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zo0307 中文字幕:社区的“潜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23:37:16

B12社区的“潜能”

---来自金地·格林小镇的社区讨论

文/陆经强   

 

当一个小孩得了孤独症的时候,在别的地方,邻居可能会躲躲闪闪,但在这个小区里面,每家会轮流看护这个小孩,陪他玩,直到他会笑了。  

 当一只青蛙跳出来的时候,在别的地方,大家可能会漠然视之,这个小区里大家会在网上争论半天,是赶走它还是应该让它留下来。   

当一个人发动“西藏光明行”时,在别的地方,大家可能是习惯性地旁观,在这个小区里却是一呼百应,大家纷纷拍卖家中所藏,筹集善款,一路远行……    ——太多真善美的故事在这里发生,就像门对门的邻居“油菜百合”和“老渔童”,从网上相识到最后结为夫妻的浪漫传奇一样,有太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这个小区就是位于北京经济开发区的金地·格林小镇,它是建成于2003年的商品房小区。几年来,格林小镇业主的一举一动都吸引了媒体的注意(《社区》杂志2005年2上((被网络改变的社区命运》一文曾就他们的网站做过专门报道)。金地业主们开展的闲置物品交换、搭顺风车、爱心捐助、曝光台、社区电视居0等等层出不穷的活动和事项,让人明显感到,社区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家园,还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空间,而由此引发的社区中到底有没有能量?能量来自何方?社区自身能否依靠自身的能量来自我发展?都是人们越来越感兴趣的话题。  

 如何才能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形成和谐社区氛围,创造和谐社区呢?格林小镇的社区人把这种建设和谐社区的可能性定义为“社区潜能”。为此,金地集团和精品购物指南报社在日前专门举办“生活多样性——社区潜能”论坛,就“社区潜能”这一全新理念,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探讨。

 

什么是社区潜能   

蔡照明(金地集团首席营销、金地北京公司副总经理,曾任《深圳特区报》地产部主鳊、《中外房地产导报》出品人)   

我们在对社区的长期建设和管理实践中发现,集体意识、有形或无形的社区文化、社区习惯、社区记忆是可以营造、改变和复制的,有很大的可为空间,我们便把这些正向的改变的可能性,称之为一个社区的“社区潜能”。   

社区潜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由一个复杂的系统构成,并相互影响。比如,一个房子的开窗设计得恰当,就对邻居之间开放性提供了硬件的支持。社区潜能中还有一部分是来自软件支撑,即小区里面的社区组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目前情况下,物业公司和开发商是社区运营当中的一个核心。社区文化的营造,需要有硬件支持,也离不开业主本身的生活态度,二者整合起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就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社区潜能。   

社区潜能的开发包括结构性潜能开发和功能性潜能开发两个阶段。   

所谓结构性潜能开发,也就是开发商规划、建设小区的过程,包括户型的设计、小区的规划、设施的完备等内容。如果社区户型没有设计好,就有可能阻碍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沟通;反之,一个合理的社区规划和楼座设计可以促进业主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社区文化的形成,为激发社区潜能提供保障。   

一个有潜能的社区,应该通过符合心理学和行为学的建筑设计、园林规划等硬件设施,给予居住者便利的生活、舒适的感受和愉悦的心境。比如,绿地、水景、花圃等等景观对于一个社区的所有居住者都是能够共享的、可互动的,而非仅为某些“有钱人”专享,或是只可远观而不能亲近的大而无当的装饰。因为只有这样,社区居民之问、居民和景观之间才有平等交流沟通的可能性。   

功能性潜能开发就是开发商需要用某些方法把社区居民联系起来。金地集团在社区刚刚成型的时候就通过组织业主捐助小学、成立“社区童子军”等这样一些活动,在居民中形成了一种团结氛围,为以后不断组织业主活动打下了基础。   

一个有潜能的社区,应该有意识地营造出软性的社区文化和物业服务,让每一位业主都乐于分享并参与到充满可能性的生活方式当中。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服务管理公司要和社区业主一道,致力于社区的文化建设,共同营造良好互动的精神交流活动空间,在满足业主优雅居住环境的同时,还要尽最大限度满足业主对社区人文环境的要求——邻里之间守望相助、互相友爱、健康向上,尽最大可能将业主从现代职场中普遍存在的压抑感和不安全感中解放出来——邻居和邻居之间、人与人之间情感和价值的回归,在情感交流中获得精神的支持,在价值理解中共享相互的帮助,在生活沟通中相互体现人性的关爱。   

一个有潜能的社区所追求的是一个完整的社区文化概念——健康沟通的人文精神在生活中的自然体现,为的是让人性得到舒展,而人性的舒展必将回馈社会以宽容。反之,人与人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就会使我们的生活缺少人情和人性的味道。   

一个有潜能的社区应该激发业主内心的真善美,让充满亲情、温情、友情的暖流在社区永久荡漾,从而对所居住的社区自然而然地产生自豪感,产生“这是我的家园”的认同感。

 

社区中利他行为带来改变   

郎政陵(金地·格林小镇业主)   

金地。格林小镇西边有一个早市,每天5点钟农民就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车水马龙,非常喧闹,之后留下一片狼藉。有一个时期社区论坛的主流声音是反对早市。但是光顾早市的人数却一点没有减少。在一个雨天,一位住在格林小镇中部的网友用摄像机把早市的情形都拍了下来放到网上,让大家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可以说这是一种关心社区的利他行为。   

在今天看来,在许多这种利他行为当中,格林小镇让业主得到了非常实际的利益。所以利他行为是金地·格林小镇社区文化形成的最初切人点。事实上,在当初社区还没有完全建成的时候,这种利他行为就已经开始了。从最早的社区论坛、最初的虚拟邻里关系,大家自发组织了监理公司对社区建设阶段进行监督……正是在许许多多这样的怀着利他精神业主的共同努力之下,才有格林小镇之后的种种社区活动,才逐渐把全体业主联系起来,形成了今天和谐的社区氛围。

 

谈判激发社区向善的潜能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作家、评论家)    建设社区文化是一个艰苦学习的过程,建设社区的文化,需要从谈判起步。纵观社区发展这10年,大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才发现我们谈判的文化不够。谈判者往往发现业主内部的谈判无法协调,和开发商的谈判也无法协调。其实谈半【J双方获得利益相对均衡的时候才有可能达到利益最大化。一方得利益100%,另一方得到利益为0,谈判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作为个案,格林小镇不失为一个“良性谈判文化”的代表。  

 人的潜能有多种,可以存在于善恶两个方面。格林小镇通过业主之间、业主和开发商之间的良性谈判,以好的潜能把恶的潜能压了下去,这得益于好的谈判模式——开发商和物业公司愿意同业主对话,愿意为业主解决问题和矛盾,同时也创造了彼此间沟通的良好氛围。这也许就是格林小镇社区潜能得以发挥的原因所在。

维权能量并非社区潜能的唯一形势   

王志安(中央电视台《社会纪录》栏目总策划,《社会纪录·小镇新生活》节目主编)   

现在有一个观点是居住改变中国。实际上就是以自有产权为中心、以共有产权为纽带形成的社区关系。现在我们看到有不少正在进行维权的社区,其能量显现比较引人注目,但我认为一个社区真正良好的发展样本应该超越维护权利的目标。如果我们小区里面只有维权目标的话,假如有一天我们的社区矛盾没有了,比如说开发商对业主比较好的时候,我们还有没有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纽带呢?所以我认为一个和谐的社区不能只以维权为纽带。格林小镇社区里就在形成一种新型的社区关系,这种社区关系超越利益,是一种自愿的、为了某些非利益目标结合在一起的关系。  

 一个房地产企业应该给业主提供居住梦想而不仅仅是制造产品。一个企业,只有建立起一个比较好的企业文化,才能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在塑造新型邻里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巾,真正发挥正向效应。

社区基因”造就社区潜能   

黄玺庆(北京万年花城副总经理)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发展规律的,社区也不例外。比如一个生物长成什么样子,最根本的因素是生物的基因。同理,决定一个社区未来形态的,也是这个社区的初始“基因”。  

 中国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阴阳结合的产物。那么在社区的“基因”中如何判断阴和阳呢?一个地块的基本条件和规划条件是硬性的东西,可以看成是阳;一个企业所倡导的社区文化理念可以看成是阴。我认为这二者共同构成了一个社区的初始“基因”。一个社区的初始“基因”一定是开发商的社区文化理念与项目的具体硬件条件互相妥协的结果。   

随着社区开发的逐步完善,物业公司和业主,是两个对社区基因发展影响至关重要的外在因素。如果物业公司能够忠实地实现开发商的社区文化理念,与业主做好有效的沟通,从而在建设社区文化方面达成共识,则这个社区的初始“基因”就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同时,由于物业公司和业主的活动,还可能会激发出新的能力充实到社区中。如果物业公司和业主的行为相反,则将会出现“转基因”效应。这样社区的潜能不仅得不到挖掘,还有可能被压抑得更多。

 

社区需要可持续发展   

田申申(美国注册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   

社区就是人们的共同体,是地理区域上的认同、共同关系的认同。社区强调个人的归属感。形而上的社区概念,更强调物质部分,比如商业社区。形而下的社区就是大家交流的活动。20世纪英国建筑学家霍华德在美国芝加哥受到启发,回到英国创建了“花园城市概念”社区,当时他被视为异类,因为这些理念是跟英国人当时的认识背道而驰的。但是现在来看他的建筑影响了英美。所以我想,格林小镇以后也可能会成为一个示范,逐渐带动社会,甚至影响未来人居的变革。   

美国的传统社区有很多的弊端,他们强调私人生活的舒适度,缺少人跟人交流的成分。现在美国社区强调可持续发展,即社区不仅仅是一个硬件或者景观,而是需要提供就业、公共交通、福利、学校等设施和功能,可以扩张,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可以说,在这种新的可持续理念中,社区潜能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社区环境影响重大   

程跃(医学学士,儿童心理学博士.副教授,中华女子学院客座教授)   

人的潜能开发,从出生到成人可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早期潜能开发,实际上是大脑的建设性的开发,是通过对环境的认知来促进大脑的网络化联系,使其具备更加丰富、更加复杂、更加高效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如同是开发商做建设的阶段,要形成未来的社区特征。第二个阶段,即成人阶段,仍然存在着非常大的潜能开发空间,称作功能性潜能开发。这就如同社区业主人住后的文化发展阶段。   

从结构的差异到功能的差异,使每个人变得不一样。社区发展也是同理。为什么有的社区慢慢地会越来越差,有的社区会越来越好?差异的形成往往是在于建设阶段,而显现则是文化发展阶段。人的发展存在关键期,老话说“三岁看老”,一旦错过关键期,再想补救,代价会非常大。形成和开发社区的潜能也一样,要在起步阶段就形成它的可能,形成良性的、大家共同参与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社区设计存在诸多技巧   

开彦(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中国房地产与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专家组长)   

一个好的社区,首先是要从硬件设计的角度来规划与居住者相关的生活、精神层面的多种可能性,便于释放出未来社区生活的潜能——这是建筑设计师非常重要的责任。   

未来社区发展趋势就是突破封闭,开放性将成为主流。   

小区中建筑要素和人的群体要素,实际上是互相离不开的。如果没有好的小区建设,人群是受到制约的,发展条件也会受到限制。如果两者关系处理得好,人与人之间向善关系的发展才会发扬光大。   

格林小镇是开放性的小区,通过创造的氛围,它的建筑形式、建筑理念、建筑方式,都与人的交往有联系,这种时空感,会自然而然地把人带到那个场景里。   

过去开发小区的时候,注重营造小区的概念。小区的概念更多地偏重于一个一个封闭的空间,跟城市是隔离的。后来我们逐渐认识到,小区要跟城市互相联系在一起,要把城市的生活理念和住区联系在一起,使住区的人很容易享受到邻里、享受到开放带来的和谐感,这样对社会的促进作用会更大。过去,我们把墙围起来派警卫站岗看着,现在我们提倡社区把围墙拆掉,把社区解放出来,提倡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和亲情关系。

 

建小区实际上是建立一种“场”,目标是有利于人的潜能发挥   

舒可心(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谈到社区潜能,我想起个反例。满族占领了中原,进了四合院,整个民族性就没有了,“四合院的文化”导致整个满族被汉族化。这种封闭的文化造成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人人都自保,每个人都只管自己院子里的事。   

我认为金地社区在价格、容积率、档次和现在的买房业主们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契合。金地小区的业主不都是很有钱的人,他们愿意寻找童年的梦,愿意和孩子一起玩。房子不太奢华,外立面非常简朴,德式的深棕色的,恰恰是没有隐私的、比较开放的;楼道是复式的叠拼。在小区里不可以随地吐痰,因为别人都可以看见;车也不敢开得很快……凡此种种,都是社区和买房人的完美契合。  

千金买房,万金买邻。格林小镇的业主非常幸运,没有花万金,就有了好的邻居。建小区实际上是建立一种“场”,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规范起来,目标是促进人的潜能发挥——向善的潜能。存在决定意识,实际情况是你住在什么样的小区里面,就会出现什么样的人。   

我是研究社区的。现在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政府在居民社区中是一种缺位、错位的情况,做的一些事情都不太有人响应。格林小镇的现象给我们一个启示,居民委员会和政府应该与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激发社区向善的潜能发挥。否则,居民委员会被边缘化是很可怕的事情。    格林小镇的活动一方面是有建筑物整体的影响,另外有业主委员会和居民的源动力,还有发展商的维护——在人力和资金上适当地投入,在几种合力之下才形成了现在的局面。不过我认为格林小镇业主们也面临一个潜在的问题,当发展商不再去支持这些活动的时候,怎样让自己的这些活动可持续发展呢?怎样让建筑物完美的“场”持续发展维护下去?其实搞社区活动花不了多少钱,实际上需要的是一种原动力,如果大家愿意自己搞活动,便可以去做。格林小镇的开端非常好。   

目前最关键的是让这种能量发扬光大,影响别的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