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防伪企业:佛教的普世价值和伦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02:36

试论佛教的普世价值和伦理

道  成

201141日——615日

(共计:13页;字数:约18,150字)

内容摘要:

本文试图围绕“佛教的普世价值和伦理”,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普世价值和伦理的特点及迫切性;

    二、为什么要推行佛教的普世价值和伦理;

    三、如何推行佛教的普世价值和伦理。

第一部分,通过分析、总结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提出普世价值和伦理应具备的特点,并指出人类想要切实可行地解决面临的危机和各种问题,推行普世价值和伦理不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甚至可以说刻不容缓。同时提出了佛教的普世价值和伦理的内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第二部分,论述为什么要推行佛教的普世价值和伦理。因为佛教的普世价值和伦理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但符合普世价值和伦理的特点,而且能够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

第三部分,提出推行佛教的普世价值和伦理,需要有识之士的广泛参与和组织化,采取有效行动;推行佛教的普世价值和伦理,断恶修善,需要佛法正见的引导;但最重要的是自己觉悟,断恶修善,才能自净其意:自依止、法依止、不异依止。

关键词:普世价值和伦理  断恶修善  烦恼 自净其意  莫异依止

序 言

  

近几年,国际国内都兴起了普世价值和伦理的研究和讨论的热潮。尤其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国内以学术界为代表,曾掀起了一场关于“普世价值和伦理”的大讨论。各种观点纷呈,甚至针锋相对、十分激烈。时至今日,讨论似乎仍在持续。

2007316日的《北京晚报》刊登温家宝总理答法国世界报记者问时说:“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胡锦涛主席在访日的“暖春之旅”期间,发表了“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其中提到:“为进一步理解和追求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和普遍价值进行紧密合作,不断加深对在长期交流中共同培育、共同拥有的文化的理解。”所以,认同普世价值和伦理,是中国坚持正确改革方向的思想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走向光明未来的希望。

本人在学习《西方哲学》时,经苏州大学的陈向澜教授介绍,也对这一话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希望加入讨论行列,并想从佛教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普世价值和伦理之所以受到世人的关注,说明越来越多的有智慧和有责任心的人,能够站在全球和时代的高度,非常重视并试图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和严重问题。而积极推行佛教的普世价值和伦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无疑是究竟地解决人类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因为它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但符合普世价值和伦理的特点,而且能够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讨论: 一、普世价值和伦理的特点及迫切性;二、为什么要推行佛教的普世价值和伦理;三、如何推行佛教的普世价值和伦理。

一、普世价值和伦理的特点及迫切性

(一)普世价值和伦理的特点?

一、普世价值

赛亚·柏林 (Isaiah Berlin) 认为:普世价值是被许多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在不同时空中,无论是否在其行为中明确地表现出来,所实际共同认可的的价值。

阿马蒂亚·森 (Amartya Sen) 认为:当甘地认为“非暴力”是普世价值时,他主张所有的人,都有理由相信非暴力的价值,虽然并非所有人,目前都相信非暴力的价值。

还有人认为:“普世有两层意思:一是普遍为世人所公认;二是普遍存在于世、不受时间限制,可以存在于过去、现在和将来;不受地点限制,可以存在于任何国家和地区;及不受任何条件限制。价值,是指对某一事物本身所起的作用,所产生影响的判断,即意义。

所以,“普世价值,就是普遍为世人所公认的价值。它不受时间、地点、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在任何条下,都能起到积极作用,产生积极影响。

“普世价值”一词在中国受到关注,源于2008523日《南方周末》刊登的文章《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文章中提到“国家正以这样切实的行动,向自己的人民,向全世界兑现自己对于普世价值的承诺”,并由此引发了对“普世价值”一词含义的争论。

其实,“普世”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umene,意为“整个有人居住的世界”。目前,中文里的“普世价值”对应Oecumenical valueUniversal valueOecumenical value来源于基督教会的普世教会运动(Oecumenical Movement),该运动兴起于1920世纪,主张“教会一家,终止基督教各大教派及各大宗教的对立,提倡相互间的对话,建设以自由、和平、正义为基础的大社会”。在《圣经》中,也存在着“普世救赎”的说法。   

Universal value本来是个哲学或心理学概念,指人类对自身价值最基本的评判标准。包括人的需求能否满足,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它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道德、人的价值观。 

在维基百科上,中文的“普世价值”词条创建于2006816日,对应英文Universal Value词条。但自2008627日开始,该词条被不断修改,逐步增加了人权、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对游行集会的态度、政治评价标准等内容。至2010年,该词条的解释又逐渐归于对自由主义思想等的解读。

二、普世伦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走向普遍伦理”和促成“世界伦理宣言”的运动方兴未艾。“普遍”的含义有两层:一是为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所需要的普遍的伦理规范;二是要包含各种不同伦理规范之间的共性。普世伦理的核心,是调整全球化背景下人与自然、及人与人关系的道德规范,包括人类对待生态环境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协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人道主义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很多参加讨论的人赞成平等性是普世伦理的第一要义,其次是它的普遍性、时代性、多维性、历史性和开放性。

值得欣慰的是,199394日,世界宗教会议签署了《全球伦理普世宣言》,并发表了《世界伦理宣言——导言》,对“全球(世界)伦理”进行了解释。发起者期望通过《宣言》,形成全球性的普世伦理,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如贫穷问题、战争问题、生态环保问题、以及男女问题等。

值此人类面临诸多危难之际,《宣言》发起者的责任心、紧迫感、高视点、及慈悲心等可见一斑,他们力图以共建“全球性价值与伦理”的宏愿,来化解人类存在的危机和各种问题,其决心、勇气及为此而付诸的一切努力,非常值得我们赞叹和学习。本人衷心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够积极广泛地参与。

三、普世价值和伦理的特点

张利华在《国内学术界关于普世价值观的论战》中谈到,围绕普世价值,各界人士展开讨论,并发表了几种观点。其中第三种观点认为:

人类社会有普世价值。普世价值就是普遍适用的价值,即符合人性根本需要的价值。就是植根于人性基础上所获得的某种文化的概括。

接着他谈到,普世价值观,是指世界各地的人们普遍赞成,社会各阶层、各宗教、各民族普遍赞成的价值观。普遍赞成,指多数人赞成,并非人人赞成。承认普世价值,是因为人类除了各自的个性和特定群体的共性外,还存在着超越一切差别的共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性”,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

毋庸置疑,尽管不同国家、地域、民族的人,在文化、思维、价值观、生活习惯、性格等方面有所差异,但人总有共性,即共通的人性,它是人类建立文明、共同发展的基石。普世价值和伦理虽然是人类共通的价值取向,但并不否定各民族在迈向文明时,保有自己的特色,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及行动策略。这就需要在共同构筑和推行全球普世价值和伦理时,对人类共通文明及各具特色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加以继承、发展和扬弃。

我认为普世价值和伦理的讨论,其实基于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人生的意义”这一根本问题。人究竟应当怎样生活,怎样的生活方式才有价值、有意义?虽然每个人的根机不同,出生、受教育、成长的环境不同,价值观不同,但这是每个人都须面临的问题。

所以,普世价值和伦理应具备以下特点:简明扼要,普遍认同,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贯穿于人类的全部生活,它既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又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

佛教,是佛陀的言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同,因为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异语者、不妄语者”,他将迈向解脱的修行方法——八正道称为“古仙人道”。因此可以说,早在2500年前,佛陀就已明确提出了普世价值和伦理的准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因为这是诸佛及圣者的教导,最符合上述普世价值和伦理的特点。

(二)推行普世价值和伦理的迫切性

目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的巨大危机及各种严重问题。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于2009923日,在第64届联大一般性辩论的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所呼吁的那样:“目前全球正同时面临着粮食、能源、经济衰退和传染性流感等种种危机的考验,联合国应当行动起来,应对这些危机。国际社会也应展示团结和重振多边主义精神,共同应对多种全球性危机的挑战;”

潘基文强调,联合国在2009年的主要任务有三:首先,要应对人类大家庭“最重大的挑战”——灾难性的气候变化的威胁;其次,还将努力朝“无核化世界”的目标迈进;第三,2009年全球估计将有约1亿人口重返贫困线以下,因此联合国要与贫困作斗争。

另外,美国航太总署(NASA)预测,由于温室效应,北极冰层将于2012年夏天前全部融化。接着有人又预测:如果这群世界顶尖的科学家的预测准确的话,那么人类必将面临一场大的灾难,可以说人类正坐在一枚已启动的定时炸弹上

其实,问题还远不止这些。由于科技的进步,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类日益注重物质的追求,从而变得急功近利,地球资源被急剧地消耗,且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同时,由于忽视了道德的提升,及对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在各种不良信息、媒体等铺天盖地的大力进攻下,人的贪嗔之念得到极大地张扬,使人类普遍陷入焦虑、烦躁、抑郁、无聊、无奈、不满、愤怒、偏执、迷乱和疯狂之中。人已变成傀儡,成为机械,被不善的观念和理念所操控。许多人,包括聪明人和愚蠢人,或者陷入各种思想、观点、意见和空想中,或者成了电影电视迷、戏迷、歌迷、游戏迷等。

彭永捷在2010年第三期《伦理学研究》中撰文提出,究竟什么使普遍伦理成为必要?什么因素使得不同国家、种族、民族、宗教的人,必须制定并遵奉共同价值和伦理规范?他认为这完全基于人类共同面对的多元文化和全球化。他还进一步指出,普遍伦理不应是漫无目的地建立普世价值,而应时刻带着化解全球性危机的问题意识。应从全球文化中寻找资源,并通过广泛的参与共享资源,共同求解全球性问题,引导人类走出困境。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如今人类的确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虽然取得了巨大科技进步与经济繁荣,但是也制造了足以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要切实可行地解决这些人类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及错综复杂的各种问题,只有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享资源,并基于全人类的普遍理解、关注和参与,充分运用全人类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积累的最高的智慧,才能共同应对危机、解决各种现实问题。

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要引导人类走出困境,切实可行地解决面临的危机和各种问题,推行普世价值和伦理不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甚至可以说刻不容缓。

二、为什么要推行佛教的普世价值和伦理

(一)佛教的普世价值和伦理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其实,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佛陀的智慧无疑是全人类的最高的智慧。早在2500年前,佛陀通过实修实证,发现了远离苦乐两边的中道行,进而开发出般若智慧,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从而断尽一切烦恼,并为全人类指出了应行的道路。

三千年前的印度思想界十分混乱。因为婆罗门教把文句定得十分详密,义理说得十分幽玄。后来有自然派的哲学兴起,如地论、水论、火论等;另有一派,就宇宙抽象观念方面加以说明,如时论、方论、虚空论等。从此各种思潮纷涌,复杂到极点。

此外,当时的印度还有九十六种外道,有的用断食求取生天,有的以为裸形即可身心清净,有的学习牛狗的种种来消除罪业,有的以为哑羊不语就是高深的修行等。这些希冀以祈祷的仪式或禳灾的祭祀,求得究竟的安乐与生命的解脱,皆称为“外道”。

佛陀的出世,像一粒定水珠,把一塘混浊之水的印度思想界澄清,指示徘徊在岐途上的人们应行的大道。佛陀明确指出以上观点都是邪见,因为它们都不是宇宙人生的实相。就如妄想以恒河水洗涤罪业,及使用咒语祈求石头不沉、咸水变淡一样,不但不符合人间的常理,也违背因果法则。佛陀以“箭喻”告诉鬘童子,追求信仰者,注重的是智能的开发及痛苦烦恼的解脱,而非执著神秘的现象。

佛陀因为认识到人生的根本痛苦和烦恼就是老病死,从而放弃继承王位,离开皇宫,走上剃发修行、追求真理之路。通过修行,佛陀开发出了远离苦乐两边的中道行,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获得了般若智慧,从而了知人生的真相:十二因缘、四圣谛、八正道等真谛,而断尽一切痛苦烦恼,获得解脱,并达到涅槃寂静的状态。

又因佛陀成就了大慈大悲的品质,从而指导弟子也通过修行四圣谛、八正道、戒定慧三学、七清净、三十七道品等而得到解脱;同时还把宇宙人生的真相,及解脱的方法无私地告诉世人。这充分体现了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高尚品质。

《菩提道次第论》中,将佛教的修行归纳为三士道:1、下士道:断恶修善的人天善法2、中士道:发出离心,追求解脱;3、上士道:发菩提心,利益一切众生。

由此可见,断恶修善是成就解脱、自利利他的基础。所以,佛陀指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教的总纲,也可称为佛教的普世价值和伦理的准则。

佛陀告诉我们:由于无明,人很难避免邪见。许多人不是认为有个永恒不变的灵魂(常见),从而对“我(主宰义)”、“我所(我所拥有的一切)”产生执着;就是认为人死如灯灭(断见),故应“及时行乐,潇洒走一回”;或认为人的命天注定(宿命论),或认为万事万物没有任何原因、无任何规律可循,一切只是偶尔因素造成的(无因论、偶因论),从而消极厌世,不思进取,听凭命运的摆布。

佛陀告诉我们,由于无明和贪爱,人会造作种种身口意的恶业,从而为自己和他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烦恼。而深信因果的人,会努力断恶修善,也必将得到好的果报。

佛法认为,人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由于各人业力不同,故在三界六道中不断轮回。要想超越轮回,必须断恶修善:“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才能断除一切烦恼,达到不生不死的解脱、涅槃的境地。所以,生命之流是相似相续,不常不断,既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也不是人死如灯灭。万物都有成住坏空、一切有情都有生住异灭。虽然地球必有毁灭的一天,每个人也有死亡的一刻,但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会继续发挥作用,即所谓“纵使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必自受”。

正因一切都是缘起缘生的,断恶修善才有意义。虽然命运与业力的作用有很大关系,但并非“人的命天注定”。佛经云:“要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未来果,今生做者是。”通过努力修行,断恶修善,就能改变命运,不断提升生命的品质,为自己和人类带来好的果报。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就是佛教的普世价值和伦理观。

(二)断恶修善符合普世价值和伦理的特点

佛经云:每个人都是爱自己的,爱自己的人,不应伤害他人。孔子也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世界也早就提出:民主,自由,法制,人权,博爱等。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表达了同一心声。那么,为什么说佛陀提出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符合前面提到的普世的价值和伦理的特点?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一、简明扼要,普遍认同

首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内容的确简明扼要,是佛法的大纲。因为它是诸佛和圣者发现的宇宙人生的最高真谛,具有普遍的价值和意义,也容易为全人类所接受。其次,它正是基于缘起业果的原理,以十二因缘的流转门和还灭门揭示了有情生命的轮回之因和解脱之道。

我们知道,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共同心理。佛陀曾经说过:“于此世界中,从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圣常法。”也就是说,以怨报怨不能解决问题,只会使问题变得更为严重。唯有以忍耐、以德报怨,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这也是古来圣贤的教导。

在二战之后,联合国成立之时,各国首脑都同意这项条款:“战争是由人类的心念所造成的,如果人类都把心念用在和平上,那么就不会有战争。”

这项条款与《法句经》前面的两偈相合:

1、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

2、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

可见,人的意念决定一切,它将直接导致人的言行的善恶,并带来相应的善恶果报。

其实,今天比任何时代都需要以人类的最高智慧和正见,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内心宁静安祥,从而解决许多危机,或避免各种问题的产生。

帝释天问佛陀:念者,何因何缘?为从何生?由何而有?复何因由 无有念耶?

世尊答曰:念者,因思、缘思,从思而生,由思故有。若无思者,则无有念。由念故有欲,由欲故有爱、不爱,由爱、不爱故有悭、嫉,由悭、嫉故有刀杖、斗诤、憎嫉、谀谄、欺诳、妄言、两舌,心中生无量恶不善之法,如是此纯大苦阴生。若无思者,则无有念;若无念者,则无有欲;若无欲者,则无爱、不爱;若无爱、不爱者,则无悭、嫉;若无懊、嫉者,则无刀杖、斗诤、憎嫉,谀谄、欺诳、妄言、两舌,心中不生无量恶不善之法,如是此纯大苦阴灭。

佛陀在此非常明确地告诉弟子:不善念是怎样导致痛苦烦恼和轮回的;而善念又是怎样解脱痛苦烦恼和轮回的。其实,这是基于佛陀对缘起法的深入观察,它是人生的实相,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唯有佛陀才能真正透彻地理解。所以,佛陀说:“缘起甚深、极甚深”。

二、具有可操作性

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佛教讲得具体明确,不含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实践性。

我们知道,与善相反的就是不善。那么,什么是善?经云:

云何为善业?谓:离杀生、不乐杀生……乃至不绮语,是名善业。云何善心?谓:不贪、不恚,是名心善。云何为善见?谓:正见、不颠倒……乃至有施、有说、报有福、有斋,有善行、有恶行、有善恶行果报,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世阿罗汉于此世、他世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见不受后有,是名善见。

否认以上的善业、善心、善见等,就是不善业、不善心、不善见。佛教最基本的十善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欲贪、不嗔恨、不邪见,并将它们归纳为身口意三业。相反,就是十不善。

为什么要断恶修善?佛教告诉我们:恶有苦报,善有乐报。做恶的当下,就会在内心产生苦报,比如嗔恨他人的当下,首先伤害的是自己,接着是他人。然而嗔恨其实根本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这无疑是十分愚痴的行为;又比如以无所得的心无私地帮助他人,当下内心就会感到非常愉悦,也会令对方欢喜,这是非常明智的行为,又何乐而不为呢?《巴利经藏·小部·小诵经》的注释《阐明胜义》中谈到,严持五戒,可以获得种种殊胜的果报。比如:

不杀生能获得“手足健全,身体高大,灵活敏捷,步履稳健,身体优美、柔软、洁净,随从众多,容貌端庄,外表俊美,健康少病,快乐无忧,长寿”等二十三种善报。

不偷盗能获得“大富大贵,丰衣足食,财产无量,不会被国家、王、贼、水、火、不孝子孙等所败,能够无所不知,生活快乐”等十一种善报。

不邪淫能获得“一切人所喜爱,解脱苦界的怖畏,光明磊落,无惭颜,无愧色,男女互相喜爱,诸根圆满,生活快乐,无飞来横祸,不会跟喜爱的人或事物别离”等十九种善报。

不说谎能获得“被人信任,诸根明净,言语清晰、甜美,牙齿整齐洁白,口有莲香,舌如莲花般柔软,不掉举,不轻躁”等十四种善报。

不饮酒能获得“正念常现前,不疯狂,有智慧,不愚钝,不懦弱,不迷醉,不放逸,无恐怖,不激愤,无嫉妬,言语真实,不两舌、恶口、杂秽语,日夜无懒惰,知恩,感恩,不悭悋,乐施舍,有戒行,正直,不忿怒,有惭愧,见解正直,明辨善恶”等三十种善报。

由此可见,持戒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巨大的利益和殊胜的果报。若能按照佛陀所倡导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我们的人生又会是多么美好而有意义?而这样的人生有价值、有希望,能自利利他,又何乐而不为呢?反之,做恶的果报及命运将会怎样?自然不言自明。

佛陀说: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欢悦,因欢悦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乐,因乐便得定。多闻圣弟子因定便得见如实、知如真,因见如实、知如真,便得厌,因厌便得无欲,因无欲便得解脱,因解脱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难!是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是此戒趣至第一,谓度此岸,得至彼岸。

佛陀告诉阿难,断恶修善、持戒是修行的基础,唯有持戒、修定,才能开发无漏智慧,趋向解脱。下面,再让我们看看佛陀提出的“有益的十论”及“无用的三十二论”。

佛说“有益的十论”为:一、少欲;二、知足;三、远离烦恼;四、不执着;五、精进;六、戒;七、定;八、慧;九、解脱;十、解脱知见。

佛说“无用的三十二论”为:一、王论;二、贼论;三、大臣论;四、军论;五、怖畏论;六、战论;七、食物论;八、饮物论;九、衣服论;十、床室论;十一、花蔓论;十二、香论;十三、亲戚论;十四、乘物论;十五、乡村论;十六、市集论;十七、城论;十八、地方论;十九、女论;二十、男论;二十一、英雄论;二十二、道旁论;二十三、井边论;二十四、先亡论;二十五、种种论;二十六、世俗学说;二十七、海洋起源论;二十八、有无论;二十九、森林论;三十、山岳论;三十一、河川论;三十二、岛洲论”。

如果我们反观自己的日常言论,恐怕很难避免以上“无用的三十二论”的内容,因为这些言论不能把我们导向解脱,所以佛说“无用”。俗话说:“祸从口出”,由于言论不当,很容易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烦恼,甚至流血牺牲,乃至战争。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言行不能不慎重啊!再看看现代的媒体,到处充斥着杀盗淫妄的内容,有识之士早就预言:毁灭人类的恰恰是人类自身,其中媒体起到了很大地破坏作用。

佛陀明确告诫弟子:凡是与解脱生死无关的事,都称为戏论。可见,佛陀基于对宇宙人生的如实观察和了解,指出了断恶修善是解脱一切痛苦烦恼的根本和基础,进而告诉我们修行的目标、方法和次第,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修行佛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还体现在佛法本身具有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组织模式上。佛陀以七众弟子组建僧团,指导弟子通过自己的亲身观察、思维和体验,积极修行、实践佛法,断除痛苦烦恼、自利利他,以验证佛法的真实不虚。这样的弘法模式,被传承至今,遍及全球,而且仍然兴盛不衰。究其原因,是因为僧团具有六和敬的精神,以十事摄僧,具有民主、平等的特点及和合、清净、安乐等三大美德。

三、它贯穿于人类的全部生活,既是正确的价值观,又是合理的生活方式

佛陀证悟后,向众生传播他的言教达45年,直到涅槃。尽管佛陀在特殊情况下,才用六通三明那样的神通教化弟子。但他反对弟子追求神通,而忘记解脱的最高目标。并指出:如法修行,最终就能断尽一切烦恼,出离轮回之苦,获得究竟解脱,这才是第一神通,因为人人通过修行都能达到那样的境界。这充分体现了佛陀“以人为本”的根本思想和无限的慈悲与智慧。佛教提出的断恶修善,就是要求弟子能够精进地修行,努力做到:未生之恶令不生、已生之恶令断除、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广。

佛陀具有众生平等的思想。在四十五年多姿多彩的弘法生涯中,他帮助、引导过许多不同阶层的人,无论国王、贵族、军人、商人、富翁、乞丐、娼妓、宗教人士、迷惑者等,佛陀对他们都一视同仁。佛陀说法时,能够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只讲对他们有真实利益的话,他将所发现的真理无私地奉献给所有的人。许多人因得到佛陀的教诲而觉悟。

佛陀教导人们如何根除贪嗔痴。他告诉弟子,人生的根本是痛苦;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从现在开始就能断恶修善,并迈向解脱。唯有过少欲知足的生活、深信业果、断恶修善,才能不断提高生命品质,断除一切痛苦烦恼,摆脱轮回,走向解脱,证得涅槃。

因为世界万物,包括我们的身心,一切都是缘起的,其本质都是苦、空、无常、无我,这是宇宙人生的实相。只有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才能不再执着于追求名誉、地位、财富、家庭、感情等刹那生灭变化的虚幻不实的东西。

所以,佛法对人类极为有利,它能够贯穿于人类的全部生活,既是正确的价值观,又是合理的生活方式。

(三)佛教的普世价值和伦理能够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

世界如此纷繁复杂,呈现出各种乱象,各种危机和问题层出不穷,似乎无论如何都难以得到很好地解决。的确,如果只把眼光投向外部世界,看到的无非是各种乱象、各种危机和问题,因为没有找到产生这些危机和问题的根源,自然难以解决。

从佛法的角度看,无论争吵、怨恨、口角,还是战争,一切问题的产生,皆源于人的贪嗔痴慢疑等烦恼。人因痛苦烦恼而产生错误的思想和行为,造作无数恶业,导致在三界六道中轮回,没有穷尽。轮回产生五取蕴的身心,成为痛苦烦恼的根源。佛陀说,人生的根本是“苦”。最为根本的痛苦是老病死苦,最为根本的烦恼是贪嗔痴。唯有了知痛苦烦恼的根源,并通过修行戒定慧三学、八正道,才能断尽一切痛苦烦恼,达到涅槃寂静的状态。

由于佛陀亲证了宇宙人生的实相,成为最好的成功案例。所以,他的言教真实不虚,是世间的最高智慧和真谛,并且每个人都能通过如法修行而证得同样的实相。佛陀从来不强迫他人信仰佛教,甚至提醒弟子,不要轻信任何言教,必须亲自实践加以证明。

佛陀的教法流传后世,给人类带来了莫大的福祉。按照佛陀的言教加以实践,无疑就能使我们过上合理健康、安乐和平的生活,并根本解除老病死、贪嗔痴等人生最根本的痛苦烦恼。这是佛陀早为我们开好的药方。

要想究竟地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危机和问题,首先应当了知:外在的一切斗争、冲突、战争、灾难等,都是由于人类的内心无法平静安宁所致。

所以,关键在于究竟地解决人类内心的问题和冲突,解决的方法就是修习四圣谛、八正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但其前提就是:断恶修善、自利利他,最终才能提升人格,改造生命。

试想,如果人人都能“断恶修善、自利利他,过少欲知足的生活”,“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欲贪、不嗔恨、不邪见”,那么,人类就不不会产生内心的种种问题,也不需要消耗那么多的资源,许多问题不但容易解决,而且还能防患于未然。尤其在今天,人类遭遇到严重危机,环境恶化,各种问题频出,人类更需要佛教的普世价值和伦理作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如法如理地生活。

综上所述,佛教称佛、法、僧为三宝。佛谓觉者,为佛法的创觉者;法谓轨持,为佛教的根本;僧谓和合众,为佛法的奉行者、实践者。佛如良医、法如妙药、僧如看护。

三、如何推行佛教的普世价值和伦理

(一)需要有识之士的参与和组织化

其实,地球的未来,是趋向光明、还是走入黑暗?取决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20081月,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暨联合国气候变迁小组(IPCC)主席帕乔里提出了“全球人类的自救之道”,他建议:1、不吃肉(起码少吃);2、少开车(多骑脚踏车或步行);  3、少消费(东西用到坏了再丢)。

其中最重要的是“不吃肉”,因为肉是排碳量最高的商品。芝加哥大学研究表明:肉食造成的危机非常严重。如:畜牧业产生的高浓度的排泄物严重污染水源、空气,并破坏土壤表层。除了引起水质污染、缺水、地表土壤流失或沙漠化、粮食短缺外,还使生物急速濒临绝种、饥饿难民迅速增加。

推行普世价值和伦理,首先需要达成共识,认清面临的危机和问题;其次需要迅速采取联合行动。如果人类能够认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能达成共识。

正如《法句经》 中所说:

一切行无常,一切受是苦,一切法无我。若以慧观照,得厌离于苦,此乃清静道。

所以,要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普世价值和伦理,可以借助于佛陀的智慧、经验和言教,从中获得根本地解决危机和问题的方法。

我想,这需要有识之士能够发起建立相关组织,提出正确行动指南,并由国际各界人士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并采取有效行动。

今天,佛教已形成三大语系,并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历史最久、经卷最多、教义最丰富。许多有识之士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如台湾佛光山的星云大师倡导的“人间佛教模式”,证严法师的“慈济功德会”,在医疗、救灾等人道主义救援活动等,已经走向全世界,为汉传佛教的弘扬作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佛教已回归印度本土、远播欧美、影响遍及全世界。南传佛教中正念的修习——内观禅法,也正风靡全球,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同宗教、不同领域的各界人士的积极关注,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正念减压作为现代身心医疗的方法之一,已经被西方医疗界肯定多年,并被主流医护界、心理治疗和咨询辅导界广泛运用在多种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上。

美国籍的菩提比丘在《佛教如何回应世界现今的困局》中,以他所奉行的南传佛教的角度,对参与对话的基督教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在谈到现代宗教的任务时指出:为了促进人际和谐,应当以“五戒”作为行为的指南,因为它可以道人向善。而且,五戒的内容并非佛教独有,而是具有普世的价值和伦理,是人类一致的道德准则。

此外,“苏州西园寺模式的人生佛教”,也在广慧老和尚、明开老和尚、安上老和尚及普仁大和尚、济群法师等历代高僧大德的努力下而逐渐形成。尤其是“戒幢佛学研究所”成立15年,以及近期成立的“菩提书院”,充分说明“苏州西园寺模式的人生佛教”注重内修外弘,帮助社会各界人士解除他们的痛苦烦恼,也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认同。对此,我曾在《苏州西园寺模式的人生佛教探源》一文中,总结出苏州西园寺模式的人生佛教的内涵为:

在戒幢精神、三风建设的基础上,提倡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悲智双运、自觉觉他;围绕五大要素、三级修学模式开展教育;培养弘法、修证、管理三类人才;强调内修外弘;以人生佛教为起点,以解脱和无上菩提为终点,目的是令正法久住。

(二)需要佛法正见的引导

列席“两会”、被称为“中国首善”的陈光标,多年来一直在与社会分享他的财富。他从农民到“中国首善”的民营企业家,在十多年的慈善事业中,捐款已累计超过14亿元。这份成绩单,使他多年位居中国慈善榜单前列。《2010胡润百富榜》显示,陈光标以个人财富35亿元,排在百富榜第406位。

陈光标以高大形象进入公众视野,始于2008年的汶川地震。地震发生后两个小时,陈光标就调集了60台工程机械与120多人的救灾队千里救灾,他亲自抱、背、抬出200多人,他们共救回131个生命。同时,向地震灾区捐赠款物过亿元。人们称赞他是“有良知、有灵魂、有道德、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

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曾发起“赠予誓言”运动,以劝告数百名美国亿万富豪在生前或身故后捐出一半家产,据说已有40位富豪承诺捐款,可谓劝募成绩斐然。

20109月,在比尔·盖茨与巴菲特中国慈善行的前夕,陈光标对外宣布,他将在死后捐献出自己的全部财产。裸捐让陈光标在2010年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在陈光标的号召下,已经有超过上百名国内企业家进行响应。

陈光标在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一封信中发出倡议:每个富人应该意识到,能够成为富人是幸运的,但你拥有的财富绝不能仅仅属于自己,你有责任为他人,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更多地回报社会。

陈光标解释裸捐的意义时说: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活着能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创造财富、就业、文明与进步,无疑是幸福和快乐的。同样,离开这个世界时,把财富归还世界,让更多不幸和贫困的人共享,自己清清白白地离开这个世界,更是一种高尚和伟大。相反,如果在巨富中死去是可耻的。

陈光标希望多试几种方法,起到火车头作用,他说:“但愿我的经历,可以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制度化和产业化的形成做点事情。财富是水,是身外之物。如果有一杯水可以一个人喝,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在家里,要是有一条河就该与大家分享。我想告诉大家,我捐的不是钱,而是一种理念,以此唤醒人们的灵魂与良知,呼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陈光标的“裸捐”行动,被视为“有远见的中国富豪开始追求道德成熟的最新迹象,他们正日益在乎社会公众的评价,将行善当作其社会形象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刘选国日前撰文指出,“对于陈光标式慈善,社会赞誉的多,批评质疑的也不少。我认为,陈光标式慈善对中国慈善事业的推动是无可置疑的,其慈善观对于正思考散财之道的中国第一代创业者来说,具有极大示范效应。”

陈光标做了许多慈善活动,并亲临救灾现场,抢救生命,而且捐款数额巨大,还宣布“死后捐献出自己的全部财产”,无疑值得我们赞叹和学习。尽管如此,但他仍然遭到人们的许多质疑。面对质疑,他反省说,自己的确在做慈善事业时,过于急躁。

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尽管他的行为令人赞叹,他的慈善行为也必有好的果报,但却是有限的。正如达摩祖师回答梁武帝时所说,尽管梁武帝造了许多寺庙,供养出家僧众无数,却“无有功德”。《金刚经》中明确指出布施应当“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做到“三轮体空”,也就是不要执着于有个布施的“我”、有布施之“物”,及接受布施的人。

因为陈光标过于执着自己的名誉,所以他做慈善非常张扬,属于“有所得”的行为。其实,慈善活动也需要佛法的正见——空性慧,加以正确引导,故佛教提倡以“无所得”之心断恶修善。若以“有所得”的心进行慈善活动,终究会得到苦报。实际上,他对名誉的执着与追求,使他本人和家人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遭受着巨大的痛苦。对此,他的父母显得更有智慧,并告诫他:尽管去做慈善活动,但不要太过张扬。

所以,推行普世价值和伦理,断恶修善,也需要佛法正见的引导,才能如法如律,使内心清净平和、远离痛苦烦恼,真正做到自利利他。

(三)根本在于自净其意

据说英国十多年前就已将佛教列为小学的选修课,其教材由香港的净因法师等编写。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恩比(ARNOLD TOYNBEE)博士在《展望二十一世纪》中预言: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他还总结了东亚的历史遗产: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培育起了世界精神。儒教世界观中存在着人道主义;儒教和佛教具有合理主义。

汤恩比说:有些较为文明的宗教和哲学的创始人认为,神性的本质并非权威,而是爱、仁慈与人道,佛菩萨与基督并非权威施行者的象征,而是代表克己奉献与自我牺牲。儒家与神道教代表人与自然的和谐;道教则以自然为导归,不为人类粗鲁笨拙的行为所扰乱。诚然,在这些格外睿智而温和的宗教及哲学传统基础上所建立的世界观,才是现前拯救全人类最大的希望,现代人热衷于“征服对方”,这种观念不仅毫无道德、不切实际,而且祸害无穷。

汤恩比在长期深入研究各种宗教、哲学的基础上,认为只有宗教与哲学能帮助这个世界走向和平。他尤其对佛教、儒学给予了很高评价。他说:要解决二十一世纪世界所有复杂的问题,唯有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此外,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对佛教有比较清醒深刻地理解与认识,并给予高度评价。

孙中山说:“佛教乃救世之仁、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佐科学之偏。”

康有为说:“佛学之博大精微,至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绝,虽有圣哲,无所措手,其所包容,尤为深远。”

梁启超说:“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

鲁迅说:“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

沈家祯说:“科学只能帮助我们多明了一些开悟,如佛陀对人所说的话,但不能引导我们到悟的境地。如果我们要悟得正觉,须以佛陀所教示的方法去切实修行。”

黄念祖说:“佛教是宗教而超宗教,是哲学而超哲学,是科学而超科学。”

爱因斯坦说:“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它应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其根基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识之上,这种宗教意识的来源,是在把所有自然和精神的事物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来经历时得到的体验,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宗教。”

尼赫鲁说:“在这个充满冲突与风波、仇恨与暴力的世界中,佛陀的教理就像太阳一样大放光芒。人类2500年的经历进一步证明了这个教理的持久性与真实性。让我们记住这永恒的教理,努力按照佛陀教法来革新思想和修正行为。”

威勒博士说:“假使没有佛教的因果律,宇宙就只有混乱。”

阿尔伯特·施维泽说:“在这个地球上,佛表达了具有永久真实性的真理,提高了不仅是印度,而且是人类的伦理水平。佛是这个世界最伟大的伦理天才之一。”

所以,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每个人能够基于善心和惭愧之心,自觉认识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进而能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首先要做个善人,努力于断恶修善;然后,能以佛陀为榜样,树立正见;最终才能获得真正的觉悟与解脱,自利利他。因为佛教从来不强迫他人信仰,始终提倡“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如果能够深信因果、断恶修善,才能真正做到“自净其意”。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佛陀早就指出了人类应行的道路,为什么现世的状况还这么糟?

须知佛教中也有“末法时代”的说法。但佛陀始终要求弟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心善解脱”,“勤修梵行、证五分法身”,“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如法修行)”,所有修行目标都是直指解脱。佛陀说:

你应该自己努力寻求解脱,我只是一位指路人,只是教导你如何成就的导师。

佛陀告诉我们到达目的地应行的道路,如果我们不走,佛陀又能怎样?正如医生可以为病人开好药方,抓好药,如果病人不吃药,医生又能怎样?

佛陀并没有对不信佛教的人加以惩罚,也从来不会对人不友善。对佛陀有成见,企图杀害他的人,佛陀并不把他们当作敌人。佛陀告诫人们不要伤害任何生命,不要以畜生祭祀鬼神。他要求信徒不要迷信,需要自己思考和体证,不被僵化的仪式、呆板的教条、盲目的信仰和种姓制度所束缚。他只是指引人类应该走的正确道路。

即使在今天,无论从哪个角度来验证佛陀所言、所行,佛陀的教义始终不以时空的转移而改变,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即使目前最发达、最先进的科学、哲学、心理学等,也远远达不到佛陀基于般若智慧的观照,而对宇宙人生真谛的领悟与揭示。比如对缘起业果、有情的投生与轮回等现象,现代科学还不能做出恰当合理地解释,而佛陀却早就明确地给予了说明。相反,现代科学的科研成果,不断验证着佛陀所发现的宇宙人生的真谛真实不虚。佛陀的教义至今仍然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命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佛教的真实不虚和稀有难得,从而走上学佛修行的解脱之路,及利益众生的菩提之路。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佛教的普世价值和伦理观,因为它是达到人类理想的解脱境界“涅槃寂静”的基础;它超越世间,又不离世间。其方法和目标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佛陀要求弟子要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非把佛法当做镜子,只照他人,不照自己,所以特别强调要“自净其意”。

结 语

综上所述,人类要切实可行地解决面临的危机和各种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行普世价值和伦理不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甚至可以说刻不容缓。

普世价值泛指那些不分国家、地域、宗教、民族,全人类普遍认同的价值和理念,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由、民主、人权、环保、健康、和平、博爱等,虽然表达方法不同,但都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心声。

普世伦理,是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道德规范,即人道主义的伦理和道德规范。普世伦理的第一要义是平等性,其次是它的普遍性、时代性、多维性、历史性和开放性。

普世价值和伦理应具备以下特点:简明扼要,普遍认同,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贯穿于人类的全部生活,它既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又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

佛教的普世的价值和伦理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因为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异语者、不妄语者”,这是诸佛及圣者的教导,因为它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最符合以上普世价值和伦理的特点,是达到人类理想的解脱境界“涅槃寂静”的基础,超越世间,又不离世间。其方法和目标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由于物质主义的泛滥,导致了广泛的道德沦丧。而佛教以业力及轮回作为道德的客观基础,揭示了缘起缘生、因果业报的法则。佛陀告诉我们:每个人的起心动念本身具有潜能,会产生相应后果。人的一切善恶行为,必将给未来带来果报。今天对道德伦理价值作出的选择,决定未来的苦与乐,每个人必然承受自己的业果。所以,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对此,一方面,需要有识之士的广泛参与和组织化,采取有效行动。另一方面,推行佛教的普世价值和伦理,断恶修善,需要佛法正见的引导。但是,最重要的是靠自己觉悟,深信因果,断恶修善。佛陀要求弟子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非把佛法当做镜子,只照他人,不照自己,所以特别强调要“自净其意”,即:自依止、法依止、不异依止。

正如济群法师所说:人生只有两条路,一是解脱之道,一是轮回之道,此外再没有第三条路可走。所以,我们究竟选择走哪条路,何去何从,只在我们当下一念。

最后,归纳以上所论述的内容,并赠送给各位读者:

把握当下,觉知三业,别轻视烦恼;

自己觉悟,深信因果,要断恶修善;

修戒定慧、灭贪嗔痴,须自净其意。

主要参考文献

《大正藏·阿含部》,第1-2册,中华电子佛典协会编。

杨郁文:《阿含要略》,东初智慧海丛刊,1993年。

印顺法师:《佛法概论》。

叶均译:《南传法句经》,共26品。

美·乔恩·卡巴金:《正念——身心安顿的禅修之道》,雷叔云译,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

《宗风振律大启丛林》,西园戒幢律寺近十年发展历程纪念特刊。

符芝瑛:《传灯——星云大师传》,台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12月初版。

美国·菩提比丘:《面对未来·菩提比丘散文选》,台湾香光庄严杂志第104期。

《中国文化的普世价值》(中英文对照)。

南方周末编辑部《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http://www.sina.com.cn20080522日。

张利华:《国内学术界关于普世价值观的论战》。

王占阳:《关于当前普世价值之争的几个重要问题》,南方报网,2008-11-24

冯虞章:《怎样认识所谓“普世价值”》,环球时报,http://www.huanqiu.com

彭永捷:《普遍伦理的根据》,《伦理学研究》2010年,第三期。

徐景安:《普世价值观是中国走向光明未来之必须》。

《地球的未来:不愿面对的真相》。

净空法师:《汤恩比博士看二十一世纪的世界》。

金斌辉:《汤恩比预言:中国文化将统一世界》。

中国网:《陈光标的行善逻辑与新财富伦理》,china.com.cn。

司马南:《冷看<南方周末>裸体冲锋》,http://cpc.people.com.cnhttp://news.ifeng.com/opinion。


注解:

 以下参考:澳门维基百科(它是一个内容自由、任何人都能参与、并有多种语言,完整、准确和中立的百科全书)。《中国文化的普世价值》(中英文对照)。

 参考:《红旗文稿·国内外生态文明研究概况》,高德明,http://www.workercn.cn2009/9/30

 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摘自:http://www.sina.com.cn20090924日,新华网。

 摘自:《美佛慧讯》,第124期。

 参考《瑜伽师地论》卷八,[0313b01] 。烦恼分别者。或立一种、或分二种、三种乃至……十种。一萨迦耶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禁取。六贪。七恚。八慢。九无明。十疑。或分一百二十八烦恼。

 十二缘起:又称十二因缘,揭示了有情流转生死和解除烦恼的相互关联的十二支法则,具体内容如下:

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入;6)触;7)受;8)爱;9)取;10)有;11)生;12)老死。

 四圣谛:谛,真实不虚义,指苦、集、灭、道四种真实不虚的真理。又因它唯有圣者才能知见,依此修行能成就圣果,故称四圣谛。它是佛教“十二缘起”之归纳,为原始佛教之大纲。

 七清净: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道迹智见清净、智见清净。

 三十七道品: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也称三十七菩提分。即:1、四念处;2、四正勤;3、四神足;

4、五根; 5、五力;6、七觉支;7、八正道。

 人天善法:佛教认为六道中,人道和天道是修行善法的善的果报。人道最殊胜,因为人有善恶,最容易修行而成就。天人因为福报很大,往往沉溺于享乐中,很难修行。

 参考:《阿含要略》,第326页。彼云何无明? 若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内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无罪,习、不习,若劣、若胜,染污、清净,分别、不分别,缘起、非缘起,皆悉不知;于六触入处,不如实觉知;于彼彼不知、不见、无无间等、痴闇、无明、大冥,是名 无明。简言之,即对佛法所揭示宇宙人生的真理,不知不解、不了不达,称为无明。

 业力:身口意三业形成力用,故称业力。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地狱、恶鬼、畜生为三恶道;人、天、阿修罗为三善道。

 缘起:待缘而起。一切有为法,皆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立,此理称为缘起。缘起法又名俗数法、因缘法。缘生:因为缘起法而生成的个别具体的法则。若就其“因”而立名者,即为“缘起”;若就其所能生起之“果”而立名者,则为“缘生”。《杂阿含296经》云:“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谓缘生故有老、病、死、忧、悲、恼、苦。此等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如是随顺缘起,是名 缘生法。谓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名缘生法。”

 1流转门:通过无明缘行、行缘识直到老死,说明有情是如何轮回的。所以流转门是染污的、有漏的。2还灭门:通过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直到老死灭,说明有情如何跳出三界轮回、达到解脱的。所以还灭门是清净的、无漏的。

 摘自:《法句经》双品,第五偈。

 《南传法句经》:自《小部》,叶均(了参法师)译,在中国法句偈的译史中,是第六译,共26品。

 帝释天:原为摩伽陀国之婆罗门,称因陀罗,由于修布施等福德,遂生忉利天,且成为三十三天之天主。入佛教后,称为帝释天。另外,佛教的宇宙观认为:天界有三界、二十八天之分,即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1欲界六天:天神和人间一样,有身体形相,并有物质生活的需求与精神生活的享乐,尚且耽溺於饮食男女的欲望之中,因此称为欲界。欲界除六欲天之外,还包括人界的四大部洲、阿修罗,以及畜生、饿鬼、地狱等五趣。:2、色界十八天∶天神虽然没有男女、饮食、睡眠等欲望,但是还有殊胜的形色、精神上的爱情、国家的型态、社会的组织等现象,此天以禅悦法喜为食,因此称为色界。3、无色界四天:天神已经完全超越男女饮食、身体形质的障碍,不执著於任何的形色,只有纯粹精神的存在,和色界一样以禅悦法喜及识为美食。三界二十八天的果报虽然各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都属于迷界,仍然难脱生死轮回之苦,故《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意思是说,三界充满了生老病死等众苦,逼迫著众生的身心,就如一幢著火的房子,不能安居。因此众生唯有修行精进,以求出离三界,进而证悟涅槃,才是究竟解脱之道。

 摘自:《阿含要略》,第329页。参考:中1341-635b7f.

 摘自:《阿含要略》,第37页。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摘自:《阿含要略》,第331页。参考:中421-485b8f.)c?.(43~571-485b9f.

 戒、定、慧:也称三学。佛教的修行方法,广说为三十七道品;中说为八正道、七清净;略说为三学。

 还有不同说法。1十事功德之论。少欲、知足、有勇猛心、多闻能与人说法、无畏无恐、戒律具足、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2遮道无益之言。王者、战斗、军马之事。群僚、大臣、骑乘出入、游园观事。及论卧起、行步、女人之事。衣服、饮食、亲里之事。又说入海采宝之事。入我法者。无如此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无数方便。但作邪命。谄谀美辞。现相毁訾。以利求利。入我法者。无如此事。但共诤讼。或于园观。或在浴池。或于堂上。互相是非。言。我知经律。汝无所知。我趣正道。汝向邪径。以前着后。以后着前。我能忍汝。汝不能忍。汝所言说。皆不真正。若有所疑。当来问我。我尽能答。入我法者。无如此事。

 以下参考印顺法师的《佛法概论》。

 七众弟子:1、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即乞士、乞女,受具足戒),沙弥、沙弥尼(即勤策男、勤策女,受十戒),式叉摩那尼(即正学女,学六法);2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即近事男、近事女,受三皈五戒、八戒,又名近住,谓亲近三宝宿住之处)。

 僧团:音译僧伽,略称僧,乃和合之意,故又称和合众、和合僧、僧团、僧侣、海众。

 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行、利和同均。前三者是和合的表现,后三者是和合的本质。

 十事摄僧:摄僧,极摄僧,令僧安乐,折伏无羞人,有惭愧者得安隐住,不信者能信,正信者得增益,于现法中得漏尽,未生诸漏令不生,正法久住。

 三明六通:1六通,即六神通,指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作用自在而无碍曰通,通力,神通。这是六种超人间而自由无碍之力。2三明,也称三达,与天眼通、宿命通、漏尽通三者相应之智,即生死智(天眼智)、宿命智、漏尽智。

 五取蕴:即五蕴,包括色、受、想、行、识。

 苦:有三苦(苦苦、坏苦和行苦)、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恚、求不得、五取蕴苦)。

 三宝:佛、法、僧三者,智慧威德至高无上,利益众生,如世间之宝,故称三宝。

 轨持:轨生物解,任持自性。即一说到约定俗成的某物时,就能想像到具体所指的对象。其对象又有相对稳定的个性、特性,如各种概念、范畴、轨范、规律等。

 摘自:《美佛慧讯》第124期。

 《法句经》V.277,278,279

三大语系 1、巴利文系(南传):代表初期佛教,流行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2、汉文系(汉传):代表中期,流行于中国内地及朝鲜、日本。3、藏文系(藏传):代表后期,流行于中国康藏青蒙。

参考:美·乔卡巴金《正念——身心安顿的禅修之道》,推荐序,第1页。

 菩提比丘:1944年生于纽约。1967年在克莱蒙研究院获哲学博士学位后,赴斯里兰卡出家。1973年受比丘戒。1984年任斯里兰卡佛教出版社编辑,1988年任社长。

 《面对未来·菩提比丘散文选》,台湾香光庄严杂志第104期,第123页。

 戒幢精神:从律仪生活中培养僧人形象;从禅定修行中增强信心道念;从闻思经教中树立正知正见。

 三风建设:即道风、学风、家风建设。1、坚持一个原则:“以戒为师”的道风建设;2、强化两项实践:“以学导修、以修证学”的学风建设;3、培养三类人才:“弘法、修证、管理三类人才”的家风建设。

 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普仁大提出的西园寺未来展方向。

 悲智双运、自觉觉他:为戒幢佛学研究所所训。

 五大要素: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

 三级修学模式:分为出家众、在家众的初级、中级、高级三级修学模式。

 以下参考:《陈光标的行善逻辑与新财富伦理》,中国网。

 净因法师:当时在英国伦敦大学攻读亚非学院佛学博士学位。现担任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总监、香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及香港宝莲寺秘书长。已出版的著作有:《逆境中的从容》、《安忍精进》、《佛智今用》、《随缘自在》、《愚子心耕》等。法师经常应邀于香港、澳门、英国、美国等地讲学、弘法,深受各界欢迎。

 何谓正见?正见有二种:一者有漏正见,它能带来福德与存有的异熟;二者圣人之无漏正见,它是出世间与道的一支。何谓有漏正见?有布施、有供养、有牺牲,有善、恶业行之异熟果,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诸化生之众生,有善良、有德的沙门与婆罗门,能自证知、宣说此世与彼世,此是有漏正见。何谓圣人之无漏正见?任何成就圣心、无漏心、圣道、修习无漏正见者,其心中之慧、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此是圣人之无漏正见。

 佛经中有正法、像法、末法各五百年之说。也有不同说法,如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

 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法次法向): 称为“四预流支”,即预入圣人之流的支分。它是成就圣人品质的基础。

 摘自:《法句经》。


后 记

虽然许多人加入普世价值和伦理的讨论,但似乎并未抓住问题的实质。因为有人还在讨论普世价值和伦理的必要性问题,甚至站在国家、民族或个人的角度,认为不需要推行普世价值和伦理。这令我更加认识到推行佛教的普世价值和伦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今天,佛教已经传遍全球,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陀的教导使一切依法而行的人获得了极大的利益和心灵慰藉。佛陀的人生观、价值观普遍被世人接受,唤醒了无数自大和自我的人。佛陀以观察和了解宇宙人生实相的最高的智慧,指导人类破除对名利、地位、财富、权力、亲友等世间一切虚幻空相的执着,目的是为了解除因对五欲六尘的感官享乐等的种种执着而带来的痛苦烦恼,提升人的心灵品质,使人放弃狭隘的国家和种族的偏见,拥有纯净的思想而获得自由。

佛陀指出的道路是笔直而究竟的:了知生命的真正意义和唯一目的,就是从束缚人类心灵的痛苦烦恼中获得解脱。佛陀所提倡的解脱境界——涅槃寂静,超越世间,又不离世间,是人类的终极境界。佛教指出正确的人生,不在于自我造作和幻想。它倡导放弃“我执”和一切不善的行为,符合现代人的科学观,及普世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佛陀慈悲、关怀与和平的信息,引导着无数无明的人。佛教总是给予人类美好的希望,它提供了社会组织中最值得称颂的生活方式,以及心灵的和平,它为人类带来了莫大的福祉。

从佛教的角度看问题,就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因为佛教是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而一切问题的产生,皆源于人内心无始以来积累而形成的贪嗔痴等烦恼。要解决这些难题,唯有从其根源——修心入手,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因心灵污染和病毒而产生的种种问题。“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就是究竟地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好药方,也是佛陀为人类指出的解脱之道——适合于任何人、任何时代的普世价值和伦理。

感谢苏州大学的陈向澜教授一年多来对西方哲学的耐心细致地讲授!在陈教授的启发和鼓励下,本人在学习《西方哲学》时,经常同老师在课上、课下讨论感兴趣的话题,获益良多!也非常赞叹陈教授豁达的性格、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乐于助人的高尚品格、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及少欲知足的生活方式。正如陈教授所说,学习的目的在于吸收他人的长处,形成自己的观念,并能指导我们在生活中加以实践和运用。是啊,佛教就是佛陀指导我们如法如理地生活的言教:断除烦恼、迈向解脱、自利利他。在写论文期间,陈教授悉心指导,并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建议,在此一并表示衷心地感谢!

同时,感谢西园寺为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道场,感谢研究所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修条件,又有许多优秀的法师和老师的指导!

对于论文中的错漏、不足之处,请各位法师、老师和同修不吝指教,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完)

研究生班:道 成

2011615日

       于戒幢佛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