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滑板场:台湾著名老诗人:“我作三件作品分送三位母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26:06
台湾著名老诗人:“我作三件作品分送三位母亲”
    

  

年近八旬的台湾著名诗坛伉俪罗门和蓉子夫妇固守“诗国”家园五十余载。图为近日罗门和蓉子夫妇接受采访时,在“灯屋”留影。 中新社发 王辛莉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台北六月十三日电 题:“我作三件作品分送三位母亲”

  -—访台北“灯屋”主人罗门蓉子诗坛伉俪

  中新社记者 王辛莉 耿军

  台北泰顺街是一条寻常百姓居住的小街,但其间的一座寓所在两岸三地诗人学者中享有不凡声誉——它的名字叫“灯屋”,是台湾著名老诗人罗门和蓉子伉俪的居所。

  罗门原名韩仁存,祖籍海南文昌。来台从事诗歌创作五十余年,在海峡两岸文学界颇具声望,被文学评论家们誉为都市诗之父、现代诗的守护神、战争诗巨擘……出版诗集二十种、论文集、创作大系书近四十种。蓉子原名王蓉芷,祖籍江苏扬州。一九五三年出版《青鸟集》而闻名台湾诗坛,诗风自然怡静、刚柔并济,评论界誉之为诗坛“开得最久的菊花”、“永远的青鸟”。

  来到“灯屋”三层半的梯间,迎面便是顶至天花板的一排书柜,拾级而上,一直延伸到四楼的房门口。

  年近八旬的罗门朗声笑迎记者,蓉子则轻声柔语邀引记者入屋。入得眼帘,地上、墙壁满是书、画,还有型、色、材质迥异的各式灯具。点点灯光,交响乐弥漫,和外面的六月阴天俨然两个世界。

  “我作三件作品分送三位母亲”,罗门从地上抱起一本有桌面大小的散页集子,摊开向记者介绍。

  “台湾是我的‘养母’,她养我近一甲子,我在台北创造一个被评论界称为‘台湾现代装置艺术始祖的‘灯屋’给她。大陆是我的‘生母’,她生出我‘美好幸福的童年’,我在海南岛也造一个美丽的‘图象灯屋’给她,那里存藏我与蓉子一生创作的心路历程与成果,及宝贵的历史回忆。”

  在罗门心里,地球是他也是全人类的“祖母”。进入二十一世纪,于二000年,他构想创造一个“美”的“诗国”给“祖母”她。近年,他邀请一位著名华裔设计师为“诗国”作建筑设计,希望有力人士资助能在台湾或大陆某个景点落成,将诗的美具象地留给地球上的后人。

  罗门涛涛倾言,蓉子在旁忙碌着为记者准备茶点,并不时提醒罗门简约些。

  思路稍顿的罗门一转身指着屋角的一盏落地木质兼藤质组合的顶灯说,她叫“灯塔”,和“灯屋”同时诞生于一九五五年四月四日,“是我和蓉子结婚见证,她一直照耀着我和蓉子的生命航道。”五十二年来的每一个四月四日,蓉子都会收到罗门的一封长长的结婚纪念信。

  “灯屋”,成为台北一个融文学与艺术一体的传奇名字,更被敬为诗人伉俪罗门和蓉子在人间的通行证与信用卡,吸引众多诗坛文坛大家前往观赏和感受。

  台湾诗坛的余光中、杨牧等在“灯屋”和主人谈诗论文,一些诗歌刊物从此应运而生;大陆学者李泽厚、谢冕,诗人刘湛秋、虹影等曾在“灯屋”流连。香港诗人舒慧去年参观“灯屋”后撰文感言,“诗没有衰落,仍顽强搏动1

  由二十余平方米的正屋和楼上一间临时搭建的铁皮亭子间而成的“灯屋”,是老诗人的客厅、书房、音乐视听室、画廊、授诗课室,而他们的起居室仅容一张贴墙的双人床,陈设简朴至极。余光中曾在一次罗门、蓉子结婚周年庆典上说:“在台湾,一家有一个人写诗,已经够穷的了;他们夫妇一生写诗,高尚的人格,崇高的精神,十分令人敬佩1

  罗门、蓉子两位老诗人活在诗的世界里,至今乐哉。蓉子透露说,现在每日里仍然写东西,除了诗,与外界的往来并不多。

  今年一月,罗门应邀参加慈济大学举办的一个诗歌发表会,朗诵了一首一百多行的长诗新作。上周,蓉子作为台湾诗界的两位代表之一,应邀参加台湾文学馆作家赠书展览讲演。

  明年,是罗门的八十寿辰,亦是罗门蓉子结婚五十三周年。他们希望能在海南大学举办生平创作的展览,并以他们的一二首代表作短诗刻碑,长留在“生母”海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