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者剧情解析:宁波千年望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8:58:07
  冯家大院     

宁波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家族性的人才群是其发展史上的一大特色。由于共同的家学渊源和书香传世的传统,由于相近的生长环境、先天禀赋与思维方式,浙东相继出现了许多望族,最有代表性的有余姚的虞家,鄞县的史家,宁波的万家。虞家从三国至唐初,虞氏一门正史有传者11人,仕宦而名有40多人;东钱湖的史家在南宋时一门也相继出了三名宰相、76个进士,其中有敢于为岳飞昭雪的政治家、诗人史浩,为此,就有了“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之说;清初万氏万泰的8个儿子,被时人誉为“万氏八龙”,也兴盛一时。

    但这些家族的兴旺最多不会超过几百年,而慈城(慈溪)冯家自汉至今的千余年间,几十代诗书传家,人才辈出,到清朝乾隆,冯家已出了56个进士,还不包括武进士。同时,冯家财丁两旺,在慈溪的老县城———慈城,有“冯半城”之说。
    “发源之远簪缨之盛,本支之繁”,在冯家族谱上这样记载着。其始祖可以上溯到汉。汉献帝建安年间任朝散大夫的冯冕,因恨董卓作乱,固请去职,得任句章(慈溪慈城)录事参军中尉,而至金川乡。

一传先祖冯叔和在吴越国供职,他的儿子被任命定海(今镇海)的节度使后而至慈城;而慈溪县志记载:冯叔和由婺州迁于慈溪之金川乡(今慈城)。不管慈城冯家从何而来,又怎么来,反正到了元初,因冯家子孙繁衍,按居住地分已有金川、福聚、大街、西桥、柽树、大树六支族。到了明代,家族更为繁盛,本支和旁支的名堂更多,至今已传了近四十代。
    千余年来,冯氏后裔从政、治学、经商传家,使慈城(原属慈溪县县城)成了这个姓氏影响最大的聚居地,1921年出版的《中国名人大辞典》收编了200余位冯姓名人,其中慈城(慈溪)冯家有14人。在浙江有“南浔刘家,慈溪冯家”的说法。
                         (一)
    翻开《慈溪县志》列传卷,从始祖冯叔和开始,历经吴越、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冯氏后裔有76位功名在册,也许明朝是冯家最兴旺的时代,在册人数竟有50人,而时期“全县入志”才450人。
    严格地说,南迁后的冯家兴旺是由冯兴宗开始的,作为慈湖先生杨简的学生,他受杨简的影响谨学自持,而且还继承了先生心理学理论,创办了象山书院。于是冯家开始了“以读书求功名”的传家之道,但无论是求得功名与否,冯家人凡事以忠孝为先,以至成为传家之道而印痕于每一个冯氏子孙。
    位于太湖路完节坊的冯岳彩绘台门,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在现代人的眼里只是间破屋,当年用白、红、青、绿五彩色漆描绘的图纹已被风雨洗刷得不再亮丽,然而这座黯淡无光的古建筑,却是万历帝钦赐给冯岳的深宅大院。
    冯岳,字望之,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进士,先后在山东、河南、南京等地任官。在济南任知府时,他释放犯人1500多人,还以俸禄帮助无钱赎罪的穷人出狱。后因军功,冯岳被升为南京刑部尚书,官至二品顶戴,他是冯氏家族中官职最高的一位。60岁时辞官返乡,皇帝赐宅名曰彩绘台门,完节、淳德两座功德坊。
    冯家的人才之众、密度之大,可以从宁波地方史的名著《四明谈助》中看到。《四明谈助》记载:冯季兆为明朝举人,到一穷乡僻壤任教谕,见百姓不知《五经》就口授《毛诗》,培养了一批人才。其子冯若愚考取进士求得功名后,除奸党、减税赋,他的善举深得民意,使那些原被苛捐杂税逼得结寨欲反的农民解刀剑归陇亩,一地治安遂得安宁。
   冯若愚膝下有元、元飚、元砄三子,他们是冯家三条龙。元(字留仙),做过工部主事、礼部主事与天津巡抚。在浙东抗清斗争中,他精忠报国,视死如归。黄宗羲评元砄说:“我友天下,未有真诚若留仙者也”元飚数次上疏辅臣误国,而谏言又未能被皇帝采纳,反得罪了人,以至元飚寻乞归甲,而归甲后元飚并不因此身不在朝野而闭嘴,仍旧一次又一次复疏。直谏近十年。正是他的勇于直谏的刚阿不屈的精神,他才深受崇祯帝的器重,以至皇帝老爷都不呼其名而称“冯先生”。为此元、元飚有大小冯君之名。
   崇祯十五年(1642年),老三元砄被任为尚书,可又被崇祯皇帝疑而不用。后崇祯帝又派一人由“三千金求一边帅”去试探元砄,结果被斥责一番。皇帝才相信,赞道:真是卿家三相公,真卿弟也。
   冯氏子孙就是这样忠诚于皇帝,忠诚于国家。当时满清游兵常要骚扰明朝边陲,当北方有的地区被清兵霸占以后,元三兄弟相继南下,誓死保明朝江山。但明朝的疆土一一沦陷,元元飚兄弟俩郁闷而卒。老三元砄告慰两兄之灵之后,献出全部家产作军饷,参与浙东抗清斗争。不料,壮志未酬身先死,令人思之扼腕。冯氏历代都有英杰,最悲壮的应数冯京第。

冯京第,字跻仲、号簟溪。青年时曾与父辈元元飚等人结成文昌社,后南京、杭州等地落入清军之后,他又参加了浙东抗清义军,唐王时任监军御史。义军失败他与另一人赴日求援。谁知船抵长畸时,日方竟不许他们登岸。京第每天身着朝服,跪在船头哭拜,甚至向日本人送去了血书,他两次求援,但日本并没有援一兵一卒。
    冯京第回国后,与同乡人王翊结寨于四明山,鲁王授他为兵部侍郎。顺治十一年(1654年)九月,清军准备袭击舟山,为清除后患,清军兵分两路夹击了冯京第的义军。此时,冯正患重病,匿居于大岚的颧顶山,因部将出卖被清军捕获,冯拒绝投降,慷慨就义。当清军行刑时,他的一个部下伪称京第是他的仇人,请求将冯的一只手臂赏赐给他以报其仇。这才使冯京第终留一臂于世。

他死后,他的挚友陆宇,在旷野野祭7天,以寄哀思。后友人们把他的一臂与王翊的头颅和董志宁的遗骸合葬,世称“三忠墓”,也为宁波市文物保护单位。
    世界上有两种英雄:一种是叱咤风云、我行我素、把生命置之度外的;一种是内敛激情、藏锋不露、能忍奇耻大辱的。而冯京第是属于前一种的英雄,我崇敬他是因为他们像飞旋在阳光中的“灰尘”一样透明。
                          (二)
    也许是忠勇报国无门,也许是受“不为良相就成良医”的影响,也许是商品经济萌芽的触动,“以读书求功名”不再是冯家子孙的惟一选择了,渐渐地读着“圣贤书”的冯家读书人中出现了商人。
    生意做得最大的要数冯云濠。据载:这位道光十四年的举人竟成名震宁绍的巨商大贾。咸丰年间,清政府筹集军饷,冯云濠先后捐银子三十万两。我不知,当时付的是银票还是白花花的银子,如果是银子,那又是怎么运走的,三十万两银足有9吨多重,在没有汽车的年代,难道用船,一船一船地运走吗?反正令人无法想象。但由于他捐银筹饷,被赏花翎,授

两品观察,并赐“缀经阁”书房一间和免税贩运药材的特权。
    冯氏后裔经商可能是从冯映斋创办冯存仁堂开始的。据说,冯云濠原先并不富。一年正月初一他去清道观求签问卜,结果求了支下下签,他十分失望。不料道观道士察言观色,信口开河道:先生去四川可发财,冯映斋信以为真,过了正月十五,离家启程去川。
    刚去时,他在一药店当茶房,由于路途遥远无法将赚的钱寄回家,就积蓄了不少工钿。一年,冯映斋听说红花“小年”,就用工资买了两间房子的红花。果然这一年红花歉收,量少价高,冯映斋真是发财了,药店老板就动员他入股。红花让冯映斋成了老板。回乡后,他创办了冯存仁药堂,这是清朝康熙初年(1662年)的事,店肆开业的时间比北京同仁堂还早7年。
    冯映斋的四世孙冯云濠(小名冯阿荣)继承冯氏宗族遗店,集祖辈采购之经验,承家族做人之道理,不但扩充了冯存仁药堂外,还开设了“冯万丰”药号,这是在当时的宁波最大的一家药商铺。同时,他在上海又开了两家冯存仁药店,这两家分店被誉为上海四大药店之一(四大药店为胡庆余堂、童涵春、冯存仁、蔡同德),在慈城还创办了制膏厂。
    现在,慈城始平路南北的前后新屋就是冯云濠的家产,上了年纪的老人可能还看到过悬挂在大门口的“观察第”御匾,前新屋、后新屋之间的始平路也是皇帝御赐的,这名一直沿用至今,为纪念冯家望族的根在始平。
    冯氏家族因经商又出尽了风头,古城的大街小巷老小皆知“素封之家”冯家。一次,冯的佣人上街买菜,与杨家佣人吵架。杨家就是慈城明代两个状元之一的杨守勤之家,也是慈城的望门大族。杨家佣人回家后,与主人一说,主人不但不怒,反而带着佣人到冯家赔礼道歉。从中可见冯家的地位。
    我想这就是所谓有财有势。因为有财,道光皇帝多次御派冯云濠去黄河、长江流域赈救灾民。一次去长江流域,船过奉节时,岸边传来哭声,冯见一位老汉。老汉自述姓曾,儿子早亡,欠了财主不少债。财主说:再不还债,抢媳妇顶债了。媳妇不肯,因为家中还有怀抱的孙子。冯见老汉老泪纵横,就摸出银子,分三份,分别用于还债、日常开销与培养孙子读书。
    几十年后,这个婴儿成了浙江巡抚曾恒德。当曾家孙子考上状元,喜报报到奉节时,按理要演戏庆贺,但被曾老汉阻止,原因是恩人没到,戏不开演。后来曾家张榜寻找恩人冯云濠。冯云濠听说寻人的事,就亲自赶赴奉节曾家。曾家人听报:有人知道冯云濠的下落,都赶出门来。曾老汉一见冯云濠,马上跪了下来,曾家媳妇也跪下了,状元也跪下了。这时,一顶八人大轿停在冯云濠面前,轿夫请他上轿,他提脚迈进轿杠,等候数日的戏班子敲起了响器。这就是冯云濠奉节坐戏轿的故事。
    曾恒德考上状元后,认冯云濠为义父。冯云濠除冯姓子孙外,还收养了像曾恒德那样家里比较穷困的十个义子,这十个义子个个中了科举,成为当时的人才。
    冯云濠(字五桥)5岁丧父,早年的不幸成就了他过人的才识和审时借势的才能,贫寒的家境养成了他的理财观念和拳拳爱心。为此他千里经商,白手起家,完成了从一介书生到商人的转变,使他成为冯家第一个有影响的商人。冯云濠是冯家望族从官场走向商场的里程碑,也为冯氏后裔经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清代道光年间,冯氏后裔纷纷从慈城去北京、天津、汉口、杭州、苏州、兰溪等城市开店营生,清代京城的四恒钱铺:恒兴、恒利、恒和和恒源均是慈溪商经营,而冯家人占有一定的股份。
    继冯云濠之后,冯氏后裔还因经商而被载入史册的有:清朝,上海钱业界领袖冯泽夫:民国时期上海金融界巨子冯受之:民国天津商界领袖冯占祥和金融家冯吉甫(冯骥才的父亲)。
                          (三)
    作为大树将军的后裔,冯氏后裔大多淡泊名利,怡情于书,冯元仲可算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冯元仲,字次牧,明朝崇祯十二年(1639年),由检讨汪文伟推荐赴京应考,当考官出题考问平息蝗虫之对策时,冯元仲历数了抚按、守令、大臣、中贵的一些贿赂、养寇、干政之弊病,回答这些皆像蝗虫,国家的危害不是虫而是人。考官十分惊奇冯的言语,斥责其“草野狂肆”,考虑到慈城冯家历代为冠冕之家,所以黜授县丞辱之。不料,冯元仲不要官位,执意返乡并隐居在汤山,改名“天益”。以上山采草药买卖为生,同时刻印《天益山志》、《复古堂诗文集》,当时一些名士皆慕名找他交谈结为朋友。后因家业中落,连家园的花草也没人修养了,他仍居于山中。期间,他还撰写围棋一书,是我国早期围棋理论著作。冯元仲经常身披箬笠,露胸坦荡,竞一代风流。像冯元仲一样因淡泊名利而载入史册的还有冯穧。
    冯穧,字君木,是民国年间的一位著名学者,人称回风先生,时称“慈溪四才子”之一。他20岁考取举人,选拔贡生时,朝考列为二等。按例可任知县,但他觉得晚清政府腐败不堪,称病辞归故里,以教书为业。
    冯君木一辈子教书育人,提携后辈。书法大师沙孟海就是他培养的一个弟子,民国才子陈布雷,著名国画家王个?都是他的学生。沙孟海说过:“我是山村孤童子,负笈到城中,受先生知遇,奖掖逾恒。1922年秋,招我住入他家西偏小轩,亲自督课。半年后推荐我当家庭教师,相去不远,仍得随时请益。”
    他的两个儿子冯都良与冯宾符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也有一席之地。1935年,冯宾符在《东方杂志》社工作,慕名请鲁迅先生书赠墨迹,鲁迅欣然答应,并于12月5日,挥毫书唐诗一首,“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落款为:“钱起《湘灵鼓瑟》,亥年残秋录应仲足先生教,鲁迅”。
    1934年,民主人士胡愈之在沪创办了《世界知识》杂志,这是中国出版史上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形势和普及国际知识的刊物,冯宾符参加了这个刊物的著译工作。此后,他数十年如一日,研究与探索国际问题。终于成为我国第一位国际问题的专家。三十年代后期,他在编辑《辞源》时,参与翻译了斯诺先生的名著《西行漫记》,此后一直从事国际问题的研究,成为我国著名的出版家和国际问题专家。建国后,冯宾符相继担任《世界知识》出版社副社长、社长兼总编辑,《人民日报》副总编。
    在现代文学史上,三十年代著名的通俗小说作家是张恨水与冯玉奇,当时有“北张南冯”之说,他们是这个时期言情小说家,都属于鸳鸯蝴蝶派,但冯玉奇几乎被人们遗忘了。冯玉奇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三四十年代,冯的言情小说很受欢迎,有七家报纸连载他的章回小说。特别是那些读初高中的学生,有相当多的“冯迷”,这与前几年琼瑶迷相差无几。1997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民国章回小说大观》收编了冯太奇的9篇小说提要,其中有《解语花》、《雁南归》、《海上风云》、《烽火情侣》、《民族魂》,同时该书收录了张恨水10篇小说,两者可谓平分秋色各擅胜场。
    冯定是我国著名哲学家与教育家,先后担任过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副校长、顾问,是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委、社科院学部委员。他虽然出身贫寒,但受族人的影响,他不但谨学自持,还用自己的学识奖掖后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著作《平凡的真理》是解放战争时期广大进步青年最喜爱的理论读物之一,共印行过十一版,发行量达50万册。他一生正气浩然、追求真理,展现了这个家族特有的骨气。
    在近代,冯氏后裔因治学出名的也不少。报纸收藏家冯翰飞,他自清朝光绪年间至三十年代,收藏了数量可观的报纸。蒋介石意欲得到冯收藏的报纸,拟聘他为国家图书馆馆长,遭冯拒绝;图书收藏家冯孟颛,他创办的伏跗室,不但积书达十万余卷,还历时三春秋,编成《鄞范氏天一阁书目内编》共十卷。抗战期间,仍手不释卷,坚持治学。他在伏跗室的院子挖了防空洞,任凭敌机轰炸,躲在防空洞里作他的学问。
    现在的冯氏名人有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原监察部副部长冯梯云:原化工部副部长冯伯华;中国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冯舜华(副部长级)。
    在治学与文化活动中,冯骥才可谓是冯氏家族中具有全国影响的代表人物了。他以文学创作和艺术创作的“双绝”而闻名遐迩。
    虽然冯先生是随着新时期文学潮流崛起而跃上文坛的,但是他的文学作品始终立足于民族传统,并把历史的深度与现实社会结合,同时他的文学作品语言幽默,可读性强。冯先生自己说过:写作与绘画是两种手段。写小说是尽社会责任,而绘画则渲泄的是人生感受。
    也许是尽社会责任,所以他的文化系列小说《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等深刻剖析了一些社会问题,以至作品一问世就产生巨大的影响。《神鞭》写国民心理中的顽根性;《三寸金莲》写中国人怎样捆自己,写捆与放的痛苦;而《阴阳八封》则是写中国人的怪圈。作品还被译成德、英、法、日等文本而流传于世界。
    由于冯先生的社会责任性,所以他的作品更多是对民族问题的深刻反思。在《一百个人的十年》中,冯先生试图以100个普通中国人在“文革”中心灵历程的真实记录,显现那场旷古未闻的劫难的真相。这是冯先生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这种反思引起当代文学界的共鸣,这也是当代作家对中国政治与文化的特殊贡献。
    也许是深层次的反思,写作时,冯先生便有许多惋惜,许多伤感,许多柔情,而这些情感大量储存无处渲泄,就借助于笔墨来表达,这就是冯先生的人生感受。
    冯先生的绘画继承中国古代文人画的传统,融洽了现代意识与西画方式,他的画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充满当代人丰繁敏感的感受,意境深远,画面含蓄,有着丰富的感染力,因此其画风独异于中国画坛。
    冯骥才是个多产作家,自1997年出版《义和拳》起,至1998年,他出版了61部中长篇小说与散文集(中文版),这些作品还被译成27部外文中长篇小说集;作为画家冯骥才已出版了三本画集,其中有一本外文版。就是因为冯先生集作家画家于一身,因为冯先生多艺多才,他被收入了美国传记协会与英国剑桥传记中心编集的十余种《世界名人录》,并获美国传记协会颁发的“1998年国际名人纪念奖章”。同时,他的文学作品《啊!》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神鞭》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散文《迟来的春天》获首届中华散文奖。
    冯骥才是冯氏家族走向辉煌的代表人物。
                          (四)
    悠悠千余年,冯家是财丁两旺,在慈城就有无数支血脉,至少有三十五代传世了。前几天,我偶尔看到一份《慈湖水》,这本小册子是在上海57届慈湖中学的毕业生为联络师生感情,自己撰稿、自己编印的不定期印刷品,令我惊奇的是七个编委成员有三个是冯氏后裔,有一个是冯家女婿,可见冯家的人丁兴旺。据说:慈城的前后新屋冯家就有统宗祠、大宗祠、惠宗祠、观德祠、启承祠五个祠堂,从这里走出的冯氏子孙,他们或在国内,或在海外,但似乎都忘不了宁波、忘不了慈城。新加坡有个冯氏宗亲会,冯氏后裔在海外以会的形式彼此依傍、守望相助,倘若去访问者有冯姓的,他们往往会告诉你,他们的家乡在宁波、在慈城。同乡、同族、同肤、同姓,成了海外游子似乎是同根的枝叶。
    因为慈城(慈溪)是冯氏后裔影响最大的聚居地,为此近几年到慈城寻根的人不少,虽然他们常常误到慈溪绕道再来慈城,虽然他们依稀的记忆常记不清是哪族的血脉了,但他们一旦说出望族的家规,无论他们来自何处,到了慈城犹如回到了久在梦中的家。
    有一个远嫁湖南的冯家女儿,回到慈城,在一间老屋前,她来来回回、回回来来,在三天的时间里,她不知徘徊了多少次。终于她记起:出嫁时,娘家的陪嫁箱子底,压着一幅“大树将军后,凌云学士家”对联。对,是冯家女儿。冯家老太告诉着。她笑了,笑得十分灿烂,因为,此时此刻,冯家女儿的几十年心愿才得以了却。
    又有几位冯家后代到慈城的小巷踯躅,他们来自温州,来寻先祖。然而先祖留给他们只是一片空白。最后他们还是将温州的大宗祠与慈城的大宗祠认了亲。
    一位耄耋之年的海外游子,是创办了三家企业的实业家,他的惟一心愿是来趟慈城,在祖先的故土上叩几个响头。
    1997年,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的刘晓民侨务领事转来了一封冯氏后裔的来信,信中要求修复前新屋冯玉堂,以恢复家族的荣耀。
    在慈城的冯氏后裔,虽然千年望族并没有带给他们荣耀,但冯氏子孙仍以大家族为荣,在当前,冯家人谁是大教授、谁是高级画师、谁是高级工程师,谁又是著名作家,冯氏子孙们心里记得一清二楚。六十年代末期,文革的风声刚有些缓和,冯家后裔开始悄悄收集因抄家散佚的家族纪念物,有先祖冯叔和的千年画像,这是有冯宗愚题款的祖宗神像;一块书有“冯氏诰命”的圣旨,虽然可能残缺,但由于一布印有历代好几位皇帝的御印,显得格外的珍贵,可能由于珍贵,也可能由于是家族的东西,冯家人只悄悄地保存着,我作为外人自然无法一见了。
    也许有人替冯家遗憾,因为冯家虽然出过无数进士,但没有出过一个状元。如果说,这对一个家族来说是缺少孤峰耸立的山峰的话,那么千年望族绝对是个连绵不绝群峦竟立的家族高原。
    也许冯家正因为没有出过状元,没有到达家族的山峰,冯家后裔一直在努力进取,不断向家族山峰攀登,这样冯家成了非常罕见的千年望族。在与一些冯氏子孙接触交谈中,我隐隐感到这个家族有着一股无形的凝聚力,那就是先考虑大家族,后考虑小支线。几幅经历了几百年的祖宗画,落到谁的手中就是一笔不小财产,若谁有一丝杂念的话,不可能说自家藏有宝贝,更不可能交出宝贝,但一个冯家女儿却无偿地献了出来,因为她明白,只有庞大家族体系,才是这些神画的最后归宿。
    综观冯家从政、治学、经商的几个转折。应该说冯氏后裔经商给整个家族得以继续兴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道理也十分简单,那就是经济是基础。但冯家人至所以能走出富不出三代之怪圈,除了大家族有一定的族规和一个以商立家、以信立业的传统外,更主要的是这个家族在中国社会变化、发展的历史时期,由于大家族特殊的家族文化与个人素质,使冯氏众人在社会发展中随时而变、长得风气之先,从而找到了更大施展才华的空间。
    如今我再去明清古建筑众多的古镇慈城,从金家井巷走到太阳殿路至完节坊里,看着那福字门头、布政房、冯宅、冯岳彩绘台门古建筑,细细品味那“冯家屋,俞家谷,钱家吃”的传说,足见冯家屋的风采依旧。

虽然这些粉墙乌瓦的明清建筑群有的已摇摇欲坠,有的成了一堆废墟,但那些高耸的重檐马头墙,那些广阔又深邃的庭院,那些星罗棋布的石窗砖饰无不诉说着冯家千年望族的荣耀。如此众多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并且以一个家族的形式留存,不仅在宁波独领风骚,在浙东望族之家也是罕见的,自然这也成了冯家作为千年望族的一个例证。
    我为千年望族在宁波慈城、在江北而骄傲。

 

 据《慈溪县志》列传卷记述,冯氏后裔经商可能是从清康熙初年(1662年)冯映斋创办宁波冯存仁堂药店开始,传至其四世孙冯云濠(小名冯阿荣),不但扩充了宁波冯存仁药堂。而且还开设了宁波最大药铺“冯万丰药号”。同时又在上海开了两家冯存仁分店,被誉为上海四大药店之一。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冯云濠竟成名震宁绍的巨商大贾。咸丰年间,冯云濠先后捐银子三十万两筹饷,被赏花翎,授两品观察,并赐“缀经阁”书房一间和免税贩运药材的特权。现在始平路南北的前、后新屋就是冯云濠的家产。冯恒大老栈房(今鼎新路3号之原慈湖酒厂内)。半个世纪前,沿河作为酿造车间和仓库。其余近万平方米为清理了大批瓦砾后的冯家园地。原所有产权属冯云濠后裔,园地里还有四座坟墓。其中一支为抗战初期建的“冯门盛氏”殡坟。监氏系家住前新屋我的老同学冯有甲的生母。清道光年间,冯氏后裔纷纷从慈城去北京、天津、汉口、杭州、苏州、兰溪等城市开店营业。清代京城的四恒钱铺:恒兴、恒利、恒和、恒源均是慈溪商经营,而冯家人就占有一定的股份。抗战前,在宁波三江口的大道头,有一家开设在石库门内的油行,招牌为老恒茂。这家油行专营青岛生油,销售于宁绍一带,据云也是慈城冯代经营,是冯恒大食油的传统采购基地。慈城老作坊冯恒大,这与“冯存仁”“冯万丰”等都冠以“冯”字,作为当时可信赖的冯代实业品牌以招徕顾客;“恒大”与恒兴、恒利、恒和、恒源、恒茂的招牌名相联,反映了命名同出一辙。由以上推测,冯云濠后裔创办冯恒大,也就在鸦片战争前,道光年间这个时候。至今已有163年以上的历史了。
· 孙友谊·(二零零三年二月十五)

 

*                                     *                                          *                                       *

 

白云庄     

白云庄

位于宁波市海曙区白云街道管江岸,始建于明代。它原为明末户部主事万泰的庄园,因其子万斯选著有《白云集》,人称白云先生,卒后葬于此地,故名“白云庄”。   白云庄   清康熙七年(1668年),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黄宗羲应万泰等邀请,先在万泰的广济街宅,后迁至延庆寺,康熙九年(1670年),迁至白云庄授徒讲学,开“证人书院”。清乾隆年间,黄宗羲的私淑弟子全祖望,为了区别于黄宗羲在绍兴的“证人书院”,特冠以“甬上”两字,称“甬上证人书院”。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州先生,余姚黄竹浦人。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倡导以经学为本,以史学为辅,独创 “经世致用”为宗旨的学风,形成了我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史学派别——浙东学派,培养了一大批学术人才,其中就包括“布衣史家”万斯同,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全祖望。   清朝末年,书院废圮。1934年甬人杨菊庭(贻诚)等访得书院和故居旧址,集资恢复。现白云庄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由甬上证人书院、万氏故居和万氏墓地组成,有建筑四幢约650平方米,其中坐西朝东和坐北朝南的人字坡硬山顶建筑各二进,明代台门一座,当代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为台门题写“白云庄”,正厅廊檐挂全祖望书白云庄楹联云:“倜傥指挥天下事,风骚驱使古人书”。庄内辟“浙江学术文化陈列”和“万氏史迹陈列”。书院西侧有万邦孚、万斯选、万斯昌、万世标墓。万邦孚墓道前立有明代石牌坊一座,题“明都督万公贞藏”,墓前设华表,墓道立石马一对和黄宗羲撰万斯选墓志铭等。   白云庄不仅是黄宗羲的讲学处、浙东学派的发祥地,而且是浙东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万斯同、万斯大等人的故居。

黄宗羲墓

  黄宗羲墓位于化安山剡湖岙龙山东南麓。      

黄宗羲墓

康熙二十七年,黄宗羲(梨洲)79岁时,在化安山下的龙山东南麓自觅墓地,营筑生圹,墓穴与龙山山脉连成一体,并作《梨洲末命》,《葬制或问》篇告诫儿孙。梨洲先生长逝后,儿孙遵照遗嘱办理葬事,并由清初著名史学家全祖望撰写神道碑文,萧山毛奇龄撰墓志铭。原墓在“文革”期间被毁。1981年,文物部门在原址根据原貌修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又遵照梨洲先生遗愿,在墓左侧开辟梅园,植梅二百多株;在墓拜坛下开掘荷花池三个,种上荷花;墓道上建石亭一座。墓地四周丛山巍巍,绿荫蔽日,给人一种肃穆幽静之感。墓南山坡有其父黄尊素墓,两墓遥遥相对,象征着黄氏父子两代浩然正气、抗争不屈的一生。   墓地旁的龙虎草堂位于化安山的龙山虎山的谷地间,原系丙舍,建于明崇祯年间,是黄宗羲父黄尊素从隐鹤桥迁于化安山下葬前停放灵柩之所。抗清斗争失败后的清顺治三年(1646),黄宗羲潜居于此,在这朴素简陋的草堂里,他面对抗清无望的现实,潜心著述。虽然身居深山,处境窘迫,但他仍在草堂发奋撰写千古名篇《明夷待访录》、《易学象数论》,编辑了卷帙浩繁的《明文海》。他的学生、友人中有不少人曾来此造访、问学,这里一度成为浙东学子的向往之地。但不幸的是,龙虎草堂于清康熙元年(1662)遭火灾毁圮。1995年拨款在原址重建“龙虎草堂”,布置了《黄梨洲先生史迹陈列》。

万斯同墓

     

万斯同墓

位于奉化市莼湖镇乌阳观山南麓。万斯同(1638——1702年),字季野,号石园,浙江鄞县人,是黄宗羲的学生,博通诸史,著作很多,为人重气节,轻名利,康熙十七年,被荐博学鸿儒科,力辞不就。次年受邀到北京,不署衔,不受俸,以布衣身份参加史局《明史》修撰工作。先后十九年,手订《明史稿》五百卷,创修史之特例,启浙东之史派,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   他的墓曾长期湮没无闻,清末才被当地人发现,于1937年大修,并在莼湖建“乡贤祠”一所。墓朝南偏西,直径7米,从墓后壁到拜坛前沿深17.7米,拜坛呈方形。墓前有清大学士王顼龄题“鄞儒理学季野万先生暨配庄氏傅氏墓”的墓碣,两边有翰林裘琏题“班马三椽笔,乾坤一布衣”的对联。拜坛上有祭桌一、石凳二,墓前100余米处有牌坊一座,上有“万季野先生墓道”六字暨时人题的对联,墓道口有华表一,上书“万乡贤墓”四字。墓三面皆山,前离象山港不远,风景优美,“文革”中该墓遭破坏,现墓与拜坛已修复。   乡贤祠在莼湖街,分前后两进,前进为大门及厢房,后进三间,正厅中间设先生像及神主,左右两边挂有先生手迹数幅,后为莼湖小学大礼堂,1997年,小学扩建校舍时拆除。

全祖望墓

     

全祖望墓

位于南郊王家桥苗圃南端。全祖望(1706-1755)浙江鄞县人,是浙东史学派的重要人物,乾隆元年(1736)会试中进士,入为翰林院庶吉士,因不愿充任低等的知县,次年归家乡,此后且不复出仕。他学问渊博,尤好搜集古典文献及金石旧拓。家居后,成《固学纪闻》三,修《南雷黄氏宋元学案》,七校《水经注》,继选《甬上耆旧诗》,撰有《经史问答》,《汉书地理志稽疑》等著作,为我国文化宝库增添了许多珍贵的遗产。   全祖望墓   该墓地原为全氏墓地,是祖关山墓葬群的一个组成部分。墓坐东偏北,朝西偏南,坐落于一片绿草丛中。墓平面呈长方形,面阔730厘米,进深420厘米,四周用条形石块堆砌,高122厘米,墓碑系原物,高122 厘米,长 厘米,上书“谢山全太史之墓”,祭台两侧竖有两方“全祖望先生传”的碑刻和两根方形石柱,柱上刻有两只形态可掬的狮子。此为镇墓兽。   墓的东北方向不远处是全祖望六世祖全少微墓。墓的规制基本与全祖望墓差不多,呈长方形,面阔进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