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有什么忌讳:中国茶壶大全-商代白陶-唐宋明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16:10
中国茶壶大全-商代白陶-唐宋明清 
白陶雕刻饕餮纹双耳壶,商,高22.1cm,口径9.1cm,足径8.9cm

器敛口,腹微鼓,圈足,口下安双耳,足上有对称双孔。器身通体刻划饕餮纹。

此器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其无论造型或纹饰,均模仿当时的青铜器,是商代白陶的典型器物。
 



原始瓷提梁盉,高17.7cm,口径7cm

盉直口,圆腹,下承以三兽形足,流为兽头状,壶体另一侧饰一卷曲短尾。提梁为弓形,顶部两端饰有锯齿形棱脊,肩、腹部饰以四道连续的水波纹。器物造型古朴端庄,釉色青中泛黄,施釉均匀,纹饰简洁明快,富有动感。

原始瓷出现于商前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以前,由于当时工艺技术水平低下,原料处理未经精细的过滤、淘洗、捏练、陈磨等工艺过程,器物造型简单,胎体多有裂纹,釉色很不稳定。战国时期,原始瓷的制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其烧结性能和器表施釉等方面均有很大发展,器形规整,釉层厚薄均匀,釉色青黄,造型多仿当时的青铜器,有尊、鼎、簋、盉、豆、钟等,纹饰多以刻、划、捏塑等为装饰,具有纯朴简洁的风格。

此盉造型规整,釉色均匀,是原始瓷中的佼佼者。
 


秦汉



彩绘陶方壶,汉,口边长11.5cm,足边长12.6cm,高39cm

壶口部与足底皆为方形,四角攒尖方盖,壶身两侧各有一铺耳。通体饰以黑、红彩为主色调的图案,颈与腹部皆绘流云纹,并以菱格纹条带相间。

此件方壶的造型和彩绘纹饰均仿照同时期的漆方壶而作。此类彩绘陶器在战国和西汉墓葬中出土较多,可能是专用于殉葬的明器。



酱釉陶壶,西汉,高32.7cm,口径14.9cm

壶洗口,束颈,溜肩,鼓腹,足外撇。壶外通体施酱黄釉,肩部及腹部各刻划弦纹两道,其间彩绘水波纹。釉色浓郁明快,古朴和谐;纹饰布局疏朗,描绘笔调粗简豪放,写意感极强,反映出当时崇尚朴实自然的艺术格调。

汉代釉陶属于低温铅釉,多以绿、黄褐或棕红色为主,釉面有光泽。经科学测试结果表明,其着色剂主要为铜和铁,在氧化氛围中经700℃的低温烧制而成。铜经氧化焰烧制,可使釉面呈现美丽的翠绿色,而铁则呈现黄褐或棕红色。

此陶壶仿铜壶造型烧造,釉层清晰透明,釉面光滑可鉴,花纹具汉代独特的装饰风格,充分显示了汉代陶艺家的深厚功力,也集中体现了汉代釉陶装饰所取得的成就。




青釉划花双系壶,高32.6cm,口径14.3cm,足径14cm

壶撇口,长颈,溜肩,肩部相对两侧各有一系,鼓腹,圈足。通体施釉,釉呈黄绿色。肩部饰划花纹饰,颈、肩及腹部饰弦纹5道。

西汉原始青瓷的胎质一般比较疏松,存有大量气孔,吸水率高,胎色呈灰色或深灰色。其釉层普遍较厚,色调偏深,多呈青绿或黄褐等色。装饰纹样则有弦纹、水波纹、云气纹及划刻花纹等,壶、罐等多饰双系或堆贴铺首。

此壶器型敦厚古朴,纹饰洗练,釉厚而色深,是典型的西汉原始青瓷向东汉青瓷烧成的过渡性器物。



青瓷双系壶,东汉,高24.5cm,口径11.5cm,底径9cm

壶洗口,束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渐敛,平底。肩部置对称竖系。通体内外施青釉,外壁施釉不到底。颈、肩部刻划水波纹,腹部刻划密集的弦纹。

这件青釉双系壶胎体较薄,釉层匀净光洁,属于刚从原始瓷中脱离出来的质量更高一筹的青釉器,堪称我国最早的瓷器。




绿釉陶壶,东汉,高40.3cm,口径15.2cm, 足径15.7cm

壶盘口,长颈,肩部置对称铺首耳,垂腹,腹下承以外撇高圈足。壶通体施低温铅绿釉,釉呈瓜皮绿色。口、颈、腹部均饰凸起的弦纹。

此壶属于随葬品,腹部转折处釉面因长期在地下处于潮湿环境中析出盐类物质,致使表面呈银白色。

 

黑釉鸡头壶,高17cm,口径7cm,底径9.3cm

壶洗口,细颈,圆腹,平底。肩部一侧雕塑一凸起的鸡头形流,相对一侧饰安一曲柄,柄连于肩、口之间,另外两侧各饰一桥形系。壶身里外施釉,外壁釉不到底。釉色黑如漆。

此壶为东晋时期所制,器形完整,风格古朴,釉色莹润匀净,是不可多得的德清窑上品。
 


青釉褐彩鸡首壶,东晋,口径5.5cm,高15.4cm

壶盘口,鸡首状短流,鼓腹,平底,俗称“鸡首壶”。肩部两侧有桥形系,并有一弧形柄连接口沿。通体施青釉,壶口与鸡首处点缀褐彩,有画龙点睛之妙。

鸡首壶始见于西晋,与羊首壶同类。早期壶的流口多为实心,不能出水。至东晋时期,流口疏通,成为这一时期南方的主要曰用瓷器之一。




青釉褐斑四系壶,高17.9cm,口径8.4cm

壶洗口,长颈,丰肩,鼓腹,腹下内收,平底。底部无釉,有支烧痕迹。肩部刻划弦纹2道,四面分别饰一横向系。外口凸起弦纹1道,器身施半截釉,釉色青黄,散布有垂淌的褐斑。

此器为东晋时期所制,褐色彩斑装饰面积较大,形态千变万化,或似泼墨,或似树叶,装饰效果绮丽,十分罕见,属于南方青瓷越窑系。

此壶于1954年由故宫著名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捐献。




青釉褐斑羊头壶,高23.8cm,口径10.8cm,底径10.8cm

壶口浅盘式,细颈,球形腹,平底。肩部一侧置羊头形流,相对一侧置曲柄,另外两侧各置一横系。通体施青绿色釉,底部无釉。在壶口沿、羊头及系上均涂点褐斑。肩部暗划弦纹2道。

此壶的精彩之处在于羊头形壶流,羊口微张,颌下一绺胡须,双目外凸,双角向后弯曲,双睛涂点褐彩,颇具神韵。六朝时期的青瓷壶常以动物的头部作流,除羊头外,还有鸡头、虎头、鹰头等。

青瓷发展到东晋时期,装饰上呈现出新的特点。西晋青瓷上盛行的带状印纹或刻纹此时已基本消失,代之以刻划的弦纹,或者光素无纹饰,形成简洁朴素的风格。但西晋晚期出现的褐斑装饰至东晋时却大为流行。这些特征在这件器物上均有体现。



青釉羊,高13.2cm

羊卧伏状,昂首张口,体态肥硕可爱。背部饰对称的线条纹。腹部浅刻戳点和条纹,似羽翼张扬。此器釉色青绿,晶莹润泽。羊首上端开一圆洞。

羊在古代被视为祥瑞动物,三国两晋时,青瓷中屡见羊形器,均精致可爱,为一时风尚。





青釉双系兽面纹扁壶,西晋,口径4.2cm,最大腹径18cm,高14cm

壶小直口,肩上有两小系,器身呈扁椭圆形,平底微内凹。通体施青釉,双系之间印圆圈带状装饰,中间贴塑一兽头,这是西晋时期普遍采用的一种装饰方法。扁圆的形体和设计巧妙的双系使之既实用又便于携带。





青釉刻花单柄壶,高21.3cm,口径11cm,足径12.4cm

壶口折沿,短颈,圆腹,平底。肩部两侧置对称双条形系,另一侧有管状短流,与流相对的一侧为一单柄,柄尖高起微向外卷。壶体饱满、浑圆。胎体厚重,呈灰白色。内外均施青釉,釉色青绿,釉厚处透明,玻璃质感强。

此壶纹饰共有3组,肩部及腹下刻仰覆莲瓣各一周,两层莲瓣间,刻忍冬纹,每层纹饰之间隔以弦纹。纹饰层次清晰,线条简洁、明快、流畅。

此壶的造型袭西晋时壶的式样,并有较大改进,增强了装饰效果,提高了实用价值,是研究壶形演变的重要文物,堪称南朝青瓷的代表作品。




青釉鸡头壶,高24.4cm,口径8.8cm,底径10.7cm

壶洗口,长颈,丰肩,直腹下敛,平底,底有支烧痕。肩部一侧雕塑鸡首流,相对一侧为一弧柄,另外两侧各饰一桥形系。肩部刻弦纹两周,并刻双层覆莲瓣纹。器通体施青釉,外壁施釉不到底,有垂釉现象,釉色青黄,有细小的开片。

南朝时期的鸡头壶与两晋时期相比造型变得高大,肩部由溜肩演变成为丰肩,直腹。南北朝时期北方制瓷业的兴起受到了南方制瓷业一定的影响,以鸡头作流的壶在北方也开始出现。这件以莲花瓣纹作装饰的鸡头壶表现出南北青瓷相融合的时代特征。




越窑青釉瓜棱壶,唐,高20.4cm,口径8.9cm,足径9.4cm

壶撇口,束颈,溜肩,长圆腹,圈足。通体呈四瓣瓜棱形,肩部一侧置短流,另一侧置曲柄,与流、柄成十字形的颈、肩之间置双系。通体内外及圈足内均施青釉。此壶造型圆润饱满,釉质润泽,为晚唐越窑的代表作品。



青釉凤首龙柄壶,通高41.3cm,口径19.3cm,足径10.2cm

壶盖与壶口吻合成凤头状,使得壶整体颇似一只挺立的凤鸟。壶柄塑成一直立的蟠龙,龙口衔住口沿,作窥视探饮状,前肢撑于壶肩部,后肢立于喇叭形底座上。壶体以塑贴和刻划技法装饰。腹部塑贴主体纹饰两层,上为6个联珠纹圆形开光,内有手舞足蹈的力士,下为宝相花6朵。口沿、颈、肩及胫部饰以联珠纹、莲瓣、卷叶或垂叶纹。各组纹饰间以弦纹相隔。此壶胎体厚重,釉层凝厚,玻璃质感强,带有北朝以来北方青瓷的遗风。其装饰纹样繁复,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六朝至唐代,我国与西亚各国文化交流频繁,波斯的一种鸟首壶传到我国,影响所及,在唐代的青瓷、白瓷及三彩釉陶中出现了凤首壶,其中以这件青釉凤首龙柄壶最为精美。此壶既吸取了波斯萨珊王朝(226-642年)金银器造型的特点,又融入了我国传统的龙凤装饰艺术,集塑贴、模印、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于一体,体现了唐代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艺。

  

巩义窑绿釉小壶,唐,高5.8cm,口径3.3cm,足径3.9cm

壶敞口,圆唇,短颈,扁圆腹,平底。肩部一侧置短流,对应的一侧有连于口与肩的柄,柄上下端各有一圆形装饰。施釉不到底,露胎处呈白色。

此壶造型小巧圆润,具有巩义窑器物的典型特征。此窑还生产这种造型的茶叶末釉、白釉、黑釉小壶。
 


黑釉蓝斑壶,高15.6cm,口径7.5cm,底径8.6cm

壶撇口,短颈,椭圆形腹,平底,肩部一面为流,相对一面为双带形曲柄,另两面各有一系。通体施黑色釉,里满釉,外部施釉不到底。口、肩等部位施灰蓝色斑纹为饰。

此壶造型为唐代典型器,其丰硕的壶体显示出大唐盛世的风韵。釉面色调黑白分明,以大块色斑点缀器物,质朴而凝重。此件花釉壶应为唐代河南鲁山窑的产品,因为相同类型的瓷器残片标本在鲁山窑窑址中有发现。
 


邢窑白釉皮囊式壶,唐,通高12.5cm,口径2.2cm,底径12.5cm

壶提包式,上窄下宽,形似袋囊。顶端一侧为短直小流,中间有一曲柄,另一侧饰一曲尾。袋囊的转折处饰有凸起的摺线纹,中间亦饰凸线一道。此壶通体施白釉,在有装饰线的积釉处,釉泛青白色。平砂底,以行草书体刻划工匠名称“徐六师记”四字。

此壶的造型源自唐代金银器,具有稳重、大方、实用的特点。

白瓷至唐代已自成一个系统,可与青瓷分庭抗礼,陆羽在《茶经》中以“类银”、“类雪”赞美其釉色之白。它不以纹饰取胜,而注重造型与釉色的相互衬托。唐白瓷以河北邢州所产最负盛名。这件精雕细琢并带有工匠名款的器物是研究唐代白瓷的珍贵的实物资料。




邢窑白釉小壶,唐,高10.5cm,口径2.5cm,足径5.3cm

壶敛口,短颈,圆腹,圈足。肩一侧有短流,对应一侧有壶柄,柄上端饰装饰结。

此壶造型小巧,釉质白润,是河北邢窑唐代的产品。

唐代,邢窑是北方的著名瓷窑,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黄釉、黑釉、三彩品种。其产品不仅供国内使用,而且远销世界各地。邢窑遗址位于唐代河北邢州境内,中心窑场在今河北省内丘县城关一带。从窑址调查和发掘所出土的标本看,唐代邢窑白瓷有精、粗之分,以供不同阶层人的需求。正如唐人李肇《国补史》所曰:“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邢窑白釉壶,唐,口径7.5cm,足径7cm,高17.5cm

壶敞口,长圆腹,平底,小短流,颈与腹部有曲柄相连。通体施白釉,外部施釉不到底。

此件器物造型端庄规整,釉色洁白莹润,属邢窑白瓷中的细白瓷,体现出唐代邢窑白瓷“似雪类银”的素雅与优美。



青釉执壶,唐,高13.4cm,口径5.9cm,足径7.3cm

壶撇口,短颈,溜肩,鼓腹,浅圈足,圈足上留有五个支烧痕。颈部一侧置八棱短流,另一侧置曲柄。壶内外施釉,釉色青中闪黄,晶莹透澈,釉面开细小的纹片。

此青釉壶是陈万里先生于1936年在浙江绍兴得到的,它出土于浙江绍兴唐户部侍郎北海王府君夫人墓,墓志记载该墓的年代为唐元和五年(810年),因此这是一件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器物,是鉴定唐代越窑瓷器的标准器,反映出9世纪初越窑器物的烧造水平。

1954年,陈万里先生将此壶捐献给故宫博物院。



越窑青釉执壶,五代,高19.7cm,口径9.7cm,足径7.6cm

壶撇口,短颈,溜肩,长圆形五瓣瓜棱腹,浅圈足。壶身一侧置弯流,另一侧置连于口、肩之间的曲柄,肩部置对称竖系。壶内外及足内满施青釉,釉面开细碎片纹,壶流根部积釉处产生窑变现象。

经对唐、五代墓出土陶瓷执壶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与唐代执壶相比,五代执壶的构造更趋合理,特别是壶流明显加长,便于实用,这件青釉执壶就是最好的例证。





影青注子、注碗,宋,通高24.3cm

注子小圆口,有盖,盖顶饰狮形钮,折肩,弧形流,曲柄,圈足。注碗葵瓣式口,碗体呈六瓣形,圈足。通体施青白釉。

注子、注碗组合成套,是温酒用具。注子亦称执壶,为盛酒器皿;注碗用于盛放热水。温酒时将注子置于注碗中,以碗中热水温之。此为实用器皿。




青白釉蟠螭提梁倒流壶,宋,通高11cm,足径6cm

壶为瓜棱球形,一条堆塑其上的螭龙巧妙地形成壶流与提梁,平底,底中心有一注酒的圆洞。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莹碧剔透。此壶造型新颖别致,清新怡人。

   


宜兴窑紫砂黑漆描金彩绘方壶 清雍正


宜兴窑时大彬款紫砂胎雕漆四方壶 明



宜兴窑紫砂柿蒂扁圆壶 清雍正



宜兴窑紫砂绿地描金瓜棱壶 清乾隆



宜兴窑玉麟款树瘿壶 清末



宜兴窑提梁壶 清光绪



紫檀竹皮包镶手提式茶 及茶炉和六方壶 清乾隆



宜兴窑仿钧天蓝釉凫式壶 明



宜兴窑描金彩绘天鸡尊 清乾隆



剔红乾隆御制三清茶诗

盖碗 清



宜兴紫砂胎珐琅彩描金菊瓣

壶 清



粉彩金地莲花纹

盖碗 清



乾隆款胭脂红珐琅

茶壶 清



清嘉庆黄地粉彩开光御题诗壶



清乾隆粉地粉彩开光菊花纹茶壶,故宫博物院藏。





























荷叶瓣杯



青狮



黑虎



三结义壶



青梅竹马



方础壶



连年有馀



百果壶



天外天壶




湘妃情







井栏壶(顾景洲)



方钟壶(潘持平)




清康熙·宜兴紫砂胎珐琅彩四季花卉菱花式茶壶





清乾隆·宜兴紫砂胎金彩篆书诗文茶壶



清康熙·宜兴紫砂胎珐琅彩四季花卉盖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