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受伤的动漫图片:课堂高效的秘密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8 18:05:25

课堂高效的秘密是什么?  

本文摘自《人民教育》2009年第1期

编者按 “另类”教师李成良被省教研员“发现”时,已是一位校长,管着一所拥有近2000名学生的大学校。他仍坚持教一个班的数学课,上课不带课本,也没有书面教案,很少甚至不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学生成绩还特别好。他笑称自己是“懒”校长“懒”教师。从教近30年,他的学生参加过10次学段过关检测,合格率都在98%以上,其中有6次达到了100%,优秀率也不低。

一个从来不想“偷懒”的人,是永远不会变得聪明的。因为“偷懒”,其实是智力活动的强大动力。

很多人做了一辈子的教师,重复的只是一种了无生趣的教学模式,自己没精打采,学生如坐针毡;自己身心疲乏,教学质量却平平淡淡——他们把智力劳动变成了体力劳动。

“偷懒”,不是简单的“偷工减料”,而是对本质和规律的把握,是专业的纯熟,是对教学真理的体悟和运用。

透过这一草根性经验,我们看到的会是什么那?有没有教育大家的影子?有没有著名理论的折射?有没有新的突破?

答案在您的读后感里。

聊聊“懒”课

● 李成良

如果我这个校长很忙,老师们也很忙,那么,我就不是一个好校长。

如果我这个老师很忙,学生们也很忙,那么,我就不是一个好老师。

为了争做一位好的数学老师,我追求“懒”课境界。“懒”课“懒”在哪里那?核心就是备课“懒”和上课“懒”,在“懒”中追寻数学课堂的扎实高效。

备好课比和面,关键是要和“透”

备课怎么“懒”那?我懒的是不写书面教案,但对教材却备熟备透,烂熟于心。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亲自擀面的经历?做好手擀面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和面”,“和面”最关键的就是要和“透”。上翻下倒,左脚右拌,直捣中央,久而透。备课好比和面,和面不透,吃面不韧,口感不佳;同样,备课不精不透,上课效率难以提高。

在备课前要做好两项准备工作,才可以提高数学课的备课质量。最主要的是要“吃透两头”:

一是要吃透教材。只要你心中有教材,“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课程改革,不管怎么改,大体的知识点永远都改不了。以不变应万变,永远是一大高招。

我们浙江东阳的民居建筑中最有代表性的斗拱,不用一个铁钉,利用作业少负担也轻,学生成绩却遥遥领先于其他班级。那时我们就觉得物理老师很了不起。1980年老师范毕业,学校安排我担任数学专职老师,我就找齐了小学的10册教材(当时是五年制的),花了两年时间将其全部背熟。在背教材的过程中,我对小学阶段各块知识的前因后果都一清二楚。这对我们梳理知识的帮助很大,特别是在确定数学目标时就不会出现“错位”。在20世界80年代,我对哪一道例题在第几册第几页都能对答如流。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围绕教材转,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小学阶段所处的地位、作用及来龙去脉。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做到心中有数。背熟全部教材,理清编者思路,明确研究方向,重组自我教材,搭建知识模块,这样才有系统性,才可以“偷懒”。虽然我门的教材几经修订,但是我们也要反思这样安排是否最适合自己上课,是否最适合“我”的学生。特别是推行新课程以后,更应比较新旧教材的优缺点,抓住数学的本质去备课。说简单一点,课程怎么改,总是离不开计算、应用题和几何形体等数学基本知识结构。

其二,熟做每一道习题。最好把练习中的全部题目熟透。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多此一举,其实不然。因为练习中的每一道习题,都是经过编者精选的,都是有编者意图的。你只有弄清编者意图,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在组织教学时就不会偏离重点,同时可以将数学内容进行取舍、重组,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练习,从而提高课堂实效。在我近30年的数学教学生涯中,背教材、做习题对我的帮助很大。我现在担任有着36个班级、90多位教职员工的学校校长,日常事务不少。在上课时间地不到保证的情况下,我有时就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如:浙教版六年制《数学》(第十一册)中,分数乘除应用题是 按照“求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例1、例2用乘法算——例3、例4用除法算”的顺序编排的。我认为这样编排不合理,容易造成学生负迁移。在教学中,我把例1、例3合并成1个例题,把例2、例4合并成1个例题。熟做每一道练习题,我们就可以尽量做到“错在心中”,更有利于预设学生的只是掌握情况。

背熟教材,做熟习题,让我真正胸有成竹。

二是要吃透学生。孙舞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的。比如,要做好家访,与家长沟通,为孩子的学习工同出谋划策;要注重平时观察,及时了解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等,及时反思、分析,多问自己,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要注重课堂提问,在平时的教学中,针对哪些学生该提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提什么样的问题,他能回答什么问题以及掌握到什么程度,心里都要非常清楚。我从不像有的老师那样,看谁的手举得高、觉得多,或谁坐得端正、谁在走神而进行奖励性或惩罚得提问。提问得目的必须明确。在课堂中应该常提问学困生,追问:“有意见请举手”、“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不明白的请举手” 、“和他不一样的请举手”……也许你只要听一堂课,就会认识我班里得几位“明星”学生。我叫起来发言的学生都是支支吾吾的,往往只能说上一点点,或者只能说上一点点,或者干脆说不上来;叫到黑板前板演解题过程,会经常出错,或者只能做对一两步。不管他们举步举手,我总是请他们发言、板演,而这几位“明星”学生呢,高高兴兴地来,高高兴兴地回,及时“纠错”,及时明理。班里的其他学生,对我这种“开小灶”行为,都没意见。应为我初次见面时就说了,我们时一个集体,只有每一位同学都懂了、会了,我们整个班的数学学习才算过关了。我想这就是对学生最朴实的爱。再比如,要关注作业批改,从作业、小测试中分析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反馈信息,进一步知晓学生到底学到什么程度。我还喜欢与生同乐。现在的孩子兴趣非常广泛,只是面越来越广,特别是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不喜欢看到老是板着脸上课的老师,更喜欢和他们一起休闲的伙伴。我本身兴趣较广,像象棋、篮球等体育类项目玩得还是不错的。最近几天,三年多前毕业的一位学生2007年初中毕业了,其家长告诉我:“我家孩子最喜欢的老师还是李校长,李校长教数学的时候没有课外作业,他最开心了。课外时间会跟孩子下棋,感到李校长数学很厉害,下棋也很厉害。我的孩子只有在李校长教数学的时候得过满分。”2007年,一位学生在毕业前写给我得一封信中说:“他印象最深得就是我和他们一起打篮球,用投篮得结果来一起编分数应用题,一起改变条件,一起解数学题。

心中有学生,更重要的一点是:要着重分析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难点和学生的心态来确定教学难点。

熟背每一册教材,熟做每一道习题,熟记每一个学生,才是真的准备透了。备课备透了,我们才可以“懒”备课,为上“懒”课奠定基础。

教学要像播种芝麻一样踩得实实的才好

我上课偷懒的地方,是不带教材,没有浮华的多媒体,没有华丽的精彩语言,没有过多的作业,更不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凭的是一支粉笔、一张嘴,还有心中一套完整系统的自我教材。

我崇尚一个“实”字。童年时,妈妈带我去播种芝麻。撒了芝麻,铺了灰,盖了土后,要我踩过去,特别叮嘱了一句:“踩得要实实的才好。”只有在播种的时候踩实了,在收获的时候才能是丰产的。我们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踩”得实实的,学生的成绩才会令人满意。

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保证。新课程,并非要完全抛弃传统的课堂结构,而是要求我们多传统的课堂结构进行改革与优化。

我对每一节课总体要求是:教学目标要简单,教学内容要简化,教学过程要简洁,教学媒体要简易,作业练习要精练,学生双基要扎实,学生思维要灵活。

为了实现这一总体要求,我提出了“21181”时间结构模式:

(1)引出问题、接触重点要快(2分钟左右)。坚决去掉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如:片面追求情境创设,片面追求算法多样化,片面追求合作交流、数学活动等。

(2)引导探索、感悟新知要慢(10分钟左右)。问题的解决要体现“探究”和“原创”。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严整、推理与交流,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加以引导、点拨,起到为学生导航的作用。

(3)实际运用、深化理解要透(10分钟左右)。所谓“透”就是不但要使学生知其然,明白其道理。

(4)巩固新知、括展联系要精(8分钟左右)。练习要及时,做到让学生边学、边练、边反馈;习题必须精心挑选,更有层次有针对性,练习内容的设计要紧紧抓住知识的本质、知识的要害。要“条条有用”,“练一得三”。避免“面面俱到”、“贪多求难”的倾向。要尽量避免集中练习,而是把练习穿插于新课教学过程之中,学生学到哪儿就应练到哪儿。组织练习要坚持“多、变、全”三个原则。“多”是指学生在练习中动脑、动口、动笔的机会及反馈的次数要多;“变”是指围绕教学目标,区别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把握练习时间,变换练习的形式和方法:“全”是指在同样的练习时间里,全体学生能同时练习,积极地自觉活动,使错误即使得到纠正,所有人都能从中受益。

(5)10分钟的作业时间。这10分钟对我来说,也是一条底线,一般情况下不突破。前5分钟是我个别辅导学困生的时间。可以说,我的转差工作是在课堂内完成的,把补差工作费解到了每一堂课。所以,有老师说:“李校长总是‘课中补课’,当堂作业当堂完成。”

练习复习要像裤子和筷子那样简单灵巧

不知道大家了解我们中国传统的裤子吗?就是两个裤腿一条带。不论男女、胖瘦、年轻、年老都可以穿,是最简单、最实用也是最灵巧的,就是少了些时髦。还有中国传统的进食工具——筷子,两根小棒,简单实用,比那些复杂的刀叉什么的灵巧多了。

我们在上练习课和复习课时,特别不能做啊做,考啊考。不仅要“实”,更要从简单出发,注重一个“巧”字。我提倡“一题一课,一课多题”——一节数学课做一道题目,以一道题为离子讲解、变化、延伸、拓展,通过老师湖动、探讨、尝试、休整,最后真正穴道的是很多题的知识。着实际上就是系统的知识整理、归类、扩展过程,对于学困生来说比较容易掌握,对于优秀生来说还能领悟到老师逻辑和思维过程。

刚到东阳五小时,很多老师问我:李校长,很少看见你在批改学生作业,有什么诀窍吗?我说你只要多听我几堂课就明白了,并不是我不在批改作业,而是大多数学生的作业在课堂内面批改了,只留少数的作业在课间批改。

1980年,我在乡下当老师,教四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一开始也给学生不止很多课外作业,学生做得很苦,自己改得也很苦,而且,很多农村孩子放学回。

家要帮父母干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做作业,课外作业质量和效果都很差。那时我就想,能不能让学生少做一点课外作业。开始当然也不放心,但我尽量让学生在学校里做完作业。据我的观察,学生在老师监督和指导下完成作业,效率比较高。学校里20分钟做完的作业,回到家里可能60分钟都做不完。学校里做不出来的题目可以问老师和同学,回到家里,就没有人可以问了。

1982年,我同时教四年级两个班的数学,借此搞过一个小实验:一个班,课堂上以我讲为主,作业课外完成;另一个班,边讲边练,课内基本完成作业。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两个班级没有明显差别,边讲边练班的成绩略好一些。有的教学内容教师根本不需要做什么准备,直接放手让学生去做就可以了。教师需要关注的是班里最差的那三,四名学生,发现不会做或出错了及时给予点拨。这样,优秀学生可以增加练习量,或提高难度。教师可以集中精力,辅导学困生,在课内补课。从那时起,我对自己的改革有了信心。想通了也就这么回事:学生课内做不出来的作业,表示没有听明白,课外一定也做不出来;课内能做的作业,课外没有必要重复练习。我的结论是:作业课内完成比课外完成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从那以后,一般情况下,我就不布置家庭作业了。也许有的老师会问:家长那头咋交代啊?开始家长也不理解,但家长主要看结果,他们看到我教的学生考试成绩不差,还特别喜欢上数学课,也就没什么意见了。

在教学中尽量做到“错在心中”,就能方还于未然,绝不要“亡羊补牢”。这样做即省时,效果又好。在每学期的期末测评中,与其他班级相比,学生成绩还时不错的。我想能做到这一点靠什么呢?靠的就是对教材的正确把握,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对扎实简单课堂的孜孜追求。一句华,靠的就是那丰厚的底气。

 

另类教师的普通手法

——走访李成良有感

当我怀着好奇,抱着“取经”的态度访谈李成良时,他给出的答案居然是一个“懒”字。我在字里行间反复地年万他“懒”的经验,才逐渐明晰了“懒”字的深刻内涵和普通手法,对于如何追寻“轻负高质”的数学课堂有了更深的感悟与思考。

教学需要一种独特的境界

“懒”老师能否带出好学生,关键看你是否“懒”得用心。李成良可以不带课本,没有书面教案,很少甚至不布置课外作业。但透过这些现象,我们看到得却是非常用心得李老师。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的事项,他比别人做得更未具体与透彻。如通常意义上得熟悉教材,驾驭教材,他却做到了熟背每一本教材,熟做每一道习题;通常意义上得了解学生,他却做到了书记每一位学生;通常意义上得“分层教学,区别对待”,他却做到了每堂课利用独立作业时间进行课内补课;通常意义上得减少课外作业他却做到了不布置回家作业……

所以,李成良所谓的“懒”,并非真正的“懒”,而是“懒”到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对教师本身而言,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有个记者问一位刚刚上完公开课的特级教师:“你这节课准备了多长时间?”特级教师说:“我只是在上课前十几分钟才知道我所要教学的内容,要问我准备了多长时间,我是用一生的时间准备一堂课。”李成良的“懒”也何尝不是如此呢?正因为他能熟背每一册教材,熟做每一道习题,熟记每一个学生,烂熟于心,才能有底气;正因为他能很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的结构,才赢得了高效的课堂。

学生不是抽象的

李成良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打造的课堂说不上“精彩”,却能看到李成良班里的几位“明星”。笔者只听了一堂课,就知道了好些难记的学生名字。当时李成良执教的是分数应用题的总复习课,无论回答总是不断重复地叫着这些名字,而他们的发言或支支吾吾,或答不到点子上;板演解题或计算出错,或是思路不清,而李成良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予讲解和评价。这几位“明星”学生呢,欣欣然而返。在做作业的时候,李成良也总是驻足在这些学生旁边,不时地加以指点,进行面批。课后我与李成良访谈,才知道这几位学生是班上学习相对比较困难的学生,他认为在这样的总复习课中,就需要重点关注他们,实行“课内补习”。

李成良所教的班级,在没有加班加点的情况下,合格率能达到100%,那是因为在他眼里,每个学生不再是笼而统之的教学对象,而是非常具体的。在大班额的前提下,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他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课内补课”,而不是课后补课,这样一做变是三年。放到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的视野中,李成良的做法便是具有现实意义。可以说,他是在微观层面,实现了各个层次的 学生均衡发展。

从李成良的 经验中,我们可以再次确认,没有 一个学生是天生的后进生,老师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并持之以恒,就能再最大可能上是使他们成为先进。教学的成效是不断累积的结果,而不可能是一个突变。

“研读教材”的魅力

李成良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分到一所偏远的村小,因为工作踏实,肯钻研,教学业绩突出,一步步从乡下走到 县城,从一名普通教师成为一校之长。李成良的成长是从背教材入手的,他认为,只要你心中有教材,“不管东西南北风,我自岿不动”。他之所以能不带课本、不写教案进教室,就是因为心中有一套自己的教材。

确实,对于普通教师而言,首先应该过的是教材关,而不是忙于去搞课教、写论文。因为教材是他日常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驾驭教学的能力,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效果。新课程的几套小学数学教材,与之前的教材相比较,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无疑也增加了教师们“吃透”教材的难度。

正因为如此,学校日常教研活动就应该以教材研读为基本内容。教材研读要关注整套教材的基本结构,理清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在各学段、各册的分布情况,并以此为背景研读课时教学内容,合理划分课时。研读课时教学内容时,教师应熟做每一道例题和习题,深入分析例题和习题蕴涵的知识点,关注例题与习题,关注例题与习题的匹配和关联,分清习题的层次。在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知识的形成线索和学生学习的认知线索,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补充、修改、调换、删减,并且要拓宽教材研读的视角。如果有可能,除了参考教学用书以外,还应参阅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教材。

“传统”的本色与光芒

李成良只是中年老师的一个代表。像李成良那样爱科学生、懂教学的中老年教师并不少,如浙江省嘉兴市塘汇实验学校的娄彩英老师,从教30年,教过2600多名学生,不及格的学生只有两名。

在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中老年教师曾一度被边缘化,似乎新课程所倡导的新观念、新方法只有年轻老师能接受,能付诸行动。一些年轻的教师忽视了中老年教师身上值得传承的优良传统,在高高在上的新理念下摸着石头过河。课堂上,很少进行规范的板书、清晰的讲解,很少留给学生独立看书做作业的时间。这样的教学势必导致课堂效率的低下,为了弥补课内的损失,必定大大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

事实上,数理学科,其学科教学体系已形成一个严禁的整体,在长期的教学时间中也积淀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譬如:注意以旧引新,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和生长点;系统把握教材内容,精心处理重点,难点;有效组织联系,注重变式训练,当堂反馈校正,力求把问题解决在课内……从李成良执教的课中,我们可以隐约见到这些优良的传统。

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名家的课,专家的观点固然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借鉴,但切不可忽视身边的中老年教师,对他们的课要像对名师的课一样去研究,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要像对专家的观点一样去思考。事实上,像李成良这样的教师身上就蕴藏这丰富的矿藏,即便是日晒雨淋,也永显本色。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教研室)本文刊于《人民教育》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