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种4在线高清完整版: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2:40:05
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建构主义:所谓的建构主义就是在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

(2 ) 认知主义是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是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这个学派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是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而实现的,并提出学习是依靠顿悟,而不是依靠尝试与错误来实现的观点。主体在学习中不是机械地接收刺激,被动地作出反应,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获取刺激并进行加工;对学习问题的研究,注重内部过程与内部条件,主要研究人的智能活动(包括知觉、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的性质及其活动方式。

(3) 两者的联系: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它继承了过去认知心理学的若干思想,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社会心理学思想,除此以外,还有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认知———发现说包含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实际上并不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是认知主义向建构主义过渡的产物,更大程度上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是认知主义,它们二者之间存在必然的差异

(4) 两者的区别:认知主义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习者习得这些事物及其特征,使外界客观事物内化为内部的认知结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合作性,强调同伴的重要性,注重学会学习,即获得学习的能力。不限于学科知识性,而可以多角度去组织教材。宜采用“情境式教学”,强调学习环境应是真实的任务情境,学习应与问题解决联系起来,主张教师在课堂上提供问题原型,指导学生探索。
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区别 一、 两者的区别
认知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最大区别在于:认知理论家们只关心人类的学习,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内部的心理过程,这与行为主义者只关注外显行为、无视心理过程的观念有显著区别。
二、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主要内容
1、行为主义
   关于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不去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和消化。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有以下的一些局限性:
   第一,它否定了人的复杂性、丰富性,认为通过环境的刺激就能使学习者获得知识,得到发展。认为学习者学习的过程就是刺激与反应连接的过程。
   第二,它强调了知识的本质性,认为学习者就是掌握知识的,只能对刺激做被动的反应。知识就是理性的存在。
   第三,强调强化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变化。比如有名的戴尔的经验之塔所强调的正是媒体技术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促进作用,它并没有认识到学生自身的复杂性。它一味地强调了二元性,认为环境与学习者都是确定的,忽视了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关联性,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后现代主义所不能接受的。
2、认知主义
   认知主义诞生于行为主义高峰——斯金纳理论时期,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有格式塔、托尔曼、 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等。
   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统治地位被认知心理学所代替,认知学习理论得到快速发展。其中,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等都有很大影响。在环境与个体的关系上,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加工,取决于人的内部心理结构,是人根据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做出的选择。个体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赋予经验以意义,并对经验进行组织和再组织,从而修正或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认知学习理论要研究的是个体处理环境刺激时的内部心理过程。例如,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结构都不是环境直接内化的结果,而是环境与个体图式之间建立联系,通过内部的协调、创造而得到建构的,这是一个个体利用自己已有图式(即认知结构)与环境进行相互作用,通过同化和顺应而达到与环境的动态平衡的过程;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他在对知觉和思维、认知和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应当通过指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的智慧或认知生长;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他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这种学习是通过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相互作用而进行的,其结果是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
    认知主义在强调外界环境的刺激的同时,也强调了学习者对知识的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说它开始重视了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复杂性及丰富性,认知主义显然在行为主义的基础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没能摆脱客观主义的束缚,它认为知识是客观的,仍然存在着某种权威,知识是理性的反应,我们是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的。
三、定义分析及概况介绍
1、行为主义定义及概况介绍。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由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就创立,随后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克、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理论不断完善及发扬,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其中斯金纳更是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高峰。
2、认知主义定义及概况介绍。
   认知主义又名认知学派,是一种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相对,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内部的心理过程研究。认知主义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这个学派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是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而实现的,并提出学习是依靠顿悟,而不是依靠尝试与错误来实现的观点。该理论关于“学习”的观点是:关于学习的心理现象,否定刺激(S)与反应(R)的联系是直接的、机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