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哥和五人帮的照片:养生笔记整理(三十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1:23:23

一、养生的根本是什么?

德是下功夫,是有志于道;德在心里而行诸于外的就称为“德相”,譬如走路、行仪……都可表现出一个人的“德相”来。德也因此是自我的教育,是内心的梳理、表现在外的行为的规矩。在道德修养与健康、养生和关系方面,我国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和养生家都把养性和养德放在养生的重要位置,甚至看成是“养生之根”

孟子提出了“爱生而不苟生”的积极养生观,把仁义看得高于生命,认为必要时应该“舍生取义”。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千百年来成为仁人志士的养德名言。他还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社会风尚。他认为良好的首先修养与练气功一样,有益于人体健康,每一个人都应“善养浩然之气”。

汉代董促舒指出“养心靠义”,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使人心情常保愉悦,心理健康常存。 “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而大无义者,虽富莫能自存”。“故仁人之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在之美以养其身。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写道:“性既自善,内外百病悉不自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在经也。

明代的<;<;寿世保元>;>;称:”积善有功,常存阴德,可以延年.”张景岳在<;<;先后天论>;>;中写道:唯乐可以养生,欲乐者莫如为善.”简明地道出了为善,快乐与养生之间的联系。

清代养生家石天基认为:”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提出了常存安静心,常存正觉心,常存欢喜心,常存善良心,常存和悦心,常存安乐心等,作为养德要诀。

孔子提出“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观点。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同情、友爱的情感。寿,则有两层含意:其一是指人的实际寿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谓之寿”。也就是说,有些人他们的实际寿命也许并不很长,但他们的业绩和英名却可以传之久远,其寿可以说超过常人。

老子主张“少私念,去贪心”,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一个在物质享受上贪心不足的人,必然会得陇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损人利已,损公肥私,自已也会终日神不守舍,因心理负担过重而损害健康。

 

二、养生根本在于谋心
    正确的养生理念不可忽略两部分,一是正确的修身之法,二是修习心性即谋心。修身如同修正一台功能完备的机器,使其恢复它本有的功能,修习心性好比这台机器的操控者学习如何使用这台机器及使用目的。什么样的心性决定修炼者接受什么样的修身之法,古人云做事先学做人,养生亦如此,学会养生之法利己的同时可以帮助他人也可害他人,有人以其为谋生之本,很少有人会用它作为突破境界之舟来修心养性,何种心性决定修炼者的胸怀的容量,胸怀的容量又决定一个人的内能大小即功力强弱,能量又是修身的根基,因此一个功法或一个门派最高的功法就是戒律,看戒律便知其境界,所以说养生的根本在于谋心。
    前一段时间在一位博友那看到一片关于养生的文章,他讲修炼方法无高下,关键看修炼者的心态,这种观点在修炼界为普遍观点,因此在99年前的气功热期间,中国大地有名的功法300多种,无名的更是无尽期数,那些年凡是我能接触到的都要认真研究研究,我的观点不藐视任何人,不仰视任何人,不轻易否定,也不轻易肯定,用自己的身体去实验,结果发现那些功法有好有坏,我曾不止一次走过鬼门关,走了很多弯路,人生就是这样有失才有得,艰险之后得到了养生经验,我认为正确的功法不离传统中医理论,最终是通过小周天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达到健康的目的。但好多门派创始人为了吸引人,把一个好端端中华养生术弄得面目全非,什么仙、神、佛转世,本来朴素唯物的养生文化弄成了神神秘秘的,目的无非是达到个人崇拜的目的,来实现龌龊的私欲,很多人打着普渡众生,济世救人的旗号,可结果连自己都没弄明白的人生意义,别人跟你学什么,用基督耶稣的一句话最为恰当,“你们是瞎眼领路的”。
    学功目的无非两种,一是来通过学功达到养生的目的,另一种是通过习练养生术将来用其谋生,第一种人通过一段时间的练功有了一定的“特异功能”,此时学工的目的也就开始转变了,逐渐的用其所谓的“特异功能”开始谋生,人一旦进入谋生的境界,为了自己的“发展”相互抵毁,装神弄鬼等现象也就相继诞生,为了金钱欺师灭祖坑蒙拐骗也就不为奇,什么修心养性早抛掷脑后。谋生的理念一但产生,也就没时间某心了,所谓的境界只能靠道听途说来欺骗学员,至于传承只能是一代不如一代。
    朋友们都知道人的喜怒哀乐伤身体,可是一旦练功使体内能量到一定境界,情绪伤害身体更严重,有可能一次暴怒会葬送性命,能量越大伤的越重,因此谋心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有人心态特好,不管做啥事就是心态平和,身体很好,功力也不错,可是不要忘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通过十几年的修炼让我最深的感受是,善恶到头总有报,越是修炼做事越谨慎,唯恐一不留神伤到他人,善意的初衷都未必接善果何况恶意的结局。
    一个人有重疾,首先要考虑自己的性格,如果性格有问题用药很难有效,特别服用中药时,有可能因为性格改变药性,严重的有可能致命。又如好多病毒性疾病,他不是什么人都感染上的,对于阴阳平衡身体健康的人感染病毒反到成了好事,不花一分钱接种了疫苗,形成了抗体,何乐而不为哪。对于身体虚弱的人病毒确是无法战胜的强敌。
   有人讲我到无人的地方就好了,实话告诉你即使到深山没人干扰你,梦中也会把你气晕,因此谋心不是躲避,而是面对现实化解它,到那时方知道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吾非戏言实属经验之谈,俗话讲:“深山无大道大道在人间。”刚开始修炼时感觉到处不尽人意,我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在这样磨下去,没修炼成反到被磨碎了。”这时眼睛往往看的不是自己的过错,而是看到别人的不是,当反观内照看到自己的真实面目时怨恨也就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感恩,感恩愈多境界提升的越快,身体恢复的愉快。
心性决定境界,境界决定能量,能量决定身体素质。因此我说养生根本在于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