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内种图片关键词:特别推荐:国难1900(义和团与满清变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38:41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12240850.html
凤凰大视野推出的系列历史纪录片,共十集,以上是视频合集地址,细说义和团和八国联军等事件,值得一看
这里特别推荐该集最后两集(九。十),八国联军退兵后满清重拾政治体制改革,推行“新政”的情况。这段历史被说起的很少,歪曲的更多,但此问题颇值得细察,历史教训着实不可谓不大,望诸位志士明鉴!
',1)">
第九集:满清新政
',2)">
第十集:历史反思
UID
854180
帖子
478
精华
5
积分
1730
威望
100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28
最后登录
2011-6-29
查看详细资料
使用道具报告 TOP
写实
驴民高工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2#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1-6-28 16:34 只看该作者
解说词:第九集《辛丑条约和满清新政》
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京津之后,两地的民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奇观,一方面,很多人呢开始吃起了“洋饭”,依附八国联军,会外语的人一下子炙手可热,而另一方面,民间的抵抗也没有间断。
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认为,中国地方广阔、民气坚劲,殊非印度、南洋可比,他提醒各国对待中国呢应该尊重而不可鄙视、协和不可强制、同情不可冷淡,中国终将成为强国。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局势逐渐平稳下来,慈禧也从西安回銮,而这个时候,中国将何去何从?
解说:这是慈禧回銮队伍当年到达北京时的情景,从照片上可以看到,道路两旁有百姓跪拜,这是当年文武百官在前门欢迎太后的照片,面对拳乱后的乱局,慈禧将如何收拾?
罗澎伟(专家):因为义和团运动以后呢,可以说是清政府也反思了自己在十九世纪末的所作所为,特别是扼杀了戊戌变法,那么它本身也认为这是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情,就决定开始推行新政。
解说:1902年1月7日,慈禧回京后,为示好列强,她让荣禄致书各国公使,对他们保护故宫致谢,同时,让光绪皇帝正式在乾清宫接见外国公使们,慈禧本人则接见了各国公使夫人,这也是慈禧第一次直面洋人。
野史记载,慈禧拉着美国公使康格夫人的手哭泣道,攻击洋人并非所愿,实在是迫不得已,康格夫人安慰她说,一切都过去了。这次接见被西方媒体称为义和团之乱后,中国最具改革意义的事件。
在西逃路上,慈禧颁布了改革诏令,要取外国之长、去中国之短,开始实行新政,而这所谓的新政,就是恢复被她扼杀的维新变法,开国会、畅言论、废科举、行立宪,中国又重新启动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航程。
雪珥(民间学者):那么从1901年开始,逃亡途中发布的那道诏令,就成为“辛丑改革”。在那样的一道诏令当中,重新确立了以慈禧太后为核心的中央对改革的主导权,重新确立了中国的这个主要的方向回到改革上面来,而且改革的重心逐渐的从这个经济体制改革、军事体制改革转移到政治体制改革上。
罗澎伟:新政呢我想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呢就是,废除了沿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那么废科举改学校,那么还有一个就是在政治上来推行这种民主化的进程,认为特别是像英国、日本式的君主立宪制最适合中国国情。
解说:但对慈禧来说,新政的名字很好听,操作起来却麻烦重重,戊戌年维新派那过急过快的变法就是教训,慈禧知道,主持新政的人既要懂洋务又要懂官场规则,最重要的,还要忠实于她。
此时最佳人选李鸿章已去世,接任者袁世凯虽长于洋务,但为人太油滑,而且他既非满人又非皇亲,无法得到满清贵族们的支持,千挑万选,一个十九世纪的八零后身影浮现了出来,他就是光绪的弟弟载沣,载沣是第二代醇亲王,是后来末代皇帝溥仪的生父,当年仅仅十八岁。
端木赐香(《重读晚清六十年》作者):老太后在保定召见载沣直接指婚,而且指婚的对象是荣禄的女儿瓜尔佳氏,而载沣在这之前已经订婚了,因为老太后强令指婚,载沣不得,其实载沣很无奈不同意,特别是载沣的亲生母亲气得精神失常,但是这门婚事退掉了,退掉以后紧跟着就是这个载沣连续升职。
解说:之前,载沣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高干子弟,慈禧如何让他登上权力舞台呢?在辛丑条约中,第一条规定,清廷要派特使赴德国,就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一事道歉,年仅十八岁的载沣承担了这一使命。
这是一趟费力不讨好的旅行,载沣到达柏林后,被要求在晋见德国皇帝时使用跪拜礼,这并非欧洲的常规礼节,显然德国是有意侮辱大清国。
端木赐香:所以德皇就提出来,你们不是老叫外国人给你们下跪吗,现在你们也跪下一个给我们看看,但是载沣在中间很会说话的,意思就是说你看看,如果你要求我的随员给你们下跪了,影响你们的名声啊,如果真的这样执行了,人家德国的名声马上在国际世界真会下降啊,那德国那方面同意了,其实它就是故意的。
解说:作为大清国第一个出访西洋的亲王,载沣在德国硬不起、软不得,搞不好还会被指为汉奸,但十八岁的他却展现了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成熟,英国记者当时这样形容他。
凭我们的印象,我们喜欢他,他态度谦恭可亲,使人看起来才华横溢,相貌清秀、眼睛明亮、嘴唇坚毅、腰板笔挺,虽不及中等身材,但浑身透露着高贵。
刘刚(《通往立志之路》作者):他出来的时候,他是光绪帝的弟弟,那么就说人家把对光绪的一些这个,一些怀念、还有一些期望,都很多的放在他身上了,光绪事业的一个接班人吧,刚好又给了他这么一个,一个历史的机遇与条件。
端木赐香:其实我认为这是清政府最大的一个遗憾,你那些八旗贵族公子哥全部放到欧洲、美洲,叫他们去留学去呗,但是到最后这个关键时刻,等到民间人士都去留学了,但是呢皇亲贵戚没有一个人按去接触去,所以说载沣后来很开明,都认为他学习西方科学技术,那几何、算术他什么都学。
解说:清朝祖制,王公不得轻易离京,出使之前,载沣如笼子里的鸟,阅历浅薄,而此行让他大开眼界。1901年,十八岁的载沣把德国的谢罪之旅便成了游学考察之旅,所到之处,无论军校、军火企业、博物馆、电机厂、造船厂,举凡外洋风土人情,随地随时留心考察。
端木赐香:他到德国以后,他马不停蹄的参观,叫参观什么就参观什么,对西方文明真的是大开眼界。
解说:由于德国之行不辱使命,回国后,载沣越发得到了太后的信任,二十三岁,执掌首都警卫部队健锐营,成为一品大员,二十四岁,受命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成为候补国家领导人。
端木赐香:我认为载沣这个人是个好人,而且他是个读书人,包括他后来他的弟弟载涛对他评价也是,他根本就不是搞政治的人,他就是个读书的料。
解说:就在慈禧紧锣密鼓的布置新政之时,一场意外的战争加速了新政的进程。1904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突然爆发,原来,俄国趁中国爆发拳乱,出兵全面占领了中国东北,这触犯了英国和日本在远东的利益,在英国人的支持下,日本出兵中国东北。
清政府表面上保持中立,实际上也暗中支持日本,在改革派人士看来,这次日额之间的较量是一次制度的较量,已完成了明治维新、实行了君主立宪的日本代表着立宪制度,而俄国则代表着旧专制,结果立宪战胜了专制,朝中的改革派颇受鼓舞,而这却引起了另外一些人的不安,最厌恶清政府改革的恰恰是以“立宪”“共和”为口号流亡海外的孙中山的革命党人。
雪珥:著名的革命党人章太炎,他就说,我们希望满洲人当中啊,多出点桀纣这样的坏人,而不希望他们出尧舜这样的圣人,否则的话,我们革命呢?怎么去发动群众呢?所以我们希望他们里面多一些贪官,多一些坏蛋。满洲人当中的贪官,就是我们的朋友啊,我们的同盟军啊,他们里头如果出现了一些能干的人,出现了一些清廉的人,出现了一些政治上非常进步的人,对我们都是坏事。
解说:1905年,日俄战争刚刚结束,慈禧便敦促载沣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9月24日,北京前门火车站冠盖如云、欢声如潮,人民在为五大臣送行,五大臣向众人辞行后挥手登车。此时一个化装成仆人的革命党人也尾随登上了火车,他名叫吴樾,怀揣着自制炸弹,当火车接近天津站时,吴樾的自制炸弹因为车厢剧烈抖动提前爆炸,五大臣中有三人被炸伤,其中绍英伤势较重,载泽、徐世昌略受轻伤,革命党人吴樾当场身亡。
雪珥:所以,革命党的暗杀目标,保皇党的暗杀目标都是改革分子,一些清廉者,要把他们赶尽杀绝,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说当到了这个获取政权可以不择手段的时候。无论康有为保皇也好,孙文他们的革命也好,你的这个目的已经在你采取的手段当中,已经被彻底的异化了。
张鸣(专家):逻辑是这样的,你真要立宪,我革命就没有,没有市场了,但是你忘了你革命是为了什么,中国要真变好了,你干吗非要革命,你不能为革命而革命。
雪珥:你在不择手段的想上位,不惜放弃一个更稳妥的、更和平的一种选择,因为他选择的是种取而代之,我能不能做好两说,还不知道,但是我先把你干了再说。
解说:事发后,国内报刊舆论,纷纷谴责这恐怖活动,认为五大臣出洋考察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凡稍具爱国心者都应该支持,各地也纷纷发来慰问电,希望政府不畏艰难、奋勇前行。
罗澎伟:立宪在当时来讲,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口号,因为通过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那么中国的重大政治事件就认为中国的君主专制的这种集权政治是没有出路了,必须给老百姓一定的民主,那么在这种民主体制下,才能够找到起死回生的希望。
解说:一个月后,五大臣重新启航,10月25日,载泽、李盛铎、尚其亨等赴英国、法国、日本、比利时等国,戴洪慈、端方等赴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次年,出洋考察宪政的大臣们先后回国,他们向慈禧这样汇报了考察结果。
李冬君(《告别晚清的近代史》作者):五大臣啊,出洋的都跟她出主意说,宪政好啊,尤其是君主立宪好,那么你成立了内阁,你权力依然在手里,而且高高在上,如果有问题、有责任,出了什么问题都由内阁去负责,你不用管,有好事那就是你的,坏事都是内阁的,你自己多好呢,慈禧一听说这不错嘛。
雪珥:所有的统治者最怕的就是自己被推翻,我现在能世袭罔替,一世二世直到万万世,行政权你让给这个内阁去做,让给议会,让给议会他们去管理国家,出了错全是他们的错,可以换议会、可以换内阁,皇上就不用承担责任了,国家还是你的。
难点在那里呢?官员,这个官僚体系是旧体制的最大得益者,皇上可能从里头收一块钱,为了收这一块钱,为了收这一块钱,官僚体系可能从民间盘剥了一百块钱,就这个官僚体系中国管是哪个族的人在这当权,一直是造成这个政权颠覆的最大的问题。
解说:听了出洋大臣们的汇报,慈禧于1906年7月决定预备仿行立宪,立宪先从官制改革入手,次年宣布筹备在中央设资政院,各省设咨议局,所谓咨议局就是民选的地方议会。
雪珥:晚清立宪的目的是要引进西方的三权分立,对这个行政权形成监督,要设立地方咨议局,把地方督抚们的权力分出去,要设立大理院,然后一级一级的设立,要司法,要独立,政治上的目的,就是要限制地方督抚,从镇压太平天国以来就已经获得的巨大的权力。一开始地方督抚们反对这种改革,跟咨议局去碰,跟地方议会去碰,碰了以后碰的头破血流,因为中央政府,中央的权威是支持地方咨议局的。
解说:当时,各地的地方选举搞的有声有色。
端木赐香:咨议局,那吵架吵的有模有样,因为他们有一定程度上的立法权、财政监督权、预决算权,所以说他们甚至可以,那不叫弹劾,叫质疑,督抚权。
解说:根据大清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设计,咨议局就是地方立法机构,地方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在这样的制度框架下,地方督抚基本选择了与咨议局紧密合作,共同进退,以期减少行政阻力。
雪珥:好,结果地方诸侯们和这个咨议局结合了,最后就形成按三方的互动啊,最后就形成地方的行政长官与地方的咨议局们合起来,向中央索要更多的权力。
解说:大清朝廷设置咨议局时没想到它会增加地方的离心作用。1908年光绪、慈禧先后辞世,已拥有一定权力的地方势力的离心力进一步加大,年幼的溥仪登基后,其父载沣成为摄政王,大清形成了以载沣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但载沣说话,没人听。
罗澎伟:但是由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逝去以后呢,朝廷失去了一个中心、重心,这种重心呢是当时很少有人填补的,怎么样实行立宪,可以说当时没有一个人能够把立宪的进程画出一张蓝图来,怎么办呢?于是清王朝就决定九年实行立宪,那么这种立宪期限应该说对于全国上下的期望实在是太长了。
端木赐香:相信三五年改革成功,相信毕其功于一役,相信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都是不可能的,但是也就是中国容易走极端状态,在它没有睡醒的时候,它睡得死气沉沉,但是你刚把它叫醒之后,它又处于一种浮躁状态,就是说一步就跨进去。
解说:1910年开始,各省咨议局三次大串联,组织大规模的请愿活动,进京给中央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尽快组织责任内阁颁布议院法及选举法。
罗澎伟:举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立宪请愿运动,那么这个请愿运动直接影响到北京,请求提前召开国会。
李冬君:我们就一天一个电报,一天一个电报敦促、催促要赶快进行这个立宪运动,但是在这个过程的时候,人们就不知道要把这个心态放下来,要对这个土壤和这个温床来慢慢培育它,把它培育起来,我觉得这个需要一段时间的,不是说今天是说立宪,明天就能实现,那么宪政的这个土壤和温床究竟是什么东西?
刘刚:什么民本也谈过,民主也谈过,民权也谈过,基本上这所有这些有关民主的这些从理论上到实践上也都摸索过探索过,也都谈得很充分,有一点是不谈的,所有人基本上都回避的,就是这个人权利问题,谈到这个呢就退回去的。中国人的文化里面,对个人权利他是很害怕的,而这块,回避了这一块儿,我们无论从理论上到实践上,你都搞不下去,你搞民主搞宪政也好根本就搞不下去,忽略个人,我又要搞民主,那搞的是什么样的民主呢?
李冬君:那么当时对于宪政特别积极的这些士大夫们,我觉得像梁启超他们也都很积极,他们介绍了很多关于西方议院的这方面的知识,为什么,因为他们可以在里面发言,所以他们看到的是他们自己的一个权利问题,但是这个权利,他没有把他看做是每一个人的个人权利,所以呢他还是局限在民这个概念上,而不是个人的权利,那么我觉得宪政文化的土壤应该是强调这一块。
解说:压力之下的清廷,立宪的进程越来越快,1911年5月8日,政府宣布责任内阁制成立,而人们发现,新内阁的十三人中,满洲亲贵有九人,而满洲贵族中,皇族又占了七人,这皇族内阁让政府的公信力荡然无存。
刘刚:问题就出在哪?袁世凯、张之洞他们,他们推动的立宪是要把这个政府的这样的一个政治体制改造一下,然后呢就把他这样的,原来的这个他们家族的权力呢,就瓜分了,他不是,他把他这个权力的核心部分拿出来,我这个庙堂拿出来直接上市,朝廷它只是它这个庙堂的一个壳,一种存在形式,我现在我直接拿出来,所以他把他家族人都弄成了一个皇族内阁。
原来这个隐藏在后面,家庭下的本质,很多这个东西大家都可以接受,用儒家文化来包装,你这样赤裸裸的拿出来,就在儒家文化里面,这都是不能接受的。
罗澎伟:所以这个也可以说是适得其反,因为从中国几千年的这种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上讲,当时更多的人认为君主立宪可能更适合中国的国情,而不是革命。可能清王朝由于它没有一个真正立宪的决心,也没有这样的信心,就走到了它的反面,就促成了支持君主立宪的人,驱到了革命的一边,所以造成了清王朝的,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端木赐香:所以说对整个立宪来讲,我认为,如果中央权威依旧在的话,特别是慈禧太后和光绪双双死去,这是立宪最大的一个挫折,他俩如果不死,中央权威在,我认为稳步推进的话,那个结果会很好的,即使有皇族内阁也不怕,因为皇族内阁是仿行宪政,你当你执政院选举的时候,你依然可以选掉他啊。
而且那个,中国人这边,比如说我们都认为,这个初次选举,或者民主制度的前期会出现贿选,那很正常啊,就跟一个孩子走路,他肯定要摔跤啊,他不摔跤他怎么学会走路,如果玩几就玩得很好了。
解说:1909年春夏之交,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发出了一个惊人的预测,三年之内,中国将爆发革命。伊藤博文认为,中国的各种政治势力都忙于争夺权力,最为致命的是,中央政府过于衰落,其权威荡然无存,而各省咨议局被赋予了太大的权力,这些咨议局对地方督抚形成了巨大的牵制,进一步加剧了地方的离心倾向。
日本首相桂太郎对此表示赞同,他这样说。
宪法、国会、资政院这些东西本身虽是极好的,可是要使一个国家能运用它们,必须要做许多准备工作,而中国没有足够的准备,中国现在实在走的太远,会出毛病的。
雪珥:晚清的整个改革,从慈禧太后他们一发动,它就呈现一种加速度进行,中央非常愿意改,那么所有的人都拥护改革了,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人说祖宗成法,改革是不行的,没有人会傻乎乎的成了所有人的敌人,大家都穿着同样的衣服,举着同样的旗子、喊着同样的口号。
但是所有的人的改革动机是不一样的,所有的好政策到底下都走样,办学堂,办新式学堂,中央有拨款,它有部分拨款,然后呢叫你向这个大户们去募捐,结果呢就变成摊派,收上来的钱一大半都被分了。你去看晚清几乎那个时候,每个月都有大量的群体性骚乱,99%都是改革引发的,打着改革的旗号搭车收费,结果使得把民众推到了改革的对立面。
解说:时,日本间谍在向天皇汇报中国情态时,使用了“全民腐败”一词。
雪珥:日本间谍给天皇发的战略报告书,那么中国全民一种官本位,官本位真的是为了把国家建设得更好吗?按照日本的说法,孔孟之道,科举就是考孔孟的,那都成了自己当官的台阶和敲门砖了,你可以这么写、可以这么说,但是永远不这么做,没有人有信仰,科举不搞了,好了,进入公务员队伍还是大家的梦寐以求的想法,变成官员们推荐,结果连科举面前人人平等最后一个机会也没了。
所以在晚清的时候去日本去留学,几万人过去了,真的要去学救国救民的道理吗?国家定政策,日本回来拿什么学位,相当于什么级别,我就给你安排,你就可以进机关了,日本话都没学利落,整天泡在下等妓院和下等酒馆里面。
去美国就不行,去美国你必须先在北京考试,你要在清华先读预科班,要用英文考物理、化学、人文、地理、历史,去了美国也进入的最好的学校、受到最好的教育,所以他们回来了不闹革命,他们甚为建设都不过来了,我还有机会闹革命吗?
解说:地方的离心作用、政府公信力的丧失,全民的腐败加速了清廷的灭亡。1911年,四川爆发了保路运动,它引发了辛亥革命,大清终于解体。
雪珥:但是我们如果说,不走出那种革命夺权的思路的话,我们就不能从这个里头去吸取那些教训,为什么一个设计得非常完美的、目标非常清晰的一种改革东西,改革的举措,到了执行了以后,都成了不断地掏空它自己的一种,一种侵蚀,所以到了最后,只能是土崩瓦解。
陈晓楠:实际上,庚子之变之前,孙中山倡导的革命并无市场,他自己曾经说过,一八九五年初次革命失败,举国舆论莫不说我是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但是到了义和团之乱之后,群众对革命党的态度变化,孙中山感慨说,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实际上,时间进入二十世纪之后,中国就开始了立宪和革命的赛跑,可惜,较为稳妥的立宪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逐渐离我们远去,而代价巨大的革命呢,成为了中国二十世纪历史的真正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