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发票 英文表达:〖禅意音画〗文竹說禪(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16:32
   文竹說禪(五) 作者/文竹   編制/雨中笠翁      

   

文竹先生其人

    文 竹先生居住在一个典型的北方乡村小院落里,走进村巷的尽头,一扇紧闭的木板门,门上赫然地贴着“谢绝来访”的字条,由于来前陈达居士已经和文竹先生约好, 我们直接拍门而进,文竹先生微笑的站在院落迎接我们的到来,简陋的房子里奇香扑鼻,挥散着佛家道场般的芳声,房间正堂供奉着多尊精美的佛像,丰满的佛脸充溢着唐朝的贵气,让记者倍感神圣与庄严。儒雅的文竹先生长髯飘飘,双目清澈,脸庞清矍尖削,中式衣衫大方得体,举手投足是那样的气定神闲。浑身透着“五 四”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那种沧桑正气。隐士风采翩然跃出,记者不禁为之动容。和蔼可亲的文竹先生亲手为我们泡茶,他那浓重的胶东语调,爽朗的笑声瞬间和记者消除了距离,坦诚的文竹先生向记者娓娓的道出他的过去人生。
    小时候,我读书很出色,但赶上了个不可理喻的年代,我因家庭出身罪而被迫辍学,做我最不擅长也最头痛的职业——农民,多年来,我的志向一是当作家,二是当歌唱家,三是当画家。可我深知自己的秉性,不会写违心的东西,在那个年代只好把这个梦想埋在心底。唱歌唱戏也出过几次风头,但当文工团考察出身时又被堵了回来。三条路只剩下画家一条,然而也很难,一是无师,二是无书,三是无时间,四是无本钱,还不能画人 物,画人物和写文章一样危险,最后只好画山水花鸟,虽有资产阶级情调之嫌还不至于犯罪。想学国画搞不到宣纸,后来就在玻璃片上做文章,终于从人生的夹缝中挤出一个头来,被称为玻璃画家。十年拼搏,如愿以偿,终于打到了北京,在中国画研究院开了玻璃画展,这很具新闻性,一个农民,几块玻璃,竟堂而皇之地招摇 于中国艺术的最高殿堂,于是不用运作,新闻界就有了响声,中央电视台还给搞了个叫中国一绝的专题。后来我又搞出了一种水泥画,仍是独创,新闻界称赵文竹又创一绝。我知道自己的处境,只能和绝干上了,玩不出绝活,就只剩绝路。这叫背水一战,绝处逢生。世间英雄的奋斗,就是这样。多年追名逐利,和世界较劲也和 自己较劲,在接近事业顶峰时,人也累了。尽管在人前还是一如既往的牛气,可当偶尔静下来面对自己时,忽然有一种陌生感: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当时四十岁,正是该不惑的年龄,然而我却惑了。迷茫中,我写了一篇似悟非悟的《人生十二悟》,不曾想这套诗歌竟不径而走,引来了几位对我生命转折起了至关 重要作用的人。最不该忘记的是有位朋友送我一套讲佛法的书。起初由于先入为主的成见,我不肯看,后来出于礼貌翻看了一下,结果一下子看进去了,佛缘,就是这样。我决定远离名利场。我对妻说,咱们进山吧,生死的事情都没弄明白又折腾个什么劲呢?妻说好,咱们进山。我发誓从此不再谈生意,饿死也不为生计出山。 为了友好无伤害地解除合同,我费了好大劲说服那老板,人家认定我找到更有钱的主了,死活不相信我真会归隐山村。最终能重还我自由,完全是由于人家的大度。那送佛书的朋友帮我在京城正北的山中找到了一个幽静封闭的山村,并为我买下了一所农舍,又多年为我提供生活所需,这一住,就是十年。进山后的头几年,我对 天地间的一切都充满着疑情,长期处于如梦如幻的状态当中,也不知该去向谁请教,便拜观音菩萨为师,因为我根据种种迹象断定自己和观音菩萨缘深。观音菩萨无刹不显身,因此拜观音菩萨为师便相当于拜天地万物为师。万物在说法,说了什么?只能参。这期间当然也少不了做一些所谓的功夫,什么诵经呀,打坐呀,闭关 呀,还做一些自以为是善事的事,搞得心力交瘁,都是折腾,最终折腾累了,心如死灰,念头起不来了,轰!无意间踢翻了银河,撞到了天地未生之前。噢!生命,原来是这样!
    人生如梦,自迷自醒,本来没什么好说的,既然有一些人愿意听,愿意读,我也乐得过一把笔墨瘾。文竹何 幸,赶上了一个政治昌明的盛世,终于可以说真话了,我也乐得过一把笔墨瘾。有人说如今是读图时代,文竹自小爱画又爱写,习气使然,勿需和什么人合作,想写就写,想画就画,率性而为,没有什么想法。若无意间和某潮流相应,那是潮流追我,或天意如此。
    我喜欢朴实,喜欢简单,故而不太讲究小节,生活如此,作品也如此。这些零散言句,多由生活中观察感悟而来,力求让人看得懂,主要是为了和人交流思想,因为在我看来共性是每个人的内在,找到这个,就能和一切人沟通了。在这个层面上说话,是会引起磁场共振的。 阳春白雪的境界,若用下里巴人的腔调唱出来,何愁知音不多?把最高深的佛法道理用最大众化的语言说出来,何愁化人不广?当然这很难。说成佛实在不简单,实是众生心太复杂,自己不肯简单,正可谓:“也不和简单也不杂,说破修行笑掉牙,有心八万四千法,无心闲处且喝茶”。在文竹先生的朗朗笑谈里,记者如沐春风 般的感受到了一个真正佛教徒的超脱和淡泊,同时也体会到了佛陀的伟大。   

文竹先生的创作理念和作品
    文 竹先生,法名仁文,1955年生于山东烟台农村,自号“天涯逍遥客”,堂号“草香庐”,在创作上,文竹先生倡导“艺术为人生,人生即艺术”的现实理念,多 年来与人为善的性格 ,对众生充满了慈悲与关怀,或许是这个原因,当文竹先生以吉祥和关爱为基调的系列诗画文集面世以来,很短时间,便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和认同,再加上文竹先生长期隐居山中,潜心修佛,远离名利场,观世角度理智清晰,再辅以禅者的大般若智慧,深入浅出地把佛陀的教诲以及历代圣贤的闪光思想不留痕迹地融会 在他那些平易幽默、生动活泼的艺术作品中,让读者在笑声中体会佛学的精深,在笑声中体会他那独具魅力的禅意禅风,因而得到各种文化背景和各个年龄层段读者的一致喜爱和推崇。人们竞相背诵,复印和转赠,很多诗句以其琅琅上口成了诸多书法家的书写内容,还有些诗句如《居士歌》系列更被当成警世华美艺术品展示在 众多文化场所、名刹道场、高档素食餐厅等,现已逐步形成了一种趋势性的文化现象。
     正如文竹先生所讲:“一盏灯光微不足道,但当您用它点亮千万盏灯,大家都辉煌。一句箴言微不足道,但当您用它开启千万颗心,大家都高尚。一声祝福微不足道,但当您把它转达给千万人,大家都吉祥。
    文竹先生目前已经正式出版的书籍有:《百劫尘缘》、《在家出家》、《汉字禅解》、《常怀感激》、《梦想成真》、《啼笑人生》、《就是这样》、《一万年前你惹了我》,即将准备出版的有《七彩心光》、《吉祥百合》、《墨韵祥趣》、《老先生》、《财神敲门》、 《居士歌》、《魏老爷》等著作。

  

记者感言

    离 开文竹先生居住的那个燕山小山村,天色已近黄昏,车子驶出很远,先生还在向我们招手,远望着文竹先生那消瘦的身影,记者的视线模糊了,同车的朋友们也是泪流满面,文竹先生的简单几近寒酸的生活让记者流泪;文竹先生身居陋室心装须弥的境界让记者流泪;文竹先生处逆境无怨无悔真情爱国的热诚让记者流泪。淳朴善 良的文竹先生分明是用自己飞蛾之躯,来熄灭躁动环境的欲望之火,他用画笔向宗教信众诠释佛陀的智慧,用艰苦身修探索人生的真谛。文竹先生无物质所求,每天与青菜豆腐为伍,作为宗教 栏目的记者,参加过诸多佛门豪华盛会,看过了诸多法师们的绚丽奢侈,瞻拜过诸多锦似皇宫般的弘法道场,两相对照,倍感中国佛教任重道远。
     2008年3月下旬,江西的天气细雨蒙蒙,凉气刺骨,记者驱车到云居山里一个寺庙探望一个在佛教界毫没名字的老和尚,小庙掩映在深山里,几乎与世隔绝,车只能开到半山,剩下的山路只能攀爬了,五个小时,记者终于到了这个只有三个和尚的寺庙。小庙内香火沁鼻缭绕,钟罄委婉声声,小小的大雄宝殿拉着横幅“为西 藏暴乱无辜丧生的亡灵超度法会”,记者惊呆了,被这三位衣衫褴褛只*禅农维持生存的老法师的举动惊呆了,伴随着如歌如诗如泣如诉的感人经诵,记者流泪了, 心灵的震撼无法用语言表达,百感交集。
    中国有大德的居士!中国有高尚的法师!中国佛教越走越好!中国佛教前途光明!

以上文章摘自2008年4月10日 香港《文汇报》中国佛教专版