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影音网络电视软件:审思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00:15

也说“白描”

——审思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一)

 

[按]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由一个个具体问题入手,审思语文高考中的一系列问题,希望引起语文界同仁的思考、研究和讨论,以期获得建设性的成果。使语文高考成为推动语文教学和语文课改的强劲动力。

 

高考前夕,到北京市铁二中讲课。针对某种强调专业术语,忽视感悟生活、关注语言、锤炼思维的语文备考现象,我一如既往地表明自己反对在语文备考中死背专业术语的态度。谈到诗歌鉴赏,我强调“鉴赏诗歌”最重要的是读懂诗歌、理解诗歌、“泡”开诗歌。至于回答问题,只需要就语言、形象、感情三个层面展开即可。

讲座结束,一位青年教师问我:“您说不用理会那些专业术语?”我说:“没错,用自己的话回答就行,用自己的话回答最好。用不着去趸那些‘诗歌流派’‘表现手段’‘修辞方法’的名词。”这个小伙子问:“那高考题中的‘白描’呢?”

是啊,那一年“诗歌鉴赏”的参考答案中有“白描”这个专业术语呀。

这位老师指的是2006年北京卷第12题。题目要求“鉴赏”的诗歌是陶渊明的移居(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题目是: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参考答案是: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看来,尽管“参考答案”里有“意思对即可”的表述。但“白描”一词,仍然在语文老师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按《现代汉语词典》,“白描”解释为: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如果严格按照“参考答案”,那就必须答出“白描”这一专业术语;就算按“意思对即可”的从宽要求,也需要答出“简练单纯”或“不加渲染烘托”的意思。但是在考试里,能这样作答的同学少之又少。例如,下面的回答最终也都得到了阅卷的认可:

①本诗表现了诗人与村人悠闲共处的生活乐趣。“佳日”“登高”体现了诗人的闲情逸趣;“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体现了作者与村人融洽的感情;五、六句用顶针的手法体现了朋友间深厚的感情;最后两句体现出远离世事,自力更生的乐趣。作者在清新的田园生活中,感受到了淳朴的民风。

②表现了诗人田园生活悠闲,与周围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乐趣。作者一一叙述了好天气里登高赋诗,这是一种悠闲;与邻居随意而饮,与朋友谈笑风生,这是一种惬意;躬耕田野,自给自足,这是一种充实。田园生活的乐趣跃然纸上。

在阅卷实际中,题目第二问“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所考查的意图完全落空。

阅卷打塌,没了标准。但对语文教学和高考备考可是影响深远。来年,乃至此后若干年(有一本畅销的备考资料,就名为“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白描”都势必成为语文老师要帮助同学弄明白的专业概念。“白描”,并非高中“教学大纲”,也非高考“考试大纲”所要求的范围,却因命题专家率性一用而平添成为语文的负担。

语文老师总不能只讲一个“白描”吧,那与之相对的“渲染烘托”也得说清楚呀。不会只有一个“白描”吧?“黑描”呢?这倒是没有,但是可有“越描越黑”。还有“越描越重”,还有“轻描淡写”,还有“描龙画凤”……

不开玩笑了,严肃一点。和“白描”并列朝堂的写作手法,可是林林总总:描状、赋陈、咏物、相生、转承、虚实、倒插、逆挽、反接、突接、仿效、点化、起兴、曲喻、比体、衬垫、衬跌、顿挫、用事、层递、复迭、错综、点染、侧重……命题专家比我学问大多了,我可说不全。很多备考资料,就津津于铺排诠释这些专业术语。

“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命题专家有意无意的一笔“白描”,扭曲着中学语文的方向!而在“语言、形象、感情”的诗歌鉴赏关键点上,“参考答案”又给得相当荒疏。题目要求“具体说明”,而“参考答案”十分笼统。

高考承担“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人才”和“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双重任务。这样两个“有利于”,不是凭空的,而是要通过具体问题体现的。

“表现了什么乐趣”,是就“感情”层面提问。“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是就“形象”层面提问。我们当然应该启发同学们读懂诗歌,从“语言”入手,逐层理解。比较完整的思考应该是这样的:

陶渊明的这首“闲居”,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乐趣。诗人在与乡邻的交往中体会到浓浓的自然、质朴、真诚、醇厚、愉悦的情愫,这让他觉得由衷的快乐和满足。这种乐趣是通过朴实的描述和抒情表现出来,洋溢在全诗字里行间的。开头两句描述“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诗人的感情和兴致,缘自和谐的人际氛围,他要用诗歌来吟咏。中间六句对生活情景的描述展示出这种乐趣的具体内容。经过邻家门口就要打招呼,有酒便一起来喝,彼此关系亲切、自然;农忙时各自去忙,稍有闲暇就会思念,相互交往浓醇、无碍;相互思念就披衣聚谈,说说笑笑从没有厌倦的时候,亲如一家,无拘无束。结尾四句直抒胸臆,表达对这种和谐的、完全不同于官场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的珍惜留恋和从中得到的人生感悟——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在中学语文教学和高考中率意介入专业术语,是把鲜活、具体的问题简单化、教条化,是一种思维的懒惰。我不同意那种“诗人使用了****的方法”的说法。专业术语不是中学语文的根本,只是对语言现象的梳理和解释。例如“共产党像太阳”这句歌词。创作者并无意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他只是发自内心地把对共产党的感受表达出来。我们解释一下,才谓之为“比喻”。简单的做法,会使中学语文走入死背术语教条的泥淖。请命题专家三思而慎为。

·             可是我们老师却说“白描”写上就给分,否则无分(即按点给分)。那该怎么办呢?
再说,老师给的答案卷子上很难写下,即使能写下阅卷老师会仔细看吗?有时间看吗?

博主回复:2009-09-16 10:33:31

第一个问题。老师说的恰恰反映出“白描”一词的恶劣影响。阅卷实际并非“必须写上”。
第二个问题。你仍然没有弄明白“备考答案”的意义,好好看看相关博文或再看看“简单学习网”的课。

·                   

 

简单学习网的学生2009-09-16 22:07:19 [举报]

真的吗?不写也能得分??

博主回复:2009-09-16 22:15:55

这篇博文里有两个例子,都是阅卷中的满分标杆。

也说“含意”

——审思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二)

 

指问某一词句的“含义”或“含意”,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的题目。

词语的意义,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等,都属于比较固定的,在语言交流中为人们普遍认可的意义。“含义”,无论是词,还是句,应该都超出这一固定的层面,指词句所包含临时性的意义。

含意,一般指诗文、说话等含有的意思。也就是说,所指也并不是诗文、说话等一般的意思,而是某种特定的意义。

含义、含意之间会有细微差异吧?前者一般指较小的语言单位,后者一般指较大的语言单位。而在指“包含(含有)的意思”这个基本点上是相同的。

这“包含(含有)的意思”,就会有若干层面:

词句本身暗含的意思,或曰弦外之音;

词句在特定语境中所包含的特殊意思;

词句在一篇文章中所包含的丰富含意。

至于某一词句在文章中对于揭示主旨、表达感情、塑造人物、推进情节、渲染气氛等方面起到的作用,大约又超出了这一词句“包含(含有)的意思”的层面范围。

我想,一般的理解就是这样吧。但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却被许多高考语文试题弄糊涂了。

题目很多,昏点迭出。不能逐一列举,只能举例说明。

[2006北京卷·19①]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本文里的特定含义。

⑴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

⑵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

参考答案是:

⑴“有电而无视”将“电视”一词分拆开来使用,表现了家里虽有电视却常常不能看的尴尬。

⑵“意识先于存在”化用哲学术语,是说东西已经被挪动了位置,自己仍然按照先前的记忆去找,自然找不到了。

答案对两个词语含义的解释,处在不同的层面。

对“有电而无视”的含义还没有解释清楚,就一下子跳到表达作用的层面上去了。而且对表达作用的解释又是完全错误的。作者在这里用“有电而无视”,绝不是表现“家里虽有电视却常常不能看的尴尬”,而是一种赞赏,或许还有几分标榜。褒义贬义,完全颠倒。

至于“意识先于存在”,则只解释了表层意思,完全没有涉及表达作用;而这表层意思,也没有解释明白,。

一道题目,两个词语的含义,答案解释得深一脚,浅一脚,是不是命题专家自己还没有弄明白“含义”的含义呢?

我们揣测,题目所说的“含义”,实际指的是表达作用。而要阐明表达作用,先要把意思弄明白,说明白。

看看是不是这个意思:

⑴“有电而无视”,将“电视”一词分拆开并形成转折:“有电”,表明家里有看电视的条件;“无视”表明家里的电视形同虚设。突出了先生全部时间用于读书的状况。明嗔暗褒,表面上是微词,实际是对先生由衷的赞许。

⑵“意识先于存在”,由哲学定律“存在决定意识”反用演化而来。用于日常生活,体现出先生思维言谈中的书卷气,表现了先生疏于书外生活事务的习惯和豁达、睿智、机敏的性格特征。

[2007年全国Ⅰ卷·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⑴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⑵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参考答案是:

⑴大西北环境的恶劣与生命的顽强会让人经受历练而变得坚强。

⑵南方的环境过于温和比不上大西北更能让人经受历练和磨炼意志。

这个答案,显然都超出了我们对“含意”的一般理解,都触及到表达作用的层面。但是,对于理解表达作用的前提,含意的要点却解释得不够完备;因此对表达作用的揭示就过于笼统。

看看是不是这个意思:

⑴在大西北触目所见都是悲壮的景观:胡杨林死亡了依旧不屈呐喊;沙漠里的人没有无谓的幻想,只有向命运抗争。看到并亲自经历这种艰苦环境的磨练,孩子会改换幼稚、怯懦和脆弱,变得务实、勇敢而坚强。

⑵南方的环境过于温暖、润泽、洁净,生活优越因而拥挤;比不上大西北——大西北虽然艰苦,但那里是使人经受历练和磨砺的广阔天地,那里充满着机遇、挑战和希望。

只要确切把握并恰当转化文中的重要信息,作出这种比较恰切的理解,是有章可循的。可是,诸如上述的糊涂题目、糊涂答案,却年复一年充斥在高考语文试题中。所问“含意”不明,所答含意不清。云里雾里,语文教师和众多考生怎么受得了?

真诚希望命题专家郑重对待自己所承担的国家使命,认真研究,心中有数,弄清并恰切表述题目要求,同时作出恰切的答案。给语文教学和语文备考一片明朗的天空。拜托了。

·             想学好语文真的非常不容易。

博主回复:2009-09-18 17:42:00

按照正确的规律,就不难;在错误的方向上,就可能南辕北辙。

·                   

 

落日幽谷2009-09-18 23:19:51 [举报]

“有电而无视”,将“电视”一词分拆开并形成转折:“有电”,表明家里有看电视的条件;“无视”表明家里的电视形同虚设。突出了先生全部时间用于读书的状况。明嗔暗褒,表面上是微词,实际是对先生由衷的赞许。

嗯,应该是这样理解妥当点。

·                   

 

布衣石榴2009-09-19 03:50:22 [举报]

这样的答案还有很多。俺一直困惑。因为在高考题的大旗下,不敢贸然去改,而又总觉得说不通。遇到这样的高考题,给学生讲起来,尴尬得很。

博主回复:2009-09-19 13:25:54

不做题目和答案的奴隶,做语文的主人。

也说“具体”

——审思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三)

 

 

“具体”,也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经常遇到的词语。

据《现代汉语词典》,“具体”一词的意义是:细节方面很明确的;不抽象的;不笼统的。这个解释包括正反两个方面,词义豁然。

可是,很多高考试题和答案呢?

[2007年北京卷·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这道“诗歌鉴赏”的题目包括三个小题,我们看②、③两题。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参考答案: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

题目要求回答“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而参考答案,非常笼统,没有起码的细节,更谈不上“很明确”了。可以说,答案根本没有顾及题目对“具体”的具体要求。

况且,“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能够得到“生动”的表现,也决不仅只是“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

按照题目的要求,答案应该这样才恰当:

妇女们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是在重章叠唱的旋律里,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采”是总体描写,“采采”的反复叠唱,有着音乐美感,也体现着妇女们呼朋引伴,轻松欢乐的情调。“有”唱出了获取的愿望,也似乎传递着发现野菜的信息。接下来四个动词恰是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掇”,一片片、一颗颗地摘取、拾取;“捋”,由少而多,进而成把地握取;“袺”,把成把握取的野菜放到手持的衣角里;“襭”,再把装满野菜的衣襟掖在腰带间。整个劳动过程描绘得自然流畅,完整有序。

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和第②小题相映成趣,第③小题的要求不是“具体表现”,而是“概括描述”。按一般理解,“描述”应该比“具体”在细节方面更明确,更不抽象、更不笼统。题目一面要求“描述”,一面要求“概括”,这分寸也挺难拿捏。

参考答案: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这个答案,“概括”有余,“描述”不足。连“具体”的边都还没有搭上,遑论“描述”了。

按照题目的要求,答案应该这样才恰当:

我吟咏这首诗,眼前出现了这样的劳动景象:一群妇女在田野上采摘野菜,她们一边采摘,一边唱歌。她们的动作是如此熟练敏捷,她们的歌声那样悠扬欢快。她们就在唱着自己的劳动,有个唱,还有和声;她们的心里也在歌唱吧,歌唱劳动,歌唱自由。

顺便说说,题目所说:“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颇有歧义。我理解,这“反复讽咏”,应该指的是《芣苢》这首诗“铺陈”的表现手法。但是题目却用在“自然生其气象”的引号之外。这样,是不是还可以理解为“前人”对《芣苢》这首诗“反复讽咏”呢?算了,这里引文错落,表述清楚不容易,就别难为命题专家了;考生委屈点算啦!

委屈已久,无尽无休,一年年、一份份高考语文试题,从来就没有把“具体”弄清楚,答清楚。

[2007年辽宁卷·15⑴]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⑴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题目本身存在歧义:是“具体说明”不同点,还是对不同点作“具体说明”?从参考答案看,命题专家似乎自己也摸棱两可,首鼠两端。

答案给出了两处“不同”。第一处“不同”——“秋夜”“春夜”的不同,可以说答案还作了比较具体的说明,这是在对不同点作“具体说明”;而第二处“不同”——“动景”“静景”的不同,就完全没有具体的说明,这又只是“具体说明”了不同点。又是深一脚、浅一脚!严肃的国家考试,率意的试题和答案,这就是每年上千万考生和考生背后的语文老师面对的无奈状况。

至于两首写夜景诗的不同点,也决不仅只答案的两处。不知命题专家是有意略去了,还是无意漏掉了。

按照题目的要求,答案应该这样才恰当:

王诗写的是“秋夜”,描写了听到的室外山中果落、应和着室内灯前虫鸣的景象;周诗写的是“春夜”,描写了看到的门外春雪初晴、残月挂山照耀着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听觉感知的动态景象,周诗描写的是视觉感知的静态景象。

“具体”问题多多,这里只是举例而已。挂一漏万,有失具体。歉甚!

也说“分析”

——审思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四)

 

 

分析,也是高考语文试题挂在嘴边的一个词语。

分析,《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本质之间的关系(跟“综合”相对)。

看看我们的高考题目和可爱的答案吧。

[2007年全国Ⅰ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⑴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一个“心情”,重重定语,写的、读的,实在吃力。请命题专家先作一道变换句式的题目好不好:把答案的长句改成若干个短句,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

“简要分析”?可答案非但没有将“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更没有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本质之间的关系。答案不是跟“综合”相对,而恰恰是做了囫囵吞枣的、含混不清的“综合”。

我们来分析一下。“咨嗟”是流露、表达感情的一种神态,一个形象;“休对”是一种心理的调整与转换,是对“咨嗟”某种意义的否定;“且将”是心情调整之后的一种尝试,一种付诸具体行为的努力。“咨嗟”是形象,感情融在其中;“休对”、“且将”是直抒胸臆,可是并不抽象,我们依稀可以体察到诗人调整心态的神态和举止。诗人的“心情”,正是通过三个词语间体现的调整、转换表达出来的。

恰当的答案应该是这样:

“咨嗟”写出了“酒醒”长长叹息的神态、动作。酒醉,只能一时排解郁闷,并不能真正将深沉的“怀人思乡”的郁闷化解,“超然台”上难超然。但诗人马上警醒,不应该沉溺在这种低沉的情绪里,更不应该这样去影响老朋友,由“休对”到“且将”,就表达出这种心情的调整与转换。诗人性格是豁达的,他可以这样去开导朋友,但自己的郁闷之情又是深重的,“咨嗟”是感性的流露,“休对”和“且将”,是理性的宽解,纠葛成“欲说还休”的复杂心情。

顺便说说第二小题。

⑵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参考答案]“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喻情于景的功力。

题目要求“赏析”,可以说是基于“分析”的“鉴赏”吧。

题目要求“‘情’和‘景’的角度”,答案却变成了“‘情’的角度”、“‘景’的角度”。有道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答案却是“该分却合,该合却分”,自己命题,又不按命题要求回答,允许这样率性吗?

当然可以解释:答案是为阅卷人踩点而设。但是想没想过,这答案是要收入“答案汇编”、“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等等备考资料上的,是要年复一年引导许许多多教师与学生的,是“诗歌鉴赏”的权威样板?

“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典型的病句,句式杂糅,表意不明……

“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喻情于景的功力”?到底是“景物”契合“感情”,还是“喻情于景”?是饺子皮包着饺子馅,还是饺子馅包着饺子皮?请自己先弄明白再说,拜托拜托了!

恰当的答案应该是这样:

词的上阕以写景为主,写“春未老”之景,景中有情。寒食节刚过,明明春还“未老”,但“烟雨暗千家”的景象,却使愁绪缠绕心头。细细的风,斜斜的柳,半壕春水,满城飞花,触目所见,都笼罩着排遣不开的郁闷。或者说,正是由于积郁,这些景物才分外鲜明地进入视野,化为词句,构成一幅烟雨愁情的画面。词的下阕以抒情为主,抒“思故国”之情,情由景生。诗人借酒浇愁,酒醒更愁,但旋即自我宽慰,托茶化解,豁达之下,愈显愁肠郁结。“诗酒趁年华”总括全诗,是旷达之语,更见无奈之情。全词景中有情,因景生情,因情取景,情景交融,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2009年北京卷·12]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

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③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参考答案]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第二问:略。

北京卷倒是灵光,题目要求“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答案倒轻轻松松,既不举例,也不分析,一“略”了之。

面对如此大牌做派,无语!

自己做个答案吧: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旷达宽广、从容面对世态人生的仁人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

例如词的上阕,诗人乘舟南行,原本陶醉于秋色湖光。忽然风起浪涌,船不能行,被迫滞留在黄陵庙下,但诗人没有焦躁牢骚,更没有“满目萧然,感极而悲”;反而吟唱道:“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在诗人旷达的胸怀里,险恶的风浪只不过是水神为挽留而召唤来的粼粼细浪,他仍然瞩目烂漫斜阳。把风波险阻当作感受世事人生的机遇,这与“穿林打叶,吟啸徐行”的景象异曲同工,正是诗人宽广思想境界的写照。

又例如词的下阕。“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险恶的风浪中充满着对来日“风回”的信念,有了这“更好”的信念,那么今夜在风浪中“露宿”又算得了什么?这真是达人快语,广阔胸襟。在诗人耳内心中,风浪咆哮的声音竟如同水晶宫殿里传来的轻曼的《霓裳羽衣曲》,这分明是一种“胜似闲庭信步”的胸怀。“问君何能尔?”因为诗人有坚定的信念:明天准定登上岳阳楼。这种倾慕和信念表明,诗人具备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广的仁人情怀。

息怒,学学先贤,“不以题喜,不以题悲”吧……

也说“用意”

——审思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五)

 

 

用意,是居心、企图的意思。高考语文试题也经常提问“作者的用意”。换句话说,就是要求考生探索作者的居心,剖示作者的企图。

一般而言,作者在诗文中表达“用意”,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直抒胸臆。尽管某些诗文中直接展示的胸臆,也未必是作者的真实用意;但是,既然作者都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用意,也不必或不宜再设题穷究了。

另一种就是迂曲含蓄的表达用意。高考题目所提问的大体属于这种。既然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要想探究其用意,一般需要了解写作的客观背景——时代背景、政治背景、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等等,探究作者的主观态度——思想感情、政治态度、人际环境和人生观、世界观等等。没有相当的资料和深入的探究,很难妄断作者迂曲含蓄表达的“用意”。好像恩格斯就说过,好的文学作品的标准就是含蓄。

探究作者含蓄的“用意”,用于表述研究结果,一家之言,无可厚非,允许百家争鸣。但是,作为高考题目,是否恰当,值得商榷。一方面,考生身处封闭型考场,无资料可查检;一方面,命题答案往往是一家之言,很可能有失偏颇,用做一言九鼎的答案,难以服众。

篇幅所限,仅举一例。

[2009年全国Ⅰ卷·14]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参考答案]第一问:①戈壁滩环境的恶劣;②戈壁滩色彩的单调。

第二问:①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埋下伏笔;②与下文要描写的彩色荒漠形成鲜明对比;③先抑后扬,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与必要看一下阅读文本《彩色的荒漠》的第一段:

从库尔勒出城不久,车子就离开国道,进入油田公路。新修的油田公路,像一支黑亮的箭镞直直地射向前方。前方,是茫茫的戈壁,是黄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举世闻名的西气东送的第一口气井。车子全速奔驰在戈壁上。在我们的视野里,地平线的远处,是无遮无拦的穹隆和淡淡升腾着的云朵。开阔的戈壁,像是一方棋盘,偶尔看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像是刻意摆下的一局残棋。生存与死亡,在这里艰难地进行命运的博弈。我们来到这里,已是深秋时节,灰色,到处是灰色。

从这一段文字里提取出描写戈壁滩“特点”的语句,归纳转化:

新修的油田公路,像一支黑亮的箭镞直直地射向前方——笔直的新修的公路;

茫茫的戈壁,是黄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茫茫,黄沙漫漫;

无遮无拦的穹隆和淡淡升腾着的云朵——穹隆无遮无拦,云朵升腾;

开阔的戈壁,像是一方棋盘,偶尔看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像是刻意摆下的一局残棋——开阔的戈壁,偶见草棵,像是残棋;

生存与死亡,在这里艰难地进行命运的博弈——生死,艰难博弈;

深秋时节,灰色,到处是灰色——到处灰色。

如此丰富多彩的描写,如此雄浑壮阔的戈壁景象,只归结为“环境的恶劣”和“色彩的单调”,也太荒腔走板了吧?一位盛唐的边塞诗人,一位豪放派的宋代词人,都绝不会这样去看待散文通过描写展示的戈壁景象,更何况当代中国人!像参考答案这样看待、提取特点的只有“生于末世”的那类黄卷青灯、蜗居斗室的小男人吧?除非命题专家可以证明作者雷抒雁就是这类小男人,不然,答案归纳的就不是我们伟大祖国西部戈壁的特点,而可能是某一类人心灵的特点。

作者笔下,我们眼中的戈壁滩,应当具有这样的特点:古老开阔、荒凉艰苦、色彩单调,但展现出新的生机。

连景物特点都没有恰切把握,还要“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真是“蚍蜉撼树”!

参考答案给出了三个要点。无一点站得住脚。

①埋下伏笔。只是“伏笔”吗?那条笔直的新修的油田公路,不也是油田建设者的劳绩吗?作者驰骋在这条公路上,会心无所动吗?

②鲜明对比。只是“对比”吗?古老、苍茫、雄浑、壮阔的戈壁,那“无遮无拦的穹隆和淡淡升腾着的云朵”,那仿佛“在这里艰难地进行命运的博弈”的棋局,只是石油城的对比物?只有满心阴霾的人才会只见灰色。我想,在作者眼中,在石油工人心里,苍茫戈壁更是绚丽石油城的背景与烘托。

③先抑后扬。什么叫“先抑后扬”?所“抑”所“扬”的,起码应该是同一对象吧?中学生最早接触到这一术语,可能是一篇名为《荔枝蜜》的课文。散文开篇“被小蜜蜂螫了一下”为“抑”,结尾“梦见变成小蜜蜂”为扬——对象都是“小蜜蜂”。而这篇文本,就算开篇是“抑”,“抑”的也是戈壁滩;而联系全文,“扬”的可是石油工人和石油城。答案抑扬错位,对不上牙口吧?

说到作者的“用意”,我们无法给出权威性的答案;但是我们起码可以给出靠点儿谱的一家之言吧:

作者这样写有着烘托和反衬的双重用意。对于塔中油田而言,使石油城的绚丽色彩更加夺目;对于石油工人而言,使建设者鲜红的衣装、磅礴的话语、伟大的贡献更加动人;对于作者而言,是感情激发的起点;对于作品而言,是内容展开的铺垫;对于读者而言,是完整、深入了解作品内容与感情的有机构成部分。

谨慎出题,审慎做答,探求作者的“用意”,先要走到阳光下,站在阳光里,让自己的感情健康起来。

·             答案长短不要紧,但愿恰当不平庸

来自: 手机新浪网(手机访问sina.cn)  你也想用手机抢沙发?

博主回复:2009-09-24 21:29:25

考场答案,还要力求简洁。

·                   

 

贵安没话说2009-09-26 15:10:12 [举报]

起码得是人话。

纳闷怎么那么多答案喜欢一条一条的,不像人话,像叫花子的破衣裳。前片不搭后片的。

·                   

 

落日幽谷2009-09-28 12:48:46 [举报]

叫花子的破衣裳

哈哈。老师这个形容棒!

博主回复:2009-09-28 14:10:21

尚可遮羞。

·                   

 

新浪网友2009-09-30 22:49:35 [举报]

答案要电话,序号化,这样才按点给分。我们老师一直这样要求,其实老师说的对,只是很少有考生达到参考答案的高度,更不用说王老师的精辟分析了。

博主回复:2009-10-01 08:13:08

但是考生需要清晰的思考过程。如果语文教学停留在混沌状态,语文就成了培养弱智的学科。
至于考场怎么回答,是另一回事。

也说“为何”

——审思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六)

 

 

“为何”,有点古代汉语的味道,换成现代汉语,就是“为什么”。

    “为什么”,也是高考语文试题经常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是一种探究:探究“原因”,或者探究“目的”。和“用意”差不多,了解作者在诗文中使用某种文字、某种方式所要表达的深层、真正的“原因”和“目的”,需要全方位的真正探究,颇费周章。如果作者真正的“原因”和“目的”都见诸于文字表面,那就没有了文学,也没有了汉语的魅力,没有了中华民族耐人寻味的历史和文化了。

但是作为一道高考题目,所要求的探究,应该只限于诗文之内,不大可能要求溢出诗文之外。题目往往会给出“根据文意”的限制。其实,“根据文意”说得并不明白,应该是“根据文字表面”才准确。

但是,就是这种披露于文字表层的探究,高考语文试题也很少给出让我们满意的答案。

[2008全国Ⅰ卷·14]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

既然“根据文意”(或曰“根据文字表面”),我们就来看文章。与题目直接相关的文字在文本《阳关古道苍凉美》的第二段。

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

“之所以”,表明其后的文字就是“为什么”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是通往西域边防的关隘;②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③王维《渭城曲》诗中对古阳关的咏叹;④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

这个答案只罗列了四个要点,对要点之间的关系,却没有必要的认识和表述。和许多事物一样,形成的多种原因,往往有先有后,有直接间接,原因之间又往往互为因果。这种罗列,简单有余,恰切不足。

文本的文字有四个要点。阅读能力较差的考生,可能会遗失第一或第四要点;阅读能力一般的考生,应该能答出四个要点(其实就是把相关文字无遗漏照抄);阅读能力高一些的考生,应该能答出四个要点的先后次序和内在关联:

因为阳关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又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经王维的著名诗句“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进一步广为传播,到后来,“阳关道”更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所以才闻名遐迩。

[2008全国Ⅱ卷·14]作者为什么说“有孤寂之感”?

题目涉及的文字首先是文本《马缨花》第三段,上溯应延及到第一、第二段。季羡林先生在1962年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为什么要重温当年的“孤寂之感”,并且诉诸报章,说给别人听?其真正原因或目的,单从这三段文字,读者无从探究。题目也应该加上“仅从文字表面来看”的限制才好。好在我们已经习惯于高考题目的混沌,就不予深究了。

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应该说是有的。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京城一片黑暗。白天在学校同青年同学在一起,从他们那蓬蓬勃勃的意志和生命力里,还可以吸取力量和快乐。但是,一到晚上回家,我仿佛遗世而独立,没有一点活气。寂寞像毒蛇似的偷偷地袭来,折磨着我,使我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应该说是有的。”一句设问,一句回答。后面的文字显然就是见诸于文字表面的“孤寂”原因了。

语段最后两句是“但是,一到晚上回家……”。由此还有必要探究“家”的状况。这就需要上溯到文本第一、第二段的相关文字。

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北京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院子不小,三面有走廊。天井里遮满了树枝,走到下面,浓阴匝地,清凉蔽体。从房子的气势来看,依稀可见当年的富贵气象。等到我住进去的时候,富贵气象早已成为陈迹,但是阴森凄苦的气氛却是原封未动。再加上走廊上陈列的那些汉代的石棺石椁,刻着篆字和隶字的石碑,我一走回这个院子里,就仿佛进入了古墓。

参考答案:①作者独自住在阴森凄苦的大院里;②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京城一片黑暗。

这答案对“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京城一片黑暗”的大环境与“独自住在阴森凄苦的大院里”的小环境,以及院内具体事物氛围,缺少必要的认识,并且没有对主客间关系做出恰切表达。毕竟,并不是那个时代独自住大院子的人,都会有如斯的“孤寂之感”。

对文本相关内容作必要的归纳、转换,应该得出这样的回答:

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京城一片黑暗,而作者又孤零零一个人住在北京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这里气氛阴森凄苦,没有一点活气。而作者向往蓬勃的意志和生命力,渴求吸取力量和快乐。主观追求与客观环境有着巨大反差。一旦离开可以获取力量和快乐的环境,走回古墓般的院子,寂寞就会像毒蛇似的偷偷地袭来。因此说“有孤寂之感”。

为何,为何,年复一年的高考语文题目和答案,为何就不能说明白、弄明白这“为何”呢?

也说“作用”

——审思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七)

 

 

作用,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指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既为“影响”,便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区分——例如促进作用和副面作用。

“有什么作用?”也是高考语文试题经常用来提问的话语。但是,到底是指问“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高考题目好像从来不做方向性的明示。是啊,没有必要——我选的诗文,我出的题目,当然指“积极影响”——这应该命题专家的心声吧?参考答案也年复一年验证着这种心态,大家已经习以为常,常然当必然了。

可是……

[2009年全国Ⅱ卷·14]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记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用,指对事物产生的影响。可是,题目在这里所指问的“事物”并不明确。是专指《岳桦》这篇文章?文章是作者的心声,声音所及,作用必然延及读者。这二段中关于“事后的记忆”的插叙,对读者的产生的影响,应不应该在思考、回答的范围之内?

再说,作用有直接、间接,浅层、深层,局部、整体,暂时、长久……无法也不应囫囵吞枣。题目不该只甩出一个“作用”,就把考生也抛到五里雾中吧?

先看一看第二段文字吧。

那时的长白山,还没有进行旅游开发,没有什么所谓的“景点”,许多人去长白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看天池。我们大概也是那个样子,所以一爬上汽车,人们的心和飞旋的车轮就达成高度的默契,一路盘旋而上,直奔峰顶。尽管一路上的好花、好树、好景层出不穷,但似乎都与我们无关。过后,当我重新翻阅那天的记忆时,除太阳未出时的美人松剪影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还算清晰,中间大部分片段都是些红绿交错、模模糊糊的虚影,如一张张焦距没有对准的照片。

[参考答案]①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②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

答案的两个要点,一点侧重内容,一点侧重形式。我们只有根据答案,才能给题目指问的“作用”做出大体的定位。可就在这个层面范围内,这种回答也太笼统了吧?我实在浅陋,我不知道要想比较像样地说明这段插叙的作用,除了精读文本,还能有什么办法?

从第二段里提取重要信息,转化。

太阳未出时的美人松剪影还算清晰——只有极少数鲜明而独特的景物印象还算清晰(结合全文:而岳桦留下清晰记忆)。

那泓天池水还算清晰——此行的目的,最著名的景点印象还算清晰(结合全文:而意外见到的岳桦却留下了难忘的思考与震撼)。

大部分片段都是些红绿交错、模模糊糊的虚影,如一张张焦距没有对准的照片——长白山上其它景物没有对准焦距,印象模糊(结合全文:而岳桦却让作者对准了焦距,清晰刻印在心中)。

下面这样回答,才能差强人意吧?

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记忆,这样写突出了旅途所见的鲜明特点:模糊,从而为下文清晰描述岳桦作出有力的铺垫:除了最著名的景点,此行的目的天池和极少数独特的景物,给作者留下还算清晰的印象之外,长白山上其他景物都没能让作者对准焦距,以至于印象模糊;而意外见到的岳桦却给他留下了清晰记忆,难忘的思考与震撼。这就更加吸引读者,与作者一起对准焦距,阅读下文,体会岳桦的独特之处。

[2009年北京卷·18]第二段里的“仰望中的登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要点一:在结构上统领下文,承上启下;要点二:表现司马祠的地势由低到高的走向;要点三:暗含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

相对于前一例,北京卷这道题目指向就比较明确:“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也还勉强说得过去:要点一侧重形式,要点二侧重内容,要点三侧重感情。但是回答笼统含混,其中“司马祠的地势由低到高的走向”更有几分荒唐了。

看一下文本《司马祠》的第二段:

韩城南边是一个有别于周围山原的盆地,绿树葱茏,良田万顷,疑是到了江南仙境。从这里流入黄河的芝水,使芝川有着天赐的好风水。与司马迁结缘的汉武帝,曾想长生不死,那些方士官宦之流投其所好,竟在这一带挖到了灵芝。汉武帝喜得瑞药,却也没能活到今天,只是由此将原名陶渠水的这条河更名为芝水了。过小石桥,穿木牌坊,踏上石砌的古道,便开始了仰望中的登攀。

精读,得出比较恰切的理解。

第二段里的“仰望中的登攀”在文中的作用是:

一、“仰望中的”一语双关,明写司马祠位居高岗,而自己身在“古道”的落差,暗含对司马迁的仰慕之情;

二、“登攀”一语双关,明写拜谒司马祠要经由古道,由低向高登攀,暗含探求司马迁崇高精神境界的强烈愿望;

三、作为一篇游记,在结构上,由上文介绍韩城、芝水的铺垫过渡,开启下文拜谒司马祠的主体内容。

获得语文试题答案的过程,是“读”和“写”的综合思维过程,核心是思维。“读”是准确获取信息,经由思维转换,形成答案要点的过程;“写”是充分展示思维,对答案要点进行转换、梳理,外化为文字的过程。这应该是一种语文命题人“自觉”的思维过程。其“自觉”的基本特征是比较,或曰琢磨,或曰推敲,或曰斟酌——希望语文命题能掌握并运用这一语文基本思维方式。

作用,作用!我们殷切期待高考语文试题把题目出清楚,把答案写确切;一如我们真诚希望高考语文试题在推进语文课改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也说“好处”

——审思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八)

 

 

既然高考语文试题所问的“作用”一定特指正面的作用,那么,这个“作用”,往往就成了“好处”的代名词。“作用”与“好处”,在高考语文题目中伴生也就很自然了。

[2008年北京卷·18]请仔细体会第三段结尾画线的一句话:“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回答下面问题

①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②作者使用了“惊醒”一词,好在哪里?

第①问“作用”,从“文章结构”做了方向和角度的界定;第②问“好在哪里”,则没有任何界定。这也太宽泛了,直接的好处,还是间接的好处?一个词虽小,但对国家、社会、民族、历史、未来都会用好处。“好在哪里”?还可以说好在可以出一道高考语文题呢! 你可以说,这是强词夺理;我要说,凡“理”大多都需要“夺”,不“夺”就会纵容不讲“理”。而“夺理”又怎能不“强词”?把题目出明确谁还来“强词”?“强词”也强不来呀!第①问做了限定,就好了许多;第②问怎么又闪了呢?

好了,退一步,我们就把“好处”限制在这一篇文章之内。那也有许多层面,许多角度呀。

好处之一:正确、规范、准确;

好处之二:贴切、清晰、简明;

好处之三:熟练、流畅、连贯;

好处之四:恰当、合适、得体;

好处之五:艺术、生动、形象;

好处之六:美感、精彩、鲜明。

是啊,恰当准确、修辞效果、音韵和谐、蕴含新意……好处无处不在。阅卷人往往需要看到答案,才能知道题目指向哪一层面、哪一角度。可考生从何而知?形形色色潜规则于是应运而生。

[参考答案] ①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结构作用。②彰显了秋色的突如其来,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惊叹。                                                                           

就是以“参考答案”所定的层面和角度,这答案本身也一片荒芜。

我们看一下与题目相关的语句。

半个月过去了。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石塔前的柿子树,院子里那些攀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可是,绿色的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近日,情景突变。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    

    不论这里那里的爬山虎,都急速地换上新装……

题目问到的这一句所在的第三段,是描写对象特征急速变化的一段,也是作者感情随之急速变化的一段。这一句之前,语段主要描写“绿色”的持久与稳定,这是铺垫,也是蓄势;至“近日,情景突变。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一句,写出“情景”突变,力压一段。题目所问的一句,承接上一句。前半从客观的角度,盛赞突来的秋色;后半从主观的角度,表达自己的激赏。第四段也就顺势进入文章的主体,酣畅淋漓地描绘秋色,赞美秋色了。而“惊醒”一词更是准确传神地表达出作者因秋色突来引发出的感情的突变,开启下文的描绘。                             

就是在“参考答案”所定为的层面、角度上,是不是需要这样回答才恰当一些?

①这句话结束了文章静态“色彩”“情景”的铺垫,开启了文章对“秋色”“秋情”的讴歌,在结构上起着“截断铺垫,开引主体”的作用。

②作者使用“惊醒”一词,准确传神地表达出作者因秋色突来引发出的感情的突变。“惊”是因为斑斓的秋色突至,触目皆是,美不胜收。作者的感情因“惊”而“醒”,是被秋色唤醒,于是开始对秋色酣畅淋漓的描绘和激赏。                                  

“好在哪里”?请先把“哪里”从层面与角度,做出清楚的定位。定位清楚的题目,也请认真阅读文本,给出精当的答案,不要用荒疏芜杂的内容和教条式的术语搪塞——这是我们对命题专家的恳求。拜托了!

·             芹菜

感觉第一问的答案有点故弄玄虚,其实不就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吗?干嘛要给个截断铺垫、开引主体这一教材没有的词汇?

博主回复:2009-10-02 22:34:18

准确说,并不是承上启下,而是断上启下。

也说“鉴赏”

——审思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九)

 

 

鉴赏,也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经常见到的要求,尤其在诗歌阅读题目里。鉴赏,顾名思义,包含鉴定与欣赏两个层面、两个要件。

所谓鉴定,指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等。就高考题目给出的事物(古代诗歌)而言,不用说真伪了,就算是优劣,也无须,或不许,不希望,不鼓励考生辨别并确定之,大家一律说好就是了。因此,鉴赏之“鉴”,实为空话。

所谓欣赏,应该是建树在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等基础上的文学行为。欣赏,《现代汉语词典》释为: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高考题目所考查的内容,“鉴”已由命题专家代劳,实际只是一个“赏”字。但是,若只说一个“赏”字,读起来有点光秃秃的。所以不少高考题目要说“赏析”。须知,“赏析”的“析”字,并不是拼凑音节的后缀,它是有切实意义的。

所谓赏析,指欣赏并分析。于是冒出一层“分析”的要求。分析,我们在《审思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四)》中说过,指的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本质之间的关系(跟“综合”相对)。平心而论,题目如果用“赏析”一词,标准应该较好把握。古代诗歌,要欣赏并分析,无非包括三个层面:语言、形象和感情。把握语言是赏析的基础层面,也就是要读懂诗歌,理解诗歌。欣赏一件器物、一幅丹青,需要细看;赏析一首古代诗词,也离不开细察。

[2007年上海卷·16]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阮郎归 • 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题目要求“情景关系的角度”。“景”大体指的是形象,“情”指的就是感情。要“鉴赏”(“赏析”更恰当些),都离不开对语言的细察。

[参考答案]“琼珠碎却圆”十分精细地描绘出初夏时节,小雨过后的一个特写镜头:清新的景,纤秀的手,拨弄泉水,溅起水花,水花在荷叶上散开,却又即刻复原,水珠圆润晶莹的瞬间景象,真切入微地展现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

这个“参考答案”可以说是百孔千疮,一片荒芜。

首先,“参考答案”所云的“特写镜头”缺少主体人物,词中描绘的是谁的“特写镜头”?莫不是苏轼用自己“纤秀的手”在“拨弄泉水”吗?东坡先生的手何时“纤秀”了?

再者,题目要求“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但是“参考答案”中的“情景”均有重要缺失。从“景”的角度,下片里诸如“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和“玉盆”等形象都不见了。从“情”的角度,“参考答案”中,由“瞬间景象”到“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之间,缺少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特写镜头里主体人物的心情。王国维先生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琼珠碎却圆”首先是词中所描绘的少女澄澈、欢悦心情的形象写照。“参考答案”竟视而不察。

另者,仅就“作品中画线句”“琼珠碎却圆”而言,“参考答案”所云“水花在荷叶上散开,却又即刻复原”的鉴赏文字也让人费解,“水花”“散开”又“复原”,复原成什么?“复原”成“水花”吗?

又者,题目要求“联系下片内容”;但稍懂诗词的人也知道,上下两片是不能完全割断的。这首词上片所描写的正是下片情景的环境和缘由。“昼眠”被“棋声”惊醒,既表明环境的雅静,也表示主人公“昼眠”已足,心境愉悦。正是这种特定的环境、心境引出了下片的“情景”。如果说,“参考答案”依据题目,严格局限于“下片内容”,那它又为什么要跳过上片,涉及词的题目,出现“初夏时节”的字眼呢?可见,“参考答案”的拟定是相当率意的。

修补斑驳缺漏,可以写出这样一段赏析文字:

“琼珠碎却圆”十分精细地描绘出一幅园池初夏的动态特写。一个可爱的少女,酣香的昼眠在棋声中醒来,透过碧纱窗看到微雨过后满园清新:小荷初成,随风翻转;榴花经雨,盛开似火。这秀色生机让她陶醉。少女禁不住端着玲珑的瓷盆到池塘边玩水。她纤秀的手,拨弄清泉,溅起水花,水花撞击荷叶,飞溅散成许多珍珠般的水珠,水珠落到荷叶上,旋即汇聚成圆润晶莹的大珠。可以想见,少女的心情恰如这瞬间的景象,清澈、欢悦得有点不能自持。这幅小品,间接而真切地传达出诗人恬淡、愉悦的心情。

[2009年辽宁卷·8]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这道题目要求“赏析”,这就比“鉴赏”实际得多了。但是赏析也需要细察诗歌语言,赏析要“析”到点上,“析”也要扣住诗歌语言、形象、感情这些组成部分,找出其本质属性和本质之间的关系。第三句的“月”是“空江明月”,第五句的“月”是“夜深江月”,第六句的“月”与“人歌”相伴。形象侧重各不相同,情感自然也不能一概而论。

[参考答案]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因;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我们也来“鉴赏”一下这个“参考答案”吧。第三句明月的描写,传达什么感情?没有。第五句用拟人方法(比拟,才准确些)?难道第三句不是比拟?第五句月的形象只是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因吗?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引领”何以见得?我不知道几十万辽宁省考生,有谁能答出这“引领”二字。“参考答案”往往会说“意思对即可”,那么,有几个考生能答出“引领”的意思呢?“意思对即可”不应该是命题专家荒疏自我的遁词吧?

让我们不避肤浅,大致赏析一下:

第一处写到“月”:“正见空江明月来”。是卧船所见,客舟系树,空江之上,一轮明月升起,更是云水苍茫,江路迷失。这一“月”,包含着诗人,孤零漂泊,惆怅迷茫的感情。

第二处写到“月”:“夜深江月弄清辉”。苍茫大江之上,诗人久久难以入眠。到夜深时分,周边更其岑寂,而中天明月也似乎有意播撒清辉,照彻江面,也照彻诗人的心扉。这一“月”,写出诗人内心的空旷之情,也为下面的渔歌轻舟展开背景。

第三处写到“月”:“水上人歌月下归”。在内心寂寞空旷的情绪不断酝酿蓄积的时候,明月偏偏为诗人照耀出一幅渔歌夜归的图景。这一“月”,不仅是悠扬歌声、如飞归舟必要的背景,也渗透着诗人触景而生的思归之情。

鉴赏也好,赏析也好,自己也要禁得起鉴赏或赏析吧?

也说“透析”

——审思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十①)

 

 

透析,又称渗析,本是一个医学术语,大约是治疗危重肾脏疾病的医疗手段吧。

前不久,在“万向思维国际图书(北京)有限公司”召开的“第二届教育家大会”上,吉林省教科所的王鹏举老师在发言中提到了这个词语。他谈到一种教辅书籍,对课文逐段剖解,自称“透析”。王老师认为将这一治疗新陈代谢难以自控的危重病人的术语,借用来做教辅,限制学生自我思考的活力,实为一种绝妙的自讽。此说颇有见地。

医学之“透析”,应该含有分离提纯的意思;教辅之“透析”,则大约取透彻分析的意思,这已对词语本义作了迁移引申。在高考语文试题中,至今尚未借用这自造引申义的“透析”或“渗析”语汇,但“透析”或“渗析”思维似乎已在命题专家心里闪动,因为“透彻分析”的内容已并不鲜见。请看一组绝妙的题目。

[2008年上海卷·二]阅读下文,完成6—12题。

6.家乡的女人把丈夫叫“汉子”,曾祖母却这样叫“我”,这是因为    

7.阅读第⑤段画线的两处细节描写,辨析曾祖母心理上的差异。

8.文章为什么用“一些梦一般的事迹”来概括曾祖母留给“我”的记忆?

9.第⑥段写道:“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简析这句话的含义。

10.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富于诗意,对“我”少年时代的农村生活的描写,充满情趣和温馨。B.本文刻画传神,对曾祖母的描写细致入微,很好地体现了她的刚烈性格。C.本文从儿童视角叙述曾祖母的死,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死亡的恐怖和悲哀。D.本文感情深挚,通过对曾祖母的回忆,讴歌了母性的伟大和故乡的美丽。E.本文从死亡开始由近及远倒叙有关曾祖母的记忆,深具感人的艺术魅力。F.本文首尾呼应,点面结合,通过曾祖母成功地塑造了农村老人群体形象。

11.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联系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赏析。

12.文章将曾祖母喻为“灯笼红”,又将她喻为“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

一组七道题目,除6、8题外,都是“析”:辨析、简析、分析、赏析、评析。分明是“析”字的组词展示。第6题问“这是因为    ?”,第8题问“为什么?”其实是对原因的不同问法。建议命题专家,分别改为“解析”“探析”,造就一个“七星高照,析之大全”,岂不妙哉!“析”来“析”去——岂不成了“透析”吗?

好,“析”就“析”吧。那就让我们也“析一析”这现有的“五析”吧。

“析”,是分析的意思。分析,我们前此解释过,词义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本质之间的关系(跟“综合”相对)。

7.阅读第⑤段画线的两处细节描写,辨析曾祖母心理上的差异。

辨析,辨别分析的意思。辨别,词义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

第⑤段画线的两处细节描写是:

第一处:曾祖母跪在麦秸上。双手往里掏,掏得很深,半个身子几乎埋进麦秸里

第二处:曾祖母眼瞅着我一口口地把瓜吃完

[参考答案]前一处体现了曾祖母的热切心理,后一处显示她的满足感。

根据文意,完成“辨析”的要求,结果并非如此。

两处细节都是写曾祖母,都是些曾祖母对“我”的爱。我们需要根据两处细节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

第一处写的是曾祖母跪在麦秸上掏里面深深埋着的“灯笼红”香瓜。“体现了曾祖母的热切心理”。这是一种怎样内容的“热切”?第二处就不“热切”吗?要“辨析”,就需要辨清。这处细节重在写掏得深。为什么掏得深?因为埋得深。为什么埋得深?需要看一下相关文字:

曾祖母叮咛我:“你看着,不要让人来。”我心里全明白,假装着懵懵懂懂,隔着麦秸,我早闻到了诱人的灯笼红的香味。

她终于掏出三五个“灯笼红”,逐个闻一闻,挑出其中最熟的一个递给我,把剩下那几个又深深地寄在麦秸里面。家乡话中的“寄”是藏匿的意思。甜瓜寄在麦秸里两三天,能把半熟的瓜酿得全熟,浓浓的香味溢出了瓜皮。

很明白,埋得深,一为酿瓜的效果更好,速度更快;二为藏匿的更隐秘。而这两个目的都体现着对“我”的爱。尤其不能忽略的是曾祖母的叮咛。“我”虽然不满四岁,但“心里全明白”,却“假装着懵懵懂懂”;这与外祖母格外认真地先“掏”后“挑”,相映成趣。在幼小的曾孙面前,年迈曾祖母的爱因专注而显得特别纯真、动人。

第二处写的是曾祖母看“我”吃瓜。这的确表现着曾祖母的“满足”。但这是一种怎样的“满足”,也总要“析一析”吧?“眼瞅着我”,特别用心;“一口口地”,格外专注;“把瓜吃完”,从头到尾。这是一种倾注着“爱”的满足吧?瓜吃在曾孙嘴里,分明甜在曾祖母心里。

如是,第一处,写曾祖母为“我”掏瓜的细节,这处细节体现的曾祖母心理是:专注和对曾孙热切的爱;第二处写曾祖母看“我”吃瓜的细节,这处细节体现的曾祖母心理是:在对曾孙的爱中享受甜蜜和满足。

9.第⑥段写道:“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简析这句话的含义。

简析,简要分析的意思。简要,词义是简单扼要。

第⑥段这句话及相关语句是:

她总用干涩的手抚摸我的面孔,晚上当我钻进被窝,她的手伸进被窝久久地缓慢地抚摸着我,从胸口直抚摸到脚心,口里念念有辞:“长啊,长啊!”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

[参考答案]我深感曾祖母对自己的影响深远,至今还能真切地感受到她生命的存在。这影响有物质层面上的关心,更有精神层面上的滋养。

这个参考答案可以说是高考语文试题中难得一见的好答案,对“含义”的意义有恰切的体现,对句子的内容把我也相当细致。但我们仍不能满足,主要是对句中“手”的含义分析得“简”有余而“要”不足。“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曾祖母的手是“我”全部感受体会的根源。这是只怎样的,又怎样动作的“手”,和句子的含义息息相关。理解“手”的含义,对于理解句子,进而简析句子的含义十分重要。

这只手是“干涩”的;这只手白天晚上都在抚摸“我”——白天抚摸面孔,晚上从胸口直抚摸到脚心;白天是“总”,时不时地、随时随处地,晚上是伸进被窝里,久久地缓慢地,边抚摸边念念有辞“长啊,长啊!”。

“手”具有意象性的含义:曾祖母衰老,却因其老而更加无时无刻不牵系关爱“我”,殷切期盼“我”长大的情感。

这层意义是句子含义不可或缺的要点。

吹毛求疵了,致歉。

才做两“析”,已嫌过长;余下三“析”,且容后“析”。

也说“透析”

——审思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十②)

 

接着“透析”。

10.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富于诗意,对“我”少年时代的农村生活的描写,充满情趣和温馨。

B.本文刻画传神,对曾祖母的描写细致入微,很好地体现了她的刚烈性格。

C.本文从儿童视角叙述曾祖母的死,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死亡的恐怖和悲哀。

D.本文感情深挚,通过对曾祖母的回忆,讴歌了母性的伟大和故乡的美丽。

E.本文从死亡开始由近及远倒叙有关曾祖母的记忆,深具感人的艺术魅力。

F.本文首尾呼应,点面结合,通过曾祖母成功地塑造了农村老人群体形象。

分析,应该是“析”字最基本的意义了。即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本质之间的关系(跟“综合”相对)。而题目的六个选项全都不是“分析”,而是“综合”的内容。

[参考答案]C、E

A项错误。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对“我”少年时代的农村生活的描写,是否充满情趣和温馨的诗意?很难说全然没有。至于程度如何,见仁见智,这就涉及到对“富于”和“充满”等模糊词语的度量定位问题了。

B项错误。这也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曾祖母的性格是否刚烈?文中说“听说曾祖母年轻时性子很刚烈,说一不二”“到了晚年,她却异常的温厚”。的确文章对曾祖母细致入微描写,多是直接体现她异常的温厚,但这种描写是不是恰恰“很好地体现了”“曾祖母的刚烈性格”?我想,这可以拿去当作中文系研究生深入探讨的一个课题。

C项正确。这是一个探究性的问题,更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表面看文章的确是从儿童视角叙述曾祖母的死,但我相信,这是成年作者带有很大程度想象的回忆,并不是真正的“儿童视角”。很难想象,诸如“绣花的新鞋”、“头朝里睡”、“姐姐立在门口嘤嘤地哭泣”、“大人靠躺柜立着”等丰富细节,一个刚刚睡意朦胧的四岁男孩能清楚记得。有哪位信吗?反正我不信;谁相信,谁就自己回忆一下试试。而选项居然断定正是这种“视角”“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死亡的恐怖和悲哀”。“视角”之威力,何以见得?这也太武断了吧?“悲哀”肯定有,是否被“视角”弱化,难说;“恐怖”有吗?一位至少不下于八十岁的老人,一位如此温厚的老人,她无疾而终的溘然而逝,会令亲人们觉得“恐怖”?这种“分析”倒真令人平添几分恐怖。儿童的“视角”可以弱化恐怖,也颇令人匪夷所思。

D项错误。这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本文感情深挚,“讴歌了母性的伟大和故乡的美丽”,这固然不是作者撰文的意图,但在读者群中会不会产生相应效果?读者会不会有如此的联想?如果不可能,那么设计这个选项的意义何在?如果可能,那么选项是不是应该说得清楚些?

E项正确。这当然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带些“鉴赏”的成分。但问题恰恰出现在“鉴赏”这个环节上。“从死亡开始由近及远倒叙有关曾祖母的记忆”与“深具感人的艺术魅力”,选项这前后两部分究竟是什么关系?并列?那么这个选项实在拙劣;因果?这就需要“鉴”了。“倒叙”就会“深具感人的艺术魅力”?其“真假优劣”的确可以提供品评。

F项错误。毫无疑问,这仍然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选项说这篇文章“首尾呼应”,我们且看看文章首尾。文章起首说:“我的童年时期见过不少这样的老人,他们经历了艰难的一生,最后在生命的内部酿出并积聚起隽永而仁慈的美好性灵。”曾祖母当然是“不少这样的老人”中的一员。而且文章就是通过曾祖母引出“不少这样的老人”的,“这样”指的就是“曾祖母样的”。文章结尾说:“大自然因他们(无以数计)生命的灵秀和甜美而更加富有生育的能力。”“他们”,指的又是曾祖母这样的老人。诚然,如果我们把“通过曾祖母成功地塑造了农村老人群体形象”当作是作者的宗旨,确显牵强。但是文章又的确涉及到“农村老人群体形象”,而且是“首尾呼应”的,甚至是“点面结合”的——曾祖母是“点”,“这样的”“他们”是“面”。你能说不是“成功地塑造”吗?当然不能。它相当成功。那么,这个选项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

看着这样一道题目,想着这样六个选项,我都有些怀疑自己居心不良了。怎么可能全都荒谬呢?不不不,的确不是全都荒谬,但的确又全都不利落,全都可疑,全都有争议的余地,全都值得商榷。

就题目而言,从六个选项分别从不同角度提问这层意义来看,题目尚可称为“分析”;但从每个选项的内容来看,则又很难称之为“分析”。题目简简单单“选出正确的两项”,结了;一定要加上“分析”,画蛇添足。

就选项而言,两个正确选项,各有疑点,难说正确,当然也难说错误;四个错误选项,各有道理,难说错误,当然也难说正确。命题专家在研究、讨论这样一道题目时,有没有想到身处考场的考生,会被“透析”搞得怎样焦头烂额?而此后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又将被“透析”搞得怎样晕头转向?

没情绪了,稍停再接着“透析”吧。

·             看了王老师的分析,对辅导高考有了恐惧。

博主回复:2009-10-12 12:05:59

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成了语文教师群体弱智化的渊薮。
不干堕落的语文教师必须为语文教育承担责任。

也说“透析”

——审思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十③)

 

 

    歇了一天,接着“透析”。

11.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联系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赏析。

赏析,欣赏并分析。题目的意思应该是,先概括出文章的语言风格,在就这语言风格,欣赏分析。这题目本身就很奇怪。既然概括出语言风格,那么这“语言风格”就是综合性的,可还要“分析”。真可谓:话说命题大势“分了又合,合了又分”。

先看看命题专家怎么完成这合合分分、分分合合的吧。

[参考答案]本文语言本色、平实。文章主要叙述了“我”的童年回忆,塑造了曾祖母这位慈爱、温厚的乡村老年妇女的形象,语言与人物特征相吻合。

“本色、平实”?但是我们分明在文章里看到许许多多大段精细的描写:

这瓜熟透了以后,瓤儿红得像点亮的灯笼。我的曾祖母就像熟透了的灯笼红。她面孔焦黑,布满老树皮般的皱纹,可是心灵却如瓜瓤那么又红又甜。

她总用干涩的手抚摸我的面孔,晚上当我钻进被窝,她的手伸进被窝久久地缓慢地抚摸着我,从胸口直抚摸到脚心,口里念念有辞:“长啊,长啊!”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

“本色、平实”?我们从文章中信手就可以拈出充满哲理的思考和感悟:

我的童年时期见过不少这样的老人,他们经历了艰难的一生,最后在生命的内部酿出并积聚起隽永而仁慈的美好性灵。

别的,关于她,我什么也记不得了。她早已隐没进了无法忆念的像大地一般深厚的历史的内腔之中了。

到了晚年,她却异常的温厚,像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安静地等着大雪深深地封盖住它。她从人世间隐没了,回归到了生养她的浑然无觉的大自然。大自然因他们(无以数计)生命的灵秀和甜美而更加富有生育的能力。

而题目要求的“赏析”,我们从“参考答案”里是半点也看不到。如果要“分析”,当然要把概括出的“语言风格”——“本色”和“平实”,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本质之间的关系。可“参考答案”只说“塑造了曾祖母这位慈爱、温厚的乡村老年妇女的形象,语言与人物特征相吻合”。既称不上“分析”,也谈不上“欣赏”。实在不知道这“赏析”与前面的“简析”,区别在何处。

我们从“参考答案”里只看见蹊跷。“参考答案”说“语言本色、平实”;并与“慈爱、温厚”的“人物特征相吻合”。也就是说“本色、平实”等于“慈爱、温厚”。如是,是不是只有塑造“慈爱、温厚”的人物形象,才可以用“本色、平实”的语言?如果“本色、平实”的语言风格也可以塑造其他性格的人物形象,那这种“吻合”还有什么意义?

12.文章将曾祖母喻为“灯笼红”,又将她喻为“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

评析,评论分析。而评论——批评或议论,是应该发挥出去一些的——题目要求“联系全文”,可能就含有这一层意义。

[参考答案]“灯笼红”的意象突出了生命果实的芬芳甜美,“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的意象突出了生命本身的温厚和博大。二者既是对曾祖母生命价值和特点的恰当形容,也具有内在关联,并形象地说明了曾祖母对“我”的养育之恩。

对这样一个答案,我们还是不要贸然“评析”吧,先是先试着评析一下“灯笼红”和“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吧。

文本有两处集中描写“灯笼红”。

第一处是文章起首:

我们家乡有一种香瓜叫作“灯笼红”。这瓜熟透了以后,瓤儿红得像点亮的灯笼。我的曾祖母就像熟透了的灯笼红。她面孔焦黑,布满老树皮般的皱纹,可是心灵却如瓜瓤那么又红又甜。我的童年时期见过不少这样的老人,他们经历了艰难的一生,最后在生命的内部酿出并积聚起隽永而仁慈的美好性灵。

“灯笼红”这个意象,被赋予了表里两层含意:外表的老迈,见证着曾祖母艰难的一生;又红又甜的瓜瓤,体现着曾祖母生命内部酿出并积聚起的隽永仁慈的美好性灵。

文本中间又说:

甜瓜寄在麦秸里两三天,能把半熟的瓜酿得全熟,浓浓的香味溢出了瓜皮。香味正如同灯放射出的光芒,只不过不像灯光能看得见。其实跟看得见也差不多,一闻到香味就等于看见红烁烁的瓜瓤了。我们回到大门口磨盘上坐着,曾祖母眼瞅着我一口口地把瓜吃完。

这段描写,使得“灯笼红”意象的内容更加丰盈:曾祖母温厚的美德馨香四溢,“我”在曾祖母的注视下成长,在感受曾祖母挚爱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领悟她的美德。

“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这一意象,出现在文本结尾段:

听说曾祖母年轻时性子很刚烈,说一不二,村里有个姓王的武举人(是全县有名的摔跤场的评判),都怕她三分。到了晚年,她却异常的温厚,像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安静地等着大雪深深地封盖住它。她从人世间隐没了,回归到了生养她的浑然无觉的大自然。大自然因他们(无以数计)生命的灵秀和甜美而更加富有生育的能力。

“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作为曾祖母晚年的象征性意象,有着“异常温厚”和安静地“从人世间隐没,回归到了生养她的浑然无觉的大自然”的含意,也和“年轻时性子很刚烈”的性格形成对照,体现着人生阅历带来的成熟沉静和回归的自知。

综上,得出如下评析:

“灯笼红”的比喻是文章贯穿全文的主要意象,它在文章开篇就被作者赋予了表里两层含意:外表的老迈,见证着曾祖母艰难的一生;又红又甜的瓜瓤,体现着曾祖母生命内部酿出并积聚起的隽永仁慈的美好性灵。联系全文,“灯笼红”意象的内容更加丰盈:曾祖母温厚的美德馨香四溢,“我”在曾祖母的注视下成长,在感受曾祖母挚爱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领悟她的美德。

“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的比喻出现在文章结尾。它作为曾祖母晚年的象征性意象,有着“异常温厚”和安静地“从人世间隐没,回归到了生养她的浑然无觉的大自然”的含意,也和“年轻时性子很刚烈”的性格形成对照,体现着人生阅历带来的成熟、沉静和自知。

两个比喻,首尾照应,在共性上融为一体,在个性上各有侧重。是曾祖母的形象鲜明动人,使文章蕴含的人生感悟更具启发性。

这一道题目要求“评析”,它和“辨析”、“简析”的区别究竟在哪里?从“参考答案”中看得出区别吗?

“辨析”未辨明,“简析”不扼要,“分析”非分析,“赏析”无欣赏,“评析”多疏漏。其共同点是,“参考答案”都乏析可陈。

噫吁嚱,吾谁与归!

选例准确,突破有方,批得有理,驳得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