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经营库房要求:名医经方医案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4:59:27
名医经方医案6

 23.中医 经方 

医案——麻黄汤 
麻黄汤 
一、伤寒表实 
刘渡舟医案:刘某某,男,50岁。隆冬季节,因工作需要出差 
外行,途中不慎感受风寒之邪,当晚即发高烧,体温达39.8, 
恶寒甚重,虽覆两床棉被,仍洒晰恶寒,发抖,周身关节无一 
不痛,无汗,皮肤滚烫而咳嗽不止。视其舌苔薄白,切其脉浮 
紧有力,此乃太阳伤寒表实之证。治宜辛温发汗,解表散寒。 

用麻黄汤: 
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炙甘草3克,1剂 
服药后,温覆衣被,须灾,遇身汗出而解。 
(《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1) 
按语:麻黄场为发汗之峻剂,用之不当,易生它变,不少临床 
医生畏惧麻、桂,不敢投用。一见发热,便认为是温热之证, 
滥用车凉之品,反令表寒闭郁,久久不解,或致久咳不已,或 
致低烧不退,或致咽喉不利等,不一而足。盖表实证之发热, 
乃由卫阳闭郁,正邪交争所致,故发热必伴有恶寒。这与温热 
病的发热不恶寒,并伴有口渴伤津之候,有其本质的区别。风 
寒郁闭卫阳,故直须辛温发汗,寒随汗出,卫气一通,则发热 
自退,即《内经》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也。 
二、咳喘 
姜春华医案;胡某某,女,46岁。咳喘已七年,近受风寒侵 
袭,胸闷窒塞,呼吸不利。咳喘多痰,喉间作水鸣声,苔白, 
脉软。以麻黄汤加味,处方: 
麻黄6克,桂枝9克,川朴9克,枳实9克,杏仁9克,甘草6克,2 
剂。 
药后咳喘减轻,上方去川朴,加陈皮3克,又服2剂,咳止喘 
平,呼吸通畅, 
(陕西个医学院学报1990;<1),3) 
按语:本案为冷风哮喘。肺内素有疾饮内伏,受风寒外感引 
发。麻黄场外解风寒,内宣肺气,又加枳实、厚朴以肃肺下 
气,药中其鸽,则其效如神。 
三、水肿(急性肾炎) 
陈华医案:刘某,男,9岁。1984年冬因脸面突然浮肿,进某 
医院诊为“急性肾炎”,经西药治疗半月,证情反复。近二日 
诸症加重,脸面浮肿,喘咳无痰,心烦不宁,小便不利,阵阵 
恶寒,舌淡胖,苔白腻,脉浮紧。辨为风水泛滥之肿,因冬季 
风寒当令,外邪束表,肺失宣降,水道不通,水泛肌肤所致。 

处方; 
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6克,炙甘草3克,茅根1D克,蝉衣5 
克。 
2帖小便通利,诸症减轻。续服3帖,诸症若失。后用四君子场 
加生黄芪调理周身收功,迫访一年末见发作。 
(国医论坛1986;<2):24) 
按语:风水泛滥,肿势较剧。多由感受风邪,肺气失宣,不 
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肮”,水邪内停,便泛滥于肌肤而致 
肿,属“阳水”范畴。治之当以宣通肺气,通调水道为法。麻 
黄汤通宣肺气,发汗利尿,可堪当此任。又加蝉衣、茅根,则 
疏风利尿之功更强。 
四、风隐疹(荨麻疹) 
李克绍医案:陈某,单身独居,1973年春节前,清晨冒寒到邻 
村换取面粉,突然身痒,前后身及两上肢,遍起斑块,高出皮 
肤,颜色不红,时抓时起,时起时消,用扑尔敏及注射钙剂, 
均无效。四五日后改找中医治疗,余初用浮萍方,无效。后根 
据思考脉迟、肢冷,并有明显感寒外因,遂改用麻黄场原方。 
共服2刑,块消痒止,后未 
复发。 
(《伤寒解惑论肥978 
按语:因感寒令卫闭营郁,见隐疹身痒,肢冷,脉沉发散之, 
邪去则疹消。 
五、寒闻失音 
赵守真医案:汪某以养鸭为业,残冬寒风凛别,雨雪交加,整 
日随鸭群蝶躞奔波,不胜其劳。某晚归时,感觉不适,饮冷茶 
一大钟,午夜恶寒发热,咳嗽声嘶,既而语言失音。曾煎服姜 
汤冲杉木炭末数钟,声亦不扬。晨间,其父伴来就诊,代述失 
音原委。因知寒袭肺金,闭塞空窍,故咳嗽声哑。按脉浮紧, 
舌上无苔,身疼无汗,乃太阳表实证。其声暗者,非金破不 
鸣,是金实不鸣也*《素问·咳论》云:“皮毛者,肺之合 

也。”又《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形寒寒饮则伤 
肺。”由于贼风外袭,玄府阻闭,饮冷固邪,痰滞清道,治节 
失职之所致。治宜开毛窍宣肺气,不必治其暗。表邪解,肺气 
和,声自扬也。疏麻黄场与之; 
麻黄9克,桂枝、杏仁各6克,甘草3克。 
服后,复温取汗,换衣两次。翌日外邪解,声音略扬,咳仍有 
痰,胸微胀。又于前方去桂枝,减麻黄为4.5克,加贝母、桔 
梗各6克,白蔻3克,细辛1.5克,以温肺化痰。续进2帖,遂不 
咳,声音复常。 
(《治验回忆录》1962:2—3) 
按语:《灵枢·忧恚无言》说:“人卒然元音者,寒气客于 
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致其开阖不致,故无音。”今患 
者外感风寒,复饮冷茶,寒饮相博,阻塞肺窍会厌,故致音 
哑,所谓“金实不鸣”也。故以麻黄汤宣通肺气开散“金 
实”,候邪气外解,则会厌动利,音声能发。 
六、呃逆 
王星田医案:丁某,男,26岁,1986年4月28日初诊。月余前外 
出淋雨,回家后即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腹部胀满,恶心欲 
吐,呃逆。他医以感冒治疗,予APc、桑菊感冒片等,除呃逆如 
故外,余症悉减。又治呃一个月.呃逆反有加剧之势。患者表 
情痛苦,面白神疲,呃逆频频,声音响亮,胃内食物常因呃逆 
而涌出,脘腹时痛,厚衣裹体,身困头昏,舌淡苔薄白,脉浮 
稍紧。此乃太阳表寒未解,郁闭肺卫,经输不利使然。治宜发 
汗解表,宣肺止呃法。麻黄汤加味: 
麻黄12克,桂枝10克,杏仁15克,炙甘草6克,柿蒂50克。1 
剂,水煎服。 
药后周身出汗少许,厚衣尽去,呢逆有减。原方再进1剂,呃 
除,它症亦减。减麻黄量至6克,坚持服完3剂,呃逆痊愈。 
(河南中医1992;(6>;260) 
按语;呃逆月余,屡治不效,乃传统思维束缚之故。盖感冒一 
证,虽曰易治.但当典型症状消失后,却因病因末除,一些症 
状便成为主要矛盾,其治仍应辨证求因,如若对症治疗,定难 

取效。察患者厚衣裹身,呃声洪亮,脉浮紧有力,仍具表实之 
病机。夫肺胃同主肃降,经脉相互联属,又手太阳经贯膈络 
胃,故风寒束表,肺卫闭遏,太阳经输不利,可致膈动呃逆, 
脘腹疼痛。治以麻黄汤祛其病因治本,重加柿蒂治标,标本同 
治,则霍然而愈。 
七、息性黄疽 
陈华医案:张某,男,62岁。时值隆冬兴修水利而汗出当风, 
复雨,适夜恶寒而栗,身痛,时作干咳,小便点滴,一夜之间 
全身皮肤黄染如橘,舌苔黄而薄腻,脉浮紧而弦。诊为伤寒表 
实之急性黄疸。因风寒湿邪束表,肺失宣降,水道不通,湿郁 
化热,交蒸于肌肤。方用: 
净麻黄12克,嫩桂枝12克,光杏仁12克,炙甘草6克,绵茵陈l0 
克。 
服2帖表解,尿畅,黄疽消失。 
(国医论坛1986;(2>:24) 
按语:本案汗出当风,复淋雨,感受寒湿之邪,湿蕴体 
内,“若小便利音,不能发黄”,今小便不利,湿无去路,郁 
而化热,熏蒸肌肤,而致发黄。麻黄汤既能开皮毛以发汗解 
表,又能宣肺气以通调水道,汗通尿畅,则湿邪自无藏身之 
处,又加茵陈以利湿退黄,方证合拍,投之即效。 
八、癃闭 
吴光烈医案:吴某,男,36岁,1984年2月15日就诊。患者以捕 
捉鱼虾为生,经常涉水淋雨,三日前突然畏冷发热,无汗,咳 
嗽声重,痰白而稀,伴小便点滴不畅,小腹胀急疼痛不可按, 
痛苦难以言状.而延余诊治。脉浮,舌苔薄白。此乃风寒犯 
肺,肺气郁闭而致尿闭不畅。方用麻黄汤加味: 
麻黄15克,桂枝、杏仁各9克 牛膝30克 葱白3茎,水煎温服。 
1剂尽而小便通畅。 
(福建中医药1987;<1):27) 
按语;“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今风寒 

闭肺,上窍闭塞,致下窍不通,小便点滴不行。治以麻黄汤宣 
通肺气,启上闸而开支流,此先贤所谓“提壶揭盖”之法也。 
九、遗尿 
韩天育医案;某女.32岁。1991年春因感受风寒而发热恶寒头 
痛,服用感冒胶囊等末愈。此后经常怕冷,微热,头痛身痛, 
体温常在37℃以上,住某院治疗,发热有所好转,但小便开始 
不利,数日后不禁,迭经医治,病无起色。刻诊:形体肥胖, 
两眼险虚浮,下肢浮肿,尿意频急,小便后仍有尿意,时有自 
遗,咳嗽高声、大笑时尿液自出。有尿时需急入厕,动作稍迟 
则尿湿衣裤,痛苦不迭。发热微恶寒,肢节疼痛,体温在37— 
38℃之间波动,平时很少出汗,炎夏时亦是如此,查尿常规阴 
性。舌质淡润,苔白腻,脉浮微紧。查以前所服处方,皆温肾 
固涩、补肺健脾之法,鉴于此,另辟路径,以太阳表实证治 
之,投麻黄汤: 
麻黄I0克,桂枝6克,杏仁I0克,甘草15克,3剂。 
服药后遍体津津汗出,发热解,小便正常,至今未有复发。 
(吉林中医药1992,(4)‘19) 
按语:小便不禁或频数,责之于肾虚者众,每以温补收涩为 
治。本案为外感风寒之邪,虽迁延日久,但并末传变,太阳表 
实证俱在.治仍宜解表发汗之法。肺主皮毛,又通调水道,风 
寒外束,肺气不宣,则汗闭而小便失常。用麻黄场宣通肺气, 
以开鬼门,则汗出小便畅也。本案与上案小便不通,皆肺通调 
水道失常之证,因于外寒闭阻者,皆宜麻黄汤治之。 
十、痛经(膜样痛经) 
彭艺丛医案:李某,女,30岁,1990年2月15日初诊。痛经10余 
年,逐年加重,行经前1—3天,小腹呈阵发性剧痛或胀痛,难 
以忍受,直至经行2—3天排出膜样物后疼痛方减。伴有乳房及 
胁肋胀痛,西医诊断为膜样痈经。刻下经期将至,腹痛剧烈, 
患者以头撞壁,心情不佳,少腹胀,脉弦迟,舌黯苔白,尺肤 
欠温。检视前医之方,多是归、芍、桃、红之类以活血化痰 
者;又有逍遥散之类舒肝解郁者。问知患者素小腹冷胀,肢冷 
畏寒,白带多而清稀,经色黯有块,经期感寒则腹痛增剧,少 

腹温慰则略减。此寒结太阳之府膀胱是也,宜麻黄汤加味治 
之: 
麻黄l0克,桂枝l2克,杏仁l0克,炙甘草6克,水蛭4克(焙干研 
末冲服),3剂,水煎冷服。 
服药1剂,痛减经行。3剂服讫,经畅无痛。嘱常服附子理中 
丸,并于每次经行前服3剂麻黄扬,调理半年病愈,至今未见复 
发。 
. (国医论坛1993;(5>:15) 
按语:本案痛经,为寒与血凝,结聚于太阳膀耽之府。前医化 
痰、行气之不效者,未散寒之故也。用麻黄汤以散太阳府寒, 
寒去则经通,经通则痛止。于此诚信仲景之方,不我欺也。 
十一、难产 
舒氏医案:偶医一产妇,发动六日,子已出胞,头已向下,而 
竞不产。医用催生诸方,又用催生之灵符,又求灵神炉丹,俱 
无效。延余视之,其身壮热,无汗,头项腰背强痛,此寒伤太 
阳之营也,法主麻黄汤,作一大剂投之,使温覆,少顷,得 
汗,热退身安,乃索食,食讫,豁然而生。此治其病,而产自 
顺,上工之法也。 
(《里汉医学31956:175) 
按语:麻黄汤内服有催生之妙,可能与本方散寒利营之功有 
关,用于表寒不解,营卫闭塞不畅难产。待录此案以供临床参 
考。 
十二、暴发赤眼(急性结膜炎) 
许世瑞医案:张某某,女,47岁,1983年4月1日来诊。于2日前 
突患“急性结膜炎”而来诊治,到见双目红赤而黯,微痒不灼 
痛,脸浮而苍,微发寒热,口和不渴,头昏胀,二便自调。观 
其舌正苔滑,切其脉缓而滑。此风寒客于太阳目系之候,当发 
之,治以麻黄汤加味: 
生麻黄12克,桂枝35克,炙甘草6克,杏仁12克,细辛12 川苇 
10克,水煎服。 

2剂后,目赤退去大半,余症亦减,4剂后病疹。 
(河北中医1989r<1>:14) 
按语:暴发赤眼,热证为多,而本案口不渴,二便调,舌苔 
滑,脉缓滑,微有寒热,乃风寒客于太阳经脉之候。《灵枢· 
经脉别论》云:“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从缺盆循颈 
颊,至目锐毗。“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眺。”风寒上 
客,循经结聚于目,发为本病。用麻黄汤以散风寒之邪,经脉 
邪去,眼疾自愈 

24.中医 经方 

徐晓东老师讲座——经方为何经久不衰 
2009年11月27日晚上,我们邀请了徐老师为我们讲座,徐老师讲 
课幽默,希望下次还能请到他,呵呵~~ 

谈,大家都能够发发言,说出你对中医的、经方的思考,这个在 
网络上讨论是十分多的。我在给我的学生上方剂课的时候,经常 
会介绍给他们网络上一些好的内容,我也非常关注这些方面的问 
题。 
那接下来我先开个头。 
我的第一个观点是,学中医,如果离开张仲景的方,那就是一句 
空话。请大家记住。为什么呢?古时候我们叫中医为“方脉 
家”,称医术为“方技”。日本人称我们中医为“汉方”,为什 
么都要点一个方字,可见方剂对中医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大家知 
道不管你是什么学派,你看病,交给病人的就是一张方子,而他 
就体现了你的功力、水平、所花的功夫,你所有的东西,你不要 
看他就几味药,开的好就可以愈病,开的不好就可以杀人,所以 
这个方不是简单的,所以它是中医的根本、内核。你抓住了方, 
我甚至可以说你抓住了根本。所以我们民间称中医为“汤头”, 
像上面的“方脉家”、“汉方”都是一个意思“方”。但是古往 
留下来的方子可谓说是汗牛充栋,有这么多,我们随便举个例 
子。中医的方剂的数量,宋代的《太平圣惠方》,我们学方剂的 
人都知道,有100卷,16834首,这个是有史以来有官方编撰的第 
一本方书,之前都是私人的,像《外台秘要》、《千金方》、 
《千金翼方》,官方的再往后有《圣济总录》(上次我们在杭州 
开方剂分会的会议,由我们学校主持,买了《圣济总录》作为礼 
物,那时杭州书店的都被我们买回来了),它有两大本,200卷, 
两万多首,后来想想也没什么意思,谁会去看,翻翻都挺麻烦, 
找不到的。在这个后面还有一本《普济方》,那就更多了,61379 
首,总共有476卷,后来全国有二十几个院校,由南京中医药大学 
牵头,组织编写《中医方剂大辞典》,比《普济方》还多,有11 
大册,花了十年的功夫。当然还有明间的,献方运动,在文革期 
间收集的方子到现在来说都是十分有价值的,那时是不能造假 
的,现在就不同了。既然那么重要,那我们怎么学呢?都学,那 
是没有必要的。我们相对于“字根”、“词根”,我们有方根, 
就是《伤寒杂病论》的方子,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 
两本书的方剂并没有很大的数量,而在其中经久使用的实际上是 
不多的,大概在100章左右。这个方根呢,其实不是张仲景一个人 
的(我们可以去看看梁东的一个弘扬中医文化的节目-“中医太 
美”,重新认识中医的一个讲座,它有很多新鲜的东西,时间是 
每周六晚23点到24点,是讲国医堂,请了很多有才华的人,节目 
比较轻松,易于学习),是汉以前的医家之集大成,是秦汉以前 
的医家的经验。最重要的是他的方成为后来历代医家临床治病的 
重要的基本的手段,他们在他的方子的基础上总结、运用、验 
证、证实并不断的发展,所以有一个话我很赞成:“伤寒 
论”叫“伤寒学”,“伤寒论”已经不是它本身了,它包括历代 
的医家,大家都在用它的方,但每个人用方都有自己的经验、心 
得以及重新的发现和认知,这些人积累起来已经不是伤寒论原来 

的样子了,应该说是整个学问,就好像我们现在说的“红楼梦 
学”,历代对《红楼梦》的研究形成了一门学科。所以这就不能 
简单说是几张方子了,而是几千年的中国人通过临床实践,用自 
己的身体加以验证并发展的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的结晶。每一代 
人、每一个医家都在用,特别是著名的医家,用了以后肯定是有 
效的继承下来,无效的淘汰,这个跟我们现在的实验是完全不一 
样的,我们现在开发一张方子要做这个那个实验,这个看起来很 
人性化的,不在人身上试,现在动物身上试,动物命比较贱,人 
命比较重要的,是很尊重,但是你在人身上已经试了的结果为什 
么不尊重呢,非要叫小老鼠点头呢?所以这个就是中医的优势和 
伟大之处,中医任何的实验都是灵肉结合的,生物性、精神性和 
社会性是结合的。这个人吃你的方子,他有当时的环境,心境、 
心绪,这些在动物身上是没有办法体现的,那么这样的结果是很 
真实的反应他的结果和疗效。所以这点被我们大家都认可的话, 
那么这些在人身上的试验,删选出来的张仲景的有效的方的珍贵 
与重视是无可争议的。所以历代的医家都是把这两本书里选择的 
方剂弄清楚,认为他们是我们作为一个医生所必须的,只有这 
样,才能够在临床上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后世的医家无一例 
外。所以我列举几位医家对仲景方的评价,比如陈无几说,仲景 
之方是群方之主;张元素说,仲景药为万世法;王厚朴说,万世 
不易之法当以仲景为祖;朱丹溪说,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 
矩。所以我们说仲景之方是中医的跟、中医的魂,正如刘渡舟所 
说。如果这点大家都能认识的话,我们可以说,张仲景的《伤寒 
论》和《金匮要略》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在数千年的实践 
当中证明它是有用的、科学的,在临床上是能够解决问题的。而 
方,是中医的核心,中医的根本,我们称中医就是方脉、方剂、 
汉方。因此我的结论,学中医,离开仲景方就是一句空话。 
第二个观点,我们要讨论经方为何经久不衰,实际上这个是被很 
多人用来攻击中医的一个论据——中医几千年前方子都还在那 
用,一点都没有进步,有的人还认为现在的中医还不如古代的中 
医。历史是进化的,社会是进步的,为什么中医老停滞不前呢, 
到现在还1800年前?对西医来讲,哪怕是一年前,甚至几个月前 
出来的东西到现在都有距离,那才叫进步,叫日新月异,而中医 
2000年前的东西还拿来用,还沾沾自喜。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呢。 
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讨论,各抒己见吧。 
邬思远发言: 
我首先要提到一个人——黄煌,为什么经方经久不衰呢?我受他 
的影响很大。他说看病要先辨体质后辨症,他喜欢把人分为麻黄 
体质、半夏体质等等,这样分就是一个指针。为什么1800年前用 
的是麻黄,现在用的还是麻黄?中药是以偏纠偏的一个问题,跟 
西医不太一样。虽然说西医学是用来辨病的,中医学是用来辨症 
的,他的指向就是用来辩症,只要有了这个症就能使用这张方 
剂,而经方他又是一个比较小的方剂,药味比较少,指针比较明 

确,后世的很多方子化裁开后就比较大,大了后就不太适合初学 
者学习使用。中医学的先进性在于它在人身上做实验,几千年的 
实验,他是成功的,而他的经方是比较小的,指针是比较明确 
的,这个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研二的一个学姐李瑞芝发言: 
经方为何经久不衰,关键一点还是疗效。临床治病,我感觉就是 
不择手段,能治好就是最好的。经方是千百年来临床经验检验过 
的,正如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而现在有些人说中医是伪 
科学,现代医学起步也就是近两三百年,是在进步的过程之中, 
而我认为经方为何经久不衰,是因为它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虽然现在国家是强调创新的,但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 
中医来说更多的应该是去继承,先把老祖宗的东西继承下来再去 
创新。 
陆锡纯发言: 
我觉得中医经久不衰,和自然非常相像。我长于农村,喜欢到处 
乱逛,所以觉得什么东西跟自然长的比较像的他就有道理。前面 
徐老师讲的伊尹的《汤液经法》,其实我看过桂枝汤的故事,他 
说其实桂枝汤是烧菜烧出来的。有一次给别人治感冒,那人问我 
的时候,我正好在烧鱼头汤,因为没有药,就给了一碗鱼头汤, 
放了许多辣椒,我说喝了之后盖上被子发点汗就好了,他喝了之 
后果然好了。其实桂枝汤里面有四味药,烧菜的时候经常用到, 
桂枝,《神农本草经》上叫母桂,现在用的桂皮,我估计就是母 
桂,就是和桂枝一起用的。然后红枣、生姜不用说了,还有甘草 
也可能用,然后白芍,那时候感冒比较多,会用到。所以我觉得 
其他也可能可以烧出来。其实中医治病,不用那个症,这个症, 
像黄煌说的那样,可能比较好理解,但是我记得陆渊雷他说过一 
句话,学医者,从伤寒入手,始而难,终而易。刚开始学中医的 
话,从伤寒论入手是很难的,但会越学越简单,到后面都是相通 
的,而后世杂书中入手就是始而易,终而难,让我们学中基、中 
诊,刚开始比较好理解,后来会越学越浑。我学中医第一本是伤 
寒论,刚开始有点浑,后来就开始明白了,就是自然,越接近自 
然就越好。中医治病的根本就是以偏纠偏,什么都是偏的,中医 
春夏秋冬用药不同。药都是酸苦甘辛咸具备的,烧菜也逃不出这 
些味道。以偏纠偏不过是四辛五味。他都是和自然相近的,而西 
药都是苦的,挂进体内的盐水都是冷的,它和自然太不相像了, 
所以呢,以后没准发展到最后就是中医了。其实在大自然中能发 
现很多东西的。我记得张仲景的芍药甘草汤,不过是酸和甜,能 
治很多很奇怪的病,比如脚后跟痉挛,他酸甘化阴,我用过糖葫 
芦来治这个病,效果也可以。 
一个台湾的女学生的发言: 
我在台湾的时候也尝试着去了解中医,其实不太懂,后来有机会 
到这边来学。经,在我们台湾的解释是不变的道理。其实张仲景 
蛮从人的想法上去做考量的,他因为家族生病的关系,所以他痛 

病思痛,把他的总结变成经方,所以这个东西是从人的观点出发 
的,所以非常能感受人生病的感受。再者,你看经方的组成(查 
一下台湾字的写法),是从大自然出来的,人是大自然孕育出来 
的,所以当人生病的时候,并不是只是单个部位在生病,比如头 
痛,应从整体去考量。所以,中医是从整体出发,这样才能治 
本。 
徐哲锋发言: 
经方为何经久不衰,基本观点我还是赞同的,它是从临床出发 
的。我觉得,西医发展到这个阶段,他的能力比较局限,对很多 
方面的认识还没有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在治病上存在不足,中 
医最大的优势是千百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西 
医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达到中西医互补。西医和中医其实只是 
两个规矩而已,而如何把他们都运用好,才是关键。 
一个同学的发言: 
经方为什么经久不衰,其实他蕴含了一个法。伤寒论108方,到后 
来发展成成千上万的方子,因为有个法。我有看一个病人,他有 
神经性头痛,上班8小时之后要吃散利痛来止痛的,辩症后,我认 
为他是肝郁有火,我听过徐老师的一次讲座,其中讲到酸枣仁 
汤,它是从整体上对病人进行治疗的,然后我加上了些辅助的 
药,使他完善。在西医这么发达的时代,怎样去定位中医呢?治 
疗几个病人后,我发现,中医其实效果非常好,如果辩症正确, 
几帖药就可以有效果。 
好了,大家 都讲的挺好。邬思远讲的经方的这样一个运用的体质 
和辩症表现,同学们讲的经方实际上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很 
多自然的方法,因此能经久不衰。台湾同学说,经,就是不变的 
道理,也很同意自然的观点的。还有最后一个同学讲的,实际上 
我觉得,那不是完善的问题,而是怎样运用的问题,不是比他原 
来的构思好,而是现代的水平研究都是会有影响的。现在我想做 
一个发言。我想从两个方面论述。第一个,从理论上,两种基 
础,自然是从自然上来的,但他是提取的,他是有精华的,已经 
赋予了某一种医理,鱼头汤治病实际上也是从桂枝汤里得到启发 
的,觉得他可以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这样来的,所以这里头还 
确实有中医与西医不同的道理。从理论上,中医看病,是从病原 
体的反应上进行调整的。我们经方治疗疾病,他不是对病原体本 
身做出一种处理,这个病原体在我们中医叫做邪,致病的因子, 
任何内外导致我们生病的原因,是去机体对他做出的这种反应。 
外感风邪的时候,机体肯定会做出反应,不管风寒本身是什么, 
我们身体会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反应,这一系列反应 
是我们经方所针对的对象。而西医,会千方百计找出病原,如果 
找不出,就没办法了,所以现在很多病都没办法治疗。并且反应 
是有一定的稳定性的,而这种稳定性,我认为是经方历久不衰的 
原因。有似症,用似方。只要有这个反应,就可以使用。对反应 
可以做进一步研究,可以参考黄煌的经方沙龙。这是中医的局限 

性,也恰恰是他的优势,在非典的时候,西医根本找不到病原 
体,完全没有办法,而中医是调整自己的反应,使他有能力去驱 
除它,是我们机体本身各种反应得到解除,使我们机体的自然疗 
能和本身的抗力得到恢复和提升,并不一定要去除病邪,而只是 
使他不危害机体本身,与他共存。如果你认可这点,那么中医是 
没有什么病不能治疗的。从实际上来说,经方历数千年的临床实 
践,对这种反应不断的做出调整,他被证明是有效的。 

 中医 经方 

用仲景方治神志病医案述议 

医学上通常所说的“神志”, 一般是指人对环境和自身的识 
别能力和清晰程度。正常人在清醒时,意识是清楚的,因而能 
正确地识别时间、地点和人物,能对环境刺激作出相应的反 
应。如果神志不清楚有病,对环境和自身缺乏正确的识别,也 
就缺乏相应的反应。本文说的“神志病”,一般是指的属于精 

笔者常用张仲景《金匮要略》方和《伤寒论》方治疗某些神 
志病,较有效验。特选其一二,加以析议,就正于同道。 
例案一 百合病(精神分裂症) 
徐某,女,30岁,工人。初诊1982年10月24日。因家庭不和、 
工作不顺、郁闷已久。近月复受外感,身热头痛等证。愈后不 
久,始则烦躁易怒,精神不宁。继则沉默少言,不能睡眠,行 
动懒乏。似寒无寒、似热无热。衣衫不整、夜不合目。小便黄 
赤,口苦苔腻,脉微数。诊为百合病。(某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 
症。) 予滋阴、清热、安神、清心。处方:百合15克, 生地黄18 
克, 炙甘草9克,淮小麦30克,红枣20克,淡豆豉9克,焦山桅9 
克,五剂。 
二诊 上方服五剂后,烦躁轻减,夜寐渐安。又续服五剂,诸 
证再见轻减,情绪趋于宁静。处方基本按初诊方,又续服二十 
余剂,诸症减而稳定巩固。已能自行整理衣着,每夜睡眠亦可 
六七小时。 
例案二 脏躁(癔病) 
张某,女,38岁,教师。初诊1981年10月5日初诊。由于工作 
劳累已久, 时有失眠,头痛。后又因受刺激,心情不舒,常郁 
郁寡欢,少言语,常以小事哭闹,兴奋以后头痛气促,频作呵 
欠,心烦倦乏,胃部隐痛。发作时手足冷,闭目如睡。舌质微 
红, 脉弦细。诊为脏躁(曾住院, 诊为癔病)。予开郁滋清。处 
方:柴胡9克,枳实9克,白芍l2克,炙甘草9克,百合15克,干 
地黄15克,淮小麦30克,红枣18克,五剂。 
二诊上方服五剂, 烦躁轻,胃部舒,已不痛。照原方续服十 
余剂。较长时问稳好而未复作。 
《金匮·百合狐惑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