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歌 俄语版:许宝文:读阴朝民新闻发布会报导有感 :: 科学?自然?社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16:48
许宝文:读阴朝民新闻发布会报导有感   - [地震]
Tag:汶川地震地震预报地震成因
转自许宝文先生的网站http://www.xbaowen.cn
前几天的北京晚报报导了中国地震局副局长阴朝民在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发布会上的讲话及答媒体记者问。看起来,这场新闻发布会是由于2008奥运会召开在即,媒体主要关心的是奥运期间的地震形势和应急措施。阴朝民在回答媒体记者所提出的有关问题的同时,也谈到了地震局的工作和大家关心的地震预报问题。他首先表示,“汶川地震由于发震区域构造的复杂性,震前没有出现大量典型异常,因此中国地震局未能作出预报”。并说,“作为地震工作者,他对此深感痛心和不安。”也介绍了我国地震局工作的有关情况。晚报突出地报道了“全国地震观测网络建成”。还引用了阴朝民的话说,“十五”期间,通过实施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我国建成了国家、省和市(县)三级管理的1200多个地震监测台站,布设了总长度达数万公里的流动测线,建立了15000余个群众监测点,形成了多种学科相结合、固定观测与流动观测相结合、专群相结合的覆盖全国的地震观测网络,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速报能力,大大提升了震后应急处置水平。目前省会城市和东部地区可以监测1.5级以上地震,速报时间10分钟至15分钟,其他地区可以监测3.5级以上地震,速报时间20分钟到25分钟。这篇报导引发了我不少感想。尤其是,公开宣布了我国的地震观测网已经建成,公布了我国已经达到的速报时间,即视地震级别的不同为10分钟至15分钟。这些数字似乎是第一次向媒体公布,使我了解了一些情况,也触发了我的一些想法。为了更准确的了解阴朝民的讲话,我在网上查到了这次新闻发布会的详细报道。读了这些报导,更加使我感到要将自己的感想写出来供大家研讨。(有兴趣的网友可以通过以下链接找到详细报导的原文http://www.china.com.cn/zhibo/2008-07/19/content_16025347.htm?show=t )
一、
阴朝民副局长向媒体表示,汶川地震由于发震区域构造的复杂性,震前没有出现大量典型异常,因此中国地震局未能作出预报。作为地震工作者,他对此深感痛心和不安。首先,我觉得他在发布会上作的表态是真诚的,但言语中也反映出中国地震局领导的某些苦恼。原来,这次地震没能做出预报,是由于发震区域的地质构造的复杂性,是因为震前没有出现大量的典型异常所致。反过来说,只要地质构造相对简单,以及震前出现一定数量的典型异常,中国地震局是可以做出预报的了?!另一方面,这几句话也隐隐约约地告诉了大众,汶川地震是存在某些所谓的典型异常的,但只是因为数量不够多,所以没能作出预报。前面我曾经说过,地震发生前,应该是有异常现象的。这次汶川地震当然也不会例外,不过由于各次地震所处的地质条件不一样,异常现象当然也不会一样。现在阴朝民已经说了存在一些异常,那么,我很希望以后能听到这些所谓的典型异常究竟是什么?至于地质构造的复杂性,这是地震带的普遍情况。因此,我们能否从阴朝民的讲话中理解为,中国地震局在其他构造相对比较简单的地震带上预报地震是比较有把握的呢?其实,客观的说,我们,而且不仅仅是我国,全世界所有国家都一样,对于预报地震都是没有过关的。地震局领导大可不必,作这些牵强附会的解释。
但是,倒是应该想一想,国家把预报地震的任务加在地震局的肩膀上,让他们为一个不能完成的任务作检讨,确实不单是一件苦恼的事,而且也是一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思考的问题。
但是,话也得说回来,从对人民负责出发,地震局的领导是不是认为自己确实也有应该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呢?譬如说,在短临预报方面没有作出预报,那么在中长期预报方面,你们又对汶川地震做过什么评估,做过哪些工作呢?我想我和全国纳税人是都非常愿意听地震局的领导对大家做出更多的具体的说明的,这将远比说几句 “痛心和不安”的话更能得到大家的理解。
二、
阴朝民说,我国已经建成了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其所达到的科技水平确实是比过去有相当的进步。但我的问题是,这个水平在国际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对于我国这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是不是已经足够完善,还是依旧具有明显的差距呢?按照阴朝民的说法,在东部及省会城市,这个网可以视地震级别的不同,在10分钟至15分钟时间内进行速报。显然,这和日本达到的4秒钟发现,8秒钟速报的水平相差极远!有人会说,日本的国土面积小,我国的国土面积大,很难相比。但是我们有没有可能选择几处地震频发和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加密测点,完善各个方面的技术从而达到更高的水平呢?这种速报系统,在这次汶川性质的地震灾害中,如果能在半分钟内发出警报,显然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我想经过这次巨大的灾难,地震部门和有关单位应该有这种胆识提出适合于我国具体条件的速报系统。与这次损失上千亿和十万人生命的代价相比,有关方面应该可以做出恰当的选择的,我们更是伸长了脖子等待着结果。

为了研究地震机理和探索地震预报,据阴朝民说,在“十五”期间“布设了总长度达数万公里的流动测线”,可见国家对此项工作是很重视的并且进行了相当规模的财政投入。这就让人们自然地提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如这些工作的结果是什么,其中有哪些是有成效的,哪些是与原来的预期相差较远。我们有权利了解这些情况。譬如说,这是一些什么样的“移动测线”,是按照什么原则确定和部署的。近日来,网上发布了一些地震预测方面的科技研究新进展。如钮博士在美国圣安德里斯断层对弹性波在岩石中传播速度变化的监测的研究结果,以及美国宇航局对电离层的变化与地震发生的相关性的研究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重视,据说我国也有类似的研究。可能阴朝民所说的数万公里的移动测线,就包含有类似的内容?我的建议是,这些研究工作和野外观测应该是进行网络状的布设,而不是按照省区行政部门来平均部署。即对于某一个地区,不是设一个站,而是设一个有数十个点分布在数百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观测网。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一次地震的发生是经过一个相当长时期的能量的积累,是在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地质体中进行聚集的结果。唐山地震事后的观测资料的整理中,在众多方法的资料中,电阻率资料的异常与地震烈度的范围有相当好的吻合。这就是由于电阻率方法的测点组成了一个范围相当大的面积。(见地震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1976年唐山地震》一书的212页—227页)。同样,如果钮博士的波速监测不是在一对井中而是一群井的资料的话,或许就可以得出更为丰富和更为可信的结论。对于这个问题,原国家地震研究所的顾功叙先生在1989年的一次讨论电阻率测量的会议上的讲话就很鲜明地谈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还提出了一个十年的设想,现在二十年都过去了,如果我们重读一下他老人家的讲话,确实是颇有启发的。(顾功叙先生是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是我国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的先驱,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地质部物探局的总工程师,后转向地震科研领域。我有幸在他的指点下步入地球物理勘探的大路,得益匪浅,终身难忘。这次汶川地震后,喜获他老人家1989年的一次讲话文稿,读后,深有感受,充分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家治学严谨的作风。特此附后*,其中有少数几句话,牵涉到对人的评价,我进行了节略。)我希望有关方面能对今后的“移动测线”的部署原则进行认真的研究。
四、
关于群测群报问题。阴朝民透露我国共有15000余个群众监测点,形成了多种学科相结合、固定观测与流动观测相结合、专群相结合的覆盖全国的地震观测网络,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速报能力,说明我国地震部门依然是十分重视群测群报工作的。问题是这些点是否具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合作业规范。由于我们对地震发生的机理依然模模糊糊,但有不少事实证明地震前的异常情况如能准确掌握,对于防震减灾确有重要意义。譬如各地井水水位及成分的突变,甚至各种动物异常,读应该值得重视。尽管这里面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但群测点好比是我们专业队伍的又一副眼睛我认为是应该坚持的。而且有许多地方这些点事实上已经成为宣传地震科普的据点。只要我们坚持用科学态度去对待地震,人员伤亡是可以大幅度降低的。希望地震部门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坚持艰苦奋斗,坚持实事求是,不搞花架子,不搞铺张浪费,肯定是会有好处的。但愿某一张漫画中所说的,有的地方借搞观察动物异常为名,却养起了名贵的藏獒,这种浪费纳税人钱财,损害党和国家声誉的事必须予以制止和加以纠正。
在结束这篇文章的时候,网上报导,有关方面已经决定在这次地震断裂带的地方选择地点进行“科学深钻”的施工。我认为这是新一轮地震机理研究工作的开始。可见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痛定思痛之余,已经开始认真研究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新规划。我想这个规划应该是全面的,是在充分研究世界地震预报科技发展的新进展,同时又是密切结合我国具体地质条件和国情的计划。我认为钻井是最最费钱的手段,所得到的结果也是很有限的,可谓是“一孔之见”,但确是唯一能取得地下实际岩石资料的办法,问题是这口井不可能打到震中区,因为那需要钻深10公里以上。所以我们要十分明确钻井的目的,结合使用其它配套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种种方法。像所有其他地学研究工作一样,我们必须坚持使用各种科学手段,以达到“又好、又省”的目的。这里地球物理方法应该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包括这次科学钻井井位的选择和设计,就首先需要使用多种地质(包括地面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精心研究(包括遥感和大气物理)。我想国务院的专家组应该明白这些道理,本人无需说三道四。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科研体制的某些缺陷,在制定计划时,务必要避免以邻为豁,甚至巧立名目,争抢“蛋糕”现象的出现。
我坚定地相信,人类总将解决地震预报这个科学难题的,尽管这或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我们是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的!
*附件一 顾功叙在中青年科技人员地电前兆学术讨沦会上的书面发言(1989)
附件二
附记:(二)《1976年唐山地震》一书的221页—227页
第三节讨  论
一、地电阻率异常现象的某些特征
1.震前在震中附近形成一个地电阻率下降异常区
如前所述,从1973年下半年开始,京津唐地区地电阻率观测台网中先后有唐山、马家沟、昌黎、宝坻、青光、八里桥、忠兴庄等七个台出现地电阻率下降异常。这些台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唐山震中及附近地区,形成一个地电阻率下降异常区。由于外围台站,特别是西部地区分布较密的马坊、张山营、马各庄、徐庄子等台无明显的异常变化,这就为地电阻率下降异常区的确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正常背景。图7.7a是根据1975年12月(封冻干燥季节)各台异常相对变化量的百分比(dp,如:%)画出的地电阻率中期异常平面图。由图可见,在此期间唐山台的异常幅度最大,达到—2.9%。从1976年1月一1976年6月,该台^又下降了—1.6%,震前累积的总趋势异常幅度为—4.5%,直至发震前的1976年6月户:下降异常区的范围和形态基本未变(图7,?b)。
按本书第二章提供的资料,唐山7.8级地震的断层长度约为115公里,故对于震源深度为  10—30公里的浅源大地震来说,


震前地壳应力集中的影响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二、三百公里,并沿垂直方向达到地壳浅层,即台站探测体积之内是有可能的(郭增建,1973~陈培善等,1977)。因此,唐山附近观测到的地电阻率下降异常区,可能就是唐山地震震源应力集中影响的产物。
2。震后地电阻率回升
如果说震前的地电阻率下降反映了能量积累的过程,那么,震后地电阻率出现与下降相  反的回升,则反映了能量的释放。这对判断地电阻率变化是否与地震有关,是一个重要的标  志。
3,临震异常与趋势异常有显著差别
在异常变化性质上,趋势异常是以地电阻率下降为主,而临震异常却有降有升;在变化  幅度上,临震异常幅度比趋势异常大得多;在变化速率上,趋势异常是缓慢变化,而临震异  常却表现为加速下降或突跳,并在震前短暂的几天内完成,在分布范围上,临震异常比趋势  异常范围略大。这种显著的差异,可能意味着二者在成因上不完全相同。
二、关于异常的阶段性
从总体上来说,按时间进程、空间分布及异常形态,可将唐山地震前后由京津唐地区观测得到的地电阻率变化的全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中期趋势下降  持续时间一般为二至三年,变化速率较为缓慢,平均年下降速率不超过2%,其分布范围最远可到距震中约140公里左右处。
短期加速下降  仅在少数台上有显示,持续时间一般为两个月至半年,表现为异常形态的转折或在下降背景上的加速,平均下降速率较中期异常为大,其分布范围约在距震中l00公里之内。
临震突变  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天,形态复杂,幅度甚大,表现出多台同步突变的特征, 其分布范围最远可达170公里左右。
震后回升变化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回升和调整,在震后几天以脉冲型剧变为主,并兼有“阶跃型”变化。有些台站随着余震活动的衰减,地电阻率可基本恢复到接近中期异常开始时的水平,但大多数台站不能完全恢复。
上述四个阶段变化仅在昌黎台上有较完整的显示,并非所有台站都有反映,如中期异常  明显的唐山和宝坻台,就没有记录到临震变化。据分析,台址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可能是造  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但目前还很难定论。
三、地电异常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本书第五章关于测震前兆的研究表明,唐山7.8级地震前,自1973年起,燕山地震带4级以上地震有逐渐向东丛集的迹象,将其丛集区域与地电阻率下降异常区相比较,二者大体吻合(图7.8a)。将燕山带东段1968年以来3级以上地震累积频度曲线与宝坻台的地电阻率变化相比(图7.9),还可以看出,大致在1973年4级以上地震向东丛集的同时,该区地震累积频度也明显上升,随后宝坻台地电阻率于1974年初开始下降。此外,从7.8级地震后(1976年8月一12月)5级以上余震和余震区外4级以上地震的分布看(图7.8b),地电阻率下降异常区范围与唐山余震及附近地区地震活动的范围也大体一致。
本章第二节已经提到,宝坻台地电阻率的变化与海城地震、唐山地震及其强余震活动的起伏对应较好(图7.9)。宝坻台观测时间较长,地电阻率经历了1970—1973年较平稳的正常变化、1974年开始的趋势下降及震后恢复的过程。唐山地震前的趋势下降过程中受到海城地震的影响,曾有过短期升降,而震后的恢复由于受到强余震的影响亦有过波动。唐山地震前后的总体过程以及多次强余震前后的变化都重复了震前下降震后回升的特点。
从以上事实不难看出,唐山及其邻近地区所出现的地电阻率异常,与唐山地震的孕育、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许宝文先生网站

gwzz 发表于 2008-08-01 21:26:24 | 引用(trackback0) | 编辑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