刚看完《坛经》,《坛经》里没有说过‘不思善,不思恶,当下就是本来面目’这样的话。你看看那段公案。如先生这样理解这句话,那就不是六祖的教诲了,是你的演绎了。仅那一段公案,演化成了先生的话语,已经变了。所以,大家慎言是对的。至于那一段公案,希望先生找出坛经原文看看。”那位博友把《坛经》这第一公案原文发给我,其实我清楚是什么。原文是:“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慧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摒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慧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我当时回复道:“看看原文,跟你说的,不是一回事,一字之差,千里之差啊。差别在何处,我不说破,先生自己看看。不求甚解乎? ”看看原文,哪里有“当下就是本来面目”这样的说法?六祖的高明就在启发,他没有给慧明结论,而是要他在“摒息诸缘,勿生一念”的状态下体证“哪个是”。没有结论,结论在慧明心中,当然六祖也是清楚的。但《坛经》里并没有明说,到了这位博友那里,就演化成了“当下是本来面目”。真是莫名其妙,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何况六祖要求慧明做到“摒息诸缘,勿生一念”。这本身是很高的禅修境界。如果有个明师要你“摒息诸缘,勿生一念”,然后他给你传法,你看看,你能否做到“一念不生”?禅宗居士张拙秀才有诗云:“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勉强能形容慧明当时的情形,而慧明也是摄心定念后六祖才开示的,故有“明良久”一语。说明慧明对六祖生起了信心,摄心很久,才做到“勿生一念”的,在这个机缘下,六祖才方便点化他的。这是个教育法,很多人不了解这里面的见地、修证的境界,想当然地得出了“当下就是本来面目”的结论。还是对禅宗没有真正的修证,读书也没有细致地读,这样“不求甚解”地读书,误人乎?误己乎?还是见地上有问题。请这位博友摄心定念,能否做到“摒息诸缘,勿生一念”?这时,他能否当下见到他的本来面目?倒是另外一位博友留言说:“公案里明说,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你却解说当下是本来面目,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了。你在当下,虽然有体也有用,但是一般的人只是用不明体,六祖是在用棒喝,反问慧明,哪个是你本来面目?要慧明当下回机,反躬自省,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本来面目。六祖用不是说当下就是本来面目,这可是细致处见精神。你大言的的,其实你也没有真能懂六祖之心。当然我也是如此,不过是依文解义而已。”我答复说:“此言甚当,六祖没有说当下是本来面目。某博友非要说六祖说当下是本来面目。差之远矣。”

     作此短文,不是争论什么,而是希望博友们研习经典要用心,不要“不求甚解”,否则,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事情也就很常见了。事关见地,也就事关法身慧命和解脱,可不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