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 17电影:[原创]通胀的成因、后果和对策(重要文章,必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51:21

本文数据均取自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和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官方网站,或由这些网站发布的正式数据计算而来。请各位仔细阅读本文,踊跃评论。


一、通胀到底有多严重?


现在人们很关心物价问题,普遍认为涨得太快了,太高了。但公布的CPI数字不过百分之几左右。这是怎么回事呢?CPI数字其实意义不大,并不能真实反映普通人对物价上涨和生活压力加大的感受,这一点估计连左派同志们也不会反对。但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左派同志们最多能想到的,就是统计不准确啦,数据有水份啦,没有计算商品房啦,中国太大情况太复杂,农村和城市就差很远啦之类简单、肤浅、表面的解释。

首先要知道,调查市场、统计物价之类的工作并不是技术性很强的事,要作弊是比较困难的,作也作不到哪里去。何况决策者不会只看统计局的数据,他们也会有自己的调查队伍进行复核。如果结果差得太远,你这个局长还想不想当了?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水份”多少,也不在于中国太大太复杂之类,因为怎么计算平均值是讨论决定的,如果觉得不好,还可以改嘛,而且CPI数据本身就区分城乡。问题的关键在于,所谓CPI只是一种“静态的”统计数据,而影响经济运行和人们生活感受的更多是“动态”的情况。再举个例子:

有A、B、C三地,均销售同一商品。某年月日,统计局派人调查,发现A地价格是10元,B地价格是11元,C地价格是12元,于是得出初平均价11元;另一年月日,统计局派人再查,A地价格为12元,B地价格11元,C地10元,得出末平均价11元。结论:物价整体涨幅为0,形式一片大好,不是小好,越来越好ing......然而那些人却总是发牢骚抱怨物价上涨,岂有此理,觉悟真低,实在太低。

之所以出现这种认知的偏差,是因为物价对人们的影响,不仅在于其标称值,更在于其交易量,正如股票也要考虑其成交量。真正的原因是,A地是经济发达地区,相同统计期内成交了100次,B地是发展中地区,成交10次,c地是欠发展地区,成交只有1次。于是:

初平均价=(10*100+11*10+12)/111=1122/111=10.11元;
末平均价=(12*100+11*10+10)/111=1320/111=11.89元;
物价整体涨幅=11.89/10.11-1=17.6%;如果实际交易的数量不变,那么这部分价格上涨就体现为“名义GDP”的增长。

所以,仅凭统计局提供的CPI数字,无法计算实际商品供应数量的增长情况;以“名义GDP”/“物价指数”得出的所谓“真实GDP”也是不真实、不科学的,在提倡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更是要坚决摒弃。这个“实际商品供应数量”增长了多少,相信读者各自心中有数。如果公布的CPI是百分之六七,人们的感受是百分之三四十,那么当CPI数字达到百分之十几时,人们的感受就是百分之七八十甚至更高了。这会有什么后果?不用我多说。

在此我要向决策者呼吁,不要被那些看来“还不太高”的CPI统计数字蒙蔽了眼睛,忽视了民生问题的严重程度;同时必须尽快改进CPI核查和计算方法,真实地反映物价水平和交易量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才能正确地指导,而不是误导决策。

其实要估计物价涨幅,名义GDP的数字更接近一些。因为名义GDP统计的是成交总金额。

-----------------------------------------------------
2001年:GDP,修订后数字109655亿元。当年12月,广义货币M2,152888.50亿元;狭义货币M1,59871.59亿元;流通中现金M0,15688.80亿元;人民币贷款总额112314.70亿元;外汇储备2121.65亿美元。


2004年:GDP,修订后数字159878亿元。当年12月,广义货币M2,250802.79亿元;狭义货币M1,95971.01亿元;流通中现金M0,21468.49亿元;人民币贷款总额177363.49亿元;外汇储备6099.32亿美元。


2007年:GDP,初步统计为246619亿元。当年12月,广义货币M2,403401.30亿元;狭义货币M1,152519.17亿元;流通中现金M0,30334.32亿元;人民币贷款总额261690.88亿元;外汇储备15282.49亿美元。
-----------------------------------------------------
159878/109655=1.4580;246619/109655=2.2490。那么实际商品的供应量和成交量增长了多少呢?我不知道。但如果只有名义GDP的一半,那就意味着,现在总体物价水平是2001年的2.2490/[(2.2490-1)/2+1]=1.3844倍,即涨幅接近四成,如此类推。但如果按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每年,尤其2005年之前都很低,六年合计可能都不到20%。用这样无意义的CPI数字来指导决策,当然是要出问题的。

如果一定要使用这个无意义的CPI数字,那就必须把它的效果扩大数倍来看。通常,如果CPI数字低于3%,国际上可能认为是“适度”的通胀,这种水平的通胀被认为“有利于经济发展”。然而在中国,这个“适度”的数字还要低得多。因为中国的“国情”就是,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低收入、低技术劳动者依然数量大、分布广且短期增收困难,而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也和发达国家差很远。物价涨得稍快一点,他们就会很难受,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和谐。我认为中国的“适度”年均通胀率最多1%,五年不超过5%,这样在人们的记忆所及的范围内,基本上没有感觉通胀,也就不会出现助长通胀的“通胀预期”。早于五年之前的事,多数人也不会记得太清楚了,所以影响不大。当年CPI数字超过4~5%时,对于中国来说就是严重的通胀了。此时所有具有定价能力的人和单位都将争先恐后地提价,否则就是自己吃亏,甚至破产、倒闭。这种情况下涨价的冲动是很难阻止的,暂时的压制之后必然是更强、更长时间的反弹。这是任何决策者、管理者必须牢记的国情。


二、通胀的成因


有两种说法,a.成本压力上涨,b.流动性泛滥。

持成本压力说的人,主要论据是世界能源价格,尤其原油价格的上涨,同时带动其他商品价格上涨,并使作为代替品的生物燃料产业消耗了大量农产品(如美国大量用玉米制酒精,玉米出口减少等),导致世界粮食和饲料价格上涨,再传导到中国,还有就是劳动力成本上涨,等等。

如果这种说法是出自一个普通人之口,那还可以原谅;如果是出自某位“经济学家”或某个从事经济相关工作的官员之口,那就该打屁股了。此君和那个写《货币战争》的宋鸿兵一路货色,没水平!因为他完全不懂得两种通胀的机理和表现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知道,原材料的制备和交通运输等等都需要大量能源,如果能源涨,再加上劳动力成本也涨,等于说生成“成本”的几乎所有要素都在涨。那么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都要涨,而且涨的幅度和速度相差不大。换言之,如果涨得最多的房子和猪肉可以涨一倍以上,那么其他商品至少也应有百分之五六十的涨幅。事实是这样的吗?至少CPI数字不支持此结论,而有关方面也一直说是“结构性通胀”,即某些商品涨得多,某些商品涨得少,彼此差距较大。

另外,原油价格向上的趋势一直持续了好几年,劳动力成本(工资、福利)等要涨,当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如果是成本压力推动价格上涨,人们在早几年前,例如2003年就应该开始感觉到了商品和服务的涨价趋势,并且产生显著通胀预期。显然这也不符合事实。

在轻工业产品中,服装类产品比较特别,这几个月来的CPI数字都显示它的价格水平在下降,虽然幅度不大,但在整体通胀的背景下显得相当反常。要知道,服装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对它影响很大;同时,它使用的很多化纤材料,又要耗费大量原油。如果原油价格和劳动力成本都涨那么多,服装价格是没有理由下跌的。

所以,成本压力或成本推动之类的理由不成立,至少不是通胀的主要原因。

再来看流动性泛滥所引起的价格上涨。所谓“流动性泛滥”,就是货币发行量太大,“钱”太多了,而且“流动”(交易)得太多了,远远超过了经济发展的正常需要(严格地说,这才是“通胀”,即“通货膨胀”的本来定义)。注意,货币的“流动”本来包括转帐和交易两种,但能对价格产生直接影响的只是“交易”。

这种通胀的特点是:

最初,由于掌握多余流动性,即“余钱”太多的人和单位,自身消费量有限,他们也不会将钱投入消费品市场,而是将钱投入购买保值、升值资产,如房子和股票等,因此将导致房产价格和(或)股票价格上涨,此类行业也大幅扩张,大量新投资流入,同时拉动一些相关行业价格上涨(如钢铁、电解铝、水泥),但对社会消费品和生活服务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影响不大,因此普通人还没有感觉到物价上涨的压力,也没有通胀预期(约2003上半年~2004年上半年,直到2003年底还有“通胀”还是“通缩”的争论)。

随着“余钱”不断投入,当这些资产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时,其“财富效应”开始引人注目,吸引各行各业的资金不断流入,这些“资金”也包括“购买已有资产”(如买房子)和“投资生产“(如贷款给房产商建房子,或加入开发商行列等)两种。其他行业的资金开始减少,但由于初期减的幅度还不大,而人们也还未将许多时间和精力放到资产市场,因此这些行业还能维持正常运转,加上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关系,物价虽有上涨但幅度较小;人们感觉到了这个上涨,也开始产生通胀预期,但仍在温和范围,尚不足以产生“通胀担忧”(约2004年下半年~2005年上半年)。

货币发行量加速扩大,资产价格也加速高涨,其“财富效应”开始变为“暴富效应”。于是,不仅社会富余资金,越来越多其他行业的资金也加速转移到资产市场,开始对消费品生产和生活服务行业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产出增长率下降,供给疲软;而消费需求由于人口增长和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渴望呈刚性状态,普通人开始感觉到明显的通胀,并产生“通胀担忧”--但由于是刚开始,尚未产生“通胀恐惧”。此时他们的应对措施是压缩不必要开支,或设法通过兼职等增加收入。由于资产市场的信息对普通人具有滞后性和不确定性,故多数仍以观望为主,或少量试探,尚未敢全力投入(约2005年下半年~2006年上半年)。

资产价格继续攀升,“暴富效应”越吹越大,其他行业的资金流失越来越多,出现“黑洞效应”,人们开始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资产市场,商品和服务的产出、供给由增长放缓到数量下降,通胀不仅明显而且加速,人们由“通胀担忧”转为“通胀恐惧”,情况发生质变。这个质变是指,人们终于觉得光靠压缩开支和兼职无法对抗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快的物价上涨,于是决定全力投入资产市场,企图以非货币财富升值对抗货币贬值(约2006年下半年~2007年下半年)。

以上历史清楚表明,虽然最近几年物价的上涨确有一部分是能源、劳动力等成本上涨引起,但货币发行量过大导致流动性泛滥才是最主要,最关键的原因。如果没有过大而且越来越大的货币发行量支撑,资产价格不足以升那么高,吸引力也就没那么大。同时,光靠其他行业的资金转移也不足以如此快地实现几个阶段的转变的。因为正常的生产经营必须有一个最小的资金量,这限制了其他行业所能转移的最大资金量。一般地,经营者不会轻易放弃熟悉的行业,全数投入不知深浅的资本市场冒险,除非他已经亏损并且认定没有改善的可能。

那么现在是什么状态呢?由于股市见顶大跌,楼市也出现调整,多数人企图以非货币财富升值对抗货币贬值的幻想落空,但物价的升势持续。人们虽然依然恐惧通胀,但却没有办法对付,正处于一种无可奈何的状态,可称之为“通胀无奈”。然而这样的“无奈”是不稳定的,因为它代表着一种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的情绪。只要物价还在升,绝望情绪就会不断地蔓延,社会矛盾继续加剧,人们的不满(不管是理性还是非理性)和躁动一触即发。然后......


三、流动性泛滥出现而且长期持续的原因


普遍的观点是由于外汇储备过于庞大,而且越来越大,中央银行“被迫”投放过量的基础货币进行吸纳所致。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当我们碰到任何观点时,不能因为“许多人这样说”就认为它一定是对的。“许多人这样说”,仅仅表明该观点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并且该观点简单,容易理解,否则“许多人”不明白,就不会认同。然而实践证明,这样的观点往往就是肤浅的,片面的,偏颇的,甚至是错误的。因为“得到广泛宣传”很可能是有人刻意为之,而“简单和容易理解”则说明该观点所需的专业知识很少,缺乏足够深度。经济和金融方面的许多问题,表面现象和内在原因经常是有很大反差的,这个反差超出了“许多人”--即大众的理解水平,并且和大众的喜好相悖。通常人们在认同一个观点的时候,不仅是它容易理解,更是因为这个观点的背后隐藏了一系列的推论,而人们喜欢这些推论。譬如“外汇储备过大导致流动性泛滥”,它背后的推论就是“我们的问题都是外国人造成的,所以我们就是善良的、纯洁的,外国人就是奸诈的、险恶的”,再进一步,又会有人,尤其是左派同志们将推出“帝国主义、国际垄断资本的阴谋”等等。

先不管是否“外汇储备过大”导致“流动性泛滥”,外资,不管是长期投资还是短期投机的资本,不断而且加速进入中国是一个不随人的意愿改变的规律和无法逃避的现实。因为中国目前就是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已有一定的基础,而且经济处于高速成长期。当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法律制度还太落后时,外资不会大规模进入,多数只是试探性、象征式的投入,因为这样的市场风险大机会少,这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的情况;而当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已经太成熟时,外资的流进和流出也将趋于平衡,因为这样的市场尽管基础好,风险小,但利润率低,这是发达国家的情况。象中国现在这样的阶段,不管是“投资”还是“投机”都有可能获得高回报,而基础比十几年前好得多了,外资怎么能不来?左派同志们口里也经常念叨着“资本逐利”,但一到具体问题,怎么就忘了呢?善用这些资源,包括所谓“投机”的“热钱”,可以对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不善用甚或错误使用,就不仅仅是浪费的问题了。这就好比一个人跑步,后面有风吹来,好不好?当然好,这可以让你跑得更快。但你跑步姿势不正确摔倒了,于是就赖风把你吹倒了,这不笑死人吗?

退一步说,即使真是“外汇储备过大”导致“流动性泛滥”,那么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和中国错误和不合时宜的外汇管理制度有关。中国自1994年起实行“结售汇”制度,不仅在商业银行对企业一级,更在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一级,而且均是强制性的。商业银行买来的外汇,绝大部分要再卖给中央银行,无论商业银行还是普通企业都只能保留很少的应付日常需要的份额,通常称为“头寸”。2001年时头寸总体水平不到5%,最近两年“热钱”涌入实在太多了,才说要“放宽”,实际上也不超过10%(见后文,个别单位可能高一些)。《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显示,即使到2007年,外汇信贷也不过1500~20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这也证明商业银行的头寸比例很低,掌握的外汇本金很小。

要理解强制结售汇所带来的严重问题,不妨先看看,在正常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是怎么处理外汇的。举个简单的例子:

设最初,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2000元人民币(其实就是借给商业银行),经过商业银行存贷,产生了8000元的贷款。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将显示:a.10000元的负债,包括中央银行原始发行的2000元和贷款者存回银行的8000元;b.10000元的资产,包括商业银行贷出去的8000元和中央银行原始发行的2000元。注意,商业银行不是普通企业或个人,不是用借来的钱去购物,而是转借出去,所以无论中央银行发行的2000元还是贷款者存回的8000元都没有花掉,而是同时形成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

现某甲拿200美元进来,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和货币发行总量将有什么变化?

1)甲要求“存入200美元”。

商业银行将增加200美元的负债,同时也增加200美元的资产。若商业银行能把这200美元再贷出去,仍按0.8的存贷比(实为贷存比,即贷款总量/存款总量),最后将产生200/(1-0.8)=1000美元的存款,同时产生1000-200=800美元的贷款。于是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为1000美元+10000元人民币,总负债也为1000美元+10000元人民币;若商业银行无法再贷出去,也可以投资一些收益稳定、风险小的项目,如美国30年国债或直接海外长期存款等,通常这类国债和存款的利息足以支付外汇存款利息有余。此时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均为200美元+10000元人民币。无论是哪一种情形,对于本币来说,广义货币发行量M2(10000元)和信贷总量(8000元)都没有任何改变。

2)甲要求“兑换200美元”。

设汇率1:7.5,相当于1500元人民币。这些钱从哪里来?是不是需要向中央银行兑换呢?

不一定需要,如果商业银行觉得兑换后自己剩下的本币仍足以应付必要的流动性的话。尤其在中国,这种情形是非常普遍的。因为国内银行的效率总体上就是这样了,高也高不到哪里去,外国银行有许多可以做到十几二十倍的乘数,中国的银行只能做到几倍,比由存款准备金率计算的理论最大贷款规模小多了。换言之,国内银行的“余钱”本来就很多,应付必要流动性早就绰绰有余。何况实际情况下这“200美元”也不是一次进来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商业银行本来是有足够时间进行相应调整的。

不过话说回来,光是指责国内银行管理落后恐怕也是片面的。国内银行业的低效率,和中国法治建设仍然很不完善,社会信用缺失也有很大关系,当然也和国有体制下的“非市场化倾向”有关。假设一个原本高效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遇到如此这般不守信用又无法追究的企业和个人,加上形形式式的行政干预,我敢担保它的效率立马降下来,不会比国内银行好多少。从这个角度看,所谓“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风险”也是被左派同志们片面夸大了,呵呵~

闲话休提,详细过程如下:

原资产:
10000元人民币=中央银行发行的2000元+对贷款人的债权8000元;
原负债:
10000元人民币=对中央银行的债务2000元+对存款人的债务8000元。

新资产:
11500元人民币=甲兑换的200美元+中央银行发行的500元+对原贷款人的债权8000元+甲存入的1500元;
新负债:
11500元人民币=对中央银行的债务2000元+对原存款人的债务8000元+对甲的债务1500元。

表面看来,商业银行本币的存款总量增加了,那么它是不是一定会想办法将新增的1500元再贷出去,从而维持自己的利润水平呢?

不是的,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也不会急于扩大本币贷款规模。现在商业银行有200美元的新资产,注意,这是净外汇资产,因为兑换后其所有权已经由甲转移到商业银行,因此银行不需支付甲的外汇存款利息,只需解决新增的1500元人民币利息。同样地,它可以通过外汇贷款、购买美国国债或直接海外存款的办法获得外汇利息,然后再兑换成人民币支付给甲。这样的息差将是很小的负值,甚至很可能是正值,因此商业银行基本上不会增加存款利息负担,也就不必急于扩大本币贷款规模。此时,即使本币发行量有所增大,也不过是商业银行将1500元存款所需的利息,例如30元人民币所对应的外币,即4美元向中央银行兑换。因此最后中央银行发行基础货币2030元,相比原2000元每年仅增加1.5%,按6年计也不超过10%。

结论:在正常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的外汇涌入并不会给本国的货币发行和宏观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因为正常的商业银行体系具有相当大的吸收和缓冲能力。

然而,在强制结售汇制度下,无论是1)存入200美元,还是2)兑换200美元,最后都要变成:

3)商业银行将200美元再向中央银行兑换,于是基础货币发行量增大到3500元,比原2000元狂涨达75%。此时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如下:

新资产:
11500元人民币=中央银行原发行的2000元+对原贷款人的债权8000元+向中央银行兑换的1500元;
新负债:
11500元人民币=对中央银行的原债务2000元+对原存款人的债务8000元+对甲的债务1500元。

由于商业银行不再拥有200美元的所有权,无法通过购买美国国债或海外存款获得利息,也没有哪家外国银行可以给它支付人民币利息,于是它唯一的、必然的、合情合理的选择只能是被迫扩大国内人民币的信贷规模,从而获得新的贷款利息,弥补存款利息的增加。如按原存贷比0.8,最终M2的规模将达3500/0.2=17500元,信贷规模17500-3500=14000元,均增长75%。

那么紧接着,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也就是无可挽回的宿命了:

a)信贷规模急速扩大,远远超出正常经济发展需要,无论如何“调控”、“三令五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均无法阻止;

b)由于一般工商业存在获利上限和风险下限,银行能在这里增加的贷款和利润不多,于是,大量的新增贷款不断拥向楼市、股市这类高回报低风险的项目(当然不是指普通人,而是指对于那些有能力获得银行大量贷款的人,他们不是庄家也是大户、有背景的关系户,楼市、股市是高回报低风险的),从而造成楼市、股市的大幅波动和剧烈震荡,最终也必然是中小投资者和普通老百姓受损,社会分配更不“公平”(准确地说,是更不平均);

c)即使这样也无法应付越来越庞大的新增基础货币投入,于是,商业银行不断要求提高利率,扩大存贷息差,弥补存款总量猛增导致的利息成本大涨。此举加上楼市、股市吸引巨量资金的“暴富效应”、“黑洞效应”,势必造成一般工商业生产经营困难,减产、停产以致倒闭者日增,不仅工人失业,产量减少(没倒闭的也无心生产,而是去炒楼炒股,于是消费品产量更少,价格更高),而且产出不断集中到少数可以获得优惠贷款的“有关系有背景”的大企业中,从而使这些大企业操纵市场、垄断价格更加方便容易;

d)泛滥的货币本已导致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加上C),迅速、顺利地完成了由通胀预期-->通胀担忧-->通胀恐惧-->通胀无奈的各阶段转变,终有一天物价将如脱缰的野马狂奔不止,于是......(为免被删贴,略);

e)于是许多人,尤其左派同志们越发拼命地哭呀喊呀,我们活得很苦呀,买不起房子也吃不起猪肉呀,都是万恶的帝国主义和国内资本家勾结啊,政府快快救命啊,中央快快灭了这些罪人啊......

f)中国金融业由于长期受过分管制,对外投资经验很少,水平低下,中航油亏,新成立的外汇投资公司也亏;企业则由于手头没有足够的外汇,严重制约了它们对世界资源的利用和对外扩张,左派同志望眼欲穿的“重振雄风”,“和平崛起”,又是一场镜花水月。

g)..., ...

...,...

对于外汇储备的性质,还必须纠正左派同志的一个误区。左派同志见到有一万多亿美元,就忙不迭地出谋划策怎么花这笔钱,例如买石油啦,买黄金啦,买铁矿啦,如此这般,仿佛这些钱就是“我们”的了,爱怎么花就怎么花。很可惜,又错了,这笔钱的大部分并不是“我们”的,至少不完全是“我们”的,所以,动用这笔钱必须慎之又慎,主要还不是某些资源市场容量太小或一下子谈不到好价钱等表面问题。

外汇储备的来源主要分三类:

1)外商的实业投资。一般地,外商会在中国的商业银行开设相应的外汇存款帐户。但“存款”只是形式,因为商业银行会将其中的绝大部分卖给央行,如外商需要用外汇时,再从央行买回。同时,中国亦承诺外商的本金和利润均可兑成外币汇出。因此这部分外汇储备只是暂存性质,它的真正所有者是外商。如果发生经济或金融问题,外商要撤资,你能禁止他兑换吗?不能,那样中国将失信于世界,势必遭到国际社会的严厉谴责和制裁。在对外联系和依存度越来越高的今天,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承受的风险。

2)出口企业实现的对外销售收入。对于外商投资的出口企业,其外汇性质与1)同。对于本土出口企业,虽然技术上是可以暂时停止它换汇而不会带来太大的国际风险,但却有不可估量的国内风险。轻者这些企业无法开展业务,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重者就不必说了。并且只停本土企业不停外商,岂不是“非国民”的不公平待遇吗?左派同志应该最痛恨,最反对才是,呵呵~

3)短期投机热钱。由于资本项目尚未开放,这类钱的大部分是以1)或2)的名目进入的,操作上很难区分,因此它们的性质就与1)和2)相同;如果资本项目开放,等于可以自由兑换,此时它的所有者倒是“我们”了,但同时也就必须承担汇率可能大幅波动的风险。左派同志们应紧记,这世界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样样都能让你占到便宜的好事,更没有你们所想象、所鼓吹的那些十全十美的政策。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收益必有风险,履行义务才享有权利,承担责任才获得自由--说得太多了,打住,请留意我不久之后的新作:《误人子弟的左派思想》。

实际上,只有民间以个人名义自愿兑换的那部分外汇,政府向外商出售的国有资产,部分海关税收及出口收入中国有股份应占的部分(由于企业经营的整体性,这部分要打很大折扣),才是真真正正“我们”可以有权动用的外汇储备。我估计不足其中的1/4。


四、实际经济数据分析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情况的严重性,下面再分析一下实际的经济数据。根据前文数字:

2004年与2001年比较,GDP:159878/109655=1.4580;M2:250802.79/152888.50=1.6404;贷款总额:177363.49/112314.70=1.5792;1.6404/1.4580=1.1252;1.5792/1.4580=1.0831。

可见,广义货币和贷款总额相比GDP都有一定的超出,但总的幅度还不太大,所以到2004年上半年为止,全社会的经济和物价水平还能基本维持稳定,所谓房价问题也是2004年下半年才开始在部分地区显露,并逐渐为人们注意的。之前网上谈得最多的不是房价,而是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险、贪污腐败之类。现在这些问题都很好地解决了吗?当然不是。只是物价和房价问题更加影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所以被关注和议论得更多。

007年与2001年比较,GDP:246619/109655=2.2490;M2:403401.30/152888.50=2.6385;贷款总额:261690.88/112314.70=2.3300;2.6385/2.2490=1.1732;2.3300/2.2490=1.0360。

表面看来,与2004年的偏离度相差不大,甚至贷款偏离还略有下降。但实际上是几个原因: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用巨量短期央行票据暂时冲销流动性和年底严格控制信贷增长所致。准备金率不可能无限提高,而信贷规模则反映了经济运行的实际需求,短暂压制后必然是报复性反弹。果然到今年1月份,贷款增长又创出多年的新高。根据央行的08年1月宏观经济报告:“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8.67万亿元,同比增长17.53%。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97万亿元,同比增长16.74%,增幅比上年末高0.64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036亿元,同比多增2373亿元。”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GDP数字是“名义GDP”,仅统计交易发生的金额,不涉及交易品数量。因此,名义GDP的增长更多地反映的其实是物价的飞涨。请问各位,有谁感觉又有谁同意,2007年商品的供应量,竟是2001年的2.249倍,或者是2004年的246619/159878=1.543倍吗?要真这样,恐怕离发达国家也不远了,共产主义快实现了,呵呵~

事实上,2004年以后名义GDP的增长,主要反映的是房价的持续上涨和房产交易旺盛;2004年之前则主要反映消费品的供应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提高。2007年的名义GDP比2004年增加54.3%,2004年比2001年增加45.8%,彼此差距并不大。那就是暗示,2004年之后消费品生产和交易的增长率至少是大大放缓了,部分行业甚至出现萎缩。如前文,服装类价格同比的下降,很可能就是人民币升值加上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服装企业出口无法盈利,不得不内销,于是国内市场服装类供应量增加,价格下滑。这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原来的利润空间就很有限,大幅提高工资根本就是不现实的。形势再恶化,左派再叫嚷“血汗工厂”,它们就得倒闭,大批工人就得失业,就得到处浪荡,于是左派们就喊得更起劲--当然了,不是他们受罪。

强制结售汇制度导致流动性泛滥,最终的结果是商品和服务供给疲软,需求刚性,物价飙升,失业和就业不足率扩大,整体经济泡沫化......自然人均感受的生活水平改善缓慢,更不需要奇怪部分地方、部分阶层人士的生活水平甚至负增长。当然,总有人能从这种泡沫经济中获利,但这样的人必将越来越少,也越来越不稳定。你今天“成功”了,不要高兴得太早,眨眼就可能不名一文,这是由“泡沫”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而本来,这一切都可以避免,如果决策者少受或不受左派言论的干扰,如果能及早改变错误和不合时宜的外汇管理制度的话。

下面继续分析货币发行情况:

广义货币与贷款总额的差值,大致可反映基础货币投放量。2001年12月,这个数字是152888.50-112314.70=40574.50亿。商业银行和企业保留的外汇头寸按5%计,当时的汇率按8.28计,属于被动投放的部分是8.28*2121.65*0.95=16688.90亿,主动投放的部分是40574.50-16688.90=23885.60亿,比例分别是41.1%和58.9%,可见主动投放的仍然占大部分,用左派同志的话说,“货币发行权”主要还掌握在“我们”手上。

到2007年12月,403401.30-261690.88=141710.42亿。当时的汇率约1:7.37,由于2005年实行了汇改,故2004年之前的外汇储备占款仍按8.28,头寸仍按5%估算,为6099.32*8.28*0.95=47977.25亿,2005年后新增外汇储备占款按平均汇率(7.37+8.28)/2=7.83,头寸按10%估算,为(15282.49-6099.32)*7.83*0.9=64713.80亿,两项合计112691.05亿(央行自己统计2007年11月为115031.21亿,误差仅2%,12月数字无,说明我对“头寸”的大小也猜得很准的哈......实际可能还不到10%,尤其去年之前),占全部基础货币的比例为79.5%,也就是说,仅有29019.37亿,占总量20.5%的基础货币是主动投放的。于是左派同志惊呼,“货币发行权”已经绝大部分不由“我们”掌握了--只不过,这不是什么“外部势力”的干预,而正正是作茧自缚的强制结售汇制度的必然结果。

不过这些数据也表明,中央银行最近几年主动投放基础货币不算太多。29019.37/23885.60=1.215,考虑到这是近6年积累的数字,至少“主动滥发货币”这顶高帽是不应扣在央行头上的。应该说,中央银行在现有制度条件下,为稳定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作出了大量努力(例如,一直试图使M2和贷款规模不过分超出GDP增长),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总体效果不佳,并且所有可能的措施,提高准备金率、发行央票等等现在几乎已经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见后文)。但说到底,这也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因为强制结售汇制度的实质,就是中央银行吃掉绝大部分原本属于商业银行的外汇收益,极力强化自己的支配能力,同时也暗示出中央银行对于商业银行,哪怕是工农建中这样的国有商业银行,内心相当的不信任--让你们拿那么多外汇,就会乱来,不如我拿着;要拿就拿人民币吧,人民币是我发的,也能控制;外汇不是我发的,更难控制。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为民作主”的左派思维方式,由此产生的后果,也就只能由央行自己承担--它真能担下来倒无所谓,但它根本担不下,无端让全体国民承受通胀追迫之苦,濒临金融动荡之危。不过,我不象有些人认为的那样,这是央行的本意。央行的首要职责就是维持经济和金融稳定,说它想搞坏经济,弄垮金融,于常理不通,于常情不合。我认为,最大的原因正是决策者受到左派思想和言论的干扰误导,因此曲解了所谓“东南亚金融危机”,听信了“国际金融战争”之类的小说家言,无限夸大了金融开放的风险,从而宁可抱残守缺,自废武功也不敢改革。很多时候,人们不是不聪明,不是缺经验,不是没努力,就是因为一点点不必要的思维误区和意识形态障碍束缚了手脚,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左派思想何止误人子弟,更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误国误民。每念及此,唏嘘不已。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2001年就开放管制,允许商业银行和企业自留外汇,能吸收多少外汇储备而不至于诱发通胀和其他经济、金融问题呢?

由前文,如果是存款类的外汇,几乎是无限大的吸收,来多少吸多少,一点也不会引起本币发行量增大。这些外汇原本在境外就是存在银行里的,现在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存罢了。如果是兑换性质的外汇,则要考虑商业银行的必要流动性和利息成本,情况复杂一些。如前文,利息成本基本可以解决,因此主要问题就是必要流动性要保留多少。

货币发行量中M0=流通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这里指某些特定用途的长期存款,例如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等)。那么M0/(M2-M0),即所有流通的现金和所有存款的比值,反映的是“全部存款对于商业银行的有效流动性”,这和商业银行长期吸纳外汇的能力直接相关。注意,存款的流动性可以是转帐或者取现,但转帐对于银行来说,不过一个帐户划到另一个帐户,实际流动性为0。对银行产生真正影响的流动性只是取现的概率。现实中,一家银行每天既有转出,也有转入,尽管数量上不一定完全相等,但从较长时间看,也是基本平衡的,否则银行也会调整自己的存贷款结构以达至平衡。另外,多数现金不在银行手上,而活期存款流动性也很强,银行不能轻易动用,因此M2-M1,即所有定期存款的数值,可指示商业银行短期支付的最大能力,也即短期缓冲外汇流入增量的最大能力。

2001年:15688.80/(152888.50-15688.80)=11.44%,152888.50-59871.59=93016.91亿人民币,按8.28的汇率=11234亿美元;
2004年:21468.49/(250802.79-21468.49)=9.36%,250802.79-95971.01=154831.78亿人民币,按8.28的汇率=18699亿美元;
2007年:30334.32/(403401.30-30334.32)=8.13%,403401.30-152519.17=250882.13亿人民币,按7.37的汇率=34041亿美元。

首先我们看到,应付短期大量的外汇流入完全没有任何问题。长期的情况,现金比例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和信用卡、网络等非现金支付手段的推广有关。2001年15688.80亿现金,如果当年扣除20岁以下的青少年(收入少故持币少)和60岁以上的老人(消费少持币也少)有7.7亿人,即成年劳动力人均日常保有约2000元,或两个劳动力、一小孩一老人的四口之家日常保有约4000元,这个数字还是基本可信的。实际的情况会低一些,因为企事业单位和银行也持有部分现金,但数量不会太大。尤其企事业单位,只在发工资的时候现金比较多(后来也多改为直接打入存折或工资卡),平时有严格的制度要求,多余的钱是要当天存回银行的,大宗采购则是电汇或支票等划帐方式,因此它持有的现金总量应比银行还少。可以合理推断,银行持有的部分不足总量的1/4,最多3922.2亿元,足以应付取款类流动性需要,对应的存款总量为152888.50-15688.80=137199.7亿,比例约1:35。恰巧,这个数字也和每月约30天接近。事实上,许多人的习惯正是每月发工资后留一部分储蓄,其他提出来备用。6年前银行网点比现在少,信用卡类的服务不如现在广泛,提款、刷卡消费也没有现在方便,这种习惯应更普遍。另外,用人均国民收入和储蓄率也可以得到类似结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查找资料计算一下,可以帮助分析能力提高,我这里就从略了。

这说明什么呢?

如果2002年开始自由结售汇,到去年底新增的外汇折合人民币(6099.32-2121.65)*8.28+(15282.49-6099.32)*7.83=104839亿,即使其中100%是兑换性质的外汇,即使商业银行没有任何“余钱”(多余的保留流动性),即使仍按6年前较低的转帐支付水平和较高的现金保有率,也只需向中央银行购进2995亿的人民币(即基础货币发行量增加2995亿),而不是现在十多万亿的天文数字,就足以应付新增存款的流动性需要。

所以,强制结售汇制度或许在初期对于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和促进外贸发展,稳定外汇市场起过某些积极作用,但它早已过时,负面作用远远大于而且越来越大于正面。任何只作修修补补,而从根本上维护这个制度的企图,主观不论,客观上都是......(为免被删贴,略)


五、现有调控手段的效果和持续能力


当然有人会质疑,没你说的那么严重吧?怎么现在还好象没有出什么“大事”呢?这里的原因在于,中央银行还有两个手段可以暂时控制流动性泛滥,一是存款准备金率,二是央行票据。

关于存款准备金率,现在已是15%了,能不能继续提高,例如到20~25%,使外汇继续涌入,货币总量也不至于太大呢?

看看现实的数据:

2001年12月:名义存贷比112314.70/152888.50=0.735,存款准备金率6%,故实际存贷比0.735/(1-0.06)=0.782;
2004年12月:名义存贷比177363.49/250802.79=0.707,存款准备金率7.5%,故实际存贷比0.707/(1-0.075)=0.764;
2007年12月:名义存贷比261690.88/403401.30=0.649,存款准备金率14.5%,故实际存贷比0.649/(1-0.145)=0.759。

名义存贷比也可称为“被动存贷比”,因为准备金率多少不是商业银行自己能控制的;实际存贷比也可称为“主动存贷比”,反映了商业银行在扣除法定准备金后的贷款意愿和贷款能力。准备金率提高,名义存贷比下降是必然的。实际存贷比降得较慢,说明商业银行一直竭尽所能地把强制结售汇形成的过分投放的基础货币再贷出去,以减轻自己的利息负担。不解决外汇管理制度这个根本问题,信贷规模只能人为地暂时压制,过后必然是强烈的报复性反弹,任何“调控”、“三令五申”和思想教育都是无效的。

商业银行要正常运作,必有一个最低的名义存贷比。以一年期为例,目前普通存款基准利率为3.33%,普通贷款基准利率为7.56%,准备金存款利率1.89%。设商业银行有100元存款,准备金率为15%,即使不考虑各种税费、经营成本和合理利润等,总支出为3.33元,准备金项存款收入为15*0.0189=0.2835元,3.33-0.2835=3.0465元。那么它必须贷出去的最低数量为3.0465/0.0756=40.30元,而实际上占贷款主要部分的长期贷款的利率要比一年期低,占存款主要部分的长期存款利率要比一年期高,这就是平均0.7左右的名义存贷比的由来。当准备金率逼近正常运作的极限时,商业银行自身保持的整体流动性(这里包括转帐和取现)将越来越少,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贷款、取款、转帐,与及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个人之间,个人和个人之间的相互支付都将越来越难,越来越慢,势必严重障碍经济的正常运行,遇到紧急情形更是无法处理。在货币供应量中,M1/M2和(M1-M0)/(M2-M1)可近似地反映商业银行必须保留的整体流动性:

2001年12月:M1/M2=59871.59/152888.50=0.392,(M1-M0)/(M2-M1)=(59871.59-15688.80)/(152888.50-59871.59)=0.475;
2004年12月:M1/M2=95971.01/250802.79=0.383,(M1-M0)/(M2-M1)=(95971.01-21468.49)/(250802.79-95971.01)=0.481;
2007年12月:M1/M2=152519.17/403401.30=0.378,(M1-M0)/(M2-M1)=(152519.17-30334.32)/(403401.30-152519.17)=0.487。

可见基本不变。并且,虽然现金使用率减小导致M1/M2略有下降,但(M1-M0)/(M2-M1)却稳中有升。说明该流动的还是要流动,只是由现金方式变成划帐方式,由此造成活期存款对定期存款的比例上升。因此,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社会经济的必要流动性都是不可压缩的。

退一步说,即使准备金率提到25%,再撑一年都难--07年1月以前准备金率是9%,现在已是15%了,仅仅一年中升幅达67%,如果保持这种速度,一年后就是25%了。就算准备金率真提高到25%,按照国内商业银行目前的贷款能力,也就是0.75左右的实际存贷比而且不再下降,那么它的名义存贷比也将降到0.75*0.75=0.56。不消说,统统可以关门了,统统可以回家了,除非国家补贴养着。

再说央行票据。所谓“央票”就是央行以自己的名义向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期限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典型的为一年。注意,央票和国债是两回事,国债是政府发行的,对象通常是全社会。央行不是政府,法律上,它也不应属于政府(行政机关),它的直接上级和汇报对象应是全国人大,和行政机关的地位是平行的。至于实际是怎么个说法,我不知道,也不评论。央票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流动性--央票发行,即以短期债券的形式暂时回笼基础货币;央票到期,当然意味着释放基础货币。

那么这几年央行是怎么做的呢?发行大量的央票,到期则以更大量的新央票代替旧央票。挖肉补疮,混得一日算一日。当然了,暂时效果是有的,最后成功的机会也不完全为0--如果可以拖到外汇储备放缓增长,而且经济发展速度能逐渐赶上货币发行量的话,大概这就是央行打斋念佛的唯一祈望了。但国际资本岂是傻瓜?真能让你盼到那一天,恐怕也就是外汇储备掏空,人民币汇率跳水的时候了。

并且这种“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代价高昂,因为央票的利率比国债还高。但这是没办法的事,否则怎么吸引人家去买呢?何况,这也不过是因果报应罢了--中央银行既然强行占有了本应属于商业银行的外汇收益,那就必须补偿,央票利息的实质正是如此。悟否??善哉!!

这是央行自己统计的数字,见《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发行债券”或“债券”项,单位亿元,为逐月累计数字,但缺2007年12月:

2001年:全部空白,即没有使用央票手段
2004年:3250.07  4175.01  5957.08  6098.74  6159.70  7476.11  7636.76  7210.94  7662.62  9010.16  9551.03  11079.01 
2007年:34337.95  31925.92  38475.16  39533.00  39438.86  37581.81  38268.26  40675.39  38945.73  37109.51  35667.62
-------------------------------------------------
不需要一一列举太多的数字了。仅按平均4%的年利息,平均35000亿左右的债券规模作最保守估算,一年的利息支付就达1400亿之巨,而且很快将向2000亿、3000亿......直至6124亿进军。估计央行也是觉得利息负担太重,去年8月最高点以后央票总规模有所降低,表明央行已不愿再过多使用这种调控方式,转而加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速度,这个利息比央票低得多。实际上,这也是试图将包袱扔回给商业银行。当然,央票总量降低也可能和发行、到期的时间有关。例如七八月份发得太多,后面几个月自然就少了,而同期回笼的央票较多,使总规模减小。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央行试图降低央票的利息,此举立即遭到市场的抵制。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去年炒得沸沸扬扬的那个“15500亿特别国债”。后来怎么灰溜溜没了动静呢?原来,这个特别国债利息低,还款期又长(当然,发行者有N条理由),第一期的6000亿,市场反应就非常冷淡。你猜最后是谁买去了呢?就是那个当初理直气壮、信誓旦旦,“谁要外汇必须拿人民币来换”的央行。不信的可以到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下载《二○○七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PDF格式。这下好玩了,特别国债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收缩流动性,所以才向社会发行。现在倒成央行借钱给政府买自己的外汇......不要笑,严肃点,人家可是作为全力支持国家工作的成绩来提的呢,难道不是吗?

一个小青年百无聊赖意想天开闭门造车搞出来的东东,竟然真被有些人当作治病良药,救命稻草。诸位看官除了摇头叹气,还能说些什么?总是有人想当市场是傻瓜,可惜最后总是被市场当他傻瓜。

当然央行也可以这样想:利息高一点算什么,反正钱是我发的,央票继续转下去,游戏继续玩下去......我只怕等不到央行日盼夜盼的那一天了,也不用劳驾国际资本来捧场了,单是一个通货膨胀就够game over了。请读者自己回顾前文的分析,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春节是特殊时间,想尽办法好歹暂时还压得住,报复性反弹随时会发生。因为旧制度就是一个制造通胀、鼓励通胀的制度,谁不提价谁就吃亏,甚至活不下去,你以为涨价者就过得很好吗?根本制度不改革,三五个月后大家再看看,到底猪肉贵还是人肉贵吧。


六、误人子弟,更误国误民的左派思想


说了这么多,仿佛我很讨厌某些人。错了,我绝不是针对任何人,但我的确非常讨厌左派思想和左派言论。因为它误人子弟,误国误民。以前我曾对一位沉迷左派思想的年轻网友说,用不了五年十年,你就会看到过去和你一起玩大的同学、朋友纷纷出人头地,而自己一无所成,再后悔就迟了。去年我曾想写一篇《误人子弟的左派思想》,题目太大,头绪太多,一直没下决心。好不容易写了一半,不料电脑坏了,系统重装了一遍,后来也没时间写了。简单地说,左派思想的根源就是人性的弱点,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归功于己,委过于人”。所以自己穷,就是资本家的错,他人的错,社会的错;中国穷,就是帝国主义的错,外国势力的错,总之就不是我的错。这种弱点在人性中是非常普遍的。看看那些输了的球队,不管中国的外国的,谁不是先赖裁判,再赖场地、天气、草皮以至观众、运气等等不知所谓虚无缥缈的原因?直到赖无可赖,才会说是自己太疲劳啦,有些主力球员受伤啦(还是“客观”不是“主观”的原因),诸如此类。如果他们赢了,顺序肯定是倒过来的。或许左派同志当中有些人的处境的确值得同情,有些合理要求也应该满足,但如果你不首先纠正他们的错误思想,他们只会越加肯定他们就是对的,非常对,所以社会对他们不公平,太不公平。他们要了还会再要,牢骚完了还有牢骚,不满之外是更多的不满,因为任何正常、理性的人看来都是无理和过分的要求,对他们来说都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远远不够,远远不足以弥补自己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决策者、管理者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那么任何真心诚意的关怀和帮助都将被这些人错误解读,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纵容、放大、传播这些人性的弱点,加剧社会矛盾。这相信是决策者、管理者始料不及悔之晚矣的。如果问我什么才是中国最大的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都不是。最大的危机就是左派思想误国误民。因为什么金融危机啦,经济危机啦,都不过是一件“事”,而左派思想则关系到“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不发生当然好,一旦发生,“人”会怎么认识这种“事”,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处理这种“事”,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如果美国那样强的实力和那样成熟的体制也会发生次贷危机,中国想要永远侥幸,恐怕只能一厢情愿。反过来说,如果“人”对“事”的态度不端正,认识不正确,那么原本没有危机也会弄成危机,或者象现在这样,站在危机的边缘。

正是因为左派思想的根源就是人性的弱点,而人性的弱点当然是人性的一部分,基本上是很难克服的,否则就不叫“人性的弱点”了。所以,任何人只要一不留神,就会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例如我在网上有个老相识叫阿门王,论观点他是标准的右派,但如果哪一天变得比左派更左派,一点也不用大惊小怪。决策者、管理者也是人,某些时候受到这些思想言论的干扰误导也不足为奇。因为大道理也许个个都能说一通,但一到具体问题,就难以自觉地抵制自身的弱点,从而被左派思维方式牵着鼻子而不自知,所以左派思想总是阴魂不散,难以根治。任何有理性有责任感的人,对此都要时刻警惕,作为决策者、管理者就更加责无旁贷。

下面就具体谈一谈,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

象泰国,马来西亚这些国家,无论土地、人口还是经济规模都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两个省,容易受冲击是肯定的。这点好理解。但左派同志无论如何也是解释不清,为什么最小的新加坡,所受的损失反而是最轻?结论只能是两个:一是制度,二是应对危机的措施,如果还有第三个的话,就是“国民性”了。

当年泰、马、包括印尼这些国家,尤其房地产、股市等资本市场,就象是现在的中国,嘴上说开放,但真正的态度是欲拒还迎,扭扭捏捏,半推半就,实际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资本进入有许多或明或暗的人为门槛,为官商勾结,操纵市场,制造和散布虚假消息,牟取利益片面最大化提供了可能和方便。完全的封闭当然也没有炒作存在,充分的开放,则做“多”和做“空”的力量很早就能达致平衡,因此即使有泡沫,程度上也小得多。半封半开才是最坏的,因为它最容易使人产生和相信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严重高估了资产的实际价值,从而给庄家(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炒作提供有利条件。完全封闭,也就没有幻想,资产最可能是低估而不是高估;充分开放,则信息透明,市场结构合理,投资者经验丰富,力量均衡,任何好消息坏消息都能及时消化,不至于积累下来酿成大祸。这就正如香港的股市,它的平均市赢率十几年来都比大陆低得多,哪怕是最高估的1997年。因此泰、马、印尼这些国家损失大,首先是因为它们“半封半开”的制度使泡沫膨胀比新加坡大得多,“价值回归”也就大得多。

当危机刚开始出现时,本来还有机会减少损失,但泰、马、印尼这些国家或出于面子问题,或出于认识问题,或出于某些特殊利益集团的压力,或兼而有之,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一个最愚蠢的政策,就是死撑本币汇率,结果外汇储备被掏空,不仅最后汇率没守住,而且长期低迷,反弹无力,给本国经济造成不应有的更严重的损失。如果要死撑本币汇率的话,新加坡更有充分得多的理由。泰、马、印尼至少食品和轻工业品、生活必需品等可以自给,而新加坡只是一个城市,几乎样样都要进口,汇率贬值对本国国民生活的冲击将数倍于前者。但新加坡没有这样做,而是放开让本币自由浮动。事实上,货币贬值对炒作该货币的任何“热钱”均是不利的,如果汇率跌得太多,这些热钱就可能血本无归;如果跌得远低于其真实价值,不用任何人号召,自然有资金来抄底。汇率非理性的下跌,和股票非理性下跌一样,只是庄家制造恐慌的一种手法。庄家也害怕被人接货,也害怕踏空,所以这种急跌是不会持久的。如果不死撑汇率,外汇储备损失有限,庄家还不容易出清,游戏还可以玩下去;你要死撑,正是求之不得,有多少抛多少,全给你吧,拜拜。其实,一般上规模的外贸企业都会在外汇上套期保值,锁定利润,所以汇率短暂急跌本来对它们的实际冲击也不会太大,最大的影响只是国民的心理,采取措施安定人心就行。最后,新加坡元的汇率在几个月内即有强劲反弹,国家元气恢复很快;而泰铢、马元则持续低迷了好几年,而这些国家本身也是乱哄哄,一蹶不振。

如果说避免和应对危机这样的紧急情况主要是和制度、政策有关的话,当最困难的时候过去后,国家恢复得如何,恐怕就和“国民性”有很大关系了。当年韩国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不亚于泰、马,但韩国的恢复很快,没几年又是一条猛龙,而现在谁也不再说泰国是什么“小虎”了。事实上,泰、马原以农业为主,八十年代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坐上了电子工业全球强劲增长的顺风车。但泰国的电子工业主要以日资为主,自身基础薄弱。日系企业在九十年代的信息革命潮流中步步落后,连带泰、马也渐呈衰败之象,其低端工业又逐渐受到中国等新兴势力的挤压,明眼人看已是危机四伏。但长期的农业社会培养的左派思维,使这些国家的人思想狭隘,目光短浅,盲目自大,同时又极端自卑。所以顺境时不可一世,急于向人炫耀以摆脱内心的自卑感,由此大大助长国内资产价格虚高,泡沫无限膨胀;一遇逆境,即怨天尤人,都是“外部势力”的错,从不认真检讨自己。不仅老百姓如此,马国那个以“反美”著名的为左派同志们津津乐道的马总理也是如此。马总理正是这些国家的人国民性的典型代表,所以这些国家始终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就无法走出危机的阴影;越是无法走出阴影,也就越是把问题推到“外部势力”头上,如此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泰、马、印尼这些国家和中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长期的传统农业社会,然后半推半就式开放;都存在许多社会问题和制度问题;人们的思维方式都倾向于传统农业社会的平均主义和集体主义,所以“左”式思想、言论大行其道;都出现了股市、楼市的资产泡沫,而且相当严重。所不同的仅仅是,中国的经济规模大得多,工业部门较齐全,基础也更好一些而已。但如果决策失误,继续受左派思想、言论干扰误导,抱残守缺不肯改革,一样会出问题,而且一出就将是比东南亚金融危机大得多的问题。

至于所谓“国际金融战争”之类的小说家言,去年我就写了批判宋鸿兵及其烂书《货币战争》的文章,有兴趣者请看:

为什么说宋鸿兵的《货币战争》错得没水平?


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3&ID=1535011


我现在准备写一篇《再批》,不久后发表。这里先引用我上次文章的一段话:


------------------------------------------------------

去年我发了“为什么宋鸿兵的《货币战争》没水平”一文。让我欣喜的是,能读懂此文并表示支持的网友并不少。这证明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现在国人的头脑和见识的确比以前大大长进了。不过也有些网友表示了这样的疑惑:难道在金融市场和货币交易中,庄家操纵的情况还少吗?你不也经常谈庄家的操控吗?

是的,如果我们单独看某一只股票,或者某一种货币,在某一段时间的确很可能存在庄家操控的情况。例如很多股票都是突然拉起的,事前你很难预计它什么时候会升,会升多少,等等。但庄家们可以不断这样做并且屡试不爽,那就说明了庄家们的操作的确符合资产价格运动的规律。任何规律总是客观的,是不随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庄家再有“阴谋”,也只能认识和利用这些规律,而不可能改变、创造甚至决定这些规律,更不可能逆而为之,那只会死无葬身之地。正是这些宋鸿兵之流的左派们不认识,也不愿意认识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庄家的行为,而不是相反。所以,宋鸿兵和《货币战争》的确非常没水平,不是一般的次,因为它将一切归之于少数人“阴谋”。

去年有文章说,不要过分迷信庄家的力量,要相信市场的力量大于庄家的力量云云。我认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准确的。有些市场制度完善,管理有方,市场的力量的确大于庄家的力量;但有些市场可能是乱糟糟,一塌糊涂,那么庄家的力量就完全可以大于,远大于市场的力量。此时庄家就不仅可以操纵某只股票,也可以操纵整个市场;何止操纵,市场还可以被取缔,被毁灭呢。不过,庄家们的力量再大,也大不过规律的作用。宋鸿兵之流的左派们大概也不敢否认,毛主席的力量很大,比任何“庄家”都大吧?所以毛主席可以消灭市场,搞大跃进,“庄家”做得到吗?但这样做违反了客观规律,于是大跃进失败了,最后市场也不得不恢复。因此上文的准确表述应为:不要过分迷信庄家的力量,尽管庄家有可能操纵市场,但他们操纵不了规律。

为什么庄家可以操纵市场,但不能操纵规律?因为市场是人为的东西。推而广之,一切人为的东西,不管它可见不可见,抽象的还是具体的,既然人能创造它,也就有可能操纵它,毁灭它。而规律是自外于人的,具体到社会领域和经济领域,在人性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的前提下,规律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它是不可操纵的。譬如,自由、民主都是人为的东西,因此它们也是可能被操纵、被毁灭的。但人类一定会逐步走向自由、民主,则是规律,因此自由、民主即使被操纵,被毁灭,也会重新出现和兴起。
--------------------------------------------------------

已写好的部分《再批》内容:

再说宋鸿兵和《货币战争》为何没水平


一年前发了“为什么说宋鸿兵的《货币战争》没水平”一文,反应相当热烈。个人精力有限,网友的跟贴和评论就没有办法一一回复了。一年后再看,发现批判宋某和他的烂书的文章多起来了。这当然让我觉得欣慰。不过,大概网上全面、系统批判宋鸿兵和《货币战争》的,我算第一个。百度一下,居然发现很多人转了我的那个贴子,这里先自我陶醉陶醉呵^_^

当然也有些网友表示了这样那样的疑惑,他们提的有些问题也相当典型。今天就再花点时间谈一谈,先从两个例子讲起:


一、所谓银行家们主使谋杀美国总统


按宋某的意思,几乎所有的美国总统被谋杀,幕后黑手都是银行家。那么,宋某提供了什么有力的证据吗?原来不过罗列了一大堆银行家和美国总统们在政策、法律上的矛盾分歧,然后就“合理推断”出这些总统都是银行家主使谋杀的。

如果这也算“有力证据”,按照宋某的“逻辑”,我也完全可以“合理推断”,美国总统都是“无产阶级”们杀的,不管是某个“无产阶级”团体组织策划,还是个别“无产阶级”人士的独自行动。左派同志不是总唠叨吗?美国总统和银行家的矛盾,说到底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矛盾”,是可妥协可调和的;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真个是血海深仇,不共戴天。美国的“无产阶级”那么多,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更多,只要有那么十个八个觉悟高又勇敢无畏的“无产阶级”人士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灭了美国总统这个“世界最大的资产阶级的总头目、总代理人”,难道就不会有一个成功吗?难道你敢小看“无产阶级”的力量吗?何况美国人都可以合法拥有枪支武器?

好象宋鸿兵也在天涯经济版露过脸,那么,我这个“合理推断”是不是要比你那个更强一点点,可能性更大一点点呢,宋哥哥?

现在连国内法律上都已经讲“疑罪从无”,而所谓“疑罪”,也是有一定证据的,只是证据不足。如果连一点证据也没有,那么严格地说,疑也不该疑。当然,我们或者不必如此苛求一个普通人,如果宋某声明,“我怀疑是......”,那也就罢了,但他却都是以十分肯定的陈述语气来说的,并且不忘连连抒发自己对美国总统们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多次表达对“神圣民权”堕落为“神圣金权”的“无限惋惜”,也不断发出自己对银行家们的“罪恶”的“正义谴责”。他想干什么?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一种先煽情后误导的惯用写作伎俩--企图煽动读者情绪,情绪煽动起来了,人就容易失去理性,忘记基本常识和常理,然后就容易被误导。这种伎俩很常见,但很低级,一般地,只能骗一骗那些涉世未深的毛小子。但遗憾的是,在国内,这样的手段屡试不爽,经常被它迷魂的不仅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老年人。这是否说明,这些中国人的头脑就象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白活了几十年?

以后凡是和宋鸿兵有过矛盾的人死了,公安也不用查了,法院也不用审了,把宋某人抓起来砰掉得了,一定是他干的,准没错哈~

还是那句话:“退一万步说,就算这些美国总统真是银行家们主使谋杀的,也不过是杀了几个上流社会的人,对基层民众没有什么影响;而历史上那些暴君、独裁者,为害的人又何止千千万万?”

如果看到有人在书中使用此类“煽情-误导”伎俩,立即就可以知道他的写作态度如何,动机端不端正。那么,宋某的水平呢?


二、为什么美国在南北战争后采取收缩信贷的政策?


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宋鸿兵的水平,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读死书”的呆子,而且读的“书”也不全,对“书”本身的理解也不正确,我上次的文章中已经详细指出过。在这里,宋某严厉指责战后收缩信贷是“一个没有比它更荒谬的政策了”,当然,又是银行家的阴谋,目的就是要制造南方地区(或包括美国全国)的经济萧条,好让自己捡便宜,廉价收购大量资产(即所谓“剪羊毛”)。

一般读者可能也认为,战后最重要的工作应是恢复重建,怎么能收缩信贷呢?这里好象确实有“阴谋”吧?

理解这个问题就需要一点经济学知识和政治智慧了。或者先请各位自己想一下,15分钟后再看下文?

......

......

......

美国当时的情况是,北部以近代工商业经济为主,这种经济的特点是扩张的能力和冲动很强,但需要大量的信贷支持;南部以传统农业和庄园经济为主,这种经济本身就有很大的自给自足成分,对信贷和货币支持的要求不高,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还完全没有农业机械化的影子,农业生产仍以人力和畜力为主)。经过四年的战乱,对所有美国人、美国政府和美国这个国家来说,排在第一位的任务是什么?当然是弥合南北方民众的裂痕,了却他们的冤仇,化解他们的矛盾,从而避免国家再次陷入分裂和内战。经济发展快不快倒是第二位的。

由于战争主要在南方地区进行,南部人口剧减,而且死的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基础设施破坏得很厉害,有些城市差不多整个毁掉,土地大量荒芜。这意味着什么?

1.南部地区短期内不可能有大量的农产品出产,无法通过交换获得足够的货币和其他商品,自有资本积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这个情况要延续到那些幸存的少年儿童成为新的劳动力为止,少则五六年,多则十年以上。

2.南部地区原有的资产,即使能幸存下来也必然严重掉价。道路毁了,桥梁炸了,树林烧了,房子倒了,没倒的墙壁上至少几十个弹孔。如果你拿它去银行抵押贷款,还能借到100万吗?很可能1000元也不值。

因此如果这个时候放松信贷,不仅对南部地区的人没什么意义,而且将大大助长北部工商业向南部扩张侵食的能力和冲动。于是,大批北部的财团和有钱佬将纷纷涌到南部地区收购廉价的土地、矿山、房屋、庄园、农场,而南方人迫于生计,急于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将不得不大量贱价抛售这些资产。那么若干年后,南方人就会发现自己更穷,北方佬更富,更要命的是,所有优质的资源、资产都让他们占去了,自己几乎没有再翻身的机会了。各位说说,以美利坚民族自由、独立和抗争的传统,将会发生什么?

事实上,正是收缩信贷,减少货币发行和流动性的政策,有效地抑制了北部工商业经济向南部的扩张和侵食,使南部地区获得了宝贵的休养生息时间,同时也保存了南部地区独特的文化。等南部的人口增长了,生产恢复了,基础设施重建了,资产价值回升了,信贷就可以重新扩张。何况战争既然已经结束,有些对军工及其相关工业的贷款本来就是要压缩的。

历史的真相就是:当时的美国政府和美国总统,当然也包括美国主要银行家,从美利坚国家、民族的大局出发,深谋远虑,宁可牺牲北部地区五~十年的经济发展,放弃唾手可得的发财机会,也要治好战争创伤,弥合南北裂痕,化解社会矛盾,重塑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美国政府、美国总统和美国主要银行家们有大智慧,大风范,大坚毅,顶住了无数压力,克服了无数困难,所以他们成功了,美国也成功了。

宋某人呢?小聪明也没一点,就以为自己又抓到了个“阴谋”的证据,声色俱厉,好不得意。如果按宋某说的那样放松信贷,才真是方便了少数富人们“剪羊毛”,发战争财呢。如果那样的话,就没有宋某人朝思暮想要飞去镀点金的那个美国了。

不聪明也不要紧,多用点功,将勤补拙吧。奉劝宋某人,以后拿起剪刀浆糊之前还是要多看看资料,多想想前因后果,才不会被痛打落水狗。

(未完待续,以下为部分回复)
----------------------------------------------

      作者:好年华 回复日期:2008-3-4 1:00:38 
  作者:好年华 回复日期:2008-3-4 0:20:51 
    作者:Liorchenjew 回复日期:2008-3-3 4:56:00 
      "痛批《货币战争》与中国学术界的无能" 也是你写的吗?
      先顶一下楼主!
    -----------------------------
    
    不是。其他网友写的,当然我觉得高兴。
    
    作者:Liorchenjew 回复日期:2008-3-3 4:50:27 
      好象宋鸿兵也在天涯经济版露过脸
      ------------------------------------------
      他的笔名是什么?
    ---------------------------
    就是宋鸿兵。
    
      
  
  作者:好年华 回复日期:2008-3-4 0:26:22 
    作者:jcguo 回复日期:2008-3-3 12:49:35 
      在天涯混的人都知道《货币战争》中是有一些问题在社会现实中不能自圆其说,某些问题也有夸大的嫌疑,但是lz不能因此就完全否定书中提到的很多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亮点,其中的很多问题值得我辈思考。不知lz是什么出于什么动机来批判此书,难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就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吗?
    ------------------------------------
    我的动机一开始就说得很明白,不需要猜来猜去:
    
    就是批判左派思想和左派的思维方式。
    
    虽然左派的某些观点或有可借鉴之处,但它的根本方向是错误的,而人们,客观地说,不管东方西方,总是容易受左派思想和左派思维方式误导,因为它的来源就是人性的弱点。
    
    要说清这个问题,就不是三言两语了,请留意我不久之后的新作:
    《误人子弟的左派思想》
    
  
  
  作者:好年华 回复日期:2008-3-4 0:46:21 
    作者:隆中鸟 回复日期:2008-3-2 21:51:05 
      对于观点一:两边都死无对证,无从考究.
      对于观点二:从经济角度宋鸿兵是对的,从政治角度可能楼主是对的,估计也是要把历史人物从棺材里扒出来才知道真相.
    ------------------------------
    
    观点一: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宋鸿兵当然可以怀疑,也可以把自己的怀疑说出来,但他不能使用如此卑劣的煽情误导手法。如果象他这样写,我就有充分理由怀疑他的人品和动机。请再看原文。
    观点二:从经济角度宋也不对。注意宋的经济角度和普通人是不同的。
    普通人的经济角度是:收缩信贷不利于战后重建,所以这至少是个错误的政策。
    宋的经济角度:收缩信贷是为了制造经济萧条,好让银行家们去掠夺财富。
    但上文已经指出,南部本来就够萧条的了。根本就不需要收缩什么信贷来制造。至于北部,经过战争,实力反而更壮大,银行家们要制造萧条掠夺财富,难度比直接去南方贱买贬值的资源和资产大得多。
    
    那么如果你是银行家,或者任何理智正常的人,你会舍易取难吗?至少也是先易后难,先放宽信贷,该掠夺的掠夺完了,再收缩信贷吧?
    
    所以宋鸿兵根本就是扯淡,最好的理解也是水平低。
    
    至于这个信贷是否收缩的太过分了,这可以见仁见智。但即使“过分”,也是有深远的战略考虑的。你以为上世纪的美国政府、美国总统就那么蠢,还不如一个普通人的见识吗?
    
    有意思的是,早年国内历史书上对这时期的描述是:
    
    林肯的继任者(忘了什么名字)对南方奴隶主阶级采取了包庇纵容的绥靖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在南部地区的发展云云。
    
    根本就是不同的角度说的同一回事。
  
             估计收缩信贷也是南部资产所有人的要求,但这样势必要顶住很大的压力。一些没能发横财的北方有钱佬就拼命攻击这个政策,宋某大概就是看到了这样的言论而自以为得意。
    
    美国立国的精神和宗旨就是自由,所以美国政府不能象某些国家那样,直接用行政命令的办法阻止任何人或机构到南方投资、交易,只能采用经济的办法。经济办法要达到效果,势必“过分”。
    
    同时,正是出于其自由的思想,美国人的思维习惯根本不是先考虑经济,而是尊重和保存各自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南部独立时公开的理由是什么?当然也不是维护奴隶制,而是维护自己的自由,维护南部地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宋某据说是留学美国多年,长期从事金融工作,并且知道那么多“石破天惊”的华尔街黑幕,却连美国人基本的思维习惯也不知道。他写的东东到底有多少可信性?
  
  作者:好年华 回复日期:2008-3-4 0:51:38 
    事实上,当时北方也有通货膨胀,只是程度上没有南方大罢了。所以从经济角度看也是有必要紧缩的。
    
    这个问题又一次暴露了宋的水平和知识:宋说,战争期间北方通货膨胀只有百分之几十,南方是百分之几百,原因是林肯英明,顶住银行家的压力,而南方邦联政府和银行家勾结云云。
    
    小提问:根据本文的提示,大家能讲出宋的水平和知识低在哪里吗?
    
  
------------------------------------------------------------------------------------------------------------  


七、遏制通胀,化解危机的对策

 
由于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误读,对“国际金融战争”之类鬼话的偏听偏信,不仅长期错误实行强制结售汇,而且连B股也遭殃,停发至少七八年了。大概就是怕“国际资本进来搞乱国内市场”吧。

但左派同志们可能不知道,象工行、中行这些所谓的大蓝筹大航母,本来是想拿到美国或欧洲上市的。直到三年前有关官员还到这些国家做工作。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如愿,才不得不改回香港和国内上市。在美欧上市的好处是,用股权换外汇,外汇的所有权就真正是“我们”的了,而且不会影响国内的货币发行。

根据上海和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网站提供的资料,到2008年2月14日收市,

沪 

总市值: 236287 亿
总流通市值: 63168 亿

总 市 值(亿元) 55,587.02
流通市值(亿元) 28,140.09

-----------------------------

由此可知目前两市总流通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仅为:(63168+28140)/(236287+55587)=91308/291874=31.3%。也可以近似地认为,超过三分之二的股本仍未流通。实际情况会少一些,因为总股本中包含了部分H股和国外上市的股本。未流通的主要是国有股,另有部分法人股及少量职工股等。根据股改确定的方案,这些未流通股的绝大部分将在今后三五年内成为可流通股。

即使要保持重点国有企业的国家控股权,至少也有一半以上的未流通股可以减持。但在A股减,不仅容易造成股市过分波动,而且现实也没有那么大市场容量。但B股的情形完全不同,目前的低迷状况完全是由于长期不发新股,旧股也不扩容,造成没有新鲜题材可炒,等于一家菜馆没有新菜式,不冷淡才怪。如果重发B股,并在B股市场扩容,B股肯定不跌反升,而那些进来的“热钱”也会急忙兑回外汇购买B股,从而实现收缩多余流动性和股权换外汇所有权,并至少大大减慢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速度,大大舒缓出口企业压力,为它们争取时间顺利转型,可谓一举数得。最保守估计,B股市场一年至少可以吸纳2000亿美元,可收回14000多亿人民币的流动性,而且这些钱主要是投机“热钱”,不是老百姓的钱,所以B股市场即使再波动对老百姓影响也有限。如此好事,此时不做,更待何时?

最后紧急呼吁:

1.从2008年3月1日起,所有属于存款性质的外汇储备一律由原购进的商业银行购回,可以用人民币、央票或国债抵价;

2.所有属于兑换性质的外汇,鉴于数量太大,可分批由商业银行在一年内购回,最后央行只需保持其中1/4足矣,央行同时根据外汇回购和基础货币回笼的进度逐渐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减息;

3.从2008年3月1日起,立即恢复B股的发行和扩容,当然,货币种类上可以考虑扩大,如增加欧元、日元、英镑、加元、澳元、瑞士法郎结算的品种,帮助改善外汇储备的结构。

单选投票, 共有 109 人参与投票

距结束还有: 8603 天5 小时27 分钟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