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文世琳3个故事下载:中国民办高校擎旗人—中原之子系列人物之胡大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4:01:59

中国民办高校擎旗人—中原之子系列人物之胡大白

 

 

 

她是个奇迹 她是个传奇

 

她创造了事业的奇迹——16年内将一个只有143名学员的自考辅导班办成了全国首个本科民办高校;她创造了生命的奇迹——30年前全身37%重度烧伤,到后来恢复如常,至今身体硬朗;她创造了家庭教育的奇迹——将有听力障碍的儿子培养成美国知名高校的博士。她用对事业的执著和对亲人的挚爱,书写出了一部人生传奇。她就是黄河科技学院院长胡大白。

郑州日报| 郑州晚报      

人物简介

 

胡大白,1943年出生,黄河科技学院院长。她创造了我国民办教育的数个第一——1994年,她创办的黄河科技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专科高校;2000年,黄河科技学院又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本科教育的民办学校。27年来,由于对民办教育事业及社会公益事业的贡献,她曾荣获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首届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中国好人、省劳动模范、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原人物等荣誉称号,并当选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12月2日晚,河南电视台1500平方米演播大厅灯光璀璨,第三届河南省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

典礼现场,主持人与一名“助人为乐模范”对话:

“听说你们学校许多学生都叫您胡妈妈?”

“是的,我总是把学生当孩子。不仅让健康的孩子把学校当成温馨的家,也更关心身体有残疾的孩子。”

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胡妈妈”的,是黄河科技学院院长胡大白。

20多年来,她用对事业执著的追求和宽广的慈母情怀谱写了一曲壮丽、动人的人生之歌。

遇挫志更坚  事业迎来春天

1943年,在举家逃荒的路上,母亲在洛阳一个石灰棚里生下胡大白。因胡大白这一辈是“大”字辈,故父亲给她取名“胡大白”,意寓“大白天下,坦坦荡荡”。

1947年胡大白一家回到郑州。优秀的胡大白高二时被选进“跃进班”,提前一年考进了郑州大学中文系。

1964年大学毕业后,她到郑州十三中教学。1975年,她回到母校郑州大学,在中文系任教。

 

“教的是我喜欢的《现代文学》和《影视文学》,评了中级职称,还涨了工资。就在事业顺风顺水的时候,发生了那场意外。”对于那场改变自己命运的横祸,胡大白记忆深刻。

1981年12月,38岁的胡大白受学校委派到位于修武县的国家建工总局干校讲课。12月8日夜,煤气中毒的她晕倒后碰翻水壶被开水烫伤,全身重度烧伤面积达37%。

“我昏迷了12天。后来虽然活了下来,但不能坐、不能站,只能躺在床上。”回忆起当时的伤痛,如今的胡大白淡然、平静。

这一躺就是三年。

虽然单位报销医疗费并派专人照顾,工资奖金也照发,但要强的胡大白觉得自己该干点事。

“一个人应该找到最能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岗位。”当时正在播放的电视剧《新闻启示录》里的这句话给了她启发:我虽然身体烧伤了,但脑子没烧坏,脸和脖子没烧坏,可以干些能发挥自己特长的事。

到底什么岗位适合自己?胡大白在思考。

“虽然躺在床上但我经常看报纸、听广播,感觉到当时中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胡大白说。

随着“文革”的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国家建设需要大量人才。

一则资料引起了胡大白的注意:1983年,我国高校入学率不到 1%,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二。作为人口大省,河南的高校入学率在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中的排名也是倒数第二。

进不了大学,参加自学考试也是一种选择。但1984年全省两万多人报考自学考试,最终只有9000人进考场,合格率则仅为6%。

身为高校教师,胡大白深知当时高等教育资源存在着极大的浪费。“我们教研室只上《现代文学》一门课,一年只有176个学时,却有11个老师上。国家培养一个大学老师多不容易,但好多老师平时都没课上。”

一边是年轻人求学无门,一边是老师无课可教,如果能把这两种资源进行优化组合,那该多好。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胡大白的脑子里形成:开办自学考试辅导班。她的想法得到了当时在郑州大学物理系任教的丈夫杨钟瑶的支持。

说干就干。拖着残疾的身体,胡大白和丈夫一起,亲自书写和张贴招生广告。她14岁的女儿带着弟弟帮父母四处贴广告。

“凡在本班学习考试不及格者,退还全部学费。”胡大白的广告词颇具吸引力。

1984年10月31日,胡大白靠30元创办的“郑州自学考试辅导班”在郑州四中一间破旧的音乐教室开课了。开学第一天,共来了143名学员。

敢为天下先 拓荒民办教育

“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胡大白的办学宗旨。

辅导班开办伊始,她坚持低标准收费。为确保教学质量,她聘请的是能力强、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

“首批学员,年龄最大的50多岁,文化水平最低的是小学毕业,我坚持每天到现场为学员鼓劲。”胡大白说。

1985年4月,辅导班首期学员开始接受全省自学考试检验。成绩公布,胡大白辅导班各项成绩居全省第一,7门课程的成绩,全省21个前三名,该辅导班学员占了16个,平均合格率87%。

《郑州晚报》在一版报道了这个消息,胡大白的辅导班声名鹊起,第二期报名人数竟有2000多人,第三期增至5000多人。

说到当年的“一夜成名”,胡大白谦虚地说:“当时国家需要人才,年轻人想学习,老师愿意教。我只是顺应了国家发展和老百姓的需求,是改革开放的大潮推着我前进。”

办班的成功让胡大白深受鼓舞,也使她下定决心开办一所学校,校名定为“黄河科技专科学校”。

但生源的急剧增加也让胡大白始料未及。仅郑州四中一个教学点已难满足需求。随后,学校又增加了中原路小学、市青少年宫等30多个教学点。

“1987年夏,在市青少年宫教学点,一下子来了几百名外地学生,教室和住处都不够。看着学员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我深受震撼。”24年后,回忆起当时的场面,胡大白仍记忆犹新。“我下定决心:即使有再大的困难,也要把这些有志求学的青年安排好。”

找房、找床、装床,胡大白和学校的其他领导亲自上阵,忙了三天三夜,没顾上吃一顿饭,终于将这批学生安排好。

到1988年,辅导班学员已增加至8000多人。专业设置由最初的2个增加到近20个,办学形式由业余制发展到业余制、全日制并存。

此时,一个宏大的计划在胡大白胸中萌动:办一所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大学,让学生拿到自己学校发的文凭。

1988年3月,经省教育主管部门批准,黄河科技专科学校更名为黄河科技大学。但此时的黄河科技大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办大学得有自己的校舍,但当时黄河科技学校还在到处租房。后来,他们租下郑密路30号的一个院落,有了相对固定的校舍。此后,胡大白有了更高的目标——建设自己的校园。

“当时学校管理层出现分歧,有人不同意建新校,觉得投资大、风险大。” 黄河科技学院纪委书记、副院长陈勇民回忆,“在有4人退出的情况下,胡院长建设校园的决心依然没有变。”

用了一年时间,学校职工统一了思想。1989年,学校确定了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其中包括建成两万平方米以上建筑面积的校舍,建成国家教委正式批准的社会主义民办大学。

胡大白相中了航海中路孙八寨村的一块地。办完各种征地手续,竟用了两年多时间。个中艰辛,胡大白深有体会。

土地有了,建设新学校的资金又不够。学校又发动全校职工捐资建校。胡大白说:“当时有人开玩笑说,别的单位过年发钱,咱是给单位捐钱。”

春华秋实。历史的巨擎拉开了1994年的帷幕。年初传来好消息:黄河科技大学被国家教委批准实施高等学历教育,校名改为“黄河科技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专科高校。

同年8月,黄河科技学院航海中路校区综合楼建成,学校有了自己的“家”。

又一届学生毕业了。

 

磨剑二十年 树起一面旗帜

每登上一个高度,都有一番境界。而新的境界,又促使她奔向新的目标。

取得专科教育资格,并不是胡大白的最终追求。

她认为中国的民办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但要有专科学历教育,还应该有本科学历教育。

1994年下半年,胡大白以恢弘的气魄提出:“打硬仗、上台阶、创特色、争名牌”,苦练内功,全面提升学校的品位和档次。

但直到1998年,国家还没有将民办专科学校升本提上议事日程,也没有相关标准。

胡大白多次前往北京,提出专升本的申请。教育部决定考察后再做决定。最终,黄河科技学院顺利通过验收。

2000年3月,教育部批准黄河科技学院为本科普通高校,该校成为全国民办学校中第一个实施本科教育的学校。

通过艰苦创业,滚动发展,黄河科技学院的“版图”也在不断扩大,具有南、北两个校区,校园面积2100亩,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有47个本科专业、2.5万名在校生。

办一所对学生最负责任的大学,这是黄河科技学院的愿景,也是胡大白的愿景。

怎样做到最负责任?胡大白这样解读:“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让他们找到适合的工作。”

二十多年来,胡大白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民办教育发展之路,共为国家培养了10万名本专科毕业生。

鲜花着锦,烈火喷海!

结合市场需求,黄河科技学院着眼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了“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一专多能、一人多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在专业设置上,与公办学校错位发展,紧紧结合社会需求,注重实用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在培养方式上,结合用人单位需求,尝试进行“定单式教育”。

胡大白总结说:“我们培养学生要具备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整合能力、动手能力、抗挫折能力。”

近年来,该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201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目前已达97%。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评价:黄河科技学院已经成为我国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也是理论界研究民办教育的成功案例。

怀仁爱之心 常行济困善举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胡大白始终用一颗仁爱之心对待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行动向社会传递关爱。

自己曾经历过贫穷和伤残,胡大白对于残疾和贫困的孩子,总是给予更多关爱。

“1994年春天,我从广播里听到胡院长创业的故事,便给电台写信,希望到黄河科技学院学习,胡院长亲笔复信邀我入学。”身高70厘米的“袖珍女孩”王春芳毕业后已留校工作多年,谈起此事,仍对胡大白充满感激。

为舍身救人致残的刘淑慧免费安排宿舍,还专门让其母亲来校照顾她的生活;免费资助盲女张卓来校学习,并为其父母安排工作;特批不愿抛舍病父独自求学的邹尊喜背父求学,并在住宿上提供方便……胡大白扶弱济困、扶贫济残的感人故事很多很多。

“在我们学校,可以经常见到残疾学生。但他们不受歧视,所以能够正确看待世界,很自信、很阳光。”胡大白说,“我们曾向省招办承诺,只要是符合录取条件的残疾学生,别的学校不收我们都收。”

20多年来,胡大白先后帮助400多名残疾学生入学深造,批准减免贫困学生学费1000多万元,仅2011年就减免贫困学生学费100多万元。

胡大白还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在学校成立了下岗女工再就业培训基地、省会外来务工妹培训基地等,帮助妇女增长知识、提高训技能。

“能给别人做些好事,同时引领学生做这样的善事、好事,并在学校形成这样的风气,我觉得心里特别舒服。”胡大白说。

该校毕业生刘淑慧在一篇文章中深情地写道:“在这所用精神和品质打造出来的大学里,你将继承一笔终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浓浓慈母情 撑起幸福之家

胡大白事业成功,家庭生活也让人羡慕:有关心、支持她的丈夫,有事业有成的儿女。

1964年从郑州大学毕业后,胡大白曾到郑州十三中工作过。其间,她认识了同事杨钟瑶,两人相爱并于1968年3月8日喜结连理。后来两人都到郑州大学工作。

回忆起和自己相濡以沫、患难与共三十七年的丈夫,胡大白对他的评价是“聪明”、“卓越”。

让胡大白尤其难忘的是,自己烧伤后躺在床上的三年,丈夫独自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当她打算开办自学考试辅导班时,许多人不理解,但丈夫全力支持,并用自行车推着她去请教师、租教室、给学生做考前辅导。后来杨钟瑶成为黄河科技学院分管基建和园林的副院长。

“1986年他就提出征地建校,当时一亩地才100块钱,我没同意。现在想想当时如果一次征几百亩地,学校会发展得更快些。”提起丈夫在学校发展上的战略眼光,胡大白很佩服。

2005年9月,杨钟瑶因病去世。

“我在家里为他布置了间房,每天都给他说说话,我觉得他仍然活在我生命里,从没离开过。”胡大白说。

胡大白也是个成功的母亲,几个孩子学业优秀,事业有成。

干什么就爱研究什么,这是胡大白的性格。孩子们的成功与她的教育有方不无关系。她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具有优良的品质。

胡大白家有个惯例,孩子们进入初中就要独立思考、独立处理问题。对于从小患有神经性耳聋的小儿子杨保中也不例外。他上初中后由于座位靠后听不清讲课内容,想让妈妈帮忙协调换位,妈妈鼓励他自己找老师解决了问题,这也增强了保中独立处理问题的信心。

胡大白注意研究、总结教育孩子的方法,并且持之以恒地实践,终获成功。

女儿杨雪梅是中南财经大学管理学硕士,现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大儿子杨保成14岁考入大学,后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赴美深造,获得康涅迪格大学博士学位和弗吉尼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美国11年后回国,从事教学工作,是副教授。

小儿子杨保中1992年曾夺得第32届中学生世界数学奥林匹克大赛金牌,从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到美国学习,获得麻省理工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和斯坦福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现在美国某知名大学任教。

黄河科技学院的标志是一轮喷薄欲出的太阳。

“这是我的创意。”胡大白说,“喷薄欲出的太阳最有活力、最有后劲,象征我们学校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创造性。”

“其实,我不是一个浪漫的人,而是一个沉重的人。这种‘沉重’是如影随形的危机感。现在学校形势不错,但我会考虑五年以后、十年以后怎样?”

功成名遂,有口皆碑,胡大白并没有止步。“办一所对学生最负责任的大学”,责任如山啊!这种责任感促使她立足现实、脚踏实地,也提醒她着眼长远、居安思危。

胡大白深情地环视着心爱的校园,目之所及,一轮光芒四射、活力充沛的太阳正喷薄而出。

采访札记

采访胡大白,是在她的家里。

她穿着朴素,家里摆设简单。她的女儿说:“妈妈在物质上没太高追求,很容易满足。”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在事业上永不满足,不断向新的高度攀登。她的同事说:“在学校,胡院长让我们每人都要定一个蹦起来才能够得着的目标。而对于学校,她都是提前制定每一阶段的发展目标。”

采访将近结束时,胡大白拿出了四个本子。一个是日记本,每天记日记;一个是学习本,记录学习党和国家重要文件的心得;一个是工作安排本,回顾一周的主要工作和下周工作安排;一个是生活本,记录2008年以来每天的身体状况及身体功能训练情况,从不间断。每一个本子都条理清楚、字迹工整。这样的坚持,让人钦佩。

生活上知足常乐,事业上孜孜以求,这就是胡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