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坐的时候腿岔开:京津冀探讨区域内文化产业协同大发展2011年09月08日  9月4日,“让文化引领未来”为主题的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在石家庄市召开。来自京津冀三地科技界、社会科学界的数百名专家学者围绕京津冀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37:43
京津冀探讨区域内文化产业协同大发展2011年09月08日

  9月4日,“让文化引领未来”为主题的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在石家庄市召开。来自京津冀三地科技界、社会科学界的数百名专家学者围绕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创新、协作模式等多项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论坛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米建国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研究员做大会主题发言,另外有13位专家学者做了专题报告。在“十二五”时期,强化促进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发展,探索三地文化产业合作的有效路径,促进三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三地共同面对的大背景。因此,论坛的探讨焦点锁定在了区域内文化产业如何协同发展这一大课题。与会学者认为,京津冀三地要想在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上取得新突破,还面临着整合配置区域内资源、融合各方产业和技术以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三方面制约。

  张晓明研究员认为,打破原有行政格局的分割,让区域内文化资源实现更有效配置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区域的协同发展,需要个体与区域的规划进行衔接,不仅要考虑如何使个体城市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还需要以区域背景为前提进行规划,实现共赢局面。”张晓明说。

  就关联产业怎样融合的问题,米建国研究员认为,京津冀间文化产业要实现协同发展,必须重视与信息产业的衔接。“网络的发展、新传媒的普及使得信息技术成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推手。”他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性,如《阿凡达》、《哈利?波特》、《功夫熊猫》等文化产品的创作,不但汇集了光电知识、计算机仿真技术、传媒手段等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而且带动了系列产业发展和技术更新。

  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教授王玉海,围绕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提出政策举措研究。他指出,京津冀之间虽有一定的产业联系,但远没有形成分工合作的产业空间结构,其原因在于相关地方政府都以行政区域为范围、以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为目的,着力于完善自身产业结构和协调行政区内经济。“我们提出应以产业集群为基础进行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借助市场力量促进资源流动和产业集群发展,以资源—共享资源为切入点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改变过去单纯依赖行政力量进行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的思路,从不同行为主体的利益出发,把握区域产业集群从企业扎堆到产业集群的演进阶段及规律,通过专有资源与通用资源的互动转化实现资源共享。要从“首都区”可持续发展整体的高度来审视京津冀产业空间再造,按照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想晋陕蒙腹地拓展生态屏障等主体功能区的支撑空间,探索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关系机理,构建“首都区”不同区域之间合作与互动的良性发展机制,在京津已有功能定位基础上整合产业集群分工体系,构建“滨海新区——天津——北京”轴状延伸的城市产业空间布局。

  河北经贸大学校长助理、研究员武义青在《环京津地区观光农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策略》的报告中提出:观光农业是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的产物,观光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和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目前环京津地区已涌现出秦皇岛集发、满城草莓采摘、永清鑫鼎庄园等各具特色的观光农业集群,但普遍存在对文化内涵认识不足、文化资源挖掘不足的问题。观光农业要实现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与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的理念和策略,努力实现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组织融合管理融合。

  唐山师范学院的湛洋,对唐山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产业化问题提出了对策研究。她介绍,唐山皮影、乐亭大鼓、唐山花吹、篓子灯、评剧等等,都是传承不败的唐山民间文化艺术瑰宝,是传统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的组成。从实践来看,走产业化的发展之路,是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其产业化过程中,遇到了三个问题,即民间音乐文化产品“质量”欠佳,管理部门对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管理不得当,资金匮乏。针对这些瓶颈,湛洋提出三个解决办法:一是集中开发文化资源,全面提高民间音乐文化质量;二是为民间音乐文化找到适合其发展的空间;三是积极推进民间音乐基地建设。然而,并非所有文化资源都可以产业化,在这一过程中,对经典的音乐文化还要持以保护、传承的态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费新碑教授、北京创造学会名誉副理事长李全起教授,在论坛上分别作了题为《关于京津冀地区建设世界设计产业高地联盟的建议》、《京津冀文化产业联合发展刍议》的报告,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共鸣,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

   京津冀三地两界共同主办的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创办于2006年,现已成为促进京津冀区域学术、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论坛自创办以来,对推动京津冀三地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先导作用,产生了日益广泛的积极影响。

  此次论坛由京津冀三省市科协、社科联共同主办,河北省社科联承办。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段惠军,河北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唐树钰,河北省社科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社科联副主席张志平,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史秋秋,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田文,河北省科协副主席许顺斗等出席了论坛开幕式。

  关联阅读:京津冀“十二五”文化产业目标

  北京——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立足促进首都产业升级和文化繁荣,着力推进文化创新,优化文化创意发展环境,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把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新、运营、交易和体验中心。

  天津——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加快建设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重点文化项目,培育一批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进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发展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

  河北——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娱乐等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数字出版 、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软件等新兴产业,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加强对文化产品生产的引导。推出一批文艺精品,打造一批燕赵文化知名品牌,“十二五”末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1500亿元以上、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河北省科协:张雷 崔薇 北京市科协:周庆峰)

河北省科协 北京市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唐志荣 武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