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台场旅游攻略:薛涌:拯救革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20:48

薛涌:拯救革命

(2011-12-30)

fieldset { width: 306px; border: 1px solid #990000; align: center;}legend { font-family: Arial,"宋体"; font-size: 12px; font-weight: bold; color: #990000;}
早报导读1周点评:千万富翁白手起家的秘密!
专家热议:青钱柳茶降糖有奇效(图)!
中国聚焦

薛涌

  韩寒2011年底撰文反对“革命”,顿时舆论沸腾。其实,这一话题并无新意。十多年前,李泽厚、刘再复就有《告别革命》一书的出版,试图对中国的近代史进行重新回顾。相比之下,韩寒的文字显然肤浅得多。不过,中国刚刚出了一个乌坎,韩寒博文又以“群体事件”发端,有着明确的针对性。更有意思的是,韩寒不仅获得了官方媒体《环球时报》赞扬,也受到许多自由派知识分子的支持。左右两派能有如此之“和谐”,在近十几年意识形态的口水战中实属罕见。

  为此,我在《金融时报》中文版上发表了一篇《中国的革命恐惧》,指出韩寒以中国人素质低为由而反对革命,主要是因为没有跳出自五四以来启蒙主义的思想框架,总觉得中国的进步是建筑在知识分子对民众的启蒙的基础上。殊不知,从小岗村到乌坎,这些农民之所以能给中国带来真正的制度创新,并非由于他们接受了知识分子的启蒙,而是他们能够成功地运用乡土文化资源,自发组织“群体事件”。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小岗村对改革的象征意义,一直被解读为突破大锅饭、按市场规律办事等等。但是,人们一直忽视了小岗村的意义,首先是个“群体事件”。改革了三十年,中国对“群体事件”中的制度创新之意义,几乎没有讨论。而欧洲和日本在探讨自己的制度生成时,这样的讨论则汗牛充栋。因为对小岗村的意义未能充分挖掘,中国知识界对乌坎事件多少有些措手不及。

  我的上述批评,也只说了一半的话。另一半是,中国知识界和公众对“革命”的理解过于狭隘。这不仅仅是中国本身的问题。在整个现代世界史上,“革命”越来越多地被和暴力、屠杀等等联系在一起,几乎成为负面词汇。“革命”的典型是“法国大革命”、“俄国革命”、“中国革命”。而尼德兰联省共和国的建立,几乎不被称为“革命”。英国的“光荣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则越来越不被当作是“革命”。因此,我们不妨先追溯“革命”概念的流变,然后再讨论“革命”作为一个理念,是否还有被拯救的价值。

什么是“革命”?

  首先,我们所谈的“革命”主要来自西方传统。中国上古虽然也有“殷周革命”等等,但即使是现代中文中的“革命”,也不再是指那种天命的继替了。在西方,“革命”的概念本来相当平和。亚里斯多德把“革命”界定为两种,一是彻底地由一个政体转向另一个政体,一是对现有政体的修改。现在英文中的“革命”(revolution)则直接从拉丁文中演化而来。哥白尼那一引起科学革命的巨著《天体运行》(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英文为On the Revolutions of Celestial Bodies),按字面意义就是“天体革命”。“革命”乃生生不息的变动。在那个时代,社会结构的变动也成了“革命”。不过,“革命”作为一个政治词汇被大量运用,大概还是从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开始。

  “光荣革命”是来自尼德兰的威廉三世,率军渡过英吉利海峡,取代了信奉天主教的国王詹姆斯二世,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体。这一巨变,被欢呼为“革命”,乃至整个18世纪的英国,都在“革命”话语的笼罩之中。离开“革命”这个词汇,几乎任何政治话题都无从开始。

  在这一政治话语中,渐渐形成了两派。一派也许应该称为“革命派”,后被称为“辉格反对派”,包括有“自由主义之父”之称的洛克、休谟、和法学家布莱克斯顿(William Blackstone)等等。他们认为,“光荣革命”为英国带来了全新的政治体制:君主权力受到限制,人民的权利有了保障,包括抵抗暴君的权利,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得以确立;同时,政教分离,人民享受着现代意义上的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贵族所主宰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得以废除,工商阶层崛起,工商业所创造的新财富,使自由与独立的精神渗透到整个国民的精神之中。同时,他们并不把“光荣革命”作为一个突发事件,而将之描绘为长期的政治、社会、经济变革积累而创造的历史转折点。带来这场革命的也并非是仅仅议会,而是英国人民本身。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1688-89年并不是“革命”的胜利或终结,而是“革命”的开始。自由的进程不仅在英国继续,而且也为人类提供了典范,刺激着其他地区的革命。

  另一派,则是所谓“辉格正统派”。这派的得势主要是在华波尔(Robert Walpole)1720年成为首相后。华波尔及其政治盟友认为,“光荣革命”确立的并非“主权在民”的原则,而是议会至上的原则。“革命”所奠立的是一个完成了的整体,而非进一步改革的蓝图。“光荣革命”不过是恢复了英格兰传统的自由,是一种复古。恰恰是被取代的詹姆斯二世才总要寻求变革,试图剥夺英国人的传统权利。这就开启了“光荣革命”后的保守主义传统。


【上一则新闻】【下一则新闻】【前七天新闻】 【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