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颜日剧在线:入门要道——简述《四念处经》之修习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41:10
明理——入门要道——简述《四念处经》之修习方法

入门要道——简述《四念处经》之修习方法

一、关于《四念处经》的版本
《四念处经》是佛教极其重要的三部指导禅修经典之一(三部重要指导禅修经典是:《四念处经》、《安般守意经》、《胜妙独处经》),是禅修的基础。
《四念处经》流传下来共有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从巴利文《四念处经》(南传佛教<中部>第10经)翻译过来的,它是公元前一世纪上座部的经典;第二个版本经名《念处经》(见<中阿含>第98经,<大正藏>第26经),是从梵文的《念处经》译过来的;第三个版本经名《一入道经》(见<增一阿含>、<大正藏>第251经),出自大众部,它的经文形式不是最原始的,而是后期形成的。本文所依据的是第一个版本。

二、本经经名之意
经名为《四念处经》,“念”的意思是“正念地觉知”、“注意”或“忆持”,“处”的意思是“安居处”或“住的行为”。由此可知,经名之意为“正念的四个安立处”,这四个安立处即身、受、心、法。

三、本经大意本经工分为六品,下面分别简述每品之大意。

第一品:
这一品是介绍佛陀宣讲本经的环境、本经的重要性及本经的主题。佛在这一品中说:“有一净妙道可净众生、可度忧悲、可灭苦恼、可证涅 ,此妙道即四念处”。此四念处为观身、受、心、法而住,佛陀说:观此四处而住,精进警觉,念念分明,可灭世间念,可灭世间贪忧。由此可知四念处的殊胜利益。

第二品:
第二品讲述了即身观身的方法,佛陀教导了九个练习方法: 
其一:有意识的呼吸。这个练习是要对自己的呼吸了了分明,我们在吸气的时候,要知道自己在吸气,我们在呼气的时候,要清楚自己在呼气。这样练习,我们的呼吸就会变成有意识的呼吸。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把自己的整个心念都安顿在呼吸上,而不是其它的地方,从而使我们的心念与我们的呼吸融为了一体,这就是“即身观身”。这种有意识的呼吸,能够帮助我们体悟当下的生命,帮助我们解开悔恨和焦虑等烦恼,感觉轻安、安祥与喜悦随之升起,并与时俱增,让我们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本质。
其二:随息。就是随顺自己的呼吸,《六妙门》中的数、随、止、观、还、净中的“随”,也就是这个“随”。修习者非常绵密地随顺着自己的呼吸,并且在整个呼吸过程中,与自己的呼吸融为一体,不能有任何散乱的思想,心中了了分明自己出入息的长短粗细,这个方法称作“随息”。在修习的过程中,呼吸自然地会变得更有规律,我们的心也会越来越调柔、宁静。
其三:身心合一。就是使身心达到和谐的状态。经中说:“入息,我对我的整个身体了了分明;出息,我对我的整个身体了了分明”。在修习的过程中,身心的分别消失了,我们将这种状态称之为“身心合一”,这是一种圆融的境界。在这个练习中,我们所观的对象不再仅仅是呼吸,而是整个身体本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身心常常是分离的。我们的身体明明在这里,但我们的思绪却飘得很远很远,正如古人所说的“心猿意马”。借助于正念的修习,我们可以实现身心合一,从而恢复我们自身的完整性。当身心合为一体之时,我们身心的创伤就能得到治疗,我们就能得到安祥、喜悦和轻安。
其四:入静。这是第三个练习的延续,它借助于呼吸来使我们的整个身体达到安祥宁静的状态。经文说:“入息,我使身体的活动平息下来;出息,我使身体的活动平息下来。”这就是借助呼吸来调和我们的身体。如果我们的身体不调和,我们的心就很难获得安祥,所以我们要借助于呼吸来帮助我们的身体功能顺利和谐地发挥作用,要达到如此,首要之事就是调呼吸。 在上面一个练习和这个练习中,修习者随顺着呼吸,回光返照,与身体合为一体,并且使整个身体平静下来。很显然,在修习这些呼吸的时候,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都关闭了,这样,周围世界的影像就不会来干扰我们内心的平静。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回归自己的身心,找回自己的自性。
其五:对自己身体的姿势了了分明。这个练习是以正念来观察我们自身身体的姿势。修习者不仅可以在静坐的时候做这个练习,还可以在整天运用《四念处经》里所开示的禅修方法来保持自己的正念。佛在经中开示我们,要我们对自己当下身体的状态了了分明,如:了知自己当下“我在站立”、“我在坐着”、“我在躺卧”等,不论我们的身体处在哪种姿势,都要对我们身体的姿势,心中了了明白。
其六:对身体的动作了了分明。这个练习是观照我们自身当下的动作,这是出家人最基本的修行。佛陀在经中教导我们,要在进退之际,瞻前顾后,弯腰之际,穿衣持钵之际,饮食嚼尝之际,大小便利之际,乃至行、住、坐、卧、睡、醒、语、默之际等所有一切动作,施以圆满觉照,心中了了分明。 在我们刚剃度时,师父就要求我们背诵《毗尼日用切要》,这本书中的很多偈子都取自于《华严经•梵行品》。《毗尼日用》也就是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觉照,对自己的动作了了分明,并发清净之愿,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保持自己的正念。当我们的任何一种动作被正念所摄的时候,我们的身心就变得轻松、安祥和喜悦。这些练习都很简单,我们可以尽形寿昼夜不断地来进行练习。
其七:修习不净观。就是观察我们身体的每个部位,使我们对自己的身体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佛陀在经中告诉我们:“诸比丘,彼应观想自身,自足底而上,自头发而下,种种不净充满。”我们的身体自上而下发有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脏、大肠、肠膜、肺、胃、屎、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淋巴、涕、唾、滑液等不净之物充满。在我们观察自身的过程中,我们应仔细审视自身的所有组成部分,心中了然分明。
其八:观察自身与宇宙的关系。这个练习表明:我们的身体和宇宙中的一切事物是有内在联系的,是相互依存的,佛陀告诉我们应依地、水、火、风四大来观察自身。我们此身之中就有地、水、火、风四大种,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
其九:九想观。这个练习能帮助我们看到身体无常的特性。九想观是:
1、观想尸体膨胀瘀黑,脓烂充满;
2、观想尸体或为乌鸦、鹰隼所啄食,或为秃鹫、野狼所撕咬,或为蛆虫所蛀食;
3、观想死尸骸骨筋络相连,略有余血余肉;
4、观想死尸只剩骸骨,皮肉尽脱,血迹斑斑;
5、观想死尸只余骸骨筋腱,无血无肉;
6、观想死尸骸骨支解,四散分离等;
7、观想死尸骸骨惨白;
8、观想死尸白骨各异,四散堆积;
9、观想死尸骨殖枯腐,化为齑粉。
这是观察尸体分解的九个阶段。可能有人会感觉这不是个令人愉快的禅观修习,但是这种修习的效果是很大的,它能够去除我们的执着,因为我们的身体将来也不可避免地会经历这些阶段。这个修习的用意并不是让我们厌弃生命,而是让我们看清生命的珍贵,更好地把握生命的每一个当下。应该注意的是:做这个修习的人应该生理和心理都非常健康,如果对生命特别贪恋或特别厌弃的人,还不适宜做这种修习,因为在以前就出现过因修此法而对身体特别贪恋不愿解脱和对自身特别厌弃去自杀的现象。
在上面九个即身观身禅修练习的每个练习之后,都有如是一段经文:“彼如是即身观身而住,彼观察身内或身外,或兼顾身内与身外,彼观察身内之生起,或身内之坏灭,或兼顾观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由此专心系念,彼知其身无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直到智慧和圆满的觉悟生起。彼因观身而住,离于执着,不为任何尘虑所束缚。诸比丘,彼应如是修习即身观身。”当我们按照佛陀的教导,做这九个即身观身的修习时,我们或将注意集中在自己的呼吸、身体、身体的姿势、身体的动作、身体的各个不同部位及构成身体之四大元素上,或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分解上。我们如此来观察自身时,我们就能看清构成我们身体各要素的生灭过程以及它的无我和相互依存的性质,由此能使我们生起智慧,获得解脱。

第三品。
这一品是讲即受观受的修习。受就是感受,受有三种: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即舍受。佛在经文中教导我们当这些受生起时,要“心中了了分明”、“我在感觉乐受”、“我在感觉苦受”、“我在感觉非苦非乐受”、“我正感觉身体之乐受”、“我正感觉心灵之乐受”、“我正感觉身体之苦受”、“我正感觉心灵之苦受”、“我正感觉身体之非苦非乐受”、“我正感觉心灵之非苦非乐受”。无论何时,当苦受、乐受或舍受生起时,我们都应该修习与那种受相应的正念观察,我们既不被那种受所沉溺,也不被它吓倒,也不用去拒绝它排斥它,我们只要清楚地了别它,深刻地认识它就行。受也有生、住、异、灭四相,观察受就是对受的生、住、异、灭心中了然明白。这个受,在影响我们心念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我们围绕着当下的感受,会产生种种念头,并且这些念头是相互联系的,但是当我们觉照自己的受时,情形就不一样了,受会在我们一觉照之中得到转化。如果我们继续正念地观察受,我们将能看清它的本质和根源,这就会增强我们的禅定之力,从而得到自在解脱。

第四品。
这一品是讲即心观心的修习,“心”是指心理现象,也被称作“行”或“心所”。 即心观心的练习与即身观身,即受观受是一样的,在这一品中,我们同样借助于有意识的呼吸,去观察那些被称之为“心所”的心理现象的生起、存在及消失。在这一品中,佛陀还是教导我们,对于“我贪欲炽盛”、“我心离贪欲”、“我嗔恚炽盛”、“我心离嗔恚”、“我愚痴炽盛”、“我心离愚痴”、“我心念镇定”、“我心念不镇定”、“我心念散乱”、“我心念不散乱”、 “我心志广大”、“我心智狭小”、“我心智能趋上”、 “我心智不能趋上”、“我心力集中”、“我心力散乱”、“我心得解脱”、“我心不得解脱”等念头,心中要了了分明。我们只需要单纯地来观察这些心念的生起坏灭,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如此观察,离开任何执着,不为任何尘虑所束缚,自然会生起圆满的智慧与觉照。

第五品。
这一品是讲即法观法的修习。 应该如何观法而住呢?佛陀在经中分五个方面告诉我们:(1)当于五盖即法观察诸法;(2)当于五取蕴即法观察诸法;(3)当于六根六尘即法观察诸法;(4)当于七觉支即法观察诸法;(5)当于四圣谛即法观察诸法。如何来观察呢?下面分别简述之:
(1)当于五盖即法观察诸法。五盖即贪欲、嗔恚、昏沉、掉悔、疑惑。因为这五种东西能遮盖我们的自性光明,使我们产生烦恼,故名五盖。佛陀在经中教导我们应如是观察:我有贪欲,我无贪欲,没有生起的贪欲怎么会生起,已经生起的贪欲要如何弃舍,已经弃除的贪欲怎样令它以后也不生起,对这些心中要了了分明。对于嗔恚、昏沉、掉悔、疑惑的观察也是如此。对此五盖即法观法而住,观察诸法的生起或坏灭,了知诸法无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
(2)当于五取蕴即法观察诸法,五取蕴即色、受、想、行、识,观察之法亦如前所述。
(3)当于六根与六尘即法观察诸法,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我们应该了了分明眼根,了了分明依眼根生起的色尘,了了分明依眼根与色尘生起的束缚,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的束缚是如何生起的,又是如何弃舍的,已舍弃的又是如何使它未来不生起的。耳根与声尘,鼻根与香尘,舌根与味尘,身根与触尘,意根与法尘的观察也是如此。
(4)当于七觉支即法观察诸法。七觉支为: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分别观察此七觉支,心中了了分明:我有此觉支,我无此觉支。了了分明没有生起的觉支是如何生起的,已生起的觉支如何使它圆满。
(5)当于四圣谛即法观察诸法。四圣谛即苦、集、灭、道,我们应该如实了知“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

第六品。
这一品是讲修行者需要修行多长时间才能得到修行的成果,而且指出了这些成果是什么。佛陀在经中告诉我们:依法修行四念处经,修习七年、六年、五年甚至七天,就能证得无上智慧之果,如果还有余习未了,也可以得不还果。这就是佛陀在本经中第一句话就说四念处是可净众生、可度忧悲、可灭苦恼、可达正道、可证涅槃的无上妙道之原因。

四、结语
此经文字义理看似简单,但可说是入道之要门,确实是指导我们实修的好方法,如法修习,诚能行之有效。本人初看此经,即非常喜欢,亦常常修习之,获益良多。当今学人往往学得多,而做得少;学得繁杂而实修不了。实修的东西往往是简单易行的,就看我们是否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地去实行。本人修行不够,于教理所学甚少,日常寺务很是繁锁,故此只能将《四念处经》的修习方法简略写出,以期对新学有所裨益,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智者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