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二黄中板: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95)揭开人类最不想正视的真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6:44:43
                                     腾小松画

          萨拉马戈的获奖评语是:“以其充满想象、同情和讽喻的寓言故事,不断地使我们对虚幻的现实加深理解。”

  网易博客:http://blog.163.com/zhengwanli_vip/?fromBook

                     揭开人类最不想正视的真实

          译    名: 若泽·萨拉马戈
          生卒年月:1922、11——
          国    籍:葡萄牙
          代表作品:《失明症漫记》
          获奖评语:以其充满想象、同情和讽喻的寓言故事,不断地使我们对虚幻的现实加深理解。

          我愿这首诗无用且干枯,
          仿佛被反复啃咬的树干短促的爆裂,
          或是上面有人跳舞的地板咯吱吱作响。
          我愿继续向前,
          低下糅和着愤怒与沉默的双眼,
          因为一切全已表明,我已厌倦。

          若泽·萨拉马戈并不是以诗名世的作家,但这首《干枯的诗》却恰如其分地表明了他创作的主旨。

          纵览萨拉马戈一生的创作成果,不能不说这是一位比左拉更为关注人类命运的作家,他把人性放到自己设定的背景中加以拷问,结果却呈现了人之为人难以自豪的真实。《图书馆新闻》评价的最为准确,认为他的作品“在哲学与隐喻交融的环境中,证实了只有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才是永恒的”这个命题。

          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以一个失落迷茫、荒诞怪异的政治寓言故事,淋漓尽致地证实了这个命题。故事发生在一座让读者感到身陷其中的城市,一个男子驾车回家途中在一个十字路口等待绿灯时突然失明,他的眼前白茫茫一片,仿佛沉浸在“牛奶的海洋”中。有一位路人开着他的车送他回家,中途起了歹念,偷走了失明者的汽车。不久,偷车贼也失明了,症状完全一样。接着,越来越多的人相继失明,后来政府以“为全体公众利益”之名,将失明症患者关进一所精神病院进行“隔离检查”,并规定:对任何试图走出隔离区的失明症患者可以开枪射击。更残酷的是政府为了达到通过相互残杀消灭失明症患者的目的,大幅度减少了对失明症患者的食物供给,最终使这场古怪的天灾酿成了惨烈的“人祸”。

          这部小说的寓言价值主要表现在一旦处于危难境遇时,人类除了能够思想之外,其余行为与动物并无二致,这是人类存在的最深层危机。我们的作家们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发出警告,在于他们看到了人类的这种致命弱点。从卡夫卡的《审判》、加缪的《鼠疫》、斯坦贝克的《人鼠之间》到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无不提醒着人类:心灵的提纯作为人类区隔其他动物的唯一路径,已经模糊在了当今世界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将这条模糊的路径走成康庄大道,否则人类成为祭天的圣物则不可避免,因为人类早就发明了毁灭自己的武器而且严阵以待。

          萨拉马戈的观点并非危言耸听,人类到目前为止还在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着自己的凶残和愚蠢。战争与和平、财富与穷困、民主与专制、善良与邪恶,仍然是人类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消灭自己的最有力的理由。人类虽然走出了童年却没有走出幼稚,马克·吐温在《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中就揭开了人类的幼稚。认为:“我一直不敢在小说人物前自信地拥有太多的道义和人之为人的优越感,我们之所以能够思想也许仅仅因为我们置身事外。我并不怀疑人类已有的良知,也不质疑人性进步的可能性,事实上我们也许除了思想和自觉的反省外并无特别值得嘉许的地方。”

          萨拉马戈不愧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不仅看到了人类自戕的惨状也看到了人神对立的情景,他的长篇小说《修道院纪事》就述说了这样的故事。小说情节由两个不同的时空糅合而成,一是国王若奥修建马弗拉修道院,一是洛伦索神父带领巴尔塔萨尔和布里蒙达等人制造能够飞上蓝天的大鸟。修建修道院是历史事实,制造大鸟则纯属虚构。作者让虚构的历史和真实的历史并列,让虚构的人物融进真实的历史事件中,使小说呈现一种奇妙的艺术效果。经过多次努力,巴尔塔萨尔和布里蒙达终于飞上了天空。从那里他们看清了这个星球上的种种丑陋和罪恶。他们的行动,是对神权与君权的大胆挑战。最终,巴尔塔萨尔被宗教法庭送上了火刑架,但这个平民英雄的形象却因为悲壮的牺牲而获得了悲剧性崇高声誉。

          萨拉马戈是一位平民作家,他出生在葡萄牙南部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在贫穷的环境中生活,中学未毕业就走上了社会,凭着自己的天赋与追求闯入文学界,因此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迄今为止,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小说《罪孽之地》,诗集《可能的诗歌》,短篇小说集《几乎是物体》,长篇小说《从地上站起来》、《围攻里斯本的历史》、《里卡多·伊雷斯死亡之年》、《石筏》、《耶稣基督眼中的福音》等。

          1998年,瑞典文学院“以其充满想象、同情和讽喻的寓言故事,不断地使我们对虚幻的现实加深理解。”为由,授予萨拉马戈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仪式上,主持人做了这样的评价:“萨拉马戈所创造的丰富多彩和前后一贯的小说艺术使其达到一种很高的水准。在完全独立的基础上,萨拉马戈借助了传统,在某种程度上,在当代的结构中,可以将之划入激进的行列。他的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系列的投向,其中某种投向与另外一种投向差不多彼此抵触,但所有的投向都体现出接近难以捉摸到的现实的新的尝试。 ”

          萨拉马戈部分作品年表
          1947年  发表第一篇小说《罪孽之地》
          1966年  出版第一部诗集《可能的诗歌》
          1970年  出版第二部诗集《或许是欢乐》
          1975年  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1993》
          1977年  出版长篇小说《绘图与书法指南》
          1978年  出版短篇小说集《几乎是物体》
          1979年  出版短篇小说集《五种感觉俱全的作诗法》
          1980年  出版第三部长篇小说《从地上站起来》
          1986年  出版寓言式小说《石伐》
          1992年  出版长篇小说《耶稣基督眼中的福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