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虚拟机玩游戏:所得税汇算清缴中费用扣除项目的二十条风险点提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10:29:20
一、只有与收入直接相关的费用支出才可税前扣除
一些企业认为,企业所发生的合理的、真实的费用支出都税前扣除。其实不然。只有与企业收入直接相关的费用才可以税前扣除。企业所发生的费用如果与收入不相关,即便再真实、再合理也不能税前扣除。那么怎样才算是直接相关的支出呢?税法未予解释。从经济实际出发,直接相关应当是指支出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或者可预期经济利益的流入。当然了,对于相关性的具体判断一般是从支出发生的根源和性质方面进行分析,而不是从费用支出的结果来分析。如企业经理人员因个人原因发生的法律诉讼,虽然经理人员摆脱法律纠纷有利于其全身心投入企业的经营管理,结果可能确实对企业经营会有好处,但这些诉讼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分析属于经理的个人支出,因而不允许作为企业的支出在税前扣除。
二、只有费用化的支出才可以税前扣除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真实的支出与收入直接相关只是具备了税前扣除的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可以在税前扣除,因为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即只有费用化的支出才可以在当期进行税前扣除。因此,对企业来说,为避免发生汇算清缴风险,就必须正确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对于收益性支出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而对于资本性支出,则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三、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形成的费用或者资产不得税前扣除
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财产,不得扣除或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因而,对纳税人来说,需要注意的就是哪些收入属于不征税收入。目前,不征税收入主要包括:财政拨款、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因而,凡纳税人取得上述三种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以及资产等均不得税前扣除。
四、工资薪金支出税前扣除并不是没有条件的
新企业所得税法取消了计税工资制度了,因而便有很多人认为企业所发生的工资薪金都可以税前扣除,甚至将一些非工资薪金性支出也作为工资薪金支出进行税前扣除。实际上,如此处理的涉税风险是非常大的。我们说,新企业所得税法虽然取消了计税工资制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所发生的所有工资薪金企业都可以税前扣除。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支出必须以合理为限度。所谓合理的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
1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
2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
3.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
4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
5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五、应当准确把握工资薪金总额的内涵
企业必须正确把握工资薪金总额的内涵,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的限额。按照税法的规定,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超过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六、跨年的工资薪金如何扣除需向主管税务机关咨询
虽然企业所得税法已经明确地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可以税前扣除,但是跨年度支付的工资薪金即本年支付的上年度的工资薪金在何年扣除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从权责发生制的角度考虑,本年支付的上年度的工资应当作为上年度的费用在对上年度企业所得税进行汇算清缴时税前扣除;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本年支付的工资仍然属于本年度的费用支出项目,理当在进行本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进行税前扣除。这两种规定都可以找到法律依据。因而,究竟应当如何进行税前扣除,纳税人应当与主管税务机关联系,在得到明确的答复后再行进行所得税处理。
七、必须注意职工福利费的标准与范围
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在工资薪金总额的14%以内的部分允许税前扣除。对此,纳税人很容易掌握,关键在于对职工福利费的范围的把握。按照现有的规定,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
1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2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3.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该单独设置账册,进行准确核算。没有单独设置账册准确核算的,税务机关应责令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税务机关可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进行合理的核定。
八、并不是所有的税金都可以税前扣除
按照税法的规定,税金是可以税前扣除的,但是并不是说企业所有的税金都可以税前扣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都是不可以税前扣除的。同时还需要强调,由于所得税税前扣除是以相关性为基本前提的,因而可以在税前扣除的税金必须属于由企业负担的税金,而且也必须是与生产经营相关的税金,如果某笔税款不属于企业应该负担的税款,或者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无关,那么也是不得在税前进行扣除的。比如说企业代为个人负担的个人所得税税款就不能税前扣除。另外,支付的必须资本化的税金比如说车辆购置税,只能计入车辆的成本,通过折旧的方式进行税前扣除。
九、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须按规定进行
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至于职工教育经费的使用范围,则应当按照下列的规定执行:
1.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列支范围包括:上岗和转岗培训;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职工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
2.经单位批准或按国家和省、市规定必须到本单位之外接受培训的职工,与培训有关的费用由职工所在单位按规定承担。
3.经单位批准参加继续教育以及政府有关部门集中举办的专业技术、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所需经费,可从职工所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
4.为保障企业职工的学习权利和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60%以上应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将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重点投向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以及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学习。
5.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所需费用应由个人承担,不能挤占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
6.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境外培训和考察,其一次性单项支出较高的费用应从其
他管理费用中支出,避免挤占日常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开支。
7.矿山和建筑企业等聘用外来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接受农村
转移劳动力较多的企业,对农民工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所需的费用,可从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支出。
十、基本社会保险支出税前扣除须遵循规定
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对于超出部分,则不得税前扣除。因此,对于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如果社保支出超出规定标准的,应当做好纳税调整,切莫因之而发生纳税风险。
十一、补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支出不得超过规定标准
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另外,需要提醒纳税人注意的是,企业的年金属于补充养老保险的范围,因而对年金的纳税调整应当按照补充养老保险的标准进行。
十二、商业保险一般不得税前扣除
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但是,对于哪些属于可以扣除的特殊工种的商业保险,目前政策并没有统一和明确的列举,不仅需要纳税人注意总结和归纳,了疏导民当地税务机关进行沟通。否则,发生纳税风险。
十三、注意业务招待费、广告费等税前扣除的标准与计算基数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另外,对化妆品制造、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下同)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而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那么何为计算依据的销售(营业)收入是什么涵义呢?就目前而言,作为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等税前扣除限额基数的销售收入不仅包括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而且还包括了视同销售收入。但是必须提醒纳税人的注意的是,那些通过“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的视同销售收入是不能作为计算基数的。因而,纳税人在计算税前扣除限额时,必须将通过“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的视同销售收入予以剔除。
十四、公益性捐赠支出需要注意细节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但是在捐赠税前扣除方面,纳税人必须注意一些细节:一是要注意捐赠的方向,按照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捐赠仅限于公益性捐赠;二是要注意捐赠的途径,按照规定,纳税人只有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实施的公益性捐赠才可以税前扣除;三是注意索要捐赠凭证,企业在对外实施捐赠时,必须向接受捐赠的部门索要合法有效的凭证,以证明其捐赠业务的真实性,否则,捐赠不得进行税前扣除。目前,可以作为公益性捐赠扣除证明的凭证两种:其一是财政部门印制的、加盖有接受捐赠单位(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印章的公益性捐赠票据;其二是《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收据联。四是注意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如果会计核算未完全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那么请按照制度的规定对利润进行调整后再计算税前扣除可扣除的限额。
十五、住房补贴不得税前扣除
住房补贴,是指根据省级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标准支付的住房补贴,不包括从住房周转金中支付的住房补贴。《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有关会计处理问题的规定》(财会〔20015号)规定:企业按规定发给 1998 12 3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无房老职工的一次性住房补贴和住房未达标老职工补差的一次性住房补贴,按实际发放的金额,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其他应交款”等科目。由此造成未分配利润为负数的,依次冲减公益金、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及以后年度未分配利润。企业按规定将应发给职工的住房补贴专户存储时,借记“其他应交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发给停止实物分房以前参加工作未享受福利分房待遇的无房老职工的一次性住房补贴资金,直接冲减有关的权益项目,不影响发放当期的损益。至于企业所得税法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涉及的若干所得税业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1039号)曾经作过规定,但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8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955号)所规定的精神,在新企业所得税法施行后,国税发〔2001039号的规定已经不再适用。这也就意味企业执行新企业所得税法时,对于住房补贴也应当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即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因为会计与所得税协调的一大原则即是所得税法未作特别规定的适用会计制度的规定。而从上述的会计核算规定看是不能在税前进行扣除的,因此,请纳税人注意。
十六、高温补贴只能作为职工福利费处理
过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企业的高温补贴都是作为管理费用直接在企业所得税前进行扣除的。但在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的高温补贴一律作为职工福利费处理,按照企业所得税有关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的规定进行税前扣除。因而有必要提请纳税人注意,必须改变原有的做法,避免在企业所得税计算上发生错误。
十七、借款利息支出注意区分不同情况处理
借款利息支出是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经常容易出错的,通常来说,纳税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正确把握关联方借款利息支出的内涵。非关联企业间的借款利息支出通常只是指纯粹的利息,并不包括担保费用与抵押费用等。但是,关联企业间的借款利息支出在内涵上则要丰富得多,不仅包括了单纯的利息本身,而且还包括了为借款发生的担保费、抵押费以及其他具有利息性质的费用。
2.区分资本性借款利息支出与收益性借款利息支出。企业在发生借款及利息支出时,应当首先要确定利息支出属于费用化的支出,还是资本化的支出。对于必须资本化的支出,应当直接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并按照有关资产折旧、摊销的规定逐渐计入企业的损益。
3.超标准的资本性借款利息支出也不得税前扣除。只要发生的借款,并且相关的借款超出了税法规定的标准,那么超过规定标准部分的利息支出都是不得进行税前扣除。因此,对于资本化的借款利息支出,凡超出了税法所规定的标准,即使计入了相关资产的成本,也不能通过折旧或者摊销的形式进行税前扣除。
4.注意可税前扣除的借款利率标准。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包括向非关联的个人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5.关联企业借款需要注意借款额度标准。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除特别规定外,其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因企业的行业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具体地讲,金融企业的关联债资比例不得超过51;其他企业则不得超过21。对于超出比例部分借款,其利息支出不论利率如何,均不得进行税前扣除。另外,企业同时从事金融业务和非金融业务,其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应按照合理方法分开计算;没有按照合理方法分开计算的,一律按其他企业的比例计算准予税前扣除的利息支出。
6注意税法的相关性要求。关联方借款利息支出在税前扣除时,除了必须严格按照税收政策规定的标准、方法等执行之外,还必须遵循相关性原则的要求。
7.应当取得合法有效的凭证。企业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都应当按照规定取得合法有效的凭证,以证明其真实性。就目前而言,考虑到借款利息属于营业税的课税范围,因而所有的借款利息支出都需要取得发票或者是银行利息专用票据,否则不得税前扣除。
十八、开办费扣除注意特别规定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发生的开办费,可以选择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规定,自开始生产经营之日起,按照不低于3年的时间均匀摊销。但摊销方法一经选定,不得改变。但是,对纳税人来说需要注意一些特别规定:其一是开发费中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必须按照税法相关的规定进行扣除有,即这些费用也受限额和比例的约束。其二要注意地方性的规定。比如说江苏就规定:对200811以后发生的开办费金额在5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性扣除,50万元(含)以上的在不短于三年的期限内均匀扣除;对200811以前未摊销完的开办费,未摊销金额在5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性扣除;50万元(含)以上的按三年减去已摊销年限后的剩余年限均匀扣除。
十九、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条件限制较为严格
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规定计算限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具体限额比例为:(1)保险企业,财产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含本数,下同)计算限额;人身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0%计算限额。(2)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另外,房地产开发企业委托境外机构销售开发产品的,其支付境外机构的销售费用(含佣金或手续费)不超过委托销售收入10%的部分可以税前扣除。
不过,更为重要的则是佣金的条件限制,按照规定,(1)企业应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介服务企业或个人签订代办协议或合同,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手续费及佣金。除委托个人代理外,企业以现金等非转账方式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在税前扣除。企业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给有关证券承销机构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在税前扣除。(2)企业不得将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计入回扣、业务提成、返利、进场费等费用。(3)企业已计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相关资产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应当通过折旧、摊销等方式分期扣除,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4)企业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直接冲减服务协议或合同金额,并如实入账。(5)企业应当如实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当年手续费及佣金计算分配表和其他相关资料,并依法取得合法真实凭证。
二十、企业贷款担保损失视情况税前扣除
企业对外提供与本企业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担保,因被担保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而承担连带还款责任,经清查和追索,被担保人无偿还能力,对无法追回的,比照有关应收账款损失的税前扣除办法和条件进行处理。与本企业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担保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与本企业投资、融资、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主要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担保。
企业为其他独立纳税人提供的与本企业应纳税收入无关的贷款担保等,因被担保方还不清贷款而由该担保人承担的本息等,不得申报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