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初夏一共多少集:文明背后的性格原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7:36:23

文明背后的性格原型

  性格决定命运

  人性是复杂和矛盾性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复杂和矛盾的人性是否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呢?1923年,瑞士著名精神病专家C·G·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出版了一本书叫《心理类型》(Psychological Types,美国纽约的哈考特-布雷斯-约万诺维奇出版公司出版)。在这本书里,荣格创造性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并非杂乱无章,毫无规律,人性虽然是复杂和充满矛盾性的,但人的内心和行为,还是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人们不仅完全可以找到人性的内在规律,而且还能根据这些客观规律,进行主观的分类判断,也就是说,知人知面,同样可以知心。荣格在书中详细划定了他的性格分类,把人的性格分成不同的类型,在分类的基础上加以研究。

 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典著名心理学家,他认为人性虽然是复杂和矛盾的,但还是有着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荣格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性格决定命运",即人的本能和性格产生他自己的行为和举止。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将贯穿于他的一生。我们的性格就是个性的基础,性格决定了存在,并且,性格特征也决定其做出的选择。人们的做事风格、举止做派、个性风格,都是性格特征作用的结果,你受到他人欢迎的地方,就是你性格中的优点部分;你受到他人讨厌的地方,就是你性格中的缺点部分,性格决定了命运,生活和职场中的大事小情,都是人们性格类型导致的。

  荣格在里比多(libido)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内倾"和"外倾"的两大心理类型,并与思维、情感、感觉、直觉四种功能类型,进行归类匹配,创造性地提出了八种人格类型--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外倾感觉性、内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倾直觉型。也就是说,荣格将人的性格分成了八种类型。

  小贴士:里比多(libido)

  里比多(libido),又称"性冲动",指一个人看到、摸到、想到或听到与性相关的事物或声音,产生一种兴奋的感官刺激。在荣格看来,里比多(libido)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它表现于生长和生殖,也表现于其他活动。荣格的性格分析理论公布之后,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出现了大量的追随者,引发了一场性格心理分析的热潮,从欧洲一直延烧到北美大陆,整个西方世界都为此而震惊。荣格在书中放言:"对所有科学或生活部门来说,不同态度类型的问题是头等重要的,而心理学在其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的确,在社会经济和生活之中,对个人的态度类型进行分析,这是第一位的,比如,一个人以怎样的态度开始某项工作;他是否适合从事某项工作;他是否适合做某个职位;他是否能够满足特定的需要;个人的兴趣、爱好、习惯和职业的协调关系……

  《后汉书·班超传》有一个故事,一个叫班超的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细节小事,在家对父母非常孝顺,做事很勤奋,不怕吃苦,有很好的口才,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博学多才。东汉永平五年(公元62年)班超的哥哥班固被召做校书郎,班超与母跟着班固来到了东汉的首都洛阳。班家很穷,班超只好找了一个为官家抄书的工作,在班超看来,抄抄写写,笔墨纸砚,既无聊,又乏味,忍无可忍,他一气之下,摔笔在地,叹道"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他不想干抄抄写写的工作,觉得浪费生命,没有价值,觉得傅介子和张骞那样的探险才有意义,他的话让同事们听了,都笑他,班超说:"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来,班超出使西域,吸引西域诸国重新回到东汉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立下大功,被朝廷封侯,成就了自己建功立业的志向。这个故事就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投笔从戎"。其实,它也暴露了一个职场问题--性格类型和工作职位的关系是怎样的,班超不喜欢"笔砚工作",反感整日里抄抄写写,觉得意义不大,这并不表明这个抄写工作不好,而是说明班超的性格不适合做这个工作。

  宋代有个赵畯,他就是一个"抄书迷",根据宋朝人徐度在《却扫篇》的记载,赵畯字德进,喜欢"易学"。他知道有一本易学的书出版了,但是,当时市面上很难见到,赵畯很着急。有一天,他听说考城有一个士人家里有这本书,便步行去这个人家,随身带了几十张饼。他借到这本书,便昼夜抄写,肚子饿了,就吃饼。一连数日,把书就抄完了。班超厌恶抄书,赵畯喜欢抄书,这说明并非"抄书"不好,只是个人的性格不同,对抄书的态度也就不同,工作也是如此,某个工作不分好坏,只是看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如何,而工作态度常常决定于性格。对官家(招聘方)来说,找到班超这种性格的人来做抄写工作,既不利于工作的进行,也不利于发挥班超本人的优势;对于班超自己来说,也是如此,既干不好本职工作,又耽误了个人的未来发展,无论是作为雇主的官家,还是应聘者班超,都是一个"双输"的选择。如何在做出选择之前,回避"双输"的结果呢?实际上,荣格的心理类型分析,就是试图解决这种"双输"的选择困境。在荣格看来,按照人性的发展规律,做出科学的心理学判断,确定相应的性格类型,然后,根据测量出的性格类型,做出有针对性的选择。比如,军队应该接纳班超这种类型的年轻人,而文书抄写部门就应该拒绝班超,从而做到才有所长,才尽其用。

  唐代诗人贾岛的职业态度

  荣格的心理类型研究公布后,80多年里,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补充,其中以布里格(Katherine Cook Briggs)女士及其女儿伊莎贝尔·布里格·梅耶(Isabel Briggs Myers)的贡献尤其突出,布里格母女俩人从荣格的理论出发,经过50多年的长期观察、统计和实践,将心理类型理论从书本扩展到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比如学校里面的学生培训、企业雇员招聘、高级经理人个人魅力训练,以及个人的职业规划,等等,真正应验了荣格的预言。

 布里格的MBTI模型

  她们设计了一个心理性格的理论模型,利用心理学严密的方法,客观可靠的调查数据,基于荣格的性格倾向学说,对人们的性格差异做出科学的解释,创立了"梅耶--布里格"性格差异显示法(MBTI)。这个性格分析的方法是荣格理论的演变和发展。布里格把人类的性格类型分成了16种,因此,这种性格分析法也被称为"16种性格类型鉴定法",简称"16型人格"。

  20世纪80年代,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已经在西方世界基本普及,布里格母女的"16型人格"性格分析法也被具体应用在西方经济和社会生活里。在欧美社会里,很多公司的部门都存在着许多职位和才能不相匹配的事例,这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公司成本,并且对雇员个人而言,也浪费了巨大的时间成本。于是"人力资源开发"成了公司管理的核心要务之一。布里格母女的"16型人格",逐渐在公司人力资源领域得到高度重视和普及。

  中国唐代诗人贾岛,曾经写过一首诗,叫《戏赠友人》: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 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这首诗体现了一种职业态度,开头两句"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就是点明了贾岛的职业态度,不写诗了,自己的内心就像废井一般干涸,这就是对职业的高度负责和热爱的态度,贾岛的态度和能力,与诗人这个职业是匹配的。荣格和布里格母女的研究,就是通过心理类型理论,帮助个人,也帮助公司和机构,找到和招聘职业(职位)想匹配的工作态度和能力。从较为原始的京剧脸谱,到两千多年的中国儒家的"君子人格",从1923年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到今天的布里格的16型人格,性格分析的历史源远流长,特别是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第一次把"性格分析"引进了科学和理性的体系,历经84年的推广、修正、完善,形成了基本完善和高度科学的16型人格。如今,这一理论开始进入我国大陆地区,开始为中国内地的公司、学校、机关,以及个人服务,在内地推介"16型人格",可以说是心理学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普及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