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父3在线观看免费:文化节日为什么这么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26:28
文化节日为什么这么多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6 月26 日 |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如今,各种文化节日多如牛毛,甚至在一些县镇乡,也有自己的文化节日。这些节日活跃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但也产生了不少问题。我们刊登这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就此进行讨论,也期望读者发表意见。

既要品牌也要观众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宇认为,时代需要艺术节。

理由有三首先群众需要艺术节;其次都市品牌的打造需要艺术节;第三创新型建设需要艺术节。

由此,可以推导出我们所需要的艺术节的三个特征:一不能走和者盖寡的小众路线,而要走人民艺术节的大众路线;二不能人云亦云模仿照搬,而是需要风格独具的创新思维;三不能采取简单化节目堆积的运作模式而是要有鲜明的主题和一脉相承的策划方案。

实践证明艺术节不能是艺术家或组织者的自说自话,而必须有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才会成为人们真正喜爱的艺术节。因此作为一个城市特别是国际化大都市的艺术节应该自觉摒弃小众路线,努力吸引数以百万计的城市人群和国际旅游者的踊跃参与。

艺术节的荣耀一直与它的举办城市紧密相连英国的爱丁堡艺术节法国的巴黎秋季艺术节,德国的拜罗伊特艺术节,所有这些著名的艺术节无一例外。艺术节成为城市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许多地方开始寻求自己城市的性格,致力于打造都市品牌,举办艺术节就是一个重要手段。客观讲,国外许多艺术节与其城市珠联璧合的名声,并非出于举办者的主观自觉,而是渐渐地成为了一种人们不能不接受的事实。

大型国际艺术节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运作平台,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因此需要有鲜明而高远的主题,而在策划上又必须从细节入手。主题求其宏大切要操作则必须贴近市场。简单化节目堆积是国内大型艺术节容易犯的通病,也是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或政府行为中一不小心就会采取的习惯性做法。在这种模式下操作的艺术节往往会因大而无当被抨击为劳民伤财。

从节日想起了“集日”

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于平说,南宁国际民歌节、“哈尔滨之夏”音乐节、“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用不着太留心去关注你就能知道在我国各个城市中举办着各类艺术的节日。艺术节,已经成为都市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构成方式,成为艺术向社会集中展示的界面,也成为大众赶赴艺术盛宴的“集日”。

说到“集日”,就会想到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农耕文明的国度,并且我们这个国度至今仍具有广阔的农耕文明。在这一文明中的农村社会,人们的集中交往及其物质交换,往往发生在“逢墟赶集”之时。隔三差五便有一次,区别于时段较长的“节日”。事实上,我国的传统节日,也大多与农耕文明相关,与其须臾不可相离的“节气”相关。我们最热闹最尽兴的传统节日,就是在收获之后、农闲之际的“春节”。春节,传承或部分传承了“腊祭”的古老传统,俗称“百日之腊,一日之欢”,可见春节是中国人的狂欢节,是我们农耕民族在农闲之际的“狂欢”。这期间当然也包含着饮食的放纵、衣着的铺张和娱乐的尽兴。为“艺术”办节,其实是农耕文明的“积习”或“惯性”使然。为艺术办“节”而不是办“街”,看重的是艺术的时间性集结。但我们注意到,我们的许多“节”,都办在都市并且是较大的都市之中,而都市的闲暇以“周”而非以“年”为单位,是“度周末”而非“过大年”。艺术节的主持者或操办者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或办在“五一”、“十一”长假之际,或办在旅游的旺季……在城市中也不妨办“艺术街”,使“艺术节”长期在城市存在,一直延续下去,成为城市文化的一景。

不妨延伸旅游效应

四川旅游局市场研究专家刘萌认为:文化节庆活动已成为发挥地方优势、整合资源、提高知名度的措施之一,其社会经济效应日益凸现。以四川省为例,近年来先后在峨眉山、九寨沟、雅安、绵阳等地举办了四川国际旅游节,在中外游客心目中完全改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印象。今年4月中旬举办了李白国际旅游文化节的绵阳市,“五一”黄金周也取得了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同比增长104.2%和120.1%的好成绩。但是,如何丰富节庆活动内涵,长效发挥影响力,仍是可以进一步思考的话题。

特色鲜明,是节庆活动成功的标志。然而,目前多数文化节庆活动通常“求大求全”,忽略了主题和特色的提炼。一个名目下串套的多个“展”和“论坛”,让人眼花缭乱却留不住印象。此外,诸多事例可以说明,“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看热闹”的情形长期存在,一方面是举办者挖空心思谋划节庆内容,另一方面则是大众成为活动的局外人,只能成为围观者,没有真正参与其间。

大众参与才是节庆活动的最终目的。大众参与的形式有很多,旅游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让本地和外地的游客留下难忘的文化体验,并且在今后持续吸引各地游客,最终延伸节庆文化的效应,是节庆活动成功与否的考验标准之一。

主题和特色更是旅游文化的精髓。在各地举办的文化节庆活动中,确实有很多精心构思、巧妙策划的特色节目、主题项目,总结、提炼、保留、积淀这些精华,将“精华”从表演层面转化为具体的旅游产品,使之成为当地旅游产品中的新亮点,是举办者应该认真思考的。四川省雅安市在举办四川国际旅游节时,曾有一台让观众叫绝的四川民间艺术巡游表演,对一直缺乏旅游表演节目的四川省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很有市场前景的坯子。与其跟风打造各类“印象”,不如考虑如何将这台节目改造成长期的旅游商业演出,成为游客来川一定要看的压轴戏。这样的话,节庆活动的效应岂不就得到了一种延伸。

应该成为大众节日

江苏文化馆公共文化研究专家戴珩分析说:在百度网上搜索一下,发现与“文化节”相关的网页竟有20多万篇,足见现在举办的各种各样的文化节数量之多。江苏就是个文化节庆非常多的地区,各地和全省的活动一年基本不断。这说明文化受到了重视。因为文化节庆可以活跃地方的文化氛围,彰显地方的文化特色,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提升自己的文化形象和文化品位。但是,现在的文化节日也引来人们诟病,这是因为办得太滥,而更主要的是许多文化节只打着文化的幌子,奉行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让文化为招商引资凑热闹、装门面,使文化彻底走了形、变了味。

文化节的主办者应该清楚,文化节不是为个别领导办的,也不是为少数人办的,而是为大众办的。办文化节理所当然地应该首先考虑大众的愿望和要求,考虑到大众对文化的实际需求,考虑到文化节所设置的活动项目和活动内容是否为大众所接受。

文化对经济会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更多是间接的,不要指望一项具体的文化活动立马就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办文化节的目的是为了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提升文化品位,如果不对当地的文化资源、文化底蕴作深入的研究和思考,随便找个什么东西冠以“文化”之名就搞文化节,那不但不能够起到正面作用,反而会玷污了文化,糟践了文化,损害一个地区的文化形象,降低自己的文化品位。

量力而行 当停则停

《中国文化报》总编助理赵忱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早期是一种新鲜的创意,到后来成为了一种陈词滥调,而且,违背了文化的本意。不光文化,连文化工作者都成为陪衬。可怜兮兮地忙碌,收获甚微。那种状态下的文化很虚弱,而文化烘托下的商贸则口气大得很,至于实效,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那些“节日”,往往被称作“人民的节日”,人民却不知情,能看上几个明星一两场像样的演出已经不易。“当事人”看中的是政绩,文化本身成了陪衬。

凡事得量体裁衣,量力而行。物质层面,我们不是改掉了逢年过节大鱼大肉的习惯,注重日常也要吃得好,也要营养均衡?在文化层面,难道不该格外注重日常营养?吃什么,怎么吃,如何锻炼,才有消化、吸收的能力?文化是心灵的能力,暴饮暴食可以解馋,却不利于培养健康的胃。文化之胃,最需要的恐怕也是用长时间、高营养、适当火候煲出来的“高汤”的滋润。

美好的节日——让文化创新、人民满意、经济腾达的节日,不妨继续发扬光大。但请记得,任何时候,文化不可以“暴发”,做文化暴发户,可以荣耀一时,必然耻辱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