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湖生态城琉璃溪岸:以儒家内修功法治军——读《挺经》卷十《诡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18:32

以儒家内修功法治军

——读《挺经》卷十《诡道》

 

卷十《诡道》,先说标题。诡道,不是讲谋略,面是讲用兵。确切地说,是讲如何训练军队,特别是训练将领。诡道,语出老子“兵者,诡道也”。

上篇讲带兵方法,以仁爱、平等为纲。中篇讲军队要保持严肃、紧张气氛,不要视人命为浪掷轻抛之物。下篇讲精炼出纯熟,教将领学会顾全大局、灵活机动、出奇制胜。

曾国藩是湘军的精神领袖,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训练人才,而不是一个战阵之才。他在作战指挥能力上还不如他的部将,因此,王灵运说他“用将则胜,自将则败”。而攻陷南京时,兵员最多不过十万的湘军竟战胜了人数多达五十多万的太平军。同治元年九月十一日,曾国藩在写给其弟曾国荃的信中说:“制胜之道,实在人而不在器。”这里讲的“人”不是指人多,而是指将强、兵精。

曾国藩把“练兵”的“练”分解为“训练”和“操练”,训练指精神教育,操练指作战技能。曾国藩目睹50万绿营兵惨败于太平军的现状,深感只有把训练摆在首位,才能练出一支可与太平军对抗的新军。由此逐渐摸索和总结出一套前所未有的文人带兵的练兵理论。

曾国藩练兵的显著特点,是双向并举:内向练兵、外向练技,使军队从上到下形成正人先正己、治兵先治官的治军法则。他不是一般性地重视精神教育,而是把这种教育具体化,强调“练兵之要,首在练将”。而练将又强调“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曾国藩为这种教育的实施独创了一套操作性很强的规范、条例和强制性督导手段。

首先,曾国藩的带兵方法,是以道义加情感为纽带,以仁爱和平等为纲领。这是一个“异姓大家族”的治军思想。

曾国藩写的《讨粤贼檄》打出的不是救清的旗号,而是卫道的旗号。他历数太平天国焚学宫、禁孔子、孟子、毁关公、岳飞塑像、烧城隍土地庙宇等深深刺痛士人、农民情感的行为,以卫道者的口气说:“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之伦,诗书典籍,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以痛哭于九泉,凡读书识字者,又岂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一为之所”,一个卫道保教而有所作为的地方。这个地方不在别处,就在湘军。

毛泽东1926年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时说:“洪秀全起兵时,反对孔教提倡天主教,不迎合中国人的心理,曾国藩即利用这种手段,扑灭了他,这是洪秀全的手段错了。”

曾国藩“一纸檄文抵上百万兵”,清廷对这样的宣传并不高兴,但由于天下响应,从者如云,也只好认领。这说明,传统中国文化的力量在中国是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用之则胜,弃之则败。

打出卫道的旗号,明己志以作军魂之后,曾国藩接着做的是用情感以聚英才,正军纪以挽民心。

湘军的组建完全依靠传统家族理念和习惯力量推动。《诡道》上篇中说:

带兵之法,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仁者,即所谓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也。待弁勇如待子弟之心,尝望其成立,望其发达,则人知恩矣。礼者,即所谓无众寡、无大小、无怠慢,泰而不骄也。

这段话,明确规范了“仁”和“礼”是带兵的纲领。“仁”的意思是,自己要想立身,就要先让别人立身,自己要想发达,就要先让别人发达。对待士兵要象对待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兄弟那样,希望他成功,希望他发达,人才感恩于你。“礼”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要平等,不分大小,不分上下,不能侮辱轻慢,安适而不骄横。

这是用一个大家族的族长口吻说话了。他教各级官长要作人父母,作人兄长,以仁爱心,平等心善待下属,使军队成为一个生死相倚的异姓大家族。曾国藩常言:对部属要像父兄教导子弟一样,有殷殷望其成立之意。他自己亲力亲为,在行动上也都是这样做的。

这是一种用情感作纽带组建基本队伍的情感式经营管理范式。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而父母又可分生身父母、养身父母、育身父母。曾国藩是要求湘军中官兵打成一片,上级待下级都能作养身父母和育身父母,为他们启智、明理、授道、传技、指点人情世故,实现自身价值。

情感化、人伦化、理智化,“三化”相融,使湘军形成了一个不同家族联结的人才网、大家族。或师生、或父子、或兄弟、或亲友、或邻居、或同乡,相互照应提携,汇合成一支协力同心、战斗力很强的队伍。

爱民是湘军作为一个群体处理其外部关系的关健。曾国藩说:“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须日日三令五申,视为性命根本之事,毋视为要粉饰之文。”

湘军出兵初期,有扰民现象,老百姓骂他们“兵不如匪”,曾国藩痛心疾首,苦口婆心地讲养民、爱民道理,“反复开说至千百语,但令其无扰百姓”。自称:“说法点顽石之头,苦口泣杜鹃之血。”曾国藩说:“恐民心一去,不可挽回,誓欲练成一旅,秋毫无犯,以挽民心而塞民口。”

咸丰八年,曾国藩写成长五百余字,易记易行的《爱民歌》作训练教材,令全军官兵人人熟背,个个照办。《爱民歌》明确规定了不取民物、不损禾苗、不抢民财、不损鱼塘、不掳民伕等细则,最后四句话是:“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记不可欺负他。日日熟背爱民歌,天和地和人又和。”

这里反复强调了一个“和”字,有正军纪、挽民心、振民风之意,而“军民一家”的出处也正在这里。

第二,曾国藩的带兵方法,是始终把重点放在“练将”上。

曾国藩选将的标准是四条:“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汲汲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简单地说,就是能正己、不怕死、不贪财、不怕苦。以上四条缺一不可,而做到这四条的人必是有忠义血性的人。因此,“忠义血性”便成为四者的前提。曾国藩说: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持。

请注意!曾国藩提出的“忠义血性”实际上已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精髓。

“忠义”是仁爱、平等精神的外在体现,那是一种牺牲奉献精神,这种精神用之于国家则谓忠,用之于他人则谓义。忠义,指的是忠君爱国的责任和正义感。

“血性”是内在的气质秉性,是主导个人精神世界的仁爱心、平等心,而且是身心一致,心动身随,认知识见。

什么叫“有血性”?保持了人类真善美的本性而决不丧失放弃,具有仁爱心、平等心、感恩心、廉耻心、愧疚心的人,就叫有血性。一个没有感动,也不能被感动的人,那就丧失血性了。内无血性的人,外必无忠义,内主外使然。曾国藩强调血性,经过他的不懈努力,终于将湘军训练成一支“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齐心相顾,不肯轻弃伴侣”的部队。

曾国藩以儒家内修功法治军,将早期儒家的气质学说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规范的部将气质是:

1、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强调“廉明为用”。大款大项要共见共闻,不容化公为私。把钱用在奖励军士勇猛作战上。

2、恒毅如松柏,百折而不回——要求湘军将领“坚忍耐劳”“立坚忍不拔之志,率能练成劲旅……数年坎坷艰辛,当成败绝续之处,持孤注以争命。当危疑震撼之际,每百折而不回”。

3、虚表养智,处变不惊——主张不因循守旧法,不拘泥书本,随机应变,择善而从,从战争实际出发用兵。曾国藩说:“用兵之道,随地形贼势而变焉者也。初无一定之规,可泥之法,或古人著绩之事,后人效之而无功;或今日制胜之方,异日狃之而反败。唯知陈迹之不狃,独见之不可持,随处择善而从,庶可常行无弊。”曾国藩写了通俗的《陆军得胜歌》,将《孙子兵法》等古代兵书中以主待客,后发制人;奇正互用,虚实结合;集中兵力,以十攻一等战术原则加以总结,使这些原则将晓兵知,对湘军作战起到了有力的指导作用。

4、养吾浩然之气——包括正气、和气、胆气、刚气。

(1)养吾正气,防其邪气。要使全军将士始终坚信自己的事业是正义的,其军队是“正义之师”,而正义之师必胜。

(2)善吾和气,防其离气。家和万事兴,军和一当百,“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则必至于败。”

(3)练吾胆气,防其恐气。练兵先练胆,人无胆气,一切技艺都归无用。

(4)严吾刚气,防其矫气。“气不自壮,励之乃刚”。军纪必严,军容必整。一个部队始终要有压倒一切敌人的阳刚之气。

曾国藩在谈到将领的气质作用时指出:“以类相求,以气相引,庶几得一而可及其余。”有好的气质就可以带出同样气质的部队,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是提升队伍战斗力的主导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