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样 英文:素描之道 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2:55:26

素描之道 三   

   坏习惯最可怕·

    要学到新的,必须摒弃旧的。学习素描最可怕的是旧的坏习惯!坏习惯一旦养成,极为顽固,要改变极难。因此,不少老师都不愿教养成一身坏习惯、坏毛病的学生。

    我遇到过不少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大学学了四年。至毕业还没学“明白”,什么原因?就是没有决心丢掉坏习惯,墨守陈规,死抱着错误的观念与方法不改,抱残守缺不能自拔。

    坏习惯害死人,它拒绝一切正确的东西,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为了把素描学好,我奉劝坏习惯多的人,一定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做百分之二百的努力,来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首先和抄对象的恶习一刀两断,再和无所做为的思想决裂!

    否则,我劝你还是不要白白浪费大好青春,改行学别的专业。

·理解与感觉·

    任何人都不会否定基础的重要,素描的重要。李可染先生说:学素描一定要“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他用“打”字表述必须下大决心,没有打的精神学不好。

    表现派大师马蒂斯和毕加索,都认为打基础就是“受训”,要老老实实地学,不怕死板,先求其功,后求其变。

    马蒂斯说:“不受教育和训练,再有冲动的感情也无法画好。而放弃传统的学习,只能得到暂时的成功”。

    平山郁夫在一次和我们的座谈中说“现在日本许多青年不重视基础,基本功差。看来,今后艺术的发展还要靠基础好的年轻人。”

    基础训练如此重要,那么如何练,练什么?首先是通过理解这一环节训练头脑,因此学习素描最累的是:“累心”。

    没有一双绘画的眼睛是画不好素描的,就象学声乐必须具备先天的好嗓子一样。好视觉,好嗓子是先天条件,如果不经过后天的严格训练,再好的天赋也不会有多大作为,“玉不琢不成器”。要获得深邃的洞察力,不经过严格的理性训练是不行的。毕加索认为“看与知之间的出入很大”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看准确。毕加索一生都在努力追求“强烈的视觉表现力和更加深刻地理解他所处的世界”。

    感觉虽然是第一性的,但感觉到的东西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要在绘画中提高自己的感觉能力,必须经过长期的理性训练。这就是要把感觉到的东西放在理性上去认识,然后从理性再转化为感性,而提高了的感性还要再次进入理性,再认识如此循环反复螺旋式上升,使得感觉一次次深化和提高,每次反复都是一次对新感觉的再造。这是个提高感觉能力的客观规律,谁也违背不得。在画素描过程中,谁不愿花费苦心做感性和理性的多次反复,不断深化自己的视觉能力,做非常艰苦的脑力

劳动的转化,谁就不会有锐利的眼力,敏锐的观察力。

    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没有学多长时间怎么会画好呢?不要出现问题就说:“看来我不是学画的材料”而灰心丧气。做任何事都有过程。

    学习的过程就是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

    理解力的提高对画好素描的确太重要了,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但是理解千重要万重要,毕竟它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眼睛的观察能力。感觉提高了,才是画好素描的第一要素。靠理性是画不好的,切不可错误地依赖道理作画,感觉才第一性的。素描虽带有许多科学性,但终归不是科学而是艺术,艺术是传达个人情感与个性的,是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吴作人先生说:“科学是为了揭开大自然之密,而艺术是为了揭开情感之密”。因此,绝不可把自己培养成只会依靠理性,成为画图解的专家。

    一幅好的素描是作者理解深度的反映,但是凭深刻理解远远不够,好的素描取决于理性对艺术视觉的转化,成为形与体,光与色的艺术感受。还包括完美的构图,准确的形体,光影的效果,空间的表达,节奏的变化,线的美感,形与神的兼得等等方面,这都要依靠视觉判断去完成。

    一幅好的素描是理解深度,视觉感受力和艺术表现力三者的完美结合的产物。

    一个画家一生离不开素描,离不开思考。素描不仅是为了取得成功而储备的能量,同时标志着一个画家的成熟程度。

    画家的眼睛所以不同于普通人,就是因为他受过为了提高视觉能力的理性训练,是通过不断理解过程,逐步从直觉转化为感知、感受到感悟。成熟的画家,他们的视觉能力已演变为感应能力,从感悟蜕变为入木三分、视一而知百的感应化了的眼力。演化为非常人所有的火眼金睛。

    “感应力”是一种不再经过更多思维过程,即可迅速作出正确判断,并以相应手段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对象的能力。这是在长期的基本功训练与艺术实践中,经过无穷理性与感性地反复训练,从中得到能力的升华,形成了条件反射的结果,这是种超凡能力,非常人所能为之。

    有位画家说:“我只凭直觉作画,画那么多素描有什么用”?此言与事实不符,是对年轻人的误导。他所以有今日之成绩,是因为受过长期素描训练的结果,他从美院附中读到大学,再读了研究生,可谓受过十年寒窗之苦,只不过他把练就的“感应力”和形成的“条件反射”能力,说成是“直觉”罢了。这种直觉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成功换来的,是在长期训练中已储存了无数信号的“直觉”,是经过了“感知”、“感受”、“感悟”,直到“感应”,是一级高一级训练得来的视觉能力,这是已走向自觉与自由境界的“超级直觉”。我们要努力的正是要把原始的直觉经过理性的熔炉,冶炼成“绘画的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