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不哭结局:“记者走边地”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0:08:57

 

炉圪道秧歌的前世今生

 

天地大舞台,舞台小天地。千百年来,一如枝繁叶茂的虬根老树,闻名天下的上党戏曲,根植于长治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见证着上岁月的沧桑巨变,曾经创造了“上党歌舞先梨园”这般无以复加的辉煌。那么,上党戏曲的根在哪里?

 

古镇里唯一的铁匠

 

“叮!当当,叮!当当……”3月18日,我们来到八义镇的时候,已是下午两点。尽管还没有吃午饭,但这打铁的节奏传来,使我们立即忘记了饥饿。
    这是方圆四十里内唯一的铁匠铺,主人叫李保堂。他告诉我们,打铁的时候,前一声的“叮”,是实打,后面紧连着的“当当”两声,是虚打,“叮!当当”就是打铁时最常用的节奏,小锤是师傅,把烧红的铁块夹出来,“叮”地一声打在哪里,徒弟便抡了大锤往哪里使劲。显然,师傅是掌握节奏,负责指挥的。
    李保堂不会唱炉圪道秧歌,只会打铁。他不知道打铁的节奏产生过生动亲切的炉圪道秧歌,但他知道,打铁这行当,在这块土地上,曾经是他们代代相传的养家糊口的手艺。
   “我们这里的老辈人,家家都有铁匠,可传到我这代的时候,很多人就不干了,手工打制的铁器,只能挂在自行车后,走乡串户地叫卖,不过,庄稼人还是喜欢用手工打制的工具,用起来顺手。”李保堂对自己的手艺充满了自信,但说起把打铁这门手艺传下去的时候,他面露难色,“孩子们都不喜欢这行当。”
    铁匠找到了,可是他并不会炉圪道秧歌。该去哪里寻找?难道这种秧歌已经在岁月长河里湮灭了?带着种种猜测和怀疑,我们前往辛呈村继续探寻。

 

铁花中绽放的奇葩

 

羊头山西延长子,南接高平,临顶远眺,三县景色尽收眼底,可谓是“鸡鸣一声听三县”。3月18日,记者来到了羊头山脚下的辛呈村,采访这里的民间艺人张国强。
    64岁的张国强告诉记者,炉圪道秧歌就是打铁人在炉坊里互唱互答、有滋有味的劳动号子,“铁匠师傅们在劳动中自娱自乐,你唱一句我接一句,想到什么唱什么,看到什么唱什么。”
     从老张的话中,我们知道了炉圪道秧歌源于劳动,孕育在手工业作坊,是劳动者心声的流露与情感的释放,有着厚实的群众基础。这种即兴哼唱的方式,有较强的灵活性,唱的都是大家身边最熟悉的人和事,听起来有种亲切感,久而久之,形成了这种独特的炉圪道秧歌,成为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娱乐方式。
    “但是,方圆几十里,会唱炉圪道秧歌的已经没有几个人了,我也想找个人传下去,但年轻人都不稀罕学,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它消失。”张国强在演唱了一段炉圪道秧歌之后,非常遗憾地告诉我们,由于铁器制造和销售业的衰落,周边已经没有了古时候随处可见的铁匠铺子,炉圪道秧歌也就没有了滋生的“土地”,于是,这样亲切的原生态的艺术,只能在正月十五“闹红火”的时候,偶尔一睹真容。

 

荫城镇书写的传奇

 

“高平铁、晋城炭、离了荫城不能干”。这句生动的民谣,反映出了荫城镇曾经的繁华。荫城镇位于上党盆地南缘,地处长治、壶关、高平、陵川四县市交界处,是上党地区四大古镇之一。
由于煤铁资源的丰富,曾经创造出“万里荫城”的商业神话,成为清代全国最大的铁货集散地。长治、高平、壶关、陵川、晋城等县的几百个村庄、千万户农民铁匠打造出来的铁器,从这里流向了全国乃至世界,铁货年交易额最高时达一千多万两白银,史料中有“日进斗金”的记载。
    据史料记载,荫城镇自战国时期就开始了铁业生产,到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进入鼎盛时期。荫城镇为中心的周围132个村庄,村村有铁炉,户户有铁匠,铁炉作坊星罗棋布,风箱声、锤击声昼夜不断。
    3月18日,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我们驱车到了荫城镇。省道长陵线穿过荫城镇,道路两旁不时可见古代冶铁的小炉埋在黄土下面,也有隆起几十米高的炉渣堆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的辉煌和繁华。
    荫城镇繁华依旧,但我们已经看不到“驼马成群运铁货”的热闹,只有散落于“当铺圪廊”和“馆街”里的老宅子,藏了一肚的衰荣,述说着炉圪道秧歌的巨大秘密。

 

曲艺老专家的猜想

 

带着这些琐碎的片段和疑问,我们找到了对民俗文化颇有造诣的傅怀珠老先生。傅老一听到炉圪道秧歌,马上用指头敲打着茶几,简单来了两句,之后便打开了话匣子。
“炉圪道秧歌其实是劳动号子,节奏非常简单,歌词也是来自生活,可以说是最原生态的音乐,后来逐渐被艺人传承,加上了简单的乐器,形成干板秧歌。”
    傅怀珠告诉我们,荫城附近的村庄,多以火、坊等命名,如西火、东火、王坊等,这和荫城铁货生产,有着必然的关联。在襄垣和武乡一带,至今仍有不少人把“听秧歌”叫做“听西火”,顾名思义,也就是听长治县西火的干板秧歌,可见襄武秧歌中最基本的元素还是炉圪道秧歌。
    而在壶关,上世纪60年代,从父辈开始就到长治县西八村逃荒的河南籍艺人杨鸿志,从小就在八义镇的剧团里学习干板秧歌,随后到壶关县剧团担任团长,最后担任壶关县的文化局局长,他酷爱民歌,于是专门和几个艺人一起在干板秧歌的基础上,加入了豫剧中的一些因素,让曲调更加委婉动听,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今天的壶关秧歌。
    然而,这一切只能是猜想,因为时代的久远,已经很难找到确凿的证据去证明他们之间的联系,但是傅老说:“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管是襄武秧歌还是壶关秧歌,乃至潞安大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基因,那就是炉圪道秧歌。“叮!当当,叮!当当,就是他们最基本的节奏。”
    叮!当当,叮!当当……多么熟悉的旋律!在八义镇李保堂的铁匠铺里,这旋律曾经撞击过我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