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日韩福利:品《菜根谭》,悟“立根平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02:38:14

品《菜根谭》,悟“立根平等” 

(50)把一切人都当人看

[原文]

意气与天下相期,如春风之鼓畅庶类,不宜有半点隔阂之形;肝胆与天下相照,似秋月之洞澈群品,不可作一毫暧昧之状。

[评注疏引]

暧昧:模糊不明朗。洞澈群品:照彻万类,亦为万类共察之。

与人为善的胸襟与天下人相通,就像和煦的春风吹拂万物,半点界限都没有。仁爱之心覆盖一切人,就像秋月明朗照彻万类,而没有一毫厚己薄人,厚此薄彼的含糊。

从这则格言开始,我们研究平等——人类独具的根本智慧之二。

什么是平等?平等是仁爱心的外延,是把一切人都当人看的根本理念。

“平等”两个字在佛家经典中触目皆是。佛家重视平等,奉“普渡众生”、“清净平等觉”为法门,主张打破一切界限,悲悯一切有情众生。《大乘无量寿经·德尊普贤第二》:“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拯救负荷,皆度彼岸。”把别人看作自己,情与有情,同圆种智,助人救人,自他不二,共达究竟圆满。

古代墨家主张消除一切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兼相爱交相利”“视人之身若其身”。(墨子《兼爱》)墨子教导他的学生“以裘褐为衣,以跂履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以解救天下百姓为己任。(《庄子·天下》)表现了一种奋不顾身为一切人的利益而奋斗的利他主义。与墨家相反,程朱学派则主张极端利己主义,“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孔子认为绝对利己不对,绝对利人一般人做不到,主张爱而有差等,即在突出君父地位的前提下“泛爱众”,视“四海之内皆兄弟”。孟子更进一步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平等理念。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的“有教无类”为他的平等观作了示范。《吕氏春秋·劝学》中说:“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老师教学生,只要有培养前途,不问其门第出身。在孔子的成名弟子中,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颜回;有出身“贱人”,“家无立锥之地”的仲弓其(《荀子·非十二子》);有“卞之野人”的子路(《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环堵之室,茨以生草”,“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的原宪;有“縕袍无丧,颜色肿哙,手足胼胝”的曾参(《庄子·让王》);有曾“在缧绁之中”(坐过牢),受过刑罚的公治长(《墨子·非儒》)。这些人都是来自下层或底层,孔子收教不弃,诲之不倦,使他们一个个都进了“贤人七十”之列。

以上平等观及其实践,是中华民族的先贤先哲留给后代子孙的宝贵精神遗产。时隔二千五百余年,其“意气与天下相期,如春风之鼓畅庶类”精神仍然闪闪发光。

用仁爱之心看待一切人,把一切人都当人看而不是当物看,这就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平等心。

(51)平等是自己与亲友之间形体两释的一个等号 

[原文]

处父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优游。

[评注疏引]

变:冲突。剀切;中肯。优游:优闲旁观。

平等既然是仁爱心的外延,那首先要平等相待的当然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这则格言讲的就是以平等心处理自己与亲友的关系。

在中国,家庭是孕育平等心的温床和孵化器。中国人把儿女看作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打是疼,骂是爱”,儿女一生都是父母的一部分。反过来,儿女对父母也应当像父母对儿女这样具有“骨肉”之情,也称“反哺”之情。这就是儿女与父母的感情平等。父母看儿女,“手心手背都是肉”。那么儿女之间,也应当手足一体,形体两释,你我不分。

家庭亲人之间所有的分歧、冲突等“不等号”,在“情”字面前都可以化为等号。平等心就是这样一个感情方面的大等号。“情”是“爱”的外延,一切爱的外延都可以归结到平等心。有了这种平等心,家庭纠纷、家庭虐待、家庭暴力等就不会出现。

基督教因为要顾及天国的权威,故提出:“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马太10·36)背叛父亲才能追随上帝。但中国儒家学说没有天国,故非常重视家庭伦理关系。孔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事奉父母亲,多次委婉劝告,如不听从,仍然尊敬而不背逆。这样做虽然有点心累,但决不埋怨。平等心是家庭中的一位真佛,他使做儿女的以父母之心为己心,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从容而无激烈之争,一代接一代骨肉相连,情感相依。

仁爱之心不再向外延,就是“朋友”了。汉字的“朋”颇有意味,是两个“月”字并行不离。《说文解字》曰:“月,阙也。”“阙”通“缺”,有缺陷才叫“月”,两个有缺陷的“月”合到一起,相互补缺,相互映照,则可变“缺”为“全”,化“残”为“圆”。由此可以领悟,有了朋友,残缺的人品可以完善。没有朋友,残缺仍然归残缺。《论语·颜渊第十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一个人如果以平等之心待人,则四海之内到处都可以是兄弟。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论语》中的这段话把朋友之情比喻为兄弟,是“仁”与“礼”的延伸所及,值得重视。

《菜根潭》另一则格言:“交友须带三分侠气,作人要有一点素心。”三分侠气,讲的是爱人之所爱,忧人之所忧,把别人的事儿当自己的事办。“一点素心”是质朴无华,恬淡无求,把对别人的索取看成“见外”。这也体现了与朋友间交往的平等心。这种平等心是消除了人我界限的侠骨仁情。

“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优游。”真正的朋友交情是道义之情,谄语甘甜,直言苦涩,橄榄越嚼越有余味。越在乎手足之情,越不分彼此,越能直言诤语,中肯无饰,恨铁不成钢,唯恐你一失足成千古恨。这是一种与朋友同怀视世,感同身受的友爱,如果明知朋友有失,还袖手旁观,作优游状,那就是作为朋友的感情天平倾斜到自己一方而置对方于不顾了,从道义上说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与亲友之间的平等,是情感方面仁爱心的外延,但也有一部分理智方面仁爱心的外延。愈是社会责任承担得多的,愈偏重理智。“移忠作孝”、“揆情度理”就已涉及理智性平等心了。

(52)四海一家

[原文]

世人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何足忧?真看破世情之箴言也。

[评注疏引]

这则格言讲“我”与“人”的平等,涉及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属于理智性仁爱心的外延。

在“我”与“人”之间存在一个妨碍平等的东西,那就是物。“种种嗜好”指的就是物欲。如果不把物“看破”,就不可能具有平等心。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我们都是人,都应当互尊互爱,因为我们的头上顶着同一片蓝天,我们的脚上踏着同一块大地,共同的命运把我们彼此连在一起。这是《弟子规·泛爱众》中的格言,讲的是一个尽人皆知的平等常识。

“种种嗜好”是人们产生“高人一等”或“低人一等”心理障碍的来源。因此,一个人要使自己与别人平等,既要把自己从物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不要为物所蔽;又要平等地看待别人,不要以物观人,重物轻人。

黎巴嫩作家米哈依·奴埃曼在《你是人》一文中写道:“你是人,在你身上,注入了人性。你是他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施虐者与被施虐者,摧毁者与被摧毁者,你是他的施主与受赠人,是他的钉人于十字架者与被钉于十字架者……你是他的高尚者与卑贱者,圣徒与罪人,天使与魔鬼。”“你我都是天地间血脉相通的一分子,我、你、他,是兄弟姐妹,是同胞,是一家人!”

“这东西是我的”,“那东西是你的”。正是“我的”“你的”这类烦恼把物炒贵了,把人炒贱了,炒得不平等之心沉渣泛起,世界一片迷茫。

人生百年,来去匆匆,任何物质财富都不可能带走。试问世界上哪一样东西是“你的”、“我的”,哪样东西不是现在是“我们的”,百年之后还是“我们的”?不是“你的”“我的”,是否就等于可以轻物,可以不承担责任呢?也不是。《弟子规·泛爱众》中说:“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这些话虽然是教孩子的,但却已将大人们应如何正确看待“我”和“我们”的取与关系说得清晰透明。把“我”字轻轻放下,换成“我们”,“泛爱众”的平等心就自然而然入主你的内部世界,所有期盼“高人一等”,害怕“低人一等”的烦恼便将不逐自去。施虐与被施虐、摧毁与被摧毁这一类闹剧、恶作剧也将因人类的平等、博爱而闭幕,那支和谐快乐的《四海一家》歌曲将响彻全球。

(53)平等是人们内心世界的平行沟通 

[原文]

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

[评注疏引]

我的地位高贵时人们奉承我、追随我,那是奉承和追随这套官帽官服。我的地位卑贱时人们冷落我、侮辱我,那是冷落和侮辱我穿的粗布衣衫和草鞋。既然本来就不是奉承和追随我本人,我为什么要自以为喜?既然本来就不是冷落和侮辱我本人,我为什么要恼羞成怒?

这则格言涉及到平等心的内涵了。

在双向人生中,平等心是伴随着仁爱心与生俱来的,它隐藏在每一个人的内部世界根底。林肯说:“人生下来是平等的。”所谓平等,其实不过是“凡是人,皆须爱”的平等权利要求。也即是说,每一个人都有爱的权利,每一个人都应当得到爱。平等是人们内部世界爱的平行沟通。这便是平等心的内涵。

古往今来,我们读到的最令人动情的文学作品是“不平则鸣”。我们最钦敬的英雄人物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我们的内部世界早已埋藏着平等心的根本智。

懂得了这一点,才会懂得什么是高贵,什么是低贱。才不会自以为高贵或自以为卑贱。

体现了平等心的就高贵,不在于你的社会地位是高还是低。

《汉武大帝》电视剧中写御史大夫偃因开罪刘氏宗室而被灭九族。临刑时,上千门客没有一个敢去刑场与他诀别,只有一个跟随了几十年的老奴籍福甘冒灭门之祸送他“上路”。汉武帝为籍福行为所感,不仅不加祸,还降旨尊他为“长者”,并赐黄金五十两以为表彰。上千门客为什么不敢出头?他们投到主父偃门下是冲着“御史大夫”而趋之若鹜的。老奴籍福为什么冒死送行?他是“多年主仆成兄弟”,为报主人平等相处而来的。

经常听一些退职、退休或落难的人说“一石米养仇人,一碗米养恩人”。为什么一石米养仇人?因为你跟得到这“一石米”的人并没有内心世界的真爱,只有功利世界的往来。为什么一碗米养恩人?因为你跟得到这“一碗米”的人是爱与被爱的交流,是内心世界的平行沟通,你的行为代表你的平等心,已经进入了他的内心世界,引起了他的共鸣和回响。

当你在人生旅途中落入“布衣草履”境况时,平等心会让你自尊自爱,站稳脚跟,挺直胸膛,平视自己,平视旁人,平视现实,平视世界。不要仰视权贵、富翁、名人,巴望他们垂青于你,恩赐于你,等待别人为你做主。“仰视”不是平等心,而是承认不平等,那是人格上哈哈镜式的畸形,是自爱的贬值,灵魂的失落,君子所不取也。

54)顺平等心者昌,逆平等心者亡 

[原文]

富贵是无情之物,看得它重,它害你越大;贫穷是耐久之交,处得它好,它益你反深。故贪商旅而恋金谷者,终被一时之显祸;乐箪瓢而甘敝縕者,永享千载之令名。

[评注疏引]

商旅:商贩,此处“贪商旅”指为追求高额利润而不顾道义。乐箪瓢:指孔子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的典故。甘敝縕:敝縕指旧衣物,此处暗指孔子的弟子曾参“緼袍无丧”而成就学问的故事。令名:美名。读这段话,我们特别要弄明白的是,为什么富贵是“无情之物”,看得越重害人越深?

这是因为,平等心是隐藏在人们心底的人权信条。人人都持着这样一个信条,于是成为不可拂逆、不可抗拒、不可以身试法的天理。一切违反这个天理的不平等奢望最终都会走向反面,归于幻灭。把富贵看得太重的人,必然侵犯平等,亵渎平等,蔑视平等,他在追求不平等中找“人上人”的感觉。清朝的和珅就是这样的典型。

和珅是乾隆皇帝的近臣,聪明伶俐,善于投君所好,深得乾隆信任,不到十年时间便由侍卫提升为大学士,而且他的儿子还因与和孝公主结婚当了附马。和珅有了权,却仍不满足,一味大肆敛财,甚至买通太监从宫中偷盗国宝。当时国库空虚,百姓生活困苦,而和珅个人却极其侈富。嘉庆皇帝即位后在朝野一致呼吁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和珅逮捕下狱,不久即以二十大罪状赐死于狱中,和珅死时仅50岁。他的家产全部被抄没,抄家清单多达数十页,其中有当铺75家,田地80万亩,金银珠宝不计其数。他居官20年,平均每年贪纳污贿高达4000万两白银,有人估计其总资产价值8亿多两白银,相当于当时国库年收入的10倍多,真是“富可敌十国”。虽然这笔财富便宜了嘉庆皇帝,被人戏谑为“和珅一倒,嘉庆吃饱”,但从皇帝到贫民却并没有人领和珅的情。“富贵是无情之物”,由此可见一斑。

55)损有余,益不足 

[原文]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食。此皆涉世一极乐法。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

[评注疏引]

以上是两则格言,都是讲平等心,而且内容都是“损有余,益不足”。

印度的圣雄甘地,一次乘火车时掉了一只鞋子,火车已经启动,鞋子无法捡回,甘地急忙脱另一只鞋子扔到掉了的鞋子旁边。一位乘客不解地问他,甘地笑着说:“这样一来,看到鞋子的穷人就能得到一双鞋子了。”

总觉得自己比别人过得好,总想着自己有哪些资源可以让渡出来发挥作用,供大家分享。这就是甘地的平等心。中国的古代圣贤们,把这种平等法则叫做“损有余,益不足”。

有这种平等心的人,就具备了资源的聚集能力和资源的调度资格。他不怕自己的资源损去,因为那不会越损越少,而只会越损越多。由于他聚集的资源是用来供大家分享的,于是更多的资源会从大家那里源源不竭地输送出来供他调度。

经营者的平等心越博大,他的资源来源就越广阔。他的事业也就越宏伟。特别当智慧资源被他运用时,他的调度能力会大大增强,他的经营水平会不断从较低层次提升到较高层次。

事业越大,对经营者运用“损有余,益不足”的要求越高。曾国藩说的“以众人之私,成一人之公”,体现了他聚集和调度资源的极高境界。

名义上的私营,实质上的公营,聚抷土以成高山,再取高山以填平地,铺出一条因利人而利己的成功之路。这就是一项事业能够做大做强并得以长久的真正秘诀。

(56)不与俗异 

[原文]

处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作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评注疏引]

李白的诗歌中有一首《送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是什么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俗人。苏东坡的朋友中,留在他的文字记载里最多的是陈季常。季常是什么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俗人。“河东狮吼”是苏东坡调侃季常惧怕那位高大粗壮、会理家务的老婆而创造的词汇,现在进了词典。

英国作家莫内写了一本畅销书《撒姆·耶森传》,一位妇女发现了书中一处错误,找到他尖锐地质问:“你怎么会出这种常识性的错误?”莫内先生一点也不生气,满脸笑容地回答:“真对不起,我真的觉得十分羞耻,你找到的这处错误,我一点也没有察觉!”

我们既然生活在俗世,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就都是俗人,不是神仙,不是妖怪。不要自恃高雅,看不起俗人,把自己封闭起来,孤立起来。俗人中的凡人小事处处体现了人类的真性,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我们智慧的来源。一个具有平等心的人,他会尊重世间一切与自己相处的人,把自己看作普普通通一个俗人、凡人,心悦诚服地为别人让路、铺路,就象绿叶那样默默地衬托红花,让人性中善良、正直、高洁的本质在这种随俗中获得展开,从中得到生命的快乐。

“高雅”从哪里来?集俗为雅。从“俗”中提炼出的善性便是雅。雅相对于俗来说,只不过是能更集中、更理性地表现事物的本质而已,而它的来源和升华对象,却仍然是俗。

不要异俗!不要以自己的某一点聪明或能耐,看不起你的父亲、母亲、弟弟、妹妹、朋友、同事,不要看不起那些因生存需要而满足于眼前的、微小的、近期的、实际的物质利益的人们。假若你能使他们获得更长远、更广大、更持续、更高层次的幸福,把它奉献出来吧。物不尽其用,怎么能体现人尽其才呢?

“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老南瓜。”总想让别人都变为绿叶来衬托自己,这样的动机“令人憎”是理所当然的,因为那是平等心的失落。

(57)人身依附是最大的不平等 

[原文]

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故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定胜气,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铸。

[评注疏引]

君相:君王宰相,泛指有大权的人。人定胜天:胜通顺,指顺乎客观规律。造化:指命运。陶铸:造就。

这段话讲造命的道理。

每一个人从一生下来就是平等的,每一个人的命运都靠自己把握,自己创造。因此,既不要屈服于命运的摆布,也不要被有权有势的“大人物”所控制。你成事,我成人,在人格上完全平等。

人世间最大的不平等就是人身依附。

孔子的原著中没有“忠君”的思想。孔子不主张无条件地依附某一个人。“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做大臣的,以合乎正义的大道事君,行不通就算了。“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卷而怀之:卷,收。怀,藏。把自己收藏起来。“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皇侃解释后面这句话说:“君若无礼,则臣亦不忠也。”这个观点,后来被孟子发展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体现了平等心的大智慧。“愚忠”是放弃生命自主权的智障。人要忠,就只能忠实于自己那纯真善良的本性,忠实于与人类“仁爱”、“平等”、“终极关怀”相连的一切真理,而没有任何理由忠于某一个人,把自己的命运完全绑在他的车上。即使这个人曾经是真理的化身,他也会有“着魔”的时候,也需要帮他“降魔”,而不能人身依附,在他着魔时也忠于他的魔性,助长他的魔性膨胀发作,同他一起成为群魔。因此,人身依附又是最大的不安全。

这是我们在追随一个人、一个组织时应当特别注意把持的人格平等。

(58)平情循理,维护权益 

[原文]

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灭情,唯事平情而已;不能绝欲,唯期寡欲而已。

[评注疏引]

情:情感。性:人的本性。理:真理。欲:欲望、需求。平情:以理智平衡感情。绝欲:放弃一切欲望和需求。寡欲:节制和控制欲望。

这则格言讲情理法的关系。有善性必有真情,因此要讲情。有欲望必有理、法,因此要讲理、法。平情循理,才能公正地、平等地处理好权益关系。

亚里士多德指出:“凡是人,至少在伦理理论上,就都有平等的权利,而正义就包涵着平等。正义要通过理和法体现,因此,维护自己的平等权利就要诉诸理、法。”

我们讲平等,只是讲人格平等、心理平等、机会平等、权利平等,而不是收益均等,没有差别。正因为这样,就应大方、大胆地争取和维护自己理应得到的权益。

生活中常常看到一些人因为重情感轻理法,因为“不好意思”诉诸理法而丧失权益的事情。如果因为“不好意思”而丧失权益,没有人会感激你。哪怕是亲戚,是朋友,该“把丑话说在前头”的就应当说出来,该拒绝的事就公开说“不”,不要“不好意思”。象借钱、担保、合作这些功利方面的事情,万不可用感情代替理智,代替法律,否则,你会丧失平等。

(59)用平等心应对不平等 

[原文]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早恶,此三者可以养德,亦可远害。

[评注疏引]

阴私:隐私。远害:远离祸害。

不计较别人的过失,不揭穿别人的隐私,不记恨别人对自己的不平等待遇和伤害。这三条可以修善因结福果,是仁爱心的体现,平等心的德慧。这三条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不念人旧恶”,也只有这一条最能养德远害。

一个人一生中总会遇到一些不平等的事。当不平等的遭遇强加到自己头上时,仍当以平等心处之。只有平等心才能消除不平等,只有爱才能止恨,只有和才能释仇。这不是哲理,而是经验。

我们应当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而不应当生活在怨恨的世界里。我们感激伤害过自己的人,因为他磨练了我们的心态;我们感激欺骗过自己的人,因为他增进了我们的见识;我们感激遗弃过自己的人,因为他强化了我们的自立;我们感激诽谤过自己的人,因为他助长了我们的谨慎。

遭遇过不平等待遇的人,有两种抉择:一是他看到了世间的不平等,终于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而更懂得平等,更珍惜平等,在日后的行为中更能运用平等心根本智慧处世待人。这种思维方法我们权且称作“曼德拉式思维”。

二是对曾经遭到的不平等待遇充满怨恨报复心理,甚至因刻骨铭心而日夜想着“杀尽不平方太平”,他们的作法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结果那旧恶未除,又添新恨,被他怨恨的不平等没能“杀尽”,自己反成了更恶的不平等。这是用新的不平等去取代旧的不平等的思维方式,我们权且称作“本·拉登式思维”。

社会的平等总是逐步向好的方向进化的。平等的法则是“因果轮回法则”,即种善因者得福果,种恶因者得祸果,遭受不平等遭遇的人,常常可以从自身的“德”和“远害”上找到内部世界的缺陷、不足。比如一个各方面都优秀,但却“好为人师”的人,往往就因这一点使人认为他将自己估计过高,想高踞一切人之上而产生反感,结果遭到打击和诽谤。平静地看待落在自己头上的不平等,从自己的内部世界找到产生这种不平等的原因,并加以自我对治,才能从根子上养智慧,绝祸害,使悲剧不再重复。与此同时,宽容别人的旧恶,以“凡是人,必有爱”的发展眼光看外界,用自己不念旧恶的行为感化别人,就必能使事情的总体结局向着平等化的趋势发展。切记,真正具有平等心的人,他一定会获得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