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盘账号分享你懂的:伪娘诞生的根本原因大调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3:45:52

作为父母,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儿子从不成熟的、反复无常的少年转变成诚实而有爱心的男人,他们林重妇女、忠于婚姻、信守承诺,是果断有力的领袖、优秀的劳动者、保持着健康的男性气概。— 威廉·波拉克

目的的缺失:一代男孩成长中最大的问题

Dean Reid的一生非常精彩。“二战”的时候,他是轰炸机飞行员。在一次轰炸柏林的任务中被炮弹击中,战友死了,他一个人一瘸一拐穿越德国北部边境,到达大海,准备游到挪威,但被德国兵俘虏,那时候他才23岁。在德国战俘营中度过战争的剩余时间后,他回到家乡,娶妻生子,养家糊口。

“我不是想做英雄,我只是做一个男人。”80岁的他告诉自己的女婿迈克尔·格瑞恩。迈克尔是一名家庭治疗师,美国著名的男孩研究专家,当时他正在写一本书,叫《男孩的目的》。

半个世纪前,男人对于什么是“男人”有一种朴素而明确的理解—身为男人,必须独立、坚强、有勇气、敢于冒险。

今天,绝大部分的男孩不像D4那样长大。他们不必年纪轻轻就上战场杀敌,逃命,人狱,忍受肉体与 精神的折磨。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丰厚的物质条件和父母的过度保护麻痹了他们的努力。但成人世界的压力从没有减少过所以他们越来越不愿意长大。作为男性的一些基本人格特质没有在他们身上得到鼓励和培养,反而在不断丧失,甚至走向偏执的反面。他们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不知道做一个男人意味着什么。如果愿意,二三十年后,也许他能成为一个男人,但有些男孩永远也不必长大。

迈克尔医生在接受采访中告诉本刊记者,现代学校教育系统是这种全球性的男孩危机的根源—在课堂里“安静坐着,读书,写字、举手提问,认真做笔记”的教育方式,从本质上就是适合女孩的,而不是男孩的。

男孩与女孩的大脑发育状况不同,学习方式也不同。一般说,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技巧优于女孩,不过这些优势在学校里没有得到发挥,而是要求他们学会如何握铅笔或画笔。男孩天性好动,他们不愿意安静坐着。学校里绝大部分的老师对于男孩与女孩之间的这些性别差异毫无意识。

表面上看,男孩的问题似乎是因为女孩的竞争压力所致。100年前也是同样的教育方式,但那时只有男孩能接受教育,男孩跟男孩竞争,问题并没有暴露出来。当然,那时候的男孩也是讨厌上学的。

其实,男孩一直是男孩,但学校对他们应该如何行为举止的期待却改变了。自从女孩获得平等的教育权,她们在语言、性格方面的优势很快就显示出来。在小学里,女孩的乖巧被视为黄金规则,男孩被当成“有缺陷的女孩”一样被教育。从1978年开始,美国大学的女生成绩已经普遍比男生优异。

动物学家很早以前就发现了,青年大猩猩打架,不只是为了争夺食物和母猩猩,更是为了建立自己在族群中的位置。他们总是选择对抗,而不是示弱。心理学家说,相似的进化驱动使得男孩很难在中学立足—和大猩猩一样,他们决不愿示弱,尤其是公开示弱,亦不肯承认自己需要帮助。受了挫折的男孩之间于是形成一种可怕的刻板印象—上学是女孩和书呆子干的事情,强硬、攻击性才是有男性气概的。于是,他们与学校之间越走越远,宁可沉迷在电子游戏里。

在美国,高中辍学率高达30%,中大部分是男生。90年代早期,美国政府还在呼吁,要举全国之力,帮助女孩提高科学与数学成绩。但现在,美国女孩在学业表现上一路领先男孩,2009年拿到硕士学位的女性是男性的1.51倍,甚至在数学等传统上男孩遥遥领先的学科,男孩领先优势也在快速缩小中。美国《商业周刊》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在美国各地,女生在学习方面似乎建立了一个罗马帝国,而男生则像古希腊一样日趋衰败。”

中国的数据更加惊人,10年间,女大学生在校人数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女硕士的比例提高了13.6个百分点,女博士的比例提高了15.9个百分点。

100年前,不是每个男孩都要上大学才能成功,做一个好丈夫,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正派男人。他们可以去工厂,或者当学徒,做生意。但今天,教育变成一个不可逾越的门槛。根据美国2005年的统计,一个年轻男人如果没上过大学,他的收人不到大学毕业生的一半。他被解雇的风险比大学毕业生高3倍,离婚、犯罪、无家可归的概率也更大。据统计,美国15一17岁的青少年中,进青少年惩戒所的男孩是女孩的8倍多。

脑神经科学告诉我们,人都有一种天然的要获得意义和英雄主义的内在驱动力,他们需要被世界所需要。比起女孩,这种驱动力在男孩身上往往表现得更强烈,他们对战争、暴力相关的电子游戏的沉迷正是这种驱动力的一种反映,只不过游戏中获得的成就感是虚假的。

“对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来说,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混个三四年后,等他到20多岁的时候,基本上就放弃了。或者颓废度日,或者走向愤世嫉俗。” 迈克尔医生告诉记者,

“一个男人必须有一个目的,为一了这个目的不惜牺牲一切,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在他看来,目的的缺失,是这一代男孩成长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中国男孩恐怕也不例外。因为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一 男孩从小就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因为所有人都围着他转,所有人都告诉他,你很重要,却没有人引导他如何靠自己的努力获得这种重要感。只有亲自获得的成就才能带来真实的满足感,苍白的赞扬丝毫不会增加一个男孩的目的感,反而让他们困惑。他们在心理上同时被溺爱和被忽略,这让他们软弱、无力,甚至对社会生气。  

迈克尔医生认为,这与他们生命中父亲角色的缺席有重一要关联,缺乏父爱的男孩可能成长为危险男人,至少在美国如此。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他为我们提供了一组惊人的数据:

在美国,超过3000万的孩子没有与父亲一起生活;1/3的人一年之内见不到父亲,90%的无家一可归或离家出走的男孩来自无父家庭;71%的高中辍学生来自无父家庭;63%的自杀青少年来自无父家庭;70%青少年惩戒所里的不良少年来自无父家庭;一个孩子如果没有父亲,他/她长大之后陷人贫困的可能性增加10倍;绝大部分的未婚先孕少女来自无父家庭。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身体验到父教缺席的影响,在2009年父亲节前夕,他说:“父爱缺失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空洞,任何政府都无力填补。”

在最近出版的《拯救男孩》一书中,作者孙云晓则如此描述中国父亲缺席的原因:“整个社会通过许多方式隔绝了父亲参与子女的教育。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仍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使父亲对养育孩子的事情敬而远之,漠不关心;社会的工作结构和政策制度也在强化父一母角色的差异,将教育孩子的职责指向母亲,使父亲对孩子教育投人的时间相对减少;另外,传统‘严父’刻板印象也降低了父亲对孩子表达关爱的意愿和能力。这种社会文化的影响如此强大,所以我们看到远离孩子的教育并不是个别父亲的选择,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现实情况是,即使在正常家庭中,父亲也已经远离了孩子的情感中心。中国高中生将父亲选为第六倾诉对象,排在同性朋友、母亲、异性朋友、兄弟姐妹甚至网友之后。而一个男孩从9岁到15岁之间,正是与父亲建立联系最关键的时期。

在人生的某一阶段,尤其是青春期,为了适应未来的社会角色,一个男孩需要通过一个比他年长的男性,最好是父亲,理解身为男性的意义。父亲是男孩学习自制、冷静、责任的榜样。父亲以100万种不同的方式提醒男孩,学习对他们人生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将天性里的攻击性、竞争性和冒险性,找到更富有意义的出口。一个理想的父亲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告诉男孩,什么是真正的男人,什么是真正的男性气概。

双性化教育:男性气概,还是雌雄同体?哈佛大学的政治哲学教授哈维·曼斯菲尔德在一本叫《男性气概》的书中曾经这样定义“男性气概”—在危险处境里的自信。一个有男子气概的男人必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尽管现代技术减少了一个男人必须拿生命冒险的场合,但它仍然是一种灵魂的品质。柏拉图称这种品质为“血气”,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虽然并不完全摒除女性—哈维教授认为,撒切尔夫人就是一个具有“男子气概”的女人—但“男子气概”主要集中于男人身上。一个具有男性气概的男人,会为了某一个目的而甘冒生命危险。

哈维教授高度赞扬这种“男性气概”—“男性气概寻求和欢迎戏剧性,工它偏爱战争、冲突和冒险。当惯例无济于事,当计划最终泡汤,当试图用现代科学的成果理性地控制一切但结果漏洞百出时,男性气概或者带来变化,或者恢复秩序。如果说屈从和祈祷是我们最后的力、法,那么男性气概就是在它们之前倒数第二位的诉求。”   

不过,他哀叹,这样的男性气概在美国己经越来越少了,因为它一再遭到女权主义运动的打击。今天的美国人生活在一个‘性别中立’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性别不再重要,它不再给你权利、义务,不给你加分,不给你减分,也不给你任何位置和角色。

在他看来,为了政治正确而压制一个男人与生俱来的性别特征,不仅伤害了男人,也伤害了女人。

我们应该把男孩培养得更具男性气概。男孩其实很清楚自己的性别,但今天的教育要求他们忽略自己的性别,这让他们感到困惑。”哈维说。

美国心理学家对2000多名儿童的调查结果发现,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乃至智商、情商的发展都相对较低。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和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更全面,成年后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具优势。这一发现促发了“双性化教育”的家庭教育新理念,比如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增加男女孩子接触的机会,避免将性别特征区分过清等等。

在采访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教研室讲师姚萍博士时,她一再向记者强调,必须先搞清楚“双性化”的概念。现在国内对“双性化”的理解有许多误区,尤其是流行文化制造出来的“中性形象”,比如“快男”“超女”,并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双性化”。

“双性化人格”是心理学家A .S.罗西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一种兼具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性人格类型。

其实,弗洛伊德早就说过,一个正常人的行为从来不是完全的男性化或者女性化。瑞士心理学家容格则有一个著名的“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理论,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两个术语,说明人类先天具有的双性化生理和心理特点,即每个人内心都同时住着一个男性人格和一个女性人格,只不过很多时候它们一个睡着,而另一个很清醒。

从双性化理论的起源看,它本是一个与性别刻板印象(性别歧视)做斗争的理论。“双性化”研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本姆曾经在《性别的滤镜》一书中指出,社会通过三种滤镜看待男人和女人,一是大男子主义,将女性视为“他者”;二是性别两极化,将男人与女人放在一个维度的两个极端,将男性特征与女性特征彻底对立起来,在个人身上这两种特征必然互为消长;三是生物决定论,认为一个人的生物学特征决定他的命运。数千年来,这三种隐藏的、扭曲的滤镜,已经深深植人人们的灵魂,而她的研究就是为了“使人类个性从个体的性别角色刻板形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1974年,她根据双性化概念编制了测量性别角色的贝姆量表(Bem’sSex RoleInventory),将一个人的性别特征分为四种: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双性化理论认为双性化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性别模式,它集合了男性和女性的性别优点,在心理健康、自尊、自我评价、受同伴欢迎、适应能力等方面都优于单性化者(典型女性化者、典型男性化者)。

弗洛伊德在谈论达·芬奇时曾说,创造力丰富的人往往具有跨性别的特征。双性化人格与创造力之间是否真有关联?有哪些方面的创造力?这是当代心理学家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

2002年,在观察了大量创造性行为之后,两位心理学家(希特纳与丹尼尔)发现,与单性化人格的人相比,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人在文学、戏剧、摄影等领域都有更大的成就。就像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里所写的:“要成为一名理想的作家,必须女人男性化,男人女性化·····一个艺术品的创作完成之前,男人和女人的大脑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合作,就像性格迥异的婚姻可以非常完美。”在这篇文章里,她称赞了几位“雌雄同体”的作家,比如莎士比亚、济慈、威廉·考伯、查尔斯·兰姆,但她并不确定米尔顿、约翰逊、托尔斯泰是否可以算在内,而普鲁斯特则未免女性化过了头。

“双性化教育是有主次区分的。一个男孩的双性化教育应该强调男性阳刚坚强的一面,而女性化的一面,比如细心、温柔,则属于补充,最好是顺势引导,这样才能让他将来更加适应社会。很多时候,你不得不承认,一个具有男性气概的男人,是比较有魅力的。”姚萍告诉本刊记者,“女孩子也一样,过于刚强的女孩,缺少了女性的温柔,难免让人爱慕的心不够,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影响将来她身为一名女性最重要的社会功能的执行—养育孩子。” “男性特征与女性特征各有其用武之地。”她说,“通常来说,适宜表现男性特征的场合是在工作中,而女性特征的用武之地则主要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就是说,男性特征会让你的事业更成功,女性特征会让你的生活更愉快。”  

男女有别,但为什么?

当记者向迈克尔医生征询“双性化教育”的问题时,他说:“在一个男孩与女孩真正享有平等机会的社会里,关键不是男孩是否应该更阳刚,或者女孩应该更温柔,而是,无论男孩女孩,是否从他们的父母、家庭、学校和社群中得到他们所需要的。”

所以,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解决方案,起点必然在理解—理解男孩,理解他们与女孩之间学习方式的差异,个性心理的差异,思维方式与行为的差异。迈克尔医生抽样调查过美国的小学、中学和大学,发现99%的学校里,老师对于男女学生的大脑差异毫无概念。20多年前,他创办了一个培训机构,专门为全国各地的学校培训老师,让他们观察男孩与女孩的大脑扫描图,了解大脑分泌的激素差异,了解他们的学习机制是如何的不同,性别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行为、思想和感觉。

通过大脑扫描,我们可以发现一般男性的大脑比女性的大脑平均大9%,但这并不能说明男性比女性更聪明.事实上,大部分时候,女性的大脑活跃程度比男性更高(葡萄糖代谢高出(15%一30%),即使在休息状态下。

男性的小脑活跃程度高于女性,那是一个行动中心.而女性负责左右半脑之间交通的结缔组织更密集,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在执行语言任务时,女性的左右半脑同时被激活,而男性只激活左半脑。因此,一般来说,女性的语言能力天生优于男性,她们更适合以静态读写为基础的教育方式,比如女孩们更擅长写作文。

一个有效的策略是,先让他们随心所欲地跑动一番,激活左右大脑。因为男孩只有左半脑执行语言功能,右半脑是视觉/图形中心和空间认知中心,所以给男孩布置作文时,可以先让他画一个小时的故事板,然后把画的东西描述出来。这样一个小小的教学策略改变,让男孩也能写出非常精彩的文章。

最近几年,科学家还发现,随着女孩年龄的增加,她们的右脑越来越有组织性,也就是说在右脑半球不同脑区之间呈现越来越清晰的联络路径,男孩则在左半脑呈现这种发育趋势。这一发现为以后进一步研究男孩与女孩的大脑发育与认知能力、学业表现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男性和女性处理负面情绪的大脑区域不同,男性在primitive areas of the brain,尤其是杏仁核,而女性在大脑皮层,与语言、推理、反映的区域连。这也是为什么女孩更愿意倾诉,而男孩不愿意谈自己的感情。所以,如果一个男孩受了挫折,做了错事,家长最好的处理方式不是与他坐下来谈心,而是与他一起做一件事情,比如去超市、打篮球等。

女性的前额叶皮质区更大,成熟更早,这或许能解释她们的耐心和谨慎。相比之下,男性的杏仁核(处理恐惧、生气、与强烈情绪)更大,神经细胞更多,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他们比较好战、冲动。

比起男性,女性对情感有更强烈的需求。如果说女人有一条八车道的高速公路处理情感信息,那么男人只有一条乡间小路。谈心能激活女孩大脑的愉悦中心,释放大量的多巴胺和后叶催产素,其愉悦感仅次于性高潮。

其实,关于男女在心理与认知模式上的差异,脑神经学家的很多结论与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但因为心理学的研究绝大部分是针对成年男女的,这些差异仍然被认为是社会化的结果。这也是20世纪学术界流行的观点—人类思维本是一张白纸,所有的结构来自后天的社会化、文化、父母教化和个人体验。男孩、女孩是变得“男性化”、“女性化”的。从四五岁开始,他们会从事一些被他们的社会、文化所认可或期待的,合适于男孩或女孩的活动。他们会寻找同性别的朋友,渐渐发展出男性或女性的个性特征与思维模式,比如男孩独立、主动,而女孩温顺、被动。这种被社会设定好的技巧、个性、行为,自我认知被视为是一种“性别刻板化"(sex typing)的过程。 在性别差异上,生理与社会环境因素其实很难剥离。大脑的发育固然是受到激素的影响,但激素同时受到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且,大脑有差异,并不代表这些差异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人类的大脑可塑性很高,它一直在变化着,尤其在青春期,一个男孩的大脑灰质会经历重大的“修剪”,而女孩的“修剪期”比他们还要早两年。  

关于男人与女人的真相:

剑桥大学的神经学教授西蒙·巴伦一科恩(Simon Baron-Cohen)做过一个很有趣的实验。

他找到100个刚出生24小时的婴儿。隔着8英尺的距离,婴儿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脸和一个相同大小的机械车模型。然后根据婴儿对人脸和球的反应来推测他们的性别。结果发现,盯着机械车模型看的绝大部分是男孩,而女婴大都盯着人脸看。可见,一个人大脑的“性别差异”在生命的第一天就显示出来了。当然,这种差异模式只在群组对比时出现,并不适用于个体。

更有趣的是,科恩教授还发现,通过测量羊水中胎儿产前丸我激素的多少,有可能预测他以后的社交能力。

他的实验是这样的:剑桥大学的医学实验室有一批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收集的孕妇羊水冷冻样本。利用这些羊水可以测量每个胎儿在妊娠早期(大脑发育关键时期)母亲子宫中所含的罩丸激素量。罩丸激素是一种激进的雄性激素,对胎儿大脑的发育影响极大。当这些孩子12个月大的时候,科恩教授录制了20分钟内他们在地板上玩时抬头看妈妈的次数。当这些孩子两岁时,科恩教授对孩子的父母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让他们评估孩子的词汇量。结果发现,胎儿产前罩丸激素越高,幼儿期的眼神接触越少,语言发展越慢,社交能力越弱。    科恩教授对这个结果感到震惊:出生前小小的几滴化学元素,竟有可能影响一个人的社交能力或语言能力。事实上,科学家很早就发现,当母亲怀的是男胎时,子宫内所含罩丸激素的浓度相当于怀女胎时的8倍多。到了五六岁时,男孩体内的罩丸激素仍然比女孩多出10%到20%。他由此推论,罩丸激素是塑造男女大脑差异的关键原因之一。这种差异表现在认知模式上,则是女性大脑善于同情(empathy)和交流,而男性大脑则更强烈地趋向于

理解和构建系统,不仅是机械系统,也包括抽象系统,如音乐、绘画、数学。换句话说,女人善于理解“人”,而男人善于理解“物”。在他看来,这是男女之间最本质的差异。

不过,这种差异并不绝对,即使同性之间,罩丸激素的含量也是很不一样的。事实上,科恩教授将人类大脑分为三种,一种是同情长于系统(E型大脑),一种是系统长于同情(S型大脑),第三种则是同情与系统同等(B型大脑)。心理测试结果显示,44%的女性拥有E大脑,17%的男性拥有E大脑。54%的男性拥有S大脑,而17%的女性拥有S大脑。

可见,很可能不是性别,而是产前激素水平决定了你的大脑。一个男人可能拥有一个典型的女性大脑(如果他的罩丸激素很低),而一个女性也可能拥有典型的男性大脑(如果她的罩丸激素很高)。

作为孤独症的世界级专家,科恩教授还由此提出一个假说,孤独症很可能是一种“极端的男性大脑”。如果父母双方都属于典型的.S型大脑”(系统化),则子女患孤独症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他发现,患孤独症的孩子大多是男孩,在一种名为“阿斯伯格”的相对轻微的孤独症中,.男女比例甚至高达10:1。这些孤独症男孩的思维呈现一种极度“系统化”的特征。他们的大脑无法理解或者处理社会化信息,无法建立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只能根据规则或法则理解事物,极善于系统化,常常有一些很偏执的爱好,比如列车时刻表(时间系统)、旋转的物体(物理系统)、深海鱼类的名字(自然的分类学系统)……

患有严重孤独症的男孩,往往还会伴随出现学习障碍、语言障碍,他们会不停地蹦上蹦下,或者旋转,因为运动本身是高度规则化和可预测的。还有一些孩子会盯着一片树叶看上好几个钟头,这些被临床诊断为“无意义的、重复的行为”很可能是一种高度系统化思维的征兆。

科恩教授将这一假说写成一本书,叫《本质的差别:关于男人与女人的真相))。这本书花了5年的时间。一来是因为他的实验样本量太少,难免底气不足,二来则是这个主题过于政治敏感了。

2005年,当时哈佛大学的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发表了一句政治很不正确的言论—男人比女人更适合搞科学,是他们的心智差异所致。这话犯了众怒,被认为是性别歧视,惹来女权主义者的炮轰,差点将校长赶下台。

不幸的是,科恩教授的很多实验结果与生活中的一些“性别刻板印象”是一致的,比如女孩喜欢玩偶,男孩喜欢卡车。即使同样得到卡车玩具,女孩和男孩的玩法也不一样:女孩会给它们取名,一个叫“爸爸卡车”,一个叫“妈妈卡车”;男孩却会翻来覆去地摆弄不停,甚至拆开,直到卡车坏了为止。女孩喜欢八卦,男孩喜欢打架。女孩擅长语言,男孩更有空间感。女孩绕着弯子用语言攻击敌人(她们需要了解对方的感觉),男孩抡起拳头直接上。谋杀犯中男性居多,因为他们缺乏同情的能力。男人更容易成为数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或者棒球手—棒球的抛物线取决于投球手的手指握在什么位置—个可预测的系统。, 为了支持科恩教授,哈佛教授史蒂芬·品克(Steven Pinker)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是一个女性主义者。我相信女性被压抑、歧视、伤害了数千年。我相信20世纪的两场女性主义运动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但是,必须认识到,道德的设定—人不应因为自己的性别而被歧视—女性主义的核心,不应否认男女之间生物学上的差异。这是两码事。事实上,理解这种差异是符合女性主义的核心哲学的。”  

女人需要男人,就像鱼需要自行车?

其实,很多时候,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是准确的,比如女性对于情感的依恋。女性主义领袖人物葛罗莉亚·史坦能曾说:“女人需要男人,就像鱼需要自行车。”但很多情况下,女人和男人之间必须形成一种亲密、持续、共生的关系,才能感觉到安全、满足,也是为了安全地养育下一代。如果过于强调权力,而抹杀女性对情感依恋的深层需要,尤其是对女性身上“母性”的否认,反而是对女性的一种伤害。

在迈克尔医生看来,母性是女人最重要的天性,即使她们没有自己的孩子。这是可以得到生物学的解释的。比起男性,女性的大脑包含更多的催产素,这是一种母性激素,能促进母亲与幼儿之间亲密的交流和爱抚、建立安全的连接关系。当一个小女孩抱着洋娃娃,或者当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哭泣的宝宝时,大脑会大量分泌催产素。男人并不是不关心婴儿的哭泣,只是他们的反应会比较慢。

他们还建议,母亲在婴儿出生到2岁之间,最好暂时放弃工作,专心带孩子,因为这段时间是婴儿与母亲之间联系最密切的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