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幸福小说:中国人,请热爱我们的汉字! <<汉语汉字是高度发达的语言文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9:03:15
中国人,请热爱我们的汉字!  
<<汉语汉字是高度发达的语言文字>>

  
  语言有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有人认为各种语言都一样,没有优劣之

分。也有人认为有,汉语就是一种落后的语言。
  我们先来看看语言是什么。
  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

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
  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创造了人,人在劳动中又创造了语言,语言是人类

独有的,思维也只有人类才有。
  我国古人则认为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公冶长的故事里说他能听懂鸟

语。是真是假且不论,更多的人相信狗一类家畜能听懂人说的简单话语,

把这种现象也不看成是单纯的条件反射。
  狮吼、虎啸、狼嚎、鸟鸣、鸡啼、狗咬、马嘶、驴叫、猪哼等等都是

语言,这是它们在进行交流或表达情感。不仅如此,动物还有方言呢。有

人作过试验。法国的乌鸦听不懂美国乌鸦的叫声。把美国乌鸦的惊叫声录

音,放给美国的乌鸦听,能吓跑它们。拿到法国放,法国的乌鸦听了竟然

无动于衷,不知所云。
  如果把语言也分为狭义和广义的话,狭义专指人类有声语言。广义还

包括无声语言,如聋哑人语言、形体语言等。从广义上看,无疑语言有先

进与落后之分,人言远比兽语发达,交流面要广。狭义上讲也是如此,语

言既然有产生就会有发展,各种语言的发展也不可能齐头并进,总是存在

差异,否则不然语言就不会发展。
  以语言没有优劣之分来否定汉语落后论没有多大意义。
  说汉语汉字是一种高度发达科学的语言文字是因为衡量标准和他们不

同。
  西方语言文字理论是在他们的语言文字基础上产生的,不能生搬硬套

、照搬照抄。西方人把与他们迥异的语言文字视为落后的语言文字不足为

怪,国内语言学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大唱汉语落后论、汉字落后论却很使人

费解。
    
  汉语的高度发达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可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来

分析。
    
  语音是有声语言的物质外壳,是发音器官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连续

声波。发音器官的部位和活动方法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有的音清晰

、有的音含混、有的音响亮、有的音难以听清、有的音悦耳动听、有的音

有难听的噪音。
  语言的交际功能主要靠说与听来实现,高度发达的语言必然说起来简

单方便、听起来清楚明白。
  语言优劣的衡量标准应当据此而定。
  在语音方面则要看这种语言语音是否发音明快,发音明快才能听得清

楚。
  明:一是指语音的乐音多,二是指一个音节里不能连续出现几个不可

唱的辅音。
  快:相同的语义音长时值最短。
  汉语很早就出现了声调变化、连续辅音韵尾普通话已经消失。
  反观西语语音,多类似于汉语原始状态。
  语音的变化经历了由简到繁和由含混到清晰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如果

说人之初与兽为伍,那么在与兽揖别的过程中,语言经过了由兽语向人言

的演变。
  人们通常使用不同的发音来表达不同的语义。随着需要表达的语义增

多,语音也由简单的吼叫朝发音多样化发展。
  人类发出的声音种类毕竟是有限的,于是出现了声调变化,大大丰富

了语音。音同调不同,可赋予不同的语义。如汉语普通话中的“妈”、“

麻”、“马”、“骂”音同调不同,义也不同。
  多数西方语言语音至今无声调变化, 声音种类较少(元音、辅音、

音素、音节问题后边讨论),只采取多种声音组和的方法区别语义,音高

变化不影响语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跟着迅速变化,特别是科技术语

增长速度极为惊人。汉语语音特点比西语更适应这一发展变化,汉语新词

组词优于西语。
  是不是语言里声音的种类越多越好?并不一定。当声音的种类达到一

定程度,语音便开始由含混向清晰发展。
  语音由含混向清晰发展的过程经历了语音由繁向简的变化。远古时汉

语语音类似现在的西语语音,一个音节里可以出现几个自由连缀的辅音,

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单化了、失落了。这种连续出现的辅音清晰度不高,

不利于传递和接收。如list,“st”的发音距离远了就不易听清楚,不及

“site”发音响亮。发音相近的语音易听混,也逐渐被淘汰,辅音成份的

减退,特别是韵尾辅音的失落使开音节增加,元音成分逐渐占优势,语音

变得更加清晰了。
  我国古代韵书较多,很多早已散失,《广韵》中仍记有3890个音节。

远比现代汉语任何方言的语节要多。汉语上古音里便有了平、上、去、入

四声,按声母的清浊,又分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

入、阳入八类,现在普通话只剩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调了。声、韵

、调都在减少,音节(带调)剩1300多个了。
  语言交流中,语音信息通过人们的听觉神经而达于大脑的音响中枢完

成信息的传递。可以做个实验,听人说话时逐渐增加与讲话人间的距离,

最先听不清楚的是辅音,再后音节听不清了,声调还可以辨别清楚。
  汉语中声调的应用常被一些人用来攻击汉语是没道理的。声调变化使

语言抑扬顿挫富有音乐性;音节中元音占优势,语言里乐音就特别多;辅

音元音互相间隔,语言便富有节奏感。
  汉语语音的音乐性,正是汉语高度发达表现之一,这不是短短几千年

就能形成的。某些人说汉语是简单幼稚的语言、粗劣原始落后的语言是很

难让人接受的,是无知的表现。
    
  汉语的高度发达在词汇方面表现为词汇精炼、构词方便。
  一种观点认为,词汇反映着语言发展的状态,词汇量越大语言也就越

发达。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大千世界,事物难以尽数,一物一词,是原始

造词法。上古汉语曾使用过这种造词法。现在的西语构词法同汉语语音一

样,也类似于汉语原始状态。这也正是西语词汇量庞大的原因。
  上古汉语造词十分精细,如,
  牯: 公牛
  牻: 毛色黑白相同的牛
  犍: 阉割过的公牛
  犊: 小牛
  犫: 牛喘气声
  骎: 形容马跑得快的样子
  骙: 形容马强壮
  駉: 马肥壮
  驵: 壮马
  骜: 骏马
  骥: 好马
  骀: 劣马
  驽: 跑不快的马
  騑: 古时指车前驾在辕马两旁的马
  骖: 古时指驾在车两旁的马
  驷: 同拉一辆车的四匹马
  骃: 浅黑带白色的马
  骅: 赤色的骏马
  骆: 黑鬃的白马
  骊: 纯黑色的马
  騧: 黑嘴的黄马
  骐: 青黑色的马
  骠: 一种黄毛夹杂着白点子的马
  骝: 黑鬣黑尾巴的红马
  骢: 青白色相杂的马
  骓: 毛色苍白相杂的马
  牿: 绑在牛角上的横木
  驺: 古代给贵族掌管车马的人
  这种原始造词法在英语中常见,如
  sheep: 羊
  mutton: 羊肉
  chimera: 羊身
  jimmy: 羊头
  gigot: 羊腿
  eanling: 羊羔
  wool: 羊毛
  calf :.小牛
  bezoar:牛黄
  byre:牛栏
  dairy:牛奶场
  leglen:牛奶桶
  hamburger:牛肉饼
  jerk:牛肉干
  brewis:牛肉汤
  如果汉语一直沿用这种造词法,那么现在汉语词汇早就超过1975年出

版的《美国百科全书》中一百多万单词数了。比如公鸡、公鸭、公狗、公

猪、公猫、公羊等等都一一造词,母的呢?总不能厚此薄彼,也照造。还

有猪肉、狗肉、鸡肉、鸭肉、鸡毛、兔毛诸如此类,统统都造。这样一来

词汇越来越纷繁,但能说这样的语言越发达吗?汉语早就摈弃了这种造词

法,汉语词汇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有精细向精炼的发展过程。
  词汇精细向精炼的发展过程是词汇的词义概括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经

过长时期逐渐完成的。比如“马”,这个词义就概括了马的一切,“牛”

概括了牛的一切,同时又概括出来某些事物共同属性和特征的词汇,如公

、母、毛、肉等,这样一来,组词造句搭配自如,灵活方便,自然和谐。

汉语没有西语那种记词之苦,简洁易学。上例中的牛肉干、牛肉汤就不收

入汉语词典。发达的语言词汇可以以少胜多,相同的事物可以用最少的词

汇来描述,掌握了基本词汇,便可自产出西语中许多一事一词的词汇。比

如英语,学会了deer (鹿)和flesh、 meat( 肉),却不会谁说

Venison(鹿肉),汉语中鹿肉这类词没有专门学习的必要。人们对语言

学中词的定义好像没有太大的争议,但实际上不同的语言中词汇并不一定

一一对应。
  这种不对称性有时影响到其它语言与汉语的沟通。由于汉语的高度发

展,汉语翻译其它语言碰到的问题相对较少,翻译中遇到其它语言有而汉

语没有的词时较容易处理。
  汉语根据语义组词,十分灵活方便。这种构词法最大的特点是自解性

强。例如英语“hotpot”一词,汉语可翻译成“土豆烧肉”,一看就知道

什么意思。若一时找不到恰当的词,甚至可以先拿过来直接使用,待以后

另造适当的词或慢慢汉化。如早先的“democracy”,最初音译成“德谟

克拉西”,后改称“民主”。这种方法现在仍然采用,比如最近的

“clonc”,目前译作“克隆”。有些音译词则慢慢汉化了,如“逻辑”

(logic)、“沙发”(sofa)等。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象“克隆”这种以音造词的方法是落后的造词法

,造出的词往往自解能力很差。“萨斯”不能自明,不解释就不知道是什

么意思。再如“达不溜替欧”(WTO,世贸组织),自解能力差且不说,

说着也不顺嘴,既不符合汉语习惯,呜哩哇啦一长串,有悖汉语简洁明了

的特点。
  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在知识爆炸的世界中,语言的词汇在经常变

动,新词在大量地产生着。西语多以音构词,不如汉语以义组词科学,更

能适应这种变化。
  一种语言的构词科学与否,是衡量语言是否发达的主要标志之一。
  英语在发展中也在改变着这一落后的构词法,“驴肉”作“donkey

meat”,渐渐朝以义构词的方法上发展。不仅如此,语法上也有逐步向汉

语语法方向靠拢的趋势。
  根据语法特点,人们把英语划入屈折语,汉语划入孤立语。汉语落后

论者认为屈折语最先进、孤立语最落后。英语向孤立语方向发展这一现象

不支持汉语落后论的这种观点。
  
  语法是语言学家从人们语言使用中概括出来的。
  
  中国语言学的产生较晚,从《马氏文通》算起到现在不足一百年,所

谓产生无非是仿照西方语言学说来分析汉语的构件性能和组织方式。用欠

发达的语言的语法分析方法分析发达语言,难免有所欠缺。
  西方文字通常一词一串,文字中的词和语言中的词基本同步,而且形

态多变。汉语则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通常以字组句,对词的概念

模糊。对句子的界限也难以清清楚楚。
  语言是“本”,语法是“末”,西方语言的语法对各自的语言制约作

用太大,有点本末倒置,讲英语每句话都要考虑语法是否正确。汉语则不

然,懂不懂汉语语法对人们学习和使用汉语影响不大。汉语语法实际上成

了语言学家们的事,对大多数人来说,只知其然就行,没有必要知其所以

然。人们讲汉语主要考虑是否达义、让人听懂,语言学家可以根据人们语

言实践不断概括和修改语法,而不是用语法约束人们如何讲话。
  分析汉语语法,生搬硬套西方语言学的东西,犹如把小孩子的衣服硬

往大人身上穿。有些人先入为主,被所谓的现代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常识

、自以为是的事实、杜撰的语言文字发展规律等所囿。他们紧随西人尾尻

,把一些西方语语言学解释不了的汉语文现象,也一口咬定说是汉语文落

后的表现。不怨小孩衣服小,反怨大人个子高,真乃滑稽可笑。把这些荒

谬的观点编入教科书,误己又害人。如今汉语汉字落后论者不说桃李满天

下,说大有人在一点也不为过。
  至于一些人将汉语汉字论后论大肆发挥,甚至株连到使用汉语汉字的

汉人乃至中国人,认为他们因使用汉语汉字而思维能力差,并且把贫穷、

落后、愚昧统统归罪于汉语汉字,那是别有用心,另当别论。看来清除奴

才思想并不容易,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事情。
  尽管语言学对词的概念有明确的定义,实际上就连语言家也很难从汉

语中把词“一刀切”给切出来,句子成分界线也是一样。对大多数人来说

学习这些东西,感觉如同画蛇添足,另植畸指,实属多余。诸如动、名、

形、副、介、连、助、叹,主、谓、宾、补、定、状此类东西人们不知道

也无所谓。弄懂这些东西费时费力且不说,用处也不大,有精力还不如用

在读其它书上。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会唐诗三百首,不

会写来也会溜。通过多读经典文章学习和使用汉语,给人们的帮助更大。
  人们使用汉语不把掌握语法常识做为重要条件,是汉语高度发达的一

个表现。
  缺少形态变化是汉语高度发达的又一个表现方面。语言形态变化多,

是语言发展的初级阶段。古时汉语形态丰富,形态变化逐渐消失,使得汉

语简便易学,简易性使得汉语易于交际、传递和接受。
  吼、啸、嚎、鸣、啼、咬、嘶等概括为叫,人欢马叫说成人欢马嘶反

而听着不习惯,狗叫、羊叫、鸟叫、猫叫、狼叫、猪叫等,成了现在人们

常用的说法。对“叫”加上修饰可以表达丰富细腻内容,如高叫、低叫、

大叫、小叫、吼叫、惊叫、狂叫、猛叫、喊叫、低声叫道、轻轻地叫了一

声,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西语中一般通过形态变化来区别语义。例如俄语中“说”一词要据说

话人的不同而变位:我(я)嘎哇六(говорю、说)、你(ты)

嘎哇利十(говоришь、说)、他(он)嘎哇利特(говор

ит、说)、我们(мы)嘎哇利母(говорим、说)、你们(в

ы)嘎哇利姐(говорите、说)、他们(они)嘎哇俩特(г

овор
  ят、说)。除了动词外,名词、形容词等也有多种变化,不胜其烦

。这些变化本质上讲无非是起到区别语义的作用,除了显得笨拙之外,看

不出有什么可赞之处。
  西语中英语相对发展较快,这种笨拙的别义方法有所在改进,动词没

有了人称的变化,名词失去了格的范畴。
  通过句子中的词序区别语义是最自然、最便捷、最节约的方法,也是

经济、高效率的。汉语在区别语义对语序加以充分的利用。例如,上山人

、人上山、山上人,就是通过变换语序表达不同的内容,十分简洁方便。
  西语语义和词序关系不大,词在句子里的位置比较自由,词形变化后

语义就固定了,改变词的排列顺序语法关系不变。词序资源的浪费是落后

语言的一种突出表现。词序别义被现代英语逐渐采用,这是语言发展的必

然趋势。
  
  比较优劣
  
  汉字优点:
  利用视觉辨认,阅读快
  字体较小,阅读更快
  用字组成词,字的数量少 (例:英语的字数多得惊人)
  词有自由创作性 (例:阴谋->阳谋 迷信->正信)
  可以上下左右方向写 (例:写在马路上的字应该由下至上写)
  没有移行问题 (即在哪里移行、句末怎样对齐?)
  字与字之间不须空格 (例:网址是不容许有空格)
  文字不跟随读音快速演变 (仍然可读古文)
  不同方言或语言可用相同文字 (日韩人民也用汉字)
  可以对齐,有艺术性 (例:对联)
  书法,有艺术性
  适合用于孤立语,迫使语法不向复杂发展 (汉语语法非常简单)
  世界多元文化正受英语侵蚀,汉字有能力抗拒
  
  拉丁字母优点:
  表音
  音节总类较多
  键盘输入方便 (现在汉字的输入已很方便) (0.5分)
  需要计算机记忆体较少 (现在已不重要) (0.5分)
  可任意创造新字,不会有印刷问题 (也是缺点,字数激增) (0分)
  以词分界 (以字分界产生歧义很少,因为任何语言听说话时也是以字

/音节分界) (0分)
  适合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
  美国做主宰,英文字母较方便
  方便推广国家标准音
  
  13:6 汉字胜
    
  提倡拼音化人士的智慧与技巧:
  
  把国力的强弱解释为其语文的优劣。
  
  把可以直排和横排的汉字改为只能单向横排,视为优点,连小学生也

明白是掩饰西文的缺点。
  
  把拉丁文字不能没有的空格、困扰电脑界的空格,视为汉字欠缺了词

界。事实是,如「我们 的 语言」,汉字不但可以有词界,而词界并不实

际需要,因为说话时也没有词界。
  
  把汉字可以对齐、书法丰富的优美特性视为无用的垃圾。
  
  不能提出证据,反复强调汉字学习困难、制造文盲,冒充语言学家。
  
  把胡乱制造新字、缩略字,增加学习困难的英语特性,视为与时并进

。并反客为主,称汉语才是最难学。
  
  按照英文字母设计,希望与英文做亲戚,但辩称为拉丁化或罗马化。
  
  以保护汉语为借口,修改汉语为与英语相同的模式,方便英语大举入

侵。
    
  GRE 是干嘛的?就是英语国家考核研究生的,其中的语言部分就是中

国高考水平。为什么?就是英语难得没有道理,英语国家大学生还要学。

说明英语的垃圾性。
    
  英文的垃圾性——囫囵吞枣、鹦鹉学舌
  英文制造垃圾的方法
  1、囫囵吞枣式的拿来主义
  周边国家的入侵和灌输,如法国法语的输入,德语的灌输,英文就囫

囵吞枣地照单全收了。英文是鲁迅的拿来主义的忠实执行者。凡是英语没

有的词汇,一律拿来,几乎没有消化吸收过程。比如化学,应该转化为‘

change’的学问,但是英语有这样的理解力吗?没有。整个欧洲都没有,

在他们的历史里,只有死板的固执不变的原子,只有大人国和小人国的比

例想象力,只有木偶匹诺曹的鼻子会长,除此之外,哪会有悟空的72变?

怎能理解万物一气的无穷变化?
  为什么英语采用如此消化不良的吸收法?其实,就在于本身的贫瘠肤

浅,因为肤浅,只能长草,不能成长为参天树木。所以,英语所谓发展就

是堆积,就是垃圾堆一样的堆积成山。当然,垃圾里面也有一些条理,但

是,要理出这些条理,自然要花费很多精神,于是,出现了红红火火的英

语学习运动,其实是在为愚昧付出代价。
  肤浅的英语根本就只能采用拿来主义,首先,其文化底蕴浅薄,所以

,大部分词汇只有输入的份;其二,英文本身啰嗦冗长,不可能在可能按

照事物类别和意义来创造词汇,造成类似意义的词汇根本没有相同之处。

比如中国的“启发”一词,已经蕴涵“启”“发”两个根本提示意义,而

英文的heuristic
  中国最初的洋奴也采用这种方法照单全收西方词汇,例如赛恩思(科

学),德蒙克里克特(民主)。后来倒是转向照单吸收日本的名词了,这

回倒没做错,日本人还是按照汉字的本意来改造西方名词了,例如“革命

”、“主义”、“经济”、“科学”等等,都是从日本输入的。其中以“

科学”翻译得最科学,因为西方确实是分科而学的,善于用刀解剖。
    
  2、鹦鹉学舌的低级标准
  
  鹦鹉学舌级别的智力和目标取向决定语言文字标准
  众所周知,西方的语言根本理论是“文字是语言的记录工具”,也就

是说,文字只需要扮演鹦鹉的角色就足矣。这一标准不少人称其为录音机

标准。
  鹦鹉学舌怎么就成为西方最高准则?为何西方崇拜鹦鹉?
  因为鹦鹉的智力决定它只能学舌,它能够理解语言吗?不能,所以只

是学舌,鹦鹉需要文字吗?不需要,还是智力低下的问题。
  那么的西方文字为甚么要取法鹦鹉学舌而采用文字记录语音这一最高

标准呢?乃因为同样智力和取向问题。
  (一)、当智力和目标取向局限在吃喝玩乐时,其实不用文字,北大

中文论坛自称为“八亿农民”的一句名言就是“使用拼音文字的人照常吃

喝拉撒睡做爱生子”,动物需要文字吗?动物使用动物语言也高声大叫“

没有文字的动物照常吃喝拉撒睡做爱生子”;所以从这个观点上看,其实

连拼音文字也是多余的。极大发展电话和录音机就完全可以解决问题了。
  (二)、当智力和目标取向局限在一般交流和享受生活时,比如有钱

有势的子弟,他们也没有必要掌握多少文字,只需要掌握记录声色的语言

词汇就可以了,所以英文等西方文字适合这些人,文字改革者往往把人民

大众定位在这个水平,所以需要把文字改成与语言同样无差别的录音机式

的语音记录;而对于劳动人民,尤其是专业技术劳动人民,他们更多是通

过文字来来理解知识,而不主要是通过语音的传播来学习的,所以他们更

关心文字的传达意义的能力,所以系统、科学、面向事物对象的表意汉字

成为所有渴求知识的人们的优选文字。
  “当然,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现在已经有了简化字,而且还有拼音辅

助认读,学起汉字来比以往要容易多了,但横向一比,却仍旧不容乐观。
  比方说,使用拼音文字,只需花60个钟头,不需任何借助就能使一个

目不识丁的人做到不仅会读,而且会写、会用,而使用汉字的人则至少要

在100个小时以上。”
  这个例子说明了甚么呢?正好说明拼音只满足录音机的功能。暂时满

足人们的生活交流需要。而对于需要学习进步的人们,就远远不够、甚至

不行,“会写、会用”,但是会理解吗?会用此来掌握复杂科技吗?那么

多劳动人民,能够因为使用拼音文字立即成为高科技人才吗?
  比如我们少数民族采用鹦鹉原则来记录他们的语音,似乎是先进的,

但是,假如他们的学子要学习先进科技时,怎么面对眼花缭乱、日新月异

的新词汇?所以拼音文字是就低不就高的低级文字。而人们不学习,只有

处于低级生活状态,世代遭受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永世不得翻身。所

以文字拼音化正是反动的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观点。
  (三)、当智力和目标取向定位在全面提高知识水平、掌握高科技和

创新能力时,文字的表意能力成为至关重要的要求。汉字必然因为其组合

科学性、层次分明性、联想丰富性多种特性而受到青睐。
    
  相反,英语等西方语言是非常刻板的。似乎很严格,其实,是大脑缺

少思维的结果。
  -----------------------------------------------------------

--------------
  所以把下面句子翻译成印欧语,括号内的字不能省略。
  
  你要去就去 - (如果)你要去(,那么你)就去
  问他为什么不来 - 问他为什么(他)不来
  我死也不做 - 我(就算)死(,我)也不做
  不做不休 - (要么)不做(,要么)不休
  再难也要做 - (就算)再难(,我)也要做
  无风不起浪 - (如果)无风(,就)不起浪
    
  汉字拼音化何来搞了近百年?从哪一年开始,从哪一年结束?
  ==================================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法国人金尼阁拟定的方案先不说,
  明末方以智曾经提出过汉字拼音化的想法,清末卢赣章、王照写下汉

字拼音化的第一页,1928年正式公布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揭开了汉

字拉丁化运动的序幕。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文字改革专职机构,这期间为

此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虽然不承认失败,但也没有取得成功,

至今也没宣布这项工作就此结束。
    
  说汉字拼音化搞了一百多年,实在冤枉。其实还没有真正开始呢。
  ==================
  教育部就在搞,还有许多人在搞,还有人跑到国外搞,躲在国外骂汉

语汉字。
  共产党政府从延安到北京,事实证明强行推进汉字拼音化的一些背后

目的。
  拉丁化新文字曾被延安政府采用,在陕甘宁边区成为法定文字之一。
    
  为什么英语要快速阅读?
  本人建议所有提议汉字拼音化的学者去考一下TOEFL和GRE,否则一定

有狭窄片面理解英语的、认其先进科学的偏见。
  英语学习经常要求快速阅读,这根本原因就是词汇很长,要读完并理

解书籍,就不得不要快速。并不是因为英语简单易懂或者西方人头脑反应

快才要求学生快速。这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实际上是缺点,是因为英语

占用篇幅长,才造成需要在相同时间内快速阅读。就是说,英语阅读者摄

取并达到分辨相同的文字知识内容,一定要使眼睛和头脑活动比看汉字文

字更快。这是平白浪费能量,现在只是因为西方科技暂时先进,而掩盖了

这个实质问题。
    
  计算机语言的意识的中文化(一)——匈牙利表示法的实质
  匈牙利表示法的实质实质是什么呢?微软在其C++语言中对变量名采

用了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实质是英文的词汇的散漫性的改造——匈牙利软

件专家提出,在英文名前按照变量名的类型冠以类符。例如函数均冠fn、

整数i、字符c、 颜色值cr、长整数l、长指针lp、字符s,具体运用为:

对于整数itiger it2,对于字符sstudent sxuming szhangsan slisi。这

样看程序的人一目了然。
  大家知道,这完全是汉字部首的分类法的运用,匈牙利文是蒙古人统

治下的蒙古文。而蒙古文是吸收汉字部首表示法和梵文结合而成的。(请

专家们具体介绍一下匈牙利文的演化历史)
  在不涉及语音的计算机语言中,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汉字内涵方法正

在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冲击着落后低级的西方语言意识。
    
  计算机语言在思想方法上与汉字表达是相类似的
  计算机语言不是语言,不是用来说的,主要是用来看的。一个指令给

计算机产生一定内涵运算(函数、过程、类),这和汉字的一个字引导人

的意识产生一定的含义(形象、事理、音义),两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一个是使“电脑”产生变化,一个是使人脑产生变化。
  最初的机器码忠实于二进制,计算机非常欢迎这样的表达方式。但是

人去阅读理解这样的语言程序就极端费解。这是反客为主了——主即对象

是人和问题,计算机才是客人。汇编语言采用了便于人理解的方式表达机

器码,是与机器码一一对应的。这样人编程和阅读方便些了,但是还是比

较难写、难理解,因为你这是按照计算机工作过程来思维——计算机是主

。C语言是按照英语思维方式发展出来的计算机语言,特点是计算面向过

程——还是针对计算机软硬件特点为主的。最后产生的C++指令是面向计

算机所要解决的对象的,根本上扭转了人为计算机着想的观点,而是计算

机为解决的对象考虑,广泛采用了汉字类的方式创造指令,减少了指令数

量。这和汉字直接指向对象是完全相同的思想。
    
  汉字先难后易,英文是没完没了。
  学汉字,人类达到智慧水平。因为现实是复杂的,汉字恰当地体现了

现实对象的复杂性和联系性。
  学英语,人类降低到弱智水平。因为西文来源于模仿描写语言,所以

,它只能体现语音一个性能。
  
  在网上看了一个华裔(香港)美籍的教授的视频讲课,她在多元文化

交流(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研究方面是个知名的专家,听

了以后,有如下的感受和见闻:
  
  1。 一个笼统的感觉就是,她讲的东西似乎不太深刻,好象就那些

问题也深刻不下去了。
  
  2。 尽管我自己也是这方面的学生,但是经过学习后,发现这些课

所讲的东西没有从根本上去说明和解决问题,而且我本人也说不清楚,我

所想的根本是指什么。
  
  3。 一个韩国的学生告诉我,他们的文字,本身没有意义,所有的

意义都是中文汉字的意义,他所处的那个年月,韩国政府(可能也是处于

极右吧,我想),不让学生学中文汉字,尽管他们本身用很多中文汉字的

。也就是说,过去的老人,以及现在的年轻人,都学写汉字。
  
  4。 我们今天上课时,要大家说说对英文词汇"confront"的理解

,我们中文字典上的解释是"使面对,使面临,使遭遇,正视,对抗,使

对质,使对证"等,所以,凭我个人的理解,这个词是比较否定和贬义的

,有一种自己认为很有理而要去和对方对质和争斗的意味,可是,有个法

国学生却说,在法语中,这个词汇是肯定和褒义的,她说法国人喜欢讨论

和争论,并认为"confront"是一件有意的事。
  
  所以,我就想,文化的交流,我们先不说文化的不同,其实连文字都

是大不同的。想想英文的词汇,PHYSICS,CHEMISTRY和

MATHEMATICS,由于是西方在科学方面的领先,我们引用了,

翻译成,物理,化学和数学。 如果把这些中文词汇再翻译到英文的话,

那就变成了"物质的道理(或理论)","变化的学问","数字的学问

"了。
  
  这里涉及中国汉字的音形意三方面的凝练性和直接面向事物性。怎么

说呢?由于汉字的凝练地包含了事物的音形意三方面,以本质含义为主,

所以同样意义的事物可以通用,比如这个物字,可以用于物理、事物、物

质,这样大家表达有关物质的词汇,就自然汇聚到物质的本意——物这个

字里,而西方语言由于词很长,所以不可能采用这种简捷的拼字法表达新

意义,比如他们物质是material,thing,physics就互相没有任何共同之

处,而实际上这三个单词所表达的事物是有共同点的,这个共同点就是物

,这只有汉字才能恰如其份地按照事物本质表达出来。化学也是。这里要

涉及化学chemistry这一单词的来源。根据考证,chemistry对于西方是外

来词,是中国道家“金液还丹”技术传到阿拉伯,欧洲再从阿拉伯学过去

的,chemistry是“金液”的音译。由于西方文字只是语音的记录,而且

西方原先没有化学,所以他们就只能忠实地记录“金液”这个音了。也就

是说,他们没有化的概念,所以不能在原有概念上组词,只好按照拿来主

义鹦鹉学舌。如此造成西方语言文字没有系统性,成为一个大杂烩。而中

国是不会出现这样情况的,中国本身有物、化、数的基本字,外来相同的

概念就采用意译法消化了,如此就不觉得这是外来词了,减低了记忆负担

,便于理解。这正是汉字的强大生命力所在。
  表音文字也企图采用汉字的由基本字构词法,比如在科学词汇里广泛

采用的拉丁词根、希腊词根,但是这也非常有限。这根本原因就是表音词

太长造成的。所以造成造词随着学科和社会的发展而发散创新,没有汇聚

性。
  confront是类似汉字组词法的表达,你说的理解偏差是由于社会环境

不同造成的,这与语言本身没有多少关系。
  至于韩国自己创造一套表达方法用来表达近似一种中国方言的韩语(

历史上与中国是同源的),是得不赏失,那样增加了自己的记忆负担,新

表达方式一般不大可能比汉字的表达音形义的能力更合理。
  
  表音文字的蹩脚性已经给他们带来不能融会贯通的毛病。西方人一般

不可能全面深刻理解人、事、自然,最终只好向上帝屈服。看一下GRE考

试,类比、同义词等,是针对考研究生的人的考试,如果中国用汉字出相

同难度题目,那会显得太容易。这说明,西方要使用九牛二虎之力重新在

学生头脑中建立词汇间的联系,而这在汉字世界里是不言自喻的。
    
  东西方取名有极大差别。中国人在开放之初,万事崇拜西方,以为西

方命名非常方便,鲁迅就认为西方人把玩26个字符,可以玩出世界上所有

声音。这表面上说来大有道理,可是不久有位西方老太太来到中国,其发

现大异洋奴之趣,她的见解是,事实上正相反,中国人取名的意趣和范围

极为广大,一万个汉字任意结合,可以有无穷种不同组合,即使是两个字

的名字,都能形神兼备。她说西方人名,大多只有音无意义,通常就是历

史传下来的千来个名,一般不出这个范围,除非是其它文化圈引进的名字

——根本原因是毫无意义的声音虽然可以无穷,但是人脑记忆力和分辨力

很有限,不能允许漫无边际的杂音泛滥(这时鲁迅脸色变得难看)。所以

西方人名在于顺口和约定俗成的有限名字里采取,并无多少含义,而且世

代相沿。所以他们名字不值钱,小孩可以直呼老子名字。听说中东很多人

因为崇拜原因而取名拉登,是因为西方和阿拉伯人取名习惯和取材范围极

其有限的原因。中国也有很多重名,但大多是因为意识限制和对某些字的

偏好造成的,比如泽民两字,在解放前旱灾频临,所以取此名极多,毛泽

东的弟弟也叫泽民。
  中国取名可以重音而不重义,这正是汉字的绝妙之处——音同字可不

同,当然也要避免与不好的词汇重音。
  虽然现在不讲究避违与名人同名,而且有很多追星族仿效明星给孩子

起名,但是按自己的特点和期望在广泛而含义丰富的汉字里择字起名,也

是中国人的福分。
    
  如何理解汉字的面向对象性
  
  汉字造字原则按照班固《汉书•艺文志》的说法是:象形、象

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就是说,主要直接把汉字指向所要表达的

意识对象(为什么又加个意识两字?因为所有对象都是人的意识去感知的

)。这相对于拼音文字的记录语音这个原则,汉字造字原则属于直指根本

,把握语言的本质——达意,庄子所谓得意忘言也。
  人类社会初期,中国人主要面对自身(头、手、足、耳、目、口等)

、自然(天、地、山、水、火、云、雨、土、石等)、动植物(草、木、

花、鱼、虫、鸟、兽等)等。这些基本字完全是面向对象的,主要采用象

形来表达。在生活方式非常简单的时候,没有必要创造太多字,所以意识

对象就是那么简单、那么直接。可能为表达位置上、下等还采用了象事等

造字方法。象事也是面向对象的方法,只是对象更抽象,需要更具智慧才

能表达清楚。本人估计最初的汉字就是人们对所接触的事物的描写。
  社会的发展,比如伏牺驯服动物了,由于日日与这些动物打交道,就

造些专有字来表达,比如犬、羊、牛。但接触动物多了,有必要再造字,

就不能还一种动物一字来造。有巢氏作,需要分辨树木的不同,就要命名

不同的树,这就采用了木字旁来造字。这是超出直接象形表达方式而上升

到分类构字表达。所以汉字的部首构字发展一定与先祖对自然对象的关注

面的细化和深化直接相关的——直接象形没必要也难以区分了,比如水、

汤、流。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人类的生活意识对象,比如衣、酉以及相

应的汉字被、酒、酿等字,都是当时社会人造对象的描写。
  以上针对汉字的面向对象的分析,说明了几个问题:(一)、起先中

国人从宏观上对所见到的事物(对象)做了主要象形方式的造字;(二)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关注面的扩大和细化深化,直接采用象形

方式描绘对象已经不可能,所以采用了按照类型归类的部首方式造字。这

是汉字造字方法的飞跃。(三)、人类自己独创的事物的出现,也逐渐凝

聚为汉字以及部首。由于拘于单字表达对象的局限,所以造字越来越多,

造字方法就越来越多。(四)、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人对汉字的独创性

,保证了造字与社会同步发展,而不是因为接受外来文化的消化不良和心

理崇拜而记录语音。这个观点可以证明佛教输入以前,中国所有字和字所

表达的对象都是中国自己创造的。
  欧洲文字来源于本来也是象形字的苏美儿楔形字。但是由于文明的中

断,造成象形字的失传,只留下语音。后来人们按照语音记录语言,所以

就有欧洲通行的“文字是语言的记录工具”的造词论。这样,欧洲人在看

文字思维时,就要拐个弯,意识先找到音,再联系到事物对象。这样他们

的思维先面向语音再转到对象。这样的记录方式很难上升到汉字的类型部

首化表达方式。
    
  精密是语言的基本要求,模糊和歧义则是更高境界。
  英语对事物表述细致,不值得夸耀,汉语不难做到。倒是汉语对模糊

和歧义的运用,英语无法做到。
  词汇量大,不见得语言就先进。
  发达的语言词汇可以以少胜多,相同的事物可以用最少的词汇来描述

,掌握了汉语基本词汇,便可自产出西语中许多一事一词的词汇。
    
  英语不分「你」和「你们」,不分「可以」和「能够」,不分「雄心

」和「野心」等等,英语是否细致?要做大型的统计才可知道,不是信口

开河。英语的无系统构词法,太细致便会有问题,因为词汇太大,超过一

个人的记忆能力,学化学的不明学地理的人说什么,做电工的不知做木工

的人说什么。
    
  中国人喜欢复古,厚古薄今,那是因为祖先下了工夫,留给我们的不

仅仅是破烂。至于“欧美人喜欢进取,厚今薄古。”,只说对一半,厚今

薄古是因为他们古代确实是黑暗的、野蛮的。
  “欧美人喜欢进取”也错了,应该是喜欢掠夺,如果喜欢进取,就应

该改学中文。
    
  汉字高度发达的标志之一是汉字稳定性好。
  
  语言三要素中语音最不稳定,几千年来,汉语语音尽管不断变化,汉

字体系始终不变,一直使用至今。汉末楷书定形以来,字形基本上没有多

大变化。而拼音文字,字随音变是不得已的事。汉字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

变。
  汉字现代化和汉字拼音化没有必然联系,方块汉字照样可以实现现代

化,效率超过拼音文字不是没有可能。这仍然是究竟改革汉字呢还是改革

机器的老问题。改革汉字难、改革机器易:改革汉字代价高、改革机器代

价低;改革汉字涉及面广、改革机器涉及面小;改革汉字时间长、改革机

器时间短。企图改革汉字以适应机器,是削足适履,让人为机器服务的蠢

办法。
  对简化字应当就字论字作具体分析。简化不当的字,应当恢复原字。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也没有这种必要。人们在当说普通话

的地方使用普通话,在其它地方说方言,如在家里说,别人管得着吗?
  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技新词飞速增长,拼音文字构词已有隐忧,危及

可以预见。
  方块汉字组词优点凸现,容词能力极强,可满足汉语的发展的需要。
  没人在意作者学习拼音文字,尽可琢磨他的移居星际术。
  一些中国人贬低中文、赞美英文,难道能使中国强大起来?这些人是

少数,代表不了全国人民,不要动不动就拿全国人民、全国的老百姓说话


    
  汉诗鉴赏五象美之论《中国古代名诗三百首》序
  
  (摘录) 辜正坤
  
  2。2 音义同构现象与汉诗音象美
  
  (注:本人以为‘音义同构’改为‘音义相应’更好,同构似乎是受

西方原子论拘泥于形象的好构造意识的影响)
  汉诗音象美除了受惠于汉语言文字上述先天性优点外,还得助于汉语

的另一个迄今为止罕有人指出的特点,这就是大量存在于汉语单字中的音

义同构现象[哈哈,气功界广为人知,庞老师归结为“以音引气”定律]。

根据我的研究,我发现,许多汉语单字的发音与其所代表的含义具有某种

契合。就是说,凡意义相对昂扬奋发、时空关系及含义指向都呈正向扩张

型的字,其读音多响亮、厚壮,双唇发其音时的开口度都相对较大;反之

,凡意思相对收缩、压抑、呈负向退降的字,其读音多沉钝、拘谨,发音

时双唇开口度都相对较小。我把前者叫作阳性字,把后者叫作阴性字。阳

性字的发音叫阳性音;阴性字的发音叫阴性音。现举例如下:
  
  阳性字 阴性字 阳性字 阴性字
  刚 柔 高 低
  阳 阴 有 无
  欢 悲 公 私
  天 地 山 谷
  东 西 海 河
  河 溪 粗 细
  动 静 干 坤
  官 民 白 黑
  男 女 暖 冷
  重 轻 善 恶
  外 内 皇 臣
  穷 狭 攻 退
  前 后 左 右
  大 小 笑 哭
  来 去 爱 恨
  说 听 走 止
  十分明显,只要朗诵上面的成对字,人人都可以发现,阳性字的发音

都比阴性字响亮,发音器官的共鸣腔此时也相应比阴性字的发音大。上面

这些字都是常见字,其它类似的字还有很多很多。
  此外,在含义上有程度、大小、多少、高低等区别的一系列有内在联

系的字,其发音往往也有类似的阴阳级阶排列关系,如:
  数词:个 拾 百 千 万
  量词:厘 寸 尺 丈
  厘 分 角 圆
  甚至就是颜色也有这种区别:鲜亮者多发阳性音;深暗者多发阴性音

,如:
  阳性:黄 红 白 蓝 阴性:黑 灰 紫 绿
  总起来说,我发现这么一条规律性的东西,那就是:在汉字中,[i]

,[e],[ei],[u],[ou]之类开口度小的发音多与阴性字搭配;开口度大

的发音如[a],[ang],[an],[ong]之类则多与阳性字搭配。当然,例外

的情形永远是存在的,何况还有大量汉字属于中性字,它们的发音就不宜

用上述原则来规范,而服从于一种规律,此不赘述。
  如此看来,汉字(至少相当大的一批汉字)的发音与其字义之间存在

着阴阳契合关系,我把这称之为汉字的音义同构现象,把这种音称之为象

义音(与象形字相对应)。根据此种现象,我们可以断言,第一,先民在

造字时,很可能有意使字音和字义挂钩,例如,含义强烈、正向的字搭配

开口度大的洪亮的发音,含义柔弱、负向的字搭配开口度小的相对沉钝的

发音;第二,在历代产生的文字改革过程中以及汉民族运用语言文字的自

然过程中,人们有意无意地趋向使汉字音义同构。
  音义同构现象极大地强化了汉诗的音象美。请看下面这几行诗: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
  
  没有人不会为此诗所描绘的宏伟壮观的景象所震撼。但除了视象美之

外,我们感到一种更强有力的东西回荡在我们的耳鼓,这就是它那响亮、

强壮,甚至带有一种威压感的阳性音。这些音是:天,山,苍,茫,海,

间,长,万,关。它们都是一些开口度较大的音,其中半数以上出现在我

前边随便开列出的阳性字表中。由于它们在含义上表现了廓大的空间关系

,语音上也响亮、开口度大,声威赫赫,因此,这是具典型的音义同构特

点的象义音,非常圆满贴切地传达了诗人想要为我们描绘出的万里长空的

宏伟视象。
  如果我们把这些阳性象义音改为阴性音,(例如,将“天”念作ti,

“山”念作shi,“苍”念作chen,“茫”念作mu,“海”念作hei,“间

”念作ji,“长”念作cheng,“万”念作wu,“关”念作gi),即使仍

然押韵,即使不改变原单字,这首诗也将立刻失去那种宏伟的音象美,甚

至连其义象美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既然描绘宏伟场面的作品宜于使用具有阳性音的阳性字眼,那么,不

言而喻,描写低沉、压抑的情绪的作品就宜于使用具有阴性音的阴性字眼

了。我们来看一首在情调上与李白那种豪放诗篇完全相反的作品,即情绪

压抑、低沉的作品:
  
  声 声 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

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

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

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一首极度促迫愁苦之作。正如所料,作者使用了大量具有阴性音

的阴性字。尤其是韵脚[i]音,是典型的阴性音,开口度最小,因而也最

宜于传达负性信息。大量的双声、叠字全都是阴性字。全词共97个字,阳

性字(包括开口度较大的中性字)只有21个字(乍,暖,还,寒,难,将

,三,两,盏,淡,他,晚,来,伤,满,黄,花,窗,到,黄,了),

其余76个字全是阴性字!占全词总字数的百分之七十!这是极为罕见的文

字构成。阴性音[i]音在这首词里特别突出,它通常包含大量的舌音和齿

音,这就把诗人那种近乎咬牙切齿、欲说还休、愁肠百结的情状极微妙真

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是阴性字用得最精致的典范之作。
  同理,如果我们把李白那些气魄宏大的诗篇中的用语作一番检点,很

容易发现他离不开那些念起来开口度较大的阳性字,诸如:大,山,关,

万,千,长,空,海,天,江,黄,茫之类。
  有趣的是,清代有一个学者叫周亮工的,发现情感真实充沛的诗,声

韵自然和谐,即情盛而声自叶。他说:“练水侯研德曰:诗之为用者声也

,声之所以为用者情也。《幽风》、二南、二雅、三颂,或出于妇人小夫

冲口率意之作,或出于元巨硕老讽喻赋述之言;泳失体明,抒写道德,情

盛而声自叶焉。遂登乐章,歌荐朝庙,此天下之真声也。若夫情曼其声蚕

单,情慷者其声厉,情危者其声烈,情豫者其声扬:是数者虽诡于和,而

情之所激,皆足以铿锵律吕,感动鬼神。《相鼠》之诗,其声率;《山枢

》之诗,其声迫,泊且率,而仲尼不删者,为其情真也。真故不讳其激,

有激极而和之势焉,此亦声之亚也。”(周亮工:《书影》卷七)周亮工

的发现是对的,但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诗人情盛情真固然有助于使

诗人的创作律吕铿锵,但情盛情真而声自叶的根本原因,却在于大量诗歌

用语的音与义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先天性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诗情与诗

韵之间不仅仅有心理关系,更重要的是,还具有以人体发音器官为其生理

基础的语言文字方面的音义同构现象[更重要的是,中国人乃至全人类还

不知道“以音引气”定律或反过来说“意驱生音,以音引气”定律无须知

道注解]。不容讳认,阳性字词如“大海”、“大荒”、“大关”、“大

堂”之类的发音就是先天性地比“细流”、“细水”、“细丝”、“细雨

”之类阴性字的发音洪亮;“大”的发音能产生大的感觉,“细”则只能

产生细的感觉:心理上如此,生理上也如此:张开的牙床空间当然比合拢

的牙床空间大。
  总之,汉语言文字中潜在的这种音义同构现象使得汉语的音象与汉诗

词曲本身要求的情韵味之间具有了先天性契合贯通的趋势,这确实是使我

们感到震惊的事情。单是这一点,就足以使汉字成为世界上最有效的诗歌

载体。世界上没有别的文字具有汉字的这种功能。但是,迄今为止,我们

对汉字作为汉诗词曲媒介的审美潜在能力的挖掘还不能说已经大功告成,

汉字,这一完整存在了五千年的文化现象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最大奇观,

而汉诗词曲,则是这一奇观中最精致、最美妙的奇葩。
    
  汉语是唯一可以对齐的语言,可以有绝诗、律诗、对联。汉语此特点

似乎没有人解释过,我看理由有三:
  
  1)方块字,字的大小相等。
  
  2)孤立语,没有词尾变化,词的大小容易对等。日韩的方块字不能


  
  3)语法上的特性。不规定每句只能用一动词,所以复句不必有主次

之分。也不规定要用连接词。句子容易对齐。甚至一些词语,例如「或是

或非」「即插即用」,第一个字是为了对称而加上。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新诗,其实是有意抹杀中文的优点,掩饰

西文的缺点。
  
  奇怪的是,汉字的书法是上下左右不等的,正如人梳头不喜欢中间分

界一样,是一种「不对称美」。韩国的谚文也没有这样的美感。哪里要对

称,哪里不要对称,【只有中国人才有的智慧】。
    
  音近义通——气
  
  汉字神会,即汉字的神髓的心领神会,以前提到汉字出于道家之手,

很大一部分汉字不仅直接取象于万物,而且以音聚义,凝聚了汉字创造者

的高度智慧,今天特先举气为例说明。
  气,象形,氤氲灵动之物态的描写,见字即得意。其音聚有起启奇欺

企等近义字,《灵宝经》有“一岁以冬至节为始。是时也,地中阳升,凡

一气十五日上升七千里”,认为天地之气起自阳气,故起也就是气的能动

作用。同理启即起也。古人(道家)认为通天下一气耳,故凡事物的生发

皆得益于气。那奇与气有何关系呢?古人认为奇数主生发,“道生一,一

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可以理解为

奇数主生,偶数主稳定。化学中分子的电子不平衡即奇,反之为偶,社会

中单身即奇,夫妻合为偶。企字同气。欺则生气也,中国要是不受帝国的

欺,能有毛主席如此大的革命气魄吗?
  如此理解这几个汉字,有何作用呢?用气者每当听到人们说“启动了

”或“起动了”或“起来”“奇怪”“其实”“欺负”“期望”“企望”

等等声音,都应立即想到气,如此不就是气意识了吗?不就加强了意调气

的频率了吗?
    
  音近义通——元
  
  元字即以人头为主的人侧身描写,即开头,起源之义。其音聚有源远

圆原愿猿缘渊等字,这些同音字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共同的元义。这些字意

义如此相近,以至于几乎不用再解释了。我们中华民族是好源的民族,清

楚地记得我们源于猿(茹毛饮血);饮水常思源;思维极源远——不仅想

到气,还不忘更细微的道;起初的物质是圆柔的;心中设一愿则成一串事

的起源;有缘千里来相会。追根溯源,才能知万事万物由来。正由于我们

知道物质有共同的来源,才会千方百计探索混元气,而不是象西方人一样

每每发现一种物质,就几乎认为它是最微小的物质了,比如发现元素后,

就命名其为原子——到最细微层次了;后来又发现电子光子等,爱因斯坦

就以光子光速来为物质封了顶,他不认为有更细微的物质了,于是解释光

束拐弯就依靠时空弯曲了。中国不会出现原子论,就是因为这种无限溯源

的思想,试想,具有这一思想的中国人能相信西方的上帝造物吗?——那

上帝本身是何物所造?我们能相信宇宙起源于一点吗?那这一点又何因何

物触发?本人最新发现无限溯源是包含物质转化和物质不灭的思想的,是

包含和超过物理学物质不灭定律的思想。
  把所有的源远圆原愿猿缘渊等字理解为元的另一侧面,可以丰富我们

的想象力,有助于我们把握混元气。
  另外,元气即源起也,内含我们中华文明起源于气之理,这用得着怀

疑吗?说实在的,中国人的预测,就象看到一粒种子要长成一颗树一样顺

理成章,所以,起源于气的中华文明也将终止于气,太水到渠成了。
    
  笑料:汉语的根本出路在于拼音化
  
  作者冯玉马(这个人相信搞计算机输入法的人应该比较熟悉)
  
  观点: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
  [这是蹩脚的录音机的观点,录像机首先就不同意。是欧洲西方语言

规律的总结,不是全人类的观点。汉字是汉语和事物对象的描写,最主要

是记载意识的对象,也可以记载语音。把西方的单纯录音机水平的文字原

则当作真理,是所有汉字拼音化论说者的立足点。是以偏概全的愚昧之所

在。]
  
  观点:既然是工具,就存在工具的易用性和效率问题,文字工具和其

它工具一样,不能始终停留在某种状态,而是应该能够不断的发展创新,

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汉字应该如何改革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

个重要问题。
  [ 立足于莫须有的偏见,就一定会寻找相应的莫须有根据,这些根据

早为人所驳斥,本人暂做些多管闲事的对答]
  
  观点:众所周知,活字印刷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推广使用

三四百年来,对整个世界的文明进步起了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可是非常

遗憾的是,活字印刷发明的故乡直至一百多年前,还一直使用效率低下的

雕版印刷。为什么我们不用我们发明的活字印刷?字母文字的国家仅仅需

要几十个字母就可以印刷所有的文献资料,而我们的汉字却需要几千甚至

上万个字符,是我们的汉字不适应自己发明的活字印刷,阻碍了活字印刷

的推广和使用。
  [ 养虫易于养人,就只养虫子不养人了吗?自然界低级的生物一定先

出现,然后才有高级动物。如果感叹蝗虫繁多而人不欲活,那你不就真是

活该了吗?]
  
  观点:上世纪初,字母文字的国家开始使用打字机进行文字处理,我

们才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打字机的文字处理是活字印刷效率的十几倍,也

有一些国人下了很大的力气研究汉字打字机,结果无功而返,是什么原因

?还是汉字!汉字的特大字符集根本不可能在打字机上实现。近二十年来

,整个世界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信息处理信息传播无时不在无处不

有,我们的汉字怎么样?信息高速公路是上去了,但是跌跌撞撞,步履艰

难。是什么原因?还是我们的汉字!
  [ 这些话要是十年前说,还有人听,现在手机都可以交流汉字了,完

全没有问题,这是在说谎]
  
  观点:人们通过语音进行思维,通过语言进行交流,文字的本质是记

录语音和语言的符号。既然文字是记录语音和语言的符号,文字应该具有

方便快捷的记录语音和语言的功能,汉字显然表音功能不够理想,经常发

生知道应该是什么语音但是不知字该如何写的情况。
  [ 谬论重复一千遍,还真有些象真理。英语就一定不会忘记?]
  
  观点:既然文字是记录语音和语言的符号,文字应该具有看到汉字后

马上知道它的语音的功能,汉语这方面仍然不够理想,经常出现看到汉字

不知如何发音的情况。汉字从语音不能确定对应的文字符号,从文字符号

也不能确定对应的语音,这两方面严重的背离了文字应该具备的本质要求

。汉字一个音对应着若干个字,一个字经常对应着几个音,有很多使用频

率极低的汉字,几方面结合起来,造就了容量都很大的汉字各种字库。在

世界上的所有文字中,汉字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其它语言字符的总和。
  [ 字符多又怎么了?能花你多少钱?告诉你,现在你要买没有汉字字

符库的计算机还难了]
  
  观点:六千多字的汉字库,一万多字的汉字库,两万多字的汉字库,

还有四万八千多字的《中华大字典》,不但浪费了很多宝贵的资源,也给

中国人民学习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 你要是英国人,就没有语言负担了吗?纯属无知偏见。英语单词有

数百万,比汉字少吗?]
  
  观点:汉字不好认不好写是所有人的共识,从儿童起开始识字,一直

到高中毕业十二年的教育,结果是认得字写得出的汉字不足四千,还不够

《中华大字典》十二分之一!
  [ 奇怪,受了十二年的教育才认得字写得出的汉字不足四千,那是教

育方法的问题,推荐你看有关“儿童读经的文章”。再说了,有四千也够

你用了,再学也没有多少作用。
  ]
  
  观点:汉字的结构笔画复杂,有的汉字笔画数达到三十多画,写一个

记忆一个这样的汉字该花多大的力气?这些笔画还必须是按一定的位置和

顺序书写,要想写好谈何容易?一个人仅仅花在学习汉字上的时间有多大

?效果又怎么样?
  [ 效果如何?告诉你,你可能没有上过大学,所有上大学的理工科学

生都不再花时间于中文了。吸取知识关键在于用心于语言之外的专业知识

了。高中生可能以为一直到博士都要学汉字呢,那只是中文系的要求。 ]
  
  观点:和字母文字国家的人们学习他们有限的几个字母符号文字所用

的时间进行比较,会有什么结论?
  [ 这位以为学好26个字符就可以掌握英语,是否傻得可以?要这么说

,中国人不都去西方留学了?谁还交钱给那些英语贩子?]
  
  观点: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学习文字花费时间长了,必然减少创造价

值的工作时间。以每人学习写字多花费一千小时计算,全国浪费的时间是

多少?
  [ 事实是中国人无端浪费在英语考试上的时间有多少?]
  
  观点:低效率的使用汉字又浪费多少时间?一个人文化落后要被社会

淘汰,一个民族文字落后将会怎样?在汉字信息处理方面,人们大量做的

工作是让信息处理适应当前的文字,字符集一个字节不够改为两个字节,

如果两个字节不够还可以改为四个字节,这相对容易。但是想到过没有,

全世界字母化文字的人们都在轻松的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奔驶时,勤劳的中

国人民却是不得不背负着承重的汉字大字库集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爬行,有

何感想?
  [ 计算机处理任何字符都是同样速度,事实恰恰相反,由于汉字表达

的词汇非常简短,同样一个信息用汉字传送必然时间更短,为人类节约了

信息资源 ]
  
  观点:非常聪明的中国人,为什么只会想如何让信息高速公路适应汉

字而不会反过来想一下改革一下当前的文字使其适应信息发展的需要?
  [ 缺少计算机知识的推理,还自己当真了]
  
  观点:汉语适应信息高速公路难不难?实际存在的难度比想象的难度

要简单的多。一个汉字拼音化,所有的问题就全部解决了。而且还可以根

据汉语语音的特点使得汉语比世界其它任何语言更适应信息高速公路。
  [ 作者到底是什么水平?所有的知识都在高中以下,让这样的人主张

汉字改革,岂不改成英语了?
  
  谈到汉语与英语的优劣问题,首先就会想到“表意文字”与“表音文

字”的区别。前面已经讲到随着汉字的演变,汉字已不再是纯粹的表意文

字了。存在着大量形声字。历史上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语言所要表达的

概念不断增加,表意文字要求汉 字拥有了一个数量庞大的字符集,但现

代汉语已经不用增加字符来表达新的概念,而是创造新词,加上对汉字汉

语的规范化,这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减少了使用字数的目的。
  
  与汉字相反,英语名为“表音文字”,其实并不能真正的表音;英语

正词法中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英语的书面拼写形式和读音之间的

矛盾问题。由于文艺复兴时期印刷术的推广和教育的普及,英语的书面拼

写形式逐渐统一,形成了规范的形式,而这些规范的形式又通过印刷的方

式进一步固定下来。但与此同时,英语的语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

gnash(咬牙)和 gnat(小昆虫)中,g不发音,knight (骑士)和know

(知道)中,k不发音,而在中古英语中,这几个字母全都要发音。又如

,辅音字母前的 r (如 arm)和词尾的 r (如 father)不发音,词尾

的 e(如 live)不发音,而在中古英语中,它们都是要发音的。这种情

况,使得规范的书面形式与实际的发音之间出现了很大的矛盾。这也是中

国人学习英语时遇到的一个难点:学习一种“表音文字”如果不查字典、

不看国际音标,也不一定能准确发音,是不是好笑?
  
  18世纪开始,英国强调语言的规范化,要求语言准确有力。1755年,

约翰逊(SamuelJohnson) 编写了第一部英语词典,把英语词的拼写形式固

定了下来。这样,英语的正词法就能够以词典作为规范的根据。这很象中

国秦朝时将小篆的书写规范化,但是却没能阻止汉字语音的变化。
  
  这就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所谓拼音文字也有一个大问题,就是许多拼

音文字,由于千百年来口语的不断变化,它的书面文字与读音往往相去甚

远。法语也一样,它的书面语言表达的还是四、五百年以前的发音,不发

音的元音彼彼皆是,象hommes读为um,aiment读为em。事实上,现在的书

面英语、法语,已经有很大“表意文字”的成分了。历史上的汉字作为表

意文字(ideograph),文字与语音没有直接关系,无论用哪种语言或方

言去读,意义没有变化。这是几千年来各种口语分化交熔变迁,而汉字一

直作为一种统一的文字被所有人认同的原因。汉字使操不同口语的人互相

交流成为可能,而隔膜是统一的主要障碍。所以在“表意”、“表音”这

一点上,汉字并不比英语劣势。
  
  现在普遍认为汉字的庞大的字符集使它显得非常复杂:难学、难记、

难用。但是这里面需要搞清一个前提:那就是汉字的“字”与英文的

“word”是不同的概念。现在的中小学教育需要掌握2000?3000个汉字,

才能够满足日常阅读。但这不仅仅是学习2000?3000个“字”,而是学习

2000?3000个概念。一个人一天之内可以学习26个英文字母,但是他能阅

读英文吗?由于英文已经不是典型的“表音文字”,学会26个字母甚至连

准确的单词发音都没有掌握。到头来,在以英文为母语的国家中小学中,

仍然要进行大量的单词拼写训练。掌握2000?3000英文单词是什么水平?

能应付日常阅读吗?学习过英语的人都明白!
  
  研究表明:汉字作为一个复杂的文字符号系统,其信息熵很高。研究

的基本方法是:逐渐扩大汉字容量,随着汉字容量增大,信息熵的增加趋

缓;汉字增加到12370以后,不再使信息熵有明显的增加。我国科学家指

出:汉字的容量极限是12366个汉字,汉字静态平均信息熵的值 (平均信

息量)是9。65比特。通过数理语言学中著名的齐普夫定律(ZIPF’SLAW

)核算,这是当今世界上信息量最大的文字符号系统。联合国五种工作语

言文字的信息熵的比较如下:
  
  法文:3。98比特
  西班牙文:4。01比特
  英文:4。03比特
  俄文:4。35比特
  中文:9。65比特
  
  可以看出,拼音文字的信息熵小,差别不大。汉字的信息量最大。
  
  汉字对拼音文字的这种信息熵优势是什么概念?简单的比喻就是十进

制数与二进制数的差别。十进制数字系统需要人记忆0……9共10个符号,

二进制只需要记忆0和1两个符号。十进制乘除要记忆9X9表,二进制只需

要学会与、或、非的简单逻辑。但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不使用二

进制数字系统呢?因为那样很浪费,一个数字“7”表示成二进制就成了

“111”,记个大数不把人累死?反过来,人类为什么不用十六进制,或

更高的进制呢?一方面是人脑智力的限制,另一方面,十六进制也未必能

大幅度提高信息熵。这种信息熵反映在文字上,就是联合国文件中,中文

版本一定是最薄的。信息熵高是不是就不利于计算机处理呢?这方面恐怕

还很难下结论。简单的比较汉与英文的输入速度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因为

“字”与“word”是不同的概念。要比较只能比较同一内容的中英文两个

不同文本,计算击键数的差值。在“词”的单位基础上,现代汉语与英语

是可以进行比较的。现代英语为了应付不断涌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科

技、新概念,也在不断地造词。无非是借助拉丁词根、或重新组合已有单

词,结果越是专业科技的词汇,就越长、越难记。或者是大量使用缩写:

如WTO、FBI、IBM、UFO等等,缩写一多就容易混淆、难以理解。在这方面

,现代汉语造词的优势就十分突出了。这就是汉字字符集信息熵高的优势


  
  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作为信息化的标准,来衡量汉字与英文字母的优劣

是件很荒诞的事情。现代计算机技术说到底就是基于“二极管”的技术,

将来的发展很难预料。难道要人类高度智能的思维模式,去模仿“二极管

”式的思维?那是典型的削足适履。试想,难道当年就因为发明了黑白照

像术,人们就该废掉油画的色彩?难道当年就因为摩尔斯电码适合新发明

的电报,人们的语言就都应该改成“ 嘀嗒”?
  
  汉字在应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我们不应该忽视,但是没必要过分夸

大。当年中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没有得到

真正的应用。直到清朝末年中国还在大量使用雕版印刷术。其原因就是汉

字数量太大,要制造一套足够印书的字模难度太大,也不经济。最后还是

20世纪初,西方人引入了机制字模,中国才实现了活字印刷。在20世纪,

人类进入计算机时代的初期,汉字处理软件的缺乏也曾经是一种阻碍,但

是很快也就解决了。现在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汉字的传播比以往更方

便了。
  
  真正阻碍中国进步的并不是技术,而是人们思想的禁锢。在西洋活字

传入中国之前,利马窦、徐光启翻译的欧洲文艺复兴思想书籍,已经通过

古老的雕版印刷出来了。但是在当时及后世很长时间内,却得不到国人重

视。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在落后思想的禁锢下,即便我们象伊朗、土

耳其那样把自己的文字全部改成先进的阿拉伯文或拉丁文拼写,我们也无

法逃避象古波斯和奥斯曼帝国那样的衰败。
  
  不喜欢听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摇的人乱讲汉语的坏话。什么“汉语不精

确呀”,“汉语不容易造字呀”,“汉语不能细化呀”,“英文是先进文

明的语言呀”,“汉字不能编程序呀”......。
  1、汉语是精确的
  记得在本人读初中的时候,语文课本上堂而皇之地写着:“走拼音化

道路是汉语的必然趋势。”其中最主要的一条理由便是,英文可以打字,

而汉语不能。恰巧当时班里几位同学有手提式的“英雄”牌英文打字机,

他们的打印的作业总是比别人手写的漂亮,心里着实地羡慕了一阵儿,同

时想着英美国家的学生真幸福,作业都不用手写。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非常

可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汉字的键盘输入速度已远远超过英文,而

且速度还在而不断快速提高。可英文输入呢?确似乎滞步不前了。
  现代所有学科领域,中国都有很好的学者,没听说哪位因汉语“不精

确”而搞不好研究的。中国的火箭照样可以精确升空,中国的原子弹照样

可以精确爆炸,中国的京九铁路照样可以精确开通......;所有的英文科

技文献都可以翻译成汉语;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汉语文献影响力而在世

界范围越来越得到尊重。
    
  2、英文是笨拙的
  下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显示英文的笨拙:本人曾问系里的几个教授

“长方体”如何用英文讲,可这几位母语是英文的工科教授竟说不知道,

接下来连问几位英文是母语的研究生,结果他们也不知道。着实令我大吃

一惊!现在我要问读者:您知道么?反正不是Cube,Rectangular.....。

后来,我倒是真的在字典里找到了该词,可现在又忘了,原因是它太生僻

。感叹,英文真是“笨人”的语言,试图给天下每一事物起一个名字。宇

宙无穷,英文词汇无穷!词汇如“光幻觉”、“四环素”、“变阻器”、

“碳酸钙”、“高血压”、“肾结石”、“七边形”、“五面体”都只有

专业人士才会。根本不可能象汉语那样触类旁通,不信?去亲自问问母语

是英文的人好了。
  
  也许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中国人,也不能真正搞懂以上的概念,但

至少字面上没有问题。但英文就不同了,基本概念如“长方体”等一般人

是从字面上都过不去的,搞得只有专家才会讲!怪不得英文世界里专家那

么多,而且都那么自信;是啊,连人家的基本术语如“酒精绵球”“血压

计”都不会讲,信心又从何谈起呢?
  
  生活在英文世界真是对“无知”深感“无奈”!
    
  3、英文是一维枯燥的密码信息,汉字是二维的形声一体的信息
  
  英文是一维的,是密码语言。写英文是编码,读英文是解码。细想想

:如把英文的a、b、c、d、e换成1、2、3、4、5,并没有什么原则上的区

别。按上边的对应,如一开始就把cab写成312,用一样的读音,又有什么

不可以?
  
  汉语就不同了,是二维的(纸面上欧氏空间的最大维数),最大限度地

利用了纸面的几何空间。每个汉字就是一幅画。试问从一幅画上得到的信

息快,还是从一行密码中得到的信息快?因汉字具有平面空间最大的的表

现力,故汉字阅读起来极为方便,在一瞥之间就可捕捉其特点,映射其含

义。但一维串装的密码型拼音文字是无论如何作不到这一点的。
  
  拼音文字牺牲了其表意能力,造成它的不直观性,仅是声音的符号,

是文字的低级形式,一维的密码而已。二维的汉字 80%是形声字,形声字

声旁表声,形旁表意,这种结合具有平面空间(纸张)所能赋予的最大表达

能力,从信息的表达上无疑是优越的。汉字的二维性决定了其输入方式的

多样性与灵活性,要远比“一维的”密码型拼音语言更激发人的创新开拓

精神并客观地提供了人类施展智慧的空间。
  
  现代英美社会,有患“失读症”得病人,患者不能对英文进行读写,

归根结底是英文的一维密码性造成的。汉语世界则几乎没有此玻目前西方

流行的治疗“失读症”方法是向患者教授汉字,帮助其逐渐树立阅读的信

心。
    
  4、英文是发散、不稳定、随时变化的,汉字是收敛、稳定、千锤百

炼的
  
  国家汉字的扫盲标准是1500个字,理工科的大学生一般掌握2000个汉

字。就凭这2000个字,大家可以读书、看报、搞科研。可在英文世界里,

没有 20000个字别想读报,没有30000个字别想把周刊读顺,大学毕业10

年后的职业人士一般都懂 80000字。新事物的涌现,总伴随者英文新词,

例如火箭(Rocket),计算机(Computer),电影院(Cinema)等,可汉语则无

须,不就是用“火”驱动的“箭”么,会“计算”的“机”么!用“电”

投“影”的“院”子么。可英文就不能这么干,不能靠组词,原因是“太

长”了。如火箭将成为“ Fire- Driven-Arrow”,计算机将成为

“Computational-Machine”,电影院“Hall-Where-To-See-Shade-

Projected-By-Electicity” 等。人的视角有限,太长的字会降低文章的

可读性与读者的理解能力。如果非得要组词来达到目的又不要增加长度,

便只能靠缩写的伎俩了,例如取字头HWTSSPBE来表示上述的电影院一词组


  
  汉语是收敛的,总是可以轻易地描述新生事物,而无须制造新词;汉

语是稳定,所以现在中学生还可以琅琅上口地读屈原的楚词:“大风起兮

,云飞扬”。
  
  目前,英文词汇已突破40万,预计下世纪中叶,将发散突破 100万大

关。太不稳定。现在的人们读沙士比亚的原著已困难重重,更不用说读

400年前英国诗人乔叟的诗了。学GRE的时候,注意到很多韦氏字典收录的

词汇竟是本事纪初的新词,如“Gargantuan”取自拉伯雷的小说。这也不

奇怪,毕竟英文400年前才统一了拼写。而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

前的河南殷墟甲骨文,5000年前山东莒县陶器文。
    
  5、汉字的构字法巧夺天工
  
  词头前缀词尾后缀是英文常用的构词法。Saccharose(糖精)和

Saccharomycetes(酵母菌)有相同的拉丁词头,但它们即便对英美人士也

非易事。一维的串状结构是导致其不醒目不明了的直接原因。我测试过的

几个母语是英文的工科研究生是不认识的。试问读书至研究生,连酵母菌

与糖精都不知道,又该教人如何感想呢?
  
  用汉字组词描述起来简洁明了。即便是没吃过糖精、没用过酵母菌的

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他也明白糖精可能是糖的“精练部份”,比糖更甜

(尽管这不确切);酵母菌是“一种菌能引起发酵”。但英文就不能如此简

单地组词,即便组出来也恐怕令人难以接受:

Sugessece="Sug"ar+"Essence"(“糖”字与“精”合起来)
  
  Yeabacteria="Yea"st+"Bacteria"(“发酵”与“细菌”和起来)
  
    这不太不像话了?还别说,在当今的英语社会,早期英文造字所遵循

的拉丁词根早字法已逐渐被甩开了,类似以上造的Sugessece,

Yeabacteria可一点都不是笑话,日常生活中天天都有,商店里不同品牌

的巧克力、糖果总会有不同的名字,有些名字在字典里找不到,它们会随

某个厂家的某种巧克力糖的产生而产生,消亡而消亡。当一个澳大利亚人

读到这个词时,他不会意识到这是北美某个地区的很受欢迎的一种糖果,

多半只能和中国人一样摇遥头罢了。
  
  与拼音文字一维串状前后缀构词法不同,汉字是通过二维方式构字的

。例如:
  
  “人”“囚”---“人”在无门的四堵墙内便成了“囚”;
  “木”“困”---“木”在无门的四堵墙内要受“困”;
  “雨”+“路”=“露”--下“雨”天在大马“路”上要暴“露”雨水

之下了
  “米”(与粮食有关)+“唐”(表声)=“糖”
  “禾”苗上又长“草”=“菌”
  “木”“林”“森”---分别是tree,woods,& forest意思,但比较

之下那一种构词法更好?答案一目了然。
  
  这种说文解字法难道不比Saccharo-更灵活更高明吗?
  
  6、为汉字辩护
  
  呼吁那些糟蹋汉语的人注意以下事实:
  
  (1) 联合国5种文字的官方文件中最薄一本一定是汉语;
  (2) 汉语的精确性已为蓬勃发展的中国科技事业所证实;
  (3) 计算机语音输入最有希望的是汉语;
  (4) 汉语是稳定的、收敛的;而英文是不稳定的、发散的;
  (5) 汉语是二维信息的、形像的、生动高效的,英文是一维信息的、

密码型的、枯燥低效的。
  (6) 在英文世界里能读文学名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不是所有受过大

学教育的人都能作的。如阅读中用英文描述的澳州的一些植物真是艰涩无

比,一般英美人也只能囫囵吞枣而已,字面上根本过不去,能猜出是植物

来已是善哉;可在中文世界里,又有谁会对仅有中学学历的人读完四大名

著而感到惊奇?至少字面上没问题。
  (7) 当今虽是英语文明的蓬勃期。但在历史的长河中,So far,英文

世界的文明史远比汉语世界的文明史短。妄自菲薄地乱讲英文是先进文明

的语言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7、信息科技时代偏爱汉字
  
  不知您是否了解或等新学科领域?如果接触过,您便会理解人类的艺

术、哲学、感觉看似不“精确”,但实为目前它们超越了当今人类的知识

水平所能精确描述的范围。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它们逐渐会被人类

以全新的知识结构所精确地把握,以上所举的新学科只是这一新知识结构

序幕的小插曲。汉字集中体现了东方艺术哲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之

所在。限于目前的科技水平,它的智慧我们尚不能完全认识,但正在方兴

未艾地被发掘。这种说法不是空洞的,也不是盲目的,毕竟15年前的人们

没有意识到传统汉字出版业要被淘汰;10年前的人们没有料到汉字的输入

会比英文快,而且会更快;5年前的人们没有想到传统的报业媒体会被逐

渐淘汰,会与百年老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互联网上抢码字新闻。谁又

敢横着心大胆地讲10年之后,20年之后汉字编程不可能或不如英文呢?是

啊,天晓得后辈们的本领会有多大!还是对未来多一份信心的为好。
  
  汉字是灵活的,但需要灵活的人使用;汉字是聪明的,但有赖与聪明

人的开发;汉字是充满智慧的,需要有智慧的人认识到她的价值。
  
  为汉语骄傲!更为坚信汉语时代即将到来的中国人的热情与信心而欢


    
  概括起来说:
  第一,中国的文化载体,是汉字。 这个载体没有变,虽然经过蒙元

和满清的异族统治,但中国固有文化传承没有断裂,文化的统一是最深刻

的血脉相连。
  第二,中国确定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正是上古“大同”思想的伟大实

践。中国的“颂”字从公,“贬”字从贝,可见唯有“天下为公”是最值

得歌颂的,要贬斥的是贝字当头的“拜金主义”。汉字文明,是非明确。


  有人问,反腐败怎么解释。我说,反腐败不是反祖国,而是反政府中

间的烂肉。百姓的住宅称家室,大富之家、官府才称为“府”。府本应住

着广天之下寸心为民的人。但是,如果不勤政廉政,整天陷于酒肉,变成

行尸走肉,那府上就会出腐了。尸腐必败,肉腐必臭,所以腐败非反不可

。从“腐”字看,历朝历代都有这个问题,因为它来自人的无智与习气。

钢铁不常擦洗都会腐烂,“修身”不力者,怎能不腐败呢?汉字一个“腐

”字早已包含了这些消息。
  所以,我们要看到,开发汉字宝藏,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

的历史价值。
  当年帝国皇帝秦始皇统一文字,是为了统一国家。中华文化就是贯穿

中华民族的血脉,是延续中华民族的命脉。抓住汉字文化,抓住中华传统

文化,就抓住了团结中华民族精神的纽带,抓住了有助于当代、有利于未

来的宝贵财富。
  
  
  中华文化宏大精深。汉字不仅是方块字,它还有情有义,有血有肉
  
  汉字的关系不是凌乱的、偶然的,它像拉丁文字一样,有着规律,是

一种有逻辑的语言,而且其内在意义超出我们现代中国人的想象(过去人

们一直认为汉字虽然是一种有美感的文字,但没有规律,需要死记硬背)


  
  “举例说,儒字,从人从需,讲的是人的需要,需要什么?一需食物

,二需教育。营养食物从母乳起,教育从孺子起,所以,儒字由人和需组

成,与‘乳’同音。
  
  “再说‘羞耻’二字,羞字,此事做得差(从羊),看起来丑(从丑);

耻字,耳朵还没听到吗(从耳),还不止住你的行为吗(从止)?”
  
  更形而上一点的,比如‘存在’二字,存:‘有’和‘子’的重合。

有子即存,延续生命。存音通寸,指寸寸光阴,存字是指时间的,意味着

一代又一代走在路程上,一代传一代以至无穷;在:是‘有’和‘土’字

的重合,有土即在,这个字是指空间的,土即何处乡土的意思。在音通载

,人和所有生命都共载在一艘诺亚方舟上向着不可知的目标前进,这里有

高深的问题,我来自哪里,到哪里去?这就是存在这两个汉字带给人们的

无限遐思。”
  
  “它太完美了,比如‘道’字,首是头,走之是脚,既指人看得见的

道路,又指‘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具有形而下和形而上的双重意思。


  
  
  “易不是封建迷信,易不是用来算命的,中华文化不主张算命,一个

人行事应从仁义的角度看这事该不该做,而不是先算命看对自己有没有好

处。易最主要的思想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种对立统一的观点是易

的大道,反映了中国人最根本的世界观。“按中国人的观点,任何东西都

是对应的,有天就有地,有公就有私,比如公是由私组成的,八私为公(

私字去掉禾仍为私),八个人就组成了一个公的团体。它早就告诉一个道

理,只考虑公,不考虑私是不对的。公和私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

个汉字都是一个象,这些星星点点的象,又被一个大网汇集成一个有机的

信息系统,这个大网就是易的思想,按照对立统一,阴阳统领,汉字从头

到脚,从里到外,表现了非常丰富的人心世理。“比如公又与颂联系在一

起,‘页’是脑,是思考的意思,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是无论如何也颂不起

来的,一个为大多数人着想的人,在任何朝代都是大家歌颂的榜样。而颂

字的对立面‘贬’字,从贝,贝字当头的拜金主义与公字当头的颂恰恰相

反……汉字就是这样互相联系,阐明世理。”
  。“知识分子总是说文化,这个文字本身就有话说,弄不懂谈何文化

?比如‘化’字从何而来,这是一个人和七的组合,七是什么,是人之七

窍,七窍通了就是化,才能文而化之,进入化境。”
  :“现在的科学的任何发现都没超过汉字的范畴……比如宇宙一词,

宇指的是空间,宙指的是时间。宇,空字头,于字身。于,往往作为介词

,定地点,定时间。如××人的著作写于××地方。这个于就是一种空间

和时间的自由度,在宝盖的六合(上下、前后、左右)之内。宇音又通舆—

——小到房屋,大到地球的一种空间。又通羽,告诉人们这是一个循环飞

翔的宇宙,在围绕着一个更大的宇宙飞翔,这完全符合现代天体物理学的

发现。宙指时间,宝盖(空间)之下的‘由’字,一种生命的本体从田中升

起,或从天降到田地。它是指生命和时间的由来。宙音通昼,时间一天又

一天,永远流淌。在现代物理学发现以前的许多民族,总是从空间角度考

虑宇宙,谁从时间无限的角度看宇宙了?只有汉字。”
  禾为科首,生产第一。斗为北斗,系统全息。科音通课,细分课题。

斗为量器,数学规律。这四句话说出了科字所表达的科学四原则……’
  
  中国历代重农轻商,不懂贸易,现在美国人“时间就是金钱’的观点

传进来,怎么看呢?”用一个“贸”字来说:“卯为时间,贝为金钱。贸

音通冒,贸有风险。卯时是早上五到七点,挣钱之事赶早不赶晚,不能错

过时机。时间就是金钱的思想,在贸字中早已包含。”
  
  “比如蚂蚁的蚂字,整个蚂蚁家族就一个母亲,一个妈,她是女王,

控制生育,蚂是由妈字而来的……蚁字好理解,是仁义的义,后来我看了

欧美昆虫学家的书,说蚂蚁一般不发生战争,一旦发生没有一个后退的,

战死为止。他们勤劳,守纪律,确实是仁义之师。”
  
  “人的生命肯定跟宇宙有某种联系,你看‘天’字,二是上的意思,

人上为天。人和天紧密相连,人命关天也是这个道理;是:日底下一个走

字,走向光明,走向温暖,是人间共同的肯定的东西,是人们共同的追求

;命字,从人,从口,从节(等于劫),中国古人认为,人生就是度过无数

劫难的过程;仁字:通人,人以仁义为本,子曰仁者爱人……”
  
  ‘冤枉’的枉,一个王被绑在木桩上,而不是一个士兵,一个九五之

尊,可想而知他心理遭受打击的程度。汉字总是从一情一事的最大极限表

现人性的世界。
  
  “众字特别有意思,是一滴血之下的三个人字‘众’(众),三个人代

表不同的人种,但是又来自一个根,意思是所有人都来自一个血源,与现

代基因学所阐述的完全相同。”
  
  择录:
  发表者: aljim 2004年08月12日
  中国人聪明的真正原因 :英语真的会淘汰汉语吗?!
   中国人心里有这样一种成见;认为汉语迟早要被英语所淘汰。记得

有一次......
  
   中国人聪明的真正原因
   原作者:不详
   中国人心里有这样一种成见;认为汉语迟早要被英语所淘汰。记得

有一次,大概是胡野碧在辩论时干脆把它清楚地说了出来。前几天‘世纪

大讲堂'请了一位学者李锐也认为全球化的结果是让英语统治世界。只有

阮次山在一次‘大时代,小故事'中谈到汉语的思维速度比英语快。但是

,他又提出一个问题;既然由于汉语使用了‘声'使得汉语的思维速度比

英语快,那么,由于广东话中的声比普通话多,是不是广东话的思维速度

比普通话更快呢?我的回答是,广东话虽然使用的声调多于普通话,但是

,广东话有两个缺点,第一、它的文字规划得不好,文字表达欠佳,且有

闭音节的声音存在。第二、它的声音利用率不高,普通话有21个声母、35

个韵母和四声,连乘的结果是2900个声音,但是能够被利用的是2500个,

而真正被用到普通话中的仅1200个。广东话有九声,即使它的声母和韵母

与普通话一样多,那么它实际使用的声音也应该是普通话的两倍多才对,

但是,广东话中实际使用的声音仅有1500个,与普通话相差不多,而它的

利用率比普通话小了几乎一倍。利用率小,就说明难学。因为同样的一个

声母或韵母,每次的使用实际上也是一种练习的过程,利用率高的声母或

韵母必然容易记忆、容易掌握。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凡是常用的语言

元素,包括声母、韵母、汉字和单词等到,越是经常使用的越容易掌握。

语言的好坏其实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不是能够用很少的记忆来掌握

,第二、是不是能够在有生之年掌握到比其它人更多的知识?用一句极限

的话来讲应该是:最好的语言是不学而知,但是所掌握的知识又最多的语

言,或者说,学少而知多的语言。
   英语与普通话相比则不同,国际音标中,英语有20个元音和20个辅

音,所以英语的声音种类不会超过20×20=400个;反过来说,不在这四

百个声音之内的任何声音都不被英语所承认,或者被认为是不正确的发音

;这里所说的不是‘音节'。比较一下就会看出,汉语的发音种类是英语

的3倍,两者的比值远大于广东话与普通话的比值。
   下面要说一下,为什么声音种类越多,思维速度就越快。这个问题

,去年我在‘北大中文'论坛讨论了一个月才使大家弄清楚,在这里我希

望尽量说得简单。假设有一个仅会发两种声音的人,具体地讲,他就会发

A和B两个音。根据电脑的理论,我们知道,他用这两个符号依然可以表达

整个世界。再假设,世界上仅有400种事物需要表达,那么,一个英国人

可以用每一个发音来表达400种事物中的一件,而仅会发两个声音的人,

有时就不得不用九个发音来表达400种事物中的一件,因为二的九次方才

大于400。比如,英国人用‘I'代表‘我'而仅会两个声音的人可能要用

ABBABABBA代表‘我'这个概念。一般人每发一个声音大约需要消耗四分之

一秒的时间。比较两者就会看出,仅会两个声音的人,不但表达得慢,而

且还费力气。在表达‘我'这个概念的时候,英国人使用四分之一秒的时

间,而仅会两个声音的人使用了二又四分之一秒。如果两个人总以这样的

比例生活一辈子,他们一生中所享受到的所有信息将是它的反比9:1。实

际的情况中,最明显的是日语与汉语的对照,我们知道,日语使用了100

种不同的声音,而汉语使用了1200种声音,因此很多汉字让日本人一念就

必须用两个或者三个声音来表达。我们假设日语中所有的字都用两个声音

来表达,那么岂不是说,日本人一生所能够享受到的信息仅仅是中国人的

一半吗?我曾经思考过,这是不是与日本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伟大的思

想家有关。我们知道,思维实际上是一种心里说的过程,如果在说话时表

达得快,那么,思维的速度也应该跟着快。具体的例子是赵元任曾经比较

用英语和汉语背诵乘法口诀的速度,汉语使用了30秒,而英语使用了45秒

。因此,如果两个人同时用英语和汉语来背诵的话,到了30秒的时候,汉

语使用者一定想到了九九八十一,而英语使用者则一定到不了这里,说不

定,他想到的仅仅是七七四十九。这就证明了使用发音种类多的语言比使

用发音种类少的语言思维速度快。这一点曾经被国、内外许多学者所证实

。至于思维速度快是否就代表聪明这个问题是被很多学者所承认的。
   我的证据是解释一个历史上的‘谜'古希腊人为什么比其它人更聪明

?因为希腊的文化来自古菲尼基人,我们知道菲尼基人发明了人类的拼音

字母,就声音的分解来说,这是一大进步,就思维速度来说,它是一大倒

退。因为,为了筛选容易区分的声音元素,菲尼基人仅仅使用了22个辅音

,这样,它的表达速度当然比现在任何语言都慢,而希腊人则采用了元音

,我们知道元音与辅音结合以后,声音种类等于增加了好几倍。事实上,

菲尼基人的声音中也有元音,否则他们是发不出来的。所谓的22个辅音是

说他们仅承认这22个辅音为信息栽体,也就是,ma、me、mu、mai、muo在

他们的耳朵里与一个M没有任何区别。就像me的四种声调对于英国人来讲

没有任何区别一样。由于声音种类的突然增加使得希腊人的思维突飞猛进

,造成了后来的现象。论坛上曾经有人问汉语的声音种类依然多于英语,

为什么没有英国先进。我的回答是,当声音种类突然增加的时候就有新思

想出现,反之,当声音种类减少时,思想就趋于保守,而元朝以后,中国

的声音中失掉了一个‘入'声,中国的衰弱正巧从那时开始。最后,在讨

论尼安德特人的时候,人们也发现,使用声音种类少的人种会被历史淘汰


   我之所以认为汉语必定战胜英语的根据还不在这里,关键是要解决

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知识爆炸问题。我们知道,目前的英语单词包括各种生

物名称及专利发明的新术语已经超过了数百万,如果考虑到英语中有一些

可以推导和联想的成份;比如前、后缀和复合词等,它所需要记忆的基本

单词也有一百万个。而所有这些单词在汉语中都可以用四千个汉字来表达

。根本的原因还是英语的发音种类不够。比如pork这个词,在英语中代表

猪肉,它和猪pig、肉meat没有任何关系而仅仅代表它们的一个联合体而

已,如果把猪肉pork、羊肉mutton、牛肉beef、猪油lard、羊油suet和牛

油talon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话就发现,英语中所有的联体词都是一个与

其中任何一个分解词毫无关联的新符号,而它们却构成了英语词汇的主体

,英语中几百万的单词就是这样来的。它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如果将pork改

成pig和meat连在一起的形式,那么就要发音四次而pork仅仅发音两次;

所以联体的词能够节省发音却要增加记忆,而分体的词,无需记忆可是却

增加了发音次数。设想,一位屠夫,每天要用到‘猪肉'这个词上千次,

使用两次发音的单词要比使用四次发音的词节省两千次发音,何乐不为?

但是遇到不常用的词的时候,英语还是和汉语一样,使用分解的词,比如

驴肉就用donkey meat来表达。因为不常用的词,即使设立了符号形式,

别人也记不住。汉语能够将英语中联体词汇分解的功能,非常有用,它使

所需要记忆的词汇大大地减少;不仅如此,它还能够将词汇在人们头脑中

的位置整理得清清楚楚。达尔文主义的诞生就是建立在林奈的双名法的基

础之上的,这种方法使得各种印象在脑子中由原来的平面,变成立体的。

比如,在林奈以前,人们给所有的生物一个名字,结果,由于种类太多,

同一种生物可能有两种名字,而另外的生物,可能没有名字。林奈则将所

有的生物先分类,并且给出一个类名,然后在类名的下面放一个词,两者

组成双名法的名字。这样不但清晰,而且大大的减少了需要记忆的符号;

比如原来有一万个名字,现在分成一百个类,又在每类中分成一百种,我

们所需要记忆的仅仅是一百个类名和一百个种名,共二百个,而不是原来

的一万个。随着知识爆炸的问题逐渐恶化,人类就有必要将其它的术语也

仿照这个方法改造,而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按照汉语的结构进行改革。而

原因还是在于发音种类的数量。
   这个现象最先是德国的莱布尼兹体会到的,他认为汉语是自亚里士

多得以来,西方世界梦寐以求的组义语言。但是,他没有看到声音的真正

特性,却由于汉字的数量上的性能而定义汉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字。我

想,如果他看到今天知识爆炸的世界,他一定会要求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废

除拼音文字而采用汉字。
   最后,谈一下关于人的一生中到底能够记住多少单词或符号的问题

。中国人所使用的汉字通常在三到四千,而莎士比亚时代的英语仅有三万

个单词,他本人能够全部掌握。但是,到了丘吉尔时代,他的单词量依然

是三万个,可是,那个时候的英语已经拥有近百万个单词了。所以,我认

为,莎士比亚使用英语单词的熟练程度是后人根本无法达到的。我曾经在

网上向很多英语中高等教育的语言机构请教,到底学习英语应该掌握多少

单词才成,但是,他们的回答总是含糊不清,或者扯一些别的东西。后来

,在一些无法避免这个问题的文章中我发现,语言学家们对于英语单词的

要求是:一个受过教育的英语使用者应该掌握五到二十五万单词,不但差

距范围很大,而且,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莎士比亚和丘吉尔都应该是文盲

,至少是没受过教育的人。我认为,这是任何推崇英语的人的软肋,只要

他们能够躲过别人问这个问题,其它的方面 ......
   我的观点曾经在北大中文网上讨论过。但是,可以看得出来,不知

道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劣等民族和劣等文化。所以,在鼓舞

中国人的信心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大家努力。其实,只要大家能够恢复信

心,中国人在很多事情上早就应该领先于世界的。可是我们太爱钻牛角尖

,总是当外国人设立一套标准的时候,我们拼命地追呀赶呀。为什么,我

们自己不能够设立标准,也让他们换换口味?我记起几年以前,西方国家

有一个喜欢指手划脚的毛病,那时,我也有一个毛病--喜欢掣肘拖腿。

美国有一份COX报告,内中例举了大量的对比,用以说明中国人不可能通

过三、四十次的核实验取得与美国一千多次核试相同的成果。唯一的解释

就是中国盗窃了美国技术。有人也称这次事件为李文何事件。我那个时候

给美国所有的参议员各发了一封电子信件。内容是说,如果他们希望彻底

调查此事,就应该设立另外一个调查小组,好好研究一下汉语和英语在思

维上面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够弄清楚,为什么中国三、四十次的核试所

取得的进展与美国一千多次核试的进展相差无几。
   在信的后面又附上了我的对于两种语言对比的计算书。后来,接到

了不少回信,要求我告诉他们我的真实地址才肯继续考虑。......我也明

白,不会有哪个美国参议员会提出任何有关的议案的,因为,任何有关议

案的提出,其本身都是对于汉语的一种变相宣传,都是对于英语的贬低。

没有任何美国人愿意辩论它。道理非常明显,如果辩论下去,必然牵扯到

语音和语言学中的诸多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他们的一块伤疤。目前,美

国一直要求中国降低人民币汇率,但是,态度依然没有超出礼貌的范围,

所以,这套理论还不适合。一旦他们超出了理性,那么,非常容易扯到语

言学的问题上来。换句话说,是:由于英语的思考范围狭窄,所以不能够

从更加长远的利益来考虑问题。但是,这话我还不敢说,至少不敢对美国

人说。因为我是学工科的,工程上的事情我有点把握,可是一碰到经济问

题,我心里没底。
   类似的事情还有就是找世界语BBS进行辩论。谁都知道,世界语实际

上是将英语改头换面设计的语言,当然不懂得使用‘声调'。我的问题是

,英语的单词已经远远超过了常人的记忆极限,世界语有什么办法弥补这

个缺陷吗?当时有人回答我说,世界语中使用派生的结构比英语更加明显

。可是,当我将汉语中的声音种类,以及‘声调'的利用方法向他们解释

以后,再也没有人发言了。
   还有就是美国有一个‘只说英语运动'English Only曾经向全世界争

求意见。可想而知,我的意见是什么了。我告诉他们,你们一意推行英语

实际上是将美国文化推向深渊,是在摧毁美国文化。拯救你们的方法只有

重新选择一门带有‘声调'的语言。对于这些没学过汉语的人来说,他们

一般不懂得什么是‘声调',所以,只好用唱歌时候的音阶来向他们解释

;任何一个英语‘音节'都可以跟随音阶变化出至少八种不同的声音,这

和‘声调'的作用差不多。上述所说的实际上就是美国人的软肋,没有必

要的话,我是不会乱碰的,影响团结。而且,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加,我们

可以说的也越来越少,因为说多了,就给人借口说中国威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