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d2.myqcloud.com:新媒介环境改变舆论的形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24:47
2010年08月11日 09:31:16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今天新媒介环境极大地,或者说是根本上改变了舆论(意见)的形成模式、传播方式和扩散速度。研究当下的舆论状况,必须先解析今天的媒介环境。

互联网作为新的公共领域的崛起,引起了舆论研究者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显然,互联网出现短短十来年就改变了舆论的走向,人们无法视而不见。本文强调的新媒介环境不仅仅指互联网,同时也指互联网和纸媒体、广播、电视所构成的新的传播环境和舆论生态。
以往的传播学研究表明,舆论作为公众意见的集合体,不是个人意见的简单相加,它或者是由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所诱导,或者是由意见领袖所引领,并由二级传播(甚至多级传播)的机制在其中发挥作用而产生。因此舆论的自发性是有条件的,即在某种意义上,舆论的形成和流布是与传播方式和渠道密切相关的。今天新媒介环境极大地,或者说是根本上改变了舆论(意见)的形成模式、传播方式和扩散速度。因此研究当下的舆论状况,必须先解析今天的媒介环境。
网络既是公共领域又是舆论本身
作为公共领域,网络上有讨论,有争辩,有意见的交换、交流和汇集,也有意见的排斥、批驳和冲突。可以说,网络有着最大的公共性、包容性和未经加工的原生态性(相对于传统纸媒而言)。在网络上,各种意见都能有表达的机会,如果说“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说法有些夸张的话,“网络面前人人平等”并不是一种多大的奢望。另外,网络的匿名性加大了人们网络表达的勇气(这里不是指谩骂和诬陷等不良和违法行为),可以帮助某些人克服“人微言轻”的卑微心理。
网络同时又是一种舆论媒体,人们上网搜索、浏览,就如同是阅读报刊杂志,网络上的意见和议论似乎直接构成了舆论或舆论的组成部分。网络既作为公共领域,又作为舆论阵地的双重特性,使得舆论的范围扩展到以前难以涉及的领域。
搜索更多舆论 媒介 的新闻
他们为何藐视舆论监督--抵制舆论监督事件引发的思考
使舆论监督真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汪洋:反腐倡廉监督是关键 要给舆论监督撑腰壮胆
新闻出版总署:支持记者进行正常合法的舆论监督
最高法:因舆论引导不力造成重大负面影响要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