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网盘vip完美破解版:哲学全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12:33:17

哲学全程复习题
文件名:高二哲学全程复习题   作品类型:原创
第一课 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动物是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结果。动物产生后,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动物慢慢地发展到哺乳动物,进而由类人猿进化到人类,产生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反映的哲理是
A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 物质具有可知性
C 人的主观意识改变不了社会的发展方向
D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神灵天意决定社会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
A 都承认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B 都肯定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 都肯定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D 都否认了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性
3、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制造出各种各样的精密仪器,人们通过这些精密仪器把感觉器官武装起来。但是,通过精密仪器武装起来的感觉器官的活动,始终都不能通过感觉的门坎之外,这主要是因为各种精神仪器
A、只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机构反映    B、不可能观察一切事物
C、只是扩大了人的感官活动范围      D、歪曲反映了客观事物
4、江泽民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舆论导向对事物发展有决定作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5、“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哲学寓意是
A、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B、人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制约
C、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6、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有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被感知
7、“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别国的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主要是因为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B、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别国的经验不一定是从实际出发的    D、意识依赖于物质
8、观花时,植物学家从植物学的角度观察,把它归入植物的某一类别之中,画家从美学角度欣赏,获取美的灵感。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A、立场不同        B、世界观不同   C、知识构成不同    D、人生观不同
9、人们对燃烧现象曾有两种相反的解释,燃素说认为,燃烧是可以燃物质释放燃素的过程;氧化说认为,燃烧是可以燃物质与氧化合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的过程。以上两种解释
A、二者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二者是对客观事物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的正确反映
C、由于各自的知识构成不同,形成了对事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反映
D、由于阶级立场不同而形成了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反映
10、“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上述这段话主要强调
A、意识对物质的依赖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D、精神有时也决定物质
11、2002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重庆主持召开六省区市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央总揽全局,在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两年多来,各地各部门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群众,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和部署,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这以事实主要表明
A 物质不依赖于意识                      B 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C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 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12、中国石油抚颜石化分公司紧紧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根据本企业实际不断深化改革,到2000年5月,终于扭转了连续4年的亏损局面,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
A、企业只要不断深化改革,就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B、社会的发展具有客观性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做工作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才能收到实效
13、据2000年6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陕西省周至县两年前耗资上百万元在二曲镇丰村修建的喷灌工程由于脱离当地地块面积小等实际,几乎成了摆设,当地百姓称之为“废品工程”。这件事说明
A、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B、农民不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C、脱离实际,主观不符合客观,是做不好工作的
D、只有正确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4、一个阶级、政党和社会集团对国家的发展道路、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选择要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就必须充分考虑本国的国情。这是因为
A、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从本国的国情出发
B、正确认识本国的国情,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才能做好工作
15、人民可以通过电脑的控制,使机器自动调节,导弹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自动导航。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A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B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C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D 意识能发作用于客观事物
16、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
A 都肯定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 都肯定了意识是世界的本质
C 前者肯定了物质决定了意识,后者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D 前者属于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唯物主义
1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因为
A、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从实际出发
B、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
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决定作用
18、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了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这是因为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能够认识的      B、我国的基本国情不以人的意志转移
C、社会主义初阶段是发展变化的            D、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自己的特点
19、没有人脑肯定没有意识,有了人脑也不一定有意识。对这一观点的正确解释是
A、意识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主观现象
B、人脑可以产生意识,但必须是健康的人脑
C、人脑是意识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人脑的立场、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等各有不同
20、宗教是信仰上帝、神鬼等虚幻的东西,但是不管哪种宗教信仰的神,都是按照人们自己的形象和经验塑造的。这一事实说明
A、神是头脑中自生的,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
B、神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
C、神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
D、神是客观实在的东西
21、物质与意识的区别在于
A、物质能独立存在,意识不能独立存在      B、物质是有形的,意识是无形的
C、物质是运动的,意识是不运动的     D、物质是具体事物,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22、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这体现的哲理是
A、意识对物质具有作用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反对从主观出发
23、某学校对提高教学质量购置了一台高档电脑,但由于不会使用只好将它封存起来,后来,学校花几百块元买了学习机,作为教学辅助设备受到师生欢迎。这告诉我们
A、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C、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D、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4、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人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这说明                                       
A、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决定作用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有指导作用  D、意识有时比物质重要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每小题3分,共27分
25、2002年10月16日,江泽民同志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上指出:“人类不仅有认识和利用自然的非凡创造力,而且有保护和珍重自然的理性认识能力。”这说明
A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C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 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26、对于个别地方出现的浮夸风,有人仿元曲写道:“莫说扶贫难上天,只在反掌间,笔头一转,油粮翻番,猪羊满圈。官升教学,数学升官,戏法常变。坑了乡民,瞒了上官,乐在当官。”这种浮夸作风
A、 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是主观主义原则的表现 
B、反映出错误的立场、世界观、人生观
C、是教条主义的表现                D、是意识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思想表现
27、“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下列观点属于对“梦”的正确理解的有
A、梦是意识,人脑是产生梦的物质器官,有了人脑就产生梦
B、梦是客观物质对象作用于人脑留下的印象,以梦的形式剪接组合而成
C、梦中的素材在客观世界中都能找到
D、梦是一种意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28、现实生活中虽没有龙,但我们却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这表明
A、意识并不完全依赖于物质                 B、人能够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
B、 人能通过对现实材料的加工,可以创造新的形象和概念
D、有的意识不是物质的反映
29、2002年11月,我国科学家完成了所承担的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任务,使我国对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测序工作的奉献率达10%。上述事实说明
A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C 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在不断加深
30、近年来,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有所抬头,有的地方甚至呈蔓延趋势。比如看相算命、修庙祭神、供奉菩萨、巫婆神汉装神弄鬼,愚弄群众,骗取群众的钱财。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有
A、 它是唯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突出表现
B、它是与唯物论的一切科学知识根本对立的
C、它有悖于当前我国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它是历史上的社会意识遗留下来的糟粕和毒素
31、某乡农民按乡政府要求,拔掉地里的玉米,改种特种蔬菜日本白萝卜,虽大获丰收,但因质次价廉,收益不佳。乡政府除不收种子款外,还按每亩100元向农民作了补偿,乡政府为此补贴了近7万元。这件事告诉我们
A、乡政府愿望虽好,但引导不当,犯了主观主义错误
B、改变种植结构也应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搞好各项工作基本要求
D、乡政府不应农民的生产经营进行指导
32、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以“干部政绩也需要打假”为题,报道了某市几年来在听取下级单位工作总结汇报和考核干部政绩时坚持“打假”,即在向上级汇报材料或工作总结时杜绝谎报虚夸,如经查出,轻者处分,重者处罚。这样做体现了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
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坚持对立统一观点,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
3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即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一定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 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C 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能正确认识事物

 

 

 

 

 

 

第一课 一切从实际出发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75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4、新华社2004年2月8日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意见》指出,当前种粮效益低、主产区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尤为突出,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尽快加以解决。《人民日报》也发表文章指出,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自始至终都必须坚持一条原则:真抓实干。要坚决摒弃弄虚作假的坏作风,戒吹、戒假、戒空。要客观地评价我们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说大话和过头话,更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
(1) 上述要求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什么?

 

 

 

 


(2) 运用上述道理对材料加以简要分析。

 

 


35、江泽民指出:“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有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36、只要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37.精神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题共18分,第39题17分,共35分。每题设置2分综合评价分,用于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评价。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8、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⑴你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全面”是如何理解的?

 

 

 

 

 

 

 

 

 


⑵如何从辨证唯物论的角度来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

 

 

 

 

 

 

 

 

 


39.据2003年4月5日《人民日报》报道,浙江省某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并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该市市委、市政府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从1992年到2002年,该市国民生产总值净增2000亿元,年均递增18.1%,达到2225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全国中等城市第二。2002年全市财政收入1102.66亿元,同比增长18%。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他们十分注重抓精神文明建设。他们围绕实现“四优四感”(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化管理和安全感、亲切感、舒适感、文明感)的目标,以“塑造天堂新形象”为总载体,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八年来,该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先后获得8项全国性的荣誉称号。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市的做法蕴涵着辨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

 

 

 

 

 

 

 

 

 


⑵上述哲学道理在材料中是怎样体现的?

 

 

 

 

 

 

 

 

第二课  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人,人定胜天。人们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局部利益,无节制地掠夺大自然,造成了生态的严重恶化,各种自然灾害日益频繁,大自然也给了人类以沉重报复。这表明
A.人与自然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错误意识对自然界的发展也有决定作用 D.人类所到之处都留下了自己意识的印记
2.我国13 亿多人口,9亿在农村。农业兴,百业兴;农业稳,全局稳。我国这一基本国情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整体和部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②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有决定作用 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党的农村基本政策来自农民的创造和党对农民伟大实践的高度总结,也必将在农民的创造和实践中不断向前推进。我们要在稳定基本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推进农村改革;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政策。”这段讲话体现了
①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③坚持物质和意识的辩证统一 ④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事物不断涌现,因此我们必须善于紧跟形势的发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我们的认识跟上时代的步伐。据此回答4—5题。
4.从哲学上看,所谓“新事物”是指
A.新出现的力量强大的事物 B.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C.发展速度快的事物 D.比较成熟和完善的事物
5.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 ②办事情必须从整体着眼,顾全大局
③必须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了的情况 ④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人民日报》曾载文指出,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将传统的天然放牧改为集中圈养,用电气化、电脑化手段控制禽兽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等。然而,家禽家畜却失去了自然状态下的活动天地,降低了抗病能力,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发生传染性极强的疾病,进而间接影响到人类。据此回答6—7题。
6.由于圈养,家禽家畜失去了自然状态下的活动天地,因而降低了抗病能力,进而影响到人类,这说明
A.事物总是处在因果链条的联结之中 B.相继出现的现象之间具有客观的因果联系
C.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D.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唯一的特性
7.从哲学上看,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重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必须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C.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D.必须承认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8.当前经济结构调整涉及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所以,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必须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结合起来。上述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A.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人们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D.主观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9.《孙子说符》中说:“理无常是,事无常非。”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B.矛盾即对立统一的关系
C.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D.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10.近年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回收,令世界刮目。我国的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从哲学上说,主要是因为我们
A.懂得航天规律的客观性 B.能认识到意识的巨大反作用
C.能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D.能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1.近些年来,内蒙古、河北等地过度放牧,盲目开垦,滥挖药材成风,致使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上述事实说明
①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任何事物总是无条件地与其周围的事物联系着③事物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 ④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是巨大的,为了预防地震,许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但迄今为止人们还不能准确地预报地震,这说明
A.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C.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不是轻而易举的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13.2003年1月10日,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2年中国海洋环境公报显示,我国近海生态环境恶化触目惊心,生态系统结构失衡,使主要的传统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海水养殖品种品质严重退化,大自然向人们敲响了警钟。这说明
A.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联系 B.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C.必须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和精神的力量 D.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因果联系
14.目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的阶段。农业结构调整要因地制宜,逐步推开,不能搞“一刀切”硬性要求农民种什么、不种什么。调整农业结构的辩证法依据是
A.只有优化各部分的结构,才能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的功能之和
B.没有整体就无所谓部分
C.整体的性能状态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 D.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15.在谈到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时,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要集中力量解决关系到经济建设和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再上一个新台阶。“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上述要求蕴涵的哲理是
A.新出现的事物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B.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C.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 D.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坚持全面的观点,反对片面性
16.《人民日报》曾载文指出:“我们应当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敢想、敢说、敢干。敢为天下先,开展创造性工作,不抱残守缺,不随波逐流。”从哲学上看,这一要求强调的是
A.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B.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C.要具有创新精神,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
D.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7.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载着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顺利升上太空,在围绕地球绕了14圈后,按计划返回地面,落点距指定地点相距仅4.8公里。我国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本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性质
B.人们能正确地认识规律,揭示出事物运动中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C.人们能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造自然、改造规律
D.规律是客观的,也是可以为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18.近年来,世界上又掀起一股太空探索的热潮。美国提出“重返月球计划”,中国成功发射了载人航天飞船,日本、欧洲也不甘落后,也在加紧太空开发计划的落实。人类探索太空的工具从飞机到火箭、卫星、太空飞船、航天飞机,越来越先进。这表明
A.事物的发展不断从量变到质变 B.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提高
C.人既能认识规律,也能改造规律 D.事物的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据2002年2月20日《人民日报》报道,上个世纪90年代前期,云南玉溪抚仙湖旅游业迅速发展,湖边大量建设宾馆饭店和度假村,有时甚至直接建在水中,生活垃圾和污水直接排入湖中,导致湖水富氧化现象严重,水质急剧下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玉溪市站在对历史、对未来、对人类负责的高度,投以巨资,对其进行综合治理,使目前水质总体仍保持一类。据此回答19—20题
19.由于湖边大量建设宾馆饭店和度假村,导致抚仙湖水质急剧下降。这说明
A.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0.在水质急剧下降后,玉溪市投入巨资,对其进行综合治理,使水质总体仍保持一类。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
A.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人们能够认识和改造规律
C.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活动 D.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1、由于近些年人类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氟里昂,导致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已达2720万平方公里。臭氧层的破坏,会使地球上各种生物因受太阳紫外线的直接辐射而死亡,也会使非生物加速老化,使人的免疫功能下降而疾病增加。由此可见
A.在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
B.原因和结果只表现为先行后续的关系
C.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先因后果、彼此制约的D.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2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告诉我们
A.事物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着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3、“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发展的  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C。事物是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      D.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联系
24、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
使人们少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对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作出预见,从而指导自己
的行动
C.人们能够把自然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每小题3分,共27分
25.京九铁路的开通,使全国近6万公里的铁路网一下都活起来。铁路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由此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京九铁路通车,将有力地带动中部地区的发展,对于香港和内地的联系与合作,促进香港的繁荣与稳定都发挥重要作用。上述材料说明
A.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要从整体上把握事件的联系,把事物看成有机联系的整体
D.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26、党的十五大在回顾: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所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时指出:“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在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上述情况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27.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这种不同表现在
A.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B.整体的功能总是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C.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会使力量削弱,甚至相互抵消
D.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8.体育锻炼是好事,但也要看什么时间和地点去做,刚吃饱饭就剧烈运动就不合适,在课室里打球也不行。这表明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B.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C.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D.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与不同条件相联系,就会有不同的性质和意义
29.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盲目扩大城市规划,造成大量耕地流失,不仅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也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之间无条件地联系着B.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D.联系的形式多种多样,人们无法改变
30.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发展是人民生活改善的原因,而人民生活的改善又会成为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原因。这说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原因和结果没有区别  D.出现在前的现象是原因,出现在后的现象是结果.
31.一段时间以来,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一些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是其屡禁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哲学上讲,某些地方政府的这种做法
A.没有用联系的观点去认识和解决问题 B.否认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是用形而上学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D.割裂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32.人们要按规律办事,又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规律和规则的区别在于
A.规律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则反映客观事物的现象
B.规律是客观的东西,规则是主观的东西
C.规律是可知的,规则具有主观随意性,是不可知的
D.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本身固有的,规则是人们根据需要制定出来的
33.19世纪下半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根据元素周期表曾预言了当时尚未发现的十几种元素的存在和性质,后来的一些科学家相继发现了这些新元素。这一事实说明
A、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B.人们的思想必须适应变化了的客观情况 .
C.事物运动的规律,不仅能为人们所认识,而且能为人们所利用
D.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作出科学的预见,从而指
导自己的行动
第二课  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75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4、 材料一: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都在短期内猛然走高。03年10月16日-19日,我国主产区小麦价格突然强劲上涨,平均涨幅40-80元/吨,其中小麦大省河南由1020元-1120元每吨涨至1090-1120元每吨,甚至更高;与此同时,玉米价格出现反季节性上调,华北地区同比价位上涨80-120元每吨;而在安徽省,油菜籽和水稻收购价格比上年同期分别上涨了20%和10%左右。粮食的涨价,直接带来了面粉、大米以及食用油、饲料等制成品价格上涨。如此短期内农产品价格的大面积上涨,是我国1997年来的第一次。
材料二:近期油、粮全面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预期美国大豆减产及商家炒作;我国今年的油料生产情况;主要粮食品种小麦、稻谷、玉米均为减产;主要品种粮食出口有较多增加 。
材料三:这次粮油涨价时,各地迅速采取了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如山西省物价局日前启动了粮油副食品价格每日报告制度,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建立了价格应急反应机制,把价格波动和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从辩证法角度分析粮价的上涨。

 

 

 

 

 

 

35、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既要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要坚决打击那些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报喜不保忧,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不法行为。
 运用有关哲学原理,说明“既要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的重要性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错误所在。

 

 

 

 

 

 

 

  
 四、辨析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36、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所以,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37、发展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就是发展。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题共17分,第39题18分,共35分。每题设置2分综合评价分,用于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评价。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8材料一:小清河是山东境内的一条重要河流,流经济南。它不仅是一条重要的泄洪渠道,也曾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50—60年代的济南人都记得,那时的小清河河水清澈,水草茂盛,水中的游鱼自由嬉戏,河的两岸垂柳成行,树木与河水相映成趣,小清河和泉水一起,被济南人视为骄傲。但是后来,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小清河成了许多工业企业废水的排放渠道。加上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脏水也大量排入小清河,小清河逐渐成为公共下水道,慢慢地人们再也看不到小清河往日的清丽景象,小清河成了一条又脏又臭的河。极大地影响了公共环境,也给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
材料二: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一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这项工程的实施,对于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实现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人和规律之间的关系。

 

 

 

 

 

 

 

 

 

 

 

 

 

 

 

 

39、材料一:20多年前,A村的农民为生计所迫而冒险探索,实行大包干,成为全国农村改革的一面旗帜。20多年来,A村的粮食产量增长了20多倍,人均收入从改革前的20多元增长到2500元。A村人津津乐道,吃的是白面馍,住的是砖瓦房,认为改革已成功。10多年来,A村农业生产基本还是传统的一稻一麦的方式,村里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集体收入更是寥寥无几。
材料二:B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生产大发展。80年代中期,B村适时调整该村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行多种经营,使全村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均收入达到5200元;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成了全国闻名的亿元村、“明星村”。90年代中期,B村又以发展产业化经营和优化经济结构为新一轮发展的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科技进步,本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过上了殷实的小康生活。进入新世纪,又决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工业竞争力,并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A、B两村20多年的发展道路,共同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请谈谈你对这一哲学道理的理解。

 

 

 

 

  
(2)两则材料是如何体现上述哲学道理的?

 

 

 

 

 

  
(3)A、B两村20多年变化发展的经验教训给我们以什么哲学启示?

 

 

 

 

第三课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的有
①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避之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③一叶障目,不见泰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⑤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A、④⑤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人民日报》曾发表题为《得与德》的文章指出:人不能不“得”又不能无“德”,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得”与“德”是对立统一关系 B.“得”与“德”之间有严格的界限,无法统一
C.“得”与“德”始终是一致的
D.要“得”就不可能要“德”,不要“德”就不会有“得”
  2001年2月1日,世界第二大网站雅虎遭到因特网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黑客攻击,被迫关机近3小时,雅虎公司的大部分网络服务处于瘫痪状态,损失交易达数百万美元。然而,人类并没有拒绝使用网络,通过这次事件,对网络的安全及黑客的防卫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据此回答3—5题
3、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统一
  C.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D.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第一的观点
4、因特网为信息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但黑客的破坏活动也日益猖獗,对经济秩序、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由此可见
  A.因特网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弊大利少B.网络空间也没有绝对的自由
  C.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是保护网络安全的关键D.反黑客技术的完善与否决定网络安全
5、上述材料还表明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B.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能动作用性质不同 D.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6、“在美国,绝大多数人是希望中美友好的,但也有少数人囿于冷战思维,一有机会就要跑出来散布流言,制造麻烦,干扰和破坏中美关系,这是不得人心的。”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①客观事物的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②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
③普遍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④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7、美国微软公司有意聘用一些曾在衰败的公司里工作的经理。该公司认为,当一个人事业走下坡路是,他就不得不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夜以继日的潜心思考。微软公司将来肯定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而那些已证明在逆境中干的出色的人聚集在其下,将使微软公司更能经受住市场狂风恶浪的考验。这件事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③事物发展的总的趋势是前进的,但必然经历艰难曲折 ④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8、“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教,学生的学需要有老师的指导”这句话反映的哲理是
A.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是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的关系
B.事物内部包含的两个方面之间只有区别,没有任何联系
C.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斗争的关系
D.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是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的关系
9、下列体现矛盾的特殊性的方法论意义的成语和俗语有
 ①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②张冠李戴,良莠不分 ③因地制宜 ④唇亡齿寒 ⑤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A.①②③    B.④⑤    C. ③⑤    D.①②④
10、列宁说:“用抽象的概念来代替具体的东西,这是革命中的一个最主要、最危险的错误。”这种错误是
A.片面强调事物的共性,否认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B.违背办事情抓主要矛盾的原理
C.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D.片面强调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否认事物的共性
11、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
①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②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③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④矛盾客观性的要求⑤矛盾普遍性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        D.②④
12、在实际工作中,“一刀切”的倾向是由于忽视了
A.矛盾的的客观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
C.事物量的规定性  D.矛盾的特殊性
13、“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主要是因为
  A.别国的经验和模式不一定是成功的  B.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有特殊性
C.别国的经验和模式不一定是从实际出发的  D.意识依赖于物质
14、下列认识中,对两点论的理解错误的是
  ①两点论就是既要看到矛盾双方对立的一面,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统一的一面,即均衡地看问题 ②在认识许多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③在认识某一个矛盾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④坚持两点论,就要反对一点论 ⑤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离开重点看两点,是均衡论 ⑥坚持两点论,就是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就是全面地看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5、“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蕴涵的哲理是
A.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并起决定作用,但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发生影响
B.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万事万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D.观察和处理问题,首先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16、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坚持两点就是坚持全面的看问题B.两点与重点是统一的,不可分的
C.两点与重点都很重要 D.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7、“弹钢琴”和“单打一”是两种不同的工作方法,它们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
A.力量必须平均分配,这样,才是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
B.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兼顾一般,既要防止主次不分,又要防止只抓中心,不顾其他
C.只要抓住了重点就行,反对均衡论 D.抓重点就是抓中心,无法照顾一般
18、列宁说:“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
A.特殊性包含普遍性B.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C.特殊性就是普遍性D.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关。守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许带马出关。公孙龙回答: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据此回答19—20题
19、公孙龙的说法 (        )
A.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B.否定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系
C.肯定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D.强调了矛盾的普遍性不能单独存在
20、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③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一回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这些说法表明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
C.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2、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在工作中要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次要方面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
B.要处理好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关系
C.解决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必然会得到解决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23、下列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说法是
①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 ②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③坚持两点论,防止均衡论④坚持重点论,防止一点论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24、对于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悬殊问题,要区分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这种做法
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④坚持了抓主要矛盾和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每小题3分,共27分
2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化升级,即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在推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一定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就能正确认识事物
26.有两只画眉鸟,一只在树林里自由自在,一只在笼子里养尊处优。他们互相羡慕对方的自由或安逸,于是互换了位置。可惜好景不长,最后两只画眉鸟都死了,走进笼子的画眉鸟困在狭小的空间里,因心境消沉忧郁而死;走出笼子的画眉鸟没有捕食的本领,只能望天兴叹,最后因饥饿而死。这则寓言里,两只画眉鸟的共同错误在于
A、只看到了矛盾双方的统一,没有看到其对立
B、只看到了矛盾双方的对立,没有看到其统一
C、是用片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
D、是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27.宁夏回族自治区退耕还林(草)20万亩,退耕地每亩每年补贴给承包户粮食100公斤,连续10年,同时,还决定把银川、灵武等地区作为突破口,形成“经济核心区”。青海省为保护环境,决定发展太阳能和利用沼气,以减少植被的破坏,还决定将修路作为建设的重点。云南省决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同时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三省(区)的做法体现了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D、善于抓主要矛盾
28.有诗曰:“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又曰:“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这两句诗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B、事物都是要一分为二的,要坚持两分法,全面地看待问题
C、事物的矛盾双方在力量、地位、作用上是不平衡的,看问题要分清主次
D、事物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29.现在,党的作风总的是好的,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看不到主流,悲观失望,是错误的;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丧失警惕,不下大力气加紧解决,是危险的。这段话表明
A、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要正确认清形式,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
C、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辨证统一的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 
30、农民赵某只知木棒是“绝缘体”,天晴时,他用木捧拨电线没事。下雨天,他又拿那根被雨淋湿的木棒去拨电线,结果触电身亡。这个事例说明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B.主次矛盾在—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事物的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 D.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1、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在于
A。前者反映了复杂事物中诸多矛盾的不平衡性,后者反映了具体矛盾双方的不平衡性
B.前者要解决的是工作的中心、重点和关键问题,后者要解决的是事物的主流、支流和性质问题
C.前者要分析的是不同事物间诸多矛盾的关系。后者分析的是同—事物矛盾双方的关系
D.前者和后者都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2、下面对“重点论”的正确理解是
A.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B.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C.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D.重点有时可以脱离两点而存在
33、“过于陶醉良好的‘自我感觉’,可能是一种病态。因为大半的情形是,那样一种‘自我感觉’与众人的客观评价往往相去甚远。所以,常有‘知人难,知己更难’的感叹。这里就引出一个话题:如何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同志。”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人不能过于“自我感觉”良好 B.“自我感觉”与别人的评价总是不一样的
C.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D.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同志,都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第三课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75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4、某中学高三(2)班在政治课上围绕“农民进城务工就业”进行了课堂讨论,同学们发言热烈。
同学甲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极大地拉动城市消费市场,加快城镇化进程。因此,国家应该鼓励。
同学乙说: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会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教育带来压力,对城市的就业带来冲击。因此,国家应该限制。
同学丙说:目前,城市的一些部门、单位对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实行歧视政策,拖欠农民工工资,向农民工乱收费,农民工子女入学难,其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农民不宜进城务工就业。
运用辩证法知识对三位同学的发言进行分析。

 

 

 

 

 

 


35、某中学组织高三同学学习十六大报告,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下面是几位同学的发言。
同学甲: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推进加快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
同学乙: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同学丙: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应该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下工作要有新举措。
同学丁:从全国看,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先富与后富的差距是存在的,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一刀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的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简述同学甲乙丙丁发言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四、辨析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36、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

 

 

 

 

 

 

 

37“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一分为二的方法。”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题共17分,第39题18分,共35分。每题设置2分综合评价分,用于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评价。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8、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现摘录部分内容:
——五年来(注:党的十五大以来到党的十六大召开的五年),我们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贡献。
问:以上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39、材料一:200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3年着重抓好农业方面的工作是:调整农业结构,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调整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
材料二: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并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会议同时指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1)两则材料共同体现了一个什么哲学道理?
(2)运用主次矛盾关系原理说明,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第四课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符合辩证法的观点有
    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③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④力气要用在节骨眼上  ⑤事物是一成不变的   ⑥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⑤⑥
背景:“我们要坚持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据此回答2—3题
2、“坚持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体现了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3、“扩大开放”是因为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C、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D、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
4、"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要充分利用外部条件                      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C、要注意促成飞跃                          D、要重视量的积累
5、指出下列哪些是量变引起质变
   ①水滴百穿②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③将凉水加热为温水  ④党领导人民推翻“三  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⑤银行存款增加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④
6、事物的量变指事物在  
    ①程度上的变化②规律上的变化③性质上的变化  ④数量上的变化 ⑤规模上的变化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7、“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面迈了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了谬误。”这说明
    A、要坚持适度原则                             B、要重视量的积累
    C、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                         D、要注意不让事物量变
8、“坚持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是开发扶贫的真谛所在。”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是
 ①办事情必须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②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原因  ③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④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9、“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B.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C.外因能够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变化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10、据《半月谈》载文:新经济即知识经济,它的兴起使美国出现了经济增长高潮,股市高涨,失业减少,但新经济也为美国经济衰退埋了祸根。总之,新经济仍在发展,但它不能一步登天,肯定会经历一些曲折。  新经济的兴起使美国出现经济增长高潮同时也埋了祸根,这说明
    A、事物总在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B、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C、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1、上述材料中的“新经济不能一步登天,肯定会经历一些曲折”,这说明
A、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客观的  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事物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12、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最根本的分歧在于
    A、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是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D、是否承认事物是一分为二
13、科学测定,音量在45分贝时,人的感觉是安静的,可以高效率的学习和工作,如果长期在85分贝以上的噪音下生活,就会有一种压迫感,身心健康会受到损害。反过来,如果人们生活在绝对没有声音的环境中也是不能忍受的,甚至会神经失常,这表明
 ①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③必须坚持适度原则  ④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A.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④
14、将来走上社会,无论是当教师、医生、科技工作者,还是当工人、农民或从事各种服务工作,应当积极地创造有利条件,努力促进事物向有利的方向转化,使学生早日成才,后进变为先进,病人转危为安,科技获得进步,生产得到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人民群众得到满意的服务。从哲学上讲,是因为
  A.相对于工作或服务的对象来说,我们都处在内因的地位上
  B.相对于工作或服务的对象来说,我们都处在外因的地位上
  C.相对于工作或服务的对象来说,我们要起决定作用
  D.相对于工作或服务的对象来说,我们属于主观的方面
15、新事物必定能战性旧事物,原因是
      ①它符合客观规律              ②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③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的利益      ④它经历了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写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诗引用了西楚霸王(项羽)本可以凭优势兵力消灭刘邦,却怕落下“不义”之名而丧失机会的典故,告诫人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道理。这一典故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C.主观和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应不失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
17、“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我们的事业任重而道远,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这段话包含:
A.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的道理
B.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道理
C.物质与运动关系的道理
D.量变与质变关系的道理
18、在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下,保持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解决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这从哲学上说明:
A.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解决了
B.坚持唯物辩证法,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越多事物发展越快
D.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引起的
19、在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的今天,仍有一些人把企业改革成败的希望寄托在“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的单一思考上,不重视做好加强内部管理这篇大文章,认为政企分开是企业脱困的唯一条件。这种认识违背了:
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起作用的道理
B、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原理
C、正确地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推动作用的道理
D、应该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的道理
20、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但在世界和地区范围内存在一些不安定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是威胁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因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因素而引起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上述论断体现的哲学观点是:①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②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1、下列选项中同时包含有“规律是物质运动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特殊的矛盾构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和“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三条哲理的是:
A、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B、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C、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D、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22、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过程中,我们坚持先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由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富。这一做法正确体现的辩证法观点是
    A、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B、内外因辩证关系
    C、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唯一源泉
    某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了产品具体型号与市场需求不对路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该厂停止生产原型号的产品,生产技术部门改变现有生产工艺,使产品的新型号适应市场需求。另外,销售部门对于压库的产品,采取降价、上门安装服务等方法,居然打开了市场销路。依据材料回答23—24题。
23、该厂生产技术部门的做法,从哲学上看,主要是
    A、重视外因,设法打开产品销路
B、坚持内外因相结合,改变内部因素,更新产品性能
C、重视外因,着力改变供求关系     D、轻视内因作用,改变市场需求
24、该厂销售部门的做法,从哲学上看,主要是
    A、否认矛盾的存在             B、盲目推销产品,也能打开市场
    C、重视产品本身作用,轻视市场需求     D、承认矛盾并注意内外因的辩证统一
二、不定项选择题:
25、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清醒看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这段话体现了
     A、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B、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D、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26、事物的发展最终要经过质变来实现,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有质变就没有量变                     B、要不失时机地把握机会,促成飞跃
    C、没有质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D、只要质变,没有量变也能发展
27、“世易则事易,事易则备变”。“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两种观点体现了
A、 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的一致            B、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28、学习量变和质变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时要
  A、坚持适度原则             B、不失时机促成飞跃
  C、瞻前顾后,谨慎从事       D、重视量的积累
29、下列哪些属于内因的决定作用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0、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些地方政府“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是其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哲学上讲,这些地方政府的做法
  A、没有用联系的观点处理问题     B、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C、是用形而上学的孤立观点看问题 D、坚持了唯物辩证法,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1、有一位人大代表提出,一切在建、拟建项目都要搞“可行性”论证和“不可行性”分析,将两者作比较,权衡利弊,再决定是否上马。既要搞“可行性”论证,也要搞“不可行性”分析,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真正做到按规律办事,必须把唯物论与辩证法结合起来
B、把辩证法的三大观点统一起来认识问题
C、坚持两分法,反对一点论          D、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认识事物
32、上世纪,是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轰轰烈烈到受到挫折,又由于改革开放而焕发出生计和活力,并取得长足发展的世纪。这告诉我们
A、新事物一定会战胜旧事物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道路是不平坦的
C、既要有革命乐观主义的态度,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D、新事物只有彻底否定旧事物才会发展
33、目前我国正在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作。要搞好这项工作,不能搞行政命令,不能搞“一刀切”,切忌一哄而起。因为这样会
A、脱离当地的具体实际        B、忽视矛盾的特殊性
C、忽视外因的作用            D、犯形式主义的错误

 

 

 

 

 

 

 

 

 

 

第四课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75分)
三、简答题:
 34、有人认为:“事物发展是前进的,因此我们坐等改革成功就可以了。”也有人认为:"事物发展是曲折的,改革中总会有这种或那种挫折、困难,千万不要改革。"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

 

 

 

 

 

 

35、"十五'期间,必须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特别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关键。"请用辩证法的有关道理分析进行结构调整的依据。

 

 

 


四、辨析题:
36、质变就是发展

 

 

 

 

 

 

 

 

 

 

37、坚持唯物辩证法就是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五、论述题:
38、“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但前面的路并不都是平坦的,还会有各种困难和风险,包括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
     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们已经走出一条光明大道,但前面的路并不都是平坦的”的认识。

 

 

 

 

 

 

 

 

 

 

 

 

 

 

 

 

 

 

 

 

 


39、海尔集团总裁在谈到企业发展与机遇时,提出了“眼睛论”。他把企业分为三类:一只眼睛的企业,眼睛盯着政府;两只眼睛的企业,一只盯着员工,一只盯着用户;三只眼睛的企业是海尔,第三只眼睛盯着机遇。在海尔看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缺少的不是机遇,而是发现机遇的眼睛。结合材料回答:
(1)海尔为什么能拥有盯着机遇的第三只眼睛?
(2)两只眼睛的企业有没有充分认识和利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条件?请分析理由。

 

 

 

 

 

 

 

 

 

 

 

 

 

 

 

 

 

 

 

 


第五课   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
一、最佳选择题
    1、小灵,小敏在参加冬令营时迷了路,天色已晚,想点火求救,却找不到火源。情急之下,他们决定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制造火源。于是,他们找来几段干稻草,用随身携带的药棉裹紧,封住两头,放在木板上,以另一块小木板压住,朝一个方向不断转动。当稻草碾碎,闻到焦味时,将棉条断开,稻草遇氧而燃,终获火种,两人很快获救脱险。 小灵,小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充分表现出他们能正确认识和处理
    A.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B.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D.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2、小灵,小敏取火成功表明,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
    A. 理论与实际结合,学以致用
    B.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C. 善于抓住重点
    D. 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我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高,农民缺乏商品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参与市场、改进技术的积极性不高,常受“小富即安”“福不可重受”等观念影响。这表明:
A、人的主观能动性受物质生活条件制约。   
B、人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C、人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发挥受业已形成的观念、能力、方法和心理等主观因素影响
D、农民活动的利益出发点是不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
4、夏天,烈日当空,某人在树下乘凉,树影移动,他也跟着移动,感到十分凉爽。到了晚上,皓月当空,他在树下休息,也随着树影移动。这启示我们: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B、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C、认识的正确与否必须由实践来检验      D、认识受到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
5、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这是由于:
A、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B、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C、感性认识不同于理性认识       
D、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
6、“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现象包括真象与假象
  C、经验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别        D、本质是眼睛看不风的东西
7、“旗帜的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就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正确的理论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则起促进作用
C、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对实践起重大指导作用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8、门捷列夫经过长期艰苦而深入的科学研究,并概括和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于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规律。有记者问他:“听说您是在一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您桌上的牌变成一条龙,这条龙又变成几折,醒来后就制出了元素周期表,是这样吗?”门捷列答道:“要知道,这个问题我大约想了20年,而您却以为坐着不用动就能写出来,事情哪有这么简单。”可见,采访门捷列夫的记者错在:
  A、不懂得梦境并非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而形成的反映
  B、不懂得科学成果是在实践基础上创造精神的结晶
  C、不承认人的意识在发现元素周期律中的重要作用
D、不承认客观规律是不能消灭也不能创造的
9、门捷列夫的回答说明:① 实践是一切科学成果产生的源泉。②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③ 意识的内容终归来自客观事物。④ 人的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深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同“法轮功”作斗争过程中逐渐认清了“法轮功”的邪教本质。我们对“法轮功”的认识   ①透过假象认识了真象    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③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离不开实践    ④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中国的“法轮功”与美国的“人民圣殿教”等世界上一切邪教都有着共同的本质,那就是唯心主义。这说明:
A、人们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加工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      
B、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形式
C、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
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12、俗语说“一叶知秋”“一燕知春”。这说明:
A、现象和本质是同一的              
B、发挥思维的作用,人们可以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C、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D、分析和综合是认识事物唯一可靠的思维方法
13、关于现象、本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本质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现象,理性认识总要表现为感性认识
B、不论认识现象还是认识本质,都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C、人们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D、感性认识是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是事物的本质
14、当今世界网络经济象一束无形的光线,在不断穿透着民族国家的疆界,并奇迹般地创造出令人目不暇接的信息产业并把曾经创造出工业文明的传统产业抛在后面。迅猛发展的互联网对世界经济及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变化启示我们:
  A、在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事物具有传统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B、认识事物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C、传统是阻碍当今社会发展的根源
  D、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时代的经济特征
15、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大量有益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毫无价值的东西,甚至还传播一些有悖于社会道德规范的东西。这说明:
  A、假象是从反面反映本质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
  C、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D、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16、下列关于认识和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① 认识是一个过程,而真理是不变的。②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③ 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④ 认识是感性认识,真理则是理性认识。⑤ 真理是认识,而认识不一定是真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③④⑤
17、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毛泽东说“多思出智慧”。这说明:
A、  思考在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过程中作用非常重大
B、  实现认识的第一飞跃,必须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
C、  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必须充分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D、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就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18、“假象是本质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面,本质的一个环节,本质具有假象。”列宁这段话体现的哲理与下列观点不一致的是:
  A、假象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B、假象与真象有着不同的本质
  C、假象是对本质的歪曲的、虚假的表现        D、假象是对本质的一种掩盖
19、分析方法如果运用不当,“只分不联”就会导致孤立、片面地看问题。下面不属于“分析”的是:
  A、分析每一要素                      B、分析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
  C、把分析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      D、找出事物本质性的东西来
20、人们在掌握感性材料基础上,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分析,把握了事物的本质。这种对本质的认识属于:
  A、科学理论      B、理论      C、感性认识      D、理性认识
21、2004年度全国十大杰出先进事迹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共同体现了新时期青年敬业、爱国、奉献的精神风貌,这说明:
  A、同一现象可以表现不同的本质        B、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不同的现象
  C、同一本质一定是相同现象的表现      D、同一现象的本质是多变的
22、高新技术和工业文明发展证明“知识就是力量”,展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使昔日的许多梦想成为了现实。如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后,基因组学、基因信息学及其应用研究成为新的竞争焦点,法国、中国均在采用基因疗法治病救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人能征服自然是因为:
  A、人能适应自然            B、人能认识事物   
C、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能改变规律
23、人类基组测序的完成说明:① 人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 分析和综合是不可分割的科学思维方法。③ 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④ 人可以排除一切客观条件,按自己需要去认识事物。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4、人类基因测序完成后,许多梦想变为现实说明:
  A、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认识事物的本质      B、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D、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以规律为指导,以条件为基础,以改造世界为目的
二、不定项选择题
25、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与事物的本质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都成为多余的了。”这句说表明:
 A、事物的现象与本质不同,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B、科学研究是为了揭示事物的本质,与事物的现象无关
 C、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密切相关,不可分割
 D、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二者不能划等号
26、“审时度势”和“运用之妙,存于一心。”共同说明:
 A、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B、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分析客观存在的条件
 C、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能获得最佳效果
 D、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能更好地利用有利条件
27、有报道说:在国内外市场销售情况不好,农民种蕃茄也达不到出口质量要求的情况下,内蒙古某企业从国外引进一条蕃茄生产线。结果是蕃茄出口不了,内销也无人问津,没有正式投产就宣告停产,巨额资金白白浪费了。以上事实从哲学上说明:
A、不尊重客观规律,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遭惩罚
      B、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D、企业生产必须面向市场
28、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因为
A、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上的认识
B、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领域上的认识
C、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
D、认识需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及向前推移
29、中国破译了水稻基因遗传密码,这不仅是我国生物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也是我国科学家为人类做出的一项重大贡献。水稻遗传密码的破译说明:
   A、认识了水稻生长规律性,就可以改造水稻生长规律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
C、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D、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总是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
30、 “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键是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去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开拓前进。”我们强调用邓小平理论去指导实践,是因为邓小平理论
 A、能对实践活动起巨大推动作用      B、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C、对改革开放有决定性作用           D、是穷尽了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的终极真理
31、理性认识、理论和科学理论的共同点是:
 A、都是对事物本质的系统化认识            B、都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
 C、都能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实践  D、都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
32、面对转基因产品的问世,有人庆幸科学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也有人担心它将给人类带来不良影响。日本甚至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的转基因产品。这表明:
 A、认识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B、人的认识受主观条件的限制
 C、应该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3、“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蕴含的最主要的哲理是:
 A、要取得成功,就得事事亲身实践 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既要刻苦学习,又要注重实践      
D、一个人的知识是由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构成的

 

 

 


第五课   透过现象看本质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75分)

 

三、简答题
     34、《诗经?小雅?小宛》中有“螟蛉有子,蜾赢负之”一句,认为蜾赢产子,喂养螟蛉为子。因此,人们以“螟蛉”比喻义子。后来人们认识到,蜾赢捕捉螟蛉,是为了孵化后就把螟蛉作为食物。
(1) 古人产生错误的认识表明了什么?

 

 

 

 

(2) 对照古人与现代人的认识,它告诉我们什么认识论的道理?

 

 

 

 

  35、草地作为环境生态系统的基本部分,具有净化空气、清洁水源、保持水土、防尘护沙、调节气候、降低噪音等方面的功能。但目前占我国国土面积1/4的草地被大量开垦,加上过度放牧,掠夺式破坏,草地鼠虫害日益严重,致使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西北地区出现的沙尘暴以及华北地区出现的风沙天气,均与草地退化密切相关。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应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辩析题
36、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37、背景:胡锦涛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其讲话本身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辩题:坚持理论与时俱进,就是要有创新精神。

 

 

 

 

 
五、论述题
38、遗传学的经典理论认为:水稻是自授花粉,应该无杂交优势。但是,袁隆平教授认为传统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不可靠的。他在60年代初就发现了一种天然杂交水稻,优势非常明显。他当时不知道它是杂交水稻,如获至宝,以为选了一个特别优良的品种。第二年经过下种观察,结果大失所望,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的大,小的小,参差不齐。失望之余,袁教授突然产生了灵感:为什么会有分离呢?杂种才会有分离,而纯种是不会有分离的。他意识到选的那一株“优良水稻”是天然杂交水稻,是杂交水稻的第一代。这给他以很大启发,从而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培育出了优良杂交水稻。他使过去亩只有三百公斤的水稻产量增加到了五百公斤。而他正在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将使亩产进一步提高到八百公斤的水平。他的价值对中国,对世界及其未来都是不可估量的,将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饥饿问题。
请运用本课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评述。

 

 

 

 

 

 

 

 

 

 

 

 

 

 

 

 

 

 


     39、某县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前些年由于农产品生产品种单一,虽然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但农产品价格却不断下降,造成农民收入下降。近年来,县政府通过农业发展银行向农民提供优惠贷款,鼓励农民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本地优良畜禽养殖,并依据市场信息引进优良品种,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农民采用合作制方式,联合起来发展加工或流通,建立自己的经济联合体等等。2000年农民收入人均比1997年增长1200元。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增加农民收入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2)从哲学上说明该县是如何使农民摆脱困境,实现经济发展的?
 

 

 

 

 

 

 

 

 

 

 

 

 

 

 

 

 

 


第六课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
一、最佳选择题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益观念、民主法制意识日益增强,对我国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滋生了一些丑恶现象,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影响。据此回答1-3题
1、这些观念、意识的日益增强表明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③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         ④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2、材料启示我们
A、 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B、看问题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C、要重视量的积累                D、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3、滋生了一些丑恶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①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          ②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普遍降低
③人们的价值观不同            ④人们的认识能力还有待提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③
   “要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加强素质教育,切实把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减轻下来。”据此回答4-5题
4、之所以要加强“三观”教育,是因为
A、“三观”教育是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B、加强“三观”教育,就能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C、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人们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D、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5、实施素质教育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是由于它
A、得到社会上许多我的承认        B、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民的利益
C、能把学生都培养成“四有”新人    D、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6、“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一准则体现了
 A.个人与社会的等价交换的关系 B.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对立
 C.首先对社会做贡献,社会再满足个人的需要    D.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
    据《重庆日报》报道,重庆云阳县和湖北巴东县同处三峡岸区,但在对待生长了几十年的森林上却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云阳县千方百计为护江的柏树治虫治病,巴东县却巧立名目砍伐连片的杉林作别用。据此回答7-8题
7、这一事实说明
A、人们的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之分
B、有的人有价值观,有的人没有价值观
C、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D、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8、上述材料还告诉我们
A、不同的价值观对改造世界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B、同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也会产生不同的后果
C、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近年来,我国西北五省区形成了把分散的局部优势变为迭加的综合优势的共识,拆掉篱笆墙、共创大市场。一些跨省区项目建设取得实质进展,省际间的协作明显增强,创造出省区之间互补的整体利益。据此回答9-12题
9、这说明了
A、集体主义是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而产生的
B、集体主义有利于调节市场经济中产生的矛盾,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完全一致的
D、讲局部利益也是集体主义的一种表现
10、就经济学而言,“拆掉篱笆墙、共创大市场”主要表明
A、市场经济的平等性            B、市场经济的竞争性
C、市场经济的法制性            D、市场经济的开放性
11、“圈起篱笆墙”是小团体主义,其实质是
A、集体主义的表现       B、个人英雄主义
C、极端狭隘的个人主义   D、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的一种价值观
12、从材料中看出,我们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是因为
A、集体主义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个人主义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和外部特征
B、集体主义是理性认识,个人主义是感性认识
C、集体主义是正确反映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个人和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D、个人主义是歪曲反映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它并不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1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推动东西部学校对口支援工作。《通知》指出,实施“两个工程”要以东部地区为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作贡献,以西部大中城市为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作贡献为指导思想,不增加被支援地方的经济负担。这说明
A、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样重要
B、不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什么事情都干不成的
C、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仍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D、没有西部地区的贫困,也就没有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14、近几年的春天,首都北京、济南、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多次出现了过去只有在河西走廊等西部地区才能看到的沙尘暴天气。这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北京等城市已经变成了西部   
B、过度的放牧,发展经济,必然带来了环境的恶化
C、价值观对人们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D、错误的价值观会阻碍人们正确地认识、改造世界
15、安徽大学生命科学院植物学教师何家庆主动放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与自己心爱的妻子、儿女不辞而别,独自一人怀揣一张西南地区200多个贫困县的名单,带着自己的魔芋生产技术,踏上了奔向大西南的征程。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技术给贫困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京举行座谈会,提出要弘扬“魔芋大王”的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之所以要提出弘扬这一精神主要是因为
A、价值观对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B、价值观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的作用
C、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是正确的、积极的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6、福建省主要城市已经逐步实现从有偿献血到无偿献血的平稳过渡。福建省无偿献血新风尚正在形成,国家干部、高等院校学生、现役军人、卫生系统工作人员成为无偿献血的主力军。无偿献血的知识、观念开始为群众所接受,成为无偿献血走向自觉自愿献血的内在动力。表明
A、人们观念随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 B、集体主义思想是人们所称颂的
C、拜金主义思想在我国已没有任何市场 D、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已被每一公民所接受
17、“价值这个普遍性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与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就是说
A、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B、价值是商品生产者创造的
C、价值是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     D、事物的价值是自身所固有的
18、有这样一个故事: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天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正被太阳蒸烤着,用不了多久,小鱼就会干死。忽然,一个小男孩正在捡起小鱼并用力地扔回大海。男人忍不住地问:“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鱼扔进大海。这个感人故事里的小男孩是做法
A、说明小男孩没有学过人生价值观,所以其做法没有体现价值观
B、说明小男孩虽然没有学过人生价值观,但价值观人人都有
C、体现了关心他人和社会的集体主义思想
D、说明小男孩热爱生命
19、化学科学及其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绿色化学”正在全球兴起。“绿色化学”是指以绿色意识(就是与环境兼容、节约资源、不破坏生态平衡、不危害并有利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为指导,研究和设计没有(或很少)环境负作用,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与化学过程。这一事实从价值观上讲体现了
A、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 B、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
C、价值观没有统一标准                       D、人有主观能动性
20、上述材料还说明
①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②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③人们对一事物的认识从价值角度讲是有客观标准的 ④“绿色化学”的兴起符合价值评价的最高标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1、据《人民日报》报道,深圳市布吉镇南岭村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使二者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他们的做法符合下列哲理
A、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22、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先富帮后富,沿海带内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的村干部为了带动全村群众一起致富,不惜牺牲个人富裕的有利时机。这主要说明
A、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
B、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得到了很好的结合
C、集体主义是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前进的政治基础
D、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
23、据报道,中国公众在长期短缺经济形势下形成的“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已经成为当今经济过剩条件下扩大消费的精神桎梏。要扩大内需,必须首先扩张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C、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4、某校在狠抓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为生存而战,为荣誉而战”的校园文化氛围。这说明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促进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也会立刻变化
二、不定项选择题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运用所学知识,回答25-28题
25、《纲要》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价值观          B、为人民服务
C、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D、无产阶级个人利益
26、从哲学上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A、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           D、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2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是因为
A、集体主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28、《纲要》是时代的产物。自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向积极方面转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道德失范现象,因此,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论断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社会意识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D、办事情要善于抓住本质和主流
29、我国发射“神舟”号载人飞船成功的主要因素是
A、科研人员对航天技术的认识与掌握程度   B、人们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
C、发射飞船实验设备的先进性             D、科研经费的投入水平
30、中国航天人员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团结奋斗,锐意进取,走出了一条投资少效益高、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发展之路,这说明集体主义
A、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B、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C、与个人主义是背道而驰的      D、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31、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革命的优良传统。现在。我国要在市场经济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个人利益日益实现。很多人都在谈论实惠,追求实惠。下列选项中对这个问题的正确看法是
    A.提倡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下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B.在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条件下谋取物质利益是符合集体主义精神的
    C. 讲实惠就是个人主义的表现
    D.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追求实惠不违背集体主义原则
32、某市政府为让老百姓吃上“放心馒头”,成立了“馒头生产销售管理办公室”(简称“馒头办”)。“馒头办”拥有从生产审批到行政处罚的权利,有权对馒头企业进行总量调控,有权规定面粉供应量。后因“馒头办”对企业乱收费以及市、区两级“馒头办”争权夺利而导致市场秩序混乱,这就是风靡一时的“馒头风波”。从哲学上看“馒头办”
A、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B、没有正确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少了预见性 D、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受到了规律的惩罚
33、河南某烙花筷子厂,生产的烙花筷子畅销日本,经济效益看好。后来,日本某商人用10万元收买技术人员,窃得生产技术,回国办起了烙花筷子厂,从此停止了从中国进口烙花筷子,该厂倒闭,职工失业。这个事例主要说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A、需要高度重视国家的安全        B、需要处理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各种矛盾
C、要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    D、要在经济活动中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第六课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75分)
三、简答题
34、材料一、 “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基础。”
材料二、中共中央发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在全民族中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运用有关哲理谈谈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35、青年学生应怎样努力弘扬健康向上的道德规范?

 

 

 

 

 

 

 


四、辨析题
36、要坚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就不能宣传集体主义。

 

 

 

 

 

 

 


37、我国所有制的多元化决定了国家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五、论述题
38、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把公民道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阅读材料回答
(1) 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也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为什么?

 

 

 

 

 

(2)“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其中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如何?

 

 

 

 

 


(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在上述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中是如何体现的?

 

 

 

 

 

39、《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在全体人民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精神。”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回答:
(1)为什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在全体人民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

 

 

 

 

 

 

 

 

 

 

(2)青少年学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怎样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第七课   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
一、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04年2月25 日,湖南衡东县霞流镇大长垅村苏美珍、苏美芳、苏平平三位小姑娘提着月饼、鸡蛋、猪肉来到本村教师苏茂云家,千恩万谢:“苏老师,是您舍生忘死,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苏老师舍生忘死的事实证明
    A.人的自然性与人的社会性是不可分割的  B.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性
    C.“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    D.先进人物是不计较个人利益的
    2.在边疆的40年里,吴登云为病人无偿献30余次,总计7000多毫升,超过了一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量。为了抢救烧伤的婴儿,他从自己腿上割取了13块皮肤。他的足迹踏遍全县9个乡的30多个自然村,成了农牧民心中的“圣人”。这表明
    A.贡献与索取密不可分    B.贡献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C.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并重  D.贡献必须勇于献出生命
    3.2003年9月27 日,青藏铁路建设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指出,4万多名建设者面对极其恶劣的环境,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依靠科学,迎战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取得了青藏铁路建设的阶段性胜利,在世界屋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从4万多名建设者身上反映出的人生观道理是
    A.集体主义是正确的社会意识  B.贡献与索取是不可分割的
    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    D.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不可分
    4.2004年11月9 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市长牛玉儒同志事迹报告会。牛玉儒同志的事迹表明
    A.自然性与社会性都是人的基本属性  
B.“人性自私论”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
C.英雄人物是不计较个人生命的      
D.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有惊人的壮举
    5.依据上题材料,在为英雄送行的那天,呼和浩特市十里长街自发站满了送行的人群,他们手持“牛市长,一路走好”的横幅,泪水涟涟。由此可见
A.贡献与索取是密不可分的           B.索取可以离开贡献而存在
C.精神贡献的价值远远大于物质贡献   D.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6.2004年9月9日,全国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参加座谈会的10位教师中,有7年来每天往返跋涉山路,风雨无阻从未耽搁过一节课,把全部爱心献给山村孩子的吉林省珲春市果树村教学点教师马宪华;有扎根山区27年,爱生如子,先后为400名学生垫交学费的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区后坪乡茨坝小学校长刘恩和等。这些人的事迹各异,但他们道出了一个共同的人生道理,那就是
A. 贡献与索取是不可分割的      
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 
C.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同等重要  
D.做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惟一途径
    7.2004年6月30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奉献的回报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还应包括荣誉、表彰、美誉度、发挥才干的机会等非物质层面。这告诉我们
    A.要把精神贡献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尺度  B.物质回报不应作为索取的组成部分
C.应恰当处理物质回报与精神回报的关系 D.必须正确处理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
    8.2004年8月13 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湖北省随州市农民傅本发植树造林、帮助周围群众致富的先进事迹。高位截瘫的傅本发,在20多年间,植树2万余株,培育各种苗木12万余株。他坐的草垫子换了一个又一个,400多个草垫子上都粘满了他的血迹。这表明
    A.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正确处理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
    9.2004年7月23 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全面学习,既抓紧学文化、学知识,又注重学技术、学技能,学习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从人生观角度看,之所以要全面学习,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是因为
    A.主观因素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取得积极的效果
    B.贡献与索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C.提高个人素质对于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D.科技文化素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
    10.2004年7月23 日《中国青年报》载文强调:“要立足岗位创新,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扎实苦干的工作作风,把创新和做好本职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力争在本职岗位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之所以强调做好本职工作,力争在本职岗位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是因为
    A.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
    B.个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C.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人生的价值终究要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
    11.2003年9月20日,天津市130万干部群众参加了“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各区县、各系统设置的举百个宣传点彩旗飘扬,人头攒动,签名承诺、专业咨询、便民服务、文艺演出、图片展览等活动热闹非凡。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
    A.能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经济条件 
B.有利于提高人们素质,实现人生价值
C.能铲除个人主义存在的土壤       
D.有助于为经济建设提供物质保证
    12.2003年9月27 日《人民日报》报道,11名新闻记者在采访山西繁峙“6?22'特大爆炸事故中因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送的现金、金元宝,最近受到纪检监察部门的查处。这表明
    A.个人主义是对社会存在的错误反映 
B.拜金主义对社会、对人生有极大危害
C.现实生活仍然离不开金钱         
D.人为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13.上题中的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自觉走出拜金主义的误区      B.必须自觉抵制享乐主义
    C.要进一步认识事物运动的规律    D.不能把金钱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
    14.2004年4月14日人民网发表评论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整个时代处于转轨时期,各种思想思潮不断涌现,市场主体多元化,利益要求多元化,形成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受拜金主义的影响,一些人变得唯利是图。这告诉我们
    A. 市场经济在逐步发展完善           
B.我国当前不应当存在利益多元化
C.各种价值观念都应当得到尊重与保护 
D.必须自觉抵制拜金主义的不良影响
    15.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拿脱离实际。”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 理想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
B.理想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D. 崇高的理想对人生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16.依据上题材料,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理想只能是一种空想,这是因为
    A. 要把理想转化为现实,必须立足本职工作,艰苦奋斗
    B.客观规律是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C.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D.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17.2004年5月18日人民网发表评论指出,在我们的知识分子群体中,具有崇高理想的人不在少数。但仅具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身体力行,将理想转化为实践,并为之奋斗终生。这表明
    A.崇高理想并非为知识分子所特有  B.理想与现实有着严格的区别
C. 理想都是可以转化为现实的    D.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
18.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每年都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向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事业、促进我国各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科学家颁发证书和奖金,去年获得这一殊荣的科学家是刘东生和王永志。材料蕴含的人生哲理是
 A.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对等的 
 B.个人价值大小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关,而与个人的自我价值无关
 C.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统一的
 D.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由个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决定的
 2004年5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使广大未成年人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使他们树立起热爱祖国、决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坚定信念。据此回答19—20题。
 19.要使广大未成年人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因为
 A.没有品德修养就不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B.思想品德修养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
 C.科学文化与思想品德修养相辅相成 
 D.思想品德素质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
 20.树立起热爱祖国、决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坚定信念,这体现了
 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C.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           
 D.社会价值以自我价值为基础
 21.金钱和幸福的指数有很密切的关系,如果自己的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幸福无从谈起,另外幸福主要是来自人的心灵深处,不一定物质生活丰富了人就幸福了。从人生价值观角度看,上述材料表明
 ①金钱不是万能的,不能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②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③金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物质保证   ④物质财富与人生没有关系,因而没有必要不择手段地获得金钱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因为琐事,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将4名同学残忍的杀害,6月17日马加爵以故意杀人罪被处以死刑。马加爵作为一名大学生走向犯罪的教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青少年要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B.国家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C.正确的社会意识对个人成长有促进作用   
 D.要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反对唯心主义
 23.眼下的大学校园,现在大学生中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相当严重,不少大学生借钱或者把本该用于学习上的钱,用于选购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高档商品,成为了“负债消费”一族。由此引起经济纠纷,动武斗殴,甚至是犯罪事件屡有发生。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上述现象,最迫切的是要加强 
 A.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B.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C.唯物主义教育          D.公民道德教育
 24.某校学生自发成立了帮助困难学生的爱心社,他们提出:“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表明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高必要的条件  ②人生价值必须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实现  ③人生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上  ④个人不应该考虑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不定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25.吴奇修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后,主动申请回湖南涟源县工作。1989年起,到省级贫困乡漆树乡、桂花乡扶贫三年,1995年出任茅塘镇石门村党支部书记,将一个贫困村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从1996年到2003年1月,在村官吴奇修的带领下,石门村村内村外已兴办各类企业28家,销售收入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660元,使偏僻、闭塞的特困村成为湘中首富村,将社情复杂的失控村建成全国文明村。上述事实表明
    A.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B.自私并非人的本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并不矛盾 
D. 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有能动影响
    26.一个67岁的老人,一个功成名就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面对全然陌生的一种不明原因的急性重症呼吸道传染病的肆虐,慷慨请缨要求把危重病人转送到他所领导的广州呼吸所集中隔离治疗。尔后他临危受命,担任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奔忙在抗“非典”第一线,乃至连续工作38小时一度累倒。从钟南山的身上体现出
    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C.人的精神贡献总是大于物质贡献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27.2003年8月22日开幕的中国妇女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我们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上述要求符合的哲理是
    A.物质和意识是辩证统一、互相决定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    D.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提高个人素质
28.2004年7月23日《光明日报》载文指出:“广大青年要跟上时代步伐,履行历史使命,就必须珍惜宝贵时光,勤奋刻苦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切实增强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本领,提高应对竞争和挑战的能力。”上述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C.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支配、相互影响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
29.漫画警示我们
    A. 金钱是一切人间罪恶的根源
    B.必须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C.应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确地认识和处理金钱与人生的关系
    D.应正确对待贡献与索取的关系,只讲奉献,不要索取
    30.2004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我们已经实现的小康,是一个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 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
    B.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C.客观规律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要把理想变为现实,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31.2003年7月23 日《中国青年报》载文指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广大青年就必须树立理想、坚定信念。”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B.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
C.理想信念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产物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32.2003年6月28日,淮河人海水道近期工程正式通水,使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建淮河“人海专道”的设想终于成为现实。上述材料表明
A. 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B.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又可以转化为现实
C. 正确的价值观决定着人类活动的客观效果 
D.集体主义是新时期人们的正确价值取向
33.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05年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2005年各级党委、政府要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全会明确提出加强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其哲学依据是
A.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B.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C.少数领导干部忽视世界观改造,价值观、人生观严重错位
    D.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七课  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75分)

三、简答题
    34.材料一:甘肃镇原县殷家城乡李园子小学教师张学成下肢瘫痪,身患多种疾病,拄着双拐,骑着毛驴,年复一年,往来于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十里羊肠小道上,在山区教坛上辛勤耕耘了32年,被誉为“教坛保尔”。
    材料二:2004年教师节前,张学成被评为全国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代表。2004年9月9日上午8时,张学成坐在轮椅上,被两人抬进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国家的表彰;两年前的9月9日,人民大会堂东大门,刚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的张学成也是被人抬着,进入这座庄严的殿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
    ①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人生观的什么道理?二者有何内在联系?
    ②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人生价值的认识。
③说明我们青年一代应如何像张学成那样,去创造辉煌的人生。

 

 

 

 

 


 35.中国青年的最高荣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获得者、中科院院士贺福初在和首都大学生座谈人生时讲到,我已年届不惑,我最大的不惑是四个字——“输入”、“输出”。人在步入社会前,需要社会对个人的“输入”;但当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知识后,走出校园,就应该对社会“输出”,就必须对社会“输出”,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幸福而“输出”。
 运用人生观的有关知识回答:
(1)怎么理解“应该对社会输出”和“必须对社会输出”?
(2)在实践中,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输入”和“输出”?

 

 

 

 

 

四、辨析
   36.背景材料:2003年8月14日,新华社就黑龙江省肇源县多个党政机关超标准更换小汽车一事,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为题发表时评指出,近年来,在党政领导干部中超标准配备小汽车的问题有所抬头。无论是贫困落后或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都要时刻牢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狠刹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把精力用在带领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
辨题:理想靠奋斗去实现,艰苦奋斗就是吃苦受累。

 

 

 

 

 

37.人生价值就是贡献。

 

 

 

    五、论述题
38、 材料一:巴彦淖尔盟临河市铁路医院传染科的医生李松在北京参加培训时感染SARS,他不但不配合治疗,反而逃避隔离,故意将病毒传播给医护人员和社会人员,造成与他接触过的一百零二人 (包括二十三名医护人员後都染病,他的父母与妻子更因此死亡。公安机关经检察院批准以故意散播传染病罪将其逮捕。。
    材料二:广东省医务工作者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对待领导下,面对SARS觉着应战,依靠科学运用通风皮质激素等治疗方案,以邓练贤、叶欣、陈洪光为代表的医务工作者兢兢业业,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抗非英雄赞歌”,创造了全球SARS病患者最低死亡率。
    材料三:由于台湾部分医院必要的防护装备缺乏如口罩,在SARS袭来之际,出现了一部分医护人员集体辞职。
    请运用个人与社会有关知识,分析评点上述事件。

 

 

 

 

 

 

 

 

 

 

 

 

 

 

 

 

39.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发展。"为此,必须树立全新的发展观,既要注重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GDP,更要注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GDP,以及人的自身健康和全面发展---人文GDP,实现三个GDP的协调增长。
请用有关哲学道理分析为什么要实现三个GDP的协调增长。
 

 

 

 

 

 

 

 

 

 

 

 

 

 

 

 

 

 

 


第八课    自觉投身社会实践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千里铁道线上有2万多名青年志愿者燃起了“冬天里的一团火”,开展学雷锋综合包户活动。“中国青年志愿者‘一助一’长期服务计划”就是一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或一名青年志愿者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提供定时定内容的经常性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医疗保健生活服务、家教服务、科技服务科研成果整理等。在活动中,青年志愿者坚定了群众观念,增长了知识和才干。在这个过程中,青年志愿者的活动是
    A.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B.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C.改造自然界和社会的活动  
D. 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
2.在古希腊的神话里,有一个英雄名叫安泰,是海神与地神的儿子。据说,安泰对他的生身母亲——大地,有一种特殊的依恋之情,当他与敌人搏斗时,只要往母亲身上一靠,就可以获得新的力量,谁也不能战胜他。斯大林用安泰和大地的关系,比喻个人和群众的关系。他认为,任何英雄豪杰都是从群众中产生的,离开了群众,他就一事无成。这说明
    A. 任何杰出个人的力量都来自于人民群众并服务于人民群众
    B. 人民群众主要的部分是劳动群众
    C. 任何杰出人物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D. 人民群众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历史的发展
    3.2003年10月ll日至14日举行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实践证明,现行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宪法,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保障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践之所以能够证明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宪法,是因为
    A.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B.实践是主观能动活动
C.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D.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4.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我们党向来高度重视理论工作,目的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使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这一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A.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B.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
C.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 
D.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5.十多年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和解放军指战员的不懈奋斗,我们突破了载人航天技术,这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B.科学理论对实践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6.2003年10月1日至14日举行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要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因为
   A. 主观能动性是改造世界取得成功的关键 
B.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阶级
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在历史变革中起领导作用
    7.《人民日报》载文强调:“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之所以要以实践来检验一切,是因为
    A. 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的活动   
B.实践是变革客观对象的活动
C. 实践是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的桥梁
D. 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8.依据上题材料,我们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因为
    A.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 
B.理论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D.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影响的
    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沈阳市委提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做到真信、真懂、真用。真信,就是真正坚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信仰;真懂,就是完整准确地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正确把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真用,就是真正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作、指导实践。据此回答19-21题。
    9.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做到真信,这是因为
    A. 科学理论和信念能够成为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和支柱
    B.一切理论都来源于现实
    C.在一定条件下理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出发点
    10.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做到真用,这主要是因为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惟一标准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11.吉林省农科院课题组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培育出世界首个大豆杂交种,并于2003年3月通过国家和吉林省有关部门的鉴定。实验结果表明,大豆杂交种比目前当地的主栽品种增产20%--22%。同时,制种技术取得突破,利用切叶蜂传粉,结实率达70%以上,每公顷种子产量可达1000公斤。由此可见,科学实验
    A. 是科学工作者探索事物规律性的活动
    B.能提高物质生产的水平,使社会获得进步
    C. 能提高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D.既包括改造自然的实验,也包括改造社会关系的实验
    12.2003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就要做到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这主要是因为
    A.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是同一个过程   
B.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实践
C.学习理论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指导实践 
D.科学理论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3.2004年暑假,四川各级团委和高校纷纷组织大中专学生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取得良好效果,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其哲学依据是
A.实践是人们获得认识的惟一途径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14.依据上题材料,青年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意义表现在
    ①有助于全面认识自己,克服自身的弱点
②有助于完善、拓展、深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③是各地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有助于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04年8月16 日出版的《求是》发表文章指出,当前,要引导青年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在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掌握蕴涵其中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紧密结合起来。青年学生必须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因为
    ①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②改造客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
    ③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能够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④这样才能实现促进客观世界发展和人自身不断完善的双重目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求真务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突出地强调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回答16—17题。
16、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
③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   
④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就越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强调求真务实,就必须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意味着
A、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听从上级指示 
B、书本知识对于认识事物没有价值
C、不必强调理论创新              
D、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8、2004年11月10日,瓦努阿图政府发表声明,宣布瓦努阿图部长会议作出决议,撤销11月3日在台北签署的所谓瓦台“建交公报”,重申瓦努阿图政府遵守联大2758号决议,坚定奉行在1982年瓦中建交公报中承诺的一个中国政策,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事实再次证明,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图谋是不得人心的,也是没有前途的。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19、宋代的庄绰在《养柑蚁》一文中说:“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脬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俟蚊入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老百姓利用蚂蚁治虫的事实说明
①生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③生产实践的规模受历史条件制约 ④生产实践中获得的认识都是真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生磁,磁生电”科学原理,创立了电磁感应定律。1866年,发明家西门子根据这个原理,采用了电磁铁技术,制造了发电机。1876年,发明家贝尔发明了电话。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1889年,发明家威斯丁豪斯又发明了交流电,使得电能能够达到远距离输送。从而使人类进入到了一个伟大的电气时代。这表明
A、实践具有社会性               B、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C、实践决定认识                 D、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局部”“有时”“零星”等词汇将逐渐被请出气象预报业务,天气预报将加强在时间精度、空间精度和量级精度上的准确性。天气预报越来越精细,目前北京市已经能够做到定时、定点、定量预报天气。据此回答21~22题:
21.天气预报越来越精细表明人们
A.对天气变化的规律认识越来越准确 
B.已经能控制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世界 
D.只要认识了规律就能预测事物的未来
22.天气预报之所以要更加准确,除了2008年奥运会每个场馆需要具体气象信息外,其他一些重大活动也在要求气象预报越来越精细。这表明
A.只要人类需要就一定能够达到目的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发展  
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3、北京一名大学生,用浓硫酸验证黑熊的嗅觉是否像书本上说的那样灵敏,而使北京动物园的5只黑熊惨遭伤害。面对这一发人深醒的行为,专家指出,新形势下的生态教育已不容回避。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的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展开的,忽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容,应该将环境教育纳入德育的内容中。提议将环境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的内容之中,表明
A、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尊重客观规律          
B、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
C、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   
D、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24、“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我们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要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是因为
 A.党的工作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B.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 
 D.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正确的给一分。每小题3分,共27分。
25.2004年4月22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创立,应立足于对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并上升为理论,揭示现代中国经济发展和运行的规律,确立基本经济范畴,形成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较为完整的经济学说。材料表明的哲学道理有
    A.科学理论来自于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科学理论属于理性认识
    26.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 
D.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7.2003年7月28日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定地相信群众,紧紧地依靠群众,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这一要求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A.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8.2003年7月,安徽八百里淮河全面吃紧,不少地方突遇洪涝灾害。安徽省委立即作出指示,要求以大局为重,人民至上,保证淮河上下游安全,更要确保沿淮群众安全。这一指示的哲学依据是
    A. 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   
B.搞好局部,才能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D.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29.胡锦涛同志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对事,也要对人,对事,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推动社会实践。对人,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头脑,指导自我修养。上述要
    A. 体现了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
    B.要求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主观世界,以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促进改造客观世界
    C. 说明我们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目的是改造主观世界
    D.告诉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是完全独立的两个过程
    30.“领导干部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就不可能领导好改造客观世界的工作。”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 改造主观世界有助于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B.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C. 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能够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D.人们应先改造主观世界,然后改造客观世界
31.俗话说,温室里养不成万年松,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欲有所作为,必须经风雨、见世面,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就是《西游记》里的男主人翁唐僧,也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可见
A、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的
C、我们知识青年要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       
D、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
32.鲁迅先生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象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鲁迅先生这段话表明了以下哲学道理:
A、要认识人们不了解的事情,必须经过实践,别无它径
B、认识来源于勇敢者的头脑    
C、认识必须由实践来检验是否正确
D、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追求真理,就必须有冒险和献身精神
33.电视连续剧《刘罗锅》中有这样一句歌词:“老百姓是那定盘的星。”其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C、我们应当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D、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第八课    自觉投身社会实践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75分)
三、简答题
34、下列材料摘自2004年8月22日胡锦涛同志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集中全党智慧,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引我们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无论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上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基本观点?
(2)这些观点在上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35、材料一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在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得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摘自温家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
    材料二 要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帮助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自觉性。(摘自2004年1月17日《人民日报》)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
    (2)从哲学角度,谈谈为什么要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

 

 

 

 

 

 

四、辨析题
36、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客观性;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具有能动性。

 

 

 

 

 

 


37、“生活之树常青,而理论往往是灰色的。”我们对待前人的理论,要求思想不僵化。同样,后人对待我们今天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也要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实践总要突破旧理论,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
辨题:“生活之树常青,理论总是灰色”。

 

 

 

 

 


五、论述题
38、由团中央、教育部联合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全国启动,广大应届毕业生积极响应,踊跃报名。截止6月25月17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报名工作提前5天圆满结束,全国有43763名应届毕业生报名,远远超出6000名计划招募数。“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志愿服务西部的当代大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上述材料体现了那些哲理?

 

 

 

 

 

 

 

 

 

 


39、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后,某班组织学生对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改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理性总结。
次  别 时  间 增加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 1988 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第二次 199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第三次 1999 邓小平理论、依法治国、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第四次 2004 三个代表、三个文明、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尊重和保障人权
研究
结论 修宪是一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每次修宪都是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把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和基本经验写入宪法,每次修改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现行宪法的4次修改可以看到,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艰辛求索,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运用该班学生得出的研究结论如何体现实践的观点的。

 

 

 

 

 

 

 

 

 

 

 

 

 

 


哲学综合训练题一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①间接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②事事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①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2、20年前,中国女排在洛杉机奥运会上夺冠,20年后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上再次夺冠。英雄一别20载。中国女排搭建了一条时空运河,让几乎失落到被遗忘角落的荣誉从20年前缓缓流淌到眼前。这表明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量变必须引起质变
3、2004年6月28日至7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江苏苏州举行,会议对“凯恩斯决定”作了新的修订,形成了世界遗产保护的“苏州决定”,即把缔约国每年可申报的数量由一项改为两项。表明了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B、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C、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
D、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4、一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自从扫描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这就是纳米技术。有人将我国传统的微雕技术比作纳米技术,认为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种看法
    A、正确把握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揭示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C、把事物的感性认识等同于理性认识   
D、未能划清事物现象和本质的界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这是因为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同属于社会意识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抓好队伍建设,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为人民奉献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神文化产品。文化工作者之所以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是因为
A、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客观世界
B、学习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文化工作者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与时代不合拍
7、漫画给了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只能停留在现象上
B、认识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的结果
C、错误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必将导致失败
D、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指出: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就要要求我们做到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树立崇高的理想,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C、重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D、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9、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2004年1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举办。随着国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无论是在贸易形式,还是在贸易规模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也加强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政治、文化关系。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A、 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客观联系
B、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在联系之中变化和发展
C、 经济上的联系必然促进政治、文化关系的发展
D、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10、应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2004年10月8日——12日,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10日中法两国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公报指出:两国均重申重视多边主义、《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两国一致同意为推动建立一个更加安全、更加尊重多样性和更加团结的世界。这里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哲学依据是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多种多样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会停滞的
C、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D、事物的矛盾贯穿事物发展的始终
11、某网站推出“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你关注什么? ”为题的网上调查,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据统计,在20万名网友投票选出最受关注的十大问题,居第一位的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能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B、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C.、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12、“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喑于大理”。 这句话说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B、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一切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C、要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D、 由于时代和实践的局限性,人们受现象的蒙蔽,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1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参观“西柏坡精神巡回展览”时指出,西柏坡精神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传承,是党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西柏坡精神”是指
A、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B、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C、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D、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
14、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在人民警察这一光荣岗位上以执法为民的模范行为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树立了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她光荣殉职后,登封市万人空巷自发为她送行。这一事实说明
A、只有在人民警察这一岗位上,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B、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C、物质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15、《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新鲜、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教育活动。上述材料体现了
A、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实践
C、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D、要遵循个别到一般,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
据介绍, 中国气象局在长期监测、科研与技术开发基础上, 建立了国家级沙尘暴监测预警服务系统。中央气象台和各级气象台、气象部门加强了对沙尘暴天气的监测、预警和服务工作。总体看来, 我国各气象部门对出现的扬沙和沙尘天气过程基本都能作比较准确的预报, 有效地减轻了沙尘暴造成的损失。回答16—17题。
16. 上述材料说明:
A. 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B. 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C. 人具有创造能力                           D. 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17.  对沙尘暴的成功预测根源于:
     A. 过去与当前天气的实况                           B.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C. 对未来的合理想象                               D.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18.  为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人们常常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但有些外来物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这表明:
  ①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②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
③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 ④改造自然有时要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19.  任何一种汇率安排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国家, 不可能适用于一个国家的任何时期。我国实行以市场为基础、 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证明, 这种汇率安排是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管理水平和企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 是符合现阶段国情的。材料中蕴含的哲理是:
①我国的国情是制定汇率政策的依据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主观和客观要做到具体历史的统一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有利也有弊, 主要是弊大于利, 因而我国坚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维护国家经济 的安全, 这种做法体现的辩证思想是: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②一分为二的观点③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              ④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⑤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①④⑤
在发展理论上, 不要将“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建设为中心”对立起来, 两者都是基于现实国情的必然选择, 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科学发展论”的提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产物, 同时也是党在执政理念上的重大飞跃。回答21—22题。
 21.“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建设为中心”一脉相承的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
     A.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 物质决定意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D. 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22. 思想是行动之源, 在中国发展战略面临重大转型时期, 我们各级领导能否在思想领域就科学发展观达成 深度共识,某种程度上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成败。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B.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C. 按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不仅能有意识地在阳光下沐浴, 还能有意识地制造太阳能热水器, 建立太阳能电站, 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和电能。但是, 太阳的存在与变化也并不会因此而依赖于意识。回答23—24题。
23. 人们能够利用太阳能, 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和电能。这说明:
     A. 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意识依赖于物质
     C.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24.  太阳的存在和变化不会因为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而依赖于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A. 事物具有规律性 
B. 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没有影响
C. 人能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D.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正确的给一分。每小题3分,共27分。
 25、石油是世界各个大国之间互相角逐的筹码, 关系国计民生。根据国际经验, 当一国净进口量超过5000万吨时, 国际石油市场行情的波动就会影响到该国经济。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联系的观点                       B、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C、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D、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26、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上述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A.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C.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D.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7.2003年8月4日,中组部、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五部门共同授予山东省潍坊坤洲中草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坤洲“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荣誉称号。五部门的表彰决定指出,刘坤洲讲政治、顾大局,正确处理改革过程中个人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勤奋学习、开拓进取,依靠科学,开创了事业发展的新境界。材料充分体现了  
    A.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集体主义仍十分必要
    B.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其导向作用
    C.贡献与索取紧密相联,不可分割
    D.社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要放弃个人利益
28、温家宝总理指出:“衡量干部政绩,最根本的是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这表明
A、看问题,必须分清主流与支流        
B、必须把握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
C、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我们党必须履行的一项基本的国家职能
29、2004年10月22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21日下午进行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把握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不断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这一要求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30、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总结五十五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时指出:“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实践中,党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大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成功经验,也有过失误的教训。坚持十六大提出的基本经验,认真总结和汲取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至关重要。”这一论断体现了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
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C、坚持两点论,两分法,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观点
D、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31、面对新一轮经济过度增长,温家宝总理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特别是宏观调控的政策要有新举措、新特点。到目前为止,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表明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是及时的、正确的、有效的。随着各项宏观调控措施逐步到位,其效果必将进一步显现。这表明
A、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已完全步入正轨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物质决定意识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的相反方向转化
32、摩根斯坦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罗奇说,绝对不能小看中国经济放慢给全球带来的影响。他说 ,如果中国经济“打喷嚏”,亚洲乃至世界其他国家都可能“感冒”。这表明
A、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B、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C、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的发展中起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D、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33、我们共产党人, 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无论何时都应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执著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追求, 都应努力成为广大群众的先锋、标兵和模范。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 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
 C. 崇高的理想和道德追求为人们提供精神动力
D. 有了理想就有了人生价值

 

 

 

 

 

 

 

 

 

 

 

 

 

 

 

 

 

 

 

哲学综合训练题一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75分)

三、简答题
34、材料一:2004年10月26日,河南大平煤矿瓦斯爆炸事故、11月13,日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白鹿镇宏盛煤矿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11月20日,河北沙河5个铁矿发生井下燃烧事件、12月13日,湖南湘潭陈家山新立煤矿发生矿难……2004年中国大小煤矿事故发生2796次,矿难死亡人数超过4500人。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地方和有关部门迅速采取一切措施,最大可能保证矿工生命安全。2005年元旦期间,温家宝总理专程来到陕西省铜川矿务局,含泪看望“11?28”矿难职工家属,悼念因公遇难的职工,慰问救护队员和灭火队员,并到井下看望一线工人,在地下1300米的矿道里与他们一起吃盒饭。
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35、材料一:80年代初,人们主要将GDP总量和人均GDP作为衡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当时提出的奋斗目标是:1990年GDP总量比1980年翻一番,2000年GDP总量比1990年再翻一番。
材料二:我国现在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请回答:
(1)80年代初到现在,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标准的变化体现了什么哲理?
(2)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说“五个统筹”要求是科学的?
(3)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应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四、辨析题
36、规律是客观的,也就是规律是不变的。

 

 

 

 

 


37、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4万亿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9.4%,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6 .1个百分点。
辨题:经济增长就是发展。

 

 

 

 

 

五、论述题
38、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材料是如何体现的?

 

 

 

 

 

 

 

 

 


39、2003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的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这标志着我国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但是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发展不平衡,又是制约我们发展的突出矛盾。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信贷规模过大,低水平重复建设等新问题。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建设国债是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采取的阶段性政策,随着社会投资增长加快,应逐步调减发债规模。今年拟发行建设国债1100亿元,比上年减少300亿元。为了建立正常的政府投资机制和稳定的资金来源,在逐年减少国债发行规模的同时,要逐年适当增加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今年拟先增加50亿元。总的考虑是,经过几年努力,在现有财政赤字规模不扩大的情况下,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逐步增加到一定规模,同时逐步减少发行建设国债。要调整建设国债使用方向,集中用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全面发展。今年国债投资要向农村、社会事业、西部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倾斜,保证续建国债项目建设。
(1)国债发行规模的调减和使用方向的调整,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2)运用所学的哲学常识的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哲学综合训练题二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 走过五个年头的黄金周假日旅游正日益走向成熟和规范发展的新阶段。人们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急行军式的旅游, 休闲度假成为了首选方式。为避开假日旅游的高峰, 市民选择城市周围的景点, 体味城乡的 不同。黄金周假日旅游更具理性化的事实说明:
     A. 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B. 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 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D. 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2. 最早纪录禽流感是1878年, 当时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 起初称为鸡瘟。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病源为 A型流感病毒, 此后, 这种病被称为禽流感;它是危害养殖业的毁灭性病害之一,100多年来, 没有发现 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仅能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禽畜的方法防止其蔓延。以上材料启示我们办事情:
     ①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并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断深化对自然界的认识
     ③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
④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 面对转基因产品的问世, 有人庆幸科学给人类带来福音, 也有人担心它将给人类带来不良影响。日本甚至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产品。这表明:
   ①认识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②人的认识是受主观条件制约的
③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有关资料表明, 回收1吨办公类废纸, 可生产0.8吨再生纸, 相应节约木材4立方米, 相当于17棵大树。与普通纸相比, 市场上的再生纸韧性、色泽相对差些, 但作为一般办公用纸是完全合格的, 从保护视力的角度讲是有利的。这一事实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 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 解决矛盾的关键是抓住主要矛盾   D.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5.2004年3月22日是第十二届“世界水日”, 也是第十七届“中国水周”开始的第一天, 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灾害”, 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宣传活动的主题为“人水和谐”。从哲学上说合理利用水资源必须做到:
①重视量的积累                         ②既考虑现在, 又要考虑未来
③树立全局观念, 局部服从整体           ④准备走曲折的路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 可持续发展, 其实质是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和模式。经济发展必须有利于资源的持续利用, 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决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我国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①体现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
②坚持了事物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点
③是衡量我国人民价值观正确与否的具体标准
④兼顾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俄国诗人普希金在一首诗中写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面对生活中遇到挫折, 我们需要:
①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迎接挑战          ②有战胜挫折的良好心理品质
③以乐观的心态回避挫折       ④树立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两广自古产荔枝, 荔枝营养丰富, 清甜可口, 但进食过多则易患“荔枝病”。这说明:
     A. 对荔枝的营养价值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B. 饮食要注意适度原则
     C. 美食都有潜在的危险性                    D. 为防微杜渐, 应尽量少食荔枝
基因是指生物性状遗传的基本因子。近年来, 转基因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回答9—10题。
9. 基因工程等生物科技的广泛应用, 引发了许多关于高科技与伦理的争论。有人欢呼,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一切;有人惊呼, 它将引发道德危机。对此, 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①摒弃现有道德规范, 推动科技发展   ②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 限制科技的负面效应
③科技的发展必须以现有道德规范为准绳      ④调整现有道德规范, 适应科技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 现在己生产出转基因大豆等食品: 科学家还在进行将人类基因转入某种动物基因的试验, 以便为人类器官移植提供来源。这表明:
 A. 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       B.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 事物之间存在着客观的普遍的联系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 要“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之所以要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从哲学上讲是因为:
A. 任何事物都是部分与整体的统一
B. 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C.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D. 事物的发展是由弱到强、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
在中国经济发展处于重要关口时,2004年底中央出台“高含金量”的一号文件。为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央一号文件既调动了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又调动了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当农民的口袋里得到“真金白银”时,从东北、华北到西北,从中部地区到华南,粮食生产的热潮在各地乡村迅速激荡开来。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重返乡里拾锄种田,昔日的抛荒地如今成了众人争抢的“香饽饽”。粮食价格的恢复性增长,使农民看到了田野上的巨大希望。农民感慨地说:人努力,天帮忙,政策带来丰收粮。据此回答12——14题
12、中央出台“高含金量”的一号文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导致今年夏粮丰收体现了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13、中央一号文件使粮食生产的热潮在各地乡村迅速激荡开来。导致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重返乡里拾锄种田,这说明
A、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B、事物之间存在着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D、量变引起质变
14、“人努力,天帮忙,政策带来丰收粮。”说明了
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B、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2004年2月2日是第八个“世界湿地日”。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人们把温地称为“地球之肾一、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然而,随着人们对湿地盲目围垦、改造,导致湿地数量减少、生态功能退化。据此回答15—16题。
15.恩格斯指出,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每一次的胜利,自然界都进行了报复。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联系是客观的
②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必须以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
③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是相冲突的
④改造世界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16.法国的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精神文明的产物与动植物界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这一观点
①看到了外因在事物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②坚持了全面看问题的哲学思想
③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和有条件的
④坚持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17、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消费—污染排放”的单向式流程组成的经济,循环经济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和食物链网,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的闭环式流程。循环经济体现了现代的思维模式和活动方式,其哲学依据是 
  A.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
  B.客观联系是可以改变和利用的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被发现和利用
18、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对我国现行宪法进行第4次修改。修改后的宪法增加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宪法的上述修正进一步体现的精神是
A.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   
B.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正当权利
C.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互为前提   
D.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互促进
19、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时代呼唤创造型人才。要加快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收入分配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各类人才得到与他们的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报酬。创造性人才要有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要求是
①坚持从实际出发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  ④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⑤不拘陈规旧制,敢于否定一切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40年前,林州人民建成了被国际友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红旗渠精神”与伟大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2004年9月16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弘扬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9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强调,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继续保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践行“三个代表”,坚持求真务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据此回答20——21题。
20.红旗渠是林州人民风餐露宿,开山劈路,跨壑架桥,凭着自己的双手,靠一锤一钎,历经10年寒暑,在太行山悬岸峭壁上开凿出的“人工天河”。这表明
A.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有时会因为人的顽强意志而改变
B.人们能够认识和改造规律
C.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D.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道路上实现预期的目的
21.“红旗渠精神”与伟大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伟大的实践中创造的。从认识论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A、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对社会存在起推动作用
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只有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才是有价值的认识
敢想敢干、能干会干、苦干实干的许振超是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工人的精神风貌和优秀品质。党和政府要求全体产业工人包括干部群众都要向许振超学习。据此回答22—23题。
22.许振超把“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做个能工巧匠”和“现代化大生产说到底最需要团队协作。仅凭我一个人,就是一身铁又能打几个钉”作为座右铭。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扎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照样能实现人生价值  ②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③要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                ④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3.“振超效率”产生了巨大的名牌效应,许多世界知名的航运公司,主动寻求与青岛港合作,仅2003年青岛港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20万标准箱,实现了24.3%.的高速增长。这说明
    A.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重要     B.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
    C.从总体上看,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重要  D.精神贡献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24、2004年7月20-27 日,承载全国1/6人口的中国第三大河流——淮河突然暴发有史以来最大的污染集团,5亿多吨污水,形成150多公里长的污水带,“扫荡”淮河中下游,创下淮河污染“历史之最”,也让淮河治污“十年之丑”顿时暴露无遗!淮河水污染治理再度引起公众关注。淮河污染治理耗时10年,国家、地方和众多企业投入600多亿元巨资,但成效不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和片面的GDP的发展观念。从哲学上看,这要求我们:
①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  ②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④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正确的给一分。每小题3分,共27分。
25、在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中,对某一事物的“习惯性”思维往往制约着人们的发明眼界。而对这种“思维定式”的有意识破除,则可能使人们产生出许多新的发明和创造。这就要求我们
    A.解放思想,破除一切传统观念       
B.在思维过程中,要进行合理想象,大胆创新
C.有科学理论指导下,就能提出、解决新问题
D.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
26.进入20世纪以来,全球环境不断恶化,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发生。人类开始反省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于是,一种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也就应运而生,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这说明
    A.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价值观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随社会存在的变而变化 
    C.价值观没有客观标准,凡是对自己有用的事物即有价值
    D.错误的生态价值观必然危害人类的根本利益
2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 000美元、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低于40%,是全面小康的两个根本标志。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 000美元,全国恩格尔系数为44%,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而2004年苏州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8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为34%。这表明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8、这一漫画反映的哲理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外因有时对事物变化发展起决定作用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改造客观世界应先改造主观世界
29、“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南京熊猫集团看望职工群众,并同江苏部分全国劳动模范座谈。胡锦涛指出,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满怀信心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尤其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的劳模精神。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精神贡献决定物质贡献 
D.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30、对下岗和再就业,有的怨天尤人,坐等观望,有的奋发图强,积极创业,成为“再就业明星”这说明
A.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前提
B.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D.价值观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31、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力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A.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才能解决问题 B.要善于抓住主流,才能解决矛盾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目的
32.会徽,是每一届奥运会的图腾,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主办国家及城市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以中国象形印章为主体基调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发布后,让全世界领略到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魅力。伴随着现代奥运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从早期复杂的招贴画式会徽到今天简约抽象的艺术性会徽,说明了
A.理性认识是抽象的 B.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认识是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向前推移的
33.近年来,中美首脑多次会晤,就反恐、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全球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但美国政府在台湾、双边贸易等问题上经常制造麻烦,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反对。中美关系的发展过程说明
A.当今世界格局朝着两极化方向发展 B.中美之间既有共同利益,又存在不同利益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再由质变到量变无限循环往复的过程

 

 

 

 

 

 

 

 

 

 

 

 

 

 

 

 

 


哲学综合训练题二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75分)

三、简答题
34、阅读下列材料:
    江苏省铁本钢铁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8年、注册资本3亿元的私营企业。2002年初,铁本公司筹划在常州市新北区魏村镇、镇江扬中市西来桥镇,建设一个大型钢铁联合项目。该项目设计年产钢铁840万吨,总投资105.9亿元人民币。常州市魏村镇政府为了该企业的扩张置数千农民基本生存条件不顾,甩开中央政府,将数千亩土地“协议”出去。
    2003年6月,“铁本”项目开始施工,2004年3月,江苏省政府责令全面停工。不久,国务院专项检查组对该项目进行全面调查了解,4月2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责成江苏省和有关部门对铁本事件的有关责任人做出处理。
  铁本事件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35、至今已有353年历史的北京“王麻子”剪刀久负盛名,曾获奖无数,名扬海内外,但由于设备老化,体制陈旧,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最终走上了被拍卖的道路。2004年10月15日《经济日报》报道,“王麻子”剪刀厂已完成资料清算,将由北京中立拍卖行进行拍卖,从此,老字号将不得不改换门庭。瑞士军刀名冠天下,至今已有110年历史,目前拥有1200 员工,每年生产700 万件刀具和其他工具,75%的产品出口到海外150 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广受欢迎。王麻子剪刀仍旧停留于传统工艺,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这直接导致了王麻子产品陈旧落后、制作粗糙,百年来产品样式变化缓慢,产品质量停滞不前。反观瑞士军刀,虽然也是以传统工艺起家,但110 年来,一直以技术创新推动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比如15453 型瑞士军刀,由17个零件构成,具有32项功能,经过306 道特定工序加工制成,而刀组重量仅有216 克。就是这把小刀,浑身都是高科技细胞,美国宇航员在执行太空任务时,它是必不可少的随身工具,被宇航员亲切地称为“太空探险袖珍工具箱”。
(1)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两个企业为何一盛一衰?
(2)我们从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四、辨析题
3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37、“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是衡量政绩的标准,也是我们衡量干部的最终标准。
  辨题:作为党的干部,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就在于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五、论述题
38、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突然滚落下来,这是它第六次失败的记录。然而,过了一会,它又开始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了……甲感叹地说:“可敬的小蚂蚁,这样地执着,百折不回。我现在遭遇到一点挫折,能气馁、能退缩吗?”乙也禁不住说:“可悲的蚂蚁,只要稍稍改变一下方位,就能很容易地爬上去,你就是不肯看一看,想一想。我正在做的那件事,一再失利,我也该学得聪明一点,不能再像蚂蚁那样蛮干一气。”丙问智者:“两个人的见解迥异,他们哪一个对呢?”智者回答:“两个人都对。”丙感到非常困惑:“怎么可能都对呢?”对蚂蚁的行为,一个褒,一个贬;对立如此显明,您是不是不敢分辨是非呢?”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评析上述甲乙丙三人的观点?
(2)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39、下列材料摘自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联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解。

 

 

 

 

 

 

 

 

 

 

 

 

 

 

 

 

 

 

 

 


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C  4、C  5、B  6、C 7、B  8、C 9、A  10、B  11、C  12、D  13、C 14、D  15、D  16、C  17、C  18、B 19、C 20、C 21、A  22、C   23、C  24、C
二、不定项选择题
25、BC26、ABD  27、BCD 28、BC  29、CD30、ABCD31、ABC  32、A  33、AC
三、简答题
34.答:上述要求体现的是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②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的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也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
③ 中央的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是根据当前我国农村种粮效益低、主产区农民增收困难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充分体现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的要求。弄虚作假则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给现代化建设事业、给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危害,因此,必须坚决摒弃。
35、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义,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现行路线和政策都是从这一实际出发制定的,既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又不超越初级阶段,因而完全正确的政策。
(3)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也就准把握了党制定现行路线和政策的依据,也就准确把握了党制定现行路线和政策的依据,这样才能澄清种种疑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四、辨析题
36、(1)物质和意识准是第一性、准决定谁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唯物主义者必须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否则就是唯心主义。
(2)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既要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同时又要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否则就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彻底唯物主义者既要正确处理好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还要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
37.(1)物质和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2)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必须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意识由物质决定。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不论意识的反作用有多大,它总是受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归根到底是由物质决定的。所以,精神不可能是万能的。
五、论述题
38、答:(1)第一,从经济角度而言,这里的“全面”是指用二十年的时间将现在的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建设成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也就是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人民将全面告别贫困和温饱,全体人民都将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
第二,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上看,这里的“全面”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协调发展,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学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足。”
⑵ 第一,物质决定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已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存在地区、城乡、各阶层之间的不平衡。因此必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二,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39、答:(1)①该市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做法,符合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②物质决定意识。③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2)①该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领群众发展经济,使经济总量位居全国中等城市第二,属于物质文明成果,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②他们注重抓精神文明,围绕实现“四有四感”的目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原理。


第二课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2.B3.D4.B5.B 6.A7.C8.C9.D10.C 11.C12.C13.B14.A15.B 16.C17.D18.B 19.A20.C21、C 22.B 23.B 24.A
二、不定项选择题
25.ABC 26.ABCD  27.CD   28.D    29.BC 30.AB 31.ACD 32.BD 33.CD
三、简答题
34、①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粮油价格也不是一成不变;
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粮油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其他商品价格上涨,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
(或“矛盾普遍存在,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粮油价格的上涨对老百姓的生活会产生不良影响,但对国家摆脱通货紧缩的阴影,增加农民收入未尝不是好事”)
35、①在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帅地位,起决定作用,局部从属于整体。因此我们在一切活动中都应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要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做到以大局为重,以集体为重。
②任何整体都是由局部组成的,部分制约整体,局部的变化影响整体的变化,关键部分有时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我们在一切活动中又要强调局部在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十分重视局部,“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使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③对中央的方针政策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违背了整体与局部的辨证关系原理,只顾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最终也将损害局部利益。
四、辨析题
36、(1)一切事物都是一个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辩证
统一的关系。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
(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实际上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第二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第三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3)“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强调的是整体对部分的统帅作用和决定作用,部分从属于整体,但这只是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的一方面,二者关系的另一方面,则是部分对整体的影响,只有把局部搞好了,才能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果。
37、①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因此,发展体现了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②并不是一切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都是发展。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有前进的、向上的,也有倒退的、向下的,由旧到新、由新到旧,由坏到好、由好到坏,由落后到进步、由进步到落后等,都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和进步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才是发展。所以,发展的实质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③题中观点肯定发展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正确的,但误以为一切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都是发展,又是不科学的。
五、论述题
38、(1)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自然界中生态规律也是客观的,小清河由清变臭,对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这正是人们无视自然规律,污染环境的结果。
(2)规律又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人们可以通过对规律的认识,趋利避害,并造福于人类。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表现,只要我们按自然规律办事,就能利用规律,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造福于人类。
39、(1)体现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哲学道理。坚持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
(2)A村大胆尝试大包干,B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农业生产特点和规律出发,冲破了旧体制的束缚.取得了农村生产力的大发展。这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哲学道理。②B村的发展道路还体现了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的哲学道理。他们在80年代中期, 90年代中期不断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需要,锐意改革。而A村安于现状,满足于一时的成就和单一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和动力。这说明解放思想不能一劳永逸,必须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3)A、B、两村的发展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克服守旧思想。第二,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A 3、C 4、B 5、A 6、A 7、B 8、A 9、C 10、A
11、C 12、D 13、B  14、A 15、A 16、B 17、B 18、A 19、B 20、A
21、C 22、D 23、A 24、C
二、不定项选择题
 25 ABC 26 BC 27 ACD 28 ABD 29 ABC  30CD 31ABC 32ABC 33CD
三、简答题
34、 (1)①矛盾具有普遍性,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一方面对城镇化、工业化和拉动市场有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会给城市带来压力、冲击等问题。②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农民进城务工就业虽然出现一些问题,但不能因噎废食,而要趋利避害。

35、上述发言体现了全面的观点,表现在全面小康不仅是经济指标,还包括政治、文化、核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体现在这个奋斗目标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实际的。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体现在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的精神,体现在做到四个新上。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的更快一些。

四、辨析题
36、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腿着事物的变化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②这种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任意制造,也不能任意取消。③人为制造的矛盾与事物本身固有的矛盾是有区别的。人为制造矛盾不仅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而且会适得其反。
37、①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其理论依据有矛盾的定义、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等。
  ②矛盾分析的方法包括一分为二的方法,即两分法、两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③一分为二的方法只是矛盾分析法的一种,而不是全部。
五、论述题
38、(1)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报告既看到了五年来在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清醒地看到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为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了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为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体现了这一哲理。(4) 矛盾具有特殊性,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看……”这部分论述就反映了这一点(5) “政治上的先进与落后,主要应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反映了事物的性质是由居于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所以看问题要看主流,看本质。(6)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五年来,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39、(1)两则材料共同体现辩正法关于主要矛盾的哲学原理,它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量力解决主要矛盾。
    (2)所谓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实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所以,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事物时就要首先抓住它的主要矛盾,集中主要量力解决主要矛盾。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十个指头按跳蚤,就不可能把事情办好。当前,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农民收入低下的重要原因。只有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才能使我国农业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农民收入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第四课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4、D   5、D   6、B   7、A   8、A   9、B  10、B  11、B
12、C 13、C 14、B  15、C 16、D 17、D 18、B 19、A 20、D 21、D 22、C 23、B 24、D
二、不定项选择:
25、ABD 26、AD27、D 28、ABD 29、BC 30、ABC 31、ABCD 32、ABC 33、ABD
三、简答题:
34、答: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因而我们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前者的观点忽视了事物发展中的困难,没有准备走曲折的路,当困难到来时就无法解决困难,最终不会取得胜利;后者忽视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只看到曲折性,难免对前途灰心丧气,也不利于我国的改革,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
35、答:以上材料体现的哲理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由于构成事物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也能一起质变。
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就是产业、地区城乡内部各要素结构合理化,从而使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四、 辨析题:
36、答:(1)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一种状态,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只有质变、飞跃才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才能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因此,发展是质变。
(2)事物的变化由量变开始,到达一定程度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事物在前进的方面的变化,使事物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另一种是事物在向倒退方面的变化,使事物发展倒退,只有那些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
37、答:(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3)唯物辩证法还要求用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因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内部包含着矛盾即对立统一关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仅仅把辩证法的观点归纳总结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片面的。
五、 论述题:
38、答:(1)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在前进中的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2)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事物,它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说,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光明的大道。和任何新事物一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风险。这是因为,我们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答案可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一项新的改革措施,往往需要多次试验,反复比较,才能逐步完善起来;国内外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还进行着各种破坏活动;旧的习惯势力还影响着人们等等。
(3)我们既要看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光明的一面,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又要看到在前进过程中困难和曲折的一面,自觉地克服困难,战胜风险,胜利前进。
39、答:(1)海尔能用第三只眼睛盯住机遇,表明海尔具备善于捕捉机遇的能力。海尔能用第三只眼睛盯住机遇关键在于重视内因并把内外因结合起来,海尔能用第一只眼睛盯住员工,注意提高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注意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注重科学管理,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用第二只眼睛盯住用户,注意市场瞬息万变。正因为他们拥有一个统管全局的有准备的头脑,具有通过主观努力而积累起来的主观因素,所以当机遇及时来到身边时,就能及时发现、捕捉和利用,优先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
(2)两只眼睛的企业能盯住员工和用户,能注意认识和利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条件,但不能充分认识和利用外部条件。因为盯住了用户并不等于盯住了市场,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单盯住了用户,还不能准确预测市场变化的趋势和方向,当机遇来临时,往往不善于捕捉和利用,使机遇擦身而过。

 

第五课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C AC B D   B A B D C   C B C D C   A A B C D   B C A D
二、不定项选择题
AD  BCD  AC  ABCD  CD  AB  BD  ABC  C
三、简答题
34、(1)古人的错误告诉我们,在认识事物时,不要只从现象去判断事物的本质,要从现象着手,去分析事物的本质。
  (2)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人们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人们的认识要在实践中去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35、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规律办事。人们是否按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取得积极的效果。盲目开垦草地,过度放牧等都是无视客观规律的表现,导致产生严重的结果。
  ②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用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人类行动。一味强调征服自然,盲目进行掠夺式的开垦是错误生态价值观的表现。
四、辨析题
36(1)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既有比较顺利的情形,又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人们能够充分而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这就是说难易的转化是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2)如果人们不发挥主观能动性,本来容易做的事情反而变成困难重重的事情,甚至放弃去做,其结果必然是一事无成。
(3)无论是想问题还是办事情,难易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需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难和易中都有存在着规律性和条件,都存在着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必要性。
  37、(1)客观世界和人的实践的不断发展决定了认识和理论也必须不断地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坚持理论和实际的具体的历史统一,做到与时俱进。
(2)理论(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俱进,就要不断地解放思想,使自己的思想跟上实践的发展变化,大胆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及时地做出新概括,得出新结论,而不能墨守成规,照搬照抄。
(3)但要做到与时俱进还必须实事求是。认真地研究客观实际这是解放思想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解放思想,真正使理论做到与时俱进。
(4)理论要与时俱进,还必须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使之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
 五、论述题
38、(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实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正确的理性认识才能真正指导人们的实践,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
(2)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积累大量可靠的合符实际的感性材料,并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运用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科学思维方法,获得真理性认识。
(3)认识事物的本质是一个反复的艰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伴随着立足客观事实和已知的客观规律的合理想象及创造性思维。发挥人的思维潜能,才能取得惊人的认识成果。
(4)材料表明人们的认识需要逐步深化,不断扩展和向前推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是无止境的。一切把认识凝固化、僵化的观点都是错误的,非科学的。
39、(1)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推动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
(2)①坚持联系的观点。实行产业化经营,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通过发展本地优良畜禽养殖来增加农民收入。都是坚持联系的观点的体现。
②坚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农民采用合作制方式,联合起来发展加工或流通,建立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创新的体现,也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
③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政府鼓励农民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本地优良畜禽养殖,实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正是上述原则的体现。
④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原则。农民依据市场信息引进优良品种,发展深加工,实现产销一体化。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第六课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B   2、B   3、D   4、A   5、B   6、B   7、A   8、A   9、B   10、D   11、C   12、C   13、C   14、D   15、C   16、A   17、C   18、C   19、A   20、C   21、B    22、D   23、D    24、C
二、不定项选择题
25、B  26、B  27、BCD  28、ABC   29、A   30、B   31、B   32、ABC   33、CD
三、简答题:
34、第一,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的形成,往往需要培养和教育,所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导向作用。通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有助于人们形成科学的社会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35、(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做“四有”新人。(2)努力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把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同不道德行为做斗争。(3)严格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
四、辨析题
36、(1)题中观点是片面的。它割裂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集体主义的关系,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2)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资本主义国家可以用,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用。其性质是与其结合的国家制度相一致的。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坚持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37、(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客观存在,必然使社会意识具有多样性、差别性。但国家的指导思想不能多元化。
(2)自阶级社会以来,国家指导思想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任何一个国家的指导思想都不是多元化的。
(3)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居于主体地位,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是生产资料和国家的主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反映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我国只能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4)主张我国指导思想多元化,实质上是企图用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而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不允许的。
五、论述题
38、(1)首先,是因为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是因为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再次,这是我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力量源泉。总之,集体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正确的价值取向。
(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包括社会、国家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
(3)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所以,“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其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这段话就体现了这点。
39、(1)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之所以更要在全体人民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是因为 ①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相一致的一种价值取向。 ②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社会意识领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会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会诱发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地方本位主义。为此,只有在全体人民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才能维护文明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调节市场经济中产生的矛盾,才能有效地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蔓延。否则,就有可能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甚至动摇和瓦解社会主义。
(2)青年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必须做到: ①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 ②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尊重人、关心人、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 ③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 ④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⑤总之,青年学生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应该做到心中有国家、有集体和有他人,确立主人翁意识,反对和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倾向。

第七课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C    2.B   3.C    4.B    5.A    6.B    7.C    8.C    9.C    10.D    11.B    12.B    13.A    14.D    15.D    16.A    17.D  18.C  19.D  20.A  21.B  22.A  23.B  24.C
    二、不定项选择
     25.ABCD  26.ABD  27.BD  28.BD  29.BC  30.BD  31.AD  32.B  33.AC 
    三、简答
    34.①材料一反映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贡献;材料二反映了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即索取。贡献与索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贡献是索取的基础,索取有助于贡献。
    ②材料一表明,张学成的人生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他为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因为:第一,个人只有积极为社会贡献,才能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第二,个人只有积极为社会贡献,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与认可,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三,个人只有积极为社会贡献,才能反映出自己的先进特色。
③第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掌握为社会贡献的本领。第二,要做好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埋头实干,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第三,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第四,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
35.(1)一个人“应该对社会输出”,这是因为“输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个人只有为社会做出贡献,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证。一个人也“必须对社会输出”,这是因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一个人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其人生价值。(2)在实践中,我们要注重“输入”,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有利条件,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同时,也要有社会责任感,努力“输出”,为社会多做贡献,实现人生价值。
    四、辨析
    36.①这句话强调了贡献在人生价值中的重要地位,但不能据此认为人生价值就是贡献。
    ②人生价值包括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贡献是索取的前提和基础,索取有助于人们作出更大的贡献。可见,认为人生价值就是贡献的观点是片面的。
    ③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中,贡献与索取的地位并不相同,贡献居于首要地位。这是因为,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37.①我们的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科学文化比较落后,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必须靠全体人民的艰苦奋斗。个人理想的实现也必须通过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顽强的毅力,付出艰辛的劳动,脚踏实地,点滴积累,才能成功。故“理想靠奋斗去实现”的说法是正确的。
    ②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它不仅有“艰苦’’的含义,更有“奋斗”的要求,它强调精神上要振奋,行动上要努力,不屈不挠,顽强拼搏,永不言败。故“艰苦奋斗就是吃苦受累”的说法不准确。
    五、论述题
38.[答案](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个人与社会相比较,社会是根本起着决定作用,因而我国公民应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反对片面强调个人利益的个人主义,当感染上SARS时,应自觉隔离、配合医务工作者治疗。(2)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作用,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普通个人的实践,都会对社会历史产生一定的作用,作用在性质上,有促进与阻碍之别,只有像医务工作者那样为社会奉献工作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如果象个别不但不接受隔离还故意传播SARS的病人,就会妨碍抗击SARS,成为千夫所指的千古罪人。(3)个人活动也受到当时的社会条件的制约,社会应尽可能为个人的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抗击SARS需要必要的医用物品,所以在SARS袭来之际,台湾出现了一部分医护人员集体辞职,虽然他们的行为不是勇士行为,但也不能对他们责备求全。

39.[答案](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认识和利用自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否则,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绿色GDP概念的提出,找到了经济发展写环境保护、有效利用资源的结合点,绿色GDP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所以,要重视绿色GDP的增长,注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社会由个人组成,个人是社会的个人。个人与社会相比,社会是根本,起着决定作用。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是人发展的前提。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创造的越多;物质精神生活条件越充分,人就越得到全面发展。人文GDP是经济GDP增长的保证。若忽视人的健康与全面发展,就会制约或延缓经济发展的进程。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快速的经济增长是有风险的(如"非典)。所以,要注重人文的GDP的增长。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部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这要求我们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全局观念,同时要注意搞好局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整体。可持续发展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方两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政治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观以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不断实现为目的;同时,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发展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不断实现,必将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强大动力。经济GDP是基础,绿色GDp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人文GDP是经济GDP增长的保证。所以,要实现三个GDP的协调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八课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D  6.C  7.C  8.B  9.A   10.C  11.B  12.B  13.B  14.B  15.C  16、A  17、D  18、C  19、A  20、B  21、A   22、B   23、C   24、D
25.ABCD 26.ABCD 27.BC 28.AC  29.AB 30.AC 31、C  32、ACD  33、ACD

三、简答题
34、(1)上述材料体现的认识论观点有: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第一,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引我们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体现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的观点。
35、参考答案:(1)①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③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
(2)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只有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党才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四、辨析题
36、答①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即实践活动,因为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所以,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客观性
②但同时实践又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它是人在意识的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因此,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又具有能动性。看不到这一点,将会走入形而上学的误区。
③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也总是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如果离开了物质运动、思维运动和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而随心所欲地改造主观世界,一切都是徒劳的,甚至是有害的,就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
37、(1)认为“生活之树是常青,理论总是灰色”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2)但是,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回到人民的实践中,也可以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从这个角度说,理论也不完全是灰色的。
五、论述题
38、答案:(1)坚持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自觉投身社会实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2)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自觉投身社会实践,能够做到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在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3)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实践“三个代表”,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服务西部的实践中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4)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指导人们的活动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实践“三个代表”,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
39、(1)每次修宪都是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的,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宪法的修改体现了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3)宪法增加的主要内容是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和基本经验,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宪法的每次修改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5)从宪法的历次修改可以看出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艰辛求索,这说明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要尊重实践,积极投身实践,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哲学综合训练题一参考答案
1、C2、A3、C4、D5、D6、C7、C8、D9、B10、C11、D12、C13、C14、D15、A16、B17、A18、B19、C20、B21、A22、B23、C24、D

25、BCD26、BC27、ABC 28、BC 29、AB 30、ABCD 31、BCD 32、AB33、C

三、简答题
34、(1)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企业盲目追求经济利润、劳动者的安全意识淡薄、当地政府部门的管理意识不到位等错误的作用是我国矿难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将有利于矿难事故的解决,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要抓紧查清事故原因,严肃追究责任,同时要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
(3)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必须纠正一些地方重经济发展,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错误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4)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地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要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改善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实现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不断完善的双重目的。
35、答案要点:(1)80年代初到现在,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标准的变化体现了认识是变化、发展的。实践决定认识,随着实践的变化和发展,人的认识也随之变化和发展。
(2)“五个统筹”的要求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我们要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辨析题
36、①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质固有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只能利用和认识规律。
②但不能由此认为规律是不变的。因为,规律是由客观事物的性质决定的,比与一定的条件联系着,只要事物的性质没有变化和条件存在,规律就存在并起作用。如果事物的性质起了变化,与之联系的条件不存在了,规律也就不存在了,可见,规律本身的变化和人们改变消灭规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③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不同的物质形态,不同的运动形式,不同的发展过程有不同的规律。要充分注意在事物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按变化了的客观规律办事。
37、答案: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如果经济增长仅停留在量变阶段那还只是同质事物的重复和增减,事物的根本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发展也就无法实现。
    经济增长不仅体现为经济总量的增加,也体现为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发展也要作具体分析。如果经济增长的方式还是建立在粗放型的基础上,如果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不断拉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样的发展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五、论述题
38、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②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从全方面入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可持续的发展机制。
③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坚持与此俱进,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按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必须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⑤实践决定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的理论,它必将对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就是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⑦看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各方面的发展关系。

39、答案要点:(1)第一,国债的调减和调整,是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作出的正确决策,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神。第二,这次国债的调减和调整,兼顾了城乡经济、地区经济、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体现了全面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第三,这次国债的调减和调整,重点投向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体现了解决矛盾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的原理。
(2)第一,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经济和社会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为此,我们既要促进经济发展,也要促进社会进步,两者不可偏废。第二,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要求我们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为此,我们需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第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次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既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兼顾次要矛盾的解决。为此,我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的发展,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哲学综合训练题二参考答案
DCDBC   CBBDD    BDAAA    DDBBD    DCAB
BD  ABD  BC  AC  D  CD  AC  CD  BC
三、简答题
34、[答案] ①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因此,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当铁本公司提出上一个年产钢铁840万吨的项目时,常州市地方政府只顾局部和眼前利益而置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于不顾,促成了这个项目的实施。惨痛的教训再一次警告我们,经济发展中一定要有全局观念,要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需要发挥正确价值观的调节作用。“铁本事件”再一次反映出部分领导干部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政绩观,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思想严重,小团体主义、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没有时时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有少数领导干部受拜金主义等错误价值观侵蚀,完全置国家和人民利益而不顾,利用“铁本”项目捞政绩、敛钱财。
35、(1)①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②人们的消费需求是不断变化的,生产者就要根据市场变化改进技术,提供新的产品。瑞士军刀厂凭借持之以恒的技术创新立于不败之地。③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思想意识则阻碍事物的发展。由于缺乏创新意识导致企业缺乏技术创新,造成王麻子剪刀厂破产。
(2)①整个世界的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战胜旧事物的过程。要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②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投身改革,支持新事物。③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注重改造主观世界。在实践中发展认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辨析题
36、(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是事物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这属于对立统一规律;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属于普遍联系的规律,二者是有区别的。
(2)矛盾的普遍性存在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共性不可能包含各种各样的个性和特点;而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包含各个部分。
(3)整体和部分都是具体的,具有特殊性,同时又具有普遍性。因此题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37、(1)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人生价值的基本和可靠标志;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又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因此作为党的干部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
(2)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只是人生价值的贡献部分,个人从社会那里得到尊重和满足会激发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3)题目观点强调党员干部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正确的,但认为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是不正确的。对人生价值要坚持贡献与索取的统一。

五、论述题
38、(1)①由于客观事物性质的复杂性,充满着各种矛盾,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事物,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只要二者不是根本对立的观点,就可能都是正确的,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甲、乙二人分别看到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受到了不同的启示,二人都是正确的。智者正是根据这一点来判断甲、乙二人的观点,是符合事实的。
②人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由于人们的知识、经验、思维方法以及当时的心情不同,在观察同一事实时注意的角度不同,因而得出了不同的正确结论。丙的观点是错误的。不懂得事物的复杂性、矛盾的普遍性,因而也就不懂得两种不同的观点都可能正确,陷入了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2)①任何事物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从甲的观点可得到的启示是:在遇到挫折失败时不要气馁,应坚定信念,战胜困难。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的开创性的事业,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念,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改革,同时准备走曲折之路。
②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是充满着矛盾,矛盾又有其特殊性。从乙的观点可得到的启示是:办事情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事业,我们要立足国情,认真研究在建设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③从甲、乙两人的观点得到的共同的启示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④智者和丙启示我们:要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防止片面性。

39、(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力性活动,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2)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正是这一哲学思想的运用。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4)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党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起各种风险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