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黄庭经风格:谈谈草书兼容的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01:00

谈谈草书兼容的问题

    草书结体变化大,笔不间断运行的距离长、幅度大,行笔速度快,连带多,这些特点决定草书有异于正书。但是草书并不是和正书完全不同的两种笔法。孙过庭说:“草不兼真,殆于专谨”。草书不仅兼容真书,还“傍通二篆,俯贯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飞白。”任何书体的笔意都可以被草书所用,“他书之笔意草书要无所不悟”。草书为什么会多方兼容呢?

    理由有三:
  一是,从草书的起源看,草书产生于由篆向隶转变的时期,草书必然会兼容二者的特点;

  二是,从草书的成熟过程来看,草书和楷书长期并存,它们必定会相互影响,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楷以草书的使转之意为情性,草以楷书的点画之意增添情趣,都会兼容对方的长处而丰富自己;

  三是,从历代书法大家来看,他们都有着深厚的楷书、行书功力,有些还博通多种书体,这既为他们的草书垫定了基础,也必定会把其它书体的用笔方法,自觉不自觉地揉到草书中。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草书能兼容各种书体的笔意为己而用。

  草书是如何兼容它书笔意的呢?归结一个字就是“活”。首先表现在它是采取各取所需、为己所用的态度兼容的。草书对篆、隶二者进行选择,为了书写便捷,提高速度,不用隶书较多折转的线条,而是取了篆书圆转流畅的线条为基本形质。对篆书不利快捷的绕圈式的起笔则弃而不用。草书又巧取了隶书和楷书方折之笔,用在有些线条的起笔和转折处。篆、隶、楷的结合,使静态的、圆转为主的线条发生了质的变化,流畅处不柔弱,坚挺处不呆滞,极富动感。为了进一步搞明白草书在兼容时,既能取它书之长,又能使自己活起来的诀窍,就让我们对起笔的逆入、顿笔、挫笔这三个动作进一步进行分析。

  逆入,是正书起笔的第一个动作,是与笔画的走向相反的,即是常说的 “欲右先左”,“欲下先上”。逆入起笔着纸时,锋端留下的墨迹埋在笔画中,这就是藏锋。做逆入的动作,要另起一笔,这就往往和上一笔不连贯,会影响气韵畅通,不利快捷书写。草书决不会把这个即不利贯气又不利快捷的逆入用笔当作“千古不易”的法则。草书贵在流畅,书者之意在于笔画的连带,连带就常使笔画的起笔形成露锋,钩、挑就更显出露锋的锋芒。从古今优秀作品看,草书的起笔基本上是露锋。草书也不是绝对否定藏锋起笔的效果,有些笔画的起笔处也有逆入藏锋的动作。但是我们细致观察认真分析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逆入藏锋的笔画在草书中极少,而这个逆入藏锋决不会象楷书那样是特意专门写的,而是在顺应上笔的笔势自然而然形成的,是在既不耽误功夫,又可取得含蓄起笔效果的情况下,顺手捎带的。这种避开藏锋不利连带的弊端,适当用之,可谓兼容得十分巧妙。草书决不会象楷书那样为了藏锋而藏锋,它的连带之意重于逆入藏锋之意。

  顿笔就是将笔往下按,任何书体都离不开顿笔,凡是要写较粗、重的笔画都要靠顿笔把笔毫铺开。顿笔的方法有多种:
  一是,一步到位的顿。就是在落笔的瞬间把笔亳按下去,笔尖未移动,顿笔的动作就完成了,笔画的粗细也就由顿笔的程度确定好了。这种顿笔的方向和行笔的方向是不一致,顿笔之后,需要通过挫笔改变行笔方向。顿笔和挫笔联用会使起笔处饱满厚实。楷书的起笔基本上是采取这种写法,草书多数线条也是用一步到位的顿笔起笔的。
 
  二是,边行边顿的露锋起笔,这种顿笔的方向和行笔的方向是一致的,笔势多是直的,顿笔的动作是一边行笔一边逐渐地下按,顿笔的过程长,笔尖随着顿笔而移动,起笔处细,笔画的中部或者是尾部较粗,顿笔后一般不用挫笔改变行笔方向。楷书用这种方法少,草书则经常使用,这种顿笔和行笔结合起来就是顺锋起笔,是最快捷、最省事的。

  三是,向右下顿笔。顿笔绝大多数是沿着45度角,从左上至右下按笔,这个角度很顺手。很多横、竖的起笔是按这个角度顿笔的,这就是“横画竖下笔,竖画横下笔”。楷书、草书起笔多是采用向右下顿笔。

  四是,向左下顿笔。顿笔的方向是从右上至左下45度角,隶书蚕头就是按这个角度顿笔起笔的,草书的横向笔画起笔处在接应上笔时常出现这种角度的顿笔。

  挫笔是改变行笔方向的动作,是在顿笔后按住笔,以笔尖为轴挪动笔的根部来改变行笔方向,使笔尖在改变行笔方向后仍在笔画中间。这是为了在顿笔铺毫之后有利中锋行笔,这一动作是产生厚重、力感的关键。楷书顿笔后必有挫笔,顿、挫是联用的,离开了挫笔就难以保持中锋行笔;篆书转换行笔方向是提笔引导而行,基本是匀速的,很少用挫笔改变行笔方向;隶书是用折笔改变行笔方向,较少用挫笔。
 
  挫笔和折笔都是改变行笔方向的动作,二者容易混淆,这里顺便介绍它们的主要区别:一是,挫笔在改变行笔方向时基本上是按着笔;折笔在改变行笔方向时可以按着笔,也可以提笔。二是,挫笔是为了保持中锋行笔;折笔不提笔时形成侧锋,提笔时利用笔毫的弹力使笔毫复原,再下笔时就有利形成中锋行笔。三是,挫笔为了使笔尖在笔画中间,往往需要矫枉过正,挫动的角度往往大于改变行笔方向的角度;折笔改变角度和行笔方向是一致的。四是,挫笔在改变行笔方向的前、后,基本上是用笔毫的同一侧面;在按笔作折时和挫笔一样,是用笔毫的同一侧面,提笔作折时,在改变行笔方向前、后则分别是用笔毫的不同侧面。所谓的翻笔即是提笔的折笔,不提笔就不能从笔毫的这一侧翻到笔毫的另一侧。
 
  草书的有些线条本是露锋起笔却形同藏锋,就是在顿笔之后作了挫笔动作,向右下顿笔后以逆时针方向挫笔、向左下顿笔后以顺时针方向挫笔,很多挫笔的角度大于改变行笔方面的角度,这样挫笔就把露锋淹没了。所谓兼有楷意,就起笔而言挫笔是关键。草书行笔快,在与上笔相连的顿笔之后就折转,往往不能象隶书、楷书那样形成力感很强的方折,仍然会是圆转的。这是因为草书顿笔的动作停留的时间短,顿笔之后虽然以折笔改变了行笔方向,而处在牵丝处的笔尖还没有调过头来,这样的折笔就不会是方的,连带之势,使折笔成为圆转的。要使该处见方,就必须用挫笔。

  草书的使转之法不被某一种法所缚,是对楷法的松绑。否则,草书是活不起来的。然而任何事情都不能绝对化,若把草书的使转之法,仅仅理解为连带,那也是片面的。信笔连带过于圆转,没有象揩书那样的挫笔和隶书的折笔,就会使线条软弱无力。凡顿、挫之处必定要作短暂的停留,草书起源于快捷的需要,自然顿、挫动作要少于楷书、隶书。草书在转折时的顿、挫,比起笔、收笔的顿、挫要少些。草书的收笔要比起笔的藏锋多一些,尤其是横、竖的收笔,这里所说的藏锋就是含有“有往必回”之意,而这个藏锋动作是和连带下笔一起完成的。顿笔的方法有多种,某种正书一般多用一种顿笔方法,而草书把各种顿笔方法巧妙地用在适当的地方。尤其是边行边顿是使草书既能产生厚重的线条又不失轻巧的关健,这种其它书体用得不多的顿笔,在草书中则经常运用。

  初学者错误地理解草书要兼有楷意,就照搬楷书笔画,起笔藏锋,线条平直,顿、挫过多,这就会把草书写得呆头呆脑。逆入藏锋以正书为多,而正书也不是每笔都要有逆入的动作,否则,决不会存在由使转带来的情性。草书灵活多变,即有藏锋起笔藏锋收笔;又有露锋起笔藏锋收笔;还有露锋起笔露锋收笔。对于草书来说只要不露笔锋就是藏锋。草书的笔意源于它书,而又无一笔与它书相同。

  写草书既要防止过于圆转形成行中少留所致的轻飘,又要防止过多地顿、挫导致死扳。姜夔说:“转折者,方圆之法,真多用折,草多用转,折欲少驻,驻则有力,转不欲滞,滞则不遒。然而真以转而后遒,草以折而后劲,不可不知也”。草书笔画具有兼容的特点,即有圆转流畅之笔,又有圆中寓方不软不硬的调和之笔,还有刚狠坚挺的方折之笔,集刚柔于一身,使转折处形态各异,草书用笔广泛兼容的这一特点使其它书体甘拜下风,这也是草书最善表达书者性情的原因之一。

  草书具有兼容他书笔意的特点,就要求学习草书者要有较好的楷书基础;对已经具有一定基础者,要使草书线条丰富,还需从历代名帖中吸取养料。草书的兼容,是取其意,不是机械的照搬,要知道草书“无一可以移入他书”。临帖和练习时要多体会各种用笔方法产生的不同效果,在写节奏慢的楷书时或者是在临帖和练习阶段,可以按心中所想的去运笔;而在创作草书作品时,不要被笔法所缚,若过于注意用笔方法,笔笔意在笔先,就不可能达到“心手双畅”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