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设计师工资:一句话改变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2:35:54

  典型事例一:刘奶奶急中智言救已又救人

  “奶奶,你这可是救了两条人命哪”,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跪在地上向刘奶奶说出发自内心的一句话。小伙子与刘奶奶彼此并不相识,为啥要跪在地上向刘奶奶道谢呢?这事儿还得打从头说起。

  那是07年2月底的一天,刘奶奶象往常一样,给宝贝孙子烧好饭,摆好碗筷,就等孙子用餐了。正当刘奶奶低头忙呼手中的活时,“吱……”的一声门响了,想是孙子进来了,就顺口说道:“今天俺宝贝孙子表现不错,没在路上贪玩,回来的挺准时的。”话刚说完,听见一向淘气的孙子没有答话,就觉得有点奇怪。抬头看了一眼,这一看不得了,吓出刘奶奶一身的冷汗。只见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正拿着一把尺把长的刀子逼在自己眼前。刘奶奶想喊人吧,这冰天雪地的,外面也没人呀。一旦惹怒了这歹徒,老太婆可打不过他。想到此,刘奶奶灵机一转,强压下紧张的心和颤抖的手,张口说了句:“小伙子,你是卖刀吧的,多少钱一把,奶奶我买了,外面冷,先来喝口水吧!”刘奶奶的这番话是小伙子万万没有想到的,他的心一下子软了:多么善良的老人家啊!我来抢人家东西,我还算人吗? 小伙子于是一愣。刘奶奶随即对着里边的卧室大声空说:“宝宝!快来看,这卖刀的小伙子还不如你大呢,人家就知道自食其力啦!哪像你,这么大的个头除了用拳头打那个沙袋子,就知道睡觉!”然后笑笑对小伙子说:“小伙子,你是个大学生吧?放假还打工赚学费,多好的小伙子,你爹妈该有多高兴呀!这刀我要了,多少钱?”“卖刀”的小伙子支支吾吾了一会儿说五块钱一把。刘奶奶从兜里拿出十元钱给小伙子要他别找了,并夸他以后一定是个有出息的人。小伙子接过钱,给刘奶奶鞠了个躬,急匆匆走了。刘奶奶出了一身冷汗,其实家里就她一个人。

  不大一会儿,小伙子又回来了,这可把刘奶奶吓的。只见小伙子一下子跪在了刘奶奶的面前,“奶奶,你这可是救了两条命啊!说真的,如果你刚才喊人救命,我这刀子可就刺进你老人家的身体了。杀了你,我也知道自己要偿命,你我俩人的命可都没了。奶奶,我给你嗑头了!”

  刘奶奶这时才放下心来,问道:“小伙子怎么走上这条道了啊?”

  小伙子说:“我来北京半年多的时间了,身上带的钱全用光了,一直找不到活儿干,实在没办法才走到这一步,现在真的后悔自己的行为了。”

  刘奶奶想起来附近有个打砖场冬天雇人打苇子,就找熟人帮着把小伙子介绍到那儿去了。就这样,小伙子把刘奶奶当成了救命恩人,一有空就经常来看刘奶奶。刘奶奶凭自己的机智救了两条性命,而且还多了一门亲戚。

  事例分析:

  刘奶奶是一个从生活中学习的语言沟通的大师,虽然她没有接受到沟通学的教育,她但下意识的语言沟通行为,就像故事中小伙子说的一样:“刘奶奶,你这是救了两条命啊!”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刘奶奶在生活中一定是一个乐观、坚定,敢于面对困难的人,而且家庭生活比较美满、人生也比较幸福。刘奶奶面有前来抢劫的小伙子,没有像我们通常预见的那样大叫救命或者是抢劫啦等的。而是稳定下情绪来,压制住自己的紧张,观察出了小伙子的稚嫩与紧张、愣神等一瞬间的神态、动作,判断出这是一个初次行凶的小伙子,于是她用温暖而和蔼的话语把小伙子从罪恶的边缘拉了回来,同时也救下了自己。而小伙子能够在危险的边缘听从刘奶奶温和的话,收起了行凶之心,说明小伙子也具备了很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不然,他可能会对刘奶奶的话置之不理,照旧行凶。

  刘奶奶的一句话,改变了小伙子的命运,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这根源于刘奶奶良好的自我沟通在语言沟通上的自然成功流露,刘奶奶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就像文中把持刀行凶的小伙子当成是卖刀的,正是从这样积极的心态出来,即挽救了自己,也挽救了小伙子。

  情景置换:

  假设当时刘奶奶不是机智地作出了最佳的行动,那后果会怎么样呢?或者说是小伙子听了刘奶奶的话仍不为所动,已下了必要抢劫行凶的决心,那后果将必定是悲惨而令人婉惜的。我们现在就假设一下这样的情景。

  情景一:小伙子持刀进室抢劫,刘奶奶大叫声惊叫,突口高喊:“救命啊!有人抢劫啊!”小伙子势必拿刀就势一捅,刘奶奶可能重伤,也可能就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小伙子可能见杀了人就慌忙夺路而逃,更有甚者,把刘奶奶家翻天覆地一遍,然后延长而去。小伙子最终也难逃法律的制裁。两杀宝贵的生命没有了,同时也给小伙子和刘奶奶两个家庭带来无尽的失去亲人的悲伤与痛苦。

  情景二:小伙子持刀进室抢劫,刘奶奶还是灵机一转,强压下紧张的心和颤抖的手,张口说了句:“小伙子,你是卖刀吧的,多少钱一把,奶奶我买了,外面冷,先来喝口水吧!”刘奶奶的这番话是小伙子万万没有想到的,可他的心却没有软了,小伙子会:(1)把刘奶奶打晕(这是比较仁慈的),然后把刘奶奶家抢劫一空,然后逃之夭夭;刘奶奶家造抢,小伙子最终锒铛入狱,这不是一个好的结果;(2)小伙子也极为可能一刀上去把刘奶奶捅倒(因为手里拿着,即很顺手,又不用思考)至重伤甚至死亡之后再把刘奶奶家抢劫一空,小伙子最终也是难逃法律制裁。又是两条人命,两家悲伤。

  情景三:小伙子持刀进室抢劫,刘奶奶哪里见过这阵势,当即吓晕过去了,然后小伙子当即顺利在刘奶奶家翻找一空,抢劫而去。刘奶奶醒来后庆幸自己还活着。可这种情况遇到残忍的劫匪:这老太太见过我的样子,不能留“活口”,给上一刀,连自己怎么样死得刘奶奶也不会记得了。而小伙子也最终难逃生命的死亡与良心的死亡。

  可见,语言的沟通在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人们进行语言沟通时,全身心的注意力与精神力都会集中到语言上来,你的耳朵在听、你的眼睛在看、你的嘴在说、可能你的全身也会在兴奋或是发抖,这些都是为了帮助你的语言表达能够让对方明了。这又说明,语言沟通是一个双方互相理解解读的过程,如果一方单方面进行语言行为,不能为对方理解,轻则产生误会,重则就是故事中假设情景的惨案。因此说: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个人可能是你、我、他,可能是任何人。拥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我们就会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作生活的主人,享受沟通人生的快乐。 

  典型事例二:漂布老妪愤言激韩信

  韩信,淮阴(今江苏省淮阴西南)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韩信生命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女人:一个是河边漂布的老妪,在他快要饿死的时候给他吃了一罐浆布的浆糊;一个是刘邦的老婆,即历史上著名的吕后,用笼子关着他喊了一大群宫内壮妇用竹片刺死了这个一字并肩王。所以有“成败一知己,生死两妇人”之说。这其中的“成败一知已”指的是起初月下追回韩信、并力荐刘邦起用他为大将军的萧何;萧何的支持促使韩信最终成就助汉朝开国大业,可也正是这个萧何,和刘邦的老婆联合起来,将韩信以莫须有的反叛罪名杀害。这里我们单举生死两妇人中的河边漂布老妪,正是这个老妪的一句话,激起了韩信的奋斗勇气,促使他最终投身于乱业之中,创建了千秋功名,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

  韩信出身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韩信的母亲死后,穷得无钱来办丧事,然而他却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要让那坟地四周可安顿得下一万家。 韩信在下乡南昌亭长家吃闲饭,几个月后,引起亭长妻子的不满,有一天,亭长妻子一大早烧好饭,在床上就把饭吃了。等到吃饭时间韩信去了,就不为他准备饭食。韩信看出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同亭长绝交而去。

  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时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跨下之辱”。街上的人都耻笑韩信,认为他是个怯懦之人。

  由于家境过于贫寒,韩信甚至连一日三餐都很难维持,他只得到处投靠亲友,时间长了,成为了大家最不受欢迎的人物。韩信忍住饥饿,到河边钓鱼,又钓不到,脸色已饿得铁青,便向河边的洗衣妇讨饭,大家都很讨厌他,厌恶他不务正业,每天佩着把破剑到处跑来跑去。韩信饿得晕到在河边。其中有位老妇人,看到他可怜,动了恻隐之心,就把一罐浆布的浆糊喂给了他吃,韩信醒来对这位老大娘表示:“吾必有以重报母。”(《史记·淮阴侯列传》)。老妇很生气,斥责韩信:“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史记·淮阴侯列传》)意思是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只是可怜你才给你吃食,难道是希图报答吗? 从此韩信深受激励,决心努力上进,开创自己的前途并最终帮汉朝成就开国大业,自己也位列王侯。

  衣锦荣归后,韩信并没有忘记当年给他饭吃的洗衣老妇,特别派人致送千金给她,以表示感谢。至于那位逼迫韩信接受胯下之辱的屠夫,听说韩信做了王侯,非常担忧遭到报复,韩信不但不追究往事,反而派人去安慰他。皇帝刘邦却是一位多疑猜忌的人,由于韩信功高震主,便设计将他贬为淮阴侯,并且削夺他的兵权,最后还将他陷害至死。韩信出生入死帮刘邦打下大汉江山,最后却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令人惋惜不已。

  事例分析: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军事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拔帜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这些伟大成绩的根源却追溯到了一个最普通不过的河边洗衣老妪,这次多么令人惊讶的事情。当然,韩信与老妪所处的时代不可能提出沟通的理念,可老妪与韩信却在不知不觉为我们的语言沟通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例子。韩信为需要:有能够吃饱饭的需要(这是最基本的),有建立功名的需要(这是比较高级的),还有青史留名、作出巨大开创性工作的需要(这是最高理想的成就);可他却停留在了为吃饱肚子而奋斗的这个最低程度,而周围的人只是躲开他,甚至讥笑与侮辱他,这些更让他这样默默无闻地一辈子下去;也更可能就像历史上穷困潦倒的很多有志之人一样,饿死家乡或者他乡;可韩信在饿晕过去时遇到了个好心的漂衣老妪,并给了他一口“饭”吃,还生气地“激励”他:“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史记·淮阴侯列传》)正是因为老妪的这一句话,激起了韩信的斗志:一个老妪都能靠漂衣养活自己,何况我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做不出一翻大事业来呢?于是,在老妪的激发、调动韩信积极性的原动力的语言面前,韩信振作起来,取得了大成功,老妪也因而得千金。老妪激励,而韩信振作起来,这正是一种良好的语言沟通,取得了绝好的沟通效果。

  情景置换:

  如果我们假设当初老妪给韩信吃了饭之后,什么也不说,一言不发就走开了;或者韩信吃过老妪赐给的东西,而后又继续过着先前的生活;那会是怎么的一种情景呢?历史的变革不去管他,单是这两个人的命运,是不是要发生很大的改变啊?我想,这绝对是一定的。

  情景一:韩信在河边要饭,饿得晕了过去,一个心地善良的老妪把一罐浆布的浆糊喂给了他吃,韩信醒了过来,老妪很和蔼地对他说:“孩子,你醒了啊?”然或者是一言不发后就任由韩信去了,最好的结果,韩信可能感激涕零,自己奋发起来,作出一翻成就,但最大的可能是,韩信还去过原来的贫苦生活,但他讨饭时一定会再次找那个“好心”的老妪。

  情景二:韩信在河边要饭,饿得晕了过去,一个心地善良的老妪把一罐浆布的浆糊喂给了他吃,韩信醒了过来,老妪生气地咒骂他:“你这个败家子,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只配去做流氓强盗。”或者还有诸如此类的话语,韩信很可能会特别怨恨起来,想想周围的人都是这样说他:干脆真去当流氓强盗了。这也是极有可能的,因为他身体高大,又佩剑,还是有当强盗的资本的。

  这样的情景对于这两个人,最终结果是:历史上没有了韩信这个人以及他巨大的成就,也没有了“成败一知已,生死两妇人”的历史典故。可见语言沟通对于人生命运的重要。通过这个事例,我们能够看出,语言沟通要想取得最佳的成效,第一,首先要在当事人一方中建立起需要这种因素,或者给他创立起需要这种东西来;第二,当事人另一方要对一方进行有效的合适的激励,这激励的话语要根据人物、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情况来正确表达;这样才能达到语言的沟通,真正发挥语言在沟通交流当中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典型事例中的老妪正是运用即怒又激的语话激发起来了韩信的无穷斗志,而韩信本身也具备了成就功名的需要;反之,则语言沟通不会产生效果的。  

  典型事例三:一句良言嫡结一段美好姻缘

  在天水市春柏街的繁华喧嚣与车水马龙间,刘宽只是商业街一隅一家混沌店的小店主。刘宽今年已经三十二岁了,在春柏街的买混沌已经是第七个年头,繁华的城市,带来了很多东西,也带走了很多事物与人,可刘宽几十平米的小混沌店却屹然在那里,除了每年的粉刷一新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他的混沌小店的生意特别的好,附近的人们都喜欢到他这里来喝混沌,吃包子,一是喜欢他这里干净的卫生,二是他的混沌馅多皮薄,特别入口。

  也就这样,刘宽的生活一年年过去了七年,没有什么改变,每天就是做混沌、卖混沌,做包子、卖包子。生活很安定、很舒适。可刘宽却并不满意这样的生活,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在当嫁,刘宽三十二岁的人了却还没有结婚,也没有女朋友。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在这个繁华得有些畸形的城市里,结婚的成本是那样的高。

  陈娟是一位漂亮的农村姑娘,今年二十五岁,务农在家,父亲早亡,与母亲和18岁的弟弟相依为命,经济来源就只是家里的几亩薄田。弟弟今年高考考上了省内的一所重点大学。这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可是却像愁云一样笼罩在全家人心上。东挪西凑,家里只能拿出一千多块钱,面对那高昂的学费,弟弟过完暑假就得上学,在没有办法可想的情况下,姐弟俩都只好外出打工赚学费,弟弟陈锋到镇上的一家制砖厂干体力活,姐姐陈娟匆匆安排好家里,离别母亲来到了离家最近的城市——天水市找工作。

  陈娟本来以为找工作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想着应该几天就能找到一份能干的工作,想不到的是身上的钱全部花光了,可是工作却连一点着落也没有。一是因为陈娟长期生活在乡村普遍话不好,二是人家嫌她没有文凭,再就是工资低得连生活基本保障都不够,还怎么谈为弟弟赚学费。陈娟身上的钱全部花光了,已经一天多没有吃过一口饭,只是在一个公共洗漱间喝了几口凉水。

  早上,她强打起精神从租住的地方起来到外边找工作,再过两天,她的租期也就到来,到那时,她就不得不流浪街头了。她在街头无目的地逛着,直到太阳升到头顶,已经上午10点多了,她来到几家装饰艳丽的城市发廊门口,正准备进去,又犹豫了片刻,转身朝对面的一家混沌店走去——正是刘宽的混沌店。

  “大哥,要一碗混沌,一笼包子。”陈娟用浓重的乡音向店里的刘宽说道。

  这时正是半上午,店里没有客人,刘宽很惊讶,抬头仔细看了看陈娟,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个农村姑娘,漂亮的脸蛋有点腼腆地半抬着,眼神遮掩不住的疲惫与失望。刘宽招呼她坐上下来,为她端过来混沌和包子。刘宽在店里是又当店主,又当伙计,虽然很忙,但他也没有想到过雇用一个伙计。

  陈娟吃完了混沌和包子,平静地站了起来,对刘宽说:“大哥,我来城里找工作已经半个多月了,一直没有找下,身上的钱全部花光了……”说完眼睛一红,眼泪就掉了下来。

  刘宽见了,忙说道:“别哭,没事,没钱就算了吧!下次再来吃的时候补上就行了。”

  陈娟准备转身离开,满脸充满了痛苦与悲伤的表情,刘宽见状,忙叫住了她,问道:“姑娘,你到底是怎么了?”陈娟止步转过身来,望了刘宽一眼,“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哭过之后就将自己的经历告诉了刘宽。刘宽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就把陈娟留在店里当了伙计,陈娟终于在城里找到了一份工作,弟弟也终于可以上大学了。

  再后来,陈娟就嫁给了刘宽,两个人一起把混沌小店打理得条条理理的,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刘宽是我表舅家的大哥,陈娟是我的大嫂,我的小侄现在已经八岁了,这个故事就是陈娟大嫂讲给我的。

  事例分析:弟弟要上大学了,这在陈娟的生活当中是一件突发的事件,也是一件必然的事件,家里一穷二白,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高昂的学费,姐弟俩只好外出打工,姐姐陈娟来到了城里,可工作却是百般难找,在将要流落街头的时候,陈娟决定要到发廊当坐台小姐,可就在这心思一瞬间,她决定先去吃碗混沌,于是,事情就有可能出现转机了。这说明陈娟心里并不是想从事那咱职业,只是生活迫于无奈而已。在吃完混沌包子没钱付账时,老板刘宽很和气,很宽和,并没有破口大骂,而且还安慰她:“别哭,没事,没钱就算了吧!下次再来吃的时候补上就行了。”陈娟在这里感受到了人性的善,可如果刘宽说到这里就没事了,那陈娟就可以是另一种人生了。在陈娟转身离开时,刘宽又问了一句:“姑娘,你到底是怎么了?”一句话改变了陈娟的人生轨迹,打开了陈娟的话题,也为好心善良的刘宽嫡结了一段美好的姻缘,娶到了漂亮而同样善良的陈娟。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主动的语言沟通具有多么重大的作用。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很多事情往往也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主动的语言沟通的概念,在关键的时刻没有说出那句:“姑娘,你到底是怎么了?”从而让一个个绝佳的机会与自己失之交臂而遗憾终身。我们能从这里得出结论:第一,我们要有良好的语言沟通的素质与能力;第二,我们还要主动地进行语言沟通,抓住一个个从眼前飞奔而过的机会。

  情景置换:如果那天陈娟吃过了混沌与包子,没有钱付账了,刘宽对陈娟破口大骂或者是不理她等等的,总之就是没有好脸色了,那陈娟的命运、还有刘宽的命运就得改写了。

  情景一:陈娟吃完了混沌包子,平静地站了起来,对刘宽说:“大哥,我来城里找工作已经半个多月了,一直没有找下,身上的钱全部花光了……”说完眼睛一红,眼泪就掉了下来。刘宽见到这种情景,心惊:又一个骗吃骗喝的。于是就没有言语,摆了摆手让陈娟走了。陈娟自尊心绝对地受到伤害,然后头也不回到发廊当小姐去了,陈娟凭自己的年轻美丽赚到钱之后可能会来给刘宽还钱,还可能天天来这里吃混沌,这是可能的,但她永远不会嫁给刘宽了。

  情景二:陈娟吃完了混沌包子,平静地站了起来,对刘宽说:“大哥,我来城里找工作已经半个多月了,一直没有找下,身上的钱全部花光了……”说完眼睛一红,眼泪就掉了下来。刘宽见了很生气,对陈娟破口大骂。陈娟就哭着跑出了混沌店,然后头也不回到发廊当小姐去了,陈娟凭自己的年轻美丽赚到钱之后可能会来给刘宽还钱,还可能天天来这里吃混沌,这是可能的,但她永远不会嫁给刘宽了。

  情景三:陈娟吃完了混沌包子,平静地站了起来,对刘宽说:“大哥,我来城里找工作已经半个多月了,一直没有找下,身上的钱全部花光了……”说完眼睛一红,眼泪就掉了下来。刘宽见了,忙说道:“别哭,没事,没钱就算了吧!下次再来吃的时候补上就行了。”陈娟准备转身离开,满脸充满了痛苦与悲伤的表情。刘宽这时看也没看陈娟的表情,更别提主动进行语言沟通了。任凭陈娟走开。于是,陈娟依久从事坐台小姐的行业去了,刘宽依久独自经营着混沌小店,依久单身。

  在语言沟通中,我们始终要让自己保持一颗冷静、宽容而又关怀的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有时候,对自己的既得利益要进行部分的损失和出让,在自己幸福安定的时候,能够帮助另外一个人也幸福安定,这是我们最大的快乐,何况,有时候还只是主动语言沟通的一句话而已。  

  典型事例四:从曹操怒斩杨修谈如何与上司沟通

  《三国演义》第72回:曹操怒斩杨修片段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故。惇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事例分析:杨修既是行军主簿,又是曹操的女婿,曹操为什么会下狠心把杨修杀了呢!即使不说这两个因素,曹操一点也在意自己女儿的幸福,曹操确实想要在军中树立严明的法度,可纵观当时战况,曹操的处境就正好可用鸡肋来形容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应是一个退兵之棋。这样看来,杨修岂不是正中曹操心怀,而且还是一个大有才之人吗?曹操操纵汉朝政权时一直是求贤如渴的,那怎么就把这个大才给杀了呢?一个最根本的原因,用现代的理念来说的话,杨修不懂得如何与上司沟通,曹操身为丞相,又是杨修的岳父,怎么样说也是上司,而且是大上司,你杨修好呆也得懂得该如何与这个大上司来沟通啊!可杨修不懂得这些,持才放旷,不知所以。这从以下几件小事情就可以看出来。

  曹操平常特别喜欢舞文弄墨,也确实在文学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以他为代表还形成了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风骨”。一次,属下几个大臣邀请曹操到新建好的园子游玩,杨修也陪同前往。曹操兴致很好,但当看到豪华的园门时,曹操不悦,叫人取过墨来,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然后就沿长而去,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什么意思,唯有杨修看出了丞相的意图,他就告诉大家:“门内加阔,丞相是嫌门大阔呢!”曹操知道后,对杨修有一点点不高兴。

  有一次,一个下属给曹操送来了一盒酥,曹操正在外房写字,于是就接下来放在字案上,并随手写了一行字放在上面:一盒酥。这时正好有事,曹操就出去了。杨修来到曹操的外房,见到了那盒酥和下面的那行字,就把那盒酥分给大家吃了。曹操回来,问酥那里去了,杨修说大家分着吃了。曹操很生气,杨修说道:这不是丞相的意思吗?他拿过那张纸,上面果然写着:一人一口皿酥。曹操无言,但在心底很讨厌杨修。

  曹操心底极疑,他对别人说:他常梦中杀人,不要周围的人在睡梦中靠进他,以防误杀。一次,一个婢女见曹操被角掉上,上去整要帮他盖好,曹操翻身起来,剑杀了婢女并上床继续睡觉,第二天醒来,大惊,命左右厚葬此女。众人于是相信曹操梦中杀人,就不敢靠进。独杨修说曹操是怕被人暗杀,疑心过重。于是,曹操就厌恶杨修。

  杨修不知曹操厌恶自己,任就我行我素,持才放旷,屡犯曹操之所忌,最终在以“鸡肋”意传曹操命令后被曹操借口杀死,冤屈了一世英名。就本案例而言:曹操只是犹豫不决,遂以“鸡肋”为号,但未下令退兵,但杨修自以为洞察其真实意图,自作主张,视领导权威于不顾,是其罪名一也;大军初败,军心、士气为重,杨修扰乱军心,是其罪名二也。于是,一句“鸡肋!鸡肋!”断送了杨修的卿卿性命。

  我们从杨修的事例得出结论:不要以自己的看法替代上司的指令,自作聪明只会反被聪明误。传达上司的指令,要把握时机和场合。从上司所处的实际环境,发出指令的背景,来领会其真实意图。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行政文秘与上司沟通的注意事项:把握时机和场合,根据上司所处的场合和当时的心情,注意领导的眼睛和手,了解上司的意图是什么。

  情景置换:当就事例“鸡肋”一事来谈,如果杨修不恃才傲物,能从上司曹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能够注重到曹操的需要,以适当的情绪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建议,照顾到曹操的自尊心,那杨修的命运就是另一种结局了。

  情景一: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遂进入曹操营帐,进言要曹操撤兵,并委婉陈述撤军理由。曹操既能在面子上过去,也会改变对杨修的厌恶感,于是就会命令撤军,杨修既能免除一死,而且又交好了上司曹操。

  情景二: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杨修传完令之后就立即来到曹操大营,说明情况。曹操固会非常生气,但也不致于杀杨修,顶多将他押监。曹操于是也会命令撤军。

  杨修错就错在不能正确地与曹操这个上司沟通,而又刚愎自用,以为自己能够很好明白上司的意思,能够按照上司的意图行事,素不知这种不把上司放在眼里的行为已经触怒了上司,遭到了上司的白眼与厌恶。掌握与上司沟通的良好语言,与上司融洽地沟通的目的,是下属的职责,也是为了改进工作,提高效率。无论最终意见是否被采纳,也不要把上下级关系僵化,从此心存芥蒂,那样的话,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