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米是谁演的:2011年最可耻的大忽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8:54:46

2011年最可耻的大忽悠

2012年01月01日 12:07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字号:T|T
126人参与4条评论打印转发

《红周刊》特约作者 胡东辉

2011年的A股市场不仅是很多投资者心中挥之不去的痛,也让很多证券研究机构和分析师汗颜,因为几乎没有人能预见到大盘跌势会如此凶猛。平心而论,预测出错是难免的,谁都不是股神,没有必要苛求预测准确。分析师的研究分析报告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使结论错误也不能一概归结为忽悠。但是2011年有一则关于攀钢钒钛[6.28 1.13% 股吧 研报]的券商研报就不是一般的结论错误,而是一个连自己都不会相信却要别人相信的大忽悠。

迷信机械数学模型之殇

2011年7月9日,银河证券研究部负责人、行业研究员王国平发表了《攀钢钒钛:股价被严重低估》的研究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攀钢钒钛股价被严重低估,最低目标价应该达到188元。当时该股股价徘徊在11元一线,研报一经传播市场一片哗然,因为这意味着攀钢钒钛的上涨空间高达15倍。攀钢钒钛股价当即出现异动,被快速拉升至涨停价13.44元报收。按照攀钢钒钛57.26亿股的股本,如果股价达到188元,攀钢钒钛的总市值将高达10764.88亿元,在A股市场成为仅次于中国石油[9.74 -0.51% 股吧 研报]和工商银行[4.24 0.95% 股吧 研报]的第三大市值股票,从常识判断就可以看出这份研报是多么的荒唐离谱。

7月15日银河证券发表声明,称该研报中出现数据计算错误,将一个原本该放到分母上的百分比放到了分子上,导致结果相差巨大。重新计算后的估值应该为56.12元,但不影响推荐攀钢钒钛的最终结论。这份声明证实了王国平的研报是职务行为,研报代表公司的立场,只是数据计算错误。就算真是计算错误,那么当188元的计算结果出来时难道一点也没有感到不对劲?为什么不再重新验证一遍?很难想象,一家这么大的券商研究机构,其对上市公司基本研究的结论居然完全迷信机械的数学模型计算。如此离谱的研究结论,居然堂而皇之地将其公之于众,丢人现眼。即使按银河证券修正后的56.12元估值看,也非常离谱。

同期还有至少6家券商发布了关于攀钢钒钛的研究报告,虽然给出的评级均是“买入”或者“推荐”,但大多只是披露了测算的每股收益。券商集体唱多攀钢钒钛的真实原因是涉矿题材,2010年12月10日攀钢钒钛宣布,公司拟以钢铁相关资产置换鞍钢旗下的鞍千矿业、鞍钢香港及鞍澳公司的全部股权。若重组成功,攀钢钒钛将坐拥攀西、东北、澳大利亚三大铁矿,变身为铁矿资源航母。2011年A股很多股票涉矿即涨。但是看好的人忽视了攀钢钒钛是只超级大盘股,小盘股涉矿能轻易暴涨,攀钢钒钛就没那么容易。大多数券商犯下的是判断错误,这与银河证券的错误性质不一样,因为其他券商在得出错误结论时自己也是相信这个结论的,并不是存心要忽悠别人,也没有给出离谱的股价目标,而银河证券自己也不会相信188元的离谱价位,却还是把这样的研报公之于众,这就完全是在哗众取宠了。

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

现实是残酷的,事实是攀钢钒钛业绩大幅下滑,2011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7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78亿元下降70.48%,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99%。而从7月中旬到12月中旬,在短短5个月内,攀钢钒钛股价被腰斩,最低跌到5.04元,现在也不过在6.30元一线,大批投资者惨遭套牢,浮亏严重。

或许有人会把这一切归咎于攀钢钒钛的资产重组迟迟未能实施,这显然也是一个认识误区。变身铁矿资源股并不意味着获得暴利,很多涉矿的小盘股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些涉矿概念股业绩变化不大,股价暴涨纯粹就是概念炒作,之所以能够炒起来是因为盘小容易控盘。攀钢钒钛因为盘大没怎么炒起来,4月下旬创下14.61元的年内新高后股价反转下跌,即使大忽悠研报出来也只是暂时托起了股价,很快又开始了漫长的下跌。

看错的后果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看错背后暴露出专业证券研究机构研究方法的不靠谱,以为公司研究可以依赖某个数学模型和公式,当计算结果明显脱离实际时也不多问几个为什么,这种书呆子式的研究还有什么意义呢?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