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播放器手机版下载: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3:07:55

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

主讲材料:

  新教育认为,一次次改革之所以最终走入形式主义的老路而成效甚微,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作为课程、知识的传递者,教师自身专业化程度不高往往成为了教育改革难以实现、难以为继的瓶颈,成了整个系统中最难突破、最难改造的部分,从而使整个系统的其他地方的改进劳而无功。教师的态度和专业素养在教育改革中举足轻重,只是拎着一桶数十年不变的死水,是不可能实现任何的教育理想的。
  所以,新教育实验,将它行动的起点放在了“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上。“改变行走方式”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教师本身的教育生活也应该是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幸福完整的。新教育实验这几年最大的成果,是涌现了一大批在实验中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出版个人专著、以普通教师的身份参与学术研讨、到各地交流与讲学,在新教育实验教师中已经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通过几年的探索,新教育实验逐渐摸索出一条以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为中心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和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经历的儿童需要阅读不同的童书一样,不同学科与发展阶段的老师,一样需要阅读不同的专业书籍。新教育认为,存在着阻碍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短的木板”,也就是说,可能存在着一个教师专业知识的合理结构(我们这里的知识,主要是通过经验内化了的默会知识,而不仅仅是可以通过书面试卷测试的显性知识),而可能许多教师在某一方面形成了“短板”,所以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为此,我们要研究一个围绕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教师专业阅读研究,在充分考虑到个体成长的特殊性和序列性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理想的教师知识结构模型。从而更有效地解决不同水平与学科的教师分别该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
  新教育实验初期,教师们的随笔主要是抒情性质的,随意的,生活感悟式的。随着专业发展思考的深入,新教育实验逐渐将教师的专业写作细化为五种形式:日常教育叙事,教育感悟,师生通过日记批阅、贺卡和书信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共写),教育案例及剖析,教学案例及剖析。这五种形式的教育写作各有不同的特点与作用,它们引导教师从各个层面对教育实验与自身进行反思,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改进日常的教育实践。
  在实验过程中,新教育实验认识到,个人的摸索往往由于自身的思维假定而无法看清问题的本质,教师的反思往往无法对自己导致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而要突破自身的“见障”,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对话,利用专业发展共同体。所以,新教育实验提倡建立各种同一教研组、教学组的,或者是本校的、校际的,以及利用网络的各种专业发展共同体,在共同体中利用对话来突破个体思维的局限。这几年比较有名的专业发展共同体是著名特级教师张万祥的班主任学习小组、温州苍南新教育俱乐部以及毛虫群落。
  在实验开展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新教育应该开辟自己的学科课程系统,提出自己全新的学科教育思想。而新教育实验认为,新课程改革在学科课程及学科教学已经作了非常有效的探索,新教育实验强调教师基于自身学科的发展,则是从另外一个维度促进学科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学科课程的改进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之间是相互补充的两个系统,它们是完整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双轨。因此,新教育并不是一个封闭的拒斥新课程改革的自足系统,实验教师同时应该是新课程的积极探索者,新教育实验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应该能够有效地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节选自2006中国教育蓝皮书之《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以上文字的图说:

 

 

*在2006年4月,曾经在新教育内部沙龙上讨论过此种整合:

 

就三Z项目的整体性阐述与讨论

主讲人干国祥:

找不到李玉龙,找到了他的一篇相关的旧文章,先贴出来——无论是教育专业发展还是专业阅读,李玉龙主持的《教师之友》,一直是几年前就在积极地探索的。我是非常首肯下面的这篇文章的,一个合理的基本知识结构(既不排除有人在这个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单向发展成某方面特别突出的专家,也不排除有人先渊后博的发展路子),是我们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模型,也可以直接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中提供依据。

除了继续修正这个模型外,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逐步地实现这个模型(在不讨论大师级发展的前提下)。

以结构谋功能

李玉龙

知识就是力量,结构决定功能。

在这样一个新知如指数般攀升的信息时代,作为一个肩负知识传承角色的教师,想把自己的“一桶水”迅速“做大”的愿望当然值得尊重,但其有限性也不言而喻,而且这种“做大”如果是一种无方向的四面出击难免不够效率。散沙一盘与豆撒成兵是两种境界,其中一个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一个有效的结构存在。

一个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该是怎样的?我们认为,构成这个结构主体的是这样三个板块: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人类文化视野。

师范院校以学科分属专业,教师也大多以学科定位身份,因此学科专业知识是和每个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最为切近的一块。但和目前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的对学科专业知识就是几本教材和教参的比较促狭的理解有所不同,这里所指的学科专业知识是一个相对庞大的集合: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学科前沿知识、和本学科相关的一些知识、学科史和学科思想、学科教育史和学科教育理念等。

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是一个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标识性知识,其重要性无须多言。有一部分教师对这一块知识持有一种轻视心态,这或许是因为对真正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够的缘故,即以被视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的《学会生存》这本书为例,该书在中国出版已有20多年,但相当多教师甚或连这本书的书名也没有听说过。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当代中国教育学的贫困而使相当部分教师对教育学产生了一种漠视甚至鄙视的心态。不可否认,由于“赫尔巴特——凯洛夫”教育学体系长期以来被钦定一尊,客观上阻隔了世界优秀教育理念的传播,也封杀了本土教育学的探索空间。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教育理念开始流布,但在一个极度功利的心态驱使下,我们真正学到的却大多是皮相而已。近年来正在推广中的新课程理念不可谓不重要,但这种自上而下的行政主义的反新课程理念的推广方法实际上已经让新课程处在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问题固然如此之多,但因噎废食自然得不偿失。其实,世界教育学的河流一直都在奔腾,我们不妨尽量延伸自己的教育学、心理学视野,去寻觅那些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教育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没有人类文化大视野的支撑,没有对文、史、哲、法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了解,而仅仅将自己的目光局限在一个狭小的框架内,是很难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优秀教师的。从某种角度说,宽度决定高度,把人类文化视野纳入教师的知识结构,表面上看起来“远”了点,但却十分必要。

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人类文化视野,这三部分并非彼此孤立,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结构。我们不妨把这个结构视为一个“漏斗”,漏斗嘴的注入方向当然是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原点,以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人类文化视野这三个板块的知识为主体,构成一个均衡的动态开放的系统,这是我们建构的一个教师知识结构的模型。

这个模型固然有相当程度的理想成分,但却不失为一个检视我们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的参照。我们不难发现,就相当部分教师而言,其学科专业知识或者还仅仅停留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这一层,在学科前沿、学科史和学科思想等方面几乎就没有涉及;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方面,虽然也经常念叨一些时髦的教育流行词汇,但骨子里仍是以非常传统的陈旧理念为主;至于人类文化视野,这或者是当前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最为稀薄的一块了,一些教师甚至对最基本的一些常识性问题都比较模糊。因此,这些教师的知识结构只能说是一个“全面狭窄”的结构。当然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方面地指出问题,甚至指责教师是不负责任的。但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引起我们的重视,必将影响我们自身的专业发展。

还有一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属于“孤军深入”型的,因为个人兴趣或者其他一些原因,这些教师总是在某一个点或几个点“深挖洞”,而忽视了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对此我们的观点是,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博专结合、博重于专。就知识的传递而言,基础教育侧重于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底,更强调普及性。因此,与其把时间和精力过多地投入到某一方面,还不如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上,同时也正因为我们不必在某一方面投入过多,构筑完善的知识结构才成为可能。当然,我们强调“博”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专长,主要是想提醒这些教师要防止明显的知识盲区存在。

明了一个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将为我们的专业阅读提供一个方向性的提示。缺哪一部分补哪一部分,持之以恒,使自己的知识结构逐步从完善走向完美,将为我们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当然,要指出的是,对教师而言,知识的习得和教育实践的结合不仅必要而且必须。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那些化入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提纯的知识才能真正地融入血脉和骨髓。

干国祥图解上文结构:

 

主讲人干国祥:

关于专业阅读,我曾经写过一个帖,后来依据那个帖整理成一篇文章,这可以视为一个畸形的语老师的不完善的阅读史与知识结构:

我的阅读史

——答刘钢兄

全文略,欲阅读可点击以下网络链接:

http://bbs.eduol.cn/dispbbs.asp?boardID=65&ID=253509&page=1

胡靖: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专业阅读最难能可贵的也是“一以贯之”。就是能用这个“一”来统御所学的知识。这个“一”就是读者自己的思想,就是批判的武器,就是认识论。没有这个“一”,就会觉得这本书有道理,那本书也有新意,最终书读得越多,自己就越没有主张,最多是人云亦云。知识结构的形成也是这个道理,前文提到的教师知识结构的三个部分不是独立的,而是统一的。教师知识结构具有特殊性——为他性。它的形成不应是简单的量的积累,而应是围绕一个灵魂来主动构建。这个灵魂就是学生的成长需要,就是教育培养目标。

干国祥:

我却以为(我是不是总要引发点小小的积极的冲突?):

1、关键可能并不是“认识论”,而是认识态度:批判地阅读。这是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关系,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读批判理论或者哲学解释学的相关书籍,理解相关表述。而且我进一步认为,掌握了那方面的知识,也并不必然意味着阅读者拥有了阅读的自由,能够进行积极的批判性阅读。一个显然的悖论也许是:即便哲学解释学或批判理论,或者辩证法,也不过是一种阅读者面对的“知识”而已。

2、我认为核心在于直接作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教师的专业素养(经验或者说默会知识),一切最终统一于这个经验。我以为,这里提学生的成长需要是不是跳转得太快了些?在教师作为认识主体的角度而言,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成长需要,也都仅仅是必须认识的对象之一。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的时候,他其实说的是儒家伦理学的核心,他接着用一个字加一句话来进行阐释: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是否存在一个“一”?它应该是什么?

我个人以为,这就是教师本身的职业生命。

这个职业生命的质量当然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但这不能作一种简单的还原。

大潮河:

1\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从"师范"抓起.

2\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是要唤起教师的"心"

3\教师专业发展要有个足以互动的"共同体".

“师范”、“心”、“共同体”,我觉得这三个词比较重要,其中尤以“共同体”最重要。新教育实验是不是从创设“共同体”入手。

以上是保障

接下来的路径就是:读+做+思+写====专业发展。

何源:

个人觉得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理解为教师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改变自身学习状态的前提下,改变对学生的教学方式,无论采取怎么样的阅读与写作方式,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永远是第一位的,我始终相信若没有充满爱心的人文主义者,就不会有优秀的专业教师,也就不会有让学生期待的课堂.

朱永新: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取向(从理论层面支持三"专"

教师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般来说,“专业”是指某种职业已经形成了一套社会公认的高标准、高效率、严密而科学的训练体系,具备其他职业所不具备的职业伦理、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直到目前,我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开展教师专业化的研究课题,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目前教育界的共识。纵观国内外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可以归结为三种大的研究取向: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intellectual perspectives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practice-reflective perspectives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和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ecological perspectives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核心就是专业阅读)

1986年,霍姆斯小组和卡内基教学专业专项小组分别提出报告,着重讨论教师专业和教师教育问题,都认为:如果要确保教育质量,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霍姆斯小组更进一步指出,提高教师专业水准的重点在于明确教师专业的知识基础,“使教师的教育拥有更为坚实的理智基础”。持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取向的学者认为,教师如果要进行有效的教学,最重要的由两点:一是自己拥有“内容(知识、技能、价值观等)”,二是有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获得这些“内容”。也就是说,教师一方面需要拥有学科知识(content Knowledge),另一方面需要教育知识(pedagogical knowledge)。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获取这两类知识。目前很多正规的培训,无论是职前的,还是在职的,大多采用这种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2.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核心就是专业写作,只有写作才能进入真正的反思阶段)

持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学者较多,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也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对实践(practice)的关注,强调实践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理智取向的研究者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知识对于教学是必要的”(What knowledge is essential for teaching),而实践-反思取向的研究者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教师实际知道些什么”(What do teachers know)。二是持实践-反思取向的学者,都主张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促进教师的反思(reflection)。

持实践-反思取向学者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其主要目的不在于外在的、技术性知识的获取,而在于通过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反思”,促使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活动以及相关事物有更为深入的理解(understanding),发现其中的意义(meaning),以促成所谓的“反思性实践”(reflective practice)。有的学者还主张把教师的个人发展(personal development)和专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之间的界线淡化,称为通融的一体。

至于教师如何进行反思,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也提出了很多方法,比如个人单独的反思可以通过写日志(journal keeping)、传记(biography)、构想(picturing)、文献分析(document analysis)等方式,与人合作进行反思可以通过讲故事(story telling)、信件交流(letter writing)、教师晤谈(teacher interviews)、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等方式。另外还有“合作的自传”(collaborative autobiography)的方式,即由一组教师一起围绕目前的教学、使用的课程、所奉行的教育理念、过去的个人生活和专业情况等主题写出自我描述性的文字,然后进行批判性评论。通过以上这些方式(或许还有更多方式,特别是互联网出现带来的技术进步),教师们可以加强对自身实践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教育实践。

在持实践-反思取向的学者看来,在教师发展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主动的,是一种探究式的专业发展,并不是通过外在专家告诉他们如何去做,而是主要依赖教师个人或教师之间合作的“发现”。

3.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专业研究共同体)

相比前两种取向,生态取向对于教师发展采取更为宏观的视角,常用的术语不仅有知识、实践、反思等等,还有文化(culture)、共同体(community)和背景(context)等。持这种取向的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并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而是专业发展的方式或途径。研究者们认为,教师发展其专业知识和能力不完全依靠自己,而需要向他人(同事、校外专家等)学习,教师教学策略和风格的形成和改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文化”(cultures of teaching)或“教师文化”(teacher cultures),这是这些教学文化,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意义、支持和身份认同。

持生态取向的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最理想的方式,是合作的发展方式(cooperative or collegial development),即教师的发展不是学习某些学科知识或教育知识,也不仅是个别教师的“反思”,而是构建一种合作的教师文化。

_____以上的基本材料是我的博士生夏春提供.特此说明.

干国祥:

谢谢朱老师和夏春兄!

这些资料都非常好,作在旁观研究者,让我们身在其中者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所思所行的所长所短。

当然,三专模式首先强调自身是一个综合模型,也可以单维度发展。

也许在理论上,默会知识、联合生活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解释维度。

夏春:

波斯纳有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其实也是和本帖子提出的发展模式是契合的。这里共同体的作用似乎就是提供一种“共同反思”的条件或者氛围。

另外根据一个资料,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学科知识、课堂管理能力、教授能力、诊断能力。

干国祥引夏春并回:

反思这个词非常重要,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把专业阅读的目的,归纳为获得反思的视野。

而共同体最大的功能之一是对话,对话,也正是为了弥补个体反思的不足。

当然,阅读远不止此,共同体的意义,也远不止此——在杜威教育哲学里,共同体甚至逻辑起点的意义。

赖联群:

三专的提法其实是以前新教育理念的整合,“共同共写共生活”是一种理想的教师发展模式。问题是其合作的基础是什么。热情?兴趣?信念?理想?

对于执着的新教育人,在行动中有诸多困惑,“三专”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真好!

秦政:

我以为:

专业阅读,(1)读关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家的书籍。(2)读本学科的专业书籍。

专业写作,写日常教育叙事,教育感悟,师生通过日记批阅、贺卡和书信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共写),教育案例及剖析,教学案例及剖析。

那么专业发展共同体呢?是本学科,是本学校,还是凭借网络构建的共同体呢?本学科,本学校的共同体实在,可是成效难以肯定,也许一件本来有那么一点点新意的东西在大家的评论中慢慢的被磨平的事实可能真的存在,而网络的共同体隔得太远,远水解不了近渴。

 

是教师自觉的阅读还是行政手段下的阅读?是教师自觉的写作还是行政手段下的写作呢?

大家会説,当然是自觉的,那怎么才能够做到自觉呢?

只有共同体,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行动的一个集体!

那么这个共同体所依靠的操作平台是什么呢?

干答: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但是,我以为,无论是教师个体还是学校,当大家把它当作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它就变得非常容易。

其一,对于已经主动进行专业写作的教师而言,这个问题其实本身并不存在,因为毫无疑问,行政规定的数量,一定是以较少写作的教师为基准的。

其二,对于尚未主动进行专业写作的教师而言,以校本培训的方式进行一定数量及形式的要求,是完全正当也是完全有必要的。

关键就是不要搞形式主义走过场,这样既损害了主动写作的教师的积极性,也不可能真正地把原本不喜爱教育写作的教师变成爱写作的。

因此,这个问题如果要继续讨论下去,事实上就成了一个行政策略方面的问题:如何让教师开始写起来并从中有收获。

而这个问题,目前还不是秦政兄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就是:领导和优秀者先写起来,先品尝到收获的果实;不断地呈现先行者的果实,直到其他更多的人开始自觉地播种……

就专业发展共同体的讨论

林日正:

期待“三专”走进学校

日正来报到!我特别关心怎样基于学校层面来理解“三专”,促进教师团队建设与个体成长。

A共读共写共生活→共读共写共研究

   在教师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教研组对于教师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近日,参加学校2006教研组工作总结会议,不由地思考着教研组怎样从松散型团队走向研究型团队,突出专业共同体的性质。受童书项目“”之理念启发,我认为教师在教研组中也应该拥有共同的语言密码,在相互体验“共读共写共研究”的校本教研文化中成长,一起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干答林日正:

日正兄的这种理解,正是营建共同体的路子。

关于营建共同体,在《静悄悄的革命》和《教学勇气》二书中,都有精辟的论述。

我个人认为,建立专业发展共同体,可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事情。

当年的车山岙(我在那里从事教学十五年),是一个只有三十来个教师的山区初中,教师也大多是年轻人,后来,这十多位教师几乎都成为县市一级的教学骨干,有近十人在各学校担任校长和副校长……我想,当初我们无意中营造的一种交流的氛围是非常有意思的。

尽管我很不同意某些取向的“发展”,但不容怀疑的是,我的那些同事,确实获得了比其他学校的同龄人要好的发展。

凉月如眉:

这样的共同体真好,而在我们周围,谈论更多的是衣帽鞋子、家庭琐事,以前我也没觉得这样不好。上了在线,接触你们以后,才痛惜自己虚度了太多的光阴,想改变自己,开始买书看,开始想和人交流教育问题,一年多来,应该说,身边有一些老师也在改变,但要形成共同体还是有相当的难度。

现在,我们校长也开始注重教师专业成长,准备从教师专业阅读起步,如何指导教师进行有效阅读,如何建立并发展共同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些难题,敬请专家指点,谢谢:)

朱永新答干国祥:

我不同意干干说共同体是最重要的东西.

其实,不同发展阶段的老师有不同的发展需要.

学问有时候也需要孤独.无论如何,阅读是基础.

Diaozefang:

部分同意这个看法。

共同体当然好,但是没有那么多人能幸运的拥有或碰到,那就不妨先自己“读”起来看。

速度太慢,先看会再说……

蒋岳庆回:

严重同意干国祥。我以前也有这样的一个小团队。不为名不为利,就是共同的兴趣让我们走在一起,相互鼓励着,相互欣赏着,相互进步着。可惜,现在也散了。天下的筵席真的都要散吗?

干回:

我的原话是:建立专业发展共同体,可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事情。

显然,我上述表述是站在学校或者培训者的角度的,并不是论述三专之中何者为重,也不是讨论对个人而言,何者最为重要。个人以为,三者是三条相辅相成的路,也许并无高下轻重。

大潮河引朱永新并回:

我认为建立“共同体”是重要的,甚至是很重要的。也是新教育实验应该着力研究的。

这是解决教师专业发展意愿的一个很好的渠道。

只有教师乐于发展自己,才有可能真正的得到发展。

像阅读、写作等都是在“我愿意”的前提下才做的事情。

秋叶一片引朱永新并回:

老师,我觉得一个学校要想整体的发展,共同体应该是最重要的。

不同发展阶段的老师有不同的发展需要,但他应该有一个氛围让他有动力走下去。

孤独的行走可以是单纯的做学问的人,如果学校里的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的,学校的发展就缺少合力了。

这样想,就实话实说了。您别怪我。

凉月如眉:

我认为共同体也是非常重量的东西。

参加毛虫与蝴蝶项目组的老师们,都非常重视师生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并深深体会到生活在这样的共同体里,成长得快,幸福感多。

作为一个教师,我还非常渴望生活在教师专业共同体里。可以说是在线让我重新认识了教育,重新捧起了书,但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我一直处于一种孤独的实践和阅读,虽然也取得了一些的进步,但如果身边能有一个优秀的共同体,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孩子,还有我们教师自己,都将会得到更有益的发展。

四川也人:

是的,没有志同者,个人也难以成为个人。个人的力量太容易被环境淹没。教育不同于纯艺术创造。

自我离开干国祥们之后,我就渐行渐远的离开了教育。虽然,我还在教书,但我的写作也与教育成分离之势。

赖联群:

我认为没有必要区分共同体和专业阅读对教师成长哪个更重要,阅读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即使很多人暂时走在一起,他也不是共同体,因为没有“高雅”的共同语言;只有阅读,没有团队的影响,可能一个人要持续走一段很长的路也会孤独乃至不走,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朱永新:

哈哈,有意思.

寻找建立"共同体"的方法,应该是我们新教育实验思考的关键.

每一个"专",应该找到启开它的钥匙.

怀念传统:

“新教育实验初期,教师们的随笔主要是抒情性质的,随意的,生活感悟式的。”

非常赞同这句话。依我自己为例,我现在就是写的这种东西。自我感觉有文学性,有一定可操作性,但要形成风格,或者说要提升到一种层次,就很难了。

一个单位,生活周围的群体未必有真正志同道合的人。及时有真正志同道合的“共同体”,也不如网络上来得迅捷、真实。在网上,我们可以畅所欲言,撕下平时的身份地位的面纱,讨论会更深入。

期待!

干答怀念传统:

我倒以为,现实中的专业研究(学习、发展)共同体,是网络所绝对不可能替代的。

在我的经验里,我走过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研究者,也许这是我的幸运吧。

网络研讨,由于往往难以发现个人发展问题中真正的问题,真正的瓶颈——因为共个体往往无法发现自身的见障,他也就不太可能将真正的问题呈现于网络上,这样,网络的对话往往“不切实际”,无以解决束缚自身的真问题。而同体的价值本就是发现你个体无法发现的见障。

这第一步的差异,是网络很难替代现实生活中的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原因。

秋叶一片答怀念传统:

基于共同体之中个体的成长才会更持续,更有“耐力”。是否生活在一个现实生活的共同体中

对个人的专业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共同体会产生一种场力,一种带动作用。这种共同体的形成才会带动整个团队的进步。

干答秋叶一片:

说起专业发展共同体,我就不免回想起自己的经历,万里的新教育沙龙自不必说,远在我在车山岙的时候,就一直生活于“共同体”之中。

其中我特别怀念两个自然科学的同事,两位非常优秀的比我年轻的自然科学教师:娄天荣和任叔铭。

当年,我们经常地在一起边喝酒边彻夜地谈论教育,有趣的是,我们极少谈语文,更多的是谈自然科学,谈苏霍姆林斯基,谈学生心理和德育,谈班级及学校管理……

大潮河:

新教育要做的首先是这个:“寻找建立"共同体"的方法”,同时,也要有怎么阅读,怎么写作的方法指导等。

新教育实验要做的是:怎么样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愿望+怎么样提高专业发展的速率。

前者的重要性决不亚于后者。

赖联群:

是啊,唤醒+研究,新教育实验还要两条腿走路,不能把研究当成新教育的全部!

蒋岳庆:

接着前面的发言说,“共同体”建立需要志同道合的人,但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共同体也需要“支持”,特别是校长的支持。所以我很理解新基础教育的老师为什么一定要一把校长“负责”的原因了。

因此,共同体的“成员结构”是否也应是讨论的话题?

 

大潮河:

如何营造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比如:网络帮师(张万祥的师徒式)、几人俱乐部(苍南样式)、新教育研究小团队()、博客群、按地域小团体、网络联络的小团体、校内小团体………………………………………

那么多的省略号表示形式很多很多!!

林日正:

其实,已经存在的所谓“共同体”需要会诊:经验与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改进?

赖联群:

可能还不能叫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吧。总之:关键要解决自身的意识问题后,才是怎么发展的问题!

林日正:

■个体唤醒→团队激励

倡导新教育已多年,但成效并不显著。反思“民间宣扬”与“行政倡议”两种方式都存在缺失“专业共同体”建设的弊病。

当一个教师职业主体意识唤醒之后,在孤独地行走一定时间后,很容易又被现实的生活与周边环境的影响。假如这时候有“共同体”的团队激励,那么他的热情又会重新点燃。如苍南俱乐部每次沙龙后,会员都有一段时间勤于写作、阅读、思考,但因为俱乐部活动次数少,而且专业探讨不足,对于会员的专业成长帮助不是很大。

赖联群:

同意!如何获得更大的动力?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共同体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一个个容易懈怠时刻被周边环境影响的“人”组成的。

干国祥:

是啊。

我真的是如此幸运。

无论是在四面环山的车山岙,还是在东海之滨的宁波,以及天府之国成都,我都拥有一个或者不止一个可以热烈探讨的“共同体”。如在成都的时候,我同时拥有“教师之友”共同体;深度语文共同体;华德福教育共同体……成都的三个共同体有一个鲜明的特点:专业;有鲜明的独特的观点。

WUXI2005:

可是更多的个体是缺乏这样的载体.您也许只是特例!

秋叶一片:

我个人认为,建立专业发展共同体,可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事情。

我很赞同这种看法。

我们可能都有这种感觉:我们周围的环境与氛围可能就左右我们工作的方向与效率。

如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如果迎接他的是一个学习氛围很浓的团队,每个人都努力的走在自己专业成长的路上,他会怎么样呢?无论他曾经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来的,这样的氛围会感染他,他也会思考自己该读什么样的书?他应该怎样融入孩子们的生活。而如果他进入的这个团队,天天牢骚满腹,经常玩网络游戏,没有人愿意主动的参加教研活动,它又会怎么样呢?失望,接着就与之为伍。

我也一直认为建立一个发展共同体很重要。

只是一个松散的团队如何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凝聚力?形成共同体是否也有可操作的办法?

wuxi2005:

但是建立共同体的前提就是寻找共同尺码的人!

其实有时不是没有,只是没有对上号,也许就在身边.

只要先站立起来,身边自然会出现更多的自己.

干国祥:

所谓尺码合适,其实只需要是某些部分的尺码合适——作为专业发展体,大家在教育和教学上,在做着相似的事,是本该有相近的尺码的。

当然,因为种种原因这往往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如果有一个好校长,就必定能够营造一个好的共同体。

笑颜如花:

因为校长的直接参与,我们学校的书香建设就做的很好,哪怕只是表面上的,那也是尝试的开始。

秋叶一片:

有好校长,还要有好的、科学的方法。采取好的“策略”。不然好校长也将不好也。

老师的这句话里,我把好校长理解为“智慧、理性、很有办法的人”。

干国祥:

对于教师个体而言,首先用阅读和写作擦亮自己,有可能的话把自己培养成促进共同体的核心——我的个人体验是,无论你是否拥有行政职务,你都能够完成这一任务。

对于学校而言,首先要整合现有资源,建立起一个或多个专业发展共同体,以利于更多教师在一个较好的“场”中发展成长。而共同体的共同生活,除了日常教育教学的研讨外,主要还不就是共同阅读、对同伴的写作进行探讨?

六月风莎:

氛围首要,想起了“征文”比赛,在我的努力推荐下,文笔很好的她获得一等奖,于是我说了——有你们相伴,不再寂寞——淡墨子飞扬……

秋叶一片:

我在想,在共同体形成的最初,最重要的还不是阅读,虽然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阅读是“空气中的氧气”。

那么,在共同体形成的最初,什么是点燃激情的“引线”?

赖联群:

功利的诱惑。

秋叶一片:

 赖老师的回答让我摸不到头脑了。

引线应该是最初的那种被认同感,那种自我成就感。

赖联群:

功利的东西是人所不可避免的,只是在概念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认同感与成就感目标指向是自我的,就是功利的:)

干国祥:

同意秋叶,我觉得这个引线就是通过小小的成功,让每个参与者意识到:我原来还存在着未被发现的潜力。

另外一种则是:原来我的沾沾自喜是一种夜郎式的盲目自大!这是一种不思进取的表现。

这里涉及到存在主义的教育学了:无论何种方式,必须是一种遭遇!

高子阳:

其实功利也是非常重要的:

功利主义思想创始人杰里米·边沁提出:社会应该用“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原则来进行管理。

干国祥:

子阳兄明明知道此功利非功利嘛,何必这样搅局:)——最大的快乐,应该是成就感,或者生命拔节的感觉(成长感)。

孙立新: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已对此作出最好的说明.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实现其个人需要来实现自己的需要,教师的专业阅读亦当作如是观.

高子阳:

抱歉,真的不是搅局!我是接着上面的一个贴子说得。

干国祥:

秋叶一片问:只是一个松散的团队如何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凝聚力?形成共同体是否也有可操作的办法?

这个问题问得实在!

其实专业发展共同体的营造往往有一个悖论:它需要一个强有力(或者有策略)的领导(或者核心),来推进一种相对民主的教育生活。

因此,如果校长愿意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这个问题就不难(具体怎么说我们可以慢慢再议,也可以参照《静悄悄的革命》等先行者的经验)。

如果学校或地区有一个精神性的前辈或者相当有些思考力的骨干成员愿意来营造一个共同体,这个问题也不难。

我暂时想不出,如果缺乏核心力量,营造专业发展共同体是否可能。

秋叶一片:

领导认同——骨干带动——榜样的力量——成长中的成就感

相互影响、相互带动、相互的认同、共同的语言,也就有了共同的生活。

林日正:《擦亮教师阅读的星空》

需要核心力量,校长、学术带头人、组长总得有一个。

 2007-1-19,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组织举行校本教研示范学校首次读书报告会,我代表学校在会上做《擦亮教师阅读的星空》专题发言。撷取笔者部分讲稿,与诸位交流。

■核心理念:好教师从阅读开始。

好教师有各种类型,但阅读是成长为好教师的基石。当一位能与书本为友的教师,他的精神世界由此会逐渐丰富起来。“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精神的发育史”,新教育实验发起人、苏州大学博导朱永新教授一而再地强调阅读的重要。当一位拿起书本就打瞌睡、日常处于阅读蛮荒状态的教师,我们很难相信他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好教师。  

■童书阅读起步。

教师需要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尤其是小学教师。经典童书,是打开儿童心灵世界的一扇神奇之窗。《特别的女生萨哈拉》、《窗边的小豆豆》、《一百条裙子》、《爱的教育》、《点》……当这些富有教育智慧、又兼具文学魅力的童书进入教师阅读的视野时,奇妙的故事在悄悄发生,许多已经多年不读书的教师开始与孩子们快乐地共读着。

■为精神补钙。

师范教育存在的不足使许多在岗教师许多重新补课。近几年,有见识的学者先后编辑出版的《大学人文读本》、《教师人文读本》、《现代教师读本》特别重视人文作品的遴选,直面了大学(师范)教育之痛,可以为许多教师精神补钙。我们认为作为现代意义上的教师,需要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在倡导教师读书行动中,人文精神的提升将有助于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教育的普世价值。

■为每一位教师寻找他此时此刻最适宜的经典图书。
  何为最适宜?笔者认为能够解决教师自身现实的教学问题、激发教学灵感、调适教育心态、改进教学行为的书,才是适宜此时此刻阅读的。由此,学校需要有教师专业阅读的点灯人和导航者,通过搜集问题,提炼主题,再开出书单。看起来,《心平气和的一年级》非常适宜于学校一年级语文教师这个团队。除了他们迫切需要一位“书本导师”这个原因之外,还在于该书的作者薛瑞萍是一位人文视野广阔、酷爱读书的一线语文教师,不仅拥有充沛的教育激情,还拥有犀利的教育眼光、理性的教育思维,因此她的著作非常容易与教师产生心灵共鸣。
  ■早日研发“教师专业阅读小书包”。
  学校正期待与全国新教育研究中心合作深入开展“教师专业阅读”项目研究,组织阅读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研发“教师专业阅读小书包”,以便学校能够便捷地开设教师团队阅读与主题沙龙。学校一位非常勤奋的男教师木石真在博客里这么写到:“一个教师没有丰厚的涵养,课堂是很难催生智慧,很难感染学生。对于我而言,我深刻地明白,个人素养已严重影响我的教育教学。像这节课出现的问题,或多或少都反映了“教师素养”的薄弱。尽管近年来,我开始阅读,并且努力让阅读成为我生活的习惯,(特别感谢林日正老师的阅读引领!)但我仍然感到迷惘,如何汲取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精神食粮?。”已经点燃阅读热情的教师,他合适阅读的“书包”到底应该装着什么书呢?
  ■读书沙龙开展的时间、空间的人文考量。
  读书沙龙的时间充裕性是必须的,应尽可能让阅读者人人有话说,有心情说;空间的选择也要充分考虑,一定要用圆桌,让与会者平等交谈。如果有典雅幽静的环境更好,如咖啡屋、茶室等,轻音乐和香茗的陪伴未尝不可。
  ■深度对话与专业指导的策划。
  有的阅读者之间进行的是学术性的对话,坡度、落差、碰撞都是不可避免的。主持人可以提前准备几个合适的话题,现场调控,引导与会者探讨;专业支撑也是不可或缺的,“萝卜炒萝卜,只能还是萝卜”,如果对话者之间老调重弹、低层次重复,那么主题沙龙的效益就会大打折扣。

美丽取舍:

同意老师的观点!在我们学校经常也会搞一些研讨活动,我们的愿望是让老师们畅所欲言,形成一种有效的学习共同体,可惜的是,发言就如老师所说,老调重弹、低层次重复!因而老师所说的,共同体一定要有一位具有较高思考力的领头人,否则,效果必是不尽人意!

赖联群:

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不该忘记,有人喜欢萝卜有人喜欢青菜,有人喜欢单打独斗,有人喜欢打群架……

王胜:

都在说共同体,大家各自所理解的共同体是否是一个概念?

什么是共同体?

三人读书小组?一个备课小组?一个博客群?一个项目组?一个学校师生?

几个人在一起共同做类似的事就构成了一个共同体?

共同体和团队的区别是什么?

没有一致的理解,就难以探讨共同的行为规则,就难以有指导行动的纲要,也就难以参与后续的行动。

高子阳:

共同体这个概念词典这样解释(我有点教条了!):一是人们在某些相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二是若干国家由在于某些方面有共同利益而结成的联盟。结合这两点,我们可不可以生成这个教育上的共同体之概念?

干国祥答王胜:

共同体是一个生成的团队,并不一定是一个严谨的组织。

虽然说共同体的基本特征是拥有共同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共同不是个体观点完全一致之谓,而是拥有共同的兴趣与解释系统),或者用毛虫与蝴蝶的基础上说,是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

但是,这是一个生成的概念,并不需要先立所有的规矩,明确其内涵外延才能行动的。

它本身,也是行动+反思的。

因此,共同体也许可以这样来理解:旨在达成共同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团体,旨在促进每个个体发展的团体。

王胜:

共同体有生成的,也就是过程性的,也有严密组织的,类似有个结果型的。

我比较喜欢具备更多行动力的,有管理的团队;松散的共同体因为没有管理的限制,更多是在文化的感染之下行动。

干国祥:

企业与学校毕竟有所不同;

经济与教育(专业发展)毕竟有所不同。

即便羡慕经济商业方面的明确、清晰,这不是“希望”如此的问题,而只是面对一个事实的问题。

是的,它比较复杂、含糊,但这是它所存在的事实。

在企业中,有两种文化接近共同体:一是传统的师徒制,二是《第五项修炼》中的未来型企业。

唐斌:

看了不少的帖子,长了不少见识。但我觉得主要议题不应是名词概念之争,而是通过案例解读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与成长路径,以便供人们借鉴与参考。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想走捷径、急功近利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取得成功的。我觉得只要坚持数年,就一定会有收获。阅读可以从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普及性读物开始,只要有兴趣、耐心,必能找到适合你所读的各种书籍。

干国祥:

深以为然!

春草碧绿:

帮助教师成长是给予教师的最大福利!

“利用网络的各种专业发展共同体,在共同体中利用对话来突破个体思维的局限。”

——愿意加入这样的共同体,在学习、碰撞中突破。

就专业阅读的讨论

马玲:

我的理解是,教师“三z”专业发展的核心就是围绕提升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力而设计的。

所以我更关注教师的专业阅读,读什么,怎么读;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能够凝聚起来的核心是什么?面对现实怎么打造?

ly0504668:

支持。读一点书,心有明亮;写一些体会,觉得生活的美好。与学生教学相长,我们的生命里就多了几分光华。

大潮河:

读什么比怎么读重要,是否要读比读什么更重要;

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级是把教师能真正引上专业发展的路,第二级是引导他怎么发展,第三级是自我寻求个性发展。

wuxi2005:

这样的知识结构固然给一线老师们一种前进的暗示,但是怎样有效的建构有效的重组呢?

干国祥答复:

所以,上面所说的历程、过程、途径就非常重要。

我个人以为,要从两个方面来寻找:

一是基于每个个体不同的起点;

wuxi2005:

假如是一张白纸,我们该怎么汲取精华?

或者降低要求更能看清自己!

干国祥答复:

如果是一张白纸就好了——从建构主义的观点看,绝对不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

也许你想说的是,从专业阅读几乎为零存量的状态开始吧?

如果是这样,那么也不要急,不妨先依据实践中所遇到的障碍(障碍及需要),咬定某一方面,开始啃几本。

我个人的建议,不妨先从教育名著开始。

譬如,读《孩子们,你们好》,然后,依据理解上的难易再作调整,觉得不难,则进而读《给教师的建议》,如果觉得有困难,则再谋求另外的书籍。

二是寻找到每个方面的代表作,并依据阅读难度和内在结构,作出前后的区分。

 

语之恋:

说句实在话,我是个普通的老师,也只想做好一个普老师,所以我不去想那么理论的东西,我只是跟着感觉看,看《静悄悄的革命》《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我的教育理想》《给我一个班就足够了》……看梅子涵的《阅读儿童文学》……更喜欢看孩子们看的书;我也会随着性情写,写反思、写故事、写给孩子给家长的信……

赖联群:

这种看法代表很多教师的心声!

干国祥答语之恋:

呵呵,这些都是极好的书。

但是千万不可放弃理论,放弃理性地思考教育,否则,自己永远只能人云亦云。

笑颜如花:

作为一个一线的普老师,我关注的是:读什么?怎样读?

我个人觉得,理论研究是博士们的事情,他们搞的就是这个。我所希望了解的是,如何把博士们,教育理论家们的研究成果转化到我们的课堂?

童书的阅读是让每个孩子读到适合他们的书。那我们教师的专业阅读我也希望是这样。我的文化基础是中师,那么像我这个水平的,我能读懂什么书?比如,比我高一个层次的,他们最需要读什么书?

能不能有一些对老师读书的专业指导,就像我们组织孩子开展共读一样。

如果老师们研究的东西,不能转化到我们一线老师的教学生活当中,就算我内心有迫切成长的愿望,我也行动起来了,也只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如何去做。那么远看沙龙,听着一些我听不懂的东西,只能羡慕的呵呵傻笑!

粗浅的看法,见笑!

干国祥答复:

问得有道理。

理论研究,也许是博士们的事,但理解这些研究,却是所有关心相关话题的人。

转入正题:读什么?怎么读?

这仅仅是三专项目中的一个维度,但也许是最为可行、见效最快的一个方法。

读什么,上面有文章提出了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你若在这些方面有所不足,可能就是你应该阅读的东西了。上面的一个图示会随着探讨越来越具体,最终会将一本本书直接列在上面,也就是说,读什么的问题,作为供参考的模型,是容易解决的。

怎么读的问题事实上更简单,读起来便是,最好的阅读是:

1、是批判性阅读,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作者的观点而不只是机械地吸取知识;

2、有一个共同阅读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大家可以来共同探讨某本书的理论与实践,会比一个人阅读要有效得多;

3、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将一些观点、方法在自己的实践中尝试一下——这种尝试多半不会有原初的成功,但有助于你提高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力。

请关注此帖中有关专业阅读的改进。

马玲:

对于笑颜比较了解,我试着回答一下吧。

作为一个小学语老师,我觉得应该有这样的专业知识结构。教育理论的读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无分数三步曲》《静悄悄的革命》《教学勇气》等,语文专业的我就不说了。

重点说说童书阅读吧,梅子涵的《阅读儿童文学》是必读的,老师对于七十余部的世界儿童文学经典的导读水准颇高,在我的视野范围内,无人能及。刘绪源先生的儿童文学评论也是很值得一看的,有本书叫《文心雕虎》,你可以招来读一读,对于国内众多儿童文学作家,他的评价中肯而到位。图画书拥有彭懿的那本经典就够了。

这些书不是纯理论书籍,但是阅读的时候能给你很多启示,最好在读的时候把书中介绍的相关童书也一起读了,相对照,将会更有裨益。

再补一点,还有一个不能算是专业阅读里的,但我觉得不能少,就是阅读儿童,了解他们,理解他们,观察他们,倾听体察他们,在你的教育实践中去将阅读融会贯通。

笑颜如花:

谢马老师,这是我想知道的答案!

郭雪红:

我们学校也做新教育实验,可所有的老师都是要求孩子怎样读书,可有部分教师总以各种理由推辞读书.我认为教师的阅读不仅是学校调动他的读书热情,关键还是当地的教育氛围能激发他的读书激情,自己本人的重要认识!!!

大潮河答郭雪红:

这是很重要很严峻的现实。

他不愿意,你还跟他讲怎么阅读,读什么等,有何意义?

郭雪红:

他不愿意读,作为学校,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以各种方式来调动学校教师的读书热情,来打造学校读书的共同体!!

怎能放弃不管呢?????

赖联群:

大潮河的意思是先解决一个意识问题,而不是丢下不管,呵呵

干国祥:

说得对!

无论是从“教师的教师”这个角度,还是“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这个角度,或者“校本培训”这个角度,都有必要让教师读起来。

只要:

1、要求者以身为先;

2、不搞形式主义;

3、真诚地期待、要求、激励教师的发展;

4、在读什么与怎么读上既谨慎,又有方法。

子夜星空:

学校的氛围很重要,好的氛围能带动更多的老师参与阅读。

郭雪红问干国祥:

学校给教师发的书有<<给教师的建议>><<新教育之梦>><<告诉孩子你真棒>>等,关键是书发了以后学校的怎样的做法才能促进教师有效的阅读??

老师说说您的招?将不圣感激!!

赖联群引郭雪红并回复:

这就像老师说的,没有精神饥饿感,对这部分人,先得唤醒,所以我认为:研究是探索新教育的深度,广度的拓展造福更多的教师还是要靠精神的感召与沉寂的职业死水的激活。

干国祥回郭雪红:

如果一所学校专业阅读基础不是很好,那么作为最好的教育书籍之一的《给教师的建议》,对一般教师而言仍然有些困难。本来是极好的东西,因为咀嚼能力差,变得索然无味了。

所以,发下去之后首先要调查,哪些书是目前最适合我们的教师的,找到“这一本”之后,学校应该开专题读书会,每周请几位教师结合自己的实践,来谈谈阅读感受,有必要的话,要制作PPT,好的文章要发给每一位教师。这件事要做得隆重、认真才是。

个人建议,第一本书,如果是小学,不妨采用《孩子们,你们好》,它是讲数学的,却对语文教学非常有益。这一本书读起来更轻松。当然,还可以选择更简单的,如教育小说《特别的女生萨哈拉》《窗边的小豆豆》《爱弥儿》等。

郭雪红:

谢谢干老师!!!我们这里的阅读基础实在是块贫瘠的土地!如何让这里变成肥沃的阅读良田,确实需要我们每一个领导克服重重困难,是我们这块"中大荒"变成"米粮仓",储存更多的精神食粮!!!

子夜星空:

倡导教师的专业阅读,我想一定会让很多的老师从理论上脱"贫”让我们的教学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特别是象我这样的乡镇的,整天只知埋头苦干的老师。

对于读书氛围不浓的学校这样的专业阅读团队的组建,是不是可以先从少数人做起,一个学校几个志同道合的老师选择合适的读本先读起来,定期讨论起来,也可以搞个相约星期几的形式,讨论时可以向其他老师开放,慢慢的吸引其他老师参与。

粗浅的想法。

信息时代:

从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来看,参加新教育实验以来不断地有目的的阅读加上认真的反思,让我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

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阅读和写作都会有一个这样的过程:不读不写觉得难受,继续读继续写也觉得难受。这时候一定要坚持,经过了这个阶段以后,就会让阅读和写作成为发自的内心的行为,而不再是奉命所为了,也自然就能体会到其中的快乐了!

但是必须要有人引领,或者说是督促,要不,很难靠个人努力成功。所以,我觉得新教育实验提出的“共同体”这个概念非常好,能够帮助更多的老师树立信心并不断成长!

 

讨论中干国祥提供的专业阅读图谱:

夏夏

夏春一

夏春:

很佩服老师提出的模型,很有层次感,思路也很清晰,但可能还需要更进一步细化。  

干国祥回复:

夏春兄见笑了,这是我今天临时绘制的一个草图而已,本来提出来,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补充它的,而且需要不断地批评修正。

我现在能够独力将它制作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结构图,但我更期待由一个共同体来完成它。

王胜:

教师阅读推荐书目(讨论稿初稿)

近来在谈论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阅读的时候,很多老师都提到了他们遇到的一个问题:究竟读什么书好?这个问题也困扰着我。如果能够有一个教师阅读推荐书目,给大家以参考,让老师起码有个可以审视的基本书目,每个人在此基础上,或者受此启发,再制定出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目,似乎是适应了教师的需要,是一件好事。

因此,我斗胆列出了一个“教师阅读推荐书目”(讨论稿初稿),抛砖引玉,希望能够给大家以一定的帮助,使得这个书目的补订、完善工作有个起步。

书目无涯,我生有限。每类我只选择了5本,这不是说每个类别除了这5本之外就没有好书,也不是说5本是个合适的经过科学论证的数目,我这样设定只是出于我们的习惯和方便。

 

这个书目将不断的修订和完善,替换其中的图书,但是每个类别的书目的数量保持不变。书目中图书的选择针对的不是专家、研究人员和特别优秀的教师,因此所选书目不是供研究之用,而是供普通教师提升自己而用。

围绕着这些书,我将发起针对这些书的书评和导读,从各个角度评述这些书,给教师以更多的帮助。同时也欢迎大家参与,发来自己的书评和推荐书目,共同完善它,造福教师。

教师阅读推荐书目(讨论稿初稿)

教师阅读推荐书目(讨论稿初稿)

课堂教学系列——10本

《有效教学方法》 (美)加里.鲍里奇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课堂智慧丛书 推敲新课程课堂语文卷》 薛法根主编 广西教育出版社

《课堂智慧丛书 推敲新课程课堂数学卷》 徐斌主编 广西教育出版社

《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 克拉克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100个优秀教师教学心得》 方国才主编中国科技出版社

《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5册/套)》杨九俊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

《新课程备课新思维》

《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

《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

《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

班主任工作系列——5本

《给班主任100条新建议》 孙玉洁主编 开明出版社

《班主任兵法》 万玮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 张万详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班主任成长日记》 王桂芝著 肖川点评 开明出版社

《班级经营》 作者:林进材 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校管理系列——5本

《中小学校长通用管理100例》 干国祥等主编 四川教育出版社

《现代学校制度与治校方略》 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部 开明出版社

《给校长的建议———101(全新版)》 王铁军周在人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帕夫雷什中学(苏)》 苏霍姆林斯基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学校决策者》 (美)Wayne K. Hoy著  轻工出版社

教师专业发展系列——5本

《学会提问》 (美)M. Neil Browne 著 轻工出版社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 张万祥 万玮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 陈向明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师如何做研究》 郑金洲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案例教学指南》   郑金洲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理念系列——5本

《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著 漓江出版社

《不跪着教书》吴非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不做教书匠》管建刚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郑杰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美)帕默尔 著,吴国珍 等译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经典名著系列——5本

《给教师的建议(苏)》 苏霍姆林斯基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杜威教育名篇》 单中惠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陶行知经典名篇(教师版)》 方明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新教育之梦 我的教育理想》 朱永新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肖川著 岳麓书社

新教师系列——5本

《从教第一年——新教师职场攻略》(美)Julia G. Thompson著 轻工出版社

《初任教师手册》 (澳)科林.马什 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师课堂使用手册》(美)Ronald L. Partin著轻工出版社

《给新教师的忠告(精)——教师一生的读书计划》  (美)唐纳森  中国青年出版社

《职业规划:自我实现的教育生涯》孟万金 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干国祥答王胜:

王胜兄走出了很好的一步。有好些书也正是我所一直在极力推荐的。只是书目的新教育味比较浓,怕新教育实验外人会有些“非议”。

另外,不知王胜兄是否全部浏览过这些书?我看里面的有几本,是畅销书,而非真正有价值的书——畅销之故,不是因为质量好,而是选题暂时地迎合了市场。许多人买书,是冲书名买的。

于是就带去了另外一个具体问题:一本书,具体地讲,它带来了什么?它是否在它带来的这个领域,具有某种不可替代性?它的可读性是否在同类书中足够地强?

一般来说,卖得好的书在后面的问题上不存在困难,但在前面的问题上却很出问题。

我所见过的真正有思想的教师——不是某些被捧得很高却虚有其表的名师,他们的阅读本身也是极有“质量”的。

也许只有读不下某些书,才有希望:)

我说得极端了,但这是一个丑陋的事实。

无论如何,推荐的第一本书,总会是一个冒险。

感谢王胜兄抛玉引玉。

栎柯:

最适合一线教师的就是给一线教师具体推荐读什么书,然后组织相应的活动让一线教师参与;希望在怎么做的过程中悟到为什么这样做,然后提升了一线教师进行阅读、写作能力,进而提升一线教师的专业素养。

建议:可以一段时间读一本什么书,然后在网上交流读书心得这样一些具体的活动。

像我们这样的山城,买些教育类书籍是很困难的,建议进行指导性阅读,也就是上面老师所说的书目及阅读阶梯。

顺便问一下,我们是不是开一个网上教育书店?

是否进行分级培训学习?比如我现在苦恼的,需要的是有人指导我如何发展!

郭雪红:

有电脑!能上网,就有书店!!就能买到你想要的书!!!

对专业写作的探讨

干国祥:

今天讨论教育写作的不多,我个人以为,这个问题在新教育实验亟待解决的问题上“迫切性”居第二位,仅次于专业共同体的打造,而比专业阅读还要迫切需要改进。

高子阳:

专业化写作是否可以转化成这样的话题?今天我是老师我写什么?

今天我是老师我要读什么?今天我是老师我要写什么?今天我是老师,我是不是独行者,我有没有一个共同成长,合作发展的团队?

林日正:

■泛写作→有效写作

如何做“专业写作”,我觉得思考“有效写作”是前提,即所写所思能否与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结合在一起,服务于课堂行为的改进与日常教育心态的改变。

不同层面的教师写作起点不同,需要“因人而异”而对待、扶持。

大部分教师是有教育写作潜能的,但如何让大家体验“有效写作”,需要在学校革除“论文化”的不良风气。

学校一些专业共同体需要组织“有效写作”的探讨。

笑颜如花:

看来,我们还是要尽快的提升自己,要不,总摸不到核心问题!

 

 

专业发展典型个案一:高丽霞

高丽霞:

共同体基础:自醒自主,自愿发展。一切建立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之上,这是形成一个良好共同体宽松氛围的土壤。

共同体愿景:让共同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在心中明白组合的意义及重要性。在团体活动中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在活动中体验成就感,这是持续参加共同体活动的动力,也是击活其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在活动中应体现其整体性的目标及阶段性的目标。

共同体引领:一个共同体最终发展需要引领。如何读透一本书,如何将所读书目与实际教学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如果在共同体中缺乏引领,会造成知识性的链接缺乏,使水平相当的共同体无法进行深入研讨。从而使活动大打折扣。

共同体约束:当所有人都能达到一种共识,自然会产生一些内部体制。这些约束是自定的,也是大家愿意接受的,只有在外力及内需双重协奏下,才能使共同体由外在的必需生成变成教育生活自然而然,无痕的有效组合。

本学期在学校里进行了毛虫部落的深入阅读:自愿报名,自主参加。共同阅读《给教师的建议》,每周两条,由部落的两位老师主讲,主讲后所有成员进行头脑风暴式发言。由于是自愿报名,大家在每周五中午休息时间自动集合在一起进行学习。而两位主讲老师准备非常认真。可是最大问题,大家在一起讨论,交流似乎并不深入,没有一语道破天机之感,感觉在似明非明中进行交流。所谓的这种学习是否是有效的学习,所谓这种阅读是否有真正的意义。

每周一本童书阅读。在共同体学习时间,大家就自己所读童书进行四个板块的讲说:故事梗概、作者背景、主题探究、问题设计。

总之,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专业成长最理想的途径。

教师读什么书?反而成了最为关键的。什么样的书能使老师对教育的整体性,链接性都有一个清晰轮廓性了解。老师阅读意识永远不成问题。但手中书籍的杂乱让老师在阅读中渐渐失去平衡。

林日正:

个体生命主体意识的唤醒+共同体的引领=今日的巍巍

干国祥:

在生长过程中,“熵”是必然的。

但是,如果没有相伴随的那种劈开头脑的感觉,确实是难以为继的。

组织者要懂得存在主义教育学上的“遭遇的艺术”。

高丽霞:

因而老师所说的,共同体一定要有一位具有较高思考力的领头人,否则,效果必是不尽人意!

这点在学校共同体成员的学习中,深有体会。可是如果缺乏此号人物,难道共同体就无法进行了吗?这是否也是一个应该思考的问题。

高丽霞:

一直在读,而且是疯狂的读,一本一本饿读式的填补,可是总感觉自己并没有多大变化,这是什么问题。个体的问题是否也存在着普遍性。

边有干老师推荐的〈教学勇气〉,再仔细读读。

干国祥:

书与其说在多,不如说在透。

当然这可能也仅仅是我的读书之法吧。

本人读书无几,但我读过的书,真可用一个“破”字来形容。这样说未免有自我标榜的味道,但仍然愿意拿经验来分享:

成为你自在思维品质的,往往只需要一两本书。

当然,作为一个悖论,我曾经在成都的新教育年会时说过:要读懂这本书,可能要阅读相关的另外十本书。

后理解是经常存在的:读这本书时不理解或者自以为理解了,但当阅读了另外几本书后,才发现自己对以前读过的那本书有了更深的理解。

上面所说的,看似矛盾,在走过来的人看来,并不矛盾,这就叫做悖论。

林日正:

干兄:谈具体的教师个案……巍巍

她目前的专业阅读应该是扩大阅读面,还是读破一、二本书呢?

我觉得需要二者结合。

干国祥:

这个个案明年就有机会进入一个特殊的共同体,因此,基于共同体的共同阅读、共同写作探讨和共同生活将完成她的突破。

如果没有这个机会,那么我以为,巍巍这几年的发展是速度太快,一切高原反应都是正常——而解决此问题的办法,仍然是要读透一本。

读透一本的方法是:个体静静阅读并批注后,寻找一切解读,并与对此书有研究者进行对话——哪怕通过QQ或者电话。

不匆匆而过以求数量,这是一种学习上的自欺而已。

王胜:

干国祥是过来人,真实的生活是充满矛盾的过程。精读和泛读都不可少,如何相辅相成,每个人必须自己去找那个平衡,“纵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

疯狂地阅读,大量地阅读,可是长进却不明显——这个时间可能正是将要有质变的关头。

唐斌:

无论讲完善教师的素质还是讲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其内涵有相同之处,都强调了靠长期的坚持而养成某一良好的习惯。只要每天挤出20分钟,日积月累就能读不少的书,教授就是这方面的楷模。从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来看,既不存在也不需要普适性路径。阅读也是如此。读几本普及性读物,听几个专题讲座,你就可以找到适合你的路径了。

教师的专业发展,并非要求教师都成为教育理论家,只是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并在不断反思中的逐步地完善自己,这是一个有起点而无终点地过程。书是这一过程的最佳伙伴,阅读、阅读、再阅读,这本身就是专业发展最关键的内容。

云中逸客:

大家谈到读书,我想说,广泛的阅读是好,疯狂的购书也是好,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真正地仔细读一个或者两个教育家、作家、诗人、哲人的书为好!

看了当代作家、评论家李洁非的《我与书》后,我很赞同他的观点,“书不再多,够读则宜。”他说,他读书比较实用,家中的书籍本来就让人感到“吾生也有涯”,与其疯狂地购书,追求藏书数量的增长,不如讲求实效,把自己已经有然而没有读的书慢慢读完,——倘若真的不够用,不是还有图书馆这座靠山吗?

我们很多时候,读书有些浮躁,真正认真阅读的人不是很多!

教育类的书籍,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的就可以精读,其实他的书中几乎对我们碰到的一般的教育问题都有阐述。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适合自己性格、风格以及发展的名家为自己的阅读对象,我想对个人的提高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高丽霞:

老师:

读透一本书,从破字着手。这是专业成长所必需的。而读透一本书所具备的相关教育知识背景是否也应该考虑一下。

没有相关的知识背景,就是将一本书看上几遍未必能读透。这是否也是目前教师专业阅读存在的问题。

干国祥:

与其说是相关的知识背景(因为这陷入了解释的循环,任何一本作为背景的书本身也要背景),不如说是:

这一本书需要有理解的经验背景。

也就是说,它或者是基于以前的阅读能够充分被理解的,或者是基于当前的实践能够充分被理解的,或者结合着说,就是当下的生命能够拥抱它、体验它、吸纳它的。

它必须引起生命的颤动。

如我读《给教师的建议》《教学勇气》《后现代课程观》《荣格文集》《圣经》《弗洛姆文集》或者弗洛伊德的作品时的那种不断颤栗的感觉。

卢莱:

我感觉,专业阅读肯定需要引领,就像我现在就迫切地需要;但专业阅读之前的阅读——姑且称作是个人阅读,却不需要。可是个人阅读是专业阅读的前提,先得把一个人给丰富了吧,先得意识到自己需要专业阅读、需要引领吧;大致知道自己要朝那个方向走吧。

巍巍姐,我猜测可能跳过了个人阅读,而造成专业阅读有拔苗助长之嫌!呵呵,都是感觉哟。

云中逸客:

我总觉得阅读、写作都要靠个人的悟性!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从来都不写一篇文章,但作文一直是班级里很优秀的,而另一个学生一直坚持写,对文学有很浓厚的兴趣,但是就是写不好文章!

很多人读了好多文章,还是没有自己的观点,还是写不出属于自己的文章!

做读书的有心人,用心去读一本书,比随意地读十本要强!

课题组的同志们辛苦点,可以把一些书籍分类,精读的,泛读的,可以涉猎的,像大学英语一样,那样对一线教师就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了,哈哈……

干国祥:

不存在你我他以外的课题组:)

如果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让我们开始吧。

云中逸客:

我们大家一起读,然后交流,我相信,一个像“毛虫与蝴蝶”似的教师专业读书活动一定会形成气候!

林日正:

干兄,读透一本书,对于许多教师都是需要的。

但每个个体所需要的 那一本书又是不一样的?如何帮助自我、他人寻找到他此时此刻最适宜的那本书?再读破之。

干国祥:

还是老话:这本书尽可能要让你此时此刻的生命颤栗。

对集体阅读而言这就比较困难了,则可以降格为:让每个阅读者都有收获,让大多数人有豁然开朗感。

所以,并不存在完美的由别人推荐的普适的书目;但是,一个合理的书目仍然是有巨大的参考价值的。

而他人的阅读体验,有时比推荐书目更会让你明确自己想要什么。

王欣如讲两个教师专业发展案例:

王欣如:

昨晚因故未能参加,一早来读了大家的讨论,好象主持人尚未整理,赶紧说一些自己的小看法。还是从两个教师的专业阅读个案说起吧:

薛瑞萍读教育理论之目录

1,润泽的小册子——读《静悄悄的革命》

2,与大师对话——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3,读洛克的日子

4,让音乐从空隙的深处涌将出来——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5,明事理总是好的——关于《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6,幸福的蜥蜴——读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

7,第一块骨牌——读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

8,回归之路——读玛丽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9,小草对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的利用——读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10,最珍贵的源泉——读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11,科学的头脑,母亲的心肠——读陈鹤琴《家庭教育》

12,“唯一而且最重要的”——关于《朗读手册》的若干断想

老师在教育在线上应该有大量的网友甚至是粉丝,以她的专业阅读为案例可能有一定的号召力。这上面的目录取自不久前由长春出版社出版的《薛瑞萍读教育理论》一书,两年左右的时间,老师恶补了近20本教育理论书籍,大多撰写了富有个人特色的读书笔记,在网络上帖出后,引起了一定的反响。而再把时间往前推两年,2002年的老师,还曾写过《不读者说》,为自己的不读教育理论辩护:

“不读”者说

就算是一种局限吧

五月底,因为学生发表文章且注明“辅导教师”的缘故,和分别十七年的孟凡涛联系上了。 “接到你的电话,当晚我就找出许多书来,忙不迭地看,发奋了一个星期。什么《变形记》、《红楼梦》、《呼啸山庄》,还有朦胧诗——都是上师范的时候看见你读才买的。没怎么看就束之高阁了,基本上还是新的呢。我们家黄先生(中文专业研究生)嫉妒坏了,说我一年到头喊你读书你都不听,要见薛瑞萍了,就把你刻苦成这样?我理直气壮地说,同学的影响力原本就比家里人强嘛。再给我推荐些书吧,读不读,先买了再说。我是特地带足了钱来的,待会儿,你指哪本,我买哪本。”

临别,我带她去一家特价书店,满载而归的她大发感慨:“老薛,你读的书可真多。《红字》、《人间词话》、《穆斯林的葬礼》嘛,孬好我还听说过。什么王小波、霍金、卡逊、昆德拉、村上春树、弗洛姆……这些人我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咦——怎么没有一本教育方面的呢?”

“《论语》不就是吗?我都读过好几遍了。还有一位日本女作家的自传《窗边的小姑娘》,也很好,可惜买不到了。除了这些,我基本不读教育名著。”

“怎么可能?”

“就算是一种局限吧。说来话长,以后再解释。”

原因之一:自负且胸无大志

我个人认为:和创作、经商、当领导需要特殊才能一样,做教师也需要一定天赋——勤能补拙固然没有错,但是如果职业顺应了人的潜质,那么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学生,岂不都是一件轻捷舒适的好事?读过《歌德巴赫猜想》的人大概都记得:为了教好中学数学,陈景润曾经付出多大努力,可结果只能是一条——彻底地败下阵来。这是一次了不起的胜利大逃亡,教坛少了一个吃力又误人的蹩脚先生,理论数学却因而多了一个伟大的攀登者。没有人怀疑陈景润的数学才能和敬业精神,但是,以他的秉性 ,读多少教育名著,做多少钻研教学的努力都不如撤退来得明智。因为他根本不是这块料。所以,教育名著不能帮助一个“隔”行的人成为教学好手。

做过十七年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立足于个人经验,我将自己混得还行的原因归纳如下:深厚的文学素养、过硬的教学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端正的品行、较强的沟通能力及较高的个人威信。这几条令我踌躇满志、颇为自负,而它们,都和教育名著没有必要联系——我相信,读教育名著肯定会使我收益,正如听《后街男孩》看韩剧可以在愉悦自己的同时拉近师生距离,让他们在惊喜之余倍感亲切一样。但是除非遇到自己真心喜欢者(平实、有趣、文字美),我不会为了兴趣之外的原因,让自己啃专著。那种刻苦我做不来,而且我坚信:能够对人发生影响的,只能是引起读者深刻共鸣的作品——否则,经历了“活学活用”的红色洗脑,中国人的整体道德水平早就到达共产主义了。

“读爱读的书,做想做的事。”——如此而已。这是我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外人尽可以不以为然,我却敝帚自珍得紧。 一则缺乏成为大家名师的志向,二则没有感到攻读的需要,所以,我没有认真读过“教育名著”。写作中偶然引用的一两句,也是于“散读”中零星见到的和自己气味相投者——感谢《教师之友》的《画说教育》,它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我等懒人的深爱。

原因之二:盐在汤中

几乎所有书店,都无一例外地将有关美容、饮食、服饰、装潢之类单列专柜,号为“生活类书”。真是有趣的分法,我不知道,这世界上竟然还有生活之外的书存在!

教育的涵盖面,无疑是与“生活”本身一样宽泛。因此,我读的每一本书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对我发生作用的“教育类书”——教育无处不在,相对于理论专著而言,前者是纯粹的NaCl,而我的“杂书”则是用盐和其他作料调和成的美味鲜汤,只要我有心,只要我在读,我就一样在摄取盐分,而且所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渊深开阔。也不管那书的名目及作者是否戴着教育名著和教育家的头衔。举例说明——

关于读书:“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首跳动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这渠道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劳伤。/这是何等节俭的车,/载着人的灵魂。(艾米莉·迪金森《作品1755号》

关于爱是施罚的前提:当我必须责罚他的时候,他更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当我使他的眼泪流出时,我的心也和他同哭了。/只有我才有权去骂他,去责备他;因为只用热爱人的人才可以惩戒人。(泰戈尔《新月集·审判官》)

关于退以求进的迂回之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关于意志与生命能量的关系:人们在河里修筑水坝用来建造水库或湖泊。这里的“湖泊”相当于意识,也蕴涵着能量。水坝是可以活动的,当他遇到兴奋、新鲜的刺激或危机时就会向下移动,从而使湖的容量变大,那样人就具有了更大的能量。也许最为有趣的一点是:当我们变得被动伤感而不再努力的时候,这个大坝就会向上移动,把湖泊变成水塘。(柯林·威尔森《马斯洛和后弗洛伊德主义》)

原因之三:对文字美的追求

 九州生铁铸大错,一条赤绳把终身缚

天缺一角有女娲,心缺一角难再补!

这是越剧《红楼梦·哭灵》的一段。直到今天,我也没有读到感染力和绝望程度超过它的文字。二十多年前,我正读小学。时值文革后期,和同龄人一样,自识字起,我接触到的“文章”无出于批判稿、决心书、赞美诗、誓师词之类的空洞、虚伪、丑陋、肉麻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同学家里看到一本破旧的小册子,那时文革前出版的一本戏剧唱词汇编。我从第一眼起就喜欢上了它,出于一种难以言表的饥渴和冲动,整本的背了下来——印象之深,没齿难忘。

联系到我当时才上五年级,“教育”根本没有给我应有的审美熏陶,这件事情只能解释为:我对文字之美有着天生的鉴别能力。用我喜欢的作家王小波的话说:我天生具备了感受幸福的能力。

之后的环境日见宽松,随着阅读的深入和拓展,我这方面的癖好越发成为痼疾。对于读物,我挑剔得近乎苛刻。诚实、有趣、文字好是我入眼的第一条件。而这样的书籍,要在“高格调”、“圣贤化”、烛光摇曳、蚕丝将尽的教育类中得到,近乎缘木求鱼。

曾经慕名邮购一位国内名师的书,其文字的粗陋和姿态的高昂可谓“不避肉麻”。不仅败了胃口,而且糟蹋了他在我心中旧有的形象。

——这当然是一种偏见,一种局限,它必使我错过了许多“内容”很好的著作。然而我深深地知道,所谓局限,恰恰是我品位不俗的优势所在。事实上,我赖以立足于世的,正是这份局限。一旦失去了它,我便失去了自己的价值。当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我就下定决心:抓住它,坚守它,发展它。

所以,不是我“不读”,而是暂时没有遇到我以为的可读者。我期待着情况的改变就在明天。 2002年7月21日

是时,看老师已经是《教师之友》的重要作者,李玉龙的教师知识结构说已经开始影响着她对自身阅读的评价,她那时的坚持“不读”不是真的不想读,而是“暂时没有遇到自己以为可读”时的等待。我个人尊重且敬重这种坚持,相比于一些功利性的诱读、逼读措施最终使得教师不得不以各种应付的方式来假读,我觉得,教师有拒绝各种伪阅读的权利。何况,现在教师的压力如此大,时间如此紧,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把业余时间安排在照顾家人、休闲娱乐等方面,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更不必说,教育理论自己的不争气,能经得起教师们的期待,满足人家一读便管用、管饱的好作品,到底有多少?

但看老师终于在朋友们的催促、诱惑声中起步了,这里,第一本书的恰当起了相当大的作用。2004年的暑假,她同时读了两本书《静悄悄的革命》、《给教师的建议》,我以为,前一本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从她撰写的读书笔记可以看出,这本薄薄的小册子,透过朋友的电话朗读直达看云自己的课堂体验,“润泽的课堂”等词汇击中了这位对文字有着近乎苛刻要求的小学语文教师,相比之下,《给教师的建议》虽出自名家,也确实深受很多中小学教师青睐,看老师也只是对其中关乎阅读的篇章产生了兴趣,从此借大师之口传播自己的阅读主张。2004年底,我们从网络相识到第一次见面,她提出要我推荐一些值得读又好读的理论书籍,这是对我多年教育学修炼的严峻考验,经慎重选择,第一次带去了五本,并以手写书信的方式先期寄去个人性的推荐意见,也帖在这里,供大家批评指正:

给朋友推荐了五本书,分别做了以下的评点:

1、范梅南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这是五本中最贵的,但读完后会感到物有所值,单是那一句“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就足以驱散了我执教这门学科十几年的郁闷。一直以来深知这门学科的贫困,教学中想尽了花招,结果往往更多是让学生认可了我而不是这门学问。而这本书中“现象学”教育学的路径让我明白了,不是教育本身不够迷人,是我们研究的方式不对,用时髦的词是“范式”需要更迭。象“教育机智”这个词国内早已有之,许多教材、资料上堆满了教师们面对偶发事件时的“急中生智”,如下雪了,麻雀飞进来了……办法看似灵活,背后的思维方式却机械而生硬,很少让人感到人性、智慧的光辉与灵动。而范梅南的这本书中几乎每一页都能给我这种惊喜,善解人意的他又往往把这些话直接做了标题,阅读起来非常省劲。

2、洛克的《教育漫话》。这位英国的绅士,以非常质朴、自信的语调给人们讲述着自己对教育问题的理解,没有理论家的架子,没有空想家的不切实际,其思维轨迹颇有点“中庸”,许多主张比其他欧美教育家们更容易被中国的家长、教师接受。读这本书,我一点没感到时代的隔阂,许多建议在身边就能采用,特别是作者的医学功底、科学思维方式,让我们这些文科出身的人平生羡慕之情,尽管有些具体知识放在现代医学角度看可能已经过时。卢梭的《爱弥儿》自然也不错,但他往往只说不做,作为教育家我始终觉得是重大缺憾;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更好,可惜艰涩了些,最好看英汉对照本的,中师出身的我们确实太吃力,只能耿耿于怀了。

3、叶澜的《教育概论》。与名著相比,规范的教材象钙片,可供教育理论恶补用。教育类的经典教材很多,象鲁洁老师主编的84年版,一直代表了那个时代,叶澜教授同为女性,同样以严谨、思辩著称,相比之下,更为年轻、激情,在《教育概论》一书中四处寻求突破,确实在“复杂性”方面有所贡献。过去的教育学,厚则厚矣,其实很薄,去掉哲学、政策、心理学等内容,自己的东西不多,叶老师以缜密的思考方式把教育的基本问题写厚了。当然缺憾可能随之而来,有点碎,看到最后会有点眼花缭乱。如能结合她近年来搞的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阅读近期发表的系列重要论文,可能更能理解她的精神追求。

4、施良方的《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作者英年早逝,令业内人士扼腕叹息,而他留下的专著、论文已为他做了最好的纪念。虽是一本局外人不常看的专业书籍,但打开它你会发现,原来全心全意做理论工作的人也可以那样地感动读者。他的文字简朴流畅,思维简洁明朗,表达不蔓不枝,参阅的文献之丰富、自己的总结与评点之到位,是现在一些故弄玄虚的学者达不到的,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人员的必读经典。

5、刘云杉的《学校生活社会学》。这是我的校友、系友,笼统些讲可算师姐,尽管她从不知有我的存在,作为母系的骄傲,她对我们的影响很难估量。我读硕士时,她已经是博二,且师从学院中很牛的中年学者,作为开山弟子,享受着度身定制般的栽培,自信又美丽的她自然成了当时一道亮丽的风景。记得她答辩的那天,气氛特别热烈,口才很好的她在台上讲述着自己用人种志方法在中学扎根研究的体会,诗一般的语言在她的论文中每隔一段便有一大片。这在当时的博士论文中是非常少见的,最后不仅顺利过关,还获得了高度评价,获最佳博士论文提名。当时坐在台下的我十分震动,第一反应是:年龄相仿的我们,学识差距其实已经拉大。大学毕业就回家乡工作的我,六年中收获了什么?一个家庭、一个儿子,一堆不知有没有用的实践体会。当然我并不后悔于自己当初的选择,甚至觉得有了做妻子、母亲的体会后,再去做田野考察工作,有可能比很小资的这位师姐更能深入中小学腹地。但我真的是从那一天起就迫切地感受到了压力——我已经耽误不起了,我必须从现在开始马不停蹄,做自己想做的事,并尽可能做到最好。一晃四年过去了,我正处在最痛苦的冲刺阶段,时不时会把她的论文拿过来做个参照。我不想简单地追随或模仿她的做法,事实上我们的风格可能会截然不同。她的论文是社会学视角,借用了大量的西方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每提供一段田野材料后,便要停下来做一番剖析、评论。我做的是教学论研究,我渴望更多地成为一线教师真正的朋友而不是一个评判者,西方的东西我只能作为借鉴,见证、描述、解释中国真实的师生生存现状,但不过多地剖析、追问,最好能提出一些可能不成熟但绝对真诚的建议,这才是我的追求。

帖出这些个人书信,有一个目的,在于,推荐书籍不能只出书目,不谈个人感想。毕竟,每个人的阅读体验都是非常不同的,只有带着自己体温的感想,才能更容易地打动、带动被推荐者。作为学生,我也经常接受到别人的推荐书目,存在电脑中,有的已经购买、借到书架、床头,可是,真正翻的且读下去的,一定是听到了别人的真切感受的,尤其是自己信任、佩服的身边人的感受。或者,是为了拥有和他一样的阅读密码,或者是他人的阅读成果让自己有些许压迫、落后甚至羞惭感,总之,光冷冷地、居高临下地列一些书目给一线教师,往往是没有多大实际用途的。后来,看云在网络短信中的反应证实,我这封信起到了不错的作用:

“信件收到,又一度万箭穿心,并为自己所受的痛苦感觉甚冤枉。一条不归路已然呈现,草根如我,思行何为!已经读了两遍——越发佩服自己的勇气!我之于教育理论的浅薄实在可笑,竟然敢于去那里吹。好在给定时间一个钟头坚强皮厚如我,大约不至于因为惭愧而晕厥在台上。

浅薄是事实,不因为你的知道与否而有改变。也许,这一刺激对我是好事呢?好在我是善于自我宽慰的,此行杭州我只当是献丑,只当是专门取书和受你的教了!

如你所愿,我对将到手的书充满期盼。

朋友说,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个板块组成:开阔的人文视野,精深的专业知识,相当的教育理论——朋友说我缺第三,并且鼓励我说:第三块容易补,谁知道呢?

铃声响了——“人口手”去了。(2004-11-22 10:18:49)”

教师阅读之不同于儿童阅读,可能还在于,教师早已不是一个阅读的白板,要想影响教师之专业阅读,难度远远超过诱惑、逼迫儿童读书。最有效的手段在我看来只有在日常的场合谈读书,最近认识的一些优秀教师,大多是身边有一个超级“书橱”,如商友敬老师,《坚守讲台》一书几乎都在谈自己的读书体会,每次小范围聚会时,又是不停地介绍自己新近发现的好书。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学生们个个都是书虫(至少朱煜、丁慈矿是这样),这或者就是一种专业发展共同体,但这种松散的、文化型的团体,比起课题组、教研组之类更严密的组织,怕是更适合读书这种弥散性的、私密性的活动。如果学院组织我每周几去参加什么读书活动,我大概是没有兴趣的,但如果从干干那里知道一本好书,一回家的第一件事,肯定是上当当网或到图书馆搜索,尽快装到自己的床头、身边。读,应该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而非专业生活的工具,当然,对很多普通教师而言,可能还有更多路要走。用看云诱惑家长的话来说:

给孩子买书的时候,别忘了给自己买一本书。

帮孩子订阅杂志时,别忘了给自己订一本《读者》。

从《读者》等杂志开始培养自己的阅读生活方式,可能是许多更喜欢打麻将、聊天、逛街的老师首先要做的事。然后我们再谈更挑战自我的专业阅读。

干国祥议上述案例:

哈哈,作为一个“见证人”,对看云的这段不读而读的经历,有着深刻的印象。

我毫不怀疑看云如果继续不读也仍然会与今天一样优秀(作为一个人)!

但是,读了这些书的看云,在理解教育事实上,在言说教育上,或者说,作为一个职业的教师上,是与不读大大不一样的。

我还相信,接着读下去,读开去的看云,又会有怎样宽广的世界?!

可惜的是,看云这个特例,在未读教育著作之前,读了多少优秀的文学作品啊。

所以,也许不是解决了一个难题:要不要有专业阅读。

而是提出了一个更大的难题:没有宽广的人文阅读,没有非功利的纯粹的阅读为基础,专业阅读能够带教师走多远?

王欣如:

这正是我在讲完看云的故事后,还要讲一个普通教师的原因。看云是教师中的特例,她的作用往往只在于号召、唤起,而不在于效仿。而下面的这位老师,相信在线的各位老师都能做到,甚至比她强得多。

王欣如的第二个案例:

姑且称她为老师吧,和我是中师同学,属于特别老实、踏实的类型,多年在乡镇工作,后来因婚姻因素调到城里的实验小学,目前的发展在同学中属于一般,语文教师。

从读书的角度看,她不会多于在线的大多数教师,尽管他们学校一直采取各种行政手段来强调读书,如写卡片,写笔记,每学期都要交一到两篇文章,以前是论文,现在是案例、教育故事。每次要交这些东西时,她的办法就是抄,或者找我代劳。十多年吧,基本上都能应付过去,而且一点都不影响她的正常工作,班级带得挺漂亮,也上过一些校级的公开课,至少算校级的骨干教师吧。比乡镇的一些老师强的地方,她坚持订阅《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等杂志,其中的课例、课堂实录基本上都被认真读过,还划了许多记号。大概是这些文章特别实用的缘故吧,她每次上公开课之前总要把多年积累的这些杂志挨个再翻一遍,寻找灵感。其他书籍,她基本上是不大读的,除了儿子老师推荐的文学名著,有时跟着儿子读一点,再有,就是经常买《读者》,很喜欢,而且可以在班会、主题教育等方面用得上。可以说,老师的阅读现状是有相当代表性的,要她来读干干等人推荐的哲学、解释学书籍,无疑于赶鸭子上架,连《破译教育的密码》她也是读不下去的,这应该是大面积的事实。

但去年的暑假,她的阅读兴趣开始升起,原因可能在于我带给她好几本中小学教师写的新书,看云的两本(《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给我一个班就心满意足了》,周益民、干国祥、铁皮鼓、万玮各一本。暑假结束时,我想带走,问她读了哪些,感觉如何,她的评价和我预想的差不多,很喜欢语文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那几本,特别留下了周益民的那本,说还要继续读。后来,一次学校的研讨课,她选择了周曾经评点过的《九色鹿》,上完的当天就兴奋地和我电话交流,说,深受该书启发,尝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成功感。我知道,这种读书体会还是多少有些功利性的,但至少这次不是直接搬用的人家的教学实录。寒假眼看就要到了,我便又在盘算,这次带哪几本书给她?是否应该比暑假的要深一些、离小学语文教学远一些。我只知道,给老师推荐书籍,必须非常慎重,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准,打动了,翘开,比狼吞虎咽、东张西望更为重要。

老师的三Z中,最弱的应该算是专业写作,这也是大面积意义上教师的现状。她身边有一些优秀的爱写的教师,每年都能发表档次不低的论文,获省级以上的大奖,这对她个人是有激励作用的,很羡慕这些善写的老师,但总觉得自己做不到。在乡镇工作时,没有压力,她从来不动笔,到县城之后,每次有任务了,都急得抓耳挠腮的,总是向我求助。当时我的做法是,一边讨论一边记录,大致成型了让她写,有时她实在太忙太累了,我也直接代劳过。她比有些老师值得欣赏的地方是:不那么虚荣,不贪多,只要能应付了任务,就不再瞎抄,即使抄,也要和自己的工作有关联的,加入自己的实践体会。我不认为这种最初的抄袭就多么可怕,事实上,很多材料基本上靠模仿就可以完成,在教师生存压力空前的情况下,这样的应付也未必不必要。但我总觉得长期这样下去,是可怕的,总在寻找机遇帮她走出等、靠、抄的境地。

2000年,终于有了一个机会,一个杂志社因看中我的一篇文章继而邀请我组关于公开课的稿子。我找到梅老师,希望她写一篇个人体会,她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以非常朴实的笔调描写了自己从乡镇到县城的公开课体验,文字虽然还比较生涩,但至少是她自己完成的第一篇(以前为评职称发过一两篇,基本都不是自己完成的)。在我组到的好几篇稿子中,编辑看中了这一篇,发了,当杂志寄到梅老师手中时,我感受到了她抑制着的兴奋。从那以后,她每次写文章,虽然还会向别人求助,但基本是自己憋初稿,哪怕连题目都定不下来,但主体是自己的。五六年了吧,她大概一学期写一篇,或教学体会,或课堂案例,或班级故事,水平一直没有多大的提高,但至少笔不那么涩了。去年5月,还寄给我一个小案例,完全是她带新班的一个小故事,我很喜欢,帮她提了点意见,据说在学校交流时得到了一致好评,后来还得了一个比赛的三等奖。

直到现在,老师还比较封闭,很少用电脑,更不喜欢上网,她的专业信息来源主要是教研组、学校的各种教科研活动,另外就是我。每当接受到一些新的东西时,她也会很兴奋,但并不很主动地去搜集相关信息,到班上实施时多少有些走样(如推荐学生读课外书)。过一阵子,她便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教学世界中去了,等待下一个能激起她活力的信息到来。至于课题研究、项目推进等举措,没有太多“成就欲望”的老师一般很少关心,显得有点“不求上进”。我觉得应该尊重她的生活习惯,毕竟不是每个老师都喜欢把自己做过的事写下来,也不是每个老师都喜欢那种走在前沿的感觉。平平淡淡的他们,喜欢平平静静的人生,我之所以能和她一直相处和谐,就在于很少压迫她,或拿她和我结识的优秀教师比较。这个世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作为教师教育的关注者,我的个人角色定位不是专家,不是榜样,我更愿意做他们成长过程的“守望者”(watcher)、帮助者(helper)。每个人的成长又都是不可复制的过程,外力能起作用的不过是一些关键性的事件、关键性的人物。至少我不奢望自己能成为梅老师生命中的关键人物,至于哪些书籍可能影响到她,还得慢慢摸索。

就写到这儿吧,个人的感想,见笑。

大潮河:

这是一个积极的来自现实的事例.

我们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的设计应该考虑这样的现实.

 

未进入对话的有价值的散论

张刘祥:

    教师的素质如何才能提高?我以为,组织教师读书是最好的办法。俄阅读教育专著、教育名著又是一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最便捷方式,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名师培养工作的基础工程。因此我主张,要把学校办成一个学习的团体,从读教育名著开始,制定一生的读书计划,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

读书,可以提升你的智慧;读书,可以丰厚你的底蕴;读书,可以增长你的学养;读书,可以开拓你的视野。

我常常觉得,教师很可能一辈子平庸,但若能努力追求,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或教育专家,甚至是出色的教育家。窦桂梅是这样,李镇西耶是这样。

要创造丰富的课堂,没有丰厚的积累是不可能的。丰厚的积累靠什么?除了读书之外,写作也是一条重要途径。上好课,需要学识的积累和生活的积累;写好文章,也需要学识和生活的积累,只有在写作过程中,外在与内在、经验与幻景、感性与理性才能在一个时空中得到完满的呈现;也只有一篇又一篇文章,才能在写作与教学之路上作为台阶垫高教师遥望的视野。因此,肖川教授一直提倡和鼓励教师写作,他认为,“能写好文章的人,教学一定不会糟糕”,因为,写作是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十分重要的途径。

教师写文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教师几乎每天都在进行教学实践,写作的题材每天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们应该拿起手中的笔,不要再为写不出而寻找理由了,也不要为写不好而犹豫了。只要肯写,就能写出好文章。在写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的气质、情怀,你的内心世界,慢慢地,就会变得纯净、高雅,就会变得细腻、丰富。我坚信,真诚的文字,能够铺平你走向成功的道路,能够将你平淡的生活定格为永恒。

就教师的日常工作而言,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非常敬业的,也是令人敬佩的,但是到了最后,为什么只有少数教师成为教育专家或者专家型的教育者呢?区别就在于是否思考并记录。这是因为,“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必然伴随着实践、阅读与思考。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实践是它的源泉,阅读是它的基础,思考是它的灵魂”(李镇西语)

写作是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专家的有效途径。无数优秀教师的成长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正在成长中的教师也必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郭雪红回复:

成为优秀教师希望大些!!成为教育专家.出色的教育家是多少万分之一的事!!

应让教师看到的希望离现实越实在越好!!!

王绪卫:

新教育引导教师专业成长的最终目的是引导教师做什么样人的问题.而其发展模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只是教师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最基本的三大途径.

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以我的个人经历来说,可分为三步:一、学练,读书思考:自己觉得有用、有益、有趣的书和问题,努力去寻找答案。二、教导,自己已经拥有,估计对多数学生也是有用、有益、有趣的知识、本领、品行、思想;三、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服务产品;以自己的知识、本领、品行、思想为底蕴,紧扣学生和社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创造出自己的训练班、讲座、社团、活动及相关的教材和其他辅助资料。像古时作诗,学练,是慢慢入格;教导,是渐渐成熟合格;打造个性教育服务产品,是厚积薄发的破格创新。

孙立新:

"教育"无非是"自我教育"的缩略性称呼,而阅读是达到自我教育的必由之路,新教育如此强调阅读也是为了这一目的.教师的专业阅读具有领跑学生的作用,因此必然是新教育最核心的行为艺术.

面对信息时代的阅读荒疏乃至荒废,欲凭阅读重建精神生命的理智乃至理性的人们多么需要互相温暖,交流,鼓励,共同体就是这样的一堆篝火,一根导线,上甘岭上的那颗红苹果!

王胜:

阅读也好,写作也好,讨论也好,贯穿其中的是教师的思考能力,读什么,怎么读,更重要是为什么要读?为什么要写?

认识自己是行动的起点,如何认识自己?自己的边界在哪里?考虑清楚这个很重要

自己的边界在哪里?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在自己出错的地方,在固步自封的地方,因此,首先要拿自己去试错,了解自己的边界,这样阅读、写作、讨论才有基础。

从另一个角度看,阅读、写作和讨论又是了解自我边界的方式,因此这是个相互影响的进程。

许新海:

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是很丰富的,去年我参加了第二届国际教师教育论坛,我整理了一下,主要有以下一些主要观点:

1        教师教育是未来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首要挑战。

2        教育教育发展方向: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一体化。

3        教师教育主张:“全球视野,本土行动”、“本土思考,全球行动”。

4        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化是未来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的重点。

5        教师教育的质量标准应是国家制订的重要标准。(美国:学院、制度性、认证性、个人评估、成果评估)什么样的教师才是高质量的教师。

6        圆桌会议:教师素质与能力建设

教师的领导能力:建立学习共同体  推进教师专业化。

支持学生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培养提问式学习共同体。

7        教师专业发展应以教育质量为基础,要建立更好的质量保证体系。

8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校本教研需要教育专家、学科专家、学科教育专家、教研员、同伴等形成合作互助团队。

9        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课程开发实践社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课程开发能力建设项目。)

我在当时的圆桌会议上也作了发言,提纲如下:

开展引领型校本研究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Develop the Type of Guiding School-based Study  Improve Teachers’Professional Growth

一,目标引领  激发潜能

Target Oriented      Potential Excitated

群体目标

   Team Target

个人目标

   Individual Target

二,专业引领  丰富内涵

Professional  Guiding   

              Connotation Enrichment

基础理论型 Type of basic theory

学科专业型 Type of subject profession

教学实践型 Type of teaching practice

三,研发引领   深度发展

Research Oriented   

           Profundity Development

校本教研  School-based  research

校本开发  School-based Development

结论 Conclusion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No Action,  No Gain

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Persistence Leads to Miracle

从教师个体角度而言, 我主张的基本路径是:专业阅读----专业实践----专业写作, 并且以专业反思贯穿其中.

从教师群体角度而言, 我主张的是"案例-团队”校本教研模式。这是我十多年来打造教师群体成功的校本教研模式.

王绪卫:

我个认为:让学生老师喜欢读书的最好方法,是引导学生老师在读书中得到乐趣、得到好处。激发老师和学生有意识读书的形式有三种:一是开讲座,吸引他们想读;二是开训练班教他们会读;三是开交流讨论会,激发他们努力去读,读了还想读;

 

四川也人:

新教育的讨论,的确有些像天堂之音——对于许多学校和人来说。包括我,现在就像在地之下听天上的声音。但是,我不反对那些声音,只是我现在更不知做什么。我在怀疑,教育写作他能不能拯救我!

高子阳:

我在与一些老师交流教师专业成长时,讲了下面三个公式:

1  教师专业成长=精神+思考+实践

2  教师专业成长=智慧+勤奋+恩师

3、  I+We=Fully I=教师专业成长

如果把三个公式整合起来,也就是读书(恩师)、写作(智慧)、We(共同体)、实践、思考……

开放的尾声

朱永新:

其实,三专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讨论需要一个一个进行的.先讨论一个框架的东西,以后再细化讨论.

我理解三专是一个教师成长的圆形环,三专是这个环上的三个节点.从任何一点都可以开始,都可以进入.

但是有一条是肯定的,没有什么脱离具体人的"最重要"的问题.而且,离开任何一个节点,都会.有局限。

其实,我一直认为,三专与其说是一种发展模式,更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方式.

发展总有功利的要素

生活才是本来的面目

发展的最初的动力

生活是永恒的享受

阅读,从随心所欲到有所选择.有指导的推荐与自己自觉的追寻,会有不同的快感.但是,读什么就像吃什么一样重要.怎么吃开心,与怎么读开心有类似的地方.

读多了就有写的冲动.写作是在写作中成长的.写是从模仿开始的,从无我到有我.看得多就会想得多,写得精彩.

共同体关键是情感动力.共同理想一定是纽带.学会欣赏与学会给予,发现别人很重要,团队意识很重要.人在一起,一定是情感优先原则.不开心就不愿见面.

美丽取舍:

老师说的真好!举双手赞成!

我是一个一直在新教育在线论坛上游荡的游民,2007终于有勇气进拉,与各位大师面对面交流.我总在想:老师倡导的新教育实验一直是我认为的理想的教育模式,当然更是我的教育理想.但是,面临的实际问题是:

教师过重的负担,消磨掉了他们本给蓬勃向上的学习热情,用老师们的话说"心有余而力不足"!

诚然,我更知道,那种拔节的成就感会激励着教师主动参与到共同体中,问题是,这种专业成长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必将是一个漫长而孤独的过程,如何能激励教师度过这个时期,缺乏有效的方法,或者这也正是制约专业成长的瓶颈吧!

希望得到更多的指点!

路超远:

汗颜。

一是我自发培养自己的路径是上述吻合;二是我几乎没看过哲学类书籍。

我把看书情况分为两类:一类是端坐书桌前,一手拿笔不停批注(感悟越深写得越多);一类是堆放床头,休闲地看。

大潮河:

干干是不是把大问题切成一些小问题来讨论?

干国祥答:

今天的主题是整体性地来理解教师专业发展。

以后,肯定还得分别就每个问题作深入的,更具有操作性及理论解释的探讨。

当然,这需要更多的朋友的投入、关注、参与。

今天的讨论,为接下来的进一步深入地就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发展共同体的营造作了铺垫。

专业阅读,关键是要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模型(含书目及阶梯);

专业写作,关键是要提供每一种写作的典型案例;

专业发展共同体,关键是要在生活中有所行动,让人能够真真切切地体验到——我前面已经说过,《静悄悄的革命》和《教学勇气》(第四五六章)对共同体各有不同的但都属精彩的描绘,但对于像我长期这样长期生活于共同体中的人而言一,理解起来是更有一番滋味的。

有意思的是,当我在制作两张新教育沙龙的图示时,我发现,古代教育的核心,竟然是共同体的营造。

孔子的弟子们,以及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弟子们,他们的生活主要不是学习规定的僵死知识,而是对共同面对的问题:无论是书本,还是社会问题,哲学问题进行探讨。

高子阳:

干兄这一说法好!

读数位大师的成长,往往离不开恩师,这个专业共同体团队中,如何建立这样的恩师,我觉得研究研究也挺有味道的。特别季羡林在恩师的解释上特别有味道。

高子阳:

想来想去,三专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每所新教育实验学校如果以这样的模式行走,真的会有着很多改变。这其实不是一个多么遥远的模式,而是一个非常容易操作的模式。

唐斌:

新教育强调教育的生活性,而生活本身就意味着生成性,通俗地说就是强调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阅读中学会阅读。作为教师来说,坚持几年的阅读与写作,我们今天所探讨不少问题都会获得圆满的解决。

杨爱华:

专业成长:

他人        激活创新思维——实践创造——共同体认可

情境

 

冯正海:

迟到了,刚从乡下回来,前面的浏览了,谢谢干老师的精彩指点与回答。

我认为,阅读和写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不用置疑的,但怎样阅读与写作更有效,像我们这些初入道的老师来说,还需要专家的指导和点拨。

其次,能否搞一些这方面的网上讲座?

倪夙敏:

认真看了所有帖子,启发很大。这样的沙龙即使只做一个旁观者默默的听,默默的思,也很过瘾。

建议:未必非要一个星期一个沙龙主题。像今天的主题如果觉得不过瘾,下星期二继续。而下一个主题可以顺延。

我的阅读体会:比如前几年读任何一本教育教学杂志,几乎其中的每篇都如饥似渴的认真读,做笔记。后来,拿到任何一本教育教学杂志,就挑着读了,甚至一篇都不读了——原因很简单:读的多了,原来新鲜的观点、启示可能对自己来说,成了老调重弹了。

所以,阅读,关键是读,读得多了,自然会“喜新厌旧”,再去读其他“新鲜”的书。

春草碧绿:

今晚恰值班。

读完所有的帖,收获如下:

如何指导教师进行有效阅读,如何建立并发展共同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些难题。

1、专业阅读,关键是要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模型(含书目及阶梯);可以设置“教师专业阅读小书包”,最适合一线教师的就是给一线教师具体推荐读什么书,然后组织相应的活动让一线教师参与;大家共同来探讨某本书的理论与实践,会比一个人阅读要有效得多。

2、建立专业发展共同体,可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事情,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寻找建立"共同体"的方法,应该是新教育实验思考的关键。作为一个教师,我非常渴望生活在教师专业共同体里。

 

高职教育在温州发展模式中地位与作用 我想办教师资格证,但是电大文凭是教育专业,还是非教育专业呢? 教师教育专业怎样去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数学教育专业可以找什么样的非教师工作? 邯郸非教育专业如何办理教师证? 请问一下非教育专业的能不能从事教师? 知识管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哪些新视角 求几篇“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体会”的文章~~!~!~~!急!~!!!! 教师知识的专业发展应该有那些变化? 生物教育与生物技术专业哪个以后更有发展? 山区教育在发展,山区教师的生活水平为什么没有提高? 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对县级电大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浅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以及教育的发展。谢谢! 教育培训领域的商业运作模式今后半如何发展? 教师教育研究 教师教育法律法规试题 请问《教育过程》《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新教育之梦》是什么? 教师专业???? 我是齐齐哈尔大学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生想请教齐市有没有什么中小学招美术教师 教师上岗要通过那些步骤!(高分寻求,非教育专业人士请勿进!) 我不是学教育专业的,能不能考教师资格证?如何考呢? 我是会计学教育专业,我想知道怎样考取教师资格证,都需要什么,什么时间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的文秘教育专业出来有教师资格证么? 教师进修学校发展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