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10登录显示密码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4:50:27

再次,要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
  最后,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最终把实践观念和行动方案变为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要使理论为群众所认同、内化,成为自觉行动,必须采取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如说服教育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典型试验逐步推广的方法等。

  3.认识活动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在认识活动中,实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无论是实践活动还是认识活动,都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的理智、情感、意志是融合在一起的。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①指导作用。人的认识活动是有目的地探求真理的活动,无论是认识课题的选择、认识工具的使用,还是认识结果的总结和概括,都离不开理性因素的指导。②解释作用。借助科学理论,可以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现象作出系统的说明。③预见作用。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的科学预见比起以日常经验为基础的经验推测,具有更大的可靠性。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像、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
  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动力作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而实践对认识发生作用,还得通过情感、意志这些非理性因素。人总是在一定的情感、意志的影响下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积极的情感情绪给认识活动注入活力,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②诱导作用。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像和幻想,而想像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的极可贵的品质。列宁说:“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像,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像,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像也是不可能的。”③激发作用。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激发下会导致直觉和灵感,而直觉和灵感这种非逻辑力量可以弥补逻辑思维的不足,激发人的创造力,它是一种重要的认识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全面分析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积极作用和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同非理性主义划清了界限。
  4.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的发展过程还表现在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上。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着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等因素的制约。恩格斯说:“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对于某一自然现象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验、认识、再实验、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理论。认识社会生活更是如此。我们党对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算达到比较完整、科学的认识。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也就是说,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在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人们的认识超越于或落后于客观实践的发展阶段,都是离开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常常是“左”的或右的错误的认识论根源。
  5.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真正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党的治党治国之道,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之道。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认识从实践中来,主要是从群众的实践中来;认识回到实践中去,也主要是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辩证法的“个别——一般——个别”、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实践”、群众路线的“群众——领导——群众”,这三个公式是一致的。

  三、认识的真理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1.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特征。
  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并不是说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也不是说它没有主观形式,而是说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的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它们共同的错误都是否定客观真理的存在。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质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三层含义: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绝对真理,是永远不能被推翻的;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所以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不可分的,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们已经获得的每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绝对真理的一个成分,都是通向绝对真理的一个阶梯。它是以往实践和认识已经达到的成果,又是进一步迈向绝对真理的起点;它是一个个承前启后的中间站,又是一个个由相对向绝对转化的关节点。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这样由相对到绝对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
  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人们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把已有的理论看成永恒不变的教条。这种绝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怀疑科学理论的可靠性,把真理看成是主观随意的东西。这种相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相对主义往往成为机会主义者在理论上背叛马克思主义、在行动上动摇变节的思想根源。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是相反的两个极端,但是“两极相通”,在一定条件下,绝对主义会滑向相对主义。在共产主义运动中,有人曾经认为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是完美无缺的最终真理,然而,一旦发现某些经典理论也并非尽善尽美,于是就认为根本不存在绝对真理,没有什么可信赖的理论了。他们把教条主义的破产看成是马列主义的危机,成了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的俘虏。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两种错误倾向。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真理的具体性,从内容上讲,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从形式上讲,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理论体系。真理的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是: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真理的具体性还表现在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上。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所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对象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这种情况决定了检验标准既不能在纯粹主观范围内去寻找,也不能在纯粹客观范围内去解决,而只能是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所以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凡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作出裁决。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既可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于冲破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拨乱反正,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起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5.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这就在追求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的问题。
  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是在二者的关系中发生和形成的。因此,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①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②人的需要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制约的。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①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②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③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实践是一种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它一方面要尊重客观规律,形成理性认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改造,创造和实现价值。这就要对客体可能具有的价值、实践改造后的意义、成果等进行科学的评价。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必须符合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只有那些既有利于社会发展,又对个人或群体有意义的需要,才是真正符合主体利益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需要。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区别的:①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②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③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差异和矛盾,说明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之间具有矛盾性。这种矛盾性,一方面给人类的生活、活动造成了困难和困境;另一方面,这种矛盾的不断出现和解决又不断地推动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一般说来,这种调节总是要使价值服从真理,使需要服从可能,使暂时服从长远,使局部服从全局。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来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充分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坚持真理和捍卫人民利益的统一,尊重历史规律和无产阶级及人类解放的统一上,也充分体现在社会主义一要发展生产力、二要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上。
  6.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是一致的,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思想路线是认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实际工作中作为指导思想的认识和行动路线。
  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实质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它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历史经验证明,思想路线是否正确,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正确思想路线,不仅为确定和发展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也为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提供了正确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四、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
  1.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一致的,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和方法论。辩证法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就成为辩证思维方法,它是人们把握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工具。邓小平要求我们“照辩证法办事”,就是要求我们把辩证法转化为认识论和方法论,转化为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一个整体,它是由一系列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方法所组成的,其中主要有:
  ①归纳与演绎。归纳和演绎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即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的原理。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归纳和演绎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的关系。归纳和演绎是方向相反的两种思维方法,但两者又是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归纳是演绎的基础,作为演绎出发点的一般原理往往是归纳得来的;演绎是归纳的前提,它为归纳提供理论指导和沦证。在实际的思维过程中,归纳和演绎是相互推移、交替使用的。归纳和演绎都具有局限性,单纯的归纳或演绎还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需要运用更为深刻的其他思维方法。
  ②分析与综合。这是更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分析是在思维过程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出事物的本质;综合则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认识事物的整体。分析和综合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和综合是两种相反的思维方法,但它们又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完成,离开了综合就没有科学的分析。分析和综合的统一是矛盾分析法在思维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③抽象与具体。抽象和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思维具体或理性具体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它不同于感性具体,感性具体只是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而理性具体则是在感性具体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分析和综合,达到对事物多方面属性或本质的把握。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由抽象的逻辑起点经过一系列中介,达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④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思维过程同客观事物的历史过程和认识的历史过程应当符合,也就是逻辑和历史的统一。逻辑指的是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它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历史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真正科学的认识是现实历史发展的反映,要求思维的逻辑与历史的进程相一致。历史是逻辑韵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的历史。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是辩证思维的一个根本原则。
  2.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现代科学研究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统一的时代特征,使辩证思维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依赖性更加密切。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首先,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渗透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之中,广泛作用于现代科学研究,以致离开辩证思维方法,科学研究就寸步难行;其次,辩证思维方法不仅是实现经验知识向科学理论转化的必要工具,而且已成为沟通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桥梁;再次,辩证思维方法为科学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动力,推动科研工作者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去解决科学认识活动中的新问题,不断开拓创新。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从各个方面充实了辩证思维中的世界图景;现代科学思维以其特有的方式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的观点,并进一步促使辩证思维方法具体化、精确化。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的相互结合日益重要。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把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机地统一起来,更加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指导科学研究。

四、社会的观念结构
  1.观念结构的含义和构成

  社会的观念结构是指由各种意识形态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具有确定规范的意识形态的联结方式。与经济基础以及政治的上层建筑相对应,观念结构又称思想的上层建筑。它同政治结构一起构成了社会上层建筑的整体。
  社会的观念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反映,它耸立在经济结构之上,为经济结构服务。按反映社会生活的侧重面和方式的不同,观念结构分为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和哲学等不同形式。这些形式各有特点,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组成了社会观念结构的整体。
  2.意识形态的本质,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社会意识是和社会存在相对应的哲学范畴。社会存在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则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那些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称为意识形态。
  马克思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意识形态的本质。其具体表现是:①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具体的,抽象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②意识形态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意识形态是历史的,永恒不变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③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④在一个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因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思想上、精神上也必然占统治地位。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认识各种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有助于我们揭示各种观念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和阶级实质。例如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天赋人权”观念,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反映,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也有自己的自由、平等的人权观念,它在吸取历史上自由、平等观念的积极成分的同时,又赋予新的社会内容,形成高于以往一切阶级人权观念的新的人权观念。
  3.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但它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具有特殊的功能。表现在:
  第一,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意识形态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有时又会预见到社会存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不过这只是相对的。过时的意识形态不可能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之后长久地存在下去,新的意识形态也只是在社会已具备了提出新的任务的条件时才可能产生。
  第二,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意识形态,在内容上主要是反映现实的社会存在,但同时也会吸收、保留以往形成的某些意识形态材料,“古为今用”;在形式上继承以往既有的方式和方法,同时又根据新的内容和条件加以改造、补充和发展,并增添一些新的形式,“推陈出新”。正是由于这种继承性,才有意识形态发展的独特的历史,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
  第三,意识形态对社会经济结构以及政治结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在于,它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意志,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
  现实社会中的意识形态状况比较复杂。一般说来,在每一社会形态中往往有三种意识形态:反映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以及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旧社会的意识形态,它反映的是已经消灭和正在消灭的旧的生产关系;反映现存社会里成长着的新的社会因素的新意识形态。各种意识形态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展开斗争。由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这种意识形态里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先进的意识形态武装、感染、教育和引导人,战胜腐朽的意识形态,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任务。
  意识形态能动的反作用集中体现在意识形态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这两大功能上。
  作为经济结构的反映,意识形态必然具有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的功能。意识形态的能动性不仅在于它能够反映现实社会,而且在于它能够评价现实社会,评价的结果便是肯定或否定即维护或批判。维护或批判是同一功能的两个侧面,维护的是同自身性质相同的东西,批判的是同自身性质相反的东西。
  意识形态具有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的功能。意识形态可以确定现实活动的目的和方式,对活动作可行性分析,规划活动程序;对活动加以必要的调节,部分调整甚至完全停止不适当或不可行的计划,或全力以赴完成原计划;意识形态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超越现实社会,创造出新的观念,并能够指导人的实践以及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创造新事物。
  4.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或者说,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文化的本质即人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历史过程中,赋予物质和精神产品以人化形式的特殊活动,是人类所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的形式。它的内涵既体现在人们的活动成果和活动方式中,也体现在人的精神生产、观念形态和思维方式中。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与一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关联的。“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文化具有以下特点:①人化的形式。是否具有“文化意义”,核心在于是否体现了人的特点和人的尺度,即是否具有人化形式。“人化物”不同于“自然物”,就在于它不仅包含着“自然物”的物质内容,而且还包含着人的活动的内容,包含着人的智力、能力、趣味、取向等所赋予物的那种特殊的人化形式。②社会的性质。文化具有人化形式,但只有这种人化形式对它的创造者及可能范围内的一切人都有意义的时候,才具有文化的含义。文化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往中存在和发展的,它不依赖于人类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各种中介形式,如物质工具形式、语言符号形式、社会关系形式以及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共识形式。因此,文化具有客观性,具有可解释性和可转换性。③多样的形态。任何文化都是历史的、具体的。由于地域、民族、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文化的多样性是以统一性为基础的,而文化的统一性又以多样性为前提。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①信息功能。文化传递社会经验,从而维持社会历史的连续性。人类社会优越于动物界的根本之点,在于实现了由生物遗传机制向社会遗传机制的飞跃。文化是人类的“社会遗传密码”,它把社会和人本身按一定方式不断复制出来。②教化、培育和塑造功能。文化由人所创造,人所创造的文化又反过来塑造人。文化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知识体系、行为方式等规范人的行为,使人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成为社会的人。文化造就每一代人,每一代人又创造和丰富着文化的新的形式,从而推动着人的发展,人是文化的存在物。③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文化作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中介推动着社会的前进。人创造出改造外部世界的手段,并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改造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改造外部世界的基本手段就是文化活动模式。人类社会就是在基本需要(初级需要)——文化活动模式——新的高级需要——新的文化活动模式的不断循环中进步和发展的。④认识功能。人类的认识过程总是受到文化的制约和规范。文化的认识功能表现为文化扩大人的认识的主体性,使主体由个体提升为“类”;文化提供人的认识背景,它作为各民族既得的思维传统,以一种潜在的惯性力量制约着人的思维过程,形成该民族特定的认识背景;文化还是各民族自我认识、自我意识的重要途径。
  5.努力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文化建设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对社会经济和政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多方面的特有功能。先进文化是先进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进步起推动作用。先进文化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灵魂,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方式和基本条件,是把人与人紧密地联系起来的精神纽带和凝聚力量。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我们要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引导社会全面发展。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其物质内容,它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而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表现在: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当一种生产关系还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它是不会灭亡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关系是生产力赖以存在的社会形式,它体现着人们的经济利益,影响人们在生产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影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反作用表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时,对生产力的发展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但是,不管哪种情况,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还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性质也是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因此,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适合还是不适合,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不能离开生产力的状况,孤立地、抽象地看待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自始至终地存在着矛盾,不适合时有矛盾,基本适合时也有矛盾,只是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不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就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川流不息,万古常新。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社会五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推动的结果。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历史唯物主义把它表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规律表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化发展,生产关系是否需要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不顾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固守已经过时的生产关系;或者离开生产力的状况,主观任意地改变生产关系,都是违背这一客观规律的,必定要受到惩罚。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时期都毫无例外地起着作用。正确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这一规律是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对一切重大的社会现象的认识都可以从这一规律中追根溯源,从而得到科学的理解。
  第二,这一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生产的社会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的立论根据。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把生产社会化推进到更高阶段,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趋深化,为社会主义的最终实现准备了更深厚的基础。
  第三,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的根本要求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根本的客观依据。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基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根本目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实践,在人民中作用的好坏及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什么作用和多大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所实行的一系列决策、方针、政策,如工作重点转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以及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国有企业改革等,都是这一规律的自觉应用。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即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上层建筑的这两个部分是相互制约的,政治上层建筑是以思想上层建筑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并与之相适应,思想上层建筑要通过政治上层建筑来体现并保证自己的实现。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首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①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是根源,上层建筑是派生物,是经济基础的政治和思想表现形态。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一定会产生不同性质的上层建筑。由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因而它必然在上层建筑领域也占统治地位,并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③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经济基础变化了,上层建筑也要随之改变;经济基础不仅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而且也决定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各个部分,由于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对独立性,其改变有早有晚、有快有慢,即不是同时的立即的改变,但变化是必然的。在阶级社会里,上层建筑的变革,首先是从国家政权和政法制度开始,旧的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特别是道德、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变化就要缓慢一些。这种情况决定了上层建筑中思想文化领域里新旧斗争的长期性。
  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的对立物;从服务的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调控的手段有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从服务的效果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它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当它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反动力量。社会主义国家里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上层建筑中的核心政治力量,其先进性的发挥,就集中表现在它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的。它可以影响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产生的,它根源于经济基础,但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力量,它又超越于经济基础。也就是说,上层建筑既具有对经济基础的依赖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就使上层建筑不会完全地、绝对地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他们之间总会有矛盾。这种矛盾表现在:①新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总有某些不完善的地方,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②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力量,它有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③经济基础总会变化,这种变化不会立即在上层建筑中得到反映,这就造成上层建筑落后于经济基础的情况;④当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变革已经陈旧的经济基础时,仍然维护这种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就成为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它们之间的矛盾就趋于尖锐化。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一、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1.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从自然界演化到人类社会,是自然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这次飞跃的产生,既有生命以至类人猿产生的自然前提,也有以劳动为转化契机的现实基础,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劳动。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变换的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其根本标志在于制造工具。劳动作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相互作用的物质过程,需要有借以进行的社会形式,这就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即社会存在,并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地理环境或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它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成为社会存在的构成要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搞好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改造自然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社会通过人及其活动(首先是生产活动)来表现其物质性。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上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2.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界和人口彼此孤立存在时,还不是社会的要素,二者只有通过生产方式才能转化为社会的要素。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首先,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体现着人们改造自然的现实的物质力量,实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并取得物质成果;其次,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发生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体现着人与人之间活动的互换,其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再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并使自然界的一部分转化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使生物的人上升成为现实的人。因此,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社会存在是社会关系中的物质实体、物质力量和物质关系的统一体,是一种物质存在,它构成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特殊标志,并深刻地体现了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内在统一性。
  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类社会物质性的集中体现,它还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这一特殊有机体的物质承担者。生产方式的构成及它所体现的关系是社会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骨骼”,其他一切政治的、思想的等等社会关系,作为社会有机体的“血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生长出来的。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面貌。不同的生产方式表现为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所以,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生产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更替的历史。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也是各派历史哲学争论的一个焦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人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社会的本质,其主要的观点有三种:一是把人类社会神化的神学历史观,二是把人类社会精神化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三是把人类社会自然化的自然主义历史观。上述三种观点的共同的认识论根源是不理解实践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用实践的观点来看待社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人类实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全面探讨,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人类哲学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
  首先,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物质世界的社会性活动,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因而人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其次,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制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和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这三种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再次,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和实践得以进行的基础,因此,社会发展的动力决不会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它只能形成于人的实践之中。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就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因此,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并不是否定社会的物质性,恰恰是更深刻地说明了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特殊本质,为科学地揭示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提供了依据。
  4.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说:“我的观点是把经济和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社会规律是人们活动的规律,这都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发展。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深刻性在于它透过人类史与自然史的表层相异之处,揭示出二者在深层次上的相似之处,把社会历史理解为自然历史过程,指明人类社会虽然具有和自然界不同的特点,但本质上又是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物质体系,其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客观过程。这是马克思从实践出发考察社会生活所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对人类社会历史过程及其本质的高度的科学概括。这一观点的意义是:它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使人们有可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眼光来考察社会历史;它给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客观依据,给人们以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改造社会的信心和力量,从而更加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
  1.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及特点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其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要把握社会经济结构的本质,首先就要了解生产力的构成及其特点。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在哲学上,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它由多种要素所构成。生产力要素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实体性要素,一类为智能性或渗透性要素。
  生产力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构成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劳动对象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变为使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它包括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的物体。劳动对象一方面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劳动只有同劳动对象相结合,才构成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劳动对象又是人们征服自然的程度和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不同的劳动对象直接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划分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合称为生产资料。
  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并从事生产实践的人。它是生产力中首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才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生产力系统中,除了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这些实体性要素外,还有科学技术这样的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可以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在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科学一技术一生产已经一体化,形成了以科学为起点的科学一技术一生产双向运动过程,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生产力的生长点、突破口和决定因素。因此,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是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的“科学是一种生产力”思想的深化。它表明,在当代中国,要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生产力不仅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还是呈现多层次的动态系统,它包括先进的、一般的和落后的生产力,其中先进生产力是生产力大系统中最为活跃的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江泽民的这一新论断是对马克思、邓小平的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生产力的构成可以看出,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的能力。这个变换过程,一方面是人的“自然化”和本质力量不断对象化,自然不断地被“人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外部自然力被同化于人的体力、自然规律被同化为人的智力的过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双向运动。这两个方面的统一构成生产力的本质。
  3.生产力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生产力的本质决定了生产力的特征,即生产力具有客观性(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生产力具有客观性,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由客观的物质的要素构成的,它首先是作为物质的实体而存在的;生产力是人们过去实践活动的结果,是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人们当前生产实践以及一切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今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出发点。
  生产力具有社会性,它形成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之中,是人的实践能力的结果,而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所以,生产力实际上是以劳动者的协作、分工为中介而形成的社会力量。
  生产力具有历史性,它随着人们的历史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劳动是以人的需要为其内在动因的,人的需要又是历史地发展的,所以生产力具有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它总是要发展的,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它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
  4.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才构成现实的生产力,这种社会形式就是社会的经济结构。
  从内容上看,社会的经济结构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是一个整体,有其内在结构。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构成。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基本的、决定的方面,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只有所有制关系,才能把生产力中人和物的要素结合起来,使生产力由可能的变为现实的;只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人和物结合的具体方式和方法,才是区分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标志;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从动态上看,生产关系体现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中。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所结成的关系就是生产关系。总之,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统一体。
  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虽然是一种人和人的关系,但它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首先,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本质上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其性质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人们就结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人们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也不能任意改变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它体现着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要求。
  在现实的社会中,往往是多种生产关系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社会的经济结构就是指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在多种关系中必有一种生产关系占据统治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正是这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马克思指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
  作为“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经济结构有其特有的功能。第一,它以一定形式把人和物结合起来,使生产力中的人和物的要素由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并对生产力产生反作用,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它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现实基础。因此,马克思又把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结构称作经济基础,以与上层建筑相对应。
  在社会经济结构发展的过程中,与特定的经济结构相联系,出现了特殊的人群共同体——阶级。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阶级的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是划分阶级的基础。阶级对立的实质是社会上一部分人拥有生产资料因而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阶级首先是个经济实体,在它形成之后,又会在政治思想、情感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有所反映,表现出多方面的特征,但根源是经济。阶级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是生产有所发生、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

  三、社会的政治结构
  1.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构成要素
  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性要素以及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章等制度性要素。同经济基础相对应,政治结构又称政治的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是人们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并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从其归根到底由经济关系决定、并且总是一定的思想意图的贯彻来说,它是通过人的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因而是派生的、第二性的。社会的政治结构是集中反映阶级的经济利益的,它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并为经济结构服务。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既是集中起来了的经济,又是集中起来了的一定阶级的利益,从而更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实现一定阶级的利益。
  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核心。政治结构是整个社会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部分,而国家政权则是它的控制中心,是政治体系运行的基本设置。
  2.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的存在本身就表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国家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政治范畴,它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
  国家的本质是通过国家的职能,即国家的社会作用表现出来的。国家的职能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职能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对外职能主要是组织国防,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保护本国的根本利益。
  国家同阶级一样,也是历史的范畴,它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亡。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新型国家,它是从有阶级社会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①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②这两对矛盾存在于每个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③这两对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苛制约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④这两对矛盾运动过程所体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两个“一定要适合”的规律。正是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它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这两对基本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但地位和作用并不等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它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又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制约,它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以至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生产方式或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但不能忽视上层建筑即政治和社会意识因素的巨大的能动作用。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由以社会基本矛盾为根本动力的动力系统推动的。社会的发展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使生产力获得解放。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形成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和变革的历史。  ,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现实的社会主义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是基本适应的,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不相适应的一面,其矛盾是非对抗性的,需要通过改革、也能够通过改革来解决。
  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决定社会生活的基本结构,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是实现社会发展多重目标的根本条件,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我们党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思想。所谓“生产力标准”,是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集中体现。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深化。坚持生产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实践原则,也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前提。坚持生产力标准,对于我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从历史主体的角度,为把“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真正贯彻和落实于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提供了根本保证。
  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全部发展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除了经济斗争外,还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在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时,要具体区分阶级、等级和阶层,区分基本阶级与非基本阶级、阶级对抗和阶级差别;要认清阶级关系的历史性和变动性,注意不同国家和地区阶级关系的特点和变化。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研究阶级社会的一个基本方法,在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的情况下,只能用此方法看待仍然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问题,而对于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已不再适用此方法。
  4.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运动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以及为获得这些知识体系所从事的认识活动和所建立的社会建制。技术是人们为了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
  科学技术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控制和调节社会的一种重要活动,它是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密切相关、而又有区别的特殊劳动形态。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是:它始终以客观事实和规律为依据,以实践为准绳;它始终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灵魂;它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事业,具有特有的社会建制。
  科学技术从一开始并且始终是进步的、革命的因素。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又说: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第一,认识功能。科学技术首先是一种精神力量,它通过对新事实、新现象的发现,对本质、规律的解释,对未来事件的预见,实现其认识功能。第二,生产功能。科学技术可以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推动生产的发展。第三,经济功能。科技的进步促使经济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第四,文化教育功能。科技提高人类的文化素质,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科技更新教育内容、手段和方式,提高教育质量。第五,社会政治功能。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创造条件,为实现社会制度的变革蓄积力量。我国所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是发挥科技社会功能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保证。
  ②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技革命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远,更加强烈。主要表现在:
  第一,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首先,现代科技革命使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发生了质的变革,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越来越成为科技的物化,劳动者“智化”程度越来越高。其次,它导致了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传统产业在技术改造中面目一新,新的“知识产业”迅速兴起。再次,它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第二,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现代科技革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生活主体、生活资料、生活时间和生活空间,从而引起现代生活方式发生新的变革。
 第三,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对于人类事务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现代科技革命使思维方式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等特征,并使认识活动出现数学化、模型化、形式化的趋势。
  现代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充分展现出科学技术全方位的社会功能。它用最新的事实印证着马克思所认为的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然而,现代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技术决定论”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之间有着原则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在强调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强调生产力中其他要素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在强调科技的社会功能的同时,也强调社会诸因素,特别是社会生产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但从来不赞成技术决定论。
  ③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全球问题”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实践的复杂问题。“全球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我们人自身的问题,是人的活动方式和社会建制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中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为此,应改变我们人类的活动方式,变革和完善社会制度或社会体制,创造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确立整体观念和全球意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
  伴随着“全球问题”特别是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核心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首先,它表明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一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后果;其次,它也表明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疑应把人类利益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但同时应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把人类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人类的内在尺度和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统一起来。

  三、历史的创造者
  1.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社会和人是不可分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
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总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的。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剧作者”。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离开人的活动,恰恰是从人的活动,首先是从人的生产劳动中找到了打开历史谜宫的钥匙。
  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不是一般地、笼统地谈论人的活动及其作用,而是对其进行深入的具体的分析。列宁说:“全部历史本来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唯物史观在考察人的历史作用时,对历史的参与者与历史的创造者作了区分,认为凡是社会中从事一定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而历史的创造者是指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以及社会发展方向和总趋势的决定者。历史的创造者当然是历史的参与者,但历史的参与者不一定就是历史的创造者。有了这个区分,就不会从马克思说过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正确命题中得出“人人创造历史”的简单结论。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3.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按照个人对历史影响作用的大小,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普通个人屑于人民群众范畴。他们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其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包括杰出的历史人物和反动的历史人物。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
  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因此,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任何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杰出人物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
  每一时代一定会出现自己的杰出人物,这是必然的,但杰出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出现,由谁来担当杰出人物,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恩格斯说:“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
  4.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处理党同人民群众之间关系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创造,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唯物史观。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基础,是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三个“一致性”,即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就要充分认识和认真实践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就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社会形态及其演化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
  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观念形态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范畴。马克思研究社会现象,把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区分为两类关系:一类是物质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一类是思想的社会关系和通过思想而建立的关系即政治关系,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存在形式即社会形态。所以,社会形态不等同于社会。社会是一个更为抽象的一般概念,它标志着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自然存在的区别,而社会形态则标志着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特征,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社会形态也不等同于每一个具体的现实社会共同体。社会形态比一般的社会要具体,但比各个现实的社会共同体要概括,它是对许多不同的社会共同体本质的概括。比如,现在的美国、日本、德国等社会各有其特点,可称为不同的社会共同体,而不是不同的社会形态;但它们的本质特征是一致的,又同属于一种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正确分析社会现象,认识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要求我们全面地、具体地、历史地分析社会。
  首先,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两者不可缺少,如“骨骼”和“血肉”。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上层建筑不过是经济基础的政治的和思想的表现形态。这样才能揭示社会形态的本质,发现它的规律性,为我们区分不同社会形态提供可靠的科学方法。这就同那些把社会基础归结为人类天性、心理素质等唯心史观区别开来;也同那些单纯用某些科学技术特征作为划分社会历史阶段标准的做法有所不同。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特征,对认识社会发展程度,尤其是发现生产力的发展动向具有“指示器”的作用,但不能以此取代社会形态作为区分社会性质的根本标准。
  其次,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现实存在的社会形态是复杂的,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民族中,由于历史条件和具体环境不同,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每一社会形态内部既有这个社会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又有旧社会的残余和新社会的萌芽,“纯粹的社会”是不存在的。因此,社会形态的发展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要作具体的分析。
  再次,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对复杂的社会关系进行区分,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又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高度,这样就有了可靠的根据把社会的发展看做是一个与自然界相似的历史过程,即是一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这就为我们科学地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提供了一把钥匙。
  2.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是指社会运动具有必然性、规律性,即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由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及其他矛盾与外部各种因素、条件的相互作用,使一个民族的发展表现为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
  一个民族之所以作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民族利益是一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的直接动机。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二是取决于交往。处在转折点上的民族在国际交往中可以从处于先进社会形态的民族那里获得“历史的启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是一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实现社会跨越的必要条件。中国人民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启示下,跨越典型的资本主义阶段经过新民主主义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这是既合乎世界历史一般规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伟大抉择。三是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这种把握程度,直接制约着其历史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向。中华民族选择了社会主义,这与中华民族对历史必然性及本民族特点的正确把握直接相关,这是在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所做的最佳选择,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选择。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并不否定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两者是内在统一的。这是因为:主体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可能性空间是选择活动的前提,而这个可能性空间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和其他既定条件所决定的。主体的历史选择有既定前提并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它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在主体的选择和创造过程中实现的,主体的选择性是社会发展决定性的实现方式。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自然历史过程与人的自觉创造过程的统一。
  3.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
  从纵向方面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马克思认为这是“自然的发展阶段”。多样性是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能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过程。某些民族可以实现跨越,但其跨越的方向、跨越的限度是受总体历史进程制约的。也就是说,跨越的方向要同人类总体历史进程相一致;实际存在着的社会形态及其生产力规定着跨越的限度,现实存在的较先进的社会形态对跨越具有导向作用。
  从横向方面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特点。在现实社会中,每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的民族那里都有自己的特殊表现形式。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这种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性,充分显示出人类以及各个民族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创造性。一般来说,不同民族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依据本民族的特点、历史传统以及国际环境,来选择、设计、创造自己的社会存在形式。中国越过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直接走向社会主义,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样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中国人民新的自觉选择和伟大创造。
  4.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体选择性、多样性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进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它最深刻的根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又在于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还在于社会发展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
  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列宁说:“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邓小平也说:“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要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曲折现象,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的伟大真理。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的特点是:①从社会规律的形成机制看,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实践活动包括物质变换,表明人的活动也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共同规律;同时这种物质变换又是在一定的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即是同物质和观念之间的变换交织在一起的。因此人的实践活动又体现出新的为自然运动所不具有的特殊运动规律,也就是包括物质运动在内的人的实践活动规律,社会规律就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以及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②从社会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看,由于社会规律得以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以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出来。离开了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规律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载体和发挥作用的场所。③从社会规律的表现形式看,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统计学规律揭示的是一种必然性和多种随机现象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它不仅不能忽视大量的偶然现象、随机现象,相反地正是在大量的偶然现象、随机现象中才表现出规律性。所以社会事件的发生大多具有随机性,人们不可能准确地预见社会事件的发生,而只能预见社会发展的大概趋势。社会规律的特点表明,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不能混淆。
  尽管社会规律有其特殊性,但它仍与自然规律一样,有其客观性。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表现为它是无数创造历史的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恩格斯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这就是说,尽管人们都在进行着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但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并不取决于人的意识、目的,而是有着它的客观规律,这是因为:第一,人的活动的目的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由人所生活的物质条件所决定的;第二,人们活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活动的结果不是预期的,这说明目的和结果之间并无必然联系;第三,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进程,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总过程;第四,由人们相互作用的合力所形成的客观规律不仅不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相反地它却制约着人们的目的、意志的实现程度和活动的成败,并规定着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历史规律既形成和实现于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中,又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性。这两方面的统一,从人们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认为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使中国社会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改革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革形式,它是在同一社会形态中,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经常出现的、具有相当普遍性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社会改革是走向社会革命的一个步骤,是革命的前提和准备;而在革命后,它又往往是巩固革命成果、完善社会制度、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和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的两种方法和手段,两者互相补充,共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是一种“制度创新”,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改革是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所以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二、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1.人的本质和人的属性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之所以存在的内在根据。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看人的本质,也就是人的类本质,即人作为一个类,在本质上区别于各类动物。认识到所有的人都属于一个类即人类,并因此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是认识的进步。但这还不能把人与人区别开来,不能说明既然同是人,为什么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乃至同一个社会中的人有如此大的差别。为此,必须从人与人的关系中揭示人的本质。在这个层次上,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本质。从人与动物区别的层次深入到人与人区别的层次来理解人的本质问题是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质,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它一方面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另一方面也把不同时代的人区别开来。揭示人的本质,揭开人的奥秘,就在于真正地说明人的社会性质。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社会性的人的本质表现为社会劳动。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标志的劳动是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社会性的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因此,要真正达到对于现实的人的认识,应该深人到现实的社会关系中。首先,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这种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马克思说:“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其次,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关系起着支配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在探讨现实的人的本质时,既要看到社会关系的总和,又要注意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再次,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不是凝固不变的抽象物,而是具体的、历史的。
  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就为科学地说明人性以及人性内部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提供了科学方法。
  凡是人身上具有的特性和属性,都可以叫做人性。人性或人的属性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精神属性本质上届于社会属性,因此也可以把人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性,如吃喝需要、防卫本能、性欲和情欲本能等。
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特征,如劳动、交往和意识及其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等等。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辩证统一的。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得以存在的前提。离开了自然属性,人的社会屑性就不可能存在。恩格斯认为,人来源于动物界决定了人们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动物性,即自然属性,问题只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人的社会属性又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并使人的自然属性成为社会化的自然属性。离开了社会,人的自然属性就退化为动物的属性。马克思说:“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人的社会属性是人所特有的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这种属性是在人的后天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和不断改变的。马克思所说的搬运夫和哲学家的鸿沟是由分工掘成的,也有这个意思。
  2.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人的价值即人对自身的意义,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荀子说,人“最为天下贵”。毛泽东也说,在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人之贵就在于能够创造价值。人的价值不同于人以外一般事物的价值,人的价值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是一切价值中最高的价值。
  人的价值具有目的性和工具性的二重性。人的价值作为主体的自我实现也就是一种自我价值,其意义就在于人是按照自己的需要,由自己去创造和占有价值。在这里,人不以任何别的东西为目的,人本身就是目的。人的需要又必须靠人自己的活动去满足,从这点上说,人又是实现自身目的的工具。同时,人也只有把自己作为满足自己需要的工具,才能够能动地驾驭、改造物,实现人的现实价值。
  由于人具有目的和工具的二重属性,使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就人类而言,人的价值属于自我主客体关系,即人类的价值就是人类的自我价值;就个体而言,人的价值属于人与人之间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即人的价值是人的社会价值。人自身具有的目的性和工具性的关系,在人的价值上可看成是主客体关系的特殊形式。
  目的和工具的关系是人的价值中的基本关系。就人类整体而言,人和社会、人的目的性和工具性是直接同一的。就人类个体而言,个人和社会、人的目的性和工具性不是直接同一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也就是价值冲突。个人价值的问题实质是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人的价值有潜在的和现实的两种形态。创造价值的实践是人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即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基础。在实践基础上,人的价值由潜在向现实的转化还是有条件的。从主观方面说.人们要有正确的价值选择和设计;从客观方面说,必须有适合人的价值实现的社会环境。
  人的价值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
  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的满足,也就是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人的个人价值就是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由于个人需要的满足,既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又要依靠他人和社会,所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人的个人价值不可缺少的方面。
  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作为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主导方面,个人价值从属于社会价值。在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这两个方面关系的问题上,应将后者放在首位,因为个人的贡献是实现社会进步的源泉,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

  三、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自由是一个标志人的活动状态的概念,其最一般的意义是指从受束缚下解放出来。人的活动涉及三个领域,即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因此,最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就是从自然力的奴役下、从社会关系的压迫下和从人自身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人的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人的自由受着条件的限制,而有的条件背后隐藏着客观必然性。正是这种客观的必然性从根本上构成了对人的自由的限制。因此,研究人的自由必须考察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用实践的观点看待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指出“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其含义有三:①自由是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上的,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②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是指人的意志自由;③自由是对世界的改造,包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和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两个方面,这是人的行动自由,也就是在实践中驾驭了客观必然性,从而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自由。
  从必然到自由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自由是历史的产物,并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在人没有成为社会关系的真正主人之前,人也就不能成为自然的真正主人和人自身的真正主人。因此,自由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状态。自由的真正实现就是人类的彻底解放,共产主义则是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社会形态。
  2.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
  人类追求自由和争取解放的过程,也就是人本身得到发展的过程。相对于社会发展而言,人的发展是指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包括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人的发展可从三个方面即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来衡量。全面发展是就广泛性而言,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自由发展是就自主性而言,指人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充分发展是就程度性而言,指人向着更高的程度即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相统一的程度发展自己的才能。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它们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一方面,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人的发展的全面性、自主性和充分性,归根到底取决于劳动本身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全面性使人的发展具有全面性。另一方面,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人的发展的程度是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志。社会发展的水平和人的发展的程度都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目标,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一,要尽快提高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第二,创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条件;第三,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第四,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3.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从总体上看,社会经济发展有三个历史形态,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时间经济。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历史阶段,这三个历史阶段也就是人的发展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三个历史形态。
  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与自然经济形态相联系。在这个阶段中,个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
  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与商品经济形态相联系。在这一阶段中,社会形成了普遍的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整体的能力的体系。由于社会关系以异己的物的关系的形式同个人相对立,人的发展依然受到社会关系的束缚和压抑。
  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与时间经济相联系。在这一阶段中,人们将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在这里,人对物的依赖关系转变为“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走向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既是人类所向往的伟大历史目标,又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这一历史过程中的重大转折点。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朝着这一伟大目标而进军。因此,我们要树立共产主义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这一规律也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对于每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都可以从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得到科学的说明。这一规律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依据,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自觉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针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