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典三级法本无情:如何理解胃气的概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1:02:06

  自《内经》提出胃气概念及其理论以后,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并予以进一步阐释,时至今日,还有不少学者对胃气概念及其理论不断进行着诠释与发挥。下面谈谈我对“胃气”概念的理解。

  “胃气”,最早见于《内经》,共计23次,但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新版《中医大辞典》将胃气解释为:一指胃的生理功能;二泛指人体的精气;三指脾胃的功能在脉象的反映,即带和缓流利的脉象。李如辉认为胃气的本义只能是胃的生理功能,而且由于脾与胃的关系密切,所以胃气在《内经》中常又具有脾气或脾胃之气的含义,因而胃气又指脾胃的生理功能。至于脉有胃气、色有胃气、舌有胃气,不能作为胃气概念内涵,其意在于强调脾胃功能(胃气)的外在显现。吴华强通过对胃气概念的辨析,认为胃气概念的内涵应该统一,胃气是胃腑之气,胃气在发挥生理功能中与脾气密切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成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充足则人体健康,气血和调,加之先天之气和清气的共同参与,则表现为脉搏从容和缓,体现了正常之平人的脉象特征。路军章等认为,从《内经》来看,胃气所指有三,一为后天元气,二为脾胃的气机,三为胃腑的气机。由此归纳胃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胃气是指人之正气,亦即后天元气;狭义的胃气是指脾胃的生理功能。另有学者甚至诠释胃气的内涵有五个方面:一是指维持胃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二是对以脾胃为核心的消化系统的功能状态的概括,三是指胃的生理特性,四指脉的柔和之象,五是指舌苔形成的主要因素。上述诠释大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内经》以及其他古代医著原文的错误理解,尤为严重的是在对胃气内涵的解释中,将气(或精气)、气机、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乃至脉象表现等并列,则明显地违背了逻辑的自洽性。

  从胃气概念的发生学角度来看,胃气乃由“胃”与“气”两词组合而成。一般而言,对胃的认识多无疑义,《内经》对胃的形态、容积等已有明确记载,《外科证治全书·卷四》记载:“胃上口在鬲下,曰贲门。脐上二寸即胃下口曰幽门,传入小肠。”从解剖形态而言,与现代医学所说的胃没有区别。因此,胃气一词的关键即在于对气的正确理解。气是什么?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大纲》中对中西自然观进行比较时指出:“在中国哲学中,注重物质,以物的范畴解说一切之本根论,乃是气论。中国哲学中所谓气,可以说是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西洋哲学中之原子论,谓一切气皆由微小固体而成;中国哲学中之气论,则谓一切固体皆是气之凝结。亦可谓适成一种对照。”中医学气理论的形成,虽然也源于对人体各种显而易见且至关重要的生命现象如呼吸之气、人体散发的可见热气、体内上下流动之气的观察、体悟、抽象,但更重要的是受到哲学气论的影响,借用哲学气的本原性、运动性的特点,以说明生命的物质性和运动性,如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道》说:“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也。是以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立,气纳神存。”生命起始于气之聚合,终止于气之离散,一旦气绝,生机便息。当然,中医学又进一步发展了哲学气范畴,既肯定气的物质性,更重视气的功能活动,而且善于从各种生理病理征象、药物针灸治疗反应去认识和阐明其存在状态和变化,故此人体的各种气也就显得具体而有象可征。同时使气更为具体化和明细化,由此派生了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筋气、脉气、骨气、上气、中气、谷气、清气、浊气等等概念。这些概念中的气和血、津液、精一样,都是具体而特定的物质,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以及信息传递的载体。

  可见,胃气即是在脏腑之气基础上演化出来的概念。正如张介宾《类经·卷十三》所说:“真气,即元气也……气在阳分即阳气,在阴即阴气,在表曰卫气,在里曰营气,在脾曰充气,在胃曰胃气,在上焦曰宗气,在中焦曰中气,在下焦曰元阴元阳之气,皆无非其别名耳。”因此,胃气当如同心气、肺气等脏腑之气一样,是胃腑发挥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胃气的推动与温煦作用,是胃腑完成受纳、腐熟水谷生理功能的根本所在,胃的功能则是胃气的具体体现。那么,将胃气解释为胃之气机、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乃至脉象表现等,无疑都是错误的。

邢玉瑞   陕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