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到石家庄多少公里:“生态优先”如何落实到园林设计上之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7:38:33
2.3自然形态
        所谓自然形态就是我们在进行植物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展示和利用植物的自然形态,尽可能慎用、少用或不用整形修剪的植物。道理何在?
        其一,是生态优先的需要。植物被定期的人为的修剪成各种方块,图案,本身就是违反植物的自然习性,把人的所谓“美的图案”强加于植物身上,植物能很好地发挥其应该发挥的生态效益吗?没有树荫,少见乔木,就是从简单的绿量和生物多样性来说,修剪的植物群落无疑是生态效益和生物多样性最低的群落。而且,经常的、定期的对植物动刀动锯,本身就是对植物一种虐待,植物虽然口不能言,但是它们必定要反抗和报复的!植物花粉的攻击性是20年前的27倍,城市的过敏症患者是10年前的3倍,这些都跟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劣和我们对植物的虐待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不讲技术的长期在同一个部位进行修剪,植物很快就会越修越弱,越修越残,连所谓图案都是残缺不全的,毫无生气和残缺不全的植物模块,并没有设计者期望的所谓“美感”。所以,善待植物、少动刀斧才可能有良好的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关系,才能营造真正生态良好的城市环境。








        其二,是以人为本的需要。在破坏了大自然而建设的城市环境中,我们最需要的或者说最缺乏的不是人工美,而是自然美。人类在解决了温饱以后,最想亲近的或最想回归就是大自然的怀抱。这是一种人类心底的一种本能的渴望,是无法否认和无法克制的。而作为城市绿地系统,这个城市唯一可以承载自然的系统,我们还要把它变成十分的人工化、图案化,一览无余的色块景观,而罔顾我们人类自身的渴望和需求?

(好看吗?疲劳吗?就是好看也不健康,植物不健康,人更不健康,没有生态效益,没有树荫,没有荫凉,那你要健康还是好看?被虐待的植物还要发射花粉武器,攻击施虐者,施虐者是谁?就是丑陋的人类啊!)  


        其三,是节约型园林的需要。中国的整形修剪植物目前已经泛滥成灾。几乎没有一片绿地没有修剪的植物。我去过两次欧洲,发现就是在以整形修剪植物为特征的西方园林中,也只是在极少数的花园里有修剪植物。而我们的中国一个城市修剪的植物比整个欧洲还要多!我们有些大师,好像不画这些“球”和“篱”就江郎才尽了。这些现象与大师们缺乏正确的自然观有关,也与大师们不了解、不熟悉植物的自然形态有关,也与海狮们不遗余力推销西式园林有关。为此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每年因此要耗费的修剪整形的管理费用是多少?更有甚者,在道路绿化中滥用修剪植物,被有些学者称为“不科学、不生态、不自然、不人道”,每年又有多少修剪工人被来往车辆致伤、致残、致死?



(真为他捏一把汗!)

(不会培育树冠,没有研究,没有技术,只会一次又一次的剃头,如此粗暴对待植物,它们会给你良好的姿态和生态效益吗?)

(有胸径没冠幅的残废树要来何用?)

(98年从上海刮起来的大树进城风至今还没有完全刹住!)



(多少森林遭到破坏?多少资源变成了高价柴?这对于人类来说绝不是福音!)



(我们要做的是美化环境还是污染环境?)


2.4自然配置
         所谓自然配置,简单说来就是城市绿地里植物的自然式的配置。在生态学日渐成熟的今天,我们的自然配置应该大大地超越过去书本上所说的仅仅区别于规则式配置的平面和立面的图案的不同。而应该在现代生态学的指导下,以本地自然群落为模仿对象,应用以本地植物为主的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综合生物指数要大于0.5,本地植物指数要大于0.7),并充分考虑“适地适树”及植物的“相生相克”、抑制病虫害大面积发生等等原则,结合不同绿地的功能需求和植物造景的要求,营造一个生态良好、自然优美、可持续发展的近自然的人工植物群落。




        当然,这个要求是很高的,也是原则性的。需要我们设计师有深厚的植物学、生态学、栽培学等等的学科基础,还需要对本地植物、本地自然群落有长期的系统的学习和观察,以及对本地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感悟,并不断在实践和观察中总结经验,才有可能把这篇大文章做好。要详细说的话在这里也是无法展开的。有兴趣的可以细读我的QQ空间里的其他文章。
         总之,我们落实了三个自然,我们的园林才有灵魂,我们的规划设计才是一个比较好的设计。至于说到文化也是十分重要的,也有人说,文化也是园林的灵魂这无疑也是很有道理的。没有文化的园林就像苗圃一样的缺乏内涵。但我个人认为,因为城市园林首先是大自然被破坏以后的一种生态补偿,根本目的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因此,从“生态优先”的角度看来,我的理解这个“自然”比“文化”还是重要一些的,还是有主从之分的。正如英国造园家克劳斯顿提出的,“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他的内容只能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我们可以在做好自然的基础上或前提下,把文化做好。什么文化最好?自然是本地的历史文化为主,绝不能是外来文化为主。这个前面有所提及,不展开讲了。有一点可以提醒大家(或说一条捷径)就是,我们可以充分地挖掘和展现本地的植物文化,可收“一石二鸟”之效,做好了本地植物文化,既有“自然之魂”,也有“本地的历史文化之魂!”(这个问题可能又戳到大师的痛处了,有些大师连植物都不懂,更不懂什么叫植物文化!)

3政府、科研、园林企业如何行动?
        首先,政府要加强对园林行业的重视,应当设立强有力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因为园林行业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而且它还是一个公益事业。把公益事业的方方面面推给市场,放任自流是对纳税人极端的不负责任。加强政府对园林行业的主管作用和主导作用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如城市园林植物应用规划、园林苗木的准入制度(包括树种与规格要求)、公共绿地的设计把关等等。彻底改变“种树不问专家,全凭长官喜好”,“换届就换树”以及“简易工程”、“低价中标”等等荒谬的做法。(说句老实话,简单的合并机构的大部制并不符合中国国情!这几年园林主管部门的被合并,园林技术队伍溃不成军也是目前行业混乱的原因之一。)
        其二,政府要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研究和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尽管现在多数城市都已编制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但在我看来,这些规划的水平是不高的,远远没有落实“生态优先”原则的。)而且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该在城市总规当中处于优先的地位,保证规划的绿线不容侵犯。从法律的层面确保城市的生态安全线,确保城市有足够的绿地和合理的分布。
        其三,要加强行业的规范管理工作,重新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并有前瞻性的行业规范系统。尽管最近几年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行业规范和地方规范的编制工作,这些规范也像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但这些几万块经费一个的,没有长期深入的研究基础的,随便找几个人匆忙凑合的规范质量是令人担忧的。高水平的行业规范才能确保“生态优先”的原则落实到每一寸的城市绿地中。
        其四,要加强和改革园林教育系统,改变教师队伍近亲繁殖的培养模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要改变只重画图设计,不重视植物学、生态学、栽培学等等行业的基础学科的错误倾向,要改变照搬西方园林,不重视中国园林传统文化错误倾向。
        其五,要重视园林科研工作,特别是本地园林植物引种筛选和开发利用的研究,以及园林传统技术的创新研究,园林的快速繁殖技术、快速成苗技术、修剪技术、移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透水生态铺装技术等等实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改变那种追求所谓科技前沿、时髦课题的错误倾向,切实解决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
        其六,企业要把质量和技术作为竞争的利器,加强技术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向技术、质量和管理要效益。跳出靠与甲方关系、围标、偷工减料等等非正常竞争手段的运作模式。(全文完,欢迎提出批评意见,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