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逃亡二:《诗的见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哈佛诗歌讲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21:46:52

 

  书名:诗的见证
  作者:(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
  译者:黄灿然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字数:8万
  开本:32开
  定价:28.00元
  ISBN:978-7-5633-8671-0

  ◎  作者简介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aw Mi?osz),波兰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1911年出生于波兰第一共和国的立陶宛。“二战”期间在华沙从事地下反法西斯活动。“二战”后在波兰外交部供职,曾在波兰驻美国及法国使馆任文化专员和一等秘书。1950年护照被吊销,后选择了政治流亡的道路。先在法国获得居留权。1960年应邀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授,1961年起定居美国。

  主要作品有诗集《关于凝冻时代的诗篇》(1932)、《第三个冬天》(1936)、《白昼之光》(1953)、《太阳从何方升起,在何方沉落》(1974)、《在河岸上》(1994)、《路边的小狗》(1997)、《这》(2000)、《第二空间》(2002)、《俄尔甫斯和欧律狄刻》(2002)等二十余部;政论集《被禁锢的头脑》(1953)和散文集《圣弗朗西斯科海湾幻象》(1969)共十余部;长篇小说《伊萨谷》等两部;《波兰文学史》以及多部译著。

  曾荣获波兰雅盖沃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等近十座世界知名学府的荣誉博士学位及各种勋章。1978年获俗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诺斯达特国际文学奖。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对他的授奖词中说:“他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以毫不妥协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满剧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胁。”。2004年8月在波兰克拉科夫逝世,享年93岁。

  ◎ 内容简介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

  ◎ 编辑推荐

  1.米沃什乃198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作品国内仅有《拆散的笔记簿》、《米沃什诗选》及《米沃什词典》,其散文代表作尚无系统译介,本次推出“米沃什作品选”主要是其散文作品。米沃什其创作在道德意识上的探索吸引了众多读者,经由著名诗人如王家新、翻译家、诗评家如黄灿然等推介,已是大名鼎鼎。本书特别延请知名诗人、学者、翻译家黄灿然先生翻译,可谓名著名译,保证了本书原汁原味地传达米沃什的精义,提升了出版品质。

  2.哈佛诺顿讲座在西方非常知名,许多知名作家、学者应邀前往开讲,并由哈佛大学出版社结集成书,国内已引进过一部分这类作品。

  3. 米沃什以诗歌知名,但其散文的成就也很高,本书相当于其诗歌自传,对于喜欢米沃什或西方诗歌的读者很有诱惑力,同时本书借由诗歌表达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也很有力度,值得再三品读。

  ◎ 媒体评论

  米沃什向来直接,甚至简单。他有能力把诗歌的快乐归还给普通读者,而在他的散文中,如同在本书中,他则使你怀疑我们时代知识阶层最大的罪孽,是害怕明显的东西。──《名利场》

  [米沃什]在《诗的见证》中以某种平静、卓越的才智说话,这使得他所作(关于诗歌)的辩护……成为我们时代的一部经典。──《星期六评论》

  米沃什这六个讲座的重量和意义怎样高估都不为过。《诗的见证》以其浓缩和简洁阐述的力量,为我们提供一把了解米沃什诗学历史哲学、哲学和美学的钥匙。当然,米沃什全部著作提供了对二十世纪困境的最深刻反应之一。他反对各种一般见识,这些见识认为我们文明是没有前景的,而文化的异化则是可无逆转的事实。他的反对,对他的波兰读者来说似乎可能更自然。毕竟,在像波兰这样的国家,当代诗歌不止一次地证明它是社会的存在不可或缺的;它发挥见证现实、抵抗压迫和成为希望来源的作用,这作用不是抽象原理,而是很多人具体和亲身的经验。──《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