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醉3结尾彩蛋视频:我看“革命”与“改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4:19:32
     

我看“革命”与“改良”

吴伟

2011-12-28 22:57

共识网

  近来,革命与改良的讨论骤起,这是好事,说明许多人都看到了危机,对如何走出危机开始进行探讨。在这个讨论中,有人提出,应该廓清革命与改良的概念,我赞成,并想谈谈我的理解。

  革命与改良这两个概念,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涵义和用法。在社会和政治领域,所用最多。但我不想为这个问题引经据典,只想将其简单化,通俗化。以我的概括,自下而上推动的社会和政治变革,是为革命;自上而下进行的社会和政治变革,即为改良。从史上各种文献资料上看,人们绝大多数都是在这两种涵义上使用革命和改良的概念的。这里的“上”与“下”,不言自明。

  先说革命。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无论国内国外,革命发生过许多次,而且是多种多样的,就其性质、主体、形式等可以作各种划分,有暴力的,也有非暴力的;有急风暴雨式的,也有和风细雨式的;有最终与原有统治者达成和解而结束的,也有以彻底推翻取而代之式为结局的。但大都是由社会被统治阶层,即公权力的管理对象发动,并以社会中下阶层为主体,以彻底改变原有的国家统治集团和管理制度为目标的。这就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政治革命,“自下而上”,由中下阶层发动,有最广大社会民众的参与,是一切社会政治革命的最本质的特征。

  也有人会认为有例外,比如推动君主立宪的英国的“光荣革命”,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由统治阶层内部一部分人发动的,其主力也不是社会中下层。从表面上看,似乎确实如此。但事实上,发动这两场革命的,并不是当时的统治者本身,而是统治集团中的一些“持不同政见者”,他们代表了新兴的中下层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发动的目的在于掌握国家最高统治权,以国家权力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政策。所以我认为,就其革命过程本身说来,也仍然带有自下而上的特征。

  应该说明的是,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政治革命,一般由社会进步的政治力量发动,以取得统治权为目的和最终结果。而社会革命的这一范畴的涵义则要比政治革命广泛得多,它是在整个社会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思想观念等各个领域所发生的根本性变革,以达成社会转型为标志。一般说来,政治革命并不一定都会导致社会革命,其结局,也并不一定都能完全达成推动社会转型和进步之作用,有时候只是以一个统治集团取代了另外一个统治集团而已。这种“革命”,“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只是跳蚤”。另外,在政治革命过程中,由于底层民众的大量参与,无序性和无组织性大量存在;统治者为保住手中的权力,使革命多伴随激烈的镇压与反镇压的斗争形式,乃至暴力。因此,它往往给社会带来巨大的震荡,给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倒退,给底层民众的生存和生活带来灾难。

  再说改良。在中外史上,社会与政治改良,也曾经发生过许多次。总结起来看,几乎无一不是自上而下,由统治者,即国家权力的掌握者发动和主导的,以改进统治方式,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为目的。虽然在进行过程中,都有过与社会被统治者之间进行主动或被动的、不同程度的互动,也往往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暴力,但这种改良导致的暴力和流血冲突大多发生在统治集团内部,在改良者与反对改良者之间进行的。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过康梁变法,也有过1980年代由中共主导的政治体制改革,都是如此。改良和改革,我认为基本是同义词,就其本质说,都是由统治者进行的自我完善,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以改进和完善统治方式为目的的。当然,也有统治者把自己进行的改良或改革宣称为“一场革命”,但从其本质上说,都是统治方式的自我完善,所以,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改良而已。

  统治者为什么要改良?记得当年学马列时,曾经学过列宁对革命形势判断的一段说法(也不得不引经据典了,该打,呵呵),他认为,当被统治者再也不能按照原有的生活方式生存下去了,而统治者也不能再按照原有的统治方式继续统治下去了,这个时候,革命形势就到来了(大意)。我认为,他的这个说法,前提是对的,结论却不完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既有可能发生被统治者起来推翻统治者的革命,也有可能在革命的危机临近的时候,统治者迫于压力而主动调整统治方式,进行改良。这后一种情况,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在历史上,都是存在的。它之所以发生,不是因为统治统治者的善心发现,而是他发现“再也不能按照原有的方式统治下去了”,再不改良,就要发生革命了。上个世纪初天朝的老佛爷发“立宪诏”,想通过自我改良,走君主立宪之路,就是被即将到来的革命形势逼上梁山,不得不如此。

  在一场社会变革当中,革命与改良往往不是单一进行的,而多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时候就会发生革命与改良的赛跑。革命发生的可能性威胁到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在此压力下统治者被迫进行改良,以缓解社会矛盾,延缓革命的到来;而当统治者的改良不能够从根本上缓解社会矛盾,满足被统治阶层的利益要求的时候,革命或迟或早总会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革命有一个特点,就是其烈度,即发生社会对抗的程度,比之统治者完全拒绝改良情况下发生的社会革命,往往要轻得多,造成的社会震荡和破坏程度也要低得多。比如中国的辛亥革命。

  政治改良能不能达成社会转型之目的?我认为,可以,但需要有条件。这里说的条件,一是当政者推行政治改良的彻底性,二是其推进改良的持续性。其例证,就是台湾80年代由蒋经国主持的主动放弃专制统治,促进社会发生民主转型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需要统治者对世界大势和社会危机形势能够全面了解,并作出准确判断;需要他对国家,民族、民众有负责任的心态,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胆略和气魄。一句话,这是大彻大悟的结果,“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这种政治改良结局的贴切写照。

  说统治者进行政治改良,是以改进和完善统治方式,缓和社会矛盾为目的,那是不是改良就一定不好,就应该加以否定,只有革命才最彻底,对推动社会进步最有益?我觉得不能这样看。改良确实可以帮助统治者改进统治方式,缓和社会矛盾,但在客观上它也能够起到改善社会政治生态和广大底层民众生存状态的作用,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比如,在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写《资本论》的时候,曾经以“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鲜血”,来形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剥削的残酷,和阶级对立的严重。但近200年过去了,西方主要国家经过当政者的不间断的改良,不但社会中下层民众的生存状态有了巨大改变,阶级矛盾趋向缓和,而且大都早已经完成向现代民主社会的转型,中下层民众的生存权利和政治权利也都能得到基本保障。这些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不是革命带来的,恰恰都是不间断进行社会和政治改良的结果。反观我们中国,一百多年搞了两次大规模的革命,可时至今天,也没有完成以社会平等、自由、民主为目标的社会转型,还要为改善社会中下层民众的生存状态和争取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奋斗。从近现代历史上的这些客观现实看,我们能得出一概否定改良,肯定革命的结论吗?显然不能。我认为,在当下许多中国人的观念里,似乎天然就存在着一种拥护革命,排斥改良的心态,这是几十年来极左教育抹黑改良,美化革命,进行洗脑教育的结果,应该摒弃。

   现在的历史,已经进入到了21世纪。如果说20世纪是世界多数国家摆脱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世纪的话,21世纪就是就将是已经取得民族独立的各国摆脱专制主义,走向民主的世纪。已经过去的10年,已经向人们证明了这一点,并且还将继续证明这一点。从上个世纪初开始至今,中国从封建专制向民主社会转型已经走了100多年,其间经历了两次革命,一次革命是辛亥年,推翻了帝制,但革命任务没完成;二次革命是共产革命,从蒋式的一的党独的裁变成了毛式的一党的独的裁,革命任务依然没完成。看来,可能还需要第三次革命。当然,如果能通过政治和社会改良,完成前两次革命没完成的任务,推动和实现中国向民主社会转型,当然是国家之大幸,民族之大幸,民众之大幸。是主动改良,推动社会完成民主转型,还是等待革命,已经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推导,而是摆在中国民众,特别是当政者面前的一道现实选择课题。对于当政者说来,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改良。只要是真改,而不是假改,那么,无论是有人对执政当局有多少不满、怨气,甚至是仇恨,也仍然会获得中国绝大多数社会阶层、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否则,等待全体中国人的,也许只有社会革命一途。

  来源: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sxpl/pl/article_201112285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