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杀电影百度云盘2017:2006年中考试卷124:浙江省(课改区)逐题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8:13:27
唐古拉山  作于 2006年8月27日
浙江省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课改区)语文试卷逐题分析
【综合评价】2006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与去年相比稳中有变,整体难度略有提高。整份试卷以“读书”为主题,四大部分内容前后融合,浑然一体,给人以厚重而灵动之感。
试卷考查了学生通过三年语文学习而形成的语文素养,包括知识面、语感、文学积淀、思维能力等,十分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能力的检测。如“积累与运用”部分考查了汉字书写、词语运用、古诗文积累、名著阅读、仿句等;现代文由一段散文和一段说明文组成,选文文化气息浓郁,考查了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分析词句、概括提炼材料、体验感悟语言等能力;试卷的第三板块由去年的纯“文言文阅读”调整为“古诗文阅读”,增加了古诗鉴赏,赋分由原来的22分增加至25分,主要考查了词语的意义、句子的翻译、内容的理解等;作文以全命题的形式出现,以“假如世上没有了书”为题,与前三部分一脉相承,引导学生调动自我的阅读积累,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为学生以后自觉地与“书”为伴,寻求精神家园,打开了一扇窗。
卷中给人耳目一新的亮点有:“文学常识”中新增附加题4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并以选做的形式出现,给课外阅读广泛的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空间;综合性学习围绕“读书”这一主题,从“读书积累”、“读书批注”、“陈述观点”三个角度设题,体现了语文学科独有的本质特点;现代文阅读打破了单一文体的常规考法,将重心放于理解、分析、感悟等考点,特别值得称道的是第二段阅读在选文后增加了关于文中人物的“相关链接”材料,并在第15题要求学生根据选文和“相关链接”材料加以回答,而且设题关注了学生对“莫扎特音乐的力量”的理解。
试卷中也有值得推敲之处。从难度的设置看,有些题型之间的难易有一定跳跃性,如现代文阅读第一段选文和设题有一定的难度。从考点的设置看,有重复交叉之处,比如,古诗鉴赏中,两个小题为同一考点,而且第一小题设题比较呆板。文言文阅读第18题与第22题重复考查了“之”字的理解与运用。但是瑕不掩瑜,此卷仍不失为一份大气、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引领语文教学方向的佳卷!
(点评:北仑区教研室教研员胡懿行,名师干红姿、赵霞、王文等)
【逐题分析】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另有附加题4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轻轻地翻动书页,聆听阳光的问(hòu) (1) ,欣(shǎng) (2) 落叶的轻舞;体悟浓郁的亲情,(xiǎng) (3) 受真挚的友谊;追寻先哲的思想,触摸生命的真(dì) (4) ——阅读改变人生。
沿用去年的模式,继续在语境中考查学生书写和运用汉字的能力,要求学生填写的“候、赏、享、谛”四个字都是常用字,估计实际答题中第四个字可能有些失分。这道题同时奠定了全卷“读书”的主基调。考点: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只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就可以 (1) 烦恼的枷锁,在欢乐的草坪上自由漫步;就可以 (2) 失败的阴影,在胜利的阳光下大步前行;就可以 (3) 冷漠的坚冰,在热情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A、驱散 B、融化 C、摆脱
同样是去年的选择词语模式:摆脱枷锁、驱散阴影、融化坚冰,属于容易题,考点:根据语言情境的需要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
3、古诗文名句默写。((1)--(5)题必做,(6)(7)两题任选一题)(8分)
(1)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
(2)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3) ▲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 ▲ ,在乎山水之间。(欧阳修《醉翁亭记》)
(5)杜甫在《望岳》中用“ ▲ , ▲ ”来抒情发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
(6)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7)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名句题的考查依然沿用去年的模式,考点:正确默写课程标准附录中推荐背诵的古诗文的精彩语句以及其他古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一到四句是根据上下文写句子,只需记忆,不写错字、别字即可,而且都是最常用的名句,基本没有难度。第五句是理解性考查,六、七小题是二选一,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与去年略有不同的是,这两道选作题考查模式一致、难度值一致,不向去年有难易之分,命题更加科学严谨。
4、文学常识填空。((1)题必做,4分;(2)题为附加题,任选两题作答,4分,答对分数加入总分)
(1)根据有关情节,在空格内填入相应的内容。
作者 作品 有关情节
① ② 刘四爷不同意虎妞的婚事
③ ④ “我”在小人国被指控,只得逃跑
(2)附加题
①鲁迅先生曾称誉我国古代名著《 ▲ 》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该书作者是 ▲ 。
②他自称为“乡下人”,作品大都反映湘西的风土人情。他就是现代著名作家 ▲ ,其代表作《边城》的主人公有 ▲ 等。
③ ▲ (人名)年青时即双腿瘫痪,但轮椅的囚禁使他对生命有了独特的体验,写出了诸如《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 ▲ 》等名著。
④每年的4月23日是《堂•吉诃德》的作者 ▲ 和《哈姆雷特》的作者 ▲ 的辞世纪念日。199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这一天为“世界读书日”。
考点: 了解课程标准建议课外阅读的名著以及其他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第一题的考查与去年读书卡片的考查类似,均是名著部分的内容。但去年考的是四大古典名著,今年的题目拓展到《骆驼祥子》和《格列佛游记》,一中一外,题目视野大大开阔。
第二题名著考查部分新增的附加题是今年试卷的一个亮点,切合试卷“读书”的大主题,而且加以强化和深入。从近两年全国各地的学业考试试卷看,有附加题的省市极少;查看宁波近四年的中考试卷,却在总分120分的基础上都在这个名著部分有2-3分的附加分,省卷今年新增的内容应该是对宁波这一命题模式的一种肯定。
其实,早在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制的《2006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的例卷中就有文化常识的附加题,考查的是巴金的代表作品和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品特和海明威的代表作。这里8格4分的附加题也属于选作,任选其中之二,其中第一小题对《史记》的考查没有难度,在九上课文《陈涉世家》中属于应该掌握的基本文学常识,属于没有难度的送分题。第二小题对沈从文的考查还属于课内《云南的歌会》作者的文学常识,但出题的角度已经有一定难度,应该低于0.5,如果把“代表作《边城》”几个字去掉,能答对的学生就会大大减少。后一问对主人公的考查更属于典型的“课外阅读题”,一般教师对沈从文作品的介绍点到作品名称为止,这样的题已经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复习所能解决了,一定需要学生在课外有效地阅读了文本,才能答对答得上来。第三小题的考查是已经属于高中课文基本文学知识的范畴,尤其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命若琴弦》”两部作品,相信语文教师看过的人也不多,如果不是前面的“年青时即双腿瘫痪,但轮椅的囚禁使他对生命有了独特的体验”这一引导性的提示语句,相信这道题的难度会更高。个人觉得,这是整张试卷中最难的一道题。第四小题考查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后者因为九下课文《威尼斯商人》的学习不是什么难题,但前者同样有难度,现在的学生极少读名著了,同样对名著的了解更多的是道听途说,比如说教师的讲授、电视中的介绍、书店中对书名的浏览等等,所以前一小格同样是全卷中最难的。好在这四格都是加分题,按照正常的估计,一个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应该是能够完全填出“史记、司马迁、沈从文、哈姆雷特”这四格的。对此类型的题目,今年是初次尝试,相信明年的试题会编制得更好。
5、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3分)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
▲ , ▲ ? ▲ 。
仿句题是近年来各地中考卷、学业卷中的“必到佳客”了,今年的题与去年相比,难度略有增加,在去年考查修辞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要求句式和内在的逻辑联系。参考答案:空中的彩虹,你何必与坚固的拱桥比恒久呢?你自有你的绚丽。天上的星星,你何必与火热的太阳比辉煌呢?你自有你的璀璨。考点:根据语言情境的需要进行仿写、扩写、续写等,做到语言准确、连贯、流畅。
6、搜集读书故事,交流读书方法,探讨读书内容,这是某校新近成立的读书小组的活动安排。作为小组成员的你,请参与下列活动。(6分,每小题2分)
(1)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读书故事,下面列举了其中四则,它们分别说的是谁?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
②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 ▲ )
③他很小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见到父亲有本《笔说》藏在枕头中,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 )
④他少年时就痴迷读书,曾经在梦中看到所用之笔开了花,后来果然“斗酒诗百篇”,被誉为“诗仙”。( ▲ )
A、匡衡 B、陶渊明 C、李白 D、王羲之
(2)活动中,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读书方法,认为批注是一种很实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请参考示例,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对所摘内容进行批注。
【示例】
读书批注卡
作者 苏轼
内容: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只有仔细研读,
深入思考,才能品出其中意蕴。
读书批注卡
作者 张潮
内容: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 ▲
(3)活动中,同学们对应该读什么书各抒己见,形成了下列三种观点。你更认同哪一种?请以一本相应的书为例,结合所认同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观点。(50字以内)
A、读经典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
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这是一道典型的“读书活动”综合性学习试题,出题的质量很高。这道题也是对学生综合性活动能力的一次检验,人教版新课程的六册书一共有36次大大小小的综合性活动,只要学生在平时的活动中培养了语文能力,锻炼了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解答这样的题目是不成问题的。与去年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浓郁的浙江特色不同,该题突出了“深深的书卷气息”,不动笔墨不读书,既有对良好读书方法的引导,也有对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渗透。从更广的深度看,未尝不是省教研室对宁波地区在轰轰烈烈开展的语文教师读书系列活动影响熏陶学生的一次无形检验。考点:根据语言情境的需要准确、得体地进行口语交际;根据活动情境,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第一小题其实不算难,匡衡的凿壁借光和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因为书本知识的要求,属于相当容易的选择;对学生来说,不知道李白“梦笔生花”典故的人大概很多,但不知道“诗仙”是谁的人应该是少之又少了吧,所以剩下的选王羲之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第二小题读书批注去年是放在名著考查和第一篇现代文阅读《生死胡杨》的语句分析中,今年放入综合性学习中,难度介于前两者之间,关键还是考查学生现问题,探究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第三小题的考查属于口语交际书面形式的考查,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作出不同的选择,难度在于选择合适的书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同时还有对语言文字的组织。如果这里有一个现成的观点阐述例子,那么难度就一下子降低了很多。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第一篇阅读文章《人,总要仰望点什么》(李兴濓),属于一篇在网上被广泛转载的文章,随意搜索了一下百度,相关网页居然有10万3000条之多,而且这篇文章被语文123资源网站收录在中考专项素材中,同时配有相关的习题,题目摘录如下:
22.文中第2段,作者对“仰望”的含义从多方面作了阐释,请从中概括出三点。(3分)
23.俄罗斯老画家从仰望满月中获得               ,贝多芬从仰望星体中获得            ,“我”从仰望诺日朗大瀑布中获得               。(3分)
24.作者认为仰望的实质是什么?(选用文中句子回答)(2分)
25.作者说“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分)
26.文中所谈的仰望对象均为自然景物,其实世界上值得我们仰望的还有许多。请从中选择一个谈谈自己仰望时的感受。(3分)
作为一份全省范围内的课改区学业考试卷,本来是不应该存在阅读文章会被学生做到的可能,也就是基本以原创题目为主,不仅需要题目原创,选段文章也最好是最新的,在网上基本没有流传的。
7、文中多次写到“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作者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联系全文回答。(4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难度在于学生回答的不全面,答案是“仰望能使人发现崇高,追寻崇高”;对比上述的22题,“作者对“仰望”的含义从多方面作了阐释,请从中概括出三点”,答案是(1)仰望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2)仰望是普通情感的超越与升华;(3)仰望是对失落灵魂的苦苦追寻。如果把这三点用来回答试卷中的问题,需要扣一分,可是我们仔细对比一下这两道题的出题角度,其实基本是一致的。
8、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
(2)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考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情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答案:(1)沉迷于对眼前利益的追逐。(2)富于意义和价值的生命世界。(4分,每小题2分,(1)小题答“安于现状,缺乏对崇高的追求”也给2分,(2)小题答“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给1分,意思符合即可)这两题对初中毕业生来说,显然过于难了,缺少具体的语境,“低头觅食”怎么和“沉迷于对眼前利益的追逐”来联系,“精神家园”又如何联想到“富于意义和价值的生命世界”?两者之间的逻辑联系又在哪里。相比之下,补充答案中,“安于现状,缺乏对崇高的追求”和“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反倒更容易让人接受。
9、阅读文章③④段,分别指出俄罗斯老画家和哲学大师康德仰望天空时的感受是什么。请摘录文中词语回答。(2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可以从原文中寻找关键词语来回答,“饱满和圆润、壮丽和博大”“肃穆、崇高庄严”。
10、文中第⑦段说:“仰望大瀑布,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又有何资格絮叨呢?”你对这句话怎样理解?(3分)
考点: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这道题的设计也有待商榷,答案是:在伟大的自然面前,人们才能体会到个人的荣辱得失异常渺小,无足轻重。(3分,体现与自然对比之意给1分,体现个人渺小之意给2分,意思符合即可)一个初中生,能有能力去思考“人类可怜的悲哀”和“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吗?如果文本阅读远远超越了学生实际,这样的测试又要考查学生的什么能力呢?任何独特的阅读体验,都源于相关的生活体验,没有了这个基础,只有为文造矫情。
11、文中第⑧段说,当我们仰望“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一朵小花……”这些事物时,内心会涌起“波澜”和“涟漪”。请从中选择一个(除示例之物外),描写该事物并表达你的感悟。(5分)
【示例】
事物:一朵小花
描写:那是春天最后开放的花朵,坚持守望在峭壁上,任凭风吹雨打,忍受月夜的孤独,不肯离去。
感悟:这为春天最后守望的花朵,是用艳丽展示坚持拼搏的崇高。
考点存疑: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初步作出自己的评价?还是对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探讨?或是两个考点的兼而有之?
对考查内容同样有值得商榷的感觉和疑惑。一草一木一树一花一世界,需要写出对事物的感悟,抛开学生实际答题的难度不说,这么熟悉的感觉是什么?哦,原来是05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一叶落而知秋”,“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看似源于文本,实际的回答却完全可以脱离文本,需要学生对05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来作一个简要的解读吗?或许我这样的评析过于苛刻,但至少觉得,感悟类的仿句题目重复放在阅读文章中作为开放性的试题来回答不是很合适,何况这题本身的难度摆在那儿。
第二篇科技性阅读文章《莫扎特的力量》(马永恒译),译自美国《时代》,06年第5期的《海外文摘》就刊出了这篇文章,与原文对比,文章改动部分主要删除了一些专用的科学术语,对原文中比较专业的医学解释给予了通俗的说明。
12、文章第①段说:“人们一直在为莫扎特的乐曲对多种疾病的神奇疗效而惊叹。”这里的“神奇的疗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回答。(4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这一小题的答案基本可以从不同的语段中加以概括:可以治疗癫痫病,可以提高智障儿童的智力,可以对孤僻症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可以使艺术家找回失去的灵感。(4分,每点1分)
13、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其”在文中指 ▲ 。
文章第⑤段中加点的“此中疗法”在文中指 ▲ 。(2分)
考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情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属于科技性说明文的常规考查方法,答案也显而易见:第一个“其”指:莫扎特乐曲的治疗效果与众不同(即:80%的癫痫症患者因为病房内播放莫扎特D大调交响曲,其痉挛的强度减弱,频率降低,而用其他作曲家的乐曲进行类似的实验,却总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此种疗法指:音乐疗法(即:利用莫扎特的乐曲对孤僻症患者治疗的方法)。
1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分别说明了什么。(4分)
(1)而用其他作曲家的乐曲进行类似的实验,却总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2)感觉自己要10年才能完成的心理治疗,仅仅在8个月内就完成了。
考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情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小题命题者对原文进行了修改,原文是:他又用其他作曲家的乐曲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很明显,这儿用“瞎子点灯——白费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其他作曲家的乐曲对治疗癫痫症效果不佳。第二小题的“仅仅”,对比效果明显,是指8个月与10年时间的对比,准确地说明了音乐疗法见效快,效果好。这两题考查的是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其中细分,第一小题属于生动说明,因为用了俗语。
15、文章第⑥段中,巴黎艺术家卡迪艾力说:“莫扎特就像我的爷爷,在我被噩梦惊醒时,他会第一个过来安抚我。”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阅读正文和相关链接加以回答。(4分)
考点: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初步作出自己的评价。
在正文后添加相关链接材料,这是典型的网络文化渗透的结果,也成为全卷的亮点之一。人教版教材中个别文章后面有相关资料,但配合不够紧密,而此题相关链接正是对正文内容的佐证和有力补充,相信此种阅读文章的命题模式将在以后会被广大命题者所青睐,成为以后阅读题中常见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答案:在家失去灵感时,莫扎特温馨甘美的乐曲抚慰了她,让她很快找回了灵感。
这里有一个小细节与试题无关,顺便提一下,无伤大雅。原文的最后一段是:
巴黎的一位艺术家卡迪艾力得前一段时间一直在为一幅作品的创作而烦恼,突然失去灵感的她感到自己完全无法使用蓝绿两色。他在那时接受了同样的音乐治疗:坚持每天听莫扎特的乐曲两个小时,坚持了长达三周的一个疗程。在接受了此项治疗之后,卡迪艾力说:“莫扎特乐曲的冲击力实在是太惊人了。我能更好地了解我自己,更好的与人交流,甚至可以更好地去处理一切事情。我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10年的心理治疗,要知道这仅仅在8个月之内就完成了。”蓝绿两色又一次地回到了她的画板上。她接着感叹道:“莫扎特就像我的爷爷那样,在我被噩梦惊醒时他会第一个过来安抚你。”
因为原文中人称使用的忽男忽女使艺术家的性别男女难辨,试题中统一了人称,把她当作女艺术家来处理。当然,在我感觉中画画的女艺术家不多,似乎应该是个男的。不过,拿出这一段原文也可以让我们比较一下选文与原文的区别和命题者的处理方法。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1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①深深夏席②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①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 ②席:竹席。
(1)这首诗写出了盛夏小院幽静的特点。诗中体现“幽静”的词语有 ▲ 、 ▲ 。(2分)
(2)除了“幽静”之外,诗人笔下的夏日小院还有什么特点?(1分)
考点:对浅易的诗歌进行初步的鉴赏。
本来诗歌鉴赏属于积累与运用部分的考点,05年省学业卷没有考查,今年考查时把它和文言文阅读放在一起,组成了新的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这一细微的变化需要引起以后初三教师的注意,考前复习的时候可以把古诗文鉴赏和文言文阅读放在一起,实际上很多老师已经不自觉地在这样做了。其实,浙江省卷的这一变化是沿用了其他课改区的命题模式,只是把它从其他地方的第二部分移到第三部分而已。
先说答案,(1)别院深深、树阴满地、时一声(2分,答“深深”、“满”、“一声”也可以,答出两点即可给2分);(2)清凉(1分)。
再说题目,这两个小题其实为同一考点,考查的都是对诗歌内容特点的初步鉴赏。第一小题难度不大,但题目的设置似乎不够严密,从答案看,可以是字、词语、词组,从一个字到四个字均可,给了学生答题很大的空间。
第二小题有一定难度,答案“清凉”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是从对题目的理解来的,如果能够换一种提问的方式,似乎更能引导学生理解和答题: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心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这个“清凉”说到底其实是作者心境的真实写照啊!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的心境。但命题者为什么不这样出题呢?呵呵,那就不是“浅易诗歌的初步鉴赏”了,是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所以第二小题的感觉给人怪怪的,和第一小题也有重复,奥秘原来在这里啊!
笔者查阅了2002年的高考《考试说明》,高考语文学科有关诗歌鉴赏题的题型和内容已做了重大的调整。诗歌鉴赏原来包括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两方面的内容,02年开始,现代诗歌鉴赏不考了。原来题型为选择题,02年开始古代诗歌鉴赏将采用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试。但考点仍体现在对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和对作品思想内容进行评价等方面。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其形象;2、鉴赏其语言;3、鉴赏其表达技巧。那么评价的又是什么呢?是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
在那年的《考试说明》中有这样的一道习题: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1、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
和第三中的 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 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
2、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根据你的理解结合原诗,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100字左右。
[解题指导]此题主要也是考查对诗歌形象及思想情感的认识。
1、第二句与第三句中“扣”住诗题“夏意”的应当是“石榴开遍”和“树阴满地”(一定要写进“开遍”和“满地”,因为这两个词才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气氛”,单写进“石榴”、“树阴”不能给全分。什么气氛?“石榴开遍”,明丽、清新;“树阴满地”,幽静;故填“清幽”最为妥贴。
2、要把握准诗人的心境,必须体察作者笔下物境的特点,前文已作了分析,还要结合“注”了解诗作的背景:“削籍为民”、“隐居不仕”。据此,作者的心境既可以答排遣痛苦,宠辱偕志,忘怀得失,也可以答反衬出内心的痛苦,但必须结合对原诗的手法和意境的分析作答。
答案示例:这首诗取题“夏意”,展现的是清幽之境,表现的是内心压抑着痛苦的闲适宁静。(2分)“别院”、“深深”、“清”,诗一开始即构成清幽凉爽的气氛,继之以“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流莺”时一声“渲梁”,无不给人清凉宁谧之感。削籍隐居的诗人内心当是痛苦的,但诗人没有牢骚,对得失荣辱显得很淡泊,但没有牢骚又不等于没有痛苦,清幽之境恰恰反衬着诗人内心压抑着的刺痛,“夏意”“之意”,是值得读者细细揣度的。(2分)
由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殊性,中考和高考试题历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题型的互相影响,选文的改编和截取,从历年的中考卷中,都可以找到前几年高考试题的蛛丝马迹。今年省卷的诗歌鉴赏题就是最明显的一例,至于题目的出笼,两者相比照自然能够明白命题者的苦心孤诣。
17-20题:选择八下课内的这一篇古文,也是紧紧吻合了“读书”的试卷主题。
(一)(12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弗之怠 (2)走送之
(3)未尝稍降辞色 (4)俟其欣悦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 B、弗之怠(指代抄书)
C、走送之(指代藏书之家) D、益慕圣贤之道(的)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0、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宋濂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2分)
17、(1)懈怠(松懈、怠慢)(2)跑;(3)脸色(神色);(4)等待(等到、等)。考点:理解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
18、C,这个选项对考生很有迷惑性,我不知道选择“B”的考生会有多少。A和D都没有什么问题,C项的“之”其实是指“所借的书”,而解释中的“藏书之家”是省略的另一个宾语,跑着把所借的书送还给藏书之家。考点:理解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
19、(1)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2)所以我虽然愚笨,最终还是有所收获的(最终还是得到了一些知识)。(意思符合即可)翻译的问题也应该不大,主要是关键字词翻译的落实。考点:理解重要句、段的意思。
20、学习刻苦,求学诚心;尊敬老师,守信用。这两方面的要点一般考生都应该拿到分数。考点: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评析其思想内容。
21-24题:课外文言文依据古籍,选取故事性、情节性较强的一则材料。
读书佐酒 (元)陆友仁
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
觇⑤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选自《研北杂志》)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 ②外舅:岳父。 ③率(lǜ):标准。
③子弟:家中的晚辈。⑤觇(chān)偷看。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好饮酒 (2)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
(3)遽抚掌曰 (4)此天以授陛下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以一斗为率(把、用) B、击之不中(指代副车)
C、遂满饮一大白(于是、就) D、与上会于留(在)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24、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21、(1)喜欢;(2)听到;(3)拍(击);(4)授给(给、给予)。考点:理解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第四个解释有一个小小的遗憾,这篇文章出自《研北杂志》,人教版八下配套的课文自读课文64课《文人逸事三则》选入了这篇小短文(链接:http://www.pep.com.cn/200406/ca429222.htm),可惜在命题或是输入时,在“此天以授陛下”的“以”字后漏下了“臣”字,原文是:此天以臣授陛下,不知是否会影响学生的答题。
22、B (2分)考点:理解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之”用法考查与18题重复,虚词的考查与05年相比大大加强,不过是最常见的虚词。
23、杜祁公对此非常怀疑,派加重晚辈秘密地去偷看他。考点:理解重要句、段的意思。
24、热爱读书,喜欢饮酒;性情豪放。考点: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评析其思想内容。
四、写作(60分)
25、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先哲曾把读书喻为“灵魂的壮游”,一卷在手,日月山川、兴衰变迁、悲欢离合便如沿途的风景扑面而来,铸就人类仰望的姿态,从而达到精神的高度。在满目风景中,人们更可以执书对酒,偃仰歌啸,为佳词妙句、昔人情怀而击节称叹。但是,假如有一天,世上的书籍突然消失,我们的生活将走向何方?我们的心灵又将栖居何处?
请以“假如世上没有了书”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大胆想象,讲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等。
要求:①文体自选。
②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6行。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作文是对全卷“读书”主题的一个大总结,与前三部分一脉相承,引导学生调动自我的阅读积累,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为学生以后自觉地与“书”为伴,寻求精神家园,打开了一扇窗。
全命题想象作文的形式,既不是热门的话题作文,不是话题与半命题的二选一作文,这个题目大大出乎很多考生和老师的预料。既是热门话题,又是陌生的想象作文形式,让事先很多考生“精心的作文准备”一一落空。笔者由此想到了两个相关的类似高考作文题:题目的形式或许来源于1999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启发;题目的内容可以对比一下今年全国Ⅱ卷的材料作文题目: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要求中的第二小点“诗歌不少于16行”应该是对新教材中诗歌教学的一个肯定,如果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教师是否可以增加中考作文对学生诗歌写作的辅导?
【启发与思考】
1、整张试卷与“读书”为主题,特色鲜明,整体难度比去年有提高,如果去年平均为0.84,今年则约为0.75,明年应该仍然会保持这个难度。
2、要注重学生三年来课内外的语文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包括知识面、语感、文化积淀、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语文素养,教学重积累,重过程,尤其是要把学生课外阅读这一过程落实到实处,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而流于形式。
3、注重对基础的落实。字音、字形、词语、句子等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展现语文能力的载体,应予以充分的关注。另外,今年的试卷书写分达到了5分,提醒教师要重视学生常态下的书写能力,从七年级起就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4、现代文阅读的教学要打破强调文体的做法,而将重心放在信息筛选、理解分析、概括提炼、体验探究等能力的培养上,真正体现阅读的特质。文言文阅读强调字词的积累以及对文意的整体理解,课外文言文所考测的字词均在课标所规定的篇章之内。
5、写作强调生活因素及情感因素,避免在初中阶段进行抽象的思辨训练,避免押题、猜题,避免让学生背优秀作文的“应使模式”,所考内容来源学生的日常生活。各种作文形式都需要加以训练,包括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看图作文、想象作文,作文的扩写、续写等,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