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邻电影里谁是凶手:“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19:46
“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


新华网 ( 2003-08-19 13:34:03) 来源:新华网

图2 BBS用户从不或很少发表评论的原因
80%的人从不或很少在BBS上就某事发表评论,而他们“沉默”的原因很少是出于“担心别人不同意自己”,而主要是因为“个人性格使然”,或是认为“网上的讨论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同时,网上的海量信息使人们疏于思考和评论,兴趣和选择多样化也造成了共同讨论话题的减少。详见图2。
当人们试图在网际间发表评论时,面对意见的冲突,会作何反应呢?当意识到他人知道自己的现实身份时,79.3%的被访者表示会对自己将要发表的意见有所修正,表明现实社会中的身份关系对人们的网络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详见图3。
图3 他人知道自己的现实身份,发表评论时态度是否有所保留

图4 他人不知道自己的现实身份,面对多数意见如何反应

图5 当ID遭受多数人的冷遇甚至攻击时,如何反应
而当人们发现自己站在多数意见的对立面时,即便清楚地明白他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现实身份,也有近40%的被访者表示会对原有观点加以修正,更有7.7%的人表示会大幅度地甚至放弃原有观点。详见图4。从众的现象开始在网际间蔓延,“沉默的螺旋”启动了。图5则进一步从ID所遭受的网络舆论压力及其影响的角度强化了这一结论。值得注意的是,有13.4%的被访者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会尝试更换新ID,但是对同一个ID,其它ID对它的孤立效果依然存在。当然,通过对图3和图4的比较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完全“匿名”的情况下,敢于完全坚持己见的人比在公开身份的情况下有了大幅度的增加(60%vs20%),从而印证了我们在前面进行的理论推演:个人在网络空间里所感受到的群体压力相对较小,从众心理作用的程度也会相应有所减少。
5.孤独的勇士——网络空间里“中坚分子”的作用分析
“沉默的螺旋”假说的批评者们认为,在研究群体内合意形成的过程时,不应单纯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而应对少数意见“中坚分子”的作用予以充分关注。这些“中坚分子”表现出的意志的坚定性、主张的一贯性和表明态度的强烈性,可以对“对数派”产生有力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群体已有的合意并推动新的合意的形成。这种情况,意味着与“沉默的螺旋”不同的另一种舆论形成过程的存在。[13]而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面对网际间坚持己见的少数观点,多数被访者选择了置之不理,并表示不会对自己的观点产生影响。详见图6。“中坚分子”成了孤独的勇士。图6 人们对网际间少数派“中坚分子”意见的态度
这一结论很可能源于我们的调查对象主要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强,对自己的判断信任度高,对其它特立独行的观点宽容但不盲从。因此,在描述的人群上,传统“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网际空间的人群相比还有相当的区别。这一问题需要等到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普及,网络人群与现实人群的差距逐渐拉平的时候,才能够得到更加深入的解释。
4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网络空间,社会孤立的动机并没有消失;网络群体对个人意见的压力作用方式有所变化,强度相对减弱,但其影响依然不容忽视;从众心理的动因继续存在,从众现象依旧普遍。因此,“沉默的螺旋”并没有从网际间消失,但同时,鉴于网络传播特有的属性和我国现阶段网络媒体受众的历史阶段特点,其表现方式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陈力丹. 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传播. 国际传播, 1998(5-6):83-89
2. 陈卫星主编. 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3. 崔倩,周葆华,刘芊. 网络上的沉默者和活跃者---以复旦大学计算机系局域网(8net)BBS使用者为例.www.mediachina.net
4. 崔蕴芳,沈浩. “沉默的螺旋”仍然在旋转. 载李兴国主编. 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5.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 刘海龙. 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www.mediachina.net
7. 彭兰. 网络传播概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 斯蒂文·小约翰. 传播理论.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9. 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0. 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著,翁秀琪译. 民意---沉默螺旋的发现之旅. 北京: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
11. 常昌富等选编. 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注释:
[1]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机制研究”(70273002)成果
[2] 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 大众观念理论:沉默的螺旋的概念. 载常昌富,李依倩选编. 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35
[3]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20
[4]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21
[5]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23
[6] 彭兰. 网络传播概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44
[7] 陈力丹. 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传播. 国际传播, 1998(5-6):83-89
[8] 陈力丹. 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传播. 国际传播, 1998(5-6):83-89
[9] 约瑟夫·B·瓦尔特. 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非人际性、人际性和超人际性的互动. 载常昌富,李依倩选编. 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43
[10] 约瑟夫·B·瓦尔特. 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非人际性、人际性和超人际性的互动. 载常昌富,李依倩选编. 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13
[11] 彭兰. 网络传播概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13
[12] 彭兰. 网络传播概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80
[1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