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讲座视频:经络五大讲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12:36

经络,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和分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自身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协同"的细胞社会学分形经络.

编辑摘要 目录
  • 1 概述
  • 2 特性
  • 3 生理功能
  • 4 不同论说
  • 5 经络作用

经络 - 概述

经络

源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由此可见,经络理论对指导中医各科实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1973年中国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经络学专著。

经络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内经》十分具体地,系统地,全面讲述了经络的循行分布、与脏腑关系、病候以及经络系统中经别,络脉、经筋、皮部的内容。还提出了经络的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等理论。成为指导针灸推拿、临床各科的重要依据。

《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

《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比象的描述。由于《黄帝内经》的概念体系是二千多年前的,给现代人理解它的思想内涵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从文献和实验等多个方面揭示古典经络概念的内涵,是中医研究者的任务。[1]

经络 - 特性

《黄帝内经》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经络问题进行了不懈地探索,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古人所说的经络是否真实存在。当时,有人认为古人所说的经络就是现代解剖学中的血管,并不存在一套独立的经络系统。另一方面,国外有人声称发现了经络的实体,结果被中国学者证明是一种假象。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在针刺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人接受针刺治疗时,会产生一种沿经脉路线移动的感觉。后来正式命名这一现象为循经感传现象,能产生这一现象的人称为“经络敏感人”,但这类人只占人群中的很小一部分。循经感传现象的发现扭转了人们认为经络就是血管的观点,因为血管显然无法形成这种感觉循经移动的现象。

另外,人们还发现循经脉路线的皮肤电阻较低,这些现象为验证经络的客观存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到了七十年代,人们对循经感传现象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循经感传的一些奇异特性:

1、速度较慢,为每秒厘米量级。
2、可被机械压迫和注射生理盐水及冷冻降温所阻断。
3、可出现回流和乏感传。
4、可绕过疤痕组织及通过局部麻醉区,可趋向病灶。
5、循经感传的路线上有时出现血管扩张、轻度水肿并可测出肌电发放。
6、发现部分截肢病人在截肢部位出现幻经络感传。

经络 - 生理功能

沟通内外,联系肢体;运行气血,营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经络 - 不同论说

中国又先后进行了“八五”和“九五”两个国家级经络攀登计划项目,研究从现象逐渐深入到本质,课题围绕着循经感传的机理、经脉脏腑相关和经脉线的理化特性三个方面展开,形成了若干个假说:

1、神经:认为循经感传是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果。
2、体液:认为中医经络中的气血指人体中的各种体液,经络是体液运行的通道,体液运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
3、能量:认为经络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的传输渠道。

4、自身调节论:认为经络是以西医“三调节”之一的“自身调节”为第一主要机制的理论,以及相应的“自身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大统一的分形经络(邓氏理论)。

5、细胞群(细胞社会学)论:细胞充填,粗糙,不光滑,非管的细胞群的“自身调节”经络。

6、分形论::1996年邓宇等提出的“分形经络(分维经络)”及同年张声闳提出“间隙维”(出错)经络.“间隙维”与“分形维”有本质实质性区别。

7、间隙论:张声闳等的间隙维经络认为,经络在0.3维,暨0.3间隙维经络(有疑问)分形维是2.7维。[2]

经络 - 经络作用

一、沟通内外 、网络全身

经络《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浮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这样,经络将人体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还反映在经络具有传导功能。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反映于体表。这些都是经络联络沟通作用的具体表现。

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

三、抗御病邪、反映病症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经络“行血气”而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内侵。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而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如《素问·缪刺论》所说:“夫邪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人舍于孙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3]

四、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灵枢?官能》说:“审于调气,明于精髓”。这是说,应用针灸等治法要讲究“调气”,要明了经络的通路。针刺时的“得气”和“行气”现象是经络传导感应现象的表现。《灵枢?九针十二原》还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要取得疗效,针刺时首先要“得气”,再“行气”,最后“气至”,亦即“气至病所”得气、行气、气至是针刺传导感应的全过程,是针刺取得疗效的关键。可见,针刺调整虚实是通过传导感应而实现的,而针刺感应是在经络中传导的。经络在针或灸的刺激下,可起到双向调节作用,使之向着有利于机体恢复的方向转化。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经络对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都能发挥多方面,多环节,多途径的调整作用。

经络就像是人体四通八达的网络,在正常情况下能运行气血,协调阴阳,传递信息到人体各部。当发生气血不和及阴阳失衡等病症时也是通过经络将疾病的信息反映出来。针灸等治法是通过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疏通经气的传导,使机体阴阳处于平衡状态。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言:“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

经络 - 系统组成

经络系统结构图

其系统组成请见经络系统结构图

经络作为运行气血的通道,是以十二经脉为主,其“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这概括说明了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内部隶属于脏腑,外部分布于躯体。
手太阴肺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手阳明大肠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阳明胃经:主要分布在头面、胸腹第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太阴脾经:主要分布在胸腹任脉旁开第二侧线及下肢内侧前缘, 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 分布其外部。

手少阴心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手太阳小肠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太阳膀胱经:主要分布在腰背第一、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 布其外部。
足少阴肾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内侧后缘及胸腹第一侧线,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 部。

手厥阴心包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手少阳三焦经:主要分布在上肢 外侧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少阳胆经:主要分布在下肢的 外侧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厥阴肝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内 侧的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正如 《灵枢·逆顺肥瘦》所载:“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4]

经络 -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

经络

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 经”。

下面是奇经八脉循行路线:

1、督脉
循行:① 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② 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③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④ 上行巅顶,⑤沿前额下行至鼻柱。
主要病候: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症。
交会腧穴:长强,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百会、水沟,神庭。

2、任脉
循行:① 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② 向上行于阴毛部,③ 沿着腹内,向上经过关元等穴,④ 到达咽喉部,⑤ 上行环绕口唇,⑥ 经过面部,⑦ 进入目眶下(承泣穴属足阳明胃经)
主要病候: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证。
交会腧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阴交、下脘、中脘、上脘、天突、廉泉、承浆。

3、冲脉
循行:① 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② 向上行于脊柱内,③ 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着腹部两侧,④ 上达咽喉,⑤ 环绕口唇。
主要病候:腹部气逆而拘急。
交会腧穴:会阴,阴交;气冲;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

4、带脉
循行:① 起于季胁部的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穴,② 横行绕身一周。
主要病候:腹满,腰部觉冷如坐水中。
交会腧穴:带脉、五枢、维道。

5、阴维脉
循行:① 起于小腹内侧,② 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③ 与足太阴经相合,④ 过胸部,⑤ 与任脉会于颈部。
主要病候:心痛,忧郁。
交会腧穴:筑宾;府舍,大横、腹哀;期门;天突、廉泉。

6、阳维脉
循行:① 起于足跟外侧,② 向上经过外踝,③ 沿足少阳经上行髋关节部,④ 经胁肋后侧,⑤ 从腋后上肩,⑥ 至前额,⑦ 再到项后,合于督脉。
主要病候:恶寒发热,腰疼。
交会腧穴:金门;阳交;臑俞;天髎;肩井;头维;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风府、哑门。

7、阴蹻脉
循行:① 起于足舟骨的后方,② 上行内踝的上面,③ 直上沿大腿内侧,④ 经过阴部,⑤ 向上沿胸部内侧,⑥ 进入锁骨上窝,⑦ 上经人迎的前面,⑧ 过颧部,⑨ 到目内眦,与足太阳经和阳蹻脉相会合。
主要病候:多眠、癃闭,足内翻等证。
交会腧穴:照海、交信;睛明。

8、阳蹻脉
循行:① 起于足跟外侧,② 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没股部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进入目内眦,与阴蹻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③ 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
主要病候:目痛从内眦始,不眠,足外翻等证。
交会腧穴:申脉、仆参、跗阳;居髎;臑俞;肩髃、巨骨;天髎;地仓、巨髎、承泣;睛明;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